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策應山西局勢,漢軍之中意見不一,以李光地為首的一眾文官認為此乃敵方混戰,漢軍應乘機修養,待時機成熟時收取鶴蚌之利;而總參謀部的一批極端民族主義少壯軍官則認為漢軍應大舉出擊,驅除蒙古鐵騎,收複漢家江山。兩派互相爭執,彼此攻訐,在朝堂內吵得不可開交。
連續兩天,合議都在爭論中度過,除了決定讓漢軍劉栳泗的部隊借道河南進軍安徽之外,幾乎沒有作出任何決意,兩派人馬都紛紛朝漢王進言,要求采納自己的主張,攪得林風煩不勝煩,待到後來會議時,他多數時候僅僅隻是坐一坐就走人,任由他們辯論。
才踏進王府大門,親衛將領李二苟就匆匆闖入大堂,“啟稟主公,巡檢都禦史陳夢雷晉見!!”
自從擔任這個得罪人的官職後,陳夢雷在漢軍體係中的人緣就越來越差,而且因為公務的關係,他平時也多是在漢軍領地內四處巡查,所以和林風見麵的時間也越來越少,而就是上次一眾大臣出迎林風凱旋,同僚們也把他撇在北京留守,所以雖然位高權重,但日子也不是很好過。不過在林風心目中還是把他看得很重,撇開其他不談,怎麽說他也是第一個投效自己的謀士,無論如何也是要給麵子的,所以當下不顧疲乏,勉強振作精神,對李二狗道,“有請則震先生!”
因為奔波忙碌的關係,陳夢雷消瘦不少,一進大門還未行禮,林風就笑吟吟的挽住他的手,“今天就不用搞這個禮節了——來、來、來,則震請坐!”
待陳夢雷貼著椅子邊坐下後,林風笑道,“這麽晚了則震還跑過來,那肯定是有急事罷?!”
陳夢雷恭敬的拱了拱手,“啟稟主公,夢雷此來,正是有要事稟告!”
果然有事,林風吃了一驚,根據他的職權範圍來看,他的“要事”那決計不是什麽好消息,難道是漢軍內重臣貪汙?大將謀反?!禁不住緊張的問道,“什麽事情?則震你可別嚇我!”
“迴稟主公,卑職此來,確實有一件案子不好處置……”出乎林風意料,陳夢雷的臉色變得非常古怪,吞吞吐吐的道,“咳……咳……主公,這樁案子咱們大漢史無前例,所以卑職特來請主公拿個方略!”
林風錯愕,不能置信的道,“甚麽案子這麽古怪?!連則震也不知道該怎麽辦?!”
陳夢雷苦笑道,“主公,此事說來確實……咳……咳……卑職屬下有一員佐吏叫吳之榮,原本是清廷的吏部主事,後來在主公大義感召下投效大漢,卑職見此人見事明白,辦事也還算爽利,故也委他為一方禦史,這件案子就是他辦出來的……”他尷尬的捋了捋胡須,探手深入袖中,摸出一封公文,站起身來恭恭敬敬呈給林風,“這個……這個主公一覽即知……”
林風莫明其妙,打開卷宗一看,抬頭居然是一首長詩,其文辭句極美,文采飛揚,禁不住隨口吟哦,“……鼎湖當日棄人間,破敵收京下玉關;慟哭六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忽然醒悟,大驚道,“這……這個不是那個什麽吳三桂和陳圓圓的曲子麽?”他苦笑道,“這也算什麽‘要事’?!——則震不是拿我開心吧?!”
陳夢雷神色肅然,毫無詼諧之意,“啟稟主公,吳之榮在卷宗中批注此《圓圓曲》作者吳偉業居心叵測,詆毀當今王妃娘娘,屬大不敬,可以謀反論,故判其腰斬,夷三族……”
“開什麽玩笑?!”林風愕然道,“這也算謀反?還株連家屬?!……”
“咳……咳……啟稟主公!”陳夢雷苦笑道,“這個……這個王妃娘娘確實為周主與陳妃所出,吳之榮等人認定吳偉業含沙影射,羞辱漢王妃,卑職等人也是無可辯駁的……”
林風尷尬萬分,無可奈何的端起茶碗,岔開話題道,“那這個……這個什麽吳偉業死了沒有?!”
“迴稟主公,卑職等以為此事還須漢王決斷,故還未用刑,吳偉業尚收監於都察院獄中!……”他稍一猶豫,“主公,卑職以為,這個吳偉業或許……還是不殺為上,自收監此人之後,北方士林多有轟傳,不少名望大儒也曾上書營救,故臣以為,為我大漢威望計,還是……請主公鄭重些才好!!……”他偷偷瞟了林風一眼,“此次微臣過來,還帶了一人,此人乃當世大儒,名望極高,此次入京,就是想為吳偉業之案於主公麵前申訴!”
“哦?!大儒?!”林風奇怪的看了陳夢雷一眼,“誰?!——”
“昆山顧炎武、顧寧人先生!”陳夢雷再次起身,朝林風深深一躬,“請主公賜見!!”
第五節
大凡上過中學的人,可能很少有不知道顧炎武的,林風當然不會例外,本來在他的心目中,這個人應該是一個很有內涵的人,雖然不至什麽“風化絕代”,那至少也是“儒雅瀟灑”,本來在他心目中,有名氣的儒士大概都是這麽一個樣子,在以前接觸的同類人群中,李光地、陳夢雷、湯斌等的形象都相當不錯,放到後世那都是鐵打鐵的叫獸風範。可是眼前的這個顧炎武顯然令他相當吃驚,別的不說,就身高方麵就差得離譜,根據目測,這個老頭的身量那是決計不會超過一米五五的,所以這個時候他馬上就想起當年遇到陳近南的情景,不過人家陳總舵主形象差那是工作需要,與顧炎武這種中立人士自然不可同日而語。
“老朽昆山顧炎武,見過漢王殿下!!”果然不出所料,這老小子傲氣十足,走上堂來麵對林風,隻是稍稍拱了拱手就算了事。
“哦!寧人先生太客氣了!”林風當然得配合作秀,馬上擺出百分之一百的熱情,連連迴禮,客客氣氣的道,“老先生學問高深名滿天下,本王仰慕已久,今日得見,幸何如之!!——嗬嗬,請坐、快請坐!!”
待顧炎武落座,林風笑道,“先生屈駕北京,必定有以教我。”
“不敢、不敢,漢王殿下雄姿偉略,天下鹹聞,顧某奄奄老朽,待死之人,何敢指教殿下?!”顧炎武笑得皺紋綻放,隨後抽出煙袋,徑直裝煙點火,抽了一口,噴得滿堂煙霧,微笑道,“先賢有曰:老而不死謂之賊也,在下書蠹半生,不過是一個又酸又腐的老頭兒罷了,甚麽名聲,也就是認識的人多一點,那些子恭維臭屁,難道還能當真?!”
想不到顧炎武居然如此風趣,一點冬烘氣都沒有,林風當下好感大生,端茶敬道,“老先生客氣了——請!”
“謝殿下!”顧炎武放下煙袋,收斂笑容,正色道,“不瞞漢王,顧某此次冒昧求見,正是有兩件事情要請教殿下!”
“兩件事情?!”林風訝然,“請說、請說!”
“這第一件事情,老朽想代河南、山西兩省的流民為大王請命,”顧炎武神色黯然,“如今河南群賊蜂起,山西準葛爾鐵騎南下,各處小民棄井離鄉以避戰火,縱觀天下,這中華神州,竟隻有大王治下稍稍寧靜,若大王還有憐憫之心,便請放開關口,讓這萬千流民討一口吃的罷!”
林風聞言色變,實際上這件事情他也不是不知道,這次一迴北京李光地就給他做了詳細報告,自從去年林風拚了老命賑濟安置兩百萬流民之後,這個“仁義愛民”的名聲確實是傳出去了,當然好處是大把大把,但負麵影響卻似乎更多。對於士林來說,林風這個舉動當然是非常漂亮,有“人主風貌”,但在老百姓來看就簡單的與飯碗等同起來,實際上這件事情傳到其他省份之後已經大大走樣,而且也演變成不同的版本。
勤勞善良的中國人民發揚了天性中的誇張因子,把林風以及他的漢軍政權講成了一個類似於神怪的奇特組織,僅僅林風所聽到就有幾個,比如一個說他有某個法寶,這個法寶類似於翻天印或乾坤袋之類的東西,其作用就是隨便朝哪裏一倒,那米麵饃饃就流出來了,無休無止可以堆成山,總之法力無邊;還有一些說他是某某星宿下凡,其核心任務就是拯救百姓於水火,其外在表現形式就是見人就發饃饃,而且還給房子田地。當然從政治上講這些事情對林風以及漢軍政權都是非常之有利的,因為根據傳統來看這個東西就叫“民心所向”,體現了廣大人民對林風的邪惡的獨裁政權的期盼和擁護程度。
現在引發的後果就是漢軍政府領地的各個邊界上都集結了大批戰爭難民,根據李光地的調查報告,這些人來源非常之複雜,除了鄰近山西、河南、安徽、山東之外,有不少人居然攜家帶口千裏迢迢從陝西、江南等地而來,準確數字無法統計,但保守估計也大概在三百萬以上,而且更可怕的是,這個數字還在不斷的增加之中。
見林風麵露難舍,顧炎武朝林風拱了拱手,懇切的道,“殿下,老朽嚐聞昔日大王初定北京,即頃盡全力救濟生民,乃至拆卸皇宮大典亦在所不惜,值此神州慘難之期,大王能有如此作為,天下有識之士無不敬仰有加,”他老眼漸紅,哽咽的道,“顧某去年遊學至雁門,親眼得見此天人慘禍,千萬黔首流離失所,家破人亡,如今大雪冰封、四野酷寒,毗鄰直隸的邊境數府草根、樹皮、觀音土俱已食盡矣,百萬生靈人倫全無,夫食妻,母食子,各處道路餓粰遍地,顧某不才,此次正是受百萬流民之重托,乃求大王援手,”他巍巍站起,朝林風拜倒,“請大王念在同為神州血脈,大發慈悲……”
“先生居然是流民代表?!……”林風大吃一驚,朝陳夢雷投去惱怒的一眼,隻見陳夢雷也是滿臉錯愕不知所以,顯然也是不知,他無奈的將顧炎武攙扶起身,苦笑道,“先生請坐,此事咱們還得從長計議!”
“先生不知,本王現在也是有心無力哪!”林風無奈的搖了搖頭,“去年百萬流民過境,咱們漢軍拚了老命,把家底都當了才勉強應付過去,好不容易支撐到今年秋收,卻又和韃子大打了一場,如今府庫如洗,你說我有什麽辦法?!”
“顧某聽聞殿下去年是收集大批……那個‘粗糧’濟民的,難道今年就不可以再用這個法子麽?!”顧炎武麵上失望之極,不甘的問道,“流民苦矣,決計不敢挑剔吃食,隻求但活一命,便是漢王的恩德!!”
林風嚴肅的道,“先生是個學問人,卻不知道這賑濟的難處——去年我軍大量收集食物,是從秋後開始的,那時田地尚暖草木未枯,而且運輸很方便,可以集中力量從各處調集,現在臨近年關,我治下各處漫天冰雪,教人如何收集食物呢?!”
“某又聞漢王今年推行仁政,自南方引進大批薯、芋良種,今年大獲豐收,據說民間傳聞,昔日大軍出征時,囤糧堆積如山,乃遠征千裏從無乏糧之虞,前些日子還征召了上萬新軍入伍,難道如今就無粒米活人麽?!”顧炎武漲紅了老臉駁斥道,“唐太宗雲,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殿下,這社稷根本,不在軍力,而在千萬黎民哪!”
林風大是尷尬,端起茶碗掩飾臉上的神情,幹咳一聲道,“先生不知,存糧是有一些——可這些糧食都是軍糧,所謂軍不可一日無糧,不然必未戰自亂,先生如此學問,難道會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顧炎武憤然道,“如此說來,大王如今就真的不願伸出援手了?!”
林風和陳夢雷對視一眼,苦笑不語。
見此情景,顧炎武禁不住仰天長歎,“難道我泱泱神州,就無一人能顛轉乾坤,拯黎民於水火麽?!……”
林風歎了一口氣,“既然是顧老先生開口,本王雖然艱難,但也決計不能不給麵子……”
“哦?!”見事有轉機,顧炎武驚喜莫名,失態的道,“大王是答應了?!”
“嗬嗬,先生莫要著急,這個事情急不來的!”林風稍稍沉吟,“寧人先生,本王跟你說老實話,現在邊境上的流民太多,若是全部都要救,那是無論如何也是救不了的,所以咱們還得講點方略!”
“願聞其詳!”
“這件事情說起來是有點殘忍,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林風正色道,“本王的辦法就是隻就救青壯和十二歲以上的成童……”
話未說完,顧炎武即怒容滿麵,“漢王不是說笑吧?!流民大多合家滿戶,甚者還有數世同堂,如斯方略,真毫無人倫可言矣!!”
“本王可不是在開玩笑——寡人開始就說在前頭了,這是毫無辦法的事情,”林風毫不客氣的駁斥道,“現在就這個局麵,要麽大夥一起死,要麽就救活容易救活的人,”他冷冷的看了顧炎武,“做事情不是動動嘴皮子就能行的,救濟百萬黎民,其政務千頭萬緒,哪裏有那麽容易,而本王也沒有那麽大的成本,能把流民全家老小一齊養下來。”他瞥了顧炎武一眼,忽然笑道,“先生的菩薩心腸,寡人當然明白,不過這裏送您一句話:書生誤國——先生聽說過沒有?!”
顧炎武被他氣得胡須亂抖,自他文章成名以來,天下人見了都是客客氣氣,誰敢當麵侮辱,此刻林風如此無禮,簡直前所未聞,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勉強按捺怒火,沉聲道,“顧某受教了,還請漢王指點!”
“客氣、客氣了,本王怎敢指教先生,寧人老先生學冠天下,寡人就是再投次胎去讀書,也是萬萬趕不上的,”林風嘻嘻笑道,“您老別生氣,聖人不是說了麽: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個救濟的事情本王好歹也是做過一次了,有經驗,您在這方麵趕不上我也是很正常的!”
見顧炎武錯愕不已,林風端起茶碗,“來、來,喝茶!——窮經治學,意見不合實屬平常,老先生學究天人,難道還能跟咱們後輩小子計較?!”見顧炎武怒色漸去,林風放下茶碗,誠懇的道,“先生勿要生氣,晚輩的方略雖然殘酷,但卻是眼前最實際的法子,也是流民百姓最能收益的法子——您看,咱們糧食隻有這麽多,若是平均分配一鍋粥撒下去,最後大夥都活不過這個冬天,難道先生真以為本王不想救人麽?!”他長長的歎了一口氣,無奈的道,“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啊!!”
顧炎武悚然動容,到底是當世大儒,治學磊落,當下站起身來,深深躬身致歉,“老朽迂腐糊塗,適才竟誤解殿下深意,慚愧、慚愧!!”
林風起身迴禮,“若是按照本王的方略,咱們大漢會派遣官吏,在這些流民總挑選青壯男女和童子,與他們簽訂契約,然後借給他們口糧,再遷徙至關外遼東屯田,待來年有收成之後,在分年逐一返還,”他看了看顧炎武,“先生以為,此計如何?!”
顧炎武皺眉道,“若是這些青壯不願拋棄老小病患呢?!”
“那寡人就愛莫能助了!”林風歎道,“此事聽憑自願,咱們大漢決計不會用強!”
“那……大漢在關外真有如許良田?還有這麽多種子農具?!”
“關外沃野千裏,隻要他們能吃苦開墾,田地決計沒有問題,”林風笑道,“至於種子農具,不用寡人開口,那些晉徽商人自然會找上門去——去年這些放債的商人就大撈了一把,今年自然也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顧炎武默然無語,神情傷感之極。
氣氛凝重,大堂內一時寂靜,林風輕輕咳,岔開話題,“先生說這次有兩件事情指教寡人,那除了這個流民的事情之外,另外一件是什麽?!”
“哦?!——哎呀!險些忘卻!!”顧炎武仿佛忽然醒悟,拍了拍額頭,從袖子抽出一本小冊子,雙手呈給林風。
“《明夷待訪錄》?!……”林風失聲道,隨即啞然失笑,抖了抖封麵,朝顧炎武看去,皺眉道,“如果寡人沒記錯的話,這本書應該是黃宗羲先生所著吧?!”
“正是南雷所著……”顧炎武顯然更為吃驚,他呆呆的看著林風,怎麽也想不到這個著名的軍閥居然還如此關注學問上的事情,當下禁不住肅然起敬,言語之中也客氣了許多,“殿下果然見聞廣博!”
“黃太衝先生乃當世大家,聲名廣播,寡人雖一介武夫,但也是常有耳聞!”林風露出奇怪的神色,捏著書冊問道,“先生給我這本書,是不是要我好生讀一讀?!”
“然也!”顧炎武笑道,“太衝知我將晉見漢王,故托人傳話,攜此書與殿下一觀!”
“嗬嗬,太衝先生也真看得起我!”林風恍然,原來是不放心自己的為人,把政見拿過來試探一番,當下大笑道,“不知道先生以為此書如何?!”
“尚可!”說起學問,顧炎武精神頓長,捋了捋胡須,搖頭晃腦的道,“推陳出新,多有驚喜之論,韻味深遠哪!……”
“是麽?!”林風隨意翻開瀏覽,“嘖嘖,確實有趣,‘天下為主,君為客’;嘖嘖,‘一家之法替天下之法’,嘿嘿……‘廢科舉?’、‘工商皆本’?……”他抬起頭來,怪笑道,“南雷先生還真有些離經叛道哪!嘿嘿……”
“所謂上胡不法先人之法,我輩治學之人,當推陳出新,為經世所用!”顧炎武嚴肅的道,“一味雕蟲,摘章擇句,豈是學問之道?!”
林風真有些暈了,這還叫“大儒”麽?根據江湖傳說,這些笨蛋都是百分之一百的頑固分子,張口閉口什麽奇技淫巧,怎麽一到我這裏就反過來了?!他苦笑道,“看來寧人先生也是這個意思?!”
顧炎武稍稍沉吟,隨即緩緩點頭,“其中關節或許略有不同,但大體上還是無甚分歧!”
兩個反動分子,林風心中琢磨,這兩個人都是危險之至,若是信了他們那一套,那我這個漢王去幹什麽?不過現在馬上把他們拉出去砍了顯然不行,到底都是知名人士,殺了他們太失人望。
見林風沉吟不語,顧炎武還以為他大為心動,實際上他和黃宗羲都是民族激進分子,懷抱著滿腔的改革願望,自從去林風實施一係列放開工商的政策之後,兩人均是大感興味,認為漢王應該會有可能支持他們施行“行政”,這次他來北京,其實也算得上是一眾政治試探。見林風似乎有些猶豫,他決定趁熱打鐵,“漢王殿下,如今天下苛酷久矣,前明滿清,無不愚百姓之智、縛天下人之身,如此殘民以自逞,當世之時,正當廢科舉、開工商、興道路、建學校,還政於天下人,君安其位,賢居廟堂,士林監督於學校,如此必定政通人和,物埠興旺,我華夏萬民,人人安居樂業,若漢王願啟此治世之道,必定美名遠揚,為後世敬仰!!”
太反動了、太反動了!林風簡直有點苦笑不得,眼見顧炎武滿臉熱切,也值得含含糊糊的道,“咳……咳……先生言之有理、言之有理啊!”他勉強笑了笑,“不過茲事體大,容寡人三思如何?!”
顧炎武也知這種事情確實急不來,見林風也沒有當麵駁斥拒絕,也是大為欣喜,當下起身拱手道,“此事關乎我華夏前途,望漢王好生斟酌!”他朝旁邊陪坐的陳夢雷做了一個團揖,“則震大人、漢王殿下,顧某冒昧,叨擾已久,就此告辭!”
“哦,先生客氣、太客氣了!”林風親自恭送,轉頭大唿道,“來人哪,取我的車馬儀仗,加派隊伍,好生保護老先生迴館!”
待顧炎武跨出大門,林風轉過身來,對陳夢雷擺了擺手,“你迴去後把那個什麽吳偉業放了,賠他一筆銀子,說咱們大漢辦錯了案,對他不起,請他不要計較!”
陳夢雷愕然道,“這……主公……此事……”
“算了!”林風無奈的苦笑道,“人家明明擺出了一副國士模樣,難道你要天下人看我不起?!”
第六節
漢軍小朝廷的第一樁“文字獄”就此落下帷幕,當吳偉業被釋放出牢房之後,中國北方的士林不約而同的齊齊鬆了一口氣,當然這裏並非是說吳偉業這個人的影響力非常巨大,實際上吳梅村雖然是當年“複社”的重要成員,而且頂著“心懷故國”的忠義帽子,但自從他變節出仕清廷翰林編修之後,這個清高的光環就被他自己拿掉了,在不少類似於顧炎武等級的大儒眼中很有點不齒的味道,而這次被捕之後,士林之所以為之聲援,主要是因為此人的確是當今時代最為出類拔萃的文學家,可以說在詩詞方麵天下無人可與之比肩,所以不少眼光長遠的大儒都不得不從文化保護的角度來考慮這個問題,到底象吳梅村這樣在全國範圍內具有廣泛影響力的文學家,死在這種類似於“莫須有”的罪名下,不能不說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
第二個原因就是士林希望借吳偉業事件來試探一下漢軍在文化方麵的尺度。其實吳偉業這件案子背後的政治目的也非常之簡單,基本上有腦袋的人都能看出漢軍官僚“殺雞給猴看”的意思——自從今年漢王林風親統大軍血洗遼東之後,大漢王朝在北方的崛起就已經是勢不可擋,拋開其他因素,就軍事角度來看,縱觀整個黃河流域,林風麾下的這支精銳軍團幾乎是一個近乎無敵的存在,不論是清廷的殘餘力量還是楊起隆的農民起義軍,或者是科爾沁和準格爾的蒙古鐵騎,都不可能在短時間內覆滅林漢王朝,所以如何在進入這個北方帝國的統治階層就成了士林最為關心的事情。
這次漢軍都察院以吳之榮為代表的一批官僚在《圓圓曲》上發難實際上就是帝國宣言的第一個步驟——眾所周知,韃子朝廷已經基本上完蛋了,所以這裏就不能不提醒廣大人民一聲,現在騎在人民頭上的主子已經換人了,大夥的眼睛放亮一點,偉大的漢王殿下已經基本上具備了王八之氣,稱皇稱帝那是指日可待,任何膽敢挑戰或者有挑戰嫌疑的舉動都屬於違反現行法律的行為,必將受到帝國的嚴懲,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種活動和“留辮子”或“剪辮子”之類命令一樣,都屬於維護封建統治的一部分,拋開遮掩在上麵的極端民族主義光環,在維護獨裁權威上沒有任何質的區別。
顧炎武這次來拜訪林風,就是抱有士林與新興帝國溝通與妥協的目的。當接見顧炎武之後,林風在這段時間內花費了不少時間來了解當代的文化主流,雖然當年在中學課本上曾經學習了這類處於萌芽狀態中的自由思想,但現在真正接觸過後顯然不是那麽夠用,到底應付考試題目和治理國家是兩種風牛馬不及耳的事情,實際上在他的印象中,中國傳統學術在這個方麵一直都是相當之統一,那麽既然沒什麽爭論,那自然就應該很單調才對,所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站在漢王的角度來看,由於屁股絕對指揮腦袋,所以這個製度當然是非常完美,林風當然不會希望當他打算征稅或者發動戰爭的時候,會跳出誰誰誰來跟他說三道四。
受目前政治軍事鬥爭形勢所迫,把顧炎武和黃宗羲拉出去砍頭肯定是非常不妥當的,何況這兩個人都名滿天下弟子眾多,即算殺光他們的親屬恐怕也難得達到目的,所以如何扼殺這種處於萌芽狀態中的民主思想變得非常之有技術性,看來思想文化方麵的思想,還是要盡量使用思想文化手段為主。
通過汪士榮情報係統的廣泛調查,林風這才發現當今時代的學術思想非常之模糊矛盾,這實在是令他非常之吃驚,因為在他所受到的教育中,這個時代絕對是黑暗無比,眾所周知,中國人這幾個世紀在人文社會學所取得的成績實在是乏善可成,起碼曆史書上一提到這方麵不是孟德斯鳩就是伏爾泰,可現在從收集上的情報上來看,這個概念似乎有被顛覆的危險,據林風現在所了解的,這種模模糊糊的民主思想在當今中國絕對不是一個兩個,而是占據了相當一部分市場,雖然相互之間有著激進與否的衝突,但除了黃老莊子學說之外,大都戴著一頂儒家的帽子。
綜合概括,這種思想大概和黃宗羲一夥所持的觀念差不多,據汪士榮等專業人士的考據,這個東西很有可能是從當年大明王朝張居正時代就有了,最當初是從皇帝與大臣的個人能力方麵進行比較,公允的說,這個比較確實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因為皇帝這個東西是通過**傳遞的,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而政治家卻是一種專業性很強的行業,所以兩相比較確實一目了然,這個論點可以在張居正和明神宗皇帝相互比較中得到驗證,事實說明,一個運轉良好的內閣確實比一個不確定英明與否的皇帝要強得多,所以不少儒家學者就在此進行更深一步的探討——假如皇帝都像神宗皇帝或者萬曆皇帝那樣卵事不管,放在皇宮高高貢起,把國家交給一批品德高尚、頭腦強大的大臣來管理,然後由天下士林廣泛監督他們的工作,那麽這個國家形態是不是應該更美好一些?!
在這個思潮影響下,“東林黨”就火速出現,先是一批名望學者牽頭,然後大批草根士人紛紛參與,在全國範圍內蓬勃發展,對大明王朝的朝政指指點點說三道四,美其名曰“清流”,不過皇帝也火速意識到了這種地主階級自由化對皇權的威脅,於是就立即培養“閹黨”進行對抗打壓,很顯然,這種意識形態戰爭給整個帝國帶來了巨大的災難,當大明帝國轟然倒塌之後,雙方沒有一個成為勝利者。
這個問題到了林風手上又變得更為複雜,實際上在他接手之前,他的前任滿清王朝在這方麵簡直糟糕之至,其中攝政大臣鼇拜更是近乎白癡,他把這個複雜的問題一概簡單化,簡而言之就是用屠殺來解決,其表現形式就是“文字獄”,在他們入主中原的這幾十年裏,基本上就是一手鋼刀一手大餅,以民族主義和民主思想為重點進行了瘋狂鎮壓,拚命鞏固八旗那小撮原始酋長的既得權益,其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明史》一案,借了一頂維護正統的大帽子大肆屠殺進步士人,前前後後一共幹掉了近萬學者,把萌芽狀態中的民主殺得元氣大傷。而此刻隨著以林風為代表的漢族軍事集團的崛起,隨著滿清王朝殘酷鎮壓的鬆懈,這種民主思想立即出現了劇烈反彈,而且開始有進一步和極端民族主義結合的傾向,到了現在,大江南北廣泛流傳著什麽“胡人無百年運”或“華夷之辯”之類論調,這些士人除了主張對少數民族進行血腥的反攻倒算之外,而且還希望新興的大漢帝國能夠接受他們的政治理念。
顧炎武和黃宗羲就是他們的代表。
當然,就整個士林來說,他們也不算占有優勢,維護傳統的儒生也為數不少,到底朱元璋用八股文養士近三百年,頭腦呆滯的傻瓜還是占了大部分,所以這些激進分子也隻能采用儒家孔孟為掩護,對四書五經另行演繹,企圖重新劃分“明君”、“賢臣”以及“士大夫”的職權。
了解了實際情況之後林風作出了理所當然的抉擇,老實說他和情況和趙匡胤大不相同,漢軍集團是他自己一手創建,不論軍隊還是文官體係,他都具有絕對的權威,跟那個謀朝攥位的家夥大不一樣,根本無須對什麽士林作出妥協,不過作為一個後來者,他當然明白這種思想的巨大威力,實際上他也絕對不希望中國也會出現一個什麽克倫威爾,而這種意識形態的鬥爭肯定是一場長期的、艱巨的拉據戰,而且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這種所謂的“民主思想”自己本身也是亂成一團,不同陣營的學者互相辯論攻訐,彼此激烈鬥爭,林風有絕對的信心對這夥菜鳥進行分化拉攏——其實對於他們的觀點林風也不打算一味抵製,所謂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就拿黃宗羲的學說來說,那個什麽“興工商”和“開道路”之類林風絕對舉雙手讚成,至於“還政於民”或者“廢科舉”、“開學校”搞監督之類那就大可免了。
這個地盤是老子辛辛苦苦一刀一槍砍出來的,當牛做馬忍聲吞氣流血流汗累得跟狗一樣,這幫混蛋拿頂“民主”的大帽子一聲不吭就拿過去,真當我是烏龜王八蛋?!
在林風的記憶中,這個星球除了北美洲出了一夥子傻瓜之外,不少國家都是搞帝製搞獨裁,也沒見乍了,照樣蓬勃興旺,不見人家沙皇陛下和威廉二世,都電氣革命了還獨占鼇頭,若不是打了世界大戰誰敢說人家的位子一定會垮?!由此可見所謂“民主”多半是騙人的嚎頭,而且大有可能是歪門邪道,林風思來想去,結合自己的屁股,總感覺獨裁才是王道。
反正咱們華夏神州什麽都缺,唯獨不缺熱血男兒,如果自己的路子走錯了的話,後世的有識之士肯定會出來搞革命的,那就不如把這個艱巨的任務交給更強悍的哥們吧,林風自我安慰的想道,反正這個皇帝老子是當定了,專製獨裁的道路也是走定了,就算有點後遺症那也無所謂,現在不是才十七世紀不是,時間還長著呢,偉大聖潔大公無私的英雄多的是機會,民主也好進步也好革命也好,還有幾百年可以慢慢玩,老子可是恕不奉陪。我死之後,哪管他洪水滔天。
堅定了思想之後漢王殿下把偉大的思想家顧炎武先生丟到了貴賓館養著,既不接見也不怠慢,反正好酒好肉決不虧待,不論如何,這個人才用也好不用也好,放在北京城就是一塊好招牌。現在林風的全副身心都投入到了軍隊建設中去,經曆過思想鬥爭之後林風也明白了一條道理,這年頭爹親娘親不如大炮親,隻要軍隊控製在手裏那就沒什麽解決不了的事情,甭管什麽思想不思想,一炮轟過去統統都得完蛋。
這時候一六八五年已經接近尾聲,大漢總參謀部繁忙無比,除了新近征召的大批新兵需要嚴格訓練之外,總參謀部還將接受第一次春節休假的嚴峻考驗。在去年的軍事改革中,漢軍曾經發生過一場不大不小的兵運,雖然最後被嚴厲鎮壓下去了,但也落下了一個休假的副產品,在目前的軍事製度之中,漢軍官兵一共享有為期十四天的休假福利,一個是七天的“農假”,而另外一個就是七天的“年假”——眾所周知,軍隊不比其他的機構,在任何情況之下都得保持高度的警惕,尤其目前還處於殘酷的戰爭時期,所以這個製度的執行就變得非常之困難,實際上在最開始的時候,針對這個製度執行與否漢軍總參謀部內部曾經發生過一場激烈的爭論,從中國傳統來說,士兵屬於最廉價的戰爭消耗品,而且社會地位也低得可怕,曆來是沒有什麽福利可言的,所謂“少時離家老大迴,鄉音無改鬢毛摧”,那絕對不是什麽浪得虛名,十幾歲被拉了壯丁七八十歲才能退役迴家正常得很,所以漢軍的這個休假製度在中國軍事曆史上絕對是一個革命性的舉措,故而也無法在曆史上找到什麽借鑒,總參謀部的一批參謀軍官對此實在是感覺為難。
連續兩天,合議都在爭論中度過,除了決定讓漢軍劉栳泗的部隊借道河南進軍安徽之外,幾乎沒有作出任何決意,兩派人馬都紛紛朝漢王進言,要求采納自己的主張,攪得林風煩不勝煩,待到後來會議時,他多數時候僅僅隻是坐一坐就走人,任由他們辯論。
才踏進王府大門,親衛將領李二苟就匆匆闖入大堂,“啟稟主公,巡檢都禦史陳夢雷晉見!!”
自從擔任這個得罪人的官職後,陳夢雷在漢軍體係中的人緣就越來越差,而且因為公務的關係,他平時也多是在漢軍領地內四處巡查,所以和林風見麵的時間也越來越少,而就是上次一眾大臣出迎林風凱旋,同僚們也把他撇在北京留守,所以雖然位高權重,但日子也不是很好過。不過在林風心目中還是把他看得很重,撇開其他不談,怎麽說他也是第一個投效自己的謀士,無論如何也是要給麵子的,所以當下不顧疲乏,勉強振作精神,對李二狗道,“有請則震先生!”
因為奔波忙碌的關係,陳夢雷消瘦不少,一進大門還未行禮,林風就笑吟吟的挽住他的手,“今天就不用搞這個禮節了——來、來、來,則震請坐!”
待陳夢雷貼著椅子邊坐下後,林風笑道,“這麽晚了則震還跑過來,那肯定是有急事罷?!”
陳夢雷恭敬的拱了拱手,“啟稟主公,夢雷此來,正是有要事稟告!”
果然有事,林風吃了一驚,根據他的職權範圍來看,他的“要事”那決計不是什麽好消息,難道是漢軍內重臣貪汙?大將謀反?!禁不住緊張的問道,“什麽事情?則震你可別嚇我!”
“迴稟主公,卑職此來,確實有一件案子不好處置……”出乎林風意料,陳夢雷的臉色變得非常古怪,吞吞吐吐的道,“咳……咳……主公,這樁案子咱們大漢史無前例,所以卑職特來請主公拿個方略!”
林風錯愕,不能置信的道,“甚麽案子這麽古怪?!連則震也不知道該怎麽辦?!”
陳夢雷苦笑道,“主公,此事說來確實……咳……咳……卑職屬下有一員佐吏叫吳之榮,原本是清廷的吏部主事,後來在主公大義感召下投效大漢,卑職見此人見事明白,辦事也還算爽利,故也委他為一方禦史,這件案子就是他辦出來的……”他尷尬的捋了捋胡須,探手深入袖中,摸出一封公文,站起身來恭恭敬敬呈給林風,“這個……這個主公一覽即知……”
林風莫明其妙,打開卷宗一看,抬頭居然是一首長詩,其文辭句極美,文采飛揚,禁不住隨口吟哦,“……鼎湖當日棄人間,破敵收京下玉關;慟哭六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忽然醒悟,大驚道,“這……這個不是那個什麽吳三桂和陳圓圓的曲子麽?”他苦笑道,“這也算什麽‘要事’?!——則震不是拿我開心吧?!”
陳夢雷神色肅然,毫無詼諧之意,“啟稟主公,吳之榮在卷宗中批注此《圓圓曲》作者吳偉業居心叵測,詆毀當今王妃娘娘,屬大不敬,可以謀反論,故判其腰斬,夷三族……”
“開什麽玩笑?!”林風愕然道,“這也算謀反?還株連家屬?!……”
“咳……咳……啟稟主公!”陳夢雷苦笑道,“這個……這個王妃娘娘確實為周主與陳妃所出,吳之榮等人認定吳偉業含沙影射,羞辱漢王妃,卑職等人也是無可辯駁的……”
林風尷尬萬分,無可奈何的端起茶碗,岔開話題道,“那這個……這個什麽吳偉業死了沒有?!”
“迴稟主公,卑職等以為此事還須漢王決斷,故還未用刑,吳偉業尚收監於都察院獄中!……”他稍一猶豫,“主公,卑職以為,這個吳偉業或許……還是不殺為上,自收監此人之後,北方士林多有轟傳,不少名望大儒也曾上書營救,故臣以為,為我大漢威望計,還是……請主公鄭重些才好!!……”他偷偷瞟了林風一眼,“此次微臣過來,還帶了一人,此人乃當世大儒,名望極高,此次入京,就是想為吳偉業之案於主公麵前申訴!”
“哦?!大儒?!”林風奇怪的看了陳夢雷一眼,“誰?!——”
“昆山顧炎武、顧寧人先生!”陳夢雷再次起身,朝林風深深一躬,“請主公賜見!!”
第五節
大凡上過中學的人,可能很少有不知道顧炎武的,林風當然不會例外,本來在他的心目中,這個人應該是一個很有內涵的人,雖然不至什麽“風化絕代”,那至少也是“儒雅瀟灑”,本來在他心目中,有名氣的儒士大概都是這麽一個樣子,在以前接觸的同類人群中,李光地、陳夢雷、湯斌等的形象都相當不錯,放到後世那都是鐵打鐵的叫獸風範。可是眼前的這個顧炎武顯然令他相當吃驚,別的不說,就身高方麵就差得離譜,根據目測,這個老頭的身量那是決計不會超過一米五五的,所以這個時候他馬上就想起當年遇到陳近南的情景,不過人家陳總舵主形象差那是工作需要,與顧炎武這種中立人士自然不可同日而語。
“老朽昆山顧炎武,見過漢王殿下!!”果然不出所料,這老小子傲氣十足,走上堂來麵對林風,隻是稍稍拱了拱手就算了事。
“哦!寧人先生太客氣了!”林風當然得配合作秀,馬上擺出百分之一百的熱情,連連迴禮,客客氣氣的道,“老先生學問高深名滿天下,本王仰慕已久,今日得見,幸何如之!!——嗬嗬,請坐、快請坐!!”
待顧炎武落座,林風笑道,“先生屈駕北京,必定有以教我。”
“不敢、不敢,漢王殿下雄姿偉略,天下鹹聞,顧某奄奄老朽,待死之人,何敢指教殿下?!”顧炎武笑得皺紋綻放,隨後抽出煙袋,徑直裝煙點火,抽了一口,噴得滿堂煙霧,微笑道,“先賢有曰:老而不死謂之賊也,在下書蠹半生,不過是一個又酸又腐的老頭兒罷了,甚麽名聲,也就是認識的人多一點,那些子恭維臭屁,難道還能當真?!”
想不到顧炎武居然如此風趣,一點冬烘氣都沒有,林風當下好感大生,端茶敬道,“老先生客氣了——請!”
“謝殿下!”顧炎武放下煙袋,收斂笑容,正色道,“不瞞漢王,顧某此次冒昧求見,正是有兩件事情要請教殿下!”
“兩件事情?!”林風訝然,“請說、請說!”
“這第一件事情,老朽想代河南、山西兩省的流民為大王請命,”顧炎武神色黯然,“如今河南群賊蜂起,山西準葛爾鐵騎南下,各處小民棄井離鄉以避戰火,縱觀天下,這中華神州,竟隻有大王治下稍稍寧靜,若大王還有憐憫之心,便請放開關口,讓這萬千流民討一口吃的罷!”
林風聞言色變,實際上這件事情他也不是不知道,這次一迴北京李光地就給他做了詳細報告,自從去年林風拚了老命賑濟安置兩百萬流民之後,這個“仁義愛民”的名聲確實是傳出去了,當然好處是大把大把,但負麵影響卻似乎更多。對於士林來說,林風這個舉動當然是非常漂亮,有“人主風貌”,但在老百姓來看就簡單的與飯碗等同起來,實際上這件事情傳到其他省份之後已經大大走樣,而且也演變成不同的版本。
勤勞善良的中國人民發揚了天性中的誇張因子,把林風以及他的漢軍政權講成了一個類似於神怪的奇特組織,僅僅林風所聽到就有幾個,比如一個說他有某個法寶,這個法寶類似於翻天印或乾坤袋之類的東西,其作用就是隨便朝哪裏一倒,那米麵饃饃就流出來了,無休無止可以堆成山,總之法力無邊;還有一些說他是某某星宿下凡,其核心任務就是拯救百姓於水火,其外在表現形式就是見人就發饃饃,而且還給房子田地。當然從政治上講這些事情對林風以及漢軍政權都是非常之有利的,因為根據傳統來看這個東西就叫“民心所向”,體現了廣大人民對林風的邪惡的獨裁政權的期盼和擁護程度。
現在引發的後果就是漢軍政府領地的各個邊界上都集結了大批戰爭難民,根據李光地的調查報告,這些人來源非常之複雜,除了鄰近山西、河南、安徽、山東之外,有不少人居然攜家帶口千裏迢迢從陝西、江南等地而來,準確數字無法統計,但保守估計也大概在三百萬以上,而且更可怕的是,這個數字還在不斷的增加之中。
見林風麵露難舍,顧炎武朝林風拱了拱手,懇切的道,“殿下,老朽嚐聞昔日大王初定北京,即頃盡全力救濟生民,乃至拆卸皇宮大典亦在所不惜,值此神州慘難之期,大王能有如此作為,天下有識之士無不敬仰有加,”他老眼漸紅,哽咽的道,“顧某去年遊學至雁門,親眼得見此天人慘禍,千萬黔首流離失所,家破人亡,如今大雪冰封、四野酷寒,毗鄰直隸的邊境數府草根、樹皮、觀音土俱已食盡矣,百萬生靈人倫全無,夫食妻,母食子,各處道路餓粰遍地,顧某不才,此次正是受百萬流民之重托,乃求大王援手,”他巍巍站起,朝林風拜倒,“請大王念在同為神州血脈,大發慈悲……”
“先生居然是流民代表?!……”林風大吃一驚,朝陳夢雷投去惱怒的一眼,隻見陳夢雷也是滿臉錯愕不知所以,顯然也是不知,他無奈的將顧炎武攙扶起身,苦笑道,“先生請坐,此事咱們還得從長計議!”
“先生不知,本王現在也是有心無力哪!”林風無奈的搖了搖頭,“去年百萬流民過境,咱們漢軍拚了老命,把家底都當了才勉強應付過去,好不容易支撐到今年秋收,卻又和韃子大打了一場,如今府庫如洗,你說我有什麽辦法?!”
“顧某聽聞殿下去年是收集大批……那個‘粗糧’濟民的,難道今年就不可以再用這個法子麽?!”顧炎武麵上失望之極,不甘的問道,“流民苦矣,決計不敢挑剔吃食,隻求但活一命,便是漢王的恩德!!”
林風嚴肅的道,“先生是個學問人,卻不知道這賑濟的難處——去年我軍大量收集食物,是從秋後開始的,那時田地尚暖草木未枯,而且運輸很方便,可以集中力量從各處調集,現在臨近年關,我治下各處漫天冰雪,教人如何收集食物呢?!”
“某又聞漢王今年推行仁政,自南方引進大批薯、芋良種,今年大獲豐收,據說民間傳聞,昔日大軍出征時,囤糧堆積如山,乃遠征千裏從無乏糧之虞,前些日子還征召了上萬新軍入伍,難道如今就無粒米活人麽?!”顧炎武漲紅了老臉駁斥道,“唐太宗雲,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殿下,這社稷根本,不在軍力,而在千萬黎民哪!”
林風大是尷尬,端起茶碗掩飾臉上的神情,幹咳一聲道,“先生不知,存糧是有一些——可這些糧食都是軍糧,所謂軍不可一日無糧,不然必未戰自亂,先生如此學問,難道會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顧炎武憤然道,“如此說來,大王如今就真的不願伸出援手了?!”
林風和陳夢雷對視一眼,苦笑不語。
見此情景,顧炎武禁不住仰天長歎,“難道我泱泱神州,就無一人能顛轉乾坤,拯黎民於水火麽?!……”
林風歎了一口氣,“既然是顧老先生開口,本王雖然艱難,但也決計不能不給麵子……”
“哦?!”見事有轉機,顧炎武驚喜莫名,失態的道,“大王是答應了?!”
“嗬嗬,先生莫要著急,這個事情急不來的!”林風稍稍沉吟,“寧人先生,本王跟你說老實話,現在邊境上的流民太多,若是全部都要救,那是無論如何也是救不了的,所以咱們還得講點方略!”
“願聞其詳!”
“這件事情說起來是有點殘忍,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林風正色道,“本王的辦法就是隻就救青壯和十二歲以上的成童……”
話未說完,顧炎武即怒容滿麵,“漢王不是說笑吧?!流民大多合家滿戶,甚者還有數世同堂,如斯方略,真毫無人倫可言矣!!”
“本王可不是在開玩笑——寡人開始就說在前頭了,這是毫無辦法的事情,”林風毫不客氣的駁斥道,“現在就這個局麵,要麽大夥一起死,要麽就救活容易救活的人,”他冷冷的看了顧炎武,“做事情不是動動嘴皮子就能行的,救濟百萬黎民,其政務千頭萬緒,哪裏有那麽容易,而本王也沒有那麽大的成本,能把流民全家老小一齊養下來。”他瞥了顧炎武一眼,忽然笑道,“先生的菩薩心腸,寡人當然明白,不過這裏送您一句話:書生誤國——先生聽說過沒有?!”
顧炎武被他氣得胡須亂抖,自他文章成名以來,天下人見了都是客客氣氣,誰敢當麵侮辱,此刻林風如此無禮,簡直前所未聞,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勉強按捺怒火,沉聲道,“顧某受教了,還請漢王指點!”
“客氣、客氣了,本王怎敢指教先生,寧人老先生學冠天下,寡人就是再投次胎去讀書,也是萬萬趕不上的,”林風嘻嘻笑道,“您老別生氣,聖人不是說了麽: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個救濟的事情本王好歹也是做過一次了,有經驗,您在這方麵趕不上我也是很正常的!”
見顧炎武錯愕不已,林風端起茶碗,“來、來,喝茶!——窮經治學,意見不合實屬平常,老先生學究天人,難道還能跟咱們後輩小子計較?!”見顧炎武怒色漸去,林風放下茶碗,誠懇的道,“先生勿要生氣,晚輩的方略雖然殘酷,但卻是眼前最實際的法子,也是流民百姓最能收益的法子——您看,咱們糧食隻有這麽多,若是平均分配一鍋粥撒下去,最後大夥都活不過這個冬天,難道先生真以為本王不想救人麽?!”他長長的歎了一口氣,無奈的道,“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啊!!”
顧炎武悚然動容,到底是當世大儒,治學磊落,當下站起身來,深深躬身致歉,“老朽迂腐糊塗,適才竟誤解殿下深意,慚愧、慚愧!!”
林風起身迴禮,“若是按照本王的方略,咱們大漢會派遣官吏,在這些流民總挑選青壯男女和童子,與他們簽訂契約,然後借給他們口糧,再遷徙至關外遼東屯田,待來年有收成之後,在分年逐一返還,”他看了看顧炎武,“先生以為,此計如何?!”
顧炎武皺眉道,“若是這些青壯不願拋棄老小病患呢?!”
“那寡人就愛莫能助了!”林風歎道,“此事聽憑自願,咱們大漢決計不會用強!”
“那……大漢在關外真有如許良田?還有這麽多種子農具?!”
“關外沃野千裏,隻要他們能吃苦開墾,田地決計沒有問題,”林風笑道,“至於種子農具,不用寡人開口,那些晉徽商人自然會找上門去——去年這些放債的商人就大撈了一把,今年自然也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顧炎武默然無語,神情傷感之極。
氣氛凝重,大堂內一時寂靜,林風輕輕咳,岔開話題,“先生說這次有兩件事情指教寡人,那除了這個流民的事情之外,另外一件是什麽?!”
“哦?!——哎呀!險些忘卻!!”顧炎武仿佛忽然醒悟,拍了拍額頭,從袖子抽出一本小冊子,雙手呈給林風。
“《明夷待訪錄》?!……”林風失聲道,隨即啞然失笑,抖了抖封麵,朝顧炎武看去,皺眉道,“如果寡人沒記錯的話,這本書應該是黃宗羲先生所著吧?!”
“正是南雷所著……”顧炎武顯然更為吃驚,他呆呆的看著林風,怎麽也想不到這個著名的軍閥居然還如此關注學問上的事情,當下禁不住肅然起敬,言語之中也客氣了許多,“殿下果然見聞廣博!”
“黃太衝先生乃當世大家,聲名廣播,寡人雖一介武夫,但也是常有耳聞!”林風露出奇怪的神色,捏著書冊問道,“先生給我這本書,是不是要我好生讀一讀?!”
“然也!”顧炎武笑道,“太衝知我將晉見漢王,故托人傳話,攜此書與殿下一觀!”
“嗬嗬,太衝先生也真看得起我!”林風恍然,原來是不放心自己的為人,把政見拿過來試探一番,當下大笑道,“不知道先生以為此書如何?!”
“尚可!”說起學問,顧炎武精神頓長,捋了捋胡須,搖頭晃腦的道,“推陳出新,多有驚喜之論,韻味深遠哪!……”
“是麽?!”林風隨意翻開瀏覽,“嘖嘖,確實有趣,‘天下為主,君為客’;嘖嘖,‘一家之法替天下之法’,嘿嘿……‘廢科舉?’、‘工商皆本’?……”他抬起頭來,怪笑道,“南雷先生還真有些離經叛道哪!嘿嘿……”
“所謂上胡不法先人之法,我輩治學之人,當推陳出新,為經世所用!”顧炎武嚴肅的道,“一味雕蟲,摘章擇句,豈是學問之道?!”
林風真有些暈了,這還叫“大儒”麽?根據江湖傳說,這些笨蛋都是百分之一百的頑固分子,張口閉口什麽奇技淫巧,怎麽一到我這裏就反過來了?!他苦笑道,“看來寧人先生也是這個意思?!”
顧炎武稍稍沉吟,隨即緩緩點頭,“其中關節或許略有不同,但大體上還是無甚分歧!”
兩個反動分子,林風心中琢磨,這兩個人都是危險之至,若是信了他們那一套,那我這個漢王去幹什麽?不過現在馬上把他們拉出去砍了顯然不行,到底都是知名人士,殺了他們太失人望。
見林風沉吟不語,顧炎武還以為他大為心動,實際上他和黃宗羲都是民族激進分子,懷抱著滿腔的改革願望,自從去林風實施一係列放開工商的政策之後,兩人均是大感興味,認為漢王應該會有可能支持他們施行“行政”,這次他來北京,其實也算得上是一眾政治試探。見林風似乎有些猶豫,他決定趁熱打鐵,“漢王殿下,如今天下苛酷久矣,前明滿清,無不愚百姓之智、縛天下人之身,如此殘民以自逞,當世之時,正當廢科舉、開工商、興道路、建學校,還政於天下人,君安其位,賢居廟堂,士林監督於學校,如此必定政通人和,物埠興旺,我華夏萬民,人人安居樂業,若漢王願啟此治世之道,必定美名遠揚,為後世敬仰!!”
太反動了、太反動了!林風簡直有點苦笑不得,眼見顧炎武滿臉熱切,也值得含含糊糊的道,“咳……咳……先生言之有理、言之有理啊!”他勉強笑了笑,“不過茲事體大,容寡人三思如何?!”
顧炎武也知這種事情確實急不來,見林風也沒有當麵駁斥拒絕,也是大為欣喜,當下起身拱手道,“此事關乎我華夏前途,望漢王好生斟酌!”他朝旁邊陪坐的陳夢雷做了一個團揖,“則震大人、漢王殿下,顧某冒昧,叨擾已久,就此告辭!”
“哦,先生客氣、太客氣了!”林風親自恭送,轉頭大唿道,“來人哪,取我的車馬儀仗,加派隊伍,好生保護老先生迴館!”
待顧炎武跨出大門,林風轉過身來,對陳夢雷擺了擺手,“你迴去後把那個什麽吳偉業放了,賠他一筆銀子,說咱們大漢辦錯了案,對他不起,請他不要計較!”
陳夢雷愕然道,“這……主公……此事……”
“算了!”林風無奈的苦笑道,“人家明明擺出了一副國士模樣,難道你要天下人看我不起?!”
第六節
漢軍小朝廷的第一樁“文字獄”就此落下帷幕,當吳偉業被釋放出牢房之後,中國北方的士林不約而同的齊齊鬆了一口氣,當然這裏並非是說吳偉業這個人的影響力非常巨大,實際上吳梅村雖然是當年“複社”的重要成員,而且頂著“心懷故國”的忠義帽子,但自從他變節出仕清廷翰林編修之後,這個清高的光環就被他自己拿掉了,在不少類似於顧炎武等級的大儒眼中很有點不齒的味道,而這次被捕之後,士林之所以為之聲援,主要是因為此人的確是當今時代最為出類拔萃的文學家,可以說在詩詞方麵天下無人可與之比肩,所以不少眼光長遠的大儒都不得不從文化保護的角度來考慮這個問題,到底象吳梅村這樣在全國範圍內具有廣泛影響力的文學家,死在這種類似於“莫須有”的罪名下,不能不說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
第二個原因就是士林希望借吳偉業事件來試探一下漢軍在文化方麵的尺度。其實吳偉業這件案子背後的政治目的也非常之簡單,基本上有腦袋的人都能看出漢軍官僚“殺雞給猴看”的意思——自從今年漢王林風親統大軍血洗遼東之後,大漢王朝在北方的崛起就已經是勢不可擋,拋開其他因素,就軍事角度來看,縱觀整個黃河流域,林風麾下的這支精銳軍團幾乎是一個近乎無敵的存在,不論是清廷的殘餘力量還是楊起隆的農民起義軍,或者是科爾沁和準格爾的蒙古鐵騎,都不可能在短時間內覆滅林漢王朝,所以如何在進入這個北方帝國的統治階層就成了士林最為關心的事情。
這次漢軍都察院以吳之榮為代表的一批官僚在《圓圓曲》上發難實際上就是帝國宣言的第一個步驟——眾所周知,韃子朝廷已經基本上完蛋了,所以這裏就不能不提醒廣大人民一聲,現在騎在人民頭上的主子已經換人了,大夥的眼睛放亮一點,偉大的漢王殿下已經基本上具備了王八之氣,稱皇稱帝那是指日可待,任何膽敢挑戰或者有挑戰嫌疑的舉動都屬於違反現行法律的行為,必將受到帝國的嚴懲,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種活動和“留辮子”或“剪辮子”之類命令一樣,都屬於維護封建統治的一部分,拋開遮掩在上麵的極端民族主義光環,在維護獨裁權威上沒有任何質的區別。
顧炎武這次來拜訪林風,就是抱有士林與新興帝國溝通與妥協的目的。當接見顧炎武之後,林風在這段時間內花費了不少時間來了解當代的文化主流,雖然當年在中學課本上曾經學習了這類處於萌芽狀態中的自由思想,但現在真正接觸過後顯然不是那麽夠用,到底應付考試題目和治理國家是兩種風牛馬不及耳的事情,實際上在他的印象中,中國傳統學術在這個方麵一直都是相當之統一,那麽既然沒什麽爭論,那自然就應該很單調才對,所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站在漢王的角度來看,由於屁股絕對指揮腦袋,所以這個製度當然是非常完美,林風當然不會希望當他打算征稅或者發動戰爭的時候,會跳出誰誰誰來跟他說三道四。
受目前政治軍事鬥爭形勢所迫,把顧炎武和黃宗羲拉出去砍頭肯定是非常不妥當的,何況這兩個人都名滿天下弟子眾多,即算殺光他們的親屬恐怕也難得達到目的,所以如何扼殺這種處於萌芽狀態中的民主思想變得非常之有技術性,看來思想文化方麵的思想,還是要盡量使用思想文化手段為主。
通過汪士榮情報係統的廣泛調查,林風這才發現當今時代的學術思想非常之模糊矛盾,這實在是令他非常之吃驚,因為在他所受到的教育中,這個時代絕對是黑暗無比,眾所周知,中國人這幾個世紀在人文社會學所取得的成績實在是乏善可成,起碼曆史書上一提到這方麵不是孟德斯鳩就是伏爾泰,可現在從收集上的情報上來看,這個概念似乎有被顛覆的危險,據林風現在所了解的,這種模模糊糊的民主思想在當今中國絕對不是一個兩個,而是占據了相當一部分市場,雖然相互之間有著激進與否的衝突,但除了黃老莊子學說之外,大都戴著一頂儒家的帽子。
綜合概括,這種思想大概和黃宗羲一夥所持的觀念差不多,據汪士榮等專業人士的考據,這個東西很有可能是從當年大明王朝張居正時代就有了,最當初是從皇帝與大臣的個人能力方麵進行比較,公允的說,這個比較確實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因為皇帝這個東西是通過**傳遞的,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而政治家卻是一種專業性很強的行業,所以兩相比較確實一目了然,這個論點可以在張居正和明神宗皇帝相互比較中得到驗證,事實說明,一個運轉良好的內閣確實比一個不確定英明與否的皇帝要強得多,所以不少儒家學者就在此進行更深一步的探討——假如皇帝都像神宗皇帝或者萬曆皇帝那樣卵事不管,放在皇宮高高貢起,把國家交給一批品德高尚、頭腦強大的大臣來管理,然後由天下士林廣泛監督他們的工作,那麽這個國家形態是不是應該更美好一些?!
在這個思潮影響下,“東林黨”就火速出現,先是一批名望學者牽頭,然後大批草根士人紛紛參與,在全國範圍內蓬勃發展,對大明王朝的朝政指指點點說三道四,美其名曰“清流”,不過皇帝也火速意識到了這種地主階級自由化對皇權的威脅,於是就立即培養“閹黨”進行對抗打壓,很顯然,這種意識形態戰爭給整個帝國帶來了巨大的災難,當大明帝國轟然倒塌之後,雙方沒有一個成為勝利者。
這個問題到了林風手上又變得更為複雜,實際上在他接手之前,他的前任滿清王朝在這方麵簡直糟糕之至,其中攝政大臣鼇拜更是近乎白癡,他把這個複雜的問題一概簡單化,簡而言之就是用屠殺來解決,其表現形式就是“文字獄”,在他們入主中原的這幾十年裏,基本上就是一手鋼刀一手大餅,以民族主義和民主思想為重點進行了瘋狂鎮壓,拚命鞏固八旗那小撮原始酋長的既得權益,其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明史》一案,借了一頂維護正統的大帽子大肆屠殺進步士人,前前後後一共幹掉了近萬學者,把萌芽狀態中的民主殺得元氣大傷。而此刻隨著以林風為代表的漢族軍事集團的崛起,隨著滿清王朝殘酷鎮壓的鬆懈,這種民主思想立即出現了劇烈反彈,而且開始有進一步和極端民族主義結合的傾向,到了現在,大江南北廣泛流傳著什麽“胡人無百年運”或“華夷之辯”之類論調,這些士人除了主張對少數民族進行血腥的反攻倒算之外,而且還希望新興的大漢帝國能夠接受他們的政治理念。
顧炎武和黃宗羲就是他們的代表。
當然,就整個士林來說,他們也不算占有優勢,維護傳統的儒生也為數不少,到底朱元璋用八股文養士近三百年,頭腦呆滯的傻瓜還是占了大部分,所以這些激進分子也隻能采用儒家孔孟為掩護,對四書五經另行演繹,企圖重新劃分“明君”、“賢臣”以及“士大夫”的職權。
了解了實際情況之後林風作出了理所當然的抉擇,老實說他和情況和趙匡胤大不相同,漢軍集團是他自己一手創建,不論軍隊還是文官體係,他都具有絕對的權威,跟那個謀朝攥位的家夥大不一樣,根本無須對什麽士林作出妥協,不過作為一個後來者,他當然明白這種思想的巨大威力,實際上他也絕對不希望中國也會出現一個什麽克倫威爾,而這種意識形態的鬥爭肯定是一場長期的、艱巨的拉據戰,而且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這種所謂的“民主思想”自己本身也是亂成一團,不同陣營的學者互相辯論攻訐,彼此激烈鬥爭,林風有絕對的信心對這夥菜鳥進行分化拉攏——其實對於他們的觀點林風也不打算一味抵製,所謂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就拿黃宗羲的學說來說,那個什麽“興工商”和“開道路”之類林風絕對舉雙手讚成,至於“還政於民”或者“廢科舉”、“開學校”搞監督之類那就大可免了。
這個地盤是老子辛辛苦苦一刀一槍砍出來的,當牛做馬忍聲吞氣流血流汗累得跟狗一樣,這幫混蛋拿頂“民主”的大帽子一聲不吭就拿過去,真當我是烏龜王八蛋?!
在林風的記憶中,這個星球除了北美洲出了一夥子傻瓜之外,不少國家都是搞帝製搞獨裁,也沒見乍了,照樣蓬勃興旺,不見人家沙皇陛下和威廉二世,都電氣革命了還獨占鼇頭,若不是打了世界大戰誰敢說人家的位子一定會垮?!由此可見所謂“民主”多半是騙人的嚎頭,而且大有可能是歪門邪道,林風思來想去,結合自己的屁股,總感覺獨裁才是王道。
反正咱們華夏神州什麽都缺,唯獨不缺熱血男兒,如果自己的路子走錯了的話,後世的有識之士肯定會出來搞革命的,那就不如把這個艱巨的任務交給更強悍的哥們吧,林風自我安慰的想道,反正這個皇帝老子是當定了,專製獨裁的道路也是走定了,就算有點後遺症那也無所謂,現在不是才十七世紀不是,時間還長著呢,偉大聖潔大公無私的英雄多的是機會,民主也好進步也好革命也好,還有幾百年可以慢慢玩,老子可是恕不奉陪。我死之後,哪管他洪水滔天。
堅定了思想之後漢王殿下把偉大的思想家顧炎武先生丟到了貴賓館養著,既不接見也不怠慢,反正好酒好肉決不虧待,不論如何,這個人才用也好不用也好,放在北京城就是一塊好招牌。現在林風的全副身心都投入到了軍隊建設中去,經曆過思想鬥爭之後林風也明白了一條道理,這年頭爹親娘親不如大炮親,隻要軍隊控製在手裏那就沒什麽解決不了的事情,甭管什麽思想不思想,一炮轟過去統統都得完蛋。
這時候一六八五年已經接近尾聲,大漢總參謀部繁忙無比,除了新近征召的大批新兵需要嚴格訓練之外,總參謀部還將接受第一次春節休假的嚴峻考驗。在去年的軍事改革中,漢軍曾經發生過一場不大不小的兵運,雖然最後被嚴厲鎮壓下去了,但也落下了一個休假的副產品,在目前的軍事製度之中,漢軍官兵一共享有為期十四天的休假福利,一個是七天的“農假”,而另外一個就是七天的“年假”——眾所周知,軍隊不比其他的機構,在任何情況之下都得保持高度的警惕,尤其目前還處於殘酷的戰爭時期,所以這個製度的執行就變得非常之困難,實際上在最開始的時候,針對這個製度執行與否漢軍總參謀部內部曾經發生過一場激烈的爭論,從中國傳統來說,士兵屬於最廉價的戰爭消耗品,而且社會地位也低得可怕,曆來是沒有什麽福利可言的,所謂“少時離家老大迴,鄉音無改鬢毛摧”,那絕對不是什麽浪得虛名,十幾歲被拉了壯丁七八十歲才能退役迴家正常得很,所以漢軍的這個休假製度在中國軍事曆史上絕對是一個革命性的舉措,故而也無法在曆史上找到什麽借鑒,總參謀部的一批參謀軍官對此實在是感覺為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