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淩嗯了一聲,隨即緩緩的將紅獅子調轉方向,往另一個方向催馬緩緩而行,侍衛們不理解王爺是什麽意思,雖然幾個人完全有自信將那幾十個潑皮盡數拿下,但見王爺已經走了,他們也隻好跟著。雖然他們很想教訓一下那些潑皮,但相比來說還是王爺的安危重要。幾個侍衛追上劉淩的戰馬,忽然看到從街道另一邊轉過來七八個一身黑色長袍的人,每個人手裏都拿著一根差不多一米長的黑色鐵釺。
監察院的人?
見到那些身穿黑色蓮花款式長袍的人,侍衛們終於明白為什麽王爺轉身離開了。王爺不過是不想被那些潑皮壞了四處走走的興致罷了,又怎麽會真的放過那些混蛋?
監察院的人站在道路一側對劉淩躬身行禮,劉淩騎著紅獅子緩步從他們身邊經過。
“讓趙指揮使將院子裏這次來的人都撒出去,那些為非作歹的,就地處置。”
劉淩淡淡的說了一句,並沒有停下戰馬。
“屬下遵命!”
為首的監察院官員躬身應了一身,隨即帶著人朝那群潑皮所在的街道走了過去。
“看他那匹馬倒是挺威風,想不到是個慫包!”
見劉淩等人退走,潑皮們哈哈大笑起來。
“我還以為敢跟爺們幹一架呢,真他娘的軟蛋,連話都不敢說就被老大給嚇跑了。不過話說起來,老大,這漢王的名號還真他娘的好用啊。”
一個潑皮諂媚的說道。
為首那人罵道:“屁!老子要是托生在帝王家裏,能比那漢王劉淩差了?隻不過,人的命天注定,我老爹也就是個殺豬的,不然老子照樣能成就一番事業。給我十萬雄兵,老子也照樣能將契丹人打的哭爹喊娘!”
“對對對,大哥說的對,大哥一身的本事,比那劉淩一點都不差!”
“你他娘的會說話嗎,什麽叫老大比漢王劉淩一點都不差?老大要是出身貴族世家,早就統一天下了。還有,你小子不是一直說自己是契丹族人的嗎,怎麽今天就變了?”
“放屁!老子什麽說過我是契丹人,老子是漢人,大漢的人!”
“就你那慫樣?別扯淡了,要是契丹人答應了,你他娘的敢說自己是漢人?”
潑皮們正罵著,忽然看到從街口轉過來七個一身黑色長袍的人。那些人的裝扮很奇怪,那身黑色的衣服看起來十分的紮眼。而那七個人,每個人手裏都拿著一根黑色的狹長尖銳的鐵釺。黑色長袍,黑色鐵釺,看起來很拉風的樣子。
那七個人燕尾形走過來黑色麵罩遮擋住了他們大半張臉,隻露出一雙眼睛。
“幹什麽的!我們奉了漢王的命令正在公幹,滾遠點!”
一個潑皮扯著脖子喊道。
走在最前麵的黑衣人似乎冷冷笑了笑,聲音很輕。隻是不知道為什麽,幾十個潑皮無賴看到這七個人走到近前,每個人心裏都生出幾分不祥的預感。
一個潑皮揚了揚手裏的木棒,做出兇狠的姿態給自己壯膽:“快滾,小心老子抓你進大牢,秋後問斬!”
為首的黑衣人一邊走一邊將鐵釺緩緩的平伸指著那潑皮的心口淡淡說道:“何必那麽麻煩?誰有時間等到秋後?”
他的話沒說完,那根黑色的鐵釺已經刺入了舉著木棒那潑皮的心口。最後幾個字,竟然是貼著那潑皮的耳朵說的。黑色的鐵釺從那潑皮的心口刺入,從他的後背穿了出來。血順著鐵釺緩緩的滴落下來,濃稠的血液拉著細長細長的血絲。
“殺人啦!”
有個人嚇得驚唿了一聲,聲音在半路就卡住。一根鐵釺穿破了他的咽喉,將他後麵的話永遠的憋在了他肚子裏。
黑衣翩然而舞,翻手間殺人。
劉淩騎著馬緩步往前走著,忽然吩咐道:“派人張貼告示,幽州城裏的契丹人都要到衙門報備,為期十日,過期不至者,按罪論處。原在幽州為官六品以上者,後天一早到府衙候著。”
親兵應了一聲,分出一人往府衙方向趕了迴去。
劉淩一邊走一邊想到的是,南院大王的府邸已經不能要了,重新起一片宮殿總得花不少錢,想要籌措資金,還是敲詐勒索來的快些啊......
第七卷 美不勝收
第六百零一章 幾碗
第六百零一章
告示張貼在幽州的大街小巷,這種官府行為的小廣告自然是沒人敢將告示給清理了。張貼告示的漢軍士兵一邊敲打著銅鑼,一邊扯著嗓子喊讓百姓們出來看告示。隻是大戰初定,幽州城裏的百姓有一大半是契丹族人,作為剛剛戰敗的一方,在敵人的統治區內他們不得不夾著尾巴做人,小心翼翼的活著。所以即便他們聽到了銅鑼響,聽到了漢軍士兵的吆喝聲,卻也隻是將門拉開一條縫隙向外窺視,沒人敢出門去看看發生了什麽事。
幽州城裏的漢人也沒有什麽被解放的覺悟,他們同契丹族人一樣龜縮在家裏戰戰兢兢,生怕一不小心找來滅頂之災。幽州已經被契丹人統治的足夠久了,所以即便是漢人也早已經分辨不出了流在他們血管裏的血液與契丹人有什麽區別。而且契丹族的普通百姓並沒有受到與漢族通婚的約束,所以幾百年下來,誰是漢人誰是契丹人早就已經模糊不清。
告示張貼在大街小巷所有顯眼的位置上,百姓們躲在門縫後麵偷偷看著漢軍士兵離開後,確定了那些穿著黑色甲胄的人已經走遠了,他們才敢從門縫裏擠出來小心翼翼的左右看著。當確定沒有什麽危險後,他們才好奇的湊到告示前麵看。
“十日內所有契丹族百姓,皆要到府衙報備?”
“逾期按罪論處?”
“老頭子,上麵寫的啥?”
“老婆子,咱們是漢人,還是契丹人啊?”
“漢人!死老頭子,你找死呢啊!你忘了,你不是說過嗎,你爺爺的爺爺當年就是從山東地麵上搬來這裏的嗎?”
“那你呢?”
老頭子有些不放心的問,老太太張了張嘴,最後不確定的說道:“我娘家姓王,既然是漢姓,應該也是漢人吧?”
“那就好……那就好!”
不少都是這樣自我安慰著,試圖給自己找一個安全的借口。他們不知道漢王讓契丹人都到官府在各條大街上設立的報備點報備是什麽意思,因為有傳言說漢王要屠殺掉幽州所有的契丹人,所以整座幽州城裏都彌漫著緊張的空氣,人心惶惶。每個人看到告示之後都開始往前順自己的族譜,看看自己到底是漢人還是契丹人。隻是,幾百年的融合,哪裏還能分得清誰是漢人誰是契丹人。
“告示上說,是為了登記一下幽州的百姓數量……凡是去報備的,每人給二斤精米。”
有個人指著最後一行字驚訝的說道。
“別聽官府胡說!要是隻為了看看有多少百姓,為什麽偏偏讓契丹人去衙門登記?”
“也對啊。”
“到底去不去啊,當家的,你倒是拿個主意啊。”
“我能拿什麽主意?!唉……去吧,大不了一死,我聽說漢軍不殺婦孺老人,孩兒他娘,你替我好好孝敬咱爹咱娘啊。”
有人壯著膽子到了報備的地方,他們看到擺放在大街石亭裏的桌案上放著厚厚的空白紙冊,石亭外麵站著七八個魁梧的漢軍士兵,手按著橫刀,看起來很是兇狠。倒是桌案後麵坐著的文官服飾的大人看起來很隨和,他一邊哈著熱氣暖開幾乎被凍上的筆墨,一邊對百姓們招手示意。
“是文大人!”
“真的是文大人,文大人可是咱幽州難得的好官啊。”
那個和和氣氣的文大人站起來對百姓們拱了拱手說道:“大家既然來了,就來登記一下姓名住址。大家放心,漢王命我在此登記人數,隻是看看你們是否有這個膽量來領精米。告示上說的清楚,凡是登記之人,每人二斤精米,絕不拖欠。”
這文大人在幽州頗有愛民之名,認識他的百姓上前詢問,文大人笑著解答百姓們的疑惑,原來是漢王在幽州南麵準備開出幾十萬畝的屯田,但大戰之後城外村莊裏的百姓大多逃難走了,田地荒著沒人打理。漢王登記契丹人的目的,是要讓他們到屯田裏種田養地。幽州已經不再是遼國的領地,不再是大遼五京之一,契丹人不必勞作由官府每年分發一定數量的糧食,布匹這樣的福利被漢王取消,契丹人要想活著,就要去勞作。
另外,漢王要將南院大王府夷平,在原址上重建一座規模宏大的宮殿,凡是會木匠,鐵匠之類的契丹人可以到另一個地方去報備,在宮殿沒開工之前可以先去修繕城池,每個人每日三頓飽飯,還給五個大錢。
另外,如果表現好的契丹人,可以入漢人籍,那樣就能從城外領到一塊屬於自己的田地,每年往官府交的賦稅也比契丹人要低上不少。
無論如何,對於契丹人來說這是一個好消息。第一批來報備的契丹百姓都領到了二斤精米,漢王並不打算將契丹人趕盡殺絕的消息風吹一樣吹遍了幽州的大街小巷。對於沒有了特權的契丹人來說,這無疑是一件好的不能再好的事了,漢王讓他們去屯田,去做工,給了他們一條活路。
同時,百姓們可以到府衙去揭發檢舉幽州原來的官員,凡是揭發確認之後,每個人還有一貫大錢的賞金。這樣一來,那些喬裝隱藏起來的契丹官員們再想躲藏就難了,這些人中有的在幽州身居要職,有的則是欺男霸女危害一方的富戶,一經查證之後財產悉數充公,犯人視所犯罪行論處,輕者發配至屯田勞作,重者一律砍頭。
隻十來天,城裏的百姓們恐慌之心已經漸漸的安生下來。漢王又派人貼出告示,再延長報備期限十日,凡是沒有到官府報備的契丹人速去報備。
大批的契丹人舉家離開幽州城,在幽州南麵漢王劃定的屯田之地去開荒。剛剛出了正月,土地還凍著,雖然種不了地,但他們可以趕早找個好的地方安家。運氣好了,還能在那些空了的村子裏搶先尋到一處還算完好的民宅住下來。
上萬名工匠和青壯勞力自發到了幽州校場集結,在專人帶領下分派到城牆上修繕大戰造成的破壞。待皇宮的圖紙設計出來之後,他們就會去建造宮城。
在告示貼出去的第二天,幽州府衙裏也來了一群戰戰兢兢的人。這些人都是當初在幽州為官之人,又或是城中的契丹貴族。他們到底還是不敢不來,他們的名字他們的家族在幽州都是人盡皆知的,他們知道自己躲不過去。自己來說不定還會被寬大處理,若是被那些他們眼中的刁民揭發出來,那罪行可就大了。
他們戰戰兢兢的站在大堂下麵候著漢王駕臨,可是從太陽初升一直等到日上三竿也沒看到漢王的影子。
為了在被漢王接見的時候不出醜,每個人早晨都沒吃東西。到了午後,他們一個個已經都是饑腸轆轆餓的不行。可即便再餓,再乏,他們也不敢隨便坐下來休息,還得盡力站得直一些。膽子大的人在心裏咒罵著漢王的架子大,表麵上還得裝出謙卑來。膽子小的幹脆強迫自己老僧入定一樣,什麽都不去想。
等到了下午太陽已經偏西,眼看著就要落山的時候,這些平日裏嬌生慣養的老爺們已經餓得頭昏眼花搖搖欲墜。
有人壯著膽子去問站在大堂門口的漢軍士兵,漢王什麽時候來見他們。漢軍士兵很客氣的告訴他們,漢王日理萬機應該在忙軍國大事,諸位還是再等一會兒,漢王忙完了自然會來見他們的。
有人骨子裏的傲性狂性上來,一言不發就要往外走。被漢軍士兵攔在門口,士兵們也不勸說什麽,冷森森的橫刀抽出來,就算再狂傲的人也不敢拿自己的性命當賭注。
到了日落之後,或許是漢王他老人家想起還有一群幽州的顯貴們在等他,雖然漢王沒抽出時間來見,但好歹派人給那些快餓暈了的顯貴送來一些食物,雖然並不是什麽珍饈佳肴,也不是什麽精致的點心,隻是每人一小碗白米粥,但每個人都喝得吸溜吸溜作響,恨不得將碗也要舔上第三遍。
“還有沒有?”
有人試探著問。
送飯的黑衣官員笑著說:“本來按照我家王爺的意思,諸位每人一碗也就差不多了。不過看樣子,諸位似乎很喜歡這白玉粥的滋味,若是你們還沒吃夠,倒是可以再來一些,隻是我家王爺也是為諸位好,這白玉粥雖然香甜,對諸位的身子骨倒是沒有什麽益處。你們自己想好了,還要喝的,自己來和我說。”
“我要喝,我要喝,再來一碗……再來三碗!”
唿喊的人看了看手裏勉強能喂飽一隻貓的小碗,心說一碗怎麽可能夠?
很快,在他們的強烈請求下,漢軍士兵抬著一大鍋熬得香氣繚繞的白米粥放在院子裏。饑腸轆轆的人們衝過去自己舀粥來喝,一鍋粥被幾十個人搶了個精光。
這時,一個穿著黑色長袍,胸口上繡著一團紅色火焰的官員緩步走進院子裏,此人相貌頗為英俊,身材瘦削,臉色看起來有一點病態的白皙,眼神卻亮的嚇人。
“諸位,抱歉,本官來遲了。”
有黑衣官員對那些顯貴介紹道:“這位是我們大漢監察院的指揮使,趙大人。”
眾人連忙施禮。
趙大笑了笑道:“歡迎諸位能來參加這次拍賣。”
“拍賣?”
“什麽拍賣?”
趙大皺了皺眉頭,臉色微變:“怎麽,你們想耍賴嗎?”
之前介紹他的那名黑衣官員再次站出來,一本正經的說道:“不是告訴過你們嗎,白玉粥造價金貴,乃是不可多得的天財地寶,每碗十萬貫,王爺寬宏,賞你們沒人一碗來吃。後麵吃的,你們就要自己掏錢來購買了。”
他笑了笑:“你們都還記得自己吃了幾碗嗎?”
第六百零二章 二鍋頭
第六百零二章
這不是在坑……人麽。
沒人告訴喝粥是要錢的啊,也沒人說這粥就第一碗免費啊,更沒人說過,這個什麽什麽白玉粥要十萬貫一碗!
十萬貫,就算戰亂時期錢賤米貴,也能買下差不多五萬石大米了。四鈞為一石,每鈞三十斤,一石一百二十斤白米,十石一千二百斤,一百石一萬兩千斤,一千石十二萬斤…..十萬貫,能買來多少白米?
就他們手裏那個小碗,喂貓一碗都不見得能喂飽,更何況是餓了一整天的大活人?就算這些顯貴老爺們山珍海味的吃的多了,反而飯量很小,但這樣拳頭大的小碗每個人喝個四碗五碗也是輕而易舉的事,別說那一鍋白米粥幾十個人來分,就算再來一鍋他們也照樣一掃而光。當然,前提條件是,這粥不要錢。
隻是現在看起來,好像不給錢不行。
那個陰沉著臉的趙大人,眼神跟毒蛇一樣,被他的眼神掃上一眼真的就跟被毒蛇咬了一口似的。那帶著毒液的眼神,摧毀了每一個想要抗爭的人心中並不旺盛的鬥誌。這幾十個人都是幽州城裏最有錢的人,他們的資產加在一起,如果幽州城可以賣的話,他們能買下整座城池。幽州城裏所有的商鋪,幾乎都是他們的私產。他們這些人或者是大商人,或者是契丹顯貴,家裏都算得上富足。
有的人偷偷算了算,自己因為身子骨弱沒擠進去,所以隻搶了一碗粥喝,十萬貫錢雖然是一筆很大的數目,但比起那些擠在自己前麵的家夥來說顯然要少了很多呢。他可是清清楚楚的看見了,那個最胖的家夥,就是原來幽州南麵宮大王耶律極的大舅子,他可是仗著塊頭大搶了最少五碗粥喝!
耶律極的大舅子叫斥力台,漢名叫李秀。
監察院的人?
見到那些身穿黑色蓮花款式長袍的人,侍衛們終於明白為什麽王爺轉身離開了。王爺不過是不想被那些潑皮壞了四處走走的興致罷了,又怎麽會真的放過那些混蛋?
監察院的人站在道路一側對劉淩躬身行禮,劉淩騎著紅獅子緩步從他們身邊經過。
“讓趙指揮使將院子裏這次來的人都撒出去,那些為非作歹的,就地處置。”
劉淩淡淡的說了一句,並沒有停下戰馬。
“屬下遵命!”
為首的監察院官員躬身應了一身,隨即帶著人朝那群潑皮所在的街道走了過去。
“看他那匹馬倒是挺威風,想不到是個慫包!”
見劉淩等人退走,潑皮們哈哈大笑起來。
“我還以為敢跟爺們幹一架呢,真他娘的軟蛋,連話都不敢說就被老大給嚇跑了。不過話說起來,老大,這漢王的名號還真他娘的好用啊。”
一個潑皮諂媚的說道。
為首那人罵道:“屁!老子要是托生在帝王家裏,能比那漢王劉淩差了?隻不過,人的命天注定,我老爹也就是個殺豬的,不然老子照樣能成就一番事業。給我十萬雄兵,老子也照樣能將契丹人打的哭爹喊娘!”
“對對對,大哥說的對,大哥一身的本事,比那劉淩一點都不差!”
“你他娘的會說話嗎,什麽叫老大比漢王劉淩一點都不差?老大要是出身貴族世家,早就統一天下了。還有,你小子不是一直說自己是契丹族人的嗎,怎麽今天就變了?”
“放屁!老子什麽說過我是契丹人,老子是漢人,大漢的人!”
“就你那慫樣?別扯淡了,要是契丹人答應了,你他娘的敢說自己是漢人?”
潑皮們正罵著,忽然看到從街口轉過來七個一身黑色長袍的人。那些人的裝扮很奇怪,那身黑色的衣服看起來十分的紮眼。而那七個人,每個人手裏都拿著一根黑色的狹長尖銳的鐵釺。黑色長袍,黑色鐵釺,看起來很拉風的樣子。
那七個人燕尾形走過來黑色麵罩遮擋住了他們大半張臉,隻露出一雙眼睛。
“幹什麽的!我們奉了漢王的命令正在公幹,滾遠點!”
一個潑皮扯著脖子喊道。
走在最前麵的黑衣人似乎冷冷笑了笑,聲音很輕。隻是不知道為什麽,幾十個潑皮無賴看到這七個人走到近前,每個人心裏都生出幾分不祥的預感。
一個潑皮揚了揚手裏的木棒,做出兇狠的姿態給自己壯膽:“快滾,小心老子抓你進大牢,秋後問斬!”
為首的黑衣人一邊走一邊將鐵釺緩緩的平伸指著那潑皮的心口淡淡說道:“何必那麽麻煩?誰有時間等到秋後?”
他的話沒說完,那根黑色的鐵釺已經刺入了舉著木棒那潑皮的心口。最後幾個字,竟然是貼著那潑皮的耳朵說的。黑色的鐵釺從那潑皮的心口刺入,從他的後背穿了出來。血順著鐵釺緩緩的滴落下來,濃稠的血液拉著細長細長的血絲。
“殺人啦!”
有個人嚇得驚唿了一聲,聲音在半路就卡住。一根鐵釺穿破了他的咽喉,將他後麵的話永遠的憋在了他肚子裏。
黑衣翩然而舞,翻手間殺人。
劉淩騎著馬緩步往前走著,忽然吩咐道:“派人張貼告示,幽州城裏的契丹人都要到衙門報備,為期十日,過期不至者,按罪論處。原在幽州為官六品以上者,後天一早到府衙候著。”
親兵應了一聲,分出一人往府衙方向趕了迴去。
劉淩一邊走一邊想到的是,南院大王的府邸已經不能要了,重新起一片宮殿總得花不少錢,想要籌措資金,還是敲詐勒索來的快些啊......
第七卷 美不勝收
第六百零一章 幾碗
第六百零一章
告示張貼在幽州的大街小巷,這種官府行為的小廣告自然是沒人敢將告示給清理了。張貼告示的漢軍士兵一邊敲打著銅鑼,一邊扯著嗓子喊讓百姓們出來看告示。隻是大戰初定,幽州城裏的百姓有一大半是契丹族人,作為剛剛戰敗的一方,在敵人的統治區內他們不得不夾著尾巴做人,小心翼翼的活著。所以即便他們聽到了銅鑼響,聽到了漢軍士兵的吆喝聲,卻也隻是將門拉開一條縫隙向外窺視,沒人敢出門去看看發生了什麽事。
幽州城裏的漢人也沒有什麽被解放的覺悟,他們同契丹族人一樣龜縮在家裏戰戰兢兢,生怕一不小心找來滅頂之災。幽州已經被契丹人統治的足夠久了,所以即便是漢人也早已經分辨不出了流在他們血管裏的血液與契丹人有什麽區別。而且契丹族的普通百姓並沒有受到與漢族通婚的約束,所以幾百年下來,誰是漢人誰是契丹人早就已經模糊不清。
告示張貼在大街小巷所有顯眼的位置上,百姓們躲在門縫後麵偷偷看著漢軍士兵離開後,確定了那些穿著黑色甲胄的人已經走遠了,他們才敢從門縫裏擠出來小心翼翼的左右看著。當確定沒有什麽危險後,他們才好奇的湊到告示前麵看。
“十日內所有契丹族百姓,皆要到府衙報備?”
“逾期按罪論處?”
“老頭子,上麵寫的啥?”
“老婆子,咱們是漢人,還是契丹人啊?”
“漢人!死老頭子,你找死呢啊!你忘了,你不是說過嗎,你爺爺的爺爺當年就是從山東地麵上搬來這裏的嗎?”
“那你呢?”
老頭子有些不放心的問,老太太張了張嘴,最後不確定的說道:“我娘家姓王,既然是漢姓,應該也是漢人吧?”
“那就好……那就好!”
不少都是這樣自我安慰著,試圖給自己找一個安全的借口。他們不知道漢王讓契丹人都到官府在各條大街上設立的報備點報備是什麽意思,因為有傳言說漢王要屠殺掉幽州所有的契丹人,所以整座幽州城裏都彌漫著緊張的空氣,人心惶惶。每個人看到告示之後都開始往前順自己的族譜,看看自己到底是漢人還是契丹人。隻是,幾百年的融合,哪裏還能分得清誰是漢人誰是契丹人。
“告示上說,是為了登記一下幽州的百姓數量……凡是去報備的,每人給二斤精米。”
有個人指著最後一行字驚訝的說道。
“別聽官府胡說!要是隻為了看看有多少百姓,為什麽偏偏讓契丹人去衙門登記?”
“也對啊。”
“到底去不去啊,當家的,你倒是拿個主意啊。”
“我能拿什麽主意?!唉……去吧,大不了一死,我聽說漢軍不殺婦孺老人,孩兒他娘,你替我好好孝敬咱爹咱娘啊。”
有人壯著膽子到了報備的地方,他們看到擺放在大街石亭裏的桌案上放著厚厚的空白紙冊,石亭外麵站著七八個魁梧的漢軍士兵,手按著橫刀,看起來很是兇狠。倒是桌案後麵坐著的文官服飾的大人看起來很隨和,他一邊哈著熱氣暖開幾乎被凍上的筆墨,一邊對百姓們招手示意。
“是文大人!”
“真的是文大人,文大人可是咱幽州難得的好官啊。”
那個和和氣氣的文大人站起來對百姓們拱了拱手說道:“大家既然來了,就來登記一下姓名住址。大家放心,漢王命我在此登記人數,隻是看看你們是否有這個膽量來領精米。告示上說的清楚,凡是登記之人,每人二斤精米,絕不拖欠。”
這文大人在幽州頗有愛民之名,認識他的百姓上前詢問,文大人笑著解答百姓們的疑惑,原來是漢王在幽州南麵準備開出幾十萬畝的屯田,但大戰之後城外村莊裏的百姓大多逃難走了,田地荒著沒人打理。漢王登記契丹人的目的,是要讓他們到屯田裏種田養地。幽州已經不再是遼國的領地,不再是大遼五京之一,契丹人不必勞作由官府每年分發一定數量的糧食,布匹這樣的福利被漢王取消,契丹人要想活著,就要去勞作。
另外,漢王要將南院大王府夷平,在原址上重建一座規模宏大的宮殿,凡是會木匠,鐵匠之類的契丹人可以到另一個地方去報備,在宮殿沒開工之前可以先去修繕城池,每個人每日三頓飽飯,還給五個大錢。
另外,如果表現好的契丹人,可以入漢人籍,那樣就能從城外領到一塊屬於自己的田地,每年往官府交的賦稅也比契丹人要低上不少。
無論如何,對於契丹人來說這是一個好消息。第一批來報備的契丹百姓都領到了二斤精米,漢王並不打算將契丹人趕盡殺絕的消息風吹一樣吹遍了幽州的大街小巷。對於沒有了特權的契丹人來說,這無疑是一件好的不能再好的事了,漢王讓他們去屯田,去做工,給了他們一條活路。
同時,百姓們可以到府衙去揭發檢舉幽州原來的官員,凡是揭發確認之後,每個人還有一貫大錢的賞金。這樣一來,那些喬裝隱藏起來的契丹官員們再想躲藏就難了,這些人中有的在幽州身居要職,有的則是欺男霸女危害一方的富戶,一經查證之後財產悉數充公,犯人視所犯罪行論處,輕者發配至屯田勞作,重者一律砍頭。
隻十來天,城裏的百姓們恐慌之心已經漸漸的安生下來。漢王又派人貼出告示,再延長報備期限十日,凡是沒有到官府報備的契丹人速去報備。
大批的契丹人舉家離開幽州城,在幽州南麵漢王劃定的屯田之地去開荒。剛剛出了正月,土地還凍著,雖然種不了地,但他們可以趕早找個好的地方安家。運氣好了,還能在那些空了的村子裏搶先尋到一處還算完好的民宅住下來。
上萬名工匠和青壯勞力自發到了幽州校場集結,在專人帶領下分派到城牆上修繕大戰造成的破壞。待皇宮的圖紙設計出來之後,他們就會去建造宮城。
在告示貼出去的第二天,幽州府衙裏也來了一群戰戰兢兢的人。這些人都是當初在幽州為官之人,又或是城中的契丹貴族。他們到底還是不敢不來,他們的名字他們的家族在幽州都是人盡皆知的,他們知道自己躲不過去。自己來說不定還會被寬大處理,若是被那些他們眼中的刁民揭發出來,那罪行可就大了。
他們戰戰兢兢的站在大堂下麵候著漢王駕臨,可是從太陽初升一直等到日上三竿也沒看到漢王的影子。
為了在被漢王接見的時候不出醜,每個人早晨都沒吃東西。到了午後,他們一個個已經都是饑腸轆轆餓的不行。可即便再餓,再乏,他們也不敢隨便坐下來休息,還得盡力站得直一些。膽子大的人在心裏咒罵著漢王的架子大,表麵上還得裝出謙卑來。膽子小的幹脆強迫自己老僧入定一樣,什麽都不去想。
等到了下午太陽已經偏西,眼看著就要落山的時候,這些平日裏嬌生慣養的老爺們已經餓得頭昏眼花搖搖欲墜。
有人壯著膽子去問站在大堂門口的漢軍士兵,漢王什麽時候來見他們。漢軍士兵很客氣的告訴他們,漢王日理萬機應該在忙軍國大事,諸位還是再等一會兒,漢王忙完了自然會來見他們的。
有人骨子裏的傲性狂性上來,一言不發就要往外走。被漢軍士兵攔在門口,士兵們也不勸說什麽,冷森森的橫刀抽出來,就算再狂傲的人也不敢拿自己的性命當賭注。
到了日落之後,或許是漢王他老人家想起還有一群幽州的顯貴們在等他,雖然漢王沒抽出時間來見,但好歹派人給那些快餓暈了的顯貴送來一些食物,雖然並不是什麽珍饈佳肴,也不是什麽精致的點心,隻是每人一小碗白米粥,但每個人都喝得吸溜吸溜作響,恨不得將碗也要舔上第三遍。
“還有沒有?”
有人試探著問。
送飯的黑衣官員笑著說:“本來按照我家王爺的意思,諸位每人一碗也就差不多了。不過看樣子,諸位似乎很喜歡這白玉粥的滋味,若是你們還沒吃夠,倒是可以再來一些,隻是我家王爺也是為諸位好,這白玉粥雖然香甜,對諸位的身子骨倒是沒有什麽益處。你們自己想好了,還要喝的,自己來和我說。”
“我要喝,我要喝,再來一碗……再來三碗!”
唿喊的人看了看手裏勉強能喂飽一隻貓的小碗,心說一碗怎麽可能夠?
很快,在他們的強烈請求下,漢軍士兵抬著一大鍋熬得香氣繚繞的白米粥放在院子裏。饑腸轆轆的人們衝過去自己舀粥來喝,一鍋粥被幾十個人搶了個精光。
這時,一個穿著黑色長袍,胸口上繡著一團紅色火焰的官員緩步走進院子裏,此人相貌頗為英俊,身材瘦削,臉色看起來有一點病態的白皙,眼神卻亮的嚇人。
“諸位,抱歉,本官來遲了。”
有黑衣官員對那些顯貴介紹道:“這位是我們大漢監察院的指揮使,趙大人。”
眾人連忙施禮。
趙大笑了笑道:“歡迎諸位能來參加這次拍賣。”
“拍賣?”
“什麽拍賣?”
趙大皺了皺眉頭,臉色微變:“怎麽,你們想耍賴嗎?”
之前介紹他的那名黑衣官員再次站出來,一本正經的說道:“不是告訴過你們嗎,白玉粥造價金貴,乃是不可多得的天財地寶,每碗十萬貫,王爺寬宏,賞你們沒人一碗來吃。後麵吃的,你們就要自己掏錢來購買了。”
他笑了笑:“你們都還記得自己吃了幾碗嗎?”
第六百零二章 二鍋頭
第六百零二章
這不是在坑……人麽。
沒人告訴喝粥是要錢的啊,也沒人說這粥就第一碗免費啊,更沒人說過,這個什麽什麽白玉粥要十萬貫一碗!
十萬貫,就算戰亂時期錢賤米貴,也能買下差不多五萬石大米了。四鈞為一石,每鈞三十斤,一石一百二十斤白米,十石一千二百斤,一百石一萬兩千斤,一千石十二萬斤…..十萬貫,能買來多少白米?
就他們手裏那個小碗,喂貓一碗都不見得能喂飽,更何況是餓了一整天的大活人?就算這些顯貴老爺們山珍海味的吃的多了,反而飯量很小,但這樣拳頭大的小碗每個人喝個四碗五碗也是輕而易舉的事,別說那一鍋白米粥幾十個人來分,就算再來一鍋他們也照樣一掃而光。當然,前提條件是,這粥不要錢。
隻是現在看起來,好像不給錢不行。
那個陰沉著臉的趙大人,眼神跟毒蛇一樣,被他的眼神掃上一眼真的就跟被毒蛇咬了一口似的。那帶著毒液的眼神,摧毀了每一個想要抗爭的人心中並不旺盛的鬥誌。這幾十個人都是幽州城裏最有錢的人,他們的資產加在一起,如果幽州城可以賣的話,他們能買下整座城池。幽州城裏所有的商鋪,幾乎都是他們的私產。他們這些人或者是大商人,或者是契丹顯貴,家裏都算得上富足。
有的人偷偷算了算,自己因為身子骨弱沒擠進去,所以隻搶了一碗粥喝,十萬貫錢雖然是一筆很大的數目,但比起那些擠在自己前麵的家夥來說顯然要少了很多呢。他可是清清楚楚的看見了,那個最胖的家夥,就是原來幽州南麵宮大王耶律極的大舅子,他可是仗著塊頭大搶了最少五碗粥喝!
耶律極的大舅子叫斥力台,漢名叫李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