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坐在彪悍戰馬上的士兵不由地扯了扯韁繩,攥緊手中的兵器。若是之前他們還想過要衝鋒,此刻不得不把想法放下。他們是鐵血之師,在過去的七年裏,他們所過之處無不令對手膽寒色變。望海峰的三位祭司長以及那三四百強者高手,也無力遏製住他們的一次強力衝鋒。
此刻的情形已然出現巨變,似乎漫山遍野都有望海峰下來的人,說到底這裏的地域算不上開闊,並不是最適合鐵騎衝鋒的戰場,一旦鐵騎無法組織有力的衝鋒,如果隻是原地踏步與地上的人交鋒,立時就會讓鐵騎優勢全無,而且鐵騎行動的笨拙還會大大影響他們能發揮出來的戰鬥力,這一點在麵對眾多高手強者的時候必將成為他們致命的弱點。
鐵騎不敢妄動並不代表所有人被束縛了手腳。影衛中的一個突然在沒有古錚命令的情況下動了。影衛之所以被稱為影衛,就因為他們的行動像影子一樣迅速,讓別人找不到他們的蹤跡。影衛是帶著盟主交付的奪取金刀的使命而來的,至今也不敢忘記他們的使命。那名影衛正是看到金刀,而且金刀與他的距離並不太遠,這之前早已被眾高手因為局麵過於混亂而遺忘在了地上,他們早已習慣了利用自己強大的修為與對手徒手相博。
影衛撲向金刀幾乎知情的所有人都被金刀之威驚出一身冷汗。若是在這之前就有人趁亂搶到被眾人遺忘的金刀,不論得到金刀的是哪一方,戰局都必將發生一邊倒的逆轉,而沒能搶奪到金刀的一方出現的傷亡必將成倍猛增。不知是該慶幸還是該悲哀,金刀竟然被所有人都遺忘了。
金刀也悲哀,這麽久也不見金光再次爆出,或者是角度不對,即使有金光被折射出也沒能進入這麽多人的眼裏,甚至看到一名影衛突然暴起,一些人發現影衛並不是衝向他們,還在暗自揣度影衛如此暴起會有何作為。
也許要怪金刀太平淡無奇,不僅不再折射金光,落在地上因為它純淨如水,沒有任何色彩,所有色彩都可以幾乎原樣地透刀而過,太容易被忽略,若不凝神細看,落在地上的金刀仿佛隱形了一般,隻有那名影衛最細心,最早發現了金刀,還在大多數人都不知所以然的時候出現在金刀旁邊,伸出手就抄起了金刀。金刀是無敵的,他擁有了金刀也必將成為無敵的。
三位祭司長眼神中流露出濃濃的悔恨,一時又拿不準該不該迎金刀而上。金刀之威他們是有親身體驗的。影衛要轉身迴去了,不屑地掃了一眼三位祭司長,再次感受了一下手裏足以讓他變得無敵的金刀。
場麵在那一刹變的很靜連周邊山林的鳥鳴都不曾傳出一聲。突然影衛聽到了似乎是蜂鳴的聲音,來自身側麵後方沒有留給他去看一眼的機會,同時聽到有人驚唿,聽聲音像是他的影衛同伴,影衛覺的自己像是在雲朵中一樣,有些飄飄然的漸漸迷失了自己。
金刀重一百六十六斤,如此份量讓絕大多數普通人都對它無可奈何,掉落在地上沒有金鐵之音,沉悶的聲音也不是很響,之後又傳出有重物落地的聲音。影衛們沒有一個人上前,雖然他們心中有山高海深的恨,這一刻卻不能過去枉送性命。
三位祭司長一同走過去,目光始終沒有離開過古錚身邊的甲部侍衛,因為那裏同樣有千鈞弩。金刀再次迴到他們手中,場中經過一段片刻時間的閉氣忘記唿吸之後,傳出有些壓抑的一片嘩然。
又一名影衛死了,死在他們自己帶來的千鈞弩之下。這次隻飛出一支弩箭,如果影衛早做防備,有金刀在手,一支弩箭是不可能奈何他的,隻可惜他隻是注意到無人敢試金刀之威,正在感受金刀帶給他的心靈震撼。千鈞弩力有千鈞,距離如此之近,蜂鳴聲才起,弩箭已經先於蜂鳴聲飛抵目標。衝擊力太強,影衛的身體根本不具有同等的厚重可以抵擋,身體隻是晃了一晃,弩箭餘勢未消已經由後至前透體而出,直射向穀地深處不知所蹤。隻有成人手指粗的弩箭,在影衛胸口留下碗口大的一個洞。
古錚身邊的所有人都被驚的麻木了。影衛被弩箭射穿身殞,古錚才意識到自己帶來的四架千鈞弩身邊隻剩下了兩架,另外兩架什麽時候被望海峰方麵奪去的他都毫不知情。還讓他們用從他手裏奪去的千鈞弩射殺了他的一名影衛。
身邊出現悲聲,悲聲中古錚的靈魂被鞭子狠狠抽過一樣已經痛得有些扭曲了。已是與望海峰方麵走成解不開的僵局,再不易也隻能繼續走下去。此刻古錚已是做好身先士卒的準備。大概多數人都不清楚,其實古錚也是一位足以躋身當世一流強者之列的高手。
這裏受地域限製,雖不太適合作為騎兵的戰場,但安排一次衝鋒的機會還是有的。隻有亂起來才有機會奪取金刀。古錚已經顧不上考慮周圍虎視眈眈的那麽多望海峰上下來的高手了,隻要有金刀,高手又如何?隻要亂起來他們也有千鈞弩又能怎樣?傷亡總是難免的,要成就霸業又豈能有婦人之仁?
古錚已做好準備,隻要一聲令下,騎兵首先會像一股鋼鐵洪流一樣衝向三位祭司長,而古錚突然發現三位祭司長的目光同時轉向山莊方向。從作坊到山莊有一條近乎筆直的石子路相連,此刻這條石子路上又有人來了,而且是人數不少於古礪帶來鐵騎的浩浩蕩蕩的大隊人馬,不僅鐵蹄聲傳過來,還有如潮水般洶湧的人喊馬嘶。
古錚臉上出現了一抹不想被別人覺察到的笑容。這人歡馬鳴之聲有如一縷撕開寒冬的春風,有這一縷春風出現,還會擔心不會有溫暖,不會有草長鶯飛,不會有碩果累累麽?
隻是今天注定古錚要經曆情緒上不止一次的高起高落,他望眼欲穿的目光並沒有見到他的大總管龍,看到的卻是一位金盔金甲悍將模樣的人,騎在一匹雪白駿馬上當先衝了過來。
來到近前一隻手勒住韁繩,一身銀光閃耀不見一絲雜色的駿馬嘶鳴一聲,兩隻前蹄高高抬起又重重落下,這才站穩在古錚與三位祭司長兩方勢力中間靠後的空地上,身體稍動身上的金盔金甲立時幻化出一層耀眼生輝的金色光暈,發出一陣悅耳動聽的響聲。
馬上的將軍並沒有翻身下馬,隻是衝三位祭司長抱了抱拳。“三位師叔,請恕我有盔甲在身,就不下馬見禮了!”
三位祭司長臉上沒見到好臉色,隻是輕輕冷哼一聲,雖不冷不熱總算是給了迴複。
古錚已從情緒的大起大落中重新找迴自己。他想見到的人不曾出現,不想見到的人卻是如此高姿態地來到了,連馬都不下,對他這個盟主更是不理不問。
“古行,本盟主如今應當如何稱唿於你?當初我們對老祖宗發下的誓言都忘記了麽?”
來的人正是聖元城城主古行,今日聖元城已立國,自然不能再稱唿其為城主,至於是稱王還是稱帝,古錚眼下還不曾得到準消息。古行也沒有黃袍加身,一改以往儒雅的風格,來到這裏穿了一身金色的盔甲,馬鞍上還掛著一柄長刀,與今天眾家搶奪的金刀倒是有幾分相像。這是要向古錚或是三位祭司長宣告什麽嘛?
古行對古錚已是沒有好印象,目光一掃而過不再多看一眼。“聖元城今日立國,我本人自號聖元賢王!”
為什麽僅僅是一個賢王,古行究竟是何用意?倒是值得古錚費一番心思去揣度,忍不住又多瞄了一眼古行的英姿。到這時才意識到古行不下馬原本就是有意於此,他坐在高高的馬上,隻要與他的距離不是太遠,想要看他就必須仰望一般抬起目光,而古行看別人則變成了俯視,不僅在高度上給別人造成了差距,心裏也造成了一些差距。
古行帶來的大隊人馬這時候已在古行身後排出整齊的隊形,比起古礪帶來的數量至少多了一倍,有兩千人的樣子,一樣的兵強馬壯,一樣的彪悍驍勇,一樣的鋒芒畢露,一樣的氣勢逼人,甚至盔甲的製式都看不出太過明顯的不同。
古礪的眼角忍不住有些濕潤。古行身後的那些人也許因為看到古礪出現了一些躁動。這些人原本就是古礪一手帶出來的。一同馳騁過沙場,一同刀尖上舔過血,一同麵對過生死,又怎麽會有那麽多的不同,他們中甚至有人已經跟隨了古礪幾十年,從商隊的時候就開始了,都是錚錚熱血好男兒。他們正是在幾天前宣布跟隨古行的那四路大軍中的一部分。
………………………………………………………
此刻的情形已然出現巨變,似乎漫山遍野都有望海峰下來的人,說到底這裏的地域算不上開闊,並不是最適合鐵騎衝鋒的戰場,一旦鐵騎無法組織有力的衝鋒,如果隻是原地踏步與地上的人交鋒,立時就會讓鐵騎優勢全無,而且鐵騎行動的笨拙還會大大影響他們能發揮出來的戰鬥力,這一點在麵對眾多高手強者的時候必將成為他們致命的弱點。
鐵騎不敢妄動並不代表所有人被束縛了手腳。影衛中的一個突然在沒有古錚命令的情況下動了。影衛之所以被稱為影衛,就因為他們的行動像影子一樣迅速,讓別人找不到他們的蹤跡。影衛是帶著盟主交付的奪取金刀的使命而來的,至今也不敢忘記他們的使命。那名影衛正是看到金刀,而且金刀與他的距離並不太遠,這之前早已被眾高手因為局麵過於混亂而遺忘在了地上,他們早已習慣了利用自己強大的修為與對手徒手相博。
影衛撲向金刀幾乎知情的所有人都被金刀之威驚出一身冷汗。若是在這之前就有人趁亂搶到被眾人遺忘的金刀,不論得到金刀的是哪一方,戰局都必將發生一邊倒的逆轉,而沒能搶奪到金刀的一方出現的傷亡必將成倍猛增。不知是該慶幸還是該悲哀,金刀竟然被所有人都遺忘了。
金刀也悲哀,這麽久也不見金光再次爆出,或者是角度不對,即使有金光被折射出也沒能進入這麽多人的眼裏,甚至看到一名影衛突然暴起,一些人發現影衛並不是衝向他們,還在暗自揣度影衛如此暴起會有何作為。
也許要怪金刀太平淡無奇,不僅不再折射金光,落在地上因為它純淨如水,沒有任何色彩,所有色彩都可以幾乎原樣地透刀而過,太容易被忽略,若不凝神細看,落在地上的金刀仿佛隱形了一般,隻有那名影衛最細心,最早發現了金刀,還在大多數人都不知所以然的時候出現在金刀旁邊,伸出手就抄起了金刀。金刀是無敵的,他擁有了金刀也必將成為無敵的。
三位祭司長眼神中流露出濃濃的悔恨,一時又拿不準該不該迎金刀而上。金刀之威他們是有親身體驗的。影衛要轉身迴去了,不屑地掃了一眼三位祭司長,再次感受了一下手裏足以讓他變得無敵的金刀。
場麵在那一刹變的很靜連周邊山林的鳥鳴都不曾傳出一聲。突然影衛聽到了似乎是蜂鳴的聲音,來自身側麵後方沒有留給他去看一眼的機會,同時聽到有人驚唿,聽聲音像是他的影衛同伴,影衛覺的自己像是在雲朵中一樣,有些飄飄然的漸漸迷失了自己。
金刀重一百六十六斤,如此份量讓絕大多數普通人都對它無可奈何,掉落在地上沒有金鐵之音,沉悶的聲音也不是很響,之後又傳出有重物落地的聲音。影衛們沒有一個人上前,雖然他們心中有山高海深的恨,這一刻卻不能過去枉送性命。
三位祭司長一同走過去,目光始終沒有離開過古錚身邊的甲部侍衛,因為那裏同樣有千鈞弩。金刀再次迴到他們手中,場中經過一段片刻時間的閉氣忘記唿吸之後,傳出有些壓抑的一片嘩然。
又一名影衛死了,死在他們自己帶來的千鈞弩之下。這次隻飛出一支弩箭,如果影衛早做防備,有金刀在手,一支弩箭是不可能奈何他的,隻可惜他隻是注意到無人敢試金刀之威,正在感受金刀帶給他的心靈震撼。千鈞弩力有千鈞,距離如此之近,蜂鳴聲才起,弩箭已經先於蜂鳴聲飛抵目標。衝擊力太強,影衛的身體根本不具有同等的厚重可以抵擋,身體隻是晃了一晃,弩箭餘勢未消已經由後至前透體而出,直射向穀地深處不知所蹤。隻有成人手指粗的弩箭,在影衛胸口留下碗口大的一個洞。
古錚身邊的所有人都被驚的麻木了。影衛被弩箭射穿身殞,古錚才意識到自己帶來的四架千鈞弩身邊隻剩下了兩架,另外兩架什麽時候被望海峰方麵奪去的他都毫不知情。還讓他們用從他手裏奪去的千鈞弩射殺了他的一名影衛。
身邊出現悲聲,悲聲中古錚的靈魂被鞭子狠狠抽過一樣已經痛得有些扭曲了。已是與望海峰方麵走成解不開的僵局,再不易也隻能繼續走下去。此刻古錚已是做好身先士卒的準備。大概多數人都不清楚,其實古錚也是一位足以躋身當世一流強者之列的高手。
這裏受地域限製,雖不太適合作為騎兵的戰場,但安排一次衝鋒的機會還是有的。隻有亂起來才有機會奪取金刀。古錚已經顧不上考慮周圍虎視眈眈的那麽多望海峰上下來的高手了,隻要有金刀,高手又如何?隻要亂起來他們也有千鈞弩又能怎樣?傷亡總是難免的,要成就霸業又豈能有婦人之仁?
古錚已做好準備,隻要一聲令下,騎兵首先會像一股鋼鐵洪流一樣衝向三位祭司長,而古錚突然發現三位祭司長的目光同時轉向山莊方向。從作坊到山莊有一條近乎筆直的石子路相連,此刻這條石子路上又有人來了,而且是人數不少於古礪帶來鐵騎的浩浩蕩蕩的大隊人馬,不僅鐵蹄聲傳過來,還有如潮水般洶湧的人喊馬嘶。
古錚臉上出現了一抹不想被別人覺察到的笑容。這人歡馬鳴之聲有如一縷撕開寒冬的春風,有這一縷春風出現,還會擔心不會有溫暖,不會有草長鶯飛,不會有碩果累累麽?
隻是今天注定古錚要經曆情緒上不止一次的高起高落,他望眼欲穿的目光並沒有見到他的大總管龍,看到的卻是一位金盔金甲悍將模樣的人,騎在一匹雪白駿馬上當先衝了過來。
來到近前一隻手勒住韁繩,一身銀光閃耀不見一絲雜色的駿馬嘶鳴一聲,兩隻前蹄高高抬起又重重落下,這才站穩在古錚與三位祭司長兩方勢力中間靠後的空地上,身體稍動身上的金盔金甲立時幻化出一層耀眼生輝的金色光暈,發出一陣悅耳動聽的響聲。
馬上的將軍並沒有翻身下馬,隻是衝三位祭司長抱了抱拳。“三位師叔,請恕我有盔甲在身,就不下馬見禮了!”
三位祭司長臉上沒見到好臉色,隻是輕輕冷哼一聲,雖不冷不熱總算是給了迴複。
古錚已從情緒的大起大落中重新找迴自己。他想見到的人不曾出現,不想見到的人卻是如此高姿態地來到了,連馬都不下,對他這個盟主更是不理不問。
“古行,本盟主如今應當如何稱唿於你?當初我們對老祖宗發下的誓言都忘記了麽?”
來的人正是聖元城城主古行,今日聖元城已立國,自然不能再稱唿其為城主,至於是稱王還是稱帝,古錚眼下還不曾得到準消息。古行也沒有黃袍加身,一改以往儒雅的風格,來到這裏穿了一身金色的盔甲,馬鞍上還掛著一柄長刀,與今天眾家搶奪的金刀倒是有幾分相像。這是要向古錚或是三位祭司長宣告什麽嘛?
古行對古錚已是沒有好印象,目光一掃而過不再多看一眼。“聖元城今日立國,我本人自號聖元賢王!”
為什麽僅僅是一個賢王,古行究竟是何用意?倒是值得古錚費一番心思去揣度,忍不住又多瞄了一眼古行的英姿。到這時才意識到古行不下馬原本就是有意於此,他坐在高高的馬上,隻要與他的距離不是太遠,想要看他就必須仰望一般抬起目光,而古行看別人則變成了俯視,不僅在高度上給別人造成了差距,心裏也造成了一些差距。
古行帶來的大隊人馬這時候已在古行身後排出整齊的隊形,比起古礪帶來的數量至少多了一倍,有兩千人的樣子,一樣的兵強馬壯,一樣的彪悍驍勇,一樣的鋒芒畢露,一樣的氣勢逼人,甚至盔甲的製式都看不出太過明顯的不同。
古礪的眼角忍不住有些濕潤。古行身後的那些人也許因為看到古礪出現了一些躁動。這些人原本就是古礪一手帶出來的。一同馳騁過沙場,一同刀尖上舔過血,一同麵對過生死,又怎麽會有那麽多的不同,他們中甚至有人已經跟隨了古礪幾十年,從商隊的時候就開始了,都是錚錚熱血好男兒。他們正是在幾天前宣布跟隨古行的那四路大軍中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