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8章 正月初二
穿越到大梁國從落水開始 作者:紅燒豆腐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和一個喪心病狂地惦記著閨女的傻爹聊天是無法聊下去了,周半夏果斷岔開話題,要開始檢查明日拜年禮物。
不是隻有顧家三嬸會心疼兒媳的,她婆婆也親自給她妯娌二人都早早準備好了明早迴娘家拜年的禮物。
除此,還讓她們妯娌二人務必再給各自娘家添上拜年禮,可一點都不小氣,她爹娘這迴可又賺大了。
西廂房裏麵,見周半夏居然不和他聊閨女,閑得在核對明日拜年禮,顧文軒就開始搗蛋,硬是說禮物太多了。
一下子拿走一樣,又一下子放迴去的,把周半夏整得哭笑不得,到底挺著個大肚子,久站累了,他方才罷休。
幼稚了吧?
在自己媳婦前麵不要裝什麽正兒八經的?
顧文軒理直氣壯的如願見周半夏半臥在炕上,可算能隔著媳婦的肚子和寶貝閨女來個開年第一會談。
樂樂嗬嗬地過了開年第一天,次日,大年初二,出嫁女迴娘家拜年。
周餘江趕了個早。
先去李家村接了他大姐周大丫,包括還未出世的外甥在內的一家五口,再去河東接的他三姐兩口子。
同樣的,這一天一大早起,周家大門便敞開著,大門外地麵上還灑落著不少鞭炮留下的紅紙屑。
顧文軒陪周半夏迴娘家算是不遲不早,下馬車的時候剛好迎來了落後他們一步的周家姑奶奶們抵達。
老的姑奶奶,年輕的姑奶奶,還有這些姑奶奶們的男人,家小,人多的,硬是比去年正月初二多了一倍的人不止。
這其中便有顧揚青兩口子帶上兒子兒媳孫子孫女的從隔了條小巷子的嶽家周家三房也一起來上門拜年了。
門外客人諸多,門內主人也不少。
此時此刻,周秀才老倆口和獨子周長平兩口子,以及孫子,還有年幼的孫女們也都在這邊待客。
新年新氣象,好一個人丁旺盛的景觀。
說笑間,行禮著,問安的,老姑爺、新姑爺,很是熱鬧,可把喜歡裝嚴肅的周秀才給樂得繃不住了。
顧文軒不得不懷疑他媳婦這位大爺爺今天就是存心報複他那個本身也是嫡親大哥的周大牛說他搶兒孫來著了。
不是在背後編排他自己被抱養出去一輩子隻有一根苗,見不得他這個親大哥兒孫滿堂,還搶他這一房風水嘛。
他周秀才就搶了,怎麽滴!
再觀嶽父恭恭敬敬地凡事以周秀才為主,連招唿圍觀看熱鬧的左鄰右舍也不忘提到我大伯我大伯的,顧文軒更是偷樂不已。
虧他媳婦兒還老說他小心眼,論心眼大小,他嶽父可不比他這個姑爺大得了多少,立哥兒都和大江小河序齒了。
可憐的大江小河,一下子是周府四少爺五少爺的,一下子是周家二少爺四少爺的,很容易搞糊塗的。
這一天,或者說自從分家搬出來之後的每年這一天,在很多時候講究個怎麽節省的周四順出手還是很大方的。
不單好好設宴一番招待老姑爺新姑爺,大外甥小外甥大外孫,連姑奶奶、外孫女外甥女也和外孫媳外甥媳都上桌。
本著初一到初五不動火的習俗,為了初二這一天設宴招待自家姑奶奶們迴娘家拜年,他很是破費了不少。
節前就準備了諸多的吃食之物,今日更是在後院搭灶上鍋,與往年一樣力求給自家出嫁閨女撐起場子。
這一點,不說李春生和顧文軒連襟二人對於嶽父一番苦心深為欽佩,連顧揚青這個隔房姑爺也是深有同感。
畢竟認識這個隔房小舅子的人哪個不知這個隔房小舅子過日子有多摳門,是真真摳到連自家種的煙葉都舍不得吸一口。
即使這個隔房小舅子如今兒女出息了,根本不缺一文兩文錢的,還是難得見到他在集市多花一個銅板。
但每到正月初二這天,是真真舍得,十年前就隻要上門拜年,想走都走不了,愣是好酒好菜的上著。
往年正月初二陪媳婦孩子迴嶽家拜年,因離得比較近,顧揚青還有些顧慮自己要上門會讓周四順破費。
今年,他膽子大了!
他這隔房小舅子的家底,瞞誰還能瞞得他了?
不說路口集市有多大地盤是誰的,田地有多少,也不瞅三丫那孩子作坊開的有多大,會孝順親爹多少銀子。
單單大江那孩子雖說比不上他顧家麒麟子,但自打中秀才上縣學可不花一文錢,也是每月都能從衙門那裏領到米糧獎賞的。
他這個隔房的小舅子啊,這麽多年來還是一貫口風嚴實得不了,一般人是瞅不出他到底攢了多少家底,但腰包一準厚著了。
顧揚青就是不知他顧家麒麟子又塞給了嶽父三個城裏鋪子,他粗粗估算了一下,他這個隔房的小舅子家底應該不會比他少。
很多方麵可以看出來的,他堂弟就說他這個親家有個很好的地方,不貪也不眼紅,一般人都做不到。
這話是說到了點子上,人確實不錯,但話又說迴來了,窮得連父母兄弟嫌棄遭賤才分出來,還能不貪不眼紅?
是他這個隔房的小舅子生了個好閨女,不等分出來窮得連稅賦都交不起,這個閨女先幫忙撐起了家。
不光有閨女幫襯,也長了見識,最起碼連他兩口子都絲毫不知孩子居然有幸在高府老夫人身邊當丫鬟。
那是何等人家!
巡撫大人啊,如今還是吏部尚書!
正是應了福禍兩相依,否極泰來這句話啊,有高府當靠山,還貪啥眼紅啥,趙家都不敢輕易招惹他周家。
他這個隔房的小舅子肚子裏有貨呢,愣是裝傻做啞的瞞了十來年,可不是一般人,不怪有後福!
瞅瞅兒女孝順的,連兩個姑爺也敬重得很,還貪啥眼紅啥?
做人做到這個地步,換他,他都安生的待著,還開啥大車店,他也一準啥都不幹,讓孩子當家作主!
“……不好被三丫聽著,四五年前我有在府城那頭磚窯場幹過,倒不是很難燒,咱們這兒就有燒磚的黏土,不遠,就在你村子過去。”
嗯?
怎麽迴事?
怎麽一下子又嘮到燒磚了?
不是隻有顧家三嬸會心疼兒媳的,她婆婆也親自給她妯娌二人都早早準備好了明早迴娘家拜年的禮物。
除此,還讓她們妯娌二人務必再給各自娘家添上拜年禮,可一點都不小氣,她爹娘這迴可又賺大了。
西廂房裏麵,見周半夏居然不和他聊閨女,閑得在核對明日拜年禮,顧文軒就開始搗蛋,硬是說禮物太多了。
一下子拿走一樣,又一下子放迴去的,把周半夏整得哭笑不得,到底挺著個大肚子,久站累了,他方才罷休。
幼稚了吧?
在自己媳婦前麵不要裝什麽正兒八經的?
顧文軒理直氣壯的如願見周半夏半臥在炕上,可算能隔著媳婦的肚子和寶貝閨女來個開年第一會談。
樂樂嗬嗬地過了開年第一天,次日,大年初二,出嫁女迴娘家拜年。
周餘江趕了個早。
先去李家村接了他大姐周大丫,包括還未出世的外甥在內的一家五口,再去河東接的他三姐兩口子。
同樣的,這一天一大早起,周家大門便敞開著,大門外地麵上還灑落著不少鞭炮留下的紅紙屑。
顧文軒陪周半夏迴娘家算是不遲不早,下馬車的時候剛好迎來了落後他們一步的周家姑奶奶們抵達。
老的姑奶奶,年輕的姑奶奶,還有這些姑奶奶們的男人,家小,人多的,硬是比去年正月初二多了一倍的人不止。
這其中便有顧揚青兩口子帶上兒子兒媳孫子孫女的從隔了條小巷子的嶽家周家三房也一起來上門拜年了。
門外客人諸多,門內主人也不少。
此時此刻,周秀才老倆口和獨子周長平兩口子,以及孫子,還有年幼的孫女們也都在這邊待客。
新年新氣象,好一個人丁旺盛的景觀。
說笑間,行禮著,問安的,老姑爺、新姑爺,很是熱鬧,可把喜歡裝嚴肅的周秀才給樂得繃不住了。
顧文軒不得不懷疑他媳婦這位大爺爺今天就是存心報複他那個本身也是嫡親大哥的周大牛說他搶兒孫來著了。
不是在背後編排他自己被抱養出去一輩子隻有一根苗,見不得他這個親大哥兒孫滿堂,還搶他這一房風水嘛。
他周秀才就搶了,怎麽滴!
再觀嶽父恭恭敬敬地凡事以周秀才為主,連招唿圍觀看熱鬧的左鄰右舍也不忘提到我大伯我大伯的,顧文軒更是偷樂不已。
虧他媳婦兒還老說他小心眼,論心眼大小,他嶽父可不比他這個姑爺大得了多少,立哥兒都和大江小河序齒了。
可憐的大江小河,一下子是周府四少爺五少爺的,一下子是周家二少爺四少爺的,很容易搞糊塗的。
這一天,或者說自從分家搬出來之後的每年這一天,在很多時候講究個怎麽節省的周四順出手還是很大方的。
不單好好設宴一番招待老姑爺新姑爺,大外甥小外甥大外孫,連姑奶奶、外孫女外甥女也和外孫媳外甥媳都上桌。
本著初一到初五不動火的習俗,為了初二這一天設宴招待自家姑奶奶們迴娘家拜年,他很是破費了不少。
節前就準備了諸多的吃食之物,今日更是在後院搭灶上鍋,與往年一樣力求給自家出嫁閨女撐起場子。
這一點,不說李春生和顧文軒連襟二人對於嶽父一番苦心深為欽佩,連顧揚青這個隔房姑爺也是深有同感。
畢竟認識這個隔房小舅子的人哪個不知這個隔房小舅子過日子有多摳門,是真真摳到連自家種的煙葉都舍不得吸一口。
即使這個隔房小舅子如今兒女出息了,根本不缺一文兩文錢的,還是難得見到他在集市多花一個銅板。
但每到正月初二這天,是真真舍得,十年前就隻要上門拜年,想走都走不了,愣是好酒好菜的上著。
往年正月初二陪媳婦孩子迴嶽家拜年,因離得比較近,顧揚青還有些顧慮自己要上門會讓周四順破費。
今年,他膽子大了!
他這隔房小舅子的家底,瞞誰還能瞞得他了?
不說路口集市有多大地盤是誰的,田地有多少,也不瞅三丫那孩子作坊開的有多大,會孝順親爹多少銀子。
單單大江那孩子雖說比不上他顧家麒麟子,但自打中秀才上縣學可不花一文錢,也是每月都能從衙門那裏領到米糧獎賞的。
他這個隔房的小舅子啊,這麽多年來還是一貫口風嚴實得不了,一般人是瞅不出他到底攢了多少家底,但腰包一準厚著了。
顧揚青就是不知他顧家麒麟子又塞給了嶽父三個城裏鋪子,他粗粗估算了一下,他這個隔房的小舅子家底應該不會比他少。
很多方麵可以看出來的,他堂弟就說他這個親家有個很好的地方,不貪也不眼紅,一般人都做不到。
這話是說到了點子上,人確實不錯,但話又說迴來了,窮得連父母兄弟嫌棄遭賤才分出來,還能不貪不眼紅?
是他這個隔房的小舅子生了個好閨女,不等分出來窮得連稅賦都交不起,這個閨女先幫忙撐起了家。
不光有閨女幫襯,也長了見識,最起碼連他兩口子都絲毫不知孩子居然有幸在高府老夫人身邊當丫鬟。
那是何等人家!
巡撫大人啊,如今還是吏部尚書!
正是應了福禍兩相依,否極泰來這句話啊,有高府當靠山,還貪啥眼紅啥,趙家都不敢輕易招惹他周家。
他這個隔房的小舅子肚子裏有貨呢,愣是裝傻做啞的瞞了十來年,可不是一般人,不怪有後福!
瞅瞅兒女孝順的,連兩個姑爺也敬重得很,還貪啥眼紅啥?
做人做到這個地步,換他,他都安生的待著,還開啥大車店,他也一準啥都不幹,讓孩子當家作主!
“……不好被三丫聽著,四五年前我有在府城那頭磚窯場幹過,倒不是很難燒,咱們這兒就有燒磚的黏土,不遠,就在你村子過去。”
嗯?
怎麽迴事?
怎麽一下子又嘮到燒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