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歎了一口氣,緩緩站起,苦笑道,“看來漢國是一定要將俄羅斯帝國的友誼拒之門外了!”


    林風微微一怔,登時定下身形,轉過身來看著彼得。兩人目光相對,一瞬不瞬,凜然相持。


    默然良久,林風緩緩收迴目光,沉吟著道,“說到辦法,那也不是沒有!”


    彼得微笑道,“陛下有什麽好主意呢?!”


    “也不是什麽好主意——既然老弟說現在俄羅斯帝國財政困難,兄弟也不敢勉強!”林風笑了笑,“比如說,咱們大漢國的財政還算寬裕,如果老兄不嫌棄的話,貸筆款子給親愛的盟友,那也不是什麽很為難。”


    “感謝陛下的好意!”彼得笑道,“但是我想,您肯定會有一個‘小小地願望’——我沒猜錯吧?親愛的老師?!”


    “唉!老弟這麽說就是看我不起了,兄弟我這個人坦坦蕩蕩,可以說是為朋友兩肋插刀在所不辭,生平最講究的就是‘義氣’二字,您這麽說可真不夠朋友,”林風顯得非常氣憤,憤然道,“不過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既然是生意上的事情,還終歸還是得按生意上的規矩來辦!……咳……咳……”他瞟了彼得沙皇一眼,幹咳著道,“比如說兄弟拿出這麽一大筆銀子來給老弟,您老弟是不是也得給兄弟一點擔保?!”


    “擔保?!”彼得和伊霍諾夫斯基對視一眼,忽然笑道,“當然,我想陛下肯定是希望我們拿出貝爾加湖、西伯利亞和準葛爾來擔保吧?!”


    林風捏了捏下巴,對彼得的逼視毫不迴避,臉上似笑非笑,“那就得看您老弟的誠意了!”


    彼得欣然道,“親愛的陛下,我覺得這樣做未必合適,”見林風沉下臉來,他微微一笑,“不如我們幹脆一點,”他指著地圖道,“您能拿出多少錢來,我把它們一齊賣給您!!”


    第六節


    公元一六八六年,漢元興二年,初冬,凜冽的寒風不住的從蒙古高原掛進內陸,前幾天還帶來了一場小雹子,很是給川北前線的漢軍***部製造了一些麻煩。


    六天之前,馬鷂子渴盼以久的赦封詔書終於抵達保寧大營,對於這支自南周反叛過來的部隊,北京朝廷給予的封賞還算豐厚,馬鷂子的封號是“鎮軍中郎將”,授陸軍少將軍銜,而他所管轄的部隊,則被暫時授予“大漢步兵第十二軍”的番號,本來按照大漢政權的軍事製度,這支部隊在接受番號之後,應該立即進行就地整編,並且把總以上的軍官都得脫離部隊,前往北京馬莊武學或者保定武學受訓,然而此刻正在戰時,而且軍情緊急,漢王殿下格外施恩,暫且詔命“原職留用,比照漢軍銜級給餉。”


    戎馬一生,***現在已經有五十六歲了,在他記憶中,似乎從剛剛懂事開始,這個世道就一直兵荒馬亂,先是大明,後是李闖流賊,之後李自成又得了正果,再後大清又來了,鋼刀烈火,奔波來去,他從一個滿臉稚氣的少年,逐漸變成一個兩鬢斑白的老頭兒。


    對於大漢朝廷背後的那點小小花招,他根本不是很在乎——更貼切的說,應該是不屑一顧。


    照規矩來講,他的部隊一共有三萬五千多戰兵以及等同於此數的輔兵,所以大漢王朝如果真的是很有誠意,那就應該象昔日的甘陝綠營那樣,撥給他兩個軍的番號,而且他本人的軍銜也應該陸軍中將,但是現在北京那邊卻僅僅隻給了一個軍的番號——這就意味著,從現在開始,朝廷要慢慢地剝奪他的軍權了。


    但是他已經不在乎了,沒有人比他自己更清楚自己的境況——身體上的,或者內心深處的。


    他已經清晰的感覺到,自己越來越貪睡,屁股上的贅肉越來越鬆馳,而每到夜晚的時候,也越來越扛不住瞌睡,他甚至還清晰的記得,早年、甚至還是前年的時候,他可以三更睡覺、五更起床,趁著太陽還沒出來的時候,還能騎著烈馬耍一陣大刀,然後踏著晨曦巡遍軍營。


    這個世界,已經不是他的世界了。


    因此他也就不大在乎了,和上次投降吳三桂不同,如果說上次陣前倒戈是投機的話,那這次投靠大漢就是尋找歸宿,站在一個老人的角度來思考,在這個時候被剝奪軍權是一件好事情,因為這表明朝廷沒有狡兔死、走狗烹的打算,而他的願望,也僅僅隻是找個地方等死罷了。


    令他欣慰的是,他的兒子王吉貞是一個好孩子,很乖順、很聽話,並且沒什麽野心,他感覺自己這輩子已經累得夠嗆了,不希望自己的兒子也走老路,至於手下的這幾萬弟兄,他也認為自己也算是對得起他們了,如今的大漢國蒸蒸日上,如果運氣不錯,出人頭地的機會有的是。


    不過在一切結束之前,他得把四川拿下來。


    天邊剛剛透出一絲白光,他就悄悄地的披衣起床,沒有驚動帳前值守的幾個老親兵,自己摸索著點上燭台,穿上了衣服,然後打開昨天晚上連夜送來的前敵諜報、安西將軍府的命令通告以及最新的大漢朝邸報。


    三天之前,他接到大漢安西將軍張勇的親筆手諭,統率自己的中軍主力一萬七千餘大軍,自保寧大營開拔,向西疾進兩百餘華裏,連續攻克了蒼溪、思依堡、虎跳驛、木馬寨,最後隱以合圍之勢,驅除了南周昭化駐軍,成功肅清了保寧北部、東河流域、以及嘉陵江以南地區,敵軍殘部或被擊潰、或被殲滅,既占領了進攻劍州的出發陣地,又鞏固了占領區的糧道秩序,行動迅速,戰果斐然,麵對馬鷂子大張旗鼓的進軍,對麵的南周大將王屏藩雖然親自坐鎮劍州,卻不敢有絲毫動作,充分表現出了一員老將地穩重和狠辣。他本人亦因此怡然自得。


    案頭上第一封信箋就是來自安西將軍府。根據中國官場的習慣,大漢陸軍中將張勇用私人的身份給他發來了一封賀信,抬頭部分恭敬的尊稱他為“兄長”,詞句謙恭誠意嘉然,末尾還有一份已經擬好的奏折,結尾 “……擬報有功官佐……”的人名部分留下了一大片空白沒,顯然是留給***自己填寫的。


    這是很客氣的表示,意思就是:雖然***將軍暫時受我張勇的節製,但是我絕對不會對你的內部命令有更多的幹涉,並且希望老將軍千萬勿要和我鬧生分,今後的事情,不論是對敵人還是對朝廷,咱們大可精誠團結、統一口徑,總之一切好商量。


    看罷這封信箋,***微微一笑,隨手放在一邊。這時天色已經微明,旁邊值更的親兵早已驚覺,送上了熱毛巾和清水。***沒有理會,徑自拿起最近的邸報,作為一名遠離朝堂的將領,這種官方邸報可能他獲取政治信息最直接的文件了,所以自投靠大漢之後,朝廷的邸報他每日必看,而且還經常仔細研究、推敲,研究大漢新朝的施政特點、官員構成以及黨派關係。


    昨天的這份邸報沒有什麽新意,大體上說的是關於大漢和羅刹國的事情,據說漢王殿下、首相李光地大人經過與羅刹人使者的一番談判,已經初步敲定了諸多事宜,目前這樁政務已經交給禮部尚書李紱大人和大漢錢莊通商侍郎許淡陽大人負責。


    除了此事之外,大體上就是幾名年老官僚告老,監察院的幾個禦史鬧著上書漢王迎娶妃子,或者就是各地的天氣、糧米、食鹽的價格等等。


    ***仔細地瀏覽著案頭文件,一時竟然忘記了漱口潔麵,積威之下,旁邊的親兵侍從人人息氣屏聲,竟無一人敢提醒他。這時營房外麵遠遠地傳來一陣馬蹄聲,***忽然抬頭,側著耳朵聽了半晌,還未等旁邊的親兵反應過來,他一把推開文案,低聲吩咐道,“更衣!”


    一名報訊的低級軍官撲進大門,這時晨曦微微,他頭上滿是凝結在一起的冰珠,胸膛劇烈的上下起伏,口鼻中噴出的白霧仿佛要他的頭顱淹沒一般。他朝據座堂上的***請了一個安,旋即跪倒,大聲道,“稟軍門,劍州有報!”


    “講!”


    “啟稟軍門,步軍營周遊擊有報,劍閣一線的敵軍似有異動!……”報訊軍官偷眼上望,隻見***神色冷峻,這時忽然眉毛一挑,他嚇了一跳,急忙說道,“而且細作還說,昨天夜裏,劍閣關牆上‘咯吱咯吱’的響了一夜,後來咱們派了幾個手腳伶俐的弟兄打探,發現……發現敵軍似乎在搬運大炮!”


    “大炮?!”***微微一怔,“什麽大炮?!——你是說他們準備在城牆上安裝大炮,還是準備把城牆上的大炮搬走?!”


    “卑職不知道!”報訊軍官下意識的朝窗戶外麵望去,此刻天色仍然還未放明,“實在是夜色太暗了,咱們既不敢靠得太近,又不敢打起火把,隻能遠遠觀望,估摸著弄個大概!”


    ***沒有責怪這名報信的部下,揮揮手讓他退了出去,一個人在營房裏來迴轉圈。沉思半晌,他忽然對旁邊老親兵問道,“吉貞兒現在到哪裏了?!”


    昔日伐川之初,***所部數萬大軍兵分兩路,主力由***親自統率,於正麵強攻棧道,而另外一路偏師則由他的兒子王吉貞統率,兜了一個大圈子,繞大巴山進攻太平廳,兵鋒直指重慶。


    這名老親兵是王家的遠房親戚,聞言答道,“迴老爺的話,少爺前天來信說已經打破了東鄉縣,不過手裏的輜重少了些,也不知道運上去了沒有。”


    ***幾乎立即迴憶起來,他點了點頭,王吉貞所部約莫一萬一千餘人,實力頗為可觀,而且帳內還有不少老弟兄攙扶,想必這個時候已經在圍攻綏定府了。——現在王屏藩的形勢很是不妙,麵對漢軍十多萬大軍的步步緊逼,他連續丟失廣寧府、太平府以及綏定府多處戰略要地,而且連戰連北,士氣低迷,日子過得相當艱難。


    漢軍***部如同兩支巨大的鐵鉗,一支緊緊地拿住王屏藩的主力,朝成都方向進軍;而另外一支則循防禦薄弱處朝四川腹地高歌猛進,想象得出,如果這支部隊一旦成功拿下重慶,向南切斷長江水道,那麽王屏藩所部四萬大軍就再也出不了四川,為兵力雄厚的漢軍甕中捉鱉,最後必將圍殲在四川盆地裏。


    他在房中來迴度步,沉思良久,心中想到,成都已經成了一塊死地,恐怕王屏藩未必敢死守吧?慢慢下定決心,轉身朝親兵喝道,“炮營的劉將軍起來了麽?!”


    親兵躬身答道,“小人馬上去請他過來!”


    ***這句話其實大有語病,現在跟隨***部隊行動的這個“炮營”,實際上張勇所部大漢步兵第八軍的一個炮兵旅,比“營”這個級別高了一級,而旅長劉正的軍銜也僅僅隻是中校,“將軍”二字,那是萬萬擔當不起的。


    劉正這時早已起身,聞得主將傳詔,急忙趕赴中軍大營,一見***就立即行禮道,“下官炮兵旅勇武校劉正,參見鎮軍中郎將!”


    “嗬嗬,大人免禮!”***臉上春風滿麵,對劉正非常客氣,“同在軍中,亦是為大王效力,老弟何必這麽生分?!”他轉頭對身邊的老親兵吩咐道,“你們記得了,以後劉大人若是找我,不分白天黑夜,不問地處何處,任何人不得阻攔!”


    劉正急忙推遜道,“不敢、不敢!軍中上下有序,卑職焉敢造次?!”他再次單膝著地,鄭重其事地行了一個軍禮,抱拳道,“此次聞將軍傳召,定有要事——還請將軍大人明示!”


    “慢來、慢來!……劉大人且坐下說話!”***點點頭,臉色一肅,“不瞞老弟,兄弟這次勞駕,實在是軍情上出了一些變故,故而打算邀老弟一同參詳參詳!”


    “不敢、不敢!大人言重了!”劉正規規矩矩的側著半個屁股坐下,聞言立即站起,抱拳道,“大人隻管下令,卑職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老弟太拘束了……”***略略謙遜,隨即正色道,“劉大人,最近我軍進軍甚速,連克川北多處要地,敵望風披靡,此事兄弟是不敢居功,這裏一托漢王洪福,二賴將士用命,三來,那也應是安西將軍韜略過人……”


    “大人身先士卒,指揮有方,乃至敵寇喪膽,我軍方有今日之勢!……”劉正不敢怠慢,急忙打斷了***的話,他陪笑道,“大人萬萬不可妄自菲薄,免得寒了咱們這些部署的心哪!!”


    ***微微一笑,指著劉正道,“老弟莫要取笑!”未等劉正出聲,他繼續說道,“彼之情勢,想必劉大人應該清楚了——現如今我軍兵分兩路,上擊成都,下奔重慶,南周軍顧此失彼,全線被動,情況於我軍十分之有利!……”


    說道這裏,他稍稍沉吟,眼見劉正正襟危坐,凝神聆聽,他便繼續說了下去,“……不過兄弟這邊倒是覺得咱們更應該要謹慎一點!!”


    劉正急忙抱拳道,“請大人指點!”


    ***點了點頭,拂了拂頜下短須,“不瞞老弟,兄弟這邊和王屏藩相交多年,他的為人行事,倒也算得上是知道一些,”他傾過身體,小聲道,“此人一向桀驁不馴,行事豪邁而有膽氣,故而於南周軍中頗有勇名——但若說到隱忍,那恐怕就不是他的專擅了!!”


    劉正微微一怔,愕然道,“大人的意思是?!……”


    “不錯,”***接口道,“兄弟以為,此君必然不會死守成都,而是攜帶主力轉進川南——甚至撤往湖南、貴州!!”


    劉正疑惑的看著***,“但是……”他微微躬身,抱拳道,“迴稟軍門,但是據細作言,這數月以來,他一直都在朝劍州方向增兵,而且不停地加固工事——此事又做如何解釋呢?!”


    ***搖頭道,“疑兵!!”


    “大人的意思是……”劉正想了想,“那我軍應該如何是好呢?!難道迴師保寧,轉而進軍潼川、順慶?!”


    “不可、不可!”***再次搖頭,解釋道,“王屏藩這數月來的部署應是做如是想:起先,我軍猝然發難,王屏藩猝不及防,於是隻能一邊飛馬朝長沙求援,一邊倉促調兵遣將,在川北一線層層阻擊,以求挫我大軍銳氣,以待援軍!——這個時候他與劍閣增兵設防,加固工事,可就不是疑兵了,是應有之意!”


    “謝將軍教誨!”劉正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拱手道。


    ***擺擺手,繼續說道,“……幸得我漢王殿下神機妙算、洪福齊天,早就算準了這一條,傳下討伐檄文,昭告天下,替天下人揭開了王屏藩這個逆臣賊子的真麵目,所以南周朝廷也就沒辦法給四川發出援軍,那麽這樣一來,他王屏藩的成都就孤立無援,成了一塊死地!”他微笑道,“老弟您想象看,沒有外援,他憑什麽守成都?而死守成都,那還有什麽意義呢?!”


    “大人見事明白,卑職萬分敬仰!”


    “所以現在的劍州守軍,就成了疑兵!”***篤定的下了結論。


    “那我軍應如何應對呢?!”劉正道,“還請將軍大人明示!”


    “我軍現在的任務,就是找到王屏藩的主力,死死地咬著他,拖得他動彈不得!!”***嚴肅道,“咱們不求打贏、不求勝利,隻求咬住他就行——”他轉身指著背後的地圖,對劉正道,“老弟你看,在咱們下邊,犬子王吉貞已領大軍奔襲重慶;而在咱們身後,張勇大帥亦手握數萬精銳之師,隨時可以兵進川中,割斷王屏藩的逃路,因此,咱們要在劍州、梓潼、成都一線全力猛攻,那就勢必會打斷王屏藩的部署,迫使他不得不在成都一線與我主力纏戰!”


    劉正點了點頭。這個道理不難明白,劍州、梓潼的守軍雖然是斷後的棄子,但若是很快被漢軍拿下的話,那王屏藩的轉進大計就沒辦法繼續了。


    慌亂地、倉促地、被動的、沒有秩序地行軍,那不是轉進,那是潰逃。


    想到這裏,他站起身來,心悅誠服的道,“卑職明白了!!卑職馬上調遣所有重炮,早飯之後,立即猛轟劍閣城牆,務必為步兵打開通道!!”


    ***一拍案幾,霍然站起,厲聲喝道,“好!!——今日日落之前,定要拿下劍閣!!”


    第七節


    劍閣的抵抗異常虛弱,這大大出乎***的預料,本來在他的估算中,王屏藩雖然不會決意固守成都防線,但也決計不會貿然放棄,目前停滯在四川之內的周軍為數不少,拋開那些就地征發、強行抽取的丁壯、民夫、輔兵,王屏藩所部的精銳主力至少也在三萬人以上,而這麽龐大的一支部隊向川中、川南方向運動,必定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因此,他認為,從保寧至成都府的這一個進軍路線上,周軍勢必要進行“層層阻擊”,不斷消耗、遲滯漢軍的進軍速度,為主力大部隊的轉移爭取時間。


    但是,就劍閣的戰場狀況來看,情況並非如此,南周軍在劍閣關布置的衛戍部隊竟然不到兩千人,而且其中大部分是老弱病殘,真正能戰鬥的不過一百五、六十餘,而且甲胄不齊、武器不全,甚至原本固定安放在牆頭的幾門小炮都被連夜拆卸運走,因此,經過劉正的攻城重炮猛烈轟擊之後,守軍的士氣就近乎崩潰,步兵隻進行了兩次試探性攻擊就順利地的拿了下來。


    劍閣關險峻非常,扼守著通向成都的要道,自古以來,就是著名的軍事要地***心中疑惑非常,他心中想到,即使是棄子、即使是疑兵,那恐怕也不用如此幹脆吧?!


    這時他的部隊已經越過劍州,徑自向潼川挺進,就現在的情況來看,通向成都府的道路上還有兩處重要的軍事隘,一處是梓潼城,而另外一處則是綿州。


    和劍州一樣,梓潼和綿州亦同為拱衛成都的重要軍事屏障,曆朝曆代,這裏都駐有重兵,四川一地地勢奇特,整個省猶如一隻大臉盆,周邊高若陡壁,極難進入,然而中心卻一馬平川,很適合大兵團作戰,所以,隻要擊破梓潼和綿州的防禦,那麽王屏藩的主力部隊就絕對無所遁形。


    時至中午,***的中軍大隊抵達了一個叫河口的小鎮,河口鎮地方很小,就軍事上看,地理位置卻很是重要。此鎮座南北官道要衝,瀕臨梓潼河,鎮外還有一個小小的河運碼頭,交通異常便利。


    不過這時鎮上的住戶也不是很多,***的親兵衛隊將這座不大的轎子搜了整整三圈,才找到了三、四個老態龍鍾的鎮民,不過從他們嘴裏肯定問不出什麽有價值的東西來,此的方言古怪,***的士兵大多是甘肅或者陝西人,和本地居民溝通非常困難,而且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這些居民對軍隊頗為仇視,如果不是迫於無奈,基本上不會和士兵發生任何接觸。


    十一月的天氣已經頗為寒冷,正午的陽光直射下來,卻感受不到任何暖意。***帶著幾名親兵登上鎮郊的幾座小丘陵上觀察了一下地形,發現周圍頗為平坦,視界亦非常開闊,當下傳令就地駐下大營。這時後續的炮兵旅和輜重營還遠在數十裏的後方,四川戰亂已久,官道年久失修,部隊不得不拉出一個“一字長蛇陣”,蠕動著緩緩前進。


    中軍大帳設在鎮中心唯一的一座大宅裏,戰亂多年,河口鎮幾成一片廢墟,連鎮門口的幾座大牌坊都坍塌下來,散亂的碎石隨處可見,斑駁瀝瀝的青石上隻能隱約可見“……孝婦牛楊氏……萬曆四年……奉飾……”等字樣,從廢墟上看,在幾十年前,這裏應該是一座非常繁盛的小鎮,然而戰亂之後,這一切早已不複存在。


    ***剛剛踏進中軍營房,一名小校就急忙迎了上來,打著千報告道,“啟稟恩帥,適才前鋒騎軍營張千總遣快馬來報,說他們的人馬已經到了楊家嘴,梓潼城已然在望……”


    “嗯!”***鼻子輕輕一哼,隨手將鞭子扔給這名小校,“他還說什麽?!”


    “迴大人的話:報訊的弟兄還說,他們發現梓潼城似有大批敵軍!而且……”他低著頭,小心翼翼的道,“而且城頭上還有大炮!”


    “什麽?!”***大吃一驚,愕然道,“大炮?!……”


    “是,”小校神情篤定,著重重複道,“梓潼縣城的城牆上有大炮!”


    ***滿臉狐疑,疑惑的道,“張牛兒沒搞錯吧?——莫不是抬槍和鬆木炮?!”


    “這個……”小校一怔,呐呐的答不上來。


    “報訊的人在哪裏?!”


    “迴大人的話,報訊的弟兄累得緊了,眼下正在夥房喝水吃饃!”小校迴答道。


    “你叫他過來,我有話說。”


    不一會,前鋒部隊派來的通訊軍官被帶到***麵前。***略略打量,這是一個非常年輕的低級軍官,進了大營這麽久,卻連身上的蓑衣都沒有脫下來,腳上的綁腿亦沒有鬆動,顯然是打算吃點東西就立即迴去。


    “卑職騎軍營都司楊六娃,見過大帥!”


    “免禮!”***點點頭,“你說梓潼城有大炮?!”


    “迴大帥的話,梓潼城確有大炮!”楊六娃神情恭謹,肯定的道,“咱們是親眼見到的!”


    “好,那你給我說好說,你們是怎麽個‘親眼見到法’?!”


    “迴稟大帥,咱們騎軍營跑到楊家嘴之後,張千總命令咱們派幾個弟兄去梓潼縣外邊看看,咱們的馬隊一上去,那邊的大炮就響了!”楊六娃雙手抱拳,“當時就是卑職帶的隊伍,卑職曾死命衝到護城河外邊,看得清清楚楚,確實是大炮,不是抬槍也不是鬆木杆子,是鐵炮,一家夥下去能打五裏地!”


    ***的臉色忽然變得非常難看,“你看清楚了,城頭上有多少大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竊國大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理想年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理想年代並收藏竊國大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