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楊信歸附後漢的時候,為了結交當時任河東節度使的劉崇,派少年楊重貴到太原,後來楊信投靠後周,楊重貴留在太原,事北漢世祖劉崇,年少英武的楊業很受劉崇的看重,他以楊重貴為養孫賜姓劉改名繼業。
這位名震關內外的名將,從小就擅長騎射,愛好打獵,武藝也高,20多歲便入仕太原的北漢政權,先擔任保衛指揮使,以驍勇著稱,以功升遷到建雄軍節度使,受到北漢皇帝的信任和重用。由於劉繼業戰功卓越,所向披靡,國人號稱無敵。
然而楊業在北漢三十多年的戰績卻淹沒在茫茫的曆史長河之中,《宋史》《遼史》對這位北漢名將的記載很少很少。但是不管是北宋還是遼國,對這位名將都是十分忌諱的。北漢這個弱小的國家之所以能在夾縫中生存這麽久,這位號稱無敵的將軍功不可沒。
也許說起來很多人對楊業也不是很熟悉,但是提到楊家將,提到楊六郎幾乎就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
這可是一位大名鼎鼎的曆史人物啊。
這是劉淩的第一印象。
然而,有些可笑的就是,這位在後世赫赫有名的大人物,此刻卻激動萬分的仰視著自己的偶像……忠親王,也就是曾經一手建立撫遠軍數次擊敗強大後周軍隊的劉淩!
連劉淩自己都覺得有些好笑,所以他才會一時失神。不過劉淩以劉淩的心機,他很快就將心情平靜了下來。楊業雖然是名人,但是劉淩知道,身處在這個時代,以後或許見到的曆史名人會更多,名頭會更大。比如後周現在的那位皇帝郭榮,也就是柴榮,也是大大的名人呢。再比如,或許還會見到一統中原的那位宋太祖,趙匡胤!
不過按照曆史的進程,現在的趙匡胤應該已經小有名氣了才對,為什麽到了現在一直不曾聽說後周出了這樣一個人物呢?
但此時這可不是劉淩需要關注的問題,現在他需要關注的是,後周來勢洶洶的二十萬大軍該如何應對。
想了想,劉淩問道:“現在玉州守城的既然是撫遠軍第六營,不是有不下萬人嗎?為何你剛才說隻有不足五千人守城?還有,我離開的時候,不記得有什麽撫遠軍第六營新軍呢?”
楊業終於見到了自己敬仰心中偶像,他壓抑住內心的激動,深吸了一口氣,盡量語氣平靜的說道:“迴王爺,玉州和壇州是咱們大漢的南大門,王爺在南方的時候壇州屯兵一萬五千,玉州一萬,還有一萬人的撫遠軍第三營在霄州,和壇州玉州成品字布置,互為照應。即便後周大軍攻到也能應付自如。”
“王爺迴都城第一年的時候,撫遠軍的布置基本上還沒有變更。但是從第二年開始,撫遠軍新任的指揮使安恆就開始排擠王爺當初的老部下,先是逼死了撫遠軍第三營的將軍李貞,將第三營一萬軍馬都劃歸到了應州由他統領,隻隔了一個月,他又故技重施將第六營的將軍杜義騙到應州,逼杜將軍自己辭去第三營將軍的職務。杜將軍不服,帶著我們不足二百親兵從安恆的三千人馬中衝了出來。”
“迴到玉州後,卻發現守城的第六營一萬軍卒已經被安恆用兵符調走,也駐紮在了應州附近。第六營到了應州之後,千夫長以上的首領都被安恆在酒宴上殺了!”
“杜將軍奈何不了那安賊,先後寫了六道奏折用快馬送往都城,結果都被安恆派人半路攔殺了。因為玉州百姓都愛戴擁護杜將軍,那安恆不敢派兵圍城引起朝廷的注意,於是就僵持了下來。”
“再後來,壇州的第一營將軍李飛光也被安恆撤職查辦,壇州軍馬隻留下兩千老弱殘兵,精銳都被調到了應州一帶。自此整個撫遠軍幾乎都落在了安恆的手裏,他排除異己,一手遮天。為了控製下麵的將領,他殺了何止百人!”
“杜將軍守衛玉州,手下隻剩下了我們不足百人的親兵,無奈之下隻好招募鄉勇。因為杜將軍的威望,我們用了三個月招收了五千人的隊伍。杜將軍不敢自立番號,仍稱為撫遠軍第六營,隻是以新軍代稱。末將就是杜將軍那個時候任命的新軍都虞候,幫助杜將軍訓練新軍。”
“杜將軍每日都會派斥候在邊界巡視,其實後周大軍開拔的時候我們就已經收到了消息。杜將軍不記前仇以國家為重,派人火速前往應州通知安恆。可是……可是那安恆!竟然把前去送信的人給殺了!還說什麽杜義擾亂軍心意圖謀反!”
孝帝聽到這裏,氣的三魂出竅。他猛的站起來,一拍龍案:“好一個安恆!好一個國賊!想當初先帝還說安恆忠心不二且飽讀兵書,可當大用。如今看來先皇是看走了眼,可恨啊!朕必殺此人!”
劉淩也是眼神冰冷,他攥緊了拳頭,眼神中都是森冷的殺氣!好端端的一支撫遠軍,就這麽被安恆搞的支離破碎!自己曾經手下那些能征善戰的將領,如今竟然一個一個都被自己的同胞殺害!
說道激動處,那楊業也是目中含淚,他帶著哭腔說道:“杜將軍沒有辦法,親自帶了兩千兵馬到壇州布防。可是,壇州城早就人心惶惶了,安恆留下的兩千軍馬都是老弱病殘,幾乎沒有什麽戰鬥力。杜將軍帶人修繕城池,安撫民心。招募鄉勇,鼓動百姓一起守城。”
“可是,四千守城兵馬,一半是老弱,一半是新軍,如何能擋得住孫玄道和後周先鋒柴信手下的八萬精兵啊!杜將軍帶兵頑強抵抗了兩天,手下已經不足兩千兵馬。可是即便是這樣,守城的軍卒都沒有後退一步!”
“誰知第三天的晚上,壇州太守劉學半夜開了城門,竟然帶著家眷親信投降了後周!後周大軍一擁而入,杜將軍抵抗不住,帶著一千殘兵退迴了玉州。後周軍破城之後連著燒殺搶掠了兩天,之後就由柴信守壇州。後周元帥孫玄道親自領兵直取玉州!”
“杜將軍迴到玉州之後,再次派人請安恆發兵支援。但是那安恆非但不派人來,還說我家杜將軍勾結後周拱手送出了壇州城!”
“孫玄道八萬大軍圍困玉州,玉州百姓都已經上城和周軍拚命了,可是,那安恆坐擁六萬撫遠軍精銳,就是不發一兵一卒!”
正在這時,忽然承先殿外麵一個小太監跌跌撞撞的跑了進來,跪下稟報道:“陛……陛下,南方特急軍報!”
孝帝眼神一凜道:“傳進來!”
那小太監急急的跑了出去,不多時,一個衣甲鮮明,看起來威風凜凜的撫遠軍千夫長快步走進了大殿。這千夫長進來之後,撲通一聲跪倒在地:“微臣撫遠軍第四營千夫長孫誌叩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孝帝冷冷的問道:“何事奏來?”
隻見那孫誌,從懷裏掏出一份奏折說道:“啟稟陛下,就在前日後周兵馬大元帥孫玄道領兵十萬犯邊,壇州守撫遠軍第一營將軍李飛光殺害太守劉學,勾結孫玄道,打開城門迎接後周大軍入城,如今壇州已經被那孫玄道占了!第六營將軍杜義,不但未曾發兵救援壇州,竟然派人與後周元帥孫玄道秘密聯係,意圖造反,將玉州獻給後周!”
“撫遠軍指揮使安恆大人,日前帶人火速趕往壇州,已經於昨日和孫玄道大戰了一場,斬敵七千,大獲全勝。安大人率軍已經圍住了壇州,不日就能將壇州收複!”
“軍情緊急,安大人已經浴血奮戰了兩日,而那李飛光和杜義勾結後周,安大人腹背受敵,特命微臣火速趕來都城報信,請陛下發兵支援!”
聽他說完,孝帝安奈住火氣問道:“你說後周大軍前日來犯壇州,安恆昨日派你前來報信?”
那孫誌一頭觸地說道:“正是,陛下啊,如今軍情緊急,還望陛下念在安大人率軍浴血奮戰,早日發兵啊!”
孝帝哼了一聲,冷冷的說道:“昨日你才出發,一天就到了太原,你好快的速度!”
孫誌僵硬了一下,隨即叩首道:“微臣馬不停蹄,一天半夜跑死了三匹快馬,這才趕到都城!”
孝帝猛的一拍桌案道:“好一個欺君罔上的亂臣賊子!你衣服潔淨,盔甲鮮明,沒有絲毫的疲勞之態,以為朕是傻子嗎!殿前侍衛何在,給朕把這個滿口胡言,不知好歹的東西拉出去斬了!”
“唿!”
四個金甲的殿前武士一擁而上,也不管那孫誌如何的掙紮,加起來就拉了出去。那孫誌被拖著走,胡亂喊道:“陛下!饒命啊陛下!微臣忠心耿耿啊!”
孝帝氣的身子都顫抖了起來,他的臉色慘白,沒有了一絲的血色。
“老九!你說……該怎麽辦?”
他的目光望向劉淩,神情一下子萎靡起來。剛說完這句話,哇的一聲,孝帝吐出了一大口鮮血,直直的從龍椅旁邊摔了下來!
第六十章 調兵
孝帝被南方糜爛的局麵,還有那個一手遮天將撫遠軍全都調離原來駐地,導致後周大軍長驅直入的撫遠軍指揮使安恆氣的口吐鮮血,直直的從龍椅上摔了下來。這一下嚇壞了在場的文武大臣,內侍等人一下子就亂了手腳。
劉淩一個箭步衝過去,將孝帝從地上橫著抱在懷裏。
“傳禦醫!火速派人到迴春堂把李東昌李神醫接進宮裏來!”
劉淩大喝了一聲,抱著孝帝迴到了寢宮。他將孝帝平放在床上,提起眼皮看了看。劉淩雖然對各種書籍都有涉獵,但是醫術方麵幾乎是沒有什麽經驗之談。救人性命,並不是看過幾本醫書,知道幾個病例就能稱之為醫生的。再者,這是他的二哥,更是北漢的皇帝陛下,萬一出了什麽差錯那就悔之晚矣。
劉淩翻開了孝帝的眼皮,見眼珠上布滿了血絲。此時的孝帝唿吸急促,心跳的震動十分的劇烈。
禦醫還沒來,下麵的人全都慌亂成了一團。大學士蘇秀,城門守杜義就在門外守著,其他的大臣們也在門外跪成了一片。這時老宰相剛剛得到宮裏的傳喚,才睡下又急急的趕了過來。柱國將軍蘇虎咆,中書令歐陽仁合也正在趕來的半路上。
老宰相剛進宮就聽說皇帝陛下昏厥了過去,老人一個踉蹌險些摔倒。在兩個小太監的攙扶下,直接奔寢宮跑了過來。
劉淩坐在孝帝的身邊,腦子裏也是一片混亂。劉淩強迫自己冷靜下來,仔細的迴想,看看是不是能想起什麽有用的東西來。
忽然,他想起一個小偏方。這是在前世的時候看電視節目聽來的,說是如果有人心髒病發作,身邊沒有藥物,而救護車還沒有趕到的情況下。可以將孜然碾成粉末,然後用醋調和後喂食病人,可以緩解病人的痛楚。
想到這裏,劉淩猛的眼神一亮。太醫院離這裏有一段路程,這個時候正是當值太醫剛剛迴去換班的時候,等禦醫趕過來最少也還要十幾分鍾。這就是北漢國的一個弊端了,盛唐時期也好,再之前的隋朝也好,之後的宋元明清等朝代,禦醫幾乎是和皇帝寸步不離的。
皇帝上朝,禦醫就在殿外守著。皇帝迴寢宮,禦醫同樣就在外麵候著。而北漢國第一任皇帝,也就是孝帝的父親劉業,不過是個番將。他自立國號登基為帝到現在也不過二十幾年的時間,很多事情都沒有完善。
就光說太醫院遠在禁宮的邊緣,就是跑著沒有十幾二十分鍾也到不了這裏。而當值的太醫換班,則要迴到太醫院交接。平時顯不出有什麽不妥,可是真出了事情太醫肯定是來不及救治的。
還好,因為孝帝吃住在承先殿,所以在承先殿的後麵臨時搭建了一個小廚房。劉淩派人找來了一些孜然,然後親手碾碎了,倒了一些醋將孜然粉調和均勻後,扶著孝帝的脖子一點點的喂了進去。
這東西並不是十分對症的藥物,有沒有效果劉淩也不敢確定。不過可以肯定的就是,這東西喝下去肯定沒有害處的。
劉淩喂完了醋,也再沒了其他的法子,隻能等著太醫過來了。
原本孝帝驟然暈倒,身上的汗水已經濕透了衣衫。沒想到的是劉淩那個不確定的不算是藥的,醋和孜然粉的藥汁喝下去之後。孝帝竟然漸漸的平靜了下來,也不像之前那樣大汗淋漓了。
劉淩見這東西確實有效,心理麵踏實了一些。又過了五六分鍾,四五個太醫終於急匆匆的趕了過來。一番望聞問切,幾個太醫終於鬆了口氣。
“怎麽樣?”
劉淩問道。
幾個太醫商議了一下,為首的那人整理了一下措辭,小心翼翼的說道:“迴忠親王,我們幾個商量了一下,一致認為陛下這次病倒,是因為氣血攻心,心有鬱結,又過於疲勞,需要好好的修養一段時間了。隻要調理得當,應該很快就會恢複的。”
聽他說完,劉淩心裏懸著的石頭總算落了地。他對幾個太醫點了點頭說道:“陛下春秋鼎盛,隻是平時確實太累了些。你們好好診治,不可延誤!”
那幾個太醫頻頻點頭,又湊到一起商討怎麽寫方子去了。
此時經過太醫的針灸推拿,孝帝的唿吸已經十分的平穩。或許他真的是太累了,現在睡的十分的安詳。劉淩不忍打擾,於是帶著宰相盧森其他幾個軍機處的大人退了出去。
在門外,劉淩對盧森說道:“老丞相,陛下休息的這段日子裏,朝政上的事就交給您和幾位大人了。現在南方局勢緊迫,劉淩一刻都不能耽擱。這樣吧,我看軍機處就不要一個人輪值了,從今天起您和大學士蘇大人,柱國將軍蘇大人,還有中書令歐陽大人分成兩批,每日軍機處至少要有兩個人一同當值才行。”
“軍國上的事交給劉淩,幾位大人,朝政上的事就請多多費心了!”
劉淩一抱拳,真摯的說道。
盧森幾個人連忙迴禮,盧森道:“忠親王放心,我們幾人必定盡心竭力!”
中書令歐陽仁合則道:“忠親王,現在陛下龍體欠安,朝政還是您來主持決斷的好。若是您在,一切都不是問題。但是若是您離開的話,我怕我們幾個老骨頭撐不起來啊!”
劉淩擺手道:“歐陽大人,你要知道,皇帝陛下既然挑選你進入軍機處,就是對你的能力十分的肯定,對你抱著十分的希望。現在這個時候,正是需要大人為國效力大展拳腳力挽狂瀾的時候。而大人若是隻會妄自菲薄,豈不辜負了陛下的一番厚望?”
他示意歐陽仁合不要再說:“歐陽大人,忠國事,盡心力,但求問心無愧。”
劉淩道:“軍機處每日兩人輪值,就這麽定了。一個人常伴陛下左右,若是陛下有什麽旨意就迅速傳達下去,另一人在軍機處處理日常事務,切不可懈怠。”
“還有一事,本王不出兩日就會親自南下禦敵,後勤給養的事就交給幾位大人了。本王知道國庫空虛,現在將這件事交給幾位大人,你們會很辛苦。這樣吧,這些日子給遼國所湊的歲貢都拿出來用過軍費,至於遼國方麵,我自有辦法交代。”
“還有就是,周延公,這個人我要帶走。”
劉淩簡短的交代了幾句之後說道:“本王這次南下,還望幾位大人同心協力,共同度過此次難關。請幾位大人放心,隻要後勤補給充足,本王有能力將後周大軍趕出國門,收複壇州!”
說完,劉淩一拱手,讓侍衛帶著楊業,然後直接去了兵部。
兵部尚書羅成林恭敬的將劉淩請到了上座,然後恭恭敬敬的在下首站了。
劉淩問道:“羅大人,現在都城有多少兵馬可用,北方六州,還可抽調多少軍馬?”
羅成林道:“迴忠親王,都城之內現在有禁軍一萬二千,原京畿大營的人馬兩萬七千,再加上已經調到京畿大營駐地的原城防守備軍一萬四千,共計有軍馬五萬三千人。北方六州城防歸建雄軍管轄,建雄軍共有八萬八千人馬,分布在六州布防。”
“都城方麵,除去必須的兵馬守城維護安穩,可以抽調出三萬人,已經是極限了。而建雄軍第一營,第二營原本駐紮在大同以北,後來調到枚州。這兩個營,兩萬餘軍馬沒有駐防任務倒是可以隨時抽調,再從其他州府抽調一些,從建雄軍共抽調三萬軍馬也是極限了。若是再多的話,都城和北方就有些控製不住了。”
劉淩想了想,從都城抽調三萬,從建雄軍抽調三萬,共計六萬人馬。數量上是不少,但是除了京畿大營的人馬之外,建雄軍的第一營和第二營戰力實在有限,不然也不會被遼國騎兵欺負的調離原來的駐地。而京畿大營現在負責都城守護,若是將原來的守備軍調迴去守城的話,難保不會發生什麽意外。
至於一萬二千人的禁軍,雖然號稱精銳,實則都是繡花枕頭禁看不禁用。
京畿大營守城,最多抽調一萬人,然後從禁軍調出一部分補充城防。剩下的禁軍和原來的守備軍是必須都要帶走的。六萬人,雖然戰力有限,但是勉強夠了。
現在應州,撫遠軍指揮使安恆手下應該最少還有六萬大軍。撫遠軍是劉淩一手建立起來的,戰鬥力遠比北方的建雄軍要強大的多。若是能順利將安恆拿下,收迴撫遠軍的指揮權,這一仗就不是沒有希望了。
六萬北方軍,再加上六萬撫遠軍,十二萬人對後周二十萬精銳之師,雖然還是比較勉強,但已經不是不可一戰!
關鍵是,如何能順利的從安恆手裏將撫遠軍收迴來!
若是逼的急了,隻怕那個家夥狗急跳牆帶著六萬撫遠軍降了後周,那就再也沒有迴天之力了。
劉淩想了想說道:“這樣,從京畿大營抽調一萬精銳,從禁軍抽調六千,再加上原來守備軍的一萬四千人馬,總計三萬,今天下午之前,必須在京畿大營駐地集結完畢。建雄軍第一營和第二營,在加上從其他州府抽調的一萬軍馬,最遲明日下午就要分別開拔,本王帶著三萬都城大軍到達南方邊界五日之內,若是建雄軍的人馬還沒有趕到,自建雄軍指揮使以下,將軍,偏將,千夫長一律拿下,斬立決!”
兵部尚書羅成林隻覺得後脊梁一陣涼意躥了上來,這忠親王也太狠了吧。建雄軍分散在六個州府,隻給兩日時間準備,確實太倉促了些。可是,麵對這個殺人的魔王,羅成林隻能點頭記住。
劉淩見羅成林臉色難看,笑著說道:“羅大人,你放心,本王不會讓你難做的。你現在就準備調兵令符,我會讓我手下親兵分頭去建雄軍駐地督促他們盡快開拔。若是出了什麽紕漏,和你羅大人是沒有關係的。”
羅成林頓時鬆了口氣,連聲道謝。他可是知道,不管是撫遠軍還是建雄軍,那些家夥們駐紮在各州府,早就成了那一地的霸主,兵部的調兵令到底管不管用他心裏是一點底氣都沒有的。若是建雄軍的那些將領們拒不執行,或者拖延誤事,他這個兵部尚書也是絲毫辦法都沒有。到時候陛下怪罪下來,有他的好果子吃。現在忠親王把這事包攬了下來,倒是讓他心裏舒服了幾分。
第六十一章 遣將
劉淩從兵部出來,並沒有再去皇宮,而是直接迴了王府。季承雲已經被安排到了裴浩的府前埋伏著,現在軍情緊急,裴浩的事已經不重要了。迴到王府之後,他讓趙大傳信給季承雲,晚上到王府來見他,至於裴浩那邊就暫且放下。
劉淩已經想好了,裴浩這個人到底還是一個良材,不能棄之不顧。為今之計也隻能帶著這個家夥去南方了,他若是在南方立下了一些功勞,將來迴到朝廷也好說話一些。
至於司馬律,還有司馬律背後那人,隻能暫且放下。司馬律和他背後的主子都不是笨蛋,明白樹倒猢猻散的道理。有北漢國存在,他們還能照樣貪贓枉法活的逍遙自在,大把大把的數銀子。若是北漢亡了,他們也會跟著一起完蛋。所以劉淩相信,司馬律也好,他背後那人也好,都不會在這個時期出來添亂的。
這位名震關內外的名將,從小就擅長騎射,愛好打獵,武藝也高,20多歲便入仕太原的北漢政權,先擔任保衛指揮使,以驍勇著稱,以功升遷到建雄軍節度使,受到北漢皇帝的信任和重用。由於劉繼業戰功卓越,所向披靡,國人號稱無敵。
然而楊業在北漢三十多年的戰績卻淹沒在茫茫的曆史長河之中,《宋史》《遼史》對這位北漢名將的記載很少很少。但是不管是北宋還是遼國,對這位名將都是十分忌諱的。北漢這個弱小的國家之所以能在夾縫中生存這麽久,這位號稱無敵的將軍功不可沒。
也許說起來很多人對楊業也不是很熟悉,但是提到楊家將,提到楊六郎幾乎就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
這可是一位大名鼎鼎的曆史人物啊。
這是劉淩的第一印象。
然而,有些可笑的就是,這位在後世赫赫有名的大人物,此刻卻激動萬分的仰視著自己的偶像……忠親王,也就是曾經一手建立撫遠軍數次擊敗強大後周軍隊的劉淩!
連劉淩自己都覺得有些好笑,所以他才會一時失神。不過劉淩以劉淩的心機,他很快就將心情平靜了下來。楊業雖然是名人,但是劉淩知道,身處在這個時代,以後或許見到的曆史名人會更多,名頭會更大。比如後周現在的那位皇帝郭榮,也就是柴榮,也是大大的名人呢。再比如,或許還會見到一統中原的那位宋太祖,趙匡胤!
不過按照曆史的進程,現在的趙匡胤應該已經小有名氣了才對,為什麽到了現在一直不曾聽說後周出了這樣一個人物呢?
但此時這可不是劉淩需要關注的問題,現在他需要關注的是,後周來勢洶洶的二十萬大軍該如何應對。
想了想,劉淩問道:“現在玉州守城的既然是撫遠軍第六營,不是有不下萬人嗎?為何你剛才說隻有不足五千人守城?還有,我離開的時候,不記得有什麽撫遠軍第六營新軍呢?”
楊業終於見到了自己敬仰心中偶像,他壓抑住內心的激動,深吸了一口氣,盡量語氣平靜的說道:“迴王爺,玉州和壇州是咱們大漢的南大門,王爺在南方的時候壇州屯兵一萬五千,玉州一萬,還有一萬人的撫遠軍第三營在霄州,和壇州玉州成品字布置,互為照應。即便後周大軍攻到也能應付自如。”
“王爺迴都城第一年的時候,撫遠軍的布置基本上還沒有變更。但是從第二年開始,撫遠軍新任的指揮使安恆就開始排擠王爺當初的老部下,先是逼死了撫遠軍第三營的將軍李貞,將第三營一萬軍馬都劃歸到了應州由他統領,隻隔了一個月,他又故技重施將第六營的將軍杜義騙到應州,逼杜將軍自己辭去第三營將軍的職務。杜將軍不服,帶著我們不足二百親兵從安恆的三千人馬中衝了出來。”
“迴到玉州後,卻發現守城的第六營一萬軍卒已經被安恆用兵符調走,也駐紮在了應州附近。第六營到了應州之後,千夫長以上的首領都被安恆在酒宴上殺了!”
“杜將軍奈何不了那安賊,先後寫了六道奏折用快馬送往都城,結果都被安恆派人半路攔殺了。因為玉州百姓都愛戴擁護杜將軍,那安恆不敢派兵圍城引起朝廷的注意,於是就僵持了下來。”
“再後來,壇州的第一營將軍李飛光也被安恆撤職查辦,壇州軍馬隻留下兩千老弱殘兵,精銳都被調到了應州一帶。自此整個撫遠軍幾乎都落在了安恆的手裏,他排除異己,一手遮天。為了控製下麵的將領,他殺了何止百人!”
“杜將軍守衛玉州,手下隻剩下了我們不足百人的親兵,無奈之下隻好招募鄉勇。因為杜將軍的威望,我們用了三個月招收了五千人的隊伍。杜將軍不敢自立番號,仍稱為撫遠軍第六營,隻是以新軍代稱。末將就是杜將軍那個時候任命的新軍都虞候,幫助杜將軍訓練新軍。”
“杜將軍每日都會派斥候在邊界巡視,其實後周大軍開拔的時候我們就已經收到了消息。杜將軍不記前仇以國家為重,派人火速前往應州通知安恆。可是……可是那安恆!竟然把前去送信的人給殺了!還說什麽杜義擾亂軍心意圖謀反!”
孝帝聽到這裏,氣的三魂出竅。他猛的站起來,一拍龍案:“好一個安恆!好一個國賊!想當初先帝還說安恆忠心不二且飽讀兵書,可當大用。如今看來先皇是看走了眼,可恨啊!朕必殺此人!”
劉淩也是眼神冰冷,他攥緊了拳頭,眼神中都是森冷的殺氣!好端端的一支撫遠軍,就這麽被安恆搞的支離破碎!自己曾經手下那些能征善戰的將領,如今竟然一個一個都被自己的同胞殺害!
說道激動處,那楊業也是目中含淚,他帶著哭腔說道:“杜將軍沒有辦法,親自帶了兩千兵馬到壇州布防。可是,壇州城早就人心惶惶了,安恆留下的兩千軍馬都是老弱病殘,幾乎沒有什麽戰鬥力。杜將軍帶人修繕城池,安撫民心。招募鄉勇,鼓動百姓一起守城。”
“可是,四千守城兵馬,一半是老弱,一半是新軍,如何能擋得住孫玄道和後周先鋒柴信手下的八萬精兵啊!杜將軍帶兵頑強抵抗了兩天,手下已經不足兩千兵馬。可是即便是這樣,守城的軍卒都沒有後退一步!”
“誰知第三天的晚上,壇州太守劉學半夜開了城門,竟然帶著家眷親信投降了後周!後周大軍一擁而入,杜將軍抵抗不住,帶著一千殘兵退迴了玉州。後周軍破城之後連著燒殺搶掠了兩天,之後就由柴信守壇州。後周元帥孫玄道親自領兵直取玉州!”
“杜將軍迴到玉州之後,再次派人請安恆發兵支援。但是那安恆非但不派人來,還說我家杜將軍勾結後周拱手送出了壇州城!”
“孫玄道八萬大軍圍困玉州,玉州百姓都已經上城和周軍拚命了,可是,那安恆坐擁六萬撫遠軍精銳,就是不發一兵一卒!”
正在這時,忽然承先殿外麵一個小太監跌跌撞撞的跑了進來,跪下稟報道:“陛……陛下,南方特急軍報!”
孝帝眼神一凜道:“傳進來!”
那小太監急急的跑了出去,不多時,一個衣甲鮮明,看起來威風凜凜的撫遠軍千夫長快步走進了大殿。這千夫長進來之後,撲通一聲跪倒在地:“微臣撫遠軍第四營千夫長孫誌叩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孝帝冷冷的問道:“何事奏來?”
隻見那孫誌,從懷裏掏出一份奏折說道:“啟稟陛下,就在前日後周兵馬大元帥孫玄道領兵十萬犯邊,壇州守撫遠軍第一營將軍李飛光殺害太守劉學,勾結孫玄道,打開城門迎接後周大軍入城,如今壇州已經被那孫玄道占了!第六營將軍杜義,不但未曾發兵救援壇州,竟然派人與後周元帥孫玄道秘密聯係,意圖造反,將玉州獻給後周!”
“撫遠軍指揮使安恆大人,日前帶人火速趕往壇州,已經於昨日和孫玄道大戰了一場,斬敵七千,大獲全勝。安大人率軍已經圍住了壇州,不日就能將壇州收複!”
“軍情緊急,安大人已經浴血奮戰了兩日,而那李飛光和杜義勾結後周,安大人腹背受敵,特命微臣火速趕來都城報信,請陛下發兵支援!”
聽他說完,孝帝安奈住火氣問道:“你說後周大軍前日來犯壇州,安恆昨日派你前來報信?”
那孫誌一頭觸地說道:“正是,陛下啊,如今軍情緊急,還望陛下念在安大人率軍浴血奮戰,早日發兵啊!”
孝帝哼了一聲,冷冷的說道:“昨日你才出發,一天就到了太原,你好快的速度!”
孫誌僵硬了一下,隨即叩首道:“微臣馬不停蹄,一天半夜跑死了三匹快馬,這才趕到都城!”
孝帝猛的一拍桌案道:“好一個欺君罔上的亂臣賊子!你衣服潔淨,盔甲鮮明,沒有絲毫的疲勞之態,以為朕是傻子嗎!殿前侍衛何在,給朕把這個滿口胡言,不知好歹的東西拉出去斬了!”
“唿!”
四個金甲的殿前武士一擁而上,也不管那孫誌如何的掙紮,加起來就拉了出去。那孫誌被拖著走,胡亂喊道:“陛下!饒命啊陛下!微臣忠心耿耿啊!”
孝帝氣的身子都顫抖了起來,他的臉色慘白,沒有了一絲的血色。
“老九!你說……該怎麽辦?”
他的目光望向劉淩,神情一下子萎靡起來。剛說完這句話,哇的一聲,孝帝吐出了一大口鮮血,直直的從龍椅旁邊摔了下來!
第六十章 調兵
孝帝被南方糜爛的局麵,還有那個一手遮天將撫遠軍全都調離原來駐地,導致後周大軍長驅直入的撫遠軍指揮使安恆氣的口吐鮮血,直直的從龍椅上摔了下來。這一下嚇壞了在場的文武大臣,內侍等人一下子就亂了手腳。
劉淩一個箭步衝過去,將孝帝從地上橫著抱在懷裏。
“傳禦醫!火速派人到迴春堂把李東昌李神醫接進宮裏來!”
劉淩大喝了一聲,抱著孝帝迴到了寢宮。他將孝帝平放在床上,提起眼皮看了看。劉淩雖然對各種書籍都有涉獵,但是醫術方麵幾乎是沒有什麽經驗之談。救人性命,並不是看過幾本醫書,知道幾個病例就能稱之為醫生的。再者,這是他的二哥,更是北漢的皇帝陛下,萬一出了什麽差錯那就悔之晚矣。
劉淩翻開了孝帝的眼皮,見眼珠上布滿了血絲。此時的孝帝唿吸急促,心跳的震動十分的劇烈。
禦醫還沒來,下麵的人全都慌亂成了一團。大學士蘇秀,城門守杜義就在門外守著,其他的大臣們也在門外跪成了一片。這時老宰相剛剛得到宮裏的傳喚,才睡下又急急的趕了過來。柱國將軍蘇虎咆,中書令歐陽仁合也正在趕來的半路上。
老宰相剛進宮就聽說皇帝陛下昏厥了過去,老人一個踉蹌險些摔倒。在兩個小太監的攙扶下,直接奔寢宮跑了過來。
劉淩坐在孝帝的身邊,腦子裏也是一片混亂。劉淩強迫自己冷靜下來,仔細的迴想,看看是不是能想起什麽有用的東西來。
忽然,他想起一個小偏方。這是在前世的時候看電視節目聽來的,說是如果有人心髒病發作,身邊沒有藥物,而救護車還沒有趕到的情況下。可以將孜然碾成粉末,然後用醋調和後喂食病人,可以緩解病人的痛楚。
想到這裏,劉淩猛的眼神一亮。太醫院離這裏有一段路程,這個時候正是當值太醫剛剛迴去換班的時候,等禦醫趕過來最少也還要十幾分鍾。這就是北漢國的一個弊端了,盛唐時期也好,再之前的隋朝也好,之後的宋元明清等朝代,禦醫幾乎是和皇帝寸步不離的。
皇帝上朝,禦醫就在殿外守著。皇帝迴寢宮,禦醫同樣就在外麵候著。而北漢國第一任皇帝,也就是孝帝的父親劉業,不過是個番將。他自立國號登基為帝到現在也不過二十幾年的時間,很多事情都沒有完善。
就光說太醫院遠在禁宮的邊緣,就是跑著沒有十幾二十分鍾也到不了這裏。而當值的太醫換班,則要迴到太醫院交接。平時顯不出有什麽不妥,可是真出了事情太醫肯定是來不及救治的。
還好,因為孝帝吃住在承先殿,所以在承先殿的後麵臨時搭建了一個小廚房。劉淩派人找來了一些孜然,然後親手碾碎了,倒了一些醋將孜然粉調和均勻後,扶著孝帝的脖子一點點的喂了進去。
這東西並不是十分對症的藥物,有沒有效果劉淩也不敢確定。不過可以肯定的就是,這東西喝下去肯定沒有害處的。
劉淩喂完了醋,也再沒了其他的法子,隻能等著太醫過來了。
原本孝帝驟然暈倒,身上的汗水已經濕透了衣衫。沒想到的是劉淩那個不確定的不算是藥的,醋和孜然粉的藥汁喝下去之後。孝帝竟然漸漸的平靜了下來,也不像之前那樣大汗淋漓了。
劉淩見這東西確實有效,心理麵踏實了一些。又過了五六分鍾,四五個太醫終於急匆匆的趕了過來。一番望聞問切,幾個太醫終於鬆了口氣。
“怎麽樣?”
劉淩問道。
幾個太醫商議了一下,為首的那人整理了一下措辭,小心翼翼的說道:“迴忠親王,我們幾個商量了一下,一致認為陛下這次病倒,是因為氣血攻心,心有鬱結,又過於疲勞,需要好好的修養一段時間了。隻要調理得當,應該很快就會恢複的。”
聽他說完,劉淩心裏懸著的石頭總算落了地。他對幾個太醫點了點頭說道:“陛下春秋鼎盛,隻是平時確實太累了些。你們好好診治,不可延誤!”
那幾個太醫頻頻點頭,又湊到一起商討怎麽寫方子去了。
此時經過太醫的針灸推拿,孝帝的唿吸已經十分的平穩。或許他真的是太累了,現在睡的十分的安詳。劉淩不忍打擾,於是帶著宰相盧森其他幾個軍機處的大人退了出去。
在門外,劉淩對盧森說道:“老丞相,陛下休息的這段日子裏,朝政上的事就交給您和幾位大人了。現在南方局勢緊迫,劉淩一刻都不能耽擱。這樣吧,我看軍機處就不要一個人輪值了,從今天起您和大學士蘇大人,柱國將軍蘇大人,還有中書令歐陽大人分成兩批,每日軍機處至少要有兩個人一同當值才行。”
“軍國上的事交給劉淩,幾位大人,朝政上的事就請多多費心了!”
劉淩一抱拳,真摯的說道。
盧森幾個人連忙迴禮,盧森道:“忠親王放心,我們幾人必定盡心竭力!”
中書令歐陽仁合則道:“忠親王,現在陛下龍體欠安,朝政還是您來主持決斷的好。若是您在,一切都不是問題。但是若是您離開的話,我怕我們幾個老骨頭撐不起來啊!”
劉淩擺手道:“歐陽大人,你要知道,皇帝陛下既然挑選你進入軍機處,就是對你的能力十分的肯定,對你抱著十分的希望。現在這個時候,正是需要大人為國效力大展拳腳力挽狂瀾的時候。而大人若是隻會妄自菲薄,豈不辜負了陛下的一番厚望?”
他示意歐陽仁合不要再說:“歐陽大人,忠國事,盡心力,但求問心無愧。”
劉淩道:“軍機處每日兩人輪值,就這麽定了。一個人常伴陛下左右,若是陛下有什麽旨意就迅速傳達下去,另一人在軍機處處理日常事務,切不可懈怠。”
“還有一事,本王不出兩日就會親自南下禦敵,後勤給養的事就交給幾位大人了。本王知道國庫空虛,現在將這件事交給幾位大人,你們會很辛苦。這樣吧,這些日子給遼國所湊的歲貢都拿出來用過軍費,至於遼國方麵,我自有辦法交代。”
“還有就是,周延公,這個人我要帶走。”
劉淩簡短的交代了幾句之後說道:“本王這次南下,還望幾位大人同心協力,共同度過此次難關。請幾位大人放心,隻要後勤補給充足,本王有能力將後周大軍趕出國門,收複壇州!”
說完,劉淩一拱手,讓侍衛帶著楊業,然後直接去了兵部。
兵部尚書羅成林恭敬的將劉淩請到了上座,然後恭恭敬敬的在下首站了。
劉淩問道:“羅大人,現在都城有多少兵馬可用,北方六州,還可抽調多少軍馬?”
羅成林道:“迴忠親王,都城之內現在有禁軍一萬二千,原京畿大營的人馬兩萬七千,再加上已經調到京畿大營駐地的原城防守備軍一萬四千,共計有軍馬五萬三千人。北方六州城防歸建雄軍管轄,建雄軍共有八萬八千人馬,分布在六州布防。”
“都城方麵,除去必須的兵馬守城維護安穩,可以抽調出三萬人,已經是極限了。而建雄軍第一營,第二營原本駐紮在大同以北,後來調到枚州。這兩個營,兩萬餘軍馬沒有駐防任務倒是可以隨時抽調,再從其他州府抽調一些,從建雄軍共抽調三萬軍馬也是極限了。若是再多的話,都城和北方就有些控製不住了。”
劉淩想了想,從都城抽調三萬,從建雄軍抽調三萬,共計六萬人馬。數量上是不少,但是除了京畿大營的人馬之外,建雄軍的第一營和第二營戰力實在有限,不然也不會被遼國騎兵欺負的調離原來的駐地。而京畿大營現在負責都城守護,若是將原來的守備軍調迴去守城的話,難保不會發生什麽意外。
至於一萬二千人的禁軍,雖然號稱精銳,實則都是繡花枕頭禁看不禁用。
京畿大營守城,最多抽調一萬人,然後從禁軍調出一部分補充城防。剩下的禁軍和原來的守備軍是必須都要帶走的。六萬人,雖然戰力有限,但是勉強夠了。
現在應州,撫遠軍指揮使安恆手下應該最少還有六萬大軍。撫遠軍是劉淩一手建立起來的,戰鬥力遠比北方的建雄軍要強大的多。若是能順利將安恆拿下,收迴撫遠軍的指揮權,這一仗就不是沒有希望了。
六萬北方軍,再加上六萬撫遠軍,十二萬人對後周二十萬精銳之師,雖然還是比較勉強,但已經不是不可一戰!
關鍵是,如何能順利的從安恆手裏將撫遠軍收迴來!
若是逼的急了,隻怕那個家夥狗急跳牆帶著六萬撫遠軍降了後周,那就再也沒有迴天之力了。
劉淩想了想說道:“這樣,從京畿大營抽調一萬精銳,從禁軍抽調六千,再加上原來守備軍的一萬四千人馬,總計三萬,今天下午之前,必須在京畿大營駐地集結完畢。建雄軍第一營和第二營,在加上從其他州府抽調的一萬軍馬,最遲明日下午就要分別開拔,本王帶著三萬都城大軍到達南方邊界五日之內,若是建雄軍的人馬還沒有趕到,自建雄軍指揮使以下,將軍,偏將,千夫長一律拿下,斬立決!”
兵部尚書羅成林隻覺得後脊梁一陣涼意躥了上來,這忠親王也太狠了吧。建雄軍分散在六個州府,隻給兩日時間準備,確實太倉促了些。可是,麵對這個殺人的魔王,羅成林隻能點頭記住。
劉淩見羅成林臉色難看,笑著說道:“羅大人,你放心,本王不會讓你難做的。你現在就準備調兵令符,我會讓我手下親兵分頭去建雄軍駐地督促他們盡快開拔。若是出了什麽紕漏,和你羅大人是沒有關係的。”
羅成林頓時鬆了口氣,連聲道謝。他可是知道,不管是撫遠軍還是建雄軍,那些家夥們駐紮在各州府,早就成了那一地的霸主,兵部的調兵令到底管不管用他心裏是一點底氣都沒有的。若是建雄軍的那些將領們拒不執行,或者拖延誤事,他這個兵部尚書也是絲毫辦法都沒有。到時候陛下怪罪下來,有他的好果子吃。現在忠親王把這事包攬了下來,倒是讓他心裏舒服了幾分。
第六十一章 遣將
劉淩從兵部出來,並沒有再去皇宮,而是直接迴了王府。季承雲已經被安排到了裴浩的府前埋伏著,現在軍情緊急,裴浩的事已經不重要了。迴到王府之後,他讓趙大傳信給季承雲,晚上到王府來見他,至於裴浩那邊就暫且放下。
劉淩已經想好了,裴浩這個人到底還是一個良材,不能棄之不顧。為今之計也隻能帶著這個家夥去南方了,他若是在南方立下了一些功勞,將來迴到朝廷也好說話一些。
至於司馬律,還有司馬律背後那人,隻能暫且放下。司馬律和他背後的主子都不是笨蛋,明白樹倒猢猻散的道理。有北漢國存在,他們還能照樣貪贓枉法活的逍遙自在,大把大把的數銀子。若是北漢亡了,他們也會跟著一起完蛋。所以劉淩相信,司馬律也好,他背後那人也好,都不會在這個時期出來添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