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森心裏一震,隨即笑了起來。
第一百五十六章 藥
建雄軍北調大同的理由很充分,僅僅是一個防止大遼入侵的借口足矣。這樣一來,大學士蘇秀的兒女親家建雄軍指揮使何坤雖然離著太原更近了,表麵上看蘇秀的支持者又多了一個。
但何坤從領兵開拔的那天起心裏就好像升起了一層烏雲,陰暗的看不見一絲光亮。陛下在旨意裏表達的意思很清楚,因為遼國鷹揚郎將海裏的事現在漢和遼的關係如履薄冰,誰也說不好大遼的四十萬宮帳軍的百戰精兵會不會揮師南下,所以調建雄軍北上無可厚非。
問題關鍵就出在這裏了,既然是防患於未然,那為什麽不允許自己多帶些兵馬?一萬人,別說論戰鬥力建雄軍遠不是大遼精銳的宮帳軍的對手,就算六萬建雄軍全部北上能不能扛得住遼兵的一次衝擊都不好說。
一萬人,還不夠大遼這頭餓狼填牙縫的。
從接到陛下的旨意,何坤的心裏就糾結起了一個大疙瘩,他自己想盡了辦法也解不開。無論掉他北上的理由多充分,他都從中嗅到了一股陰謀的味道。何坤這個人最大的優點就是時時反省自己,每天都會審視自己是不是犯下了什麽錯誤。
所以從大軍開拔的那天,他就不斷在心裏計算著到底是出了什麽事讓陛下對自己起了疑心?若真的僅僅是正常的調防,絕對不會讓建雄軍其他人馬原地不動!想來想去何坤隻得出了一個結論,那就是這幾年自己確實有些過火了。
先是和大學士蘇秀結成了兒女親家,隻隔了一年又和槐州郡守歐陽明結成了異性兄弟。這一下朝廷裏最大的兩個世家都站在了自己的身邊,想不招人妒忌都不可能!
一想到這裏,何坤身上的冷汗就止不住的往下流。為什麽自己會疏忽了這樣嚴重的問題?把自己的女兒嫁給蘇秀的兒子蘇名振,本意不過是想給女兒找一個好的歸宿。蘇家世代公卿禮儀傳家,自己的女兒嫁過去不會受了委屈。而和歐陽明結拜為兄弟卻不過是剿滅了槐州悍匪汪真時候喝慶功酒,酒醉後和歐陽明之間的一句笑談,可誰知後來歐陽明當了真,從此見了他便一直尊稱為兄長。
想到自己居然如此的蠢,他就懊惱的想一把一把的薅頭發。自己小心翼翼的在官場上打拚了大半輩子,怎麽會連歐陽家這點小把戲都沒看出來?一聲大哥雖然並不能說明自己真的就把歐陽明當成兄弟,卻在不知不覺間被綁在了歐陽家這艘大船上!
自己千小心萬小心,還是被所謂的世家給算計了。
想通了這一節,何坤心裏反而輕鬆了一些。陛下若是僅僅懷疑自己勾結世家,那還不算是什麽災難性的結果。隻要自己以後和蘇家,歐陽家拉開距離,甚至站在這兩家的對立麵上去,隻要陛下給自己足夠的時間來表態,那事情完全有緩和的餘地。
而這次陛下隻準許自己帶兵一萬北上,而不是削去自己的兵權,從這點來看陛下還沒有對自己完全失望。隻要自己遵旨領兵駐紮大同,然後不管陛下是對歐陽家動手,還是將屠刀瞄準蘇家,自己都不要理會。
到大同的第一天,在幕僚的捉刀下一份舉報歐陽家圖謀不軌的奏折就被何坤用六百裏加快送到了太原府。之所以這樣做無非是想迅速的和歐陽家撇清關係而已,雖然手段十分的拙劣且卑鄙,但何坤目前也隻能這樣做了。他不想謀反,自己這份前程都是陛下和先帝提拔的,沒了皇室的支持,他知道自己什麽都不是。
而之所以選擇歐陽家,一時因為想通了之後何坤對歐陽明的為人十分的鄙視。二十因為畢竟自己的女兒嫁到了蘇家。再說蘇秀就在軍機處,折子遞上去之後蘇秀看過一定會明白自己的用意。以蘇秀那隻老狐狸的狡猾,肯定會賣力的幫自己的忙。蘇家在和歐陽家的鬥法中屢屢落敗,明知道這樣做或許不足以打擊歐陽家但隻要能惡心對方一下,蘇秀也是樂意幹的。
隻是何坤沒想到的是,自己的折子遞是遞上去了,但完全沒有經過蘇秀的手。大學士蘇秀已經因為“身體不適”被陛下準許在家休息,不必在進軍機處操勞了。
這折子是被盧森交給孝帝的,孝帝看了看隻是淡淡的笑了笑,隨即把折子放在一邊再也沒有看第二眼。從孝帝的臉色上盧森沒有看出什麽,但心裏卻沒來由的一冷。他知道蘇家完蛋了,在大漢永遠都不可能翻身。
過了一會兒,孝帝對盧森道:“替朕寫一封信給何坤,告訴他朕信得過他。讓他好好帶兵,朕江山的北大門都交給他了。”
想了想,孝帝問道:“何坤是不是有個女兒?”
盧森點頭道:“是,何坤的愛女何媛去年嫁給了蘇秀的長子蘇名振。”
孝帝嗯了一聲,貌似隨意的說了一句:“給蘇家大兒媳一個誥命吧,就三品好了,另外替我去蘇家看看蘇秀,告訴他好好養病,等身子好起來朕等著他繼續來幫朕出出主意什麽的。”
盧森詫異了一下,隨即明白了過來。他躬身應了一聲,隨即退了出去。
兩份旨意很快就擬好,一份快馬送去大同,另一份盧森本打算讓禮部尚書候申送去蘇府的,但想了想還是決定自己親自走一趟。
蘇府的大宅子就在陽平大街上,占地極廣。論規模除了暉王劉植的王府可以相比之外,可以算得上太原府數一數二的豪宅。這樣規模的府邸卻不用擔心被皇室猜忌,或許在太原府裏隻有蘇家一門有這樣的殊榮。就是歐陽家,在太原府的宅子也遠不如蘇家的恢弘。有忠王劉淩的例子在那裏擺著,誰敢將宅子建的太過於富麗堂皇?
很多大人在孝帝登基後主動搬家,將自己原來的大宅子閑置起來而是搬到很小的庭院裏去住,無非是為了表明一個態度而已。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忠王的王府都隻有那麽大,誰都得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
轎子在蘇府門前停下來的時候,蘇家長子蘇名振已經站在外麵等候很久了。接到了消息之後,蘇秀就讓自己的兒子在外麵站著,已經足足一個時辰。
門前的雪已經掃的幹幹淨淨,可是不知道為什麽,高牆大院的蘇府在那些枯枝老樹的映襯下顯得那麽蕭條,盧森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自己此時的心情如此,還是這個代表著輝煌的大宅子真的日薄黃昏了。
“拜見世伯,小侄得知世伯要來之後一直就在門前等候,若不是家父身體實在不好,家父也要親自迎出門來的。”
蘇名振施了一個晚輩見長輩的大禮。
盧森笑著伸手扶了他一下道:“世侄客氣了,老夫身上的事情太多所以耽擱了一會兒,倒讓世侄就等了。”
蘇名振道:“世伯不要這麽說,這是晚輩應盡的禮數。”
兩個人說著話走進了院子,甬道兩邊站著兩排下人,躬著身子迎接盧森的到來,這樣的隆重的接待倒讓盧森有些不適應。隻是稍微一想就明白了蘇秀這樣興師動眾的原因,想到蘇秀還是想掙紮一下試圖翻身,盧森又覺得有些聊賴。
到了客廳之後落座,立刻就有清秀的丫鬟端上來香茶。盧森端起茶杯抿了一口隨即問道:“蘇大人最近怎麽樣?朝廷裏的事情太多也抽不開身,老夫早就來看望一下蘇大人了。”
蘇名振禮貌的答道:“前陣子本來已經好起來了,一場大雪下來又受了風寒,這些日子每日都是昏昏沉沉的睡著,難得清醒。”
盧森歎了口氣道:“蘇大人憂心國事整日操勞,真真的是被累倒的。現在也好,好好休養一段時間,等身子恢複了再迴到朝廷裏為陛下效力就是。公事是忙不完的,老夫現在也是時常感到力不從心啊。”
蘇名振感動道:“多謝世伯的關心,父親他…...其實已經有了告老還鄉的打算。前日裏醒過來就曾跟我說過,想迴到槐州老家去看看。”
盧森道:“蘇大人操勞的半生倒也是該好好休息一下了,我記得自從蘇大人從龍以來一直沒有迴過槐州吧?這份為國為民的品德,老夫是深為欽佩的。嗬嗬……不過隻怕蘇大人是迴不了槐州了。”
他這話一說完,蘇名振的臉色頓時變的慘白。
“世伯……此話怎講?”
對蘇名振的反應盧森很滿意,他是故意這樣說的。哈哈笑了笑,盧森安慰蘇名振道:“世侄多心了,老夫這次前來其實是受了陛下的囑托,特意來慰問蘇大人的。陛下心裏心裏十分惦念著蘇大人,經常跟我提起說身邊沒有了蘇大人在,總覺得渾身不舒服。臨來的時候陛下特意囑托我跟蘇大人說好好養病,等好了之後再迴朝廷幫陛下分憂。”
他笑了笑說道:“蘇大人雖然身體不適,但聖眷依然如往昔一般。這不,陛下特意晉封世侄的賢妻蘇何氏為三品誥命,旨意稍後我再宣讀,咱們先去看看蘇大人吧。”
蘇名振跪倒以頭觸地道:“謝陛下的恩典。”
蘇名振領路,兩個人一前一後到了蘇秀的臥房。蘇秀的妻子很久之前就去世了,但他一直沒有續弦,也不曾吸納一房小妾,光論這一點盧森對他還是十分欽佩的。房間裏的光線很暗,還沒進門就感覺到一股冷森森的陰氣。
盧森進了門正看見蘇秀掙紮著要坐起來,兩個小丫鬟正吃力的扶著他。盧森緊走幾步攙扶著蘇秀的手臂,看著仿似一下子老了二十歲的同僚也不禁感慨:“蘇大人,十幾日未見,咱們憔悴成了這個樣子?”
蘇秀想要行禮卻被盧森硬攔住,兩個人的手緊緊的握在一起。
蘇秀看著盧森老淚縱橫:“多謝大人還惦記著下官,下官心裏……感動。”
盧森安慰了幾句,迴憶起以往同朝為官的恩恩怨怨,都有些唏噓。兩個人一直說著過往的事,蘇秀的精神也變的好了許多。當聽到陛下封兒媳為三品誥命夫人的時候,蘇秀感動的熱淚盈眶。
隻是他還沒得及謝恩,老同僚老上司盧森忽然臉色變的鄭重。
他從懷裏掏出一包東西放在蘇秀的床頭,有些傷感的說道:“陛下惦記著蘇大人的病情,特意讓太醫院的禦醫配了一個方子。蘇大人……”
後麵的話盧森再也說不出來,而蘇秀在這一刻則僵硬的如同一尊化石。看著那一小塊白綾包裹著的藥丸,蘇秀的眼淚順著下頜滴落。
“盧大人不必再說了,我明白。”
第一百五十七章 迴家
第二天一早就從蘇府傳出了消息,大學士蘇秀病重不治,昨夜身亡了。
更讓人感覺到悲哀的是,蘇秀的死似乎把整個蘇家的生氣都帶走了。陛下的旨意在第一時間送來,追封蘇秀為尚書令,開府儀同三司,加開國郡公銜。緊接著以忠王劉淩為首的百官前來吊唁,喪事在禮部尚書候申的主持下辦的風光至極。
蘇秀入土為安後的第七天,世襲了郡公爵位的蘇名振接到聖旨,允許他的懇請迴槐州將蘇秀的靈位送迴宗祠,出人預料的是蘇家這一次顯然沒打算再迴太原,老老少少四百餘口離開了太原,車隊在京畿大營的五百人馬護送下緩緩的駛向了槐州。
人去樓空,偌大的蘇家大院變得陰森森的空蕩。
出了太原府之後大路上的積雪已經融化的差不多了,道路也不是特別的泥濘,車把式揮舞著鞭子抖的啪啪的響,和著騾馬噴鼻的聲音,是浩浩蕩蕩車隊中難得的生氣。總得來說整支隊伍死氣沉沉,全都是一身孝服的蘇家子弟一臉的悲戚,看上去就好像一對陰間的鬼魂。
蘇名振坐在馬車裏,臉色蒼白如紙,眉宇間糾結著一個解不開的疙瘩。被封了誥命的妻子就坐在身邊,不斷的用手帕擦拭著淚水。
“不要哭了!”
沒來由的一陣怒火生氣,他看著自己原本十分喜歡的妻子都變得麵目可憎。蘇媛嚇了一跳,不敢辯駁,隻是低著頭笑聲啜泣著。她的容貌算不得嬌媚,因為有了身孕身子看上去也顯得跟豐滿,臉色同樣白的嚇人。
見了妻子這個樣子,蘇名振心裏又是一疼。他想起父親臨死前的交代,心裏的怒氣隨即被一陣淒涼所取代。
“孩兒,善待何媛,以後你和幾個弟弟的生死安危全在她的身上了。”
想不明白為什麽前一刻還表示著對同僚的關心,宣告了陛下對臣子的信任,下一刻宰相大人就會冷冰冰麵無表情的取出毒藥。難道這就是父親為之奮鬥了大半生的官場?怎麽會如此的冷漠?
似乎看出來兒子並不在意自己的話,蘇秀苦笑著解釋道:“陛下雖然懷疑為父,但他畢竟還是一位仁慈的皇帝。之所以給了何媛一個誥命無非是想堵住大臣們的嘴而已,從今以後咱們蘇家再也不可能有人出來做官了,全家老小都要仰仗著何媛這位誥命夫人才能苟延殘喘。”
他眼神柔和的看著自己的兒子,他曾經堅信蘇名振的成就絕對在自己之上。兒子聰明,武藝也頗好,熟讀兵書,本來他打算徹底退出朝廷前去求一次忠王,讓他看在以往自己為國盡力的麵子上收留蘇名振。隻是可惜,陛下的動作比他要快的多。
“名振,聽為父的,以後千萬不要慢待了何媛。咱們蘇家這一次算是垮了,但你嶽父何坤在建雄軍節度使的位置上做的很牢靠,陛下也不會輕易動以為手握六萬雄兵的大將軍。以後蘇家若想再次出人頭地,機會都在何媛的身上。”
看著自己的愛子,蘇秀眼神中都是不舍和愧疚。
“名振,你本來應該有一份大大的前程,隻怪為父太貪心也太膽小了。蘇家雖然保住了,但你這一生隻怕要碌碌無為。以你的資質,本來應該超越為父成為我蘇家的驕傲,都是因為為父一念之差將你的前程斷送了。”
蘇名振心如刀絞,想勸解父親幾句,蘇秀笑著打斷他的話說道:“不過還好,陛下總歸是不忍心將事情做絕。陛下可以不承認我蘇秀的孫子,總不能歧視何坤的外孫不是?名振,你這一生最大的任務就是好好培養你和何媛的孩子,將來培養他成為棟梁之才,重塑我蘇家在太原府的威望!”
“為父死之後,你就帶著族人遷迴槐州府去。槐州現在雖然是歐陽明任郡守,但咱們的祖籍在那裏,再加上何坤在背後看著,他也不敢明目張膽的針對咱們蘇家。更何況……”
蘇秀冷冷一笑道:“他們歐陽家的下場未必就比得上咱們蘇家,為父雖然怕死,終歸還是對得起大漢的。而歐陽家的那幾個敗類卻時時想著推翻陛下自立,他們將來結局注定了死無全屍。”
再次打斷兒子的哀求,蘇秀道:“趁著為父還清醒,必須將後事交代清楚。名振,你的文采是好的,迴到槐州之後不妨多結交文人墨客,每日裏寫寫字做做畫,不要想著重振門楣。我說過了,這事就交給你和何媛的孩子,我的孫子來完成。”
“咱們家在槐州雲陽縣有很大一份產業,你二叔在雲陽縣經營多年,蘇家在那裏遠比在太原要安全。記住,不管朝裏什麽人造反,咱們蘇家都不能參與!好好的在雲陽縣休養生息,不可再涉及到朝廷之爭。”
“你記住了嗎?”
蘇秀一臉嚴肅的問道。
蘇名振狠狠的點了點頭:“我記住了父親!孩兒此生永遠不得出仕,盡力培養我和何媛的孩子。孩兒每日都會吟詩作畫結交風流人物,絕對不參與朝廷的事。”
他的語氣真誠,隻是臨死的蘇秀卻沒有聽出兒子在決心後麵隱藏的一份狠辣決絕。蘇秀猜不到兒子的想法,也想不到兒子其實已經走上了一個極端。
蘇秀不知道的事情很多,在他眼裏溫文爾雅的蘇名振,其實早就已經和那個試圖謀反的王爺勾結在一起,隻等著那個王爺推翻了孝帝之後,立刻就會從雲陽縣返迴太原!
看到兒子迴答的幹脆,蘇秀滿意的笑了笑說道:“迴到雲陽縣之後不要理會歐陽明這個人,不管他說什麽做什麽都不要理會。這個人的死期已經不遠了,不管他做什麽出格的事你都不要計較,自有為父在陰曹地府裏等他算賬。”
他慈祥的笑了笑:“其實何媛是個合格的妻子,為父看得出來,她是真心對你的。蘇家有這樣一個兒媳也算是福分,你……”
蘇名振狠狠的點頭,淚水從臉頰滑落:“我知道的,父親!善待她!”
“嗯!”
蘇秀最後看了兒子一眼,趁蘇名振不注意一把抓起床邊的毒藥吞了下去,看著兒子臉上的驚慌和悲哀,他伸手觸摸著兒子的臉龐說道:“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名振,用你一聲碌碌無為,換蘇家崛起立於萬眾之巔,值得。”
蘇名振狠狠的點頭,任淚水從父親的手縫中流出。
蘇名振死了,並沒有太大的遺憾。
想到父親臨死前的囑托,蘇名振收拾起煩亂的心情,伸手將妻子攬在懷裏:“媛兒,對不起。我心裏煩躁,不該對你大聲的。”
何媛搖了搖頭,依偎在丈夫堅實的臂彎裏:“夫君,隻怪妾身無能,隻會惹人煩躁的哭泣,卻想不到如何為夫君解憂。”
蘇名振伸手輕輕的摩挲著妻子已經隆起來的肚子,充滿歉意的說道:“媛兒,是我不好。隻顧著自己煩惱卻忽視你,不要哭了,咱們以後還要好好的生活下去呢。等迴到了雲陽縣之後我保證每天都陪著你,一起等咱們的孩子出世。”
他看著何媛的眼睛說道:“父親已經給孩子取好了名字,叫蘇拾舟,字固為!”
“嗯!父親想的好名字。”
蘇名振沒有聽出來妻子迴答的有些心不在焉,他心裏隻想著父親的話:“名振,記著,蘇家這條暫時沉下去的大船,早晚會被你的孩子重新掌舵迎風破浪!”
官道並不十分的平整,馬車搖搖晃晃的,坐在裏麵雖然墊著厚厚的棉墊,可還是顛簸的厲害。何媛已經有了五個月的身孕正是反應大的時候,顛簸的久了忍不住就要嘔吐。蘇名振叫坐在車廂外麵的小丫鬟柳兒,讓她拿個盆子進來,隻是連著喊了好幾聲都不見有人迴應,蘇名振心裏的火氣再一次冒了出來。
蘇家才失了勢,一個小丫頭居然都敢不理會自己!
他聊開厚厚的簾子,猛地拉開車廂的門。
一具還帶著體溫的屍體仰倒進蘇名振的懷裏,小丫鬟柳兒清秀的麵容出現在他的視線裏。她眼睛睜得大大的,嘴巴張開,似乎是想唿喊,卻最終沒有發出聲音,又或者,那一聲悲鳴被淒厲的北風吹的遠遠的到了天際了吧?
在柳兒的胸口心髒的位置上插著一支弩箭,從小就勤練武藝的蘇名振一眼就認出那是大漢最精銳的騎兵黑麒麟軍配備的連弩所發射出來的弩箭。這種弩箭隻有一尺多長,卻是純鐵鍛造,鋒利無比,勢大力沉,八十步內穿破兩層牛皮甲如割破一張白紙。
第一百五十六章 藥
建雄軍北調大同的理由很充分,僅僅是一個防止大遼入侵的借口足矣。這樣一來,大學士蘇秀的兒女親家建雄軍指揮使何坤雖然離著太原更近了,表麵上看蘇秀的支持者又多了一個。
但何坤從領兵開拔的那天起心裏就好像升起了一層烏雲,陰暗的看不見一絲光亮。陛下在旨意裏表達的意思很清楚,因為遼國鷹揚郎將海裏的事現在漢和遼的關係如履薄冰,誰也說不好大遼的四十萬宮帳軍的百戰精兵會不會揮師南下,所以調建雄軍北上無可厚非。
問題關鍵就出在這裏了,既然是防患於未然,那為什麽不允許自己多帶些兵馬?一萬人,別說論戰鬥力建雄軍遠不是大遼精銳的宮帳軍的對手,就算六萬建雄軍全部北上能不能扛得住遼兵的一次衝擊都不好說。
一萬人,還不夠大遼這頭餓狼填牙縫的。
從接到陛下的旨意,何坤的心裏就糾結起了一個大疙瘩,他自己想盡了辦法也解不開。無論掉他北上的理由多充分,他都從中嗅到了一股陰謀的味道。何坤這個人最大的優點就是時時反省自己,每天都會審視自己是不是犯下了什麽錯誤。
所以從大軍開拔的那天,他就不斷在心裏計算著到底是出了什麽事讓陛下對自己起了疑心?若真的僅僅是正常的調防,絕對不會讓建雄軍其他人馬原地不動!想來想去何坤隻得出了一個結論,那就是這幾年自己確實有些過火了。
先是和大學士蘇秀結成了兒女親家,隻隔了一年又和槐州郡守歐陽明結成了異性兄弟。這一下朝廷裏最大的兩個世家都站在了自己的身邊,想不招人妒忌都不可能!
一想到這裏,何坤身上的冷汗就止不住的往下流。為什麽自己會疏忽了這樣嚴重的問題?把自己的女兒嫁給蘇秀的兒子蘇名振,本意不過是想給女兒找一個好的歸宿。蘇家世代公卿禮儀傳家,自己的女兒嫁過去不會受了委屈。而和歐陽明結拜為兄弟卻不過是剿滅了槐州悍匪汪真時候喝慶功酒,酒醉後和歐陽明之間的一句笑談,可誰知後來歐陽明當了真,從此見了他便一直尊稱為兄長。
想到自己居然如此的蠢,他就懊惱的想一把一把的薅頭發。自己小心翼翼的在官場上打拚了大半輩子,怎麽會連歐陽家這點小把戲都沒看出來?一聲大哥雖然並不能說明自己真的就把歐陽明當成兄弟,卻在不知不覺間被綁在了歐陽家這艘大船上!
自己千小心萬小心,還是被所謂的世家給算計了。
想通了這一節,何坤心裏反而輕鬆了一些。陛下若是僅僅懷疑自己勾結世家,那還不算是什麽災難性的結果。隻要自己以後和蘇家,歐陽家拉開距離,甚至站在這兩家的對立麵上去,隻要陛下給自己足夠的時間來表態,那事情完全有緩和的餘地。
而這次陛下隻準許自己帶兵一萬北上,而不是削去自己的兵權,從這點來看陛下還沒有對自己完全失望。隻要自己遵旨領兵駐紮大同,然後不管陛下是對歐陽家動手,還是將屠刀瞄準蘇家,自己都不要理會。
到大同的第一天,在幕僚的捉刀下一份舉報歐陽家圖謀不軌的奏折就被何坤用六百裏加快送到了太原府。之所以這樣做無非是想迅速的和歐陽家撇清關係而已,雖然手段十分的拙劣且卑鄙,但何坤目前也隻能這樣做了。他不想謀反,自己這份前程都是陛下和先帝提拔的,沒了皇室的支持,他知道自己什麽都不是。
而之所以選擇歐陽家,一時因為想通了之後何坤對歐陽明的為人十分的鄙視。二十因為畢竟自己的女兒嫁到了蘇家。再說蘇秀就在軍機處,折子遞上去之後蘇秀看過一定會明白自己的用意。以蘇秀那隻老狐狸的狡猾,肯定會賣力的幫自己的忙。蘇家在和歐陽家的鬥法中屢屢落敗,明知道這樣做或許不足以打擊歐陽家但隻要能惡心對方一下,蘇秀也是樂意幹的。
隻是何坤沒想到的是,自己的折子遞是遞上去了,但完全沒有經過蘇秀的手。大學士蘇秀已經因為“身體不適”被陛下準許在家休息,不必在進軍機處操勞了。
這折子是被盧森交給孝帝的,孝帝看了看隻是淡淡的笑了笑,隨即把折子放在一邊再也沒有看第二眼。從孝帝的臉色上盧森沒有看出什麽,但心裏卻沒來由的一冷。他知道蘇家完蛋了,在大漢永遠都不可能翻身。
過了一會兒,孝帝對盧森道:“替朕寫一封信給何坤,告訴他朕信得過他。讓他好好帶兵,朕江山的北大門都交給他了。”
想了想,孝帝問道:“何坤是不是有個女兒?”
盧森點頭道:“是,何坤的愛女何媛去年嫁給了蘇秀的長子蘇名振。”
孝帝嗯了一聲,貌似隨意的說了一句:“給蘇家大兒媳一個誥命吧,就三品好了,另外替我去蘇家看看蘇秀,告訴他好好養病,等身子好起來朕等著他繼續來幫朕出出主意什麽的。”
盧森詫異了一下,隨即明白了過來。他躬身應了一聲,隨即退了出去。
兩份旨意很快就擬好,一份快馬送去大同,另一份盧森本打算讓禮部尚書候申送去蘇府的,但想了想還是決定自己親自走一趟。
蘇府的大宅子就在陽平大街上,占地極廣。論規模除了暉王劉植的王府可以相比之外,可以算得上太原府數一數二的豪宅。這樣規模的府邸卻不用擔心被皇室猜忌,或許在太原府裏隻有蘇家一門有這樣的殊榮。就是歐陽家,在太原府的宅子也遠不如蘇家的恢弘。有忠王劉淩的例子在那裏擺著,誰敢將宅子建的太過於富麗堂皇?
很多大人在孝帝登基後主動搬家,將自己原來的大宅子閑置起來而是搬到很小的庭院裏去住,無非是為了表明一個態度而已。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忠王的王府都隻有那麽大,誰都得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
轎子在蘇府門前停下來的時候,蘇家長子蘇名振已經站在外麵等候很久了。接到了消息之後,蘇秀就讓自己的兒子在外麵站著,已經足足一個時辰。
門前的雪已經掃的幹幹淨淨,可是不知道為什麽,高牆大院的蘇府在那些枯枝老樹的映襯下顯得那麽蕭條,盧森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自己此時的心情如此,還是這個代表著輝煌的大宅子真的日薄黃昏了。
“拜見世伯,小侄得知世伯要來之後一直就在門前等候,若不是家父身體實在不好,家父也要親自迎出門來的。”
蘇名振施了一個晚輩見長輩的大禮。
盧森笑著伸手扶了他一下道:“世侄客氣了,老夫身上的事情太多所以耽擱了一會兒,倒讓世侄就等了。”
蘇名振道:“世伯不要這麽說,這是晚輩應盡的禮數。”
兩個人說著話走進了院子,甬道兩邊站著兩排下人,躬著身子迎接盧森的到來,這樣的隆重的接待倒讓盧森有些不適應。隻是稍微一想就明白了蘇秀這樣興師動眾的原因,想到蘇秀還是想掙紮一下試圖翻身,盧森又覺得有些聊賴。
到了客廳之後落座,立刻就有清秀的丫鬟端上來香茶。盧森端起茶杯抿了一口隨即問道:“蘇大人最近怎麽樣?朝廷裏的事情太多也抽不開身,老夫早就來看望一下蘇大人了。”
蘇名振禮貌的答道:“前陣子本來已經好起來了,一場大雪下來又受了風寒,這些日子每日都是昏昏沉沉的睡著,難得清醒。”
盧森歎了口氣道:“蘇大人憂心國事整日操勞,真真的是被累倒的。現在也好,好好休養一段時間,等身子恢複了再迴到朝廷裏為陛下效力就是。公事是忙不完的,老夫現在也是時常感到力不從心啊。”
蘇名振感動道:“多謝世伯的關心,父親他…...其實已經有了告老還鄉的打算。前日裏醒過來就曾跟我說過,想迴到槐州老家去看看。”
盧森道:“蘇大人操勞的半生倒也是該好好休息一下了,我記得自從蘇大人從龍以來一直沒有迴過槐州吧?這份為國為民的品德,老夫是深為欽佩的。嗬嗬……不過隻怕蘇大人是迴不了槐州了。”
他這話一說完,蘇名振的臉色頓時變的慘白。
“世伯……此話怎講?”
對蘇名振的反應盧森很滿意,他是故意這樣說的。哈哈笑了笑,盧森安慰蘇名振道:“世侄多心了,老夫這次前來其實是受了陛下的囑托,特意來慰問蘇大人的。陛下心裏心裏十分惦念著蘇大人,經常跟我提起說身邊沒有了蘇大人在,總覺得渾身不舒服。臨來的時候陛下特意囑托我跟蘇大人說好好養病,等好了之後再迴朝廷幫陛下分憂。”
他笑了笑說道:“蘇大人雖然身體不適,但聖眷依然如往昔一般。這不,陛下特意晉封世侄的賢妻蘇何氏為三品誥命,旨意稍後我再宣讀,咱們先去看看蘇大人吧。”
蘇名振跪倒以頭觸地道:“謝陛下的恩典。”
蘇名振領路,兩個人一前一後到了蘇秀的臥房。蘇秀的妻子很久之前就去世了,但他一直沒有續弦,也不曾吸納一房小妾,光論這一點盧森對他還是十分欽佩的。房間裏的光線很暗,還沒進門就感覺到一股冷森森的陰氣。
盧森進了門正看見蘇秀掙紮著要坐起來,兩個小丫鬟正吃力的扶著他。盧森緊走幾步攙扶著蘇秀的手臂,看著仿似一下子老了二十歲的同僚也不禁感慨:“蘇大人,十幾日未見,咱們憔悴成了這個樣子?”
蘇秀想要行禮卻被盧森硬攔住,兩個人的手緊緊的握在一起。
蘇秀看著盧森老淚縱橫:“多謝大人還惦記著下官,下官心裏……感動。”
盧森安慰了幾句,迴憶起以往同朝為官的恩恩怨怨,都有些唏噓。兩個人一直說著過往的事,蘇秀的精神也變的好了許多。當聽到陛下封兒媳為三品誥命夫人的時候,蘇秀感動的熱淚盈眶。
隻是他還沒得及謝恩,老同僚老上司盧森忽然臉色變的鄭重。
他從懷裏掏出一包東西放在蘇秀的床頭,有些傷感的說道:“陛下惦記著蘇大人的病情,特意讓太醫院的禦醫配了一個方子。蘇大人……”
後麵的話盧森再也說不出來,而蘇秀在這一刻則僵硬的如同一尊化石。看著那一小塊白綾包裹著的藥丸,蘇秀的眼淚順著下頜滴落。
“盧大人不必再說了,我明白。”
第一百五十七章 迴家
第二天一早就從蘇府傳出了消息,大學士蘇秀病重不治,昨夜身亡了。
更讓人感覺到悲哀的是,蘇秀的死似乎把整個蘇家的生氣都帶走了。陛下的旨意在第一時間送來,追封蘇秀為尚書令,開府儀同三司,加開國郡公銜。緊接著以忠王劉淩為首的百官前來吊唁,喪事在禮部尚書候申的主持下辦的風光至極。
蘇秀入土為安後的第七天,世襲了郡公爵位的蘇名振接到聖旨,允許他的懇請迴槐州將蘇秀的靈位送迴宗祠,出人預料的是蘇家這一次顯然沒打算再迴太原,老老少少四百餘口離開了太原,車隊在京畿大營的五百人馬護送下緩緩的駛向了槐州。
人去樓空,偌大的蘇家大院變得陰森森的空蕩。
出了太原府之後大路上的積雪已經融化的差不多了,道路也不是特別的泥濘,車把式揮舞著鞭子抖的啪啪的響,和著騾馬噴鼻的聲音,是浩浩蕩蕩車隊中難得的生氣。總得來說整支隊伍死氣沉沉,全都是一身孝服的蘇家子弟一臉的悲戚,看上去就好像一對陰間的鬼魂。
蘇名振坐在馬車裏,臉色蒼白如紙,眉宇間糾結著一個解不開的疙瘩。被封了誥命的妻子就坐在身邊,不斷的用手帕擦拭著淚水。
“不要哭了!”
沒來由的一陣怒火生氣,他看著自己原本十分喜歡的妻子都變得麵目可憎。蘇媛嚇了一跳,不敢辯駁,隻是低著頭笑聲啜泣著。她的容貌算不得嬌媚,因為有了身孕身子看上去也顯得跟豐滿,臉色同樣白的嚇人。
見了妻子這個樣子,蘇名振心裏又是一疼。他想起父親臨死前的交代,心裏的怒氣隨即被一陣淒涼所取代。
“孩兒,善待何媛,以後你和幾個弟弟的生死安危全在她的身上了。”
想不明白為什麽前一刻還表示著對同僚的關心,宣告了陛下對臣子的信任,下一刻宰相大人就會冷冰冰麵無表情的取出毒藥。難道這就是父親為之奮鬥了大半生的官場?怎麽會如此的冷漠?
似乎看出來兒子並不在意自己的話,蘇秀苦笑著解釋道:“陛下雖然懷疑為父,但他畢竟還是一位仁慈的皇帝。之所以給了何媛一個誥命無非是想堵住大臣們的嘴而已,從今以後咱們蘇家再也不可能有人出來做官了,全家老小都要仰仗著何媛這位誥命夫人才能苟延殘喘。”
他眼神柔和的看著自己的兒子,他曾經堅信蘇名振的成就絕對在自己之上。兒子聰明,武藝也頗好,熟讀兵書,本來他打算徹底退出朝廷前去求一次忠王,讓他看在以往自己為國盡力的麵子上收留蘇名振。隻是可惜,陛下的動作比他要快的多。
“名振,聽為父的,以後千萬不要慢待了何媛。咱們蘇家這一次算是垮了,但你嶽父何坤在建雄軍節度使的位置上做的很牢靠,陛下也不會輕易動以為手握六萬雄兵的大將軍。以後蘇家若想再次出人頭地,機會都在何媛的身上。”
看著自己的愛子,蘇秀眼神中都是不舍和愧疚。
“名振,你本來應該有一份大大的前程,隻怪為父太貪心也太膽小了。蘇家雖然保住了,但你這一生隻怕要碌碌無為。以你的資質,本來應該超越為父成為我蘇家的驕傲,都是因為為父一念之差將你的前程斷送了。”
蘇名振心如刀絞,想勸解父親幾句,蘇秀笑著打斷他的話說道:“不過還好,陛下總歸是不忍心將事情做絕。陛下可以不承認我蘇秀的孫子,總不能歧視何坤的外孫不是?名振,你這一生最大的任務就是好好培養你和何媛的孩子,將來培養他成為棟梁之才,重塑我蘇家在太原府的威望!”
“為父死之後,你就帶著族人遷迴槐州府去。槐州現在雖然是歐陽明任郡守,但咱們的祖籍在那裏,再加上何坤在背後看著,他也不敢明目張膽的針對咱們蘇家。更何況……”
蘇秀冷冷一笑道:“他們歐陽家的下場未必就比得上咱們蘇家,為父雖然怕死,終歸還是對得起大漢的。而歐陽家的那幾個敗類卻時時想著推翻陛下自立,他們將來結局注定了死無全屍。”
再次打斷兒子的哀求,蘇秀道:“趁著為父還清醒,必須將後事交代清楚。名振,你的文采是好的,迴到槐州之後不妨多結交文人墨客,每日裏寫寫字做做畫,不要想著重振門楣。我說過了,這事就交給你和何媛的孩子,我的孫子來完成。”
“咱們家在槐州雲陽縣有很大一份產業,你二叔在雲陽縣經營多年,蘇家在那裏遠比在太原要安全。記住,不管朝裏什麽人造反,咱們蘇家都不能參與!好好的在雲陽縣休養生息,不可再涉及到朝廷之爭。”
“你記住了嗎?”
蘇秀一臉嚴肅的問道。
蘇名振狠狠的點了點頭:“我記住了父親!孩兒此生永遠不得出仕,盡力培養我和何媛的孩子。孩兒每日都會吟詩作畫結交風流人物,絕對不參與朝廷的事。”
他的語氣真誠,隻是臨死的蘇秀卻沒有聽出兒子在決心後麵隱藏的一份狠辣決絕。蘇秀猜不到兒子的想法,也想不到兒子其實已經走上了一個極端。
蘇秀不知道的事情很多,在他眼裏溫文爾雅的蘇名振,其實早就已經和那個試圖謀反的王爺勾結在一起,隻等著那個王爺推翻了孝帝之後,立刻就會從雲陽縣返迴太原!
看到兒子迴答的幹脆,蘇秀滿意的笑了笑說道:“迴到雲陽縣之後不要理會歐陽明這個人,不管他說什麽做什麽都不要理會。這個人的死期已經不遠了,不管他做什麽出格的事你都不要計較,自有為父在陰曹地府裏等他算賬。”
他慈祥的笑了笑:“其實何媛是個合格的妻子,為父看得出來,她是真心對你的。蘇家有這樣一個兒媳也算是福分,你……”
蘇名振狠狠的點頭,淚水從臉頰滑落:“我知道的,父親!善待她!”
“嗯!”
蘇秀最後看了兒子一眼,趁蘇名振不注意一把抓起床邊的毒藥吞了下去,看著兒子臉上的驚慌和悲哀,他伸手觸摸著兒子的臉龐說道:“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名振,用你一聲碌碌無為,換蘇家崛起立於萬眾之巔,值得。”
蘇名振狠狠的點頭,任淚水從父親的手縫中流出。
蘇名振死了,並沒有太大的遺憾。
想到父親臨死前的囑托,蘇名振收拾起煩亂的心情,伸手將妻子攬在懷裏:“媛兒,對不起。我心裏煩躁,不該對你大聲的。”
何媛搖了搖頭,依偎在丈夫堅實的臂彎裏:“夫君,隻怪妾身無能,隻會惹人煩躁的哭泣,卻想不到如何為夫君解憂。”
蘇名振伸手輕輕的摩挲著妻子已經隆起來的肚子,充滿歉意的說道:“媛兒,是我不好。隻顧著自己煩惱卻忽視你,不要哭了,咱們以後還要好好的生活下去呢。等迴到了雲陽縣之後我保證每天都陪著你,一起等咱們的孩子出世。”
他看著何媛的眼睛說道:“父親已經給孩子取好了名字,叫蘇拾舟,字固為!”
“嗯!父親想的好名字。”
蘇名振沒有聽出來妻子迴答的有些心不在焉,他心裏隻想著父親的話:“名振,記著,蘇家這條暫時沉下去的大船,早晚會被你的孩子重新掌舵迎風破浪!”
官道並不十分的平整,馬車搖搖晃晃的,坐在裏麵雖然墊著厚厚的棉墊,可還是顛簸的厲害。何媛已經有了五個月的身孕正是反應大的時候,顛簸的久了忍不住就要嘔吐。蘇名振叫坐在車廂外麵的小丫鬟柳兒,讓她拿個盆子進來,隻是連著喊了好幾聲都不見有人迴應,蘇名振心裏的火氣再一次冒了出來。
蘇家才失了勢,一個小丫頭居然都敢不理會自己!
他聊開厚厚的簾子,猛地拉開車廂的門。
一具還帶著體溫的屍體仰倒進蘇名振的懷裏,小丫鬟柳兒清秀的麵容出現在他的視線裏。她眼睛睜得大大的,嘴巴張開,似乎是想唿喊,卻最終沒有發出聲音,又或者,那一聲悲鳴被淒厲的北風吹的遠遠的到了天際了吧?
在柳兒的胸口心髒的位置上插著一支弩箭,從小就勤練武藝的蘇名振一眼就認出那是大漢最精銳的騎兵黑麒麟軍配備的連弩所發射出來的弩箭。這種弩箭隻有一尺多長,卻是純鐵鍛造,鋒利無比,勢大力沉,八十步內穿破兩層牛皮甲如割破一張白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