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話題轉的
穿越到大梁國從落水開始 作者:紅燒豆腐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話題轉的,周半夏一怔之下正要提起周夫人和她說的擇吉日扶柩迴籍一事,就聽外麵周四順喊她。
顧文軒連忙抱她站起身,替她拉拉好衣裙之餘,說一聲等晚上再聊,推周半夏先出內室去見周四順。
而他目送媳婦離開之後,皺起了眉頭,想到周半夏不直接問周夫人那位表少爺究竟是何人,又不由失笑。
“姑爺呢?”
“睡著了。”
周四順沒有懷疑,今日顧文軒忙得很,大江就早早迴房歇著去了,擔心吵醒姑爺,他伸手指了指中院。
中院正房,之前人最多時,周長平和小白氏也未入住,如今府試結束了,周四順就拉顧二柱住那邊。
正廳。
顧二柱、周長平、顧文鈺,立哥兒,以及小白氏,不是喝著茶,就是輕聲嘮著,也提到何時迴程比較合適。
今日收獲甚豐。
如去周府觀禮的顧文鈺。
他和立哥兒一樣拿到了徑山書院的入學推薦書,無須等徑山書院每年秋季招生,隨時可以去書院。
當然,要想入院就讀也要考試的,但和秋季招生過三關斬六將似的入院考試肯定不一樣,入學是穩了。
連他自己都沒想到待久了,還有此待遇。
要不是距離六月院試隻有區區兩個月,還需迴家一趟,還需提前到行省備考,他都想直接去徑山書院了。
“最快也等府試發案第三天啟程如何?”
周半夏知他們歸心似箭,行禮後坐穩,“我爹最快也要那天啟程。”
在場的皆知,她所謂的爹,指的肯定是顧二柱。
周四順是一時走不了了,還要以三丫師父二弟的名義隨周府扶柩迴籍去定州府。
定州府的北麵是保城府,南麵是真定府。
而青陽縣,宋時,屬河北西路中山府,金時屬河北西路定州所轄,可見距離定州府並不是很遠。
此時無外人,小白氏就當代表問了。
周夫人可有提到擇哪一天吉日扶柩迴籍?
他們不一起走也需要備上一份奠儀,以示吊唁和慰問。
別說,周夫人之前私底下還就和周半夏商量了此事,周半夏也讚同低調行事。
她這邊就計劃府試發案次日,她也會搬到莊子避開有客來訪,等第三天午後會和周夫人他們在高家祖地匯合啟程。
隨後會在定州府待些時日,等事情辦完之後先迴家一趟,再迴定州府與備考的顧文軒和大江匯合去往真定府。
隻是計劃不如變化,不好當著小白氏他們的麵提起此事,周半夏先迴答小白氏提出的問題。
關於周府擇哪一天吉日扶柩迴籍,她就以還需要周煥那邊安排為準,他們委實沒有必要多等推辭了。
隨之話題一轉,轉到了近日即將派人提前去真定府準備,請周長平統計一下大概有多少人入住。
言外之意,顧文軒和大江去真定府參加院試期間,依然無意入住客棧,或是借住親戚家的院子。
接觸至今,周長平也算是比較了解自己這位侄女的行事作風。
見顧二柱含笑點頭,就知周半夏一準事先已經和顧二柱商量好了,倒無須擔憂侄女不尊公爹,先斬後奏。
在他這個讀書人看來,周半夏這個侄女既然已經嫁人,自是以公公婆婆和夫君為首。
故而,他也沒猶豫地報出了包括自己在內,共有幾位去參加院試的考生,以及隨同的人數,以備周半夏盡早核算要租多大的院子。
至於吃住一應開銷,院試人數比此趟來府城更少,當公爹的顧二柱已經堅決不收下半文,不提也罷。
倒是接下來就立馬等府試發案啟程迴村,要不要和趙家村還有留下等人一起走,此事還需顧家二哥拿主意。
對此,顧二柱的建議肯定是既然一起來,自然是一道迴最好,隻不過他近兩三天還沒有和趙老三碰頭。
但可以想象得到隻要他提出,趙老三一準讚成。
別的不說,這家夥通過他家胰子作坊,就沒少賺銀子。
孩子娘最近的來信裏麵就提到他不在家期間,趙老二媳婦都恨不得待他家不走,就想著能多拉走一批貨。
這也是他為何要先行一步迴村的緣故。
總要早三丫一步到家把事先準備的活兒給安排好了。
等三丫一到立馬搬到作坊,不然天氣一天比一天熱,即使人手都買好了,就自家後院都轉過來,產量還下來,更虧大了。
幸在周煥這位親家大人不是迂腐古板的讀書人,並不會覺得三丫開胰子作坊有辱身份,還通情達理的讓他多護著點孩子。
不愧是當個大官的大人,可會說話了。
啥孩子雖聰慧,卻無心計,能有幸進他家門,他兩口子開明,能得以他兩口子愛護,不擔心孩子受委屈的。
不光會說話,還挺會做人。
不止不需他親自提出想老兒子和大江拜師,還考慮到不收文鈺和立哥兒的,事先安排了入讀徑山書院的推薦書。
甚至連等府試發案,不管孩子有沒有榜上有名,必然會有請帖上門,也早早安排好讓孩子如何合情合理謝絕。
把老兒子小兩口交給這樣的親家大人,顧二柱很放心,趁著後天府試發案之前,次日先和趙老三見麵。
要問趙老三,如今最羨慕誰,毫無疑義,就是顧二柱了。
顧家六郎的才學有了,支持他讀書科舉的錢財也不缺了,如今更是傍上了周煥周大人這條大船。
這樣的人,隻要不出太大岔子,日後考中進士,入朝為官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況且,顧家六郎還不到二十,如此年輕,有周大人那位老師,徑山書院山長那樣的師祖,隻要肯下苦功,日後的前程不會輸於他大哥。
有兒如此,還愁啥。
到茶館。
兩人見著了。
想到顧二柱賣命供長兄和大侄子讀書科舉,結果那父子二人一事無成,反倒是親兒子起來了,趙老三還是好笑不已。
“撿到寶了?”
“想到你之前幹的蠢事了。”
“滾犢子。”
“你親家周二爺呢?你們倆人‘孟不離焦,焦不離孟’的,今兒咋不見他在,怕我讓他請客不成?”
“不愧是你趙老三,消息靈通啊。”
顧文軒連忙抱她站起身,替她拉拉好衣裙之餘,說一聲等晚上再聊,推周半夏先出內室去見周四順。
而他目送媳婦離開之後,皺起了眉頭,想到周半夏不直接問周夫人那位表少爺究竟是何人,又不由失笑。
“姑爺呢?”
“睡著了。”
周四順沒有懷疑,今日顧文軒忙得很,大江就早早迴房歇著去了,擔心吵醒姑爺,他伸手指了指中院。
中院正房,之前人最多時,周長平和小白氏也未入住,如今府試結束了,周四順就拉顧二柱住那邊。
正廳。
顧二柱、周長平、顧文鈺,立哥兒,以及小白氏,不是喝著茶,就是輕聲嘮著,也提到何時迴程比較合適。
今日收獲甚豐。
如去周府觀禮的顧文鈺。
他和立哥兒一樣拿到了徑山書院的入學推薦書,無須等徑山書院每年秋季招生,隨時可以去書院。
當然,要想入院就讀也要考試的,但和秋季招生過三關斬六將似的入院考試肯定不一樣,入學是穩了。
連他自己都沒想到待久了,還有此待遇。
要不是距離六月院試隻有區區兩個月,還需迴家一趟,還需提前到行省備考,他都想直接去徑山書院了。
“最快也等府試發案第三天啟程如何?”
周半夏知他們歸心似箭,行禮後坐穩,“我爹最快也要那天啟程。”
在場的皆知,她所謂的爹,指的肯定是顧二柱。
周四順是一時走不了了,還要以三丫師父二弟的名義隨周府扶柩迴籍去定州府。
定州府的北麵是保城府,南麵是真定府。
而青陽縣,宋時,屬河北西路中山府,金時屬河北西路定州所轄,可見距離定州府並不是很遠。
此時無外人,小白氏就當代表問了。
周夫人可有提到擇哪一天吉日扶柩迴籍?
他們不一起走也需要備上一份奠儀,以示吊唁和慰問。
別說,周夫人之前私底下還就和周半夏商量了此事,周半夏也讚同低調行事。
她這邊就計劃府試發案次日,她也會搬到莊子避開有客來訪,等第三天午後會和周夫人他們在高家祖地匯合啟程。
隨後會在定州府待些時日,等事情辦完之後先迴家一趟,再迴定州府與備考的顧文軒和大江匯合去往真定府。
隻是計劃不如變化,不好當著小白氏他們的麵提起此事,周半夏先迴答小白氏提出的問題。
關於周府擇哪一天吉日扶柩迴籍,她就以還需要周煥那邊安排為準,他們委實沒有必要多等推辭了。
隨之話題一轉,轉到了近日即將派人提前去真定府準備,請周長平統計一下大概有多少人入住。
言外之意,顧文軒和大江去真定府參加院試期間,依然無意入住客棧,或是借住親戚家的院子。
接觸至今,周長平也算是比較了解自己這位侄女的行事作風。
見顧二柱含笑點頭,就知周半夏一準事先已經和顧二柱商量好了,倒無須擔憂侄女不尊公爹,先斬後奏。
在他這個讀書人看來,周半夏這個侄女既然已經嫁人,自是以公公婆婆和夫君為首。
故而,他也沒猶豫地報出了包括自己在內,共有幾位去參加院試的考生,以及隨同的人數,以備周半夏盡早核算要租多大的院子。
至於吃住一應開銷,院試人數比此趟來府城更少,當公爹的顧二柱已經堅決不收下半文,不提也罷。
倒是接下來就立馬等府試發案啟程迴村,要不要和趙家村還有留下等人一起走,此事還需顧家二哥拿主意。
對此,顧二柱的建議肯定是既然一起來,自然是一道迴最好,隻不過他近兩三天還沒有和趙老三碰頭。
但可以想象得到隻要他提出,趙老三一準讚成。
別的不說,這家夥通過他家胰子作坊,就沒少賺銀子。
孩子娘最近的來信裏麵就提到他不在家期間,趙老二媳婦都恨不得待他家不走,就想著能多拉走一批貨。
這也是他為何要先行一步迴村的緣故。
總要早三丫一步到家把事先準備的活兒給安排好了。
等三丫一到立馬搬到作坊,不然天氣一天比一天熱,即使人手都買好了,就自家後院都轉過來,產量還下來,更虧大了。
幸在周煥這位親家大人不是迂腐古板的讀書人,並不會覺得三丫開胰子作坊有辱身份,還通情達理的讓他多護著點孩子。
不愧是當個大官的大人,可會說話了。
啥孩子雖聰慧,卻無心計,能有幸進他家門,他兩口子開明,能得以他兩口子愛護,不擔心孩子受委屈的。
不光會說話,還挺會做人。
不止不需他親自提出想老兒子和大江拜師,還考慮到不收文鈺和立哥兒的,事先安排了入讀徑山書院的推薦書。
甚至連等府試發案,不管孩子有沒有榜上有名,必然會有請帖上門,也早早安排好讓孩子如何合情合理謝絕。
把老兒子小兩口交給這樣的親家大人,顧二柱很放心,趁著後天府試發案之前,次日先和趙老三見麵。
要問趙老三,如今最羨慕誰,毫無疑義,就是顧二柱了。
顧家六郎的才學有了,支持他讀書科舉的錢財也不缺了,如今更是傍上了周煥周大人這條大船。
這樣的人,隻要不出太大岔子,日後考中進士,入朝為官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況且,顧家六郎還不到二十,如此年輕,有周大人那位老師,徑山書院山長那樣的師祖,隻要肯下苦功,日後的前程不會輸於他大哥。
有兒如此,還愁啥。
到茶館。
兩人見著了。
想到顧二柱賣命供長兄和大侄子讀書科舉,結果那父子二人一事無成,反倒是親兒子起來了,趙老三還是好笑不已。
“撿到寶了?”
“想到你之前幹的蠢事了。”
“滾犢子。”
“你親家周二爺呢?你們倆人‘孟不離焦,焦不離孟’的,今兒咋不見他在,怕我讓他請客不成?”
“不愧是你趙老三,消息靈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