曆史上有兩個偉大人物曾經做過糧草官,一個是孔子,誌在於學,一個就是韓信,誌在於天下。曆史安排他們從保管倉庫做起,確實有些荒謬,他們豈是津津於如此瑣碎事情的人。韓信一心要做大將軍,對糧草官毫無興趣,而孔子則腳踏實地,在這個崗位上混過一段時間。
孔子曾經總結過自己對倉庫保管工作的心得,“幹這一行,一定要心細如發,不能在數字上出問題。”之後孔子又做過一段時間的“弼馬溫”(司職吏),替季家管理牛羊。
孔子似乎對這樣的基層工作很有興趣,無論是做糧草官,還是做牛羊官,他都把自身的管理價值最大化。做委吏,“料量平”;做司職吏,“畜蕃息”。有後人指責孔子是個讀死書的書呆子,不了解社會,不接地氣,實際上這是誤解。
正如孔子自己所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正因為孔子年輕時家境貧寒,不得不在社會底層找工作謀生,這反而對孔子全麵了解社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估人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隻要工作努力,總會有升遷機會的,像韓信那樣,隻是特例。
由於《史記.孔子世家》對孔子早期的活動順序記載的相當混亂,而且語焉不詳,不清楚孔子是何時升任比“委吏”、“司職吏”更高級別的司空的。司空是周朝六官之一,管理範圍非常大,包括農業、林業、城建、交通,幾乎掌管著政權賴以維係的經濟命脈。
不過以孔子的官場地位,不太可能從司職吏一躍成為大司空的,這樣的肥差,官老爺們早就自己霸占了,怎麽會讓剛在官場展露頭角的孔子來做?從邏輯上講不通。後人猜測孔子可能確實在司空部門工作過,但不是經濟主官,而是副職,即通常所說的小司空。
以上三個職務都是經濟官員,但在此之外,孔子還做過文化官員,具體職務是在魯國的太廟助祭。《論語.八俏》說孔子經常進入太廟活動,與別人進行業務探討。太廟可不是等閑人物隨便進入的,孔子有資格進太廟,說明孔子的工作和太廟有密切關係。南宋朱熹在《論語集注》也提到這件事情,說“此蓋孔子始仕之時,入而助祭也。”?
應該說,在文化教育部門工作是比較適合孔子的誌向和性格的,孔子曾經說過:“吾十五誌於學”,說明孔子很早就有了投身文化教育事業的想法。而且孔子的性格並非後人所臆想的那般庸猾,而是性烈如火,品性剛直,他是看不慣迎來送往、點頭哈腰的衙門作風的。
努力總會有迴報,孔子用了十幾年的時間,基本上在文化教育界打開了局麵。。“十五誌於學,三十而立”,在孔子三十歲(公元前522年)前後,他已經是名滿齊魯大地的公共知識分子了,算是魯國文化教育界摯大旗的人物。
孔子的知名度已經不限於魯國,諸侯都知道魯國有一個名叫孔丘的高級知識分子。公元前522年,一代名君齊景公薑杵臼和一代名相晏嬰率龐大的代表團出訪魯國,增強齊魯兩國的睦鄰友好關係。按政治級別,孔子很出現在魯國接待齊國元首的名單中,但做為文化名人,孔子還是得到了薑杵臼的接見。
清人崔述懷疑司馬遷在《孔子世家》記載齊景公見孔子的故事有可能是造假,其實a國政要在出訪b國時,會見b國的文化名流,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何況崔述也沒有提出合理的質疑。
春秋時代是中國曆史上少有的國界開放時期,雖然諸國林立,但諸國之間的政治、經濟、文化往來頻繁,人員進進出出,而不是“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各國均采取新聞放開政策,所以一國發生什麽事件,其他國家很快就能知道,這也促進了各國之間的交流,為日後中原思想統一奠定了基礎。
孔子也受益於這種新聞開放,他雖然身居魯,卻對天下事了如指掌。許多魯國之外的重要人物,比如管仲、薑小白、晏嬰、趙盾、子產等人,都被孔子拿來品頭論足。
其中孔子對管仲和子產的評價是極高的,對於管仲輔佐薑小白九合諸侯,一匡天下,孔子從民族大義的角度稱讚管仲:“微管仲,吾將被發左襖矣。”至於子產,孔子也不吝筆墨,把子產吹的天上有,地上無,一代治政楷模,不過子產都當之無愧。
孔子不僅能風聞各國頂尖人物,更重要的,他有機會離開魯國,去各國遊曆講學,這也拜諸國實行開放政策所賜。孔子遊曆天下,見過許多人中龍鳳,但其中有一個人物,其身後的社會影響絲毫不遜於孔子,也是中國少數的世界級名人,這個人就是老子(李耳)。
這次孔子去東周見老子,並非個人行為,而是受魯昭公差遣的半官方行為,具體推薦人是魯國大夫南宮敬叔。孔子應該以是魯國文化交流大使的身份去東周的,所以魯昭公資助了孔子的路費,包括一乘車、兩匹馬,外加一個仆從。孔子並非一個人單獨前往,而是帶著幾個學生,比如顏迴、子路等人,算是一個小型的訪問團。
魯昭公對孔子是非常敬重的,如果從派係上來講,孔子是魯昭公的嫡係人馬,但此時的魯昭公已經無法對魯國的權力進行有效控製了。
當時的魯國官場有三大門派,史稱“三桓”:一、季孫任司徒兼宗宰,二、叔孫任司馬兼宗伯,孟孫任司空兼司寇,實行“三權分立”。特別是季孫家族,幾乎控製著魯國官場的半壁江山,魯昭公已經被架空成了“精神領袖”,這也是孔子在官場上的地位遲遲得不到升遷的重要原因之一。
雖然魯昭公手上也有一支自己的部隊,但整體實力遠不如季孫氏,更何況季孫氏已經和另外兩家結成了攻守同盟,魯昭公根本看不到勝利的希望。手下大臣勸魯昭公不要拿雞蛋往石頭碰,過程很華麗,結果很難看。
魯昭公和三國魏高貴鄉公曹髦的性格很相信,都不甘心最高權力被人所奪,準備對這些權臣動手。但魯昭公卻忽略了兩個問題,一是叔孫、孟孫是不會坐等季孫倒掉的,否則等著吃刀頭麵的就是他們兩家。二、魯昭公軍隊對國君的忠誠度。
事實證明了魯昭公在這兩點上的疏忽導致了他除奸計劃的慘敗,叔孫的軍隊在魯昭公背後狠插一刀,孟孫的軍隊也跑來打了兩桶油。更讓魯昭公無法接受的是,自己的軍隊居然毫無鬥誌,麵對強敵,一哄而散,大臣郈昭伯被孟孫所殺。
魯國已經沒有辦法再呆下去了,魯
昭公唯一能逃亡避難的地方,隻能是相近的齊國。齊景公對魯昭公還算客氣,以國禮待之,魯昭公雖然失去了魯公的尊貴地位,但至少可以在齊國當個寓公,總比被那三個權臣做掉要好。這一年是魯昭公在位的第二十五年九月,也就是公元前517年,距離孔子離周還魯,隻有一年。
孔子其實也不是後世被神化或被醜化時的不食人間煙火,他也是一個吃五穀雜糧的俗人。他年輕時在基層曆練,對他的思想有很大的影響。後世所看到的孔子,不是真實的孔子,是被神化過的。現在的社會,高樓多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反而少了,即使是在電梯裏,也不會輕易和陌生人說話的。
孔子的政治觀點,確實不符合曆史的發展,什麽謀道不謀食,不謀食,人都死光了,又何能謀道。他的政治思想是好古的,幻想迴到周公那一套,這顯然是不可能的。漢朝以後尊孔,最主要的原因也是孔學說提倡階級固定說,什麽富而好禮,貧而樂道,讓所有人都滿足於自己的階級定位。
富人還好說,窮人誰願意甘受貧窮?其實曆代尊孔也隻是做表麵文章,多是外儒內法,真正玩通天下的,哪個不是以法家思想雜霸之?真正以儒治國沒幾個,那都是糊弄老百姓的。孔子學說最大的價值還在於修身養性,具有很好的社會教化功能。
墨子是偉大的聖人,他的政治思想和孔子是基本對立的,提倡窮人造富人的反,這自然要被統治階級打壓,是諸子中的梁山好漢,沒有哪個統治者會喜歡這樣的學說。因為這次隻寫春秋,不寫戰國,所以就沒有寫墨子。如果以後有機會,肯定會考慮寫墨子這位聖人的。這次寫春秋,確實感覺有些冗長,一篇好幾千字,而孔子就有好幾篇,上萬字。狼的水平也有限,希望大家多多批評指正。以後寫作時,還是要考慮精簡篇幅,畢竟篇幅長了,讀者看起來會比較累。謝謝大家。
對孔子有知遇之恩的魯昭公逃往齊國,孔子緊接著就要麵臨一個現實的問題,他是留在魯國當炮灰,還是跟著魯昭公去齊國。留下來肯定是不行的,三家都是追名逐利之徒,孔子在這種人手下做事,別說做出一番事業,腦袋哪天被借走都不知道。
孔子曾經總結過自己對倉庫保管工作的心得,“幹這一行,一定要心細如發,不能在數字上出問題。”之後孔子又做過一段時間的“弼馬溫”(司職吏),替季家管理牛羊。
孔子似乎對這樣的基層工作很有興趣,無論是做糧草官,還是做牛羊官,他都把自身的管理價值最大化。做委吏,“料量平”;做司職吏,“畜蕃息”。有後人指責孔子是個讀死書的書呆子,不了解社會,不接地氣,實際上這是誤解。
正如孔子自己所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正因為孔子年輕時家境貧寒,不得不在社會底層找工作謀生,這反而對孔子全麵了解社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估人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隻要工作努力,總會有升遷機會的,像韓信那樣,隻是特例。
由於《史記.孔子世家》對孔子早期的活動順序記載的相當混亂,而且語焉不詳,不清楚孔子是何時升任比“委吏”、“司職吏”更高級別的司空的。司空是周朝六官之一,管理範圍非常大,包括農業、林業、城建、交通,幾乎掌管著政權賴以維係的經濟命脈。
不過以孔子的官場地位,不太可能從司職吏一躍成為大司空的,這樣的肥差,官老爺們早就自己霸占了,怎麽會讓剛在官場展露頭角的孔子來做?從邏輯上講不通。後人猜測孔子可能確實在司空部門工作過,但不是經濟主官,而是副職,即通常所說的小司空。
以上三個職務都是經濟官員,但在此之外,孔子還做過文化官員,具體職務是在魯國的太廟助祭。《論語.八俏》說孔子經常進入太廟活動,與別人進行業務探討。太廟可不是等閑人物隨便進入的,孔子有資格進太廟,說明孔子的工作和太廟有密切關係。南宋朱熹在《論語集注》也提到這件事情,說“此蓋孔子始仕之時,入而助祭也。”?
應該說,在文化教育部門工作是比較適合孔子的誌向和性格的,孔子曾經說過:“吾十五誌於學”,說明孔子很早就有了投身文化教育事業的想法。而且孔子的性格並非後人所臆想的那般庸猾,而是性烈如火,品性剛直,他是看不慣迎來送往、點頭哈腰的衙門作風的。
努力總會有迴報,孔子用了十幾年的時間,基本上在文化教育界打開了局麵。。“十五誌於學,三十而立”,在孔子三十歲(公元前522年)前後,他已經是名滿齊魯大地的公共知識分子了,算是魯國文化教育界摯大旗的人物。
孔子的知名度已經不限於魯國,諸侯都知道魯國有一個名叫孔丘的高級知識分子。公元前522年,一代名君齊景公薑杵臼和一代名相晏嬰率龐大的代表團出訪魯國,增強齊魯兩國的睦鄰友好關係。按政治級別,孔子很出現在魯國接待齊國元首的名單中,但做為文化名人,孔子還是得到了薑杵臼的接見。
清人崔述懷疑司馬遷在《孔子世家》記載齊景公見孔子的故事有可能是造假,其實a國政要在出訪b國時,會見b國的文化名流,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何況崔述也沒有提出合理的質疑。
春秋時代是中國曆史上少有的國界開放時期,雖然諸國林立,但諸國之間的政治、經濟、文化往來頻繁,人員進進出出,而不是“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各國均采取新聞放開政策,所以一國發生什麽事件,其他國家很快就能知道,這也促進了各國之間的交流,為日後中原思想統一奠定了基礎。
孔子也受益於這種新聞開放,他雖然身居魯,卻對天下事了如指掌。許多魯國之外的重要人物,比如管仲、薑小白、晏嬰、趙盾、子產等人,都被孔子拿來品頭論足。
其中孔子對管仲和子產的評價是極高的,對於管仲輔佐薑小白九合諸侯,一匡天下,孔子從民族大義的角度稱讚管仲:“微管仲,吾將被發左襖矣。”至於子產,孔子也不吝筆墨,把子產吹的天上有,地上無,一代治政楷模,不過子產都當之無愧。
孔子不僅能風聞各國頂尖人物,更重要的,他有機會離開魯國,去各國遊曆講學,這也拜諸國實行開放政策所賜。孔子遊曆天下,見過許多人中龍鳳,但其中有一個人物,其身後的社會影響絲毫不遜於孔子,也是中國少數的世界級名人,這個人就是老子(李耳)。
這次孔子去東周見老子,並非個人行為,而是受魯昭公差遣的半官方行為,具體推薦人是魯國大夫南宮敬叔。孔子應該以是魯國文化交流大使的身份去東周的,所以魯昭公資助了孔子的路費,包括一乘車、兩匹馬,外加一個仆從。孔子並非一個人單獨前往,而是帶著幾個學生,比如顏迴、子路等人,算是一個小型的訪問團。
魯昭公對孔子是非常敬重的,如果從派係上來講,孔子是魯昭公的嫡係人馬,但此時的魯昭公已經無法對魯國的權力進行有效控製了。
當時的魯國官場有三大門派,史稱“三桓”:一、季孫任司徒兼宗宰,二、叔孫任司馬兼宗伯,孟孫任司空兼司寇,實行“三權分立”。特別是季孫家族,幾乎控製著魯國官場的半壁江山,魯昭公已經被架空成了“精神領袖”,這也是孔子在官場上的地位遲遲得不到升遷的重要原因之一。
雖然魯昭公手上也有一支自己的部隊,但整體實力遠不如季孫氏,更何況季孫氏已經和另外兩家結成了攻守同盟,魯昭公根本看不到勝利的希望。手下大臣勸魯昭公不要拿雞蛋往石頭碰,過程很華麗,結果很難看。
魯昭公和三國魏高貴鄉公曹髦的性格很相信,都不甘心最高權力被人所奪,準備對這些權臣動手。但魯昭公卻忽略了兩個問題,一是叔孫、孟孫是不會坐等季孫倒掉的,否則等著吃刀頭麵的就是他們兩家。二、魯昭公軍隊對國君的忠誠度。
事實證明了魯昭公在這兩點上的疏忽導致了他除奸計劃的慘敗,叔孫的軍隊在魯昭公背後狠插一刀,孟孫的軍隊也跑來打了兩桶油。更讓魯昭公無法接受的是,自己的軍隊居然毫無鬥誌,麵對強敵,一哄而散,大臣郈昭伯被孟孫所殺。
魯國已經沒有辦法再呆下去了,魯
昭公唯一能逃亡避難的地方,隻能是相近的齊國。齊景公對魯昭公還算客氣,以國禮待之,魯昭公雖然失去了魯公的尊貴地位,但至少可以在齊國當個寓公,總比被那三個權臣做掉要好。這一年是魯昭公在位的第二十五年九月,也就是公元前517年,距離孔子離周還魯,隻有一年。
孔子其實也不是後世被神化或被醜化時的不食人間煙火,他也是一個吃五穀雜糧的俗人。他年輕時在基層曆練,對他的思想有很大的影響。後世所看到的孔子,不是真實的孔子,是被神化過的。現在的社會,高樓多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反而少了,即使是在電梯裏,也不會輕易和陌生人說話的。
孔子的政治觀點,確實不符合曆史的發展,什麽謀道不謀食,不謀食,人都死光了,又何能謀道。他的政治思想是好古的,幻想迴到周公那一套,這顯然是不可能的。漢朝以後尊孔,最主要的原因也是孔學說提倡階級固定說,什麽富而好禮,貧而樂道,讓所有人都滿足於自己的階級定位。
富人還好說,窮人誰願意甘受貧窮?其實曆代尊孔也隻是做表麵文章,多是外儒內法,真正玩通天下的,哪個不是以法家思想雜霸之?真正以儒治國沒幾個,那都是糊弄老百姓的。孔子學說最大的價值還在於修身養性,具有很好的社會教化功能。
墨子是偉大的聖人,他的政治思想和孔子是基本對立的,提倡窮人造富人的反,這自然要被統治階級打壓,是諸子中的梁山好漢,沒有哪個統治者會喜歡這樣的學說。因為這次隻寫春秋,不寫戰國,所以就沒有寫墨子。如果以後有機會,肯定會考慮寫墨子這位聖人的。這次寫春秋,確實感覺有些冗長,一篇好幾千字,而孔子就有好幾篇,上萬字。狼的水平也有限,希望大家多多批評指正。以後寫作時,還是要考慮精簡篇幅,畢竟篇幅長了,讀者看起來會比較累。謝謝大家。
對孔子有知遇之恩的魯昭公逃往齊國,孔子緊接著就要麵臨一個現實的問題,他是留在魯國當炮灰,還是跟著魯昭公去齊國。留下來肯定是不行的,三家都是追名逐利之徒,孔子在這種人手下做事,別說做出一番事業,腦袋哪天被借走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