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後續的人馬追上來,劉淩下令輜重營的士兵們搭箭浮橋,一日之後漢軍渡河,此時周軍已經跑出去一百多裏了。花翎勸劉淩迴兵收攏周軍的敗兵,劉淩卻說一路追去,自然能將謝俊誅殺。花翎不解,劉淩也不解釋,命令大隊人馬轉道耀州方向,自己帶了趙霸,花翎,徐勝,昭先四員大將,領精甲輕騎一萬,修羅營三千,往雍州的方向又追了下去。
第三百二十七章 莫愁澗
(ps:明天大封,為了這一天存稿了好幾天,好吧,明天五更。第一更會在淩晨一點發出來,第二更上午八點,第三更中午十二點,第四更晚七點,第五更晚九點,求收藏)
劉淩率領一萬三千騎兵往雍州方向追去,前麵探路的斥候不斷送迴來關於周軍的消息。劉淩下令大軍不必追的太急,一直保持著與周軍騎兵百裏左右的距離。而此時,在華州的漢軍安置了大量的周軍俘虜之後,留兵馬兩萬鎮守華州,其他人馬攜帶了周軍三萬降兵,共約九萬人馬浩浩蕩蕩直奔耀州。
謝俊一路潰逃,四日後,離著雍州已經不過百裏之遙,再有一日就可進入雍州,謝俊的心也算踏實下來一些。雍州乃是古城,城牆高大,糧草豐足,隻要進了城頃刻間就可拉起十萬人的大軍,他認為劉淩隻帶了四萬人馬追來無異於以卵擊石。他卻不知,追來的漢軍隻有一萬三千騎而已。
轉過虎跳山之後便是一片平原,一馬平川,站在虎跳山頂能遙遙可見雄偉的雍州城。隻要過了虎跳山,基本上就算安全了。以騎兵的速度,過虎跳山之後再有半日即可進入雍州城內。
離著虎跳山還有十餘裏路程,謝俊見麾下人馬實在疲憊便下令休整,同時派出親兵率先趕迴雍州,通知雍州守將姬秀速帶人馬來迎接。到了這裏,謝俊心裏已經沒有什麽可擔心的了。他更想的是調集如今雍州之兵,再加上自己麾下這近三萬的騎兵,在虎跳山設伏一舉擊敗尾追而來的漢軍。
這虎跳山一帶的地形,沒有人比他更熟悉了。他經營雍州多年,可以說對這一帶了如指掌。以前在雍州的時候他經常來虎跳山狩獵,知道虎跳山有一段山路崎嶇難行,正是阻擊漢軍的好地方。若是以此地埋伏一支人馬,待漢軍經過時驟然發難的話,縱然殺不了劉淩也定然能讓漢軍铩羽而歸。
連續幾次在劉淩手裏吃癟,謝俊已經到了惱羞成怒的地步。他響當當一個永興軍節度使,占據上千裏疆域,說一不二。是漢軍的到來讓他的統治變得岌岌可危,若是再不能創造一次大勝重創漢軍的話,他怕周軍大營暴動這樣的事還會發生。必須一場勝利來鼓舞士氣了,否則即便守住了雍州,自己的威信也會受到極大的損傷。
雍州是他的地盤,他絕對不允許有人來染指。不管是大周的人還是漢國的人都一樣,這裏,是他的王國。
如今雍州還有兵馬兩萬,再加上自己麾下這三萬騎兵,隻要計劃得當,在虎跳山設伏定然能將漢軍擊敗。在雍州,自己占據天時地利人和,而漢軍一不熟悉地形,二遠來勞頓,三剛逢大勝其心必驕,四,周軍不可再敗!
謝俊下令人馬休整吃飯,自己帶了朱正能和一隊虎衛上了一座高坡,靠著一棵大樹坐下來休息:“此次多虧朱將軍,待迴到雍州之後,我必然重重的賞你!”
他摘下頭盔,揉了揉有些發酸的眉頭。
朱正能連忙說道:“屬下隻是做了分內之事,不敢領大將軍賞賜啊。大將軍,這次大軍皆折,屬下無功而活,萬萬不敢受賞。”
謝俊知道朱正能擔心的是什麽,他笑著說道:“勝敗乃兵家常事,一戰一城之得失不算什麽。隻要雍州還在,我便能再聚二十萬大軍。那日大營皆亂,惟獨你騎兵大營安如大山,替我保住了三萬精騎更是一路追隨我迴到雍州,這便是大功一件。無需擔心有人嫉恨,我說要賞你,便必然要賞。”
他頓了一下說道:“這兩年來你們屢次勸我晉位為王,隻是我念在陛下的恩德深厚一直堅辭不允,出兵之前雍州郡守安力曾帶了萬民書來,再次勸我稱王,我說擊敗漢軍生擒劉淩之後再議不遲,如今迴到雍州之後隻怕再也推辭不得了。我打算晉位為雍王,稱王之日,我便封你為耀武侯,打算派你鎮守耀州,你看如何?”
朱正能一驚:“大將軍要稱王了?”
謝俊臉色一變不快道:“如何?”
朱正能本想勸謝俊萬萬不可行此荒謬之事,但看謝俊那逐漸變得冰冷起來的臉色,後麵的話他又生生的咽了下去。隻是心裏,卻如吃了一隻死蒼蠅般惡心。若是擊敗漢軍一舉將劉淩趕出大周境內,這樣的大功勞一件即便稱王朝廷裏那些人也說不上什麽來。且永興軍擁兵二十萬,朝廷裏那些狐假虎威的家夥也不敢說什麽。可是如今,連番戰敗,前後損失了三十萬兵馬,若是再強行稱王的話那豈不落人話柄?
就算是朝廷裏不追究,可這傳出去難道不是一個笑話嗎?大將軍睿智,怎麽會犯這樣的糊塗?
他不敢問,不敢說,隻得點頭道:“屬下先恭祝我王千秋萬代!”
謝俊哈哈大笑道:“不急不急,此事等迴到雍州之後再說不遲。馬文原本鎮守耀州,但可惜在同州之外受了漢軍的埋伏為國捐軀。耀州乃重鎮不可無人鎮守,我讓你去守耀州,是因為你乃是我心腹之人,我信得過你。”
朱正能叩首道:“謝大將軍看重。”
謝俊是急著要稱王了,原本他不急,他麾下那些文官武將們之前確實也沒少勸他稱王,但那個時候他雖然不成王卻乃是名副其實的雍州之王。那個時候他麾下有二十萬善戰之兵,大周之內無人可敵。所以他不急,稱王與否他都是雍州之主。但是現在他急了,因為他手下已經沒有多少兵馬!他怕萬一擋不住漢軍的話,自己再想稱王就再也沒有機會了。
而且,連番大敗,他必須考慮做些事情來鼓舞士氣。虎跳山設伏,擊敗漢軍的話無疑可以軍心大振,可除非這一戰能殺了劉淩,否則漢軍的威脅依然不能接觸。就算擊殺了劉淩,漢軍也必然會瘋狂報複,他雖然口中說可以頃刻間拉起一支十萬人的大軍,但他自己也清楚,十萬拚湊起來的人馬,能有什麽戰力?而且,即便劉淩不來攻打雍州,左武衛,右武衛那些個小人,看到自己實力大不如前也一定會打雍州的主意!
為了振奮士氣,為了鞏固民心,他必須要稱王了,必須!
隻要晉位為雍王,那他就是名副其實的雍州之主。不管是左武衛的韓奕之,右武衛的劉基都無法再打雍州的算盤。稱王,便能將雍州一帶這五州之地真正的變成自己的領土,隻有稱王,才能徹底斷了那些小人的念想。
他害怕,他擔心,他心憂,他唯一能想到的辦法就是稱王了。
其實,他心裏已經隱隱間看到,自己或許真的已經到了窮途末路的地步。若是再不稱王,這輩子就再也沒有這個機會了。
“但是迴雍州之前,我打算在前麵……”
謝俊站起來指著虎跳山說道:“在虎跳山設伏攔擊漢軍,若是此戰計算得當,戰士用命,一舉擊殺劉淩也未可知!”
朱正能眼前一亮道:“虎跳山莫愁澗道路崎嶇,正是埋伏的好地方!”
他心裏本來因為謝俊稱王的事而有些不痛快,此時聽謝俊說打算在虎跳山設伏心裏頓時敞亮了起來。這一次敗的太憋屈,他也知道士兵們的士氣已經低到了一個可怕的地步。必須要用一場大勝來挽迴頹勢,而虎跳山莫愁澗則是最理性的地方!
謝俊笑道:“原來你也想到了那個地方,莫愁澗正合伏兵。漢軍不熟悉地勢,隻要進了莫愁澗,再想好好的出去那是難如登天!”
朱正能道:“屬下願帶兵打這一戰!”
謝俊擺手道:“不急,我已經下令讓姬秀帶兵來迎接,等姬秀的兵馬到了之後,咱們的勝算也大一些。先休息一下吃些東西,半個時辰後繼續前進到莫愁澗查看地形!”
休整了半個時辰之後,謝俊上了戰馬意氣風發道:“但求一役而畢全功!就算是給我稱王送上一份賀禮!”
朱正能默然,低頭不語。
大軍剛要繼續前行,忽然前麵斥候飛騎而來。那斥候跳下戰馬之後一路狂奔到謝俊馬前單膝跪倒:“大將軍,大事不好!雍州或許已經丟了!”
謝俊隻覺得眼前一黑,身子一陣搖晃險些從馬背上摔下來。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強自穩住心神,以馬鞭指著那斥候怒道:“敢亂我軍心,信不信我現在就活刮了你!”
那斥候氣喘籲籲的說道:“大將軍,屬下豈敢胡言亂語!屬下奉大將軍之命先行返迴雍州調姬秀將軍人馬出城,屬下等人才到了虎跳山莫愁澗就遇到了敵軍的伏擊,百十名兄弟,隻有屬下一個人活著逃出來給大將軍報信!如今,虎跳山已經被敵軍占據,想來……想來雍州也不保了!”
謝俊再也把持不住隻覺得腦子裏嗡的一聲隨即失去意識,身子一歪從馬背上直直的摔了下來。他身邊的虎衛見機的快,一把將其抓住。朱正能也是大驚失色,一邊壓製著心裏的恐慌,一邊跳下戰馬取了水救醒謝俊。一口水灌下去,過了許久謝俊才悠悠轉醒。一睜開眼,謝俊猛地跳起來一把抓著那斥候的衣襟喝問:“說,占據莫愁澗的是什麽人!左武衛,還是右武衛!”
那斥候被他抓的緊了,連連咳嗽,好不容易才說的:“是……是……是漢軍!”
第三百二十八章 奔耀州
ps:第一次淩晨發章節出來,嗯,一切為了人民......求收藏咯。下一更是上午八點。
“你胡說!”
謝俊一腳將那斥候踹倒在地。
“漢軍還在後麵,怎麽可能跑到大軍前麵去在莫愁澗據守!你再敢胡言亂語,我真就一刀宰了你!”
謝俊麵目猙獰的吼道。
那斥候爬起來說道:“屬下不敢說謊,黑色軍服,紅色飛龍旗,屬下看的一清二楚,絕對是漢軍人馬無疑!”
謝俊身子一陣搖晃連著往後退了幾步,被朱正能一把扶住之後,謝俊還在喃喃自語著:“絕不可能,絕不可能!漢軍就算插翅也不可能飛到咱們前麵去,他們不熟悉路程地形,不熟悉虎跳山,怎麽可能,這怎麽可能?”
朱正能見謝俊已經失魂落魄,於是代為下令道:“再去打探,多派幾批斥候,務必探聽清楚據守莫愁澗的到底是什麽人!”
那斥候隊正聽了,咬了咬牙,召集了一批斥候再次往虎跳山的方向奔了出去。朱正能攙扶著謝俊在那棵大樹下坐了下來,倒了些水給謝俊喂了下去。謝俊的神智短暫的迷糊了一陣,此時依然還有些迷茫。
朱正能下令士兵們嚴陣以待,命令增派斥候查看後方漢軍的距離,然後命令哨騎加大巡邏範圍,以防漢軍突襲。忙完了這些,再看謝俊時,依然還是迷迷糊糊的。朱正能知道謝俊是一時堵了神智,隻是他卻也無計可施。他也是甚感意外,怎麽也想不到漢軍會跑到前麵去攔在莫愁澗。難不成,漢軍真的插翅飛過去的不成?
那周軍斥候報告的軍情沒錯,據守莫愁澗的卻是是漢軍。但漢軍並不是飛出去的,而是早早的就在這裏等著了。據守虎跳山莫愁澗的,正是季承雲及其麾下先鋒營!
當日智取了耀州之後,趙二領三千漢軍,一萬多灰衣軍降兵鎮守耀州。季承雲帶著三千先鋒營的人馬,再加上趙二那五千漢軍分給他的兩千人馬,共五千人離開耀州之後就奉了劉淩的將領,晝伏夜行,悄悄趕到虎跳山,查看了地形之後選擇在莫愁澗據守。麾下隻有五千人馬,還要分兵一半守在虎跳山南側以防被雍州的周軍發現後攻山,據守在莫愁澗的其實隻有兩千五百人馬而已。所以,劉淩給他的命令是據守而不是埋伏,為的就是讓從華州敗退而來的周軍發現他們!
這一切的算計,都是為了一件事,那就是把謝俊逼往耀州!虎跳山的山勢無法隱藏太多兵力,而耀州也是兵馬不足,無法分出更多的人馬,所以在虎跳山隻能用疑兵之計嚇走謝俊,而不能埋伏重創之。當時周軍十幾萬大軍圍攻華州,劉淩也無法分出更多的兵馬去耀州。且虎跳山距離雍州不足百裏,真要是大戰起來,隻怕沒等擊殺了謝俊雍州的守軍就會傾巢而出來救謝俊。
用最少的兵力做利益最大化的事,這是劉淩的戰爭藝術。他在華州的時候,就已經設下了一個局,一個將謝俊逼往耀州的局!耀州已經在漢軍手裏,這件事謝俊是不知道的。他無法南下返迴雍州,除此之外隻有耀州一條路可走。那裏,才是劉淩為謝俊準備的墳墓!
一直到第二批斥候返迴之後,謝俊才漸漸的恢複了神智。他麵色陰沉的聽斥候匯報了軍情,仔細的詢問虎跳山上漢軍的陣容。根據斥候的形容,謝俊判斷虎跳山上至少有一萬漢軍據守。能有這樣規模的一支軍隊出現在虎跳山而雍州城內的守將姬秀卻毫無察覺,這或許隻能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雍州,說不得真的丟了。
一想到雍州的城頭此時或許已經插上了漢軍的火紅飛龍旗,謝俊的心裏就好像堵了一塊巨石般難受。他所有的理想和抱負,所有的自信和自負,都是建立在雍州的基礎上的。雍州沒了,其實等同於他什麽都沒了。
最終,謝俊無奈的歎了口氣道:“看來,雍州真的已經丟了。”
朱正能也已經想到了這個結局,無論如何,一支上萬人的軍隊出現在雍州不足百裏之外,雍州的守軍是不可能沒察覺的。由此推斷,雍州落入漢軍的手裏有九成的可能。這是周軍所有人都不能接受的事情,一旦這個消息傳出去的話,隻怕軍心立刻就會亂起來。
謝俊冷聲道:“這件事不要傳出去,若是士兵中有人議論此事,我將你等一概誅殺!”
那斥候嚇的哆嗦了一下連忙說道:“大將軍放心,屬下明白!”
謝俊本想將這斥候殺了滅口,但是心裏忽然生出來的無力感讓他失去了殺人的興致。他擺了擺手道:“你也辛苦了,先下去休息吧。”
那斥候躬身退走,朱正能猶豫了一下說道:“大將軍,雍州或許並沒有被漢軍攻破,如今漢軍占據虎跳山莫愁澗顯然是不想讓我大軍迴到雍州的,由此可見,雍州或許被圍攻,但應該還沒有丟!咱們……繞路迴去?”
謝俊眼神一亮不過很快有黯然下來:“即便如你所說雍州沒被漢軍占據,可是莫愁澗就有漢軍一萬以上的人馬據守,那雍州城外會有多少漢軍攻城?虎跳山雖然不大,想要繞過去的話卻要奪走四五天的路程。此時若是原路返迴必然會與劉淩狹路相逢,以如今士兵們的士氣,無必勝之把握啊。”
朱正能道:“可雍州不能丟啊!”
謝俊咬著牙說道:“那還能如何?就算咱們強攻過去,還能剩下多少人馬?解不了雍州之圍,定然還會被後麵趕來的漢軍圍困,到時候隻怕真的再無退路了。”
朱正能道:“屬下熟知虎跳山的地形,請大將軍給屬下五千人馬,屬下定然能攻下莫愁澗!”
謝俊道:“攻下又能如何?如今我麾下隻有這三萬不足的騎兵,山地攻守,原本就不是騎兵所長。以己之短攻敵所長,無異於送死!既然迴不去雍州,那我就再選一處根基之地就是。雍州丟了,我還有耀州,商州,乾州!與其用這三萬騎兵拚死,倒不如棄了雍州不顧!”
此時,謝俊身為大周三個節度使之一的果斷和冷靜開始表現出來。
朱正能想了想也隻好如此:“商州一直是東方亮鎮守……”
謝俊聽出了他話裏的意思:“商州距離華州太近,如今東方亮已經降了漢軍,難保他不會帶著漢軍去取商州。商州,是去不得的。”
“如此,就隻有乾州與耀州可走了。此處距離乾州,耀州路程相近,大將軍,咱們去哪裏?”
“要去乾州需走琅琊渡,咱們還要往迴走繞過虎跳山,還要經過雍州戰場,再渡過雍河,且渡過雍河之後往乾州多是山路難行,乾州是不能去的。咱們便去耀州!此去耀州不過四百餘裏都是平原,不眠不休三日夜即可到達。”
謝俊道:“既如此,屬下願帶領一支人馬先行,為大軍探路!”
謝俊剛要應允,忽然想到,此人想分兵先走,某非是要棄我而去不成?分兵萬萬不可,如今我麾下隻有這三萬不足的騎兵,且此人還是騎兵大將,這騎兵對他比對我還要忠心,若是放了此人離去的話,隻怕我身邊也就留不下什麽人馬了。想到此處,謝俊搖頭道:“如今我麾下隻有這三萬騎兵,若是再分兵的話實力太弱,反正此去耀州一馬平川倒也無需擔心漢軍埋伏,朱將軍還是與我一路走吧。”
朱正能道:“還是屬下先行探路穩妥一些,萬一前路有埋伏,屬下還能盡快知會大將軍。”
他越是這樣說,謝俊就越是懷疑他要逃走,隻是堅決不肯。朱正能忽然明白了謝俊的意思,心裏一酸,猛地發現原來這謝俊竟然是個小人。隻是到了此時他也別無選擇,隻能跟著謝俊一起去耀州了。
兩個人商議了一會兒後決定,立刻掉頭往西直奔耀州。漢軍不是想把我大軍攔在虎跳山以北嗎,那就成全了你們!
計議已定,謝俊帶著三萬騎兵立刻啟程往西直奔耀州,他自付已經算清了漢軍的布置,卻不知,真正的口袋就在耀州已經張開了等著他去鑽呢。
再說季承雲,聽手下斥候報告說周軍已經退走,季承雲也是暗自擦了一把冷汗。他隻帶了五千人馬遠來,士兵們疲憊不堪,真要是謝俊死心眼要迴雍州的話,即便自己能堅守莫愁澗等到劉淩兵到,隻怕這五千人馬也剩不下幾個人了。聽說周軍已退,他也長長的舒了一口氣。
下令士兵們又在虎跳山堅持了半日,那多疑的謝俊果然派了斥候迴來查看,見漢軍依然堅守不曾離開隻得退了迴去。等周軍大隊人馬開的遠了,季承雲站在山巔也看不到周軍的蹤跡之後,他才下令士兵們立刻撤離。
季承雲派親兵去迎接劉淩將周軍的動向告知,自己則帶著人馬悄然撤走趕赴慶縣。這慶縣乃是雍州往耀州的必經之地,隻要他據守慶縣,雍州救援謝俊的兵馬就無法趕赴耀州!雖然雍州守軍或許根本就不知道謝俊已經鑽進了劉淩布置在耀州的口袋裏,但凡事謹慎,這也是劉淩教給他的。
劉淩知道謝俊已經轉赴耀州之後暢然一笑道:“不出十日,世上再無永興軍!”
下令騎兵休整了半日後,劉淩率領一萬多騎兵轉頭撲向耀州。這次,他沒有再控製部隊的速度,而是擺出了一副積極追趕的樣子,死死的追在謝俊人馬的後麵。雙方都是騎兵,速度奇快,一個追一個跑完全不惜馬力。
謝俊惶惶如喪家之犬,一路飛逃,雖然他下令封鎖了雍州有可能已經丟失的消息,但還是無法阻止這消息在軍隊中傳播開來。這一路潰逃,軍心渙散,半路上竟然有上千騎兵當了逃兵,而他也沒有時間去追殺,隻是拚命往耀州趕去。這樣一來,更加坐實了雍州已經丟失的猜測,四百裏路程,竟然有不下五千騎兵離他而去!
第三百二十九章 困甕城
一路上不斷有逃兵出現,謝俊的心越來越沉。有句話他知道,卻想不到有朝一日會在自己身上體現出來。類似的話有很多種說法,如牆倒眾人推,樹倒猢猻散。
雍河自北向南,寬有數百丈,無論是去乾州還是耀州,都是必須要渡過雍河的。幸好,漢軍沒有強大到無處不在的地步。周軍順利的渡過了雍河,然後習慣性的將橋梁焚燒,將所有能找到的渡船遭沉。或許,這是謝俊能想到的最能讓自己多一份安全感的辦法了。隻是,他卻自動忽略了,這條大河上,可不止他燒的那一座大橋。
漢軍隻是往上遊多走了二十幾裏就從另一座大橋上過了河,此時雙方的距離已經拉近到了五十裏不足。周軍派出來的斥候基本上都被漢軍滅殺,以至於謝俊根本就不知道後麵的漢軍距離自己還有多遠。他所能做的,就是跑,拚盡全力的跑。
其實有時候,人的耐力比馬強。從虎跳山到耀州四百多裏的路程,周軍不眠不休的跑,一路上竟然跑死了三分之一的戰馬。當然,如果換過來的話,馬騎著人跑估計四米就累死了。即便是這樣,到了能遙遙看到耀州城的時候,有一半多的士兵已經脫力,這還是說還有戰馬可騎的士兵。至於那些戰馬跑死了的士兵,除了變成漢軍的俘虜之外,就隻有自己變向逃走這一條路了。
逃兵,再加上失去戰馬的士兵,加在一起總數超過了一萬五千人。周軍跑到能看到耀州城牆的時候,三萬人馬已經不足一半。
但是謝俊總算舒了一口氣,耀州,終於到了。
耀州守將馬文戰沒之後,謝俊因為忙著在華州進攻漢軍,所以耀州守將的位置一直空著。自馬文率軍離開耀州之後,城裏的事就由郡守趙一虎做主。當然,那是之前,現在耀州的做主的也姓趙,不過名字叫做趙二。趙一虎並沒有死,趙二奉了劉淩的命令據守耀州,守住季承雲奪來的城自然是第一要事,而第二要事,就是要用趙一虎把謝俊引進耀州城內。
第三百二十七章 莫愁澗
(ps:明天大封,為了這一天存稿了好幾天,好吧,明天五更。第一更會在淩晨一點發出來,第二更上午八點,第三更中午十二點,第四更晚七點,第五更晚九點,求收藏)
劉淩率領一萬三千騎兵往雍州方向追去,前麵探路的斥候不斷送迴來關於周軍的消息。劉淩下令大軍不必追的太急,一直保持著與周軍騎兵百裏左右的距離。而此時,在華州的漢軍安置了大量的周軍俘虜之後,留兵馬兩萬鎮守華州,其他人馬攜帶了周軍三萬降兵,共約九萬人馬浩浩蕩蕩直奔耀州。
謝俊一路潰逃,四日後,離著雍州已經不過百裏之遙,再有一日就可進入雍州,謝俊的心也算踏實下來一些。雍州乃是古城,城牆高大,糧草豐足,隻要進了城頃刻間就可拉起十萬人的大軍,他認為劉淩隻帶了四萬人馬追來無異於以卵擊石。他卻不知,追來的漢軍隻有一萬三千騎而已。
轉過虎跳山之後便是一片平原,一馬平川,站在虎跳山頂能遙遙可見雄偉的雍州城。隻要過了虎跳山,基本上就算安全了。以騎兵的速度,過虎跳山之後再有半日即可進入雍州城內。
離著虎跳山還有十餘裏路程,謝俊見麾下人馬實在疲憊便下令休整,同時派出親兵率先趕迴雍州,通知雍州守將姬秀速帶人馬來迎接。到了這裏,謝俊心裏已經沒有什麽可擔心的了。他更想的是調集如今雍州之兵,再加上自己麾下這近三萬的騎兵,在虎跳山設伏一舉擊敗尾追而來的漢軍。
這虎跳山一帶的地形,沒有人比他更熟悉了。他經營雍州多年,可以說對這一帶了如指掌。以前在雍州的時候他經常來虎跳山狩獵,知道虎跳山有一段山路崎嶇難行,正是阻擊漢軍的好地方。若是以此地埋伏一支人馬,待漢軍經過時驟然發難的話,縱然殺不了劉淩也定然能讓漢軍铩羽而歸。
連續幾次在劉淩手裏吃癟,謝俊已經到了惱羞成怒的地步。他響當當一個永興軍節度使,占據上千裏疆域,說一不二。是漢軍的到來讓他的統治變得岌岌可危,若是再不能創造一次大勝重創漢軍的話,他怕周軍大營暴動這樣的事還會發生。必須一場勝利來鼓舞士氣了,否則即便守住了雍州,自己的威信也會受到極大的損傷。
雍州是他的地盤,他絕對不允許有人來染指。不管是大周的人還是漢國的人都一樣,這裏,是他的王國。
如今雍州還有兵馬兩萬,再加上自己麾下這三萬騎兵,隻要計劃得當,在虎跳山設伏定然能將漢軍擊敗。在雍州,自己占據天時地利人和,而漢軍一不熟悉地形,二遠來勞頓,三剛逢大勝其心必驕,四,周軍不可再敗!
謝俊下令人馬休整吃飯,自己帶了朱正能和一隊虎衛上了一座高坡,靠著一棵大樹坐下來休息:“此次多虧朱將軍,待迴到雍州之後,我必然重重的賞你!”
他摘下頭盔,揉了揉有些發酸的眉頭。
朱正能連忙說道:“屬下隻是做了分內之事,不敢領大將軍賞賜啊。大將軍,這次大軍皆折,屬下無功而活,萬萬不敢受賞。”
謝俊知道朱正能擔心的是什麽,他笑著說道:“勝敗乃兵家常事,一戰一城之得失不算什麽。隻要雍州還在,我便能再聚二十萬大軍。那日大營皆亂,惟獨你騎兵大營安如大山,替我保住了三萬精騎更是一路追隨我迴到雍州,這便是大功一件。無需擔心有人嫉恨,我說要賞你,便必然要賞。”
他頓了一下說道:“這兩年來你們屢次勸我晉位為王,隻是我念在陛下的恩德深厚一直堅辭不允,出兵之前雍州郡守安力曾帶了萬民書來,再次勸我稱王,我說擊敗漢軍生擒劉淩之後再議不遲,如今迴到雍州之後隻怕再也推辭不得了。我打算晉位為雍王,稱王之日,我便封你為耀武侯,打算派你鎮守耀州,你看如何?”
朱正能一驚:“大將軍要稱王了?”
謝俊臉色一變不快道:“如何?”
朱正能本想勸謝俊萬萬不可行此荒謬之事,但看謝俊那逐漸變得冰冷起來的臉色,後麵的話他又生生的咽了下去。隻是心裏,卻如吃了一隻死蒼蠅般惡心。若是擊敗漢軍一舉將劉淩趕出大周境內,這樣的大功勞一件即便稱王朝廷裏那些人也說不上什麽來。且永興軍擁兵二十萬,朝廷裏那些狐假虎威的家夥也不敢說什麽。可是如今,連番戰敗,前後損失了三十萬兵馬,若是再強行稱王的話那豈不落人話柄?
就算是朝廷裏不追究,可這傳出去難道不是一個笑話嗎?大將軍睿智,怎麽會犯這樣的糊塗?
他不敢問,不敢說,隻得點頭道:“屬下先恭祝我王千秋萬代!”
謝俊哈哈大笑道:“不急不急,此事等迴到雍州之後再說不遲。馬文原本鎮守耀州,但可惜在同州之外受了漢軍的埋伏為國捐軀。耀州乃重鎮不可無人鎮守,我讓你去守耀州,是因為你乃是我心腹之人,我信得過你。”
朱正能叩首道:“謝大將軍看重。”
謝俊是急著要稱王了,原本他不急,他麾下那些文官武將們之前確實也沒少勸他稱王,但那個時候他雖然不成王卻乃是名副其實的雍州之王。那個時候他麾下有二十萬善戰之兵,大周之內無人可敵。所以他不急,稱王與否他都是雍州之主。但是現在他急了,因為他手下已經沒有多少兵馬!他怕萬一擋不住漢軍的話,自己再想稱王就再也沒有機會了。
而且,連番大敗,他必須考慮做些事情來鼓舞士氣。虎跳山設伏,擊敗漢軍的話無疑可以軍心大振,可除非這一戰能殺了劉淩,否則漢軍的威脅依然不能接觸。就算擊殺了劉淩,漢軍也必然會瘋狂報複,他雖然口中說可以頃刻間拉起一支十萬人的大軍,但他自己也清楚,十萬拚湊起來的人馬,能有什麽戰力?而且,即便劉淩不來攻打雍州,左武衛,右武衛那些個小人,看到自己實力大不如前也一定會打雍州的主意!
為了振奮士氣,為了鞏固民心,他必須要稱王了,必須!
隻要晉位為雍王,那他就是名副其實的雍州之主。不管是左武衛的韓奕之,右武衛的劉基都無法再打雍州的算盤。稱王,便能將雍州一帶這五州之地真正的變成自己的領土,隻有稱王,才能徹底斷了那些小人的念想。
他害怕,他擔心,他心憂,他唯一能想到的辦法就是稱王了。
其實,他心裏已經隱隱間看到,自己或許真的已經到了窮途末路的地步。若是再不稱王,這輩子就再也沒有這個機會了。
“但是迴雍州之前,我打算在前麵……”
謝俊站起來指著虎跳山說道:“在虎跳山設伏攔擊漢軍,若是此戰計算得當,戰士用命,一舉擊殺劉淩也未可知!”
朱正能眼前一亮道:“虎跳山莫愁澗道路崎嶇,正是埋伏的好地方!”
他心裏本來因為謝俊稱王的事而有些不痛快,此時聽謝俊說打算在虎跳山設伏心裏頓時敞亮了起來。這一次敗的太憋屈,他也知道士兵們的士氣已經低到了一個可怕的地步。必須要用一場大勝來挽迴頹勢,而虎跳山莫愁澗則是最理性的地方!
謝俊笑道:“原來你也想到了那個地方,莫愁澗正合伏兵。漢軍不熟悉地勢,隻要進了莫愁澗,再想好好的出去那是難如登天!”
朱正能道:“屬下願帶兵打這一戰!”
謝俊擺手道:“不急,我已經下令讓姬秀帶兵來迎接,等姬秀的兵馬到了之後,咱們的勝算也大一些。先休息一下吃些東西,半個時辰後繼續前進到莫愁澗查看地形!”
休整了半個時辰之後,謝俊上了戰馬意氣風發道:“但求一役而畢全功!就算是給我稱王送上一份賀禮!”
朱正能默然,低頭不語。
大軍剛要繼續前行,忽然前麵斥候飛騎而來。那斥候跳下戰馬之後一路狂奔到謝俊馬前單膝跪倒:“大將軍,大事不好!雍州或許已經丟了!”
謝俊隻覺得眼前一黑,身子一陣搖晃險些從馬背上摔下來。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強自穩住心神,以馬鞭指著那斥候怒道:“敢亂我軍心,信不信我現在就活刮了你!”
那斥候氣喘籲籲的說道:“大將軍,屬下豈敢胡言亂語!屬下奉大將軍之命先行返迴雍州調姬秀將軍人馬出城,屬下等人才到了虎跳山莫愁澗就遇到了敵軍的伏擊,百十名兄弟,隻有屬下一個人活著逃出來給大將軍報信!如今,虎跳山已經被敵軍占據,想來……想來雍州也不保了!”
謝俊再也把持不住隻覺得腦子裏嗡的一聲隨即失去意識,身子一歪從馬背上直直的摔了下來。他身邊的虎衛見機的快,一把將其抓住。朱正能也是大驚失色,一邊壓製著心裏的恐慌,一邊跳下戰馬取了水救醒謝俊。一口水灌下去,過了許久謝俊才悠悠轉醒。一睜開眼,謝俊猛地跳起來一把抓著那斥候的衣襟喝問:“說,占據莫愁澗的是什麽人!左武衛,還是右武衛!”
那斥候被他抓的緊了,連連咳嗽,好不容易才說的:“是……是……是漢軍!”
第三百二十八章 奔耀州
ps:第一次淩晨發章節出來,嗯,一切為了人民......求收藏咯。下一更是上午八點。
“你胡說!”
謝俊一腳將那斥候踹倒在地。
“漢軍還在後麵,怎麽可能跑到大軍前麵去在莫愁澗據守!你再敢胡言亂語,我真就一刀宰了你!”
謝俊麵目猙獰的吼道。
那斥候爬起來說道:“屬下不敢說謊,黑色軍服,紅色飛龍旗,屬下看的一清二楚,絕對是漢軍人馬無疑!”
謝俊身子一陣搖晃連著往後退了幾步,被朱正能一把扶住之後,謝俊還在喃喃自語著:“絕不可能,絕不可能!漢軍就算插翅也不可能飛到咱們前麵去,他們不熟悉路程地形,不熟悉虎跳山,怎麽可能,這怎麽可能?”
朱正能見謝俊已經失魂落魄,於是代為下令道:“再去打探,多派幾批斥候,務必探聽清楚據守莫愁澗的到底是什麽人!”
那斥候隊正聽了,咬了咬牙,召集了一批斥候再次往虎跳山的方向奔了出去。朱正能攙扶著謝俊在那棵大樹下坐了下來,倒了些水給謝俊喂了下去。謝俊的神智短暫的迷糊了一陣,此時依然還有些迷茫。
朱正能下令士兵們嚴陣以待,命令增派斥候查看後方漢軍的距離,然後命令哨騎加大巡邏範圍,以防漢軍突襲。忙完了這些,再看謝俊時,依然還是迷迷糊糊的。朱正能知道謝俊是一時堵了神智,隻是他卻也無計可施。他也是甚感意外,怎麽也想不到漢軍會跑到前麵去攔在莫愁澗。難不成,漢軍真的插翅飛過去的不成?
那周軍斥候報告的軍情沒錯,據守莫愁澗的卻是是漢軍。但漢軍並不是飛出去的,而是早早的就在這裏等著了。據守虎跳山莫愁澗的,正是季承雲及其麾下先鋒營!
當日智取了耀州之後,趙二領三千漢軍,一萬多灰衣軍降兵鎮守耀州。季承雲帶著三千先鋒營的人馬,再加上趙二那五千漢軍分給他的兩千人馬,共五千人離開耀州之後就奉了劉淩的將領,晝伏夜行,悄悄趕到虎跳山,查看了地形之後選擇在莫愁澗據守。麾下隻有五千人馬,還要分兵一半守在虎跳山南側以防被雍州的周軍發現後攻山,據守在莫愁澗的其實隻有兩千五百人馬而已。所以,劉淩給他的命令是據守而不是埋伏,為的就是讓從華州敗退而來的周軍發現他們!
這一切的算計,都是為了一件事,那就是把謝俊逼往耀州!虎跳山的山勢無法隱藏太多兵力,而耀州也是兵馬不足,無法分出更多的人馬,所以在虎跳山隻能用疑兵之計嚇走謝俊,而不能埋伏重創之。當時周軍十幾萬大軍圍攻華州,劉淩也無法分出更多的兵馬去耀州。且虎跳山距離雍州不足百裏,真要是大戰起來,隻怕沒等擊殺了謝俊雍州的守軍就會傾巢而出來救謝俊。
用最少的兵力做利益最大化的事,這是劉淩的戰爭藝術。他在華州的時候,就已經設下了一個局,一個將謝俊逼往耀州的局!耀州已經在漢軍手裏,這件事謝俊是不知道的。他無法南下返迴雍州,除此之外隻有耀州一條路可走。那裏,才是劉淩為謝俊準備的墳墓!
一直到第二批斥候返迴之後,謝俊才漸漸的恢複了神智。他麵色陰沉的聽斥候匯報了軍情,仔細的詢問虎跳山上漢軍的陣容。根據斥候的形容,謝俊判斷虎跳山上至少有一萬漢軍據守。能有這樣規模的一支軍隊出現在虎跳山而雍州城內的守將姬秀卻毫無察覺,這或許隻能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雍州,說不得真的丟了。
一想到雍州的城頭此時或許已經插上了漢軍的火紅飛龍旗,謝俊的心裏就好像堵了一塊巨石般難受。他所有的理想和抱負,所有的自信和自負,都是建立在雍州的基礎上的。雍州沒了,其實等同於他什麽都沒了。
最終,謝俊無奈的歎了口氣道:“看來,雍州真的已經丟了。”
朱正能也已經想到了這個結局,無論如何,一支上萬人的軍隊出現在雍州不足百裏之外,雍州的守軍是不可能沒察覺的。由此推斷,雍州落入漢軍的手裏有九成的可能。這是周軍所有人都不能接受的事情,一旦這個消息傳出去的話,隻怕軍心立刻就會亂起來。
謝俊冷聲道:“這件事不要傳出去,若是士兵中有人議論此事,我將你等一概誅殺!”
那斥候嚇的哆嗦了一下連忙說道:“大將軍放心,屬下明白!”
謝俊本想將這斥候殺了滅口,但是心裏忽然生出來的無力感讓他失去了殺人的興致。他擺了擺手道:“你也辛苦了,先下去休息吧。”
那斥候躬身退走,朱正能猶豫了一下說道:“大將軍,雍州或許並沒有被漢軍攻破,如今漢軍占據虎跳山莫愁澗顯然是不想讓我大軍迴到雍州的,由此可見,雍州或許被圍攻,但應該還沒有丟!咱們……繞路迴去?”
謝俊眼神一亮不過很快有黯然下來:“即便如你所說雍州沒被漢軍占據,可是莫愁澗就有漢軍一萬以上的人馬據守,那雍州城外會有多少漢軍攻城?虎跳山雖然不大,想要繞過去的話卻要奪走四五天的路程。此時若是原路返迴必然會與劉淩狹路相逢,以如今士兵們的士氣,無必勝之把握啊。”
朱正能道:“可雍州不能丟啊!”
謝俊咬著牙說道:“那還能如何?就算咱們強攻過去,還能剩下多少人馬?解不了雍州之圍,定然還會被後麵趕來的漢軍圍困,到時候隻怕真的再無退路了。”
朱正能道:“屬下熟知虎跳山的地形,請大將軍給屬下五千人馬,屬下定然能攻下莫愁澗!”
謝俊道:“攻下又能如何?如今我麾下隻有這三萬不足的騎兵,山地攻守,原本就不是騎兵所長。以己之短攻敵所長,無異於送死!既然迴不去雍州,那我就再選一處根基之地就是。雍州丟了,我還有耀州,商州,乾州!與其用這三萬騎兵拚死,倒不如棄了雍州不顧!”
此時,謝俊身為大周三個節度使之一的果斷和冷靜開始表現出來。
朱正能想了想也隻好如此:“商州一直是東方亮鎮守……”
謝俊聽出了他話裏的意思:“商州距離華州太近,如今東方亮已經降了漢軍,難保他不會帶著漢軍去取商州。商州,是去不得的。”
“如此,就隻有乾州與耀州可走了。此處距離乾州,耀州路程相近,大將軍,咱們去哪裏?”
“要去乾州需走琅琊渡,咱們還要往迴走繞過虎跳山,還要經過雍州戰場,再渡過雍河,且渡過雍河之後往乾州多是山路難行,乾州是不能去的。咱們便去耀州!此去耀州不過四百餘裏都是平原,不眠不休三日夜即可到達。”
謝俊道:“既如此,屬下願帶領一支人馬先行,為大軍探路!”
謝俊剛要應允,忽然想到,此人想分兵先走,某非是要棄我而去不成?分兵萬萬不可,如今我麾下隻有這三萬不足的騎兵,且此人還是騎兵大將,這騎兵對他比對我還要忠心,若是放了此人離去的話,隻怕我身邊也就留不下什麽人馬了。想到此處,謝俊搖頭道:“如今我麾下隻有這三萬騎兵,若是再分兵的話實力太弱,反正此去耀州一馬平川倒也無需擔心漢軍埋伏,朱將軍還是與我一路走吧。”
朱正能道:“還是屬下先行探路穩妥一些,萬一前路有埋伏,屬下還能盡快知會大將軍。”
他越是這樣說,謝俊就越是懷疑他要逃走,隻是堅決不肯。朱正能忽然明白了謝俊的意思,心裏一酸,猛地發現原來這謝俊竟然是個小人。隻是到了此時他也別無選擇,隻能跟著謝俊一起去耀州了。
兩個人商議了一會兒後決定,立刻掉頭往西直奔耀州。漢軍不是想把我大軍攔在虎跳山以北嗎,那就成全了你們!
計議已定,謝俊帶著三萬騎兵立刻啟程往西直奔耀州,他自付已經算清了漢軍的布置,卻不知,真正的口袋就在耀州已經張開了等著他去鑽呢。
再說季承雲,聽手下斥候報告說周軍已經退走,季承雲也是暗自擦了一把冷汗。他隻帶了五千人馬遠來,士兵們疲憊不堪,真要是謝俊死心眼要迴雍州的話,即便自己能堅守莫愁澗等到劉淩兵到,隻怕這五千人馬也剩不下幾個人了。聽說周軍已退,他也長長的舒了一口氣。
下令士兵們又在虎跳山堅持了半日,那多疑的謝俊果然派了斥候迴來查看,見漢軍依然堅守不曾離開隻得退了迴去。等周軍大隊人馬開的遠了,季承雲站在山巔也看不到周軍的蹤跡之後,他才下令士兵們立刻撤離。
季承雲派親兵去迎接劉淩將周軍的動向告知,自己則帶著人馬悄然撤走趕赴慶縣。這慶縣乃是雍州往耀州的必經之地,隻要他據守慶縣,雍州救援謝俊的兵馬就無法趕赴耀州!雖然雍州守軍或許根本就不知道謝俊已經鑽進了劉淩布置在耀州的口袋裏,但凡事謹慎,這也是劉淩教給他的。
劉淩知道謝俊已經轉赴耀州之後暢然一笑道:“不出十日,世上再無永興軍!”
下令騎兵休整了半日後,劉淩率領一萬多騎兵轉頭撲向耀州。這次,他沒有再控製部隊的速度,而是擺出了一副積極追趕的樣子,死死的追在謝俊人馬的後麵。雙方都是騎兵,速度奇快,一個追一個跑完全不惜馬力。
謝俊惶惶如喪家之犬,一路飛逃,雖然他下令封鎖了雍州有可能已經丟失的消息,但還是無法阻止這消息在軍隊中傳播開來。這一路潰逃,軍心渙散,半路上竟然有上千騎兵當了逃兵,而他也沒有時間去追殺,隻是拚命往耀州趕去。這樣一來,更加坐實了雍州已經丟失的猜測,四百裏路程,竟然有不下五千騎兵離他而去!
第三百二十九章 困甕城
一路上不斷有逃兵出現,謝俊的心越來越沉。有句話他知道,卻想不到有朝一日會在自己身上體現出來。類似的話有很多種說法,如牆倒眾人推,樹倒猢猻散。
雍河自北向南,寬有數百丈,無論是去乾州還是耀州,都是必須要渡過雍河的。幸好,漢軍沒有強大到無處不在的地步。周軍順利的渡過了雍河,然後習慣性的將橋梁焚燒,將所有能找到的渡船遭沉。或許,這是謝俊能想到的最能讓自己多一份安全感的辦法了。隻是,他卻自動忽略了,這條大河上,可不止他燒的那一座大橋。
漢軍隻是往上遊多走了二十幾裏就從另一座大橋上過了河,此時雙方的距離已經拉近到了五十裏不足。周軍派出來的斥候基本上都被漢軍滅殺,以至於謝俊根本就不知道後麵的漢軍距離自己還有多遠。他所能做的,就是跑,拚盡全力的跑。
其實有時候,人的耐力比馬強。從虎跳山到耀州四百多裏的路程,周軍不眠不休的跑,一路上竟然跑死了三分之一的戰馬。當然,如果換過來的話,馬騎著人跑估計四米就累死了。即便是這樣,到了能遙遙看到耀州城的時候,有一半多的士兵已經脫力,這還是說還有戰馬可騎的士兵。至於那些戰馬跑死了的士兵,除了變成漢軍的俘虜之外,就隻有自己變向逃走這一條路了。
逃兵,再加上失去戰馬的士兵,加在一起總數超過了一萬五千人。周軍跑到能看到耀州城牆的時候,三萬人馬已經不足一半。
但是謝俊總算舒了一口氣,耀州,終於到了。
耀州守將馬文戰沒之後,謝俊因為忙著在華州進攻漢軍,所以耀州守將的位置一直空著。自馬文率軍離開耀州之後,城裏的事就由郡守趙一虎做主。當然,那是之前,現在耀州的做主的也姓趙,不過名字叫做趙二。趙一虎並沒有死,趙二奉了劉淩的命令據守耀州,守住季承雲奪來的城自然是第一要事,而第二要事,就是要用趙一虎把謝俊引進耀州城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