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淩捏著眉頭說道:“昭先親自來了?那太原城裏豈不是就隻剩下一個神鋒營?這樣不好,盧森他們做決定也太輕率了些。至於黨項人,你想辦法用最快的方式告訴周延公,來一個殺一個,不能有一點示弱!另外,我明日派人去應州,劉茂的兵給了忠義侯五千攻打慈州,現在他手下應該還有萬餘人馬,本來打算讓他留在應州策應南下大軍的,現在昭先來了隻好讓他帶兵迴太原去。”


    趙大點了點頭道:“倒不是盧森大人他們做決定草率,昭先將軍親自率領神機營護送糧草來晉州……是皇帝陛下下的旨意。”


    “陛下?”


    劉淩聽到這個消息,眉頭不由得再次皺緊了起來。皇帝陛下才七歲,根本就還無法處理政務。平日裏他除了上朝拜拜樣子之外,基本上每天都在宮裏讀書學習。怎麽會忽然親自處理朝政了?而且軍事上的事,就連孝帝當初都很少插手,這個小劉立想做什麽?證明自己可以處理政務了?


    “最近陛下經常見誰?或者,經常去什麽地方?”


    劉淩問道。


    趙大的眼睛裏,對劉淩崇拜的神采一閃即逝。


    “迴王爺,最近……陛下經常去天牢。”


    “天牢?嗬嗬,怪不得!”


    劉淩冷笑,這個裴浩,還真是忠心耿耿。當初自己倒是看走了眼,帶著他到玉州和大周開戰的時候,裴浩還是一個有些唯唯諾諾的人,想不到幾年過去了,骨頭倒是硬了起來。


    “既然陛下經常去天牢,恐怕不止下旨讓昭先護送糧草來晉州這一件事吧。”


    “是,陛下密旨,調建雄軍節度使駱縛帶兵三萬進京。帶著密旨的信使被我下令扣住了,這件事……王爺不可再心懷仁慈了。”


    “太後呢?她知道嗎?”


    劉淩問道。


    趙大想了想說的:“應該不知道,太後這段時間足不出戶,每日誦經禮佛,朝廷裏的事一點兒也不過問。陛下去天牢,也是瞞著太後去的。”


    劉淩嗯了一聲道:“既然太後不知道,那就讓她知道。至於裴浩……殺了吧。”


    經曆了太多的爾虞我詐,太多的陰謀詭計,劉淩的心已經變得冰冷。裴浩既然在天牢裏還想著將自己整垮,那劉淩也沒有什麽情麵可以留了。


    趙大點了點頭道:“屬下遵命。”


    “另外,派人去給駱縛傳話,帶著孝帝給他的密旨,讓他看,告訴他自己拿主意。還有,告訴他,建雄軍鎮守北方,守土有責,對黨項人過境的人,殺無赦。”


    “屬下遵命!”


    “至於太後那裏,你給我送一封信過去。”


    “屬下給王爺研磨。”


    “不必了,口信吧,就四個字。”


    劉淩頓了頓:“好自為之!”


    第二百七十二章 江湖事太遠


    “還有件事……”


    趙大將劉淩的指示都記在腦子裏後,有些猶豫的說道。劉淩看他表情有些別扭,以為朝廷裏還有什麽齷齪事,皺著眉頭說道:“周延公是做什麽的!每日就在軍機處裏抱著火盆混日子嗎?”


    趙大臉色有些尷尬,頓了頓說道:“不是朝廷裏的事,算是……算是王爺的私事。”


    劉淩好奇道:“私事?是王妃有消息給我?”


    趙大道:“王妃的書信走的是驛站,最遲明日午後也就到了。屬下要說的,不是王爺家裏的事,而是家外麵的事。”


    “到底什麽事,吞吞吐吐的!”


    “陳姑娘離開太原,騎了毛驢南下,看樣子是要來尋王爺的。”


    “哪個陳姑娘?本王認識?”


    “呃……仙緣人間,陳子魚。還有她的小丫鬟叫做嘉兒的,兩個人已經到應州了。屬下鬥膽讓影衛的人在暗中保護著,私自做主,請王爺責罰。”


    劉淩頓時感覺一陣頭大,還有一陣溫暖。他發現自己認識的這幾個女人,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倔強,倔強到誰都敢玩千裏走單騎這樣的戲碼。殊不知,這個世道,豈是女孩子能隨便走動的?


    “護著就護著吧,不要讓她們受了什麽委屈。你安排一下,讓她們在玉州停下。我這幾天正打算把王妃她們都接到玉州去,等這邊真正安穩了再接到晉州來。既然要來,那就讓她先見見王妃!”


    劉淩咬牙切齒的說道,心裏有一點惡作劇後帶來的快感。


    “王爺要把王妃接過來?”


    趙大愣了一下,瞬間就從這句話中抓住了很多有用且重要的信息。王爺要把家人都接到晉州來,那……豈不是要與大漢真的劃清界限了?


    “嗯,等過完年了暖和一些就接過來,大周這場大仗,沒有幾年是打不完的。九十六州之地,州州都有豪傑,一個一個的打也要很久。既然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不妨把家人都接過來。”


    劉淩解釋道。


    他不想讓趙大誤解什麽,雖然他將親人們都接到晉州來,但是對於大漢他還不想徹底決裂。畢竟太原那裏他傾注了太多的心血,而且現在太原掌權的基本上都是他的人。不管是盧森,候申,還是周延公都清清楚楚,沒了他劉淩的大漢,還能屹立不倒嗎?他們都是聰明人,不會不知道大漢的未來掌握在誰的手裏。而周延公更不必說了,他現在就是劉淩在太原的代言人,自然所有事都為劉淩考慮。


    趙大想了想道:“屬下來安排吧,一定將王爺的家人安安穩穩的送到晉州。”


    劉淩點了點頭道:“這件事不急,現在你有的是要緊的事做。”


    他站起來走到床邊推開窗戶,冷風嗖的一下子就鑽了進來,隨著風鑽進來的,還有零零散散的雪花。不知道什麽時候,天陰得很沉,雪花飛舞。冷冽的空氣讓劉淩精神一振,才睡醒時候的昏沉也隨之而去。


    “想辦法,讓黑旗軍,左祤衛,灰衣軍打起來,必須打起來!”


    他看著窗外說道:“大周亂,以北方為最。幾個最大的綠林勢力都集中在北方,徐勝治的灰衣軍,蕭破軍的黑旗軍,再加上劉殺狼仿效西漢末年的赤眉軍都在北方。大周南麵隻有一個楊一山折騰的厲害,前陣子還敗在大周左武衛大將軍韓布衣手裏了,沒個一年兩年的恢複不了元氣。要想打下大周,北方就必須徹底平複下來。不說左右祤衛,還有即將到來的左武衛,左威衛,右武衛,這些大周朝廷實力不俗的正規戰兵,就說北方這三個綠林大賊要想打下來就很難。”


    “現在左祤衛的鄭超,灰衣軍的徐勝治,黑旗軍的蕭破軍這三股勢力互相牽製,本王好不容易置身事外,總不能白看戲。若是不讓他們三個打的熱鬧一些,等春暖後大軍南下也會有不小的阻力。雖然灰衣軍和黑旗軍戰鬥力有限,但畢竟加在一起有超過二十萬人馬。既然左祤衛已經牽連進來蹚渾水,就讓他把水徹底蹚渾!”


    趙大想了想說的:“屬下盡力去辦,春暖前一定讓這三股勢力最少滅掉一股,傷了兩股!灰衣軍和黑旗軍中有影衛的人混進去,但時間太短,還沒有接觸到高層次的東西。左祤衛,屬下已經派人接觸了,混進去應該不難,難的是朝廷的兵馬不同於綠林兵,想取得信任更難。”


    劉淩點頭道:“左祤衛那邊不用太費神,把主要精力都用在灰衣軍和黑旗軍那裏。大家看到的表像是灰衣軍與左祤衛關係密切,兩股勢力很有可能聯手做掉黑旗軍。但表麵上的東西往往不是真實的,徐勝治與蕭破軍,不一定真就如傳說那般不共戴天!查,將這兩股勢力的底細查清楚!”


    趙大道:“屬下遵命。”


    劉淩想了想說道:“另外,大周朝廷裏咱們的人也動一動,盡量拖住左武衛,左威衛,右武衛的人馬北上。爭取的時間越長,咱們平定大周北方的機會就越大。大周的十二衛戰兵實力不俗,現在還沒到與他們決戰的時候。”


    趙大道:“右武衛大將軍劉基,左威衛大將軍餘齊本來就對朝廷的命令不屑一顧,而且也不服讓韓布衣一個後生晚輩指手畫腳。到了現在,大周朝廷的命令已經下達了十幾天了,但從影衛那邊飛鴿傳書得來的消息看,這兩個人都沒有打算北上,最起碼春暖前是不會動身的。而左武衛的人馬隻走了十幾裏就又退迴大營了,想來也是有人勸了韓布衣,讓他別做出頭鳥,別得罪了劉基和餘齊。”


    劉淩笑道:“這就好,你再讓影衛的人在開封多活動活動,最好把韓布衣的大將軍給撤了!”


    趙大不解道:“韓布衣並不是名將,而且資曆淺薄,他掌控左武衛對咱們不是有利嗎?”


    劉淩解釋道:“因為他年輕,年輕人,總是會把國家榮譽看的重一些。至於劉基和餘齊這樣的老兵油子,估計著恨不得柴榮早點死,他們就能名正言順的獨霸一方。韓布衣不同,年輕人做事總會比較從動,對國家敵人的仇恨也就更深刻些。所以這是一個變數,一個不安分的因素,必須除掉。”


    趙大心裏不是特別明白劉淩說的,為什麽年輕人對國家榮譽看得就比較重?為什麽年輕人就比較愛國?


    他雖然不是很理解,但還是會堅定不移的完成劉淩交給他的任務。


    “你整日在暗中走動,外人都道你已經死了。我這樣做也是無奈之舉,希望你不要怪我。趙二那裏經常提到你,你們兄弟之間的感情我知道,他不是外人,找個機會去見他一麵,我相信趙二不會泄露出去的。”


    劉淩坐下,喝了一口已經涼了的茶水,嘴裏有些苦澀。


    趙大苦笑著道:“還是算了吧,二郎性子直,就算不說但還是會表現出來。屬下在暗中給王爺做事,還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我相信,王爺用不了多久就能一統中原,到時候在告訴二郎也不遲。”


    劉淩拍了拍他的肩膀道:“隻是苦了你們兄弟二人。”


    趙大自豪的說道:“為王爺做事心甘情願,不苦!”


    劉淩笑了笑,忽然低聲問道:“讓你查聶氏兄弟的底細,可曾有什麽消息了?”


    趙大正色道:“這正是今日要跟王爺匯報的第四件事。屬下按照王爺說的,讓下麵的人查這幾年江湖中失蹤的用劍高手,尤其是一對孿生兄弟的用劍高手,經過半年多查訪終於有點眉目了。”


    他站起來,走到門口聽了聽,然後從門縫裏往外看了看確定沒人後才對劉淩說道:“如果消息沒有差錯的話,他們兄弟二人應該是從後蜀國避難逃亡北方的。後蜀國有一個江湖中人心目中的聖地,在峨眉山,叫做劍門。”


    聶氏兄弟其實擅長用劍,這個秘密劉淩很久之前就發現了。而劉淩之所以沒有點破,是因為這兩個人隱藏真實身份並不是對自己不利,而且他們一開始也對季承雲說過,是為了避難才加入影衛的。從跟在劉淩身邊至今,兩個人一直表現的很規矩,沒有一點異心。所以劉淩並不想對他們兄弟怎麽樣,隻是出於好奇,想知道是什麽樣的仇家,才能將擁有如此修為的兩兄弟逼的遠走他鄉。


    “江湖上流傳著一個消息,大概是說五六年前劍門少門主聶攝的兩個小劍童偷了劍門的不傳之秘逃走,劍門還發出過必殺令,這件事已經過去了很久,江湖上傳聞已經漸漸淡去,很少還有人提及。但消息應該是準確的,屬下已經派人去後蜀了。”


    劉淩喃喃的重複了一個名字:“聶攝”


    隨即,他就將這江湖上的紛亂事拋在了腦後,畢竟那些江湖豪傑之間的故事太過於虛幻,看多了武俠小說的劉淩對於他們來說雖然有些好奇,但也不會太在意。


    “另外,屬下已經也順道查出來,兩年前大遼幽州南麵宮大王派過來刺殺王爺的刺客,也是劍門的外門弟子。”


    劉淩想起那晚聶氏兄弟殺人不留情的手段,暗道了一聲怪不得。


    “還有件事你去關照一下。”


    劉淩想了想說道:“白蓮教的聖母葉秀寧和聖女欒影就在晉州城裏,如果她們有什麽困難,你讓影衛暗中幫幫。”


    第二百七十三章 清風山


    (依然三更,求收藏)


    大周顯德五年,大漢嘉豐元年臘月二十四。


    黑旗軍傾巢而出。


    十一萬黑旗軍分作三路,一路由黑旗軍大將黎遠朝率領,領兩萬人馬繞過絳州,急行軍兩日兩夜進入清風山據守,準備迎接左祤衛的攻擊。第二路由大將程傑率領,領兵馬兩萬,陳兵大商河南岸,以防漢軍趁虛而入。第三路,由黑旗軍領袖蕭破軍親自率領,領兵馬七萬,圍攻絳州。


    黎遠朝這次帶著兩萬人馬,其中還包括蕭破軍特意分給他的三千內營兵馬。這三千內營兵,算是黎遠朝最大的依仗了。要知道黑旗軍最精銳的內營兵,在大勝右威衛之前隻有五千人不到。後來招降了兩千多右威衛騎兵劃入內營,有選了精壯士兵,內營兵馬這才增加到了八千人。蕭破軍一下子就分給黎遠朝三千,由此可見對清風山一線的重視。


    清風山並不是什麽易守難攻的險地,尤其是南麵的山坡,有一塊超過千米寬的緩坡,騎兵都能衝上來,要守住這麽大一個缺口,黎遠朝其實心裏一點底氣都沒有。左祤衛的重甲步兵和大周虎賁騎兵齊名,雖然隻有四千人,但若是集團作戰的話足以將他麾下這兩萬農夫碾死。幸好,畢竟他們還是占據了一點地形上的優勢,那緩坡雖然阻止不了左祤衛的進攻,但對防守一方也不是毫無益處。


    趕到清風山之後,黎遠朝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下令士兵們砍伐大樹。去掉枝杈,截斷成兩米長左右的滾木。南側的山坡又長又緩,重甲步兵可以列陣往前擠壓,羽箭根本就破不開重甲的防禦,而對付重甲步兵,滾木的作用要遠比弓箭手大的多。而這次趕赴清風山,黎遠朝還特意帶了幾十桶菜油,若是真到了無法守住的地步,他真敢一咬牙放火燒山。射不死,打不死,他就不信燒不死那些左祤衛的重甲步兵。


    黑旗軍不是沒有和左祤衛交過手,上一次交戰的時候,左祤衛的重甲步兵對於黑旗軍來說簡直就是一場噩夢。三百人一團的重甲步兵,邁著穩定的步伐大步前進,就好像一隻一隻鋼鐵猛獸一樣,黑旗軍那些綠林兵根本就抵擋不住。才一接觸,就被左祤衛的重甲步兵砍瓜切菜一樣的殺死。


    黑旗軍的裝備遠不如官軍精良,他們甚至還不能人手一把大周的製式橫刀。沒有皮甲,沒有趁手的兵器,沒有重弩這樣的大殺器,他們靠著鐮刀,鋤頭,削尖了的白拉杆,木棒,簡易長槍,如何能抵擋武裝到牙齒的大周官軍?


    所以,黎遠朝從接到蕭破軍的指令之後,整整兩夜沒怎麽睡覺,想的頭疼欲裂,搜腸刮肚的想辦法怎麽對付左祤衛的重甲步兵。清風山黑旗軍北上的時候走過一次,所以他知道南麵山坡防守的難度太大,唯有用滾木,燃油這樣歹毒的辦法才能有作用。蕭破軍給他下了死命令,不管他用什麽辦法也要堅守清風山直到絳州城破的那一刻,否則即便他逃迴去也是軍法處置的下場。


    黎遠朝知道蕭破軍的手段,他知道自己若是還想活下去,就必須打好清風山這一仗。


    斥候返迴,告訴黎遠朝在清風山一線並沒有發現大周官軍的影子。確定自己率先趕到,黎遠朝總算能舒緩一口氣。緊接著他就下令士兵們砍伐樹木,然後架起鐵鍋燒油,同時調集五千人馬在南麵山坡上開始挖陷馬坑。


    所謂的陷馬坑,並不是像電影電視劇中演繹的那樣,需要挖出幾米寬幾米深的大坑,馬掉進去跳都跳不出來。且不說這樣的大工程需要多久才能完工,光是做偽裝就要讓人頭疼死吧?挖滿地都是幾米甚至十幾米的大坑,怎麽隱蔽?電視劇電影中,自然是有辦法弄得好像平地一樣的,因為導演最多讓人挖一兩個而已,然後用帆布覆蓋,上麵灑上土。真正到了戰場上,隻挖一兩個大坑騎兵還一個勁的往裏掉,這樣的概率有多大?


    再說,寒冬臘月,土地都上了凍,黑旗軍又沒有推土機想要挖出幾米甚至十幾米寬窄的大坑不的難為死他們?


    陷馬坑,其實就是一個一個也就一兩尺深的小坑。漢尺,一尺差不多二十三厘米的樣子,在凍土上挖出這樣的坑已經很費勁了。不要以為這樣的小坑毫無作用,若是在山坡上挖上數以千計的陷馬坑,戰馬飛奔,崴腳的概率是很大很大的,隻要戰馬撲倒騎兵們從馬背上摔下來,搞不好還能崴了嘴……


    從早晨忙活到了日落,山坡上的陷馬坑足足挖出來幾千個,雖然還說不上密密麻麻,但絕對能讓戰馬跑不起來。黎遠朝從始至終就沒有想過反擊,所以也沒打算自己的騎兵從山坡上衝下,借助地形打擊敵人這樣的戰術他敢想卻不敢實施。他麾下騎兵不多,內營兵三千都是步卒,勉強湊出來千把騎兵即便殺下去也不夠左祤衛填牙縫的。


    戰馬,可是金貴的寶貝啊。就算以騎兵著稱的大遼,所謂近兩百萬大軍,其實騎兵隻有四十萬不到,也就是大遼號稱天下無敵的宮帳軍。而這四十萬騎兵,幾乎用光了大遼所有的戰馬。而這四十萬宮帳軍,也就是在大草原上還能作威作福,真要是進入中原作戰的話,這四十萬騎兵最多濃縮到十萬人左右。離開了天然的操場,四十萬騎兵拿什麽來供給?


    以大周之強盛,十二衛戰兵之精銳,每一衛戰兵最多也就裝備兩千到三千騎兵。變態如右威衛裝備兩萬騎兵,這完全是拚湊出來的。這樣的騎兵即便是五萬人,也打不過大周那一萬虎賁精騎。而且蒙虎之所以裝備這麽多的騎兵,主要還是為了應對北方三大綠林義軍。對於沒有什麽戰鬥力的綠林兵而言,騎兵的殺傷力要大得多。而且,要知道的是右威衛的兩萬騎兵,隻有四分之一的人擁有真正的戰馬,其他騎兵的坐騎大部分是駑馬,騾子。


    派出去斥候探聽官軍的消息,黎遠朝帶著手下幾個得力的將領戰在山坡上俯視。


    “這麽寬一個大緩坡,即便挖了陷馬坑,想要阻止左祤衛的騎兵也有點困難。還是將軍又先見之明,隻要咱們砍伐足夠的樹木,多多準備滾木,不管是騎兵還是那些讓人頭疼的重甲步兵,很難攻上來!”


    一個手下對黎遠朝拍了一個漂亮的馬屁,無疑,黎遠朝很喜歡先見之明這四個字。


    “為將者,就要把戰場上的所有用得著的東西都考慮進去,就算做不到上知天文。但借助地理還是要做到的。咱們跟著大帥舉事,現在已經有十萬大軍,再也不能像以往隻有三五百人占山為王那樣混日子了,你們這些小兔崽子現在每個人手下都有幾千兵,總得拿出將軍的樣子來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帝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知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知白並收藏帝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