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風轉過頭來,對李二狗等親兵道,“搬些桌子板凳來——狗子,你帶幾個手裏有活的弟兄侍候,其他的迴去歇著!!”
“……可是大帥,這幫家夥……”李二狗忍不住勸道,一抬頭迎上了林風嚴厲的眼神,嚇得把後半句硬生生咽了下去,轉身指揮親兵忙活著布置起來。
戰陣之中也沒有什麽好家什,這時也不好迴城裏去搬桌子,一隊近衛軍忙活半天,湊了兩張矮腳八仙桌和十來個行軍馬紮,勉強勉強弄了個談判會場。林風跳下馬來,背著自己的軍隊當先坐下,對著馬大杆子等義軍首領大聲招唿道,“弄妥了——別怪兄弟招唿不周,酒菜茶水那是沒有,若是不嫌棄的話,不妨過來嘮叨嘮叨!!”
雙方數萬大軍你眼瞪我眼,在兩軍陣前談判,這事確實非常刺激,見林風如此爽快,馬大杆子心中著實有點佩服,當下不再遲疑,領了幾個馬賊首領直奔了過去,而曹家兄弟稍一猶豫,隨即跟了上來。
走近了才發現,馬大杆子雖然擔了個匪名,但容貌卻著實長得不錯,和粗獷的嗓門相反,他麵上皮膚白皙、長眉入鬢,五官生得俊朗非常,頷下的胡須亦刮得幹幹淨淨,若不是身量雄偉,簡直有點象小白臉。相比之下曹家兄弟倒更像戰將,三哥人一個模子,大塊頭黑臉膛,麵相憨厚木呐,而且見了林風舉止行為亦顯得也很不自然。
“老馬、曹氏昆仲,兄弟這次專程從北京來遼東拜望幾位,客氣話也不想多說,”林風笑吟吟的站了起來,指著小馬紮示意讓座,“你們那邊到底是個什麽章程?!”
“林大帥果然快人快語,”馬大杆子微微一笑,此刻不用再大聲喊話,他的聲音聽起來也悅耳許多,“這次您遠道而來,小弟身為地主未能遠迎,的確是有些失禮了!”
林風笑嘻嘻的扭頭看著曹家兄弟,隻見他們坐下之後隻是抱了抱拳,道一聲見過之後就不再說話,神氣言談之間,仿佛一切皆由馬大杆子作主。
“老馬啊,兄弟這個人不喜歡玩虛的,若是說話說得直,您也就別見怪,”林風輕輕的拍打著桌麵,笑嘻嘻道,“這山海關是兄弟的地方,這個地主嘛,還是讓兄弟來做好了!”
“哦?!……”馬大杆子故作驚訝的瞪眼道,“莫非大帥的意思是,誰的兵打到哪裏,那那塊地盤就是誰的?——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你我豈不是都沒得地主可當,得讓滿清韃子來招唿咱們?!”
“嗬嗬,算了,老實說這話不中聽——咱們都別屁話了,”林風搖頭笑道,“本帥這次親身前來,算是夠有誠意了吧?我說老馬,大夥都是刀頭舔血出身,咱們也別婆婆媽媽,什麽事都擺在桌上說——本帥的意思是讓你、還有曹氏昆仲以及你們的那些弟兄都過來,咱們一起幹!”
“好啊!兄弟也是這個意思,”馬大杆子當即笑容一斂,肅容道,“林大帥一舉剿滅韃子朝廷,一番大事幹得轟轟烈烈,咱們弟兄那是仰慕已久,所以我那天跟弟兄們一提,那是沒有不願意跟您幹的——嘿嘿,馬某不才,若是大帥撥給咱們糧食、火槍、大炮等軍輜,兄弟願意領著這票兄弟為咱們大漢永戍遼東,若有一個韃子過了山海關,您就砍了咱的腦袋!!!”一番話說得擲地有聲,臉上更是充滿著誠摯的味道,熱辣辣的望著林風。
第二十四節
林風一哂,搖頭笑道,“老馬,本帥剛才說了,什麽話都擺在桌麵上來,你也就少跟我繞來繞去,”他笑容一斂,伸出一根手指頭,“本帥跟你說老實話,你們這邊我隻有一種辦法:那就是全體編入我大漢軍隊,聽編聽調沒有任何條件,而本帥這裏也敢保證,官位賞賜一分不少,總之決計不會虧待你們!!”
馬大杆子目無表情的看著林風,默然良久,忽然冷笑著站起身來,聳聳肩膀攤手道,“那還談什麽?!咱們走——”當下領著幾個馬賊站起身來。
林風亦冷笑迴應,也不挽留,轉過頭來對著木然端坐、紋絲不動的曹家兄弟道,“曹氏昆仲是什麽意思?!”
“曹老大——他媽的官府裏能有好人麽?!”馬大杆子有點著慌,急急勸道,“這個林大帥狡猾得很,你們不要上他的當!”
坐在最前的曹家老大不動聲色,緩緩抬頭,看了馬大杆子一眼,慢吞吞的道,“我……我覺得這個林大人是個好人!!”
“他哪裏好了?你不知道,他其實……”說到這裏,馬大杆子忽然愣了一愣,老實說他一時之間確實還找不出林風有什麽劣跡,當下急急忙忙的道,“他有什麽好心了?——你看他把幾百萬流民朝咱們遼東送,擺明的就是跟咱們遼東人爭田爭地爭飯碗,我說老曹,別怪兄弟沒跟你提個醒,你若跟了他去,到時候咱們遼東人吃了大虧,那可就後悔都來不及了!!!”
“老馬,你別詐唬,來、來、來,坐下慢慢說,”見馬大杆子失態,林風噗哧一聲笑出聲來,轉頭對曹家兄弟道,“老馬剛才說對了一半——本帥的確是打算讓這些可憐的窮百姓進遼東找口飯吃,”他緊緊盯著曹家兄弟,一字一頓的道,“本帥之所以殺上北京砍了韃子皇帝,第一個是為咱天下的漢人出口氣,第二個就是為全天下的窮百姓找條活路——而這個冬天你們也看到了,本帥自己節衣縮食,甚至拆了紫禁城的金鑾殿,就是為了救活這些孤苦無告的窮百姓,各位弟兄……”林風神情凜然,左右四顧,“你們說說,本帥這麽拚命給自己找麻煩,到底能得到些什麽好處?!”
曹家兄弟一齊點頭,曹老大吃吃的道,“很對……我就說你是好人!”
林風轉過頭來,輕蔑的看著臉色蒼白的馬大杆子,“老馬,你說說,一個不惜拆了金鑾殿救濟百姓的人,到底會把遼東人怎麽樣呢?——再一個說,這遼東大地廣闊無邊,本帥若要安置這些百姓,就一定要跟遼東本地人過不去麽?!”見馬大杆子神色沮喪,林風猛的一拍桌子,指著馬大杆子的鼻子大罵道,“馬大杆子,這是你他媽的硬逼老子說醜話——你狗日若是一定要找死,老子決計會成全你狗日的,嘿嘿,不就是區區六千鐵騎麽?老子皇帝都照砍了,你他媽的算哪尊神仙?!”
“嘿嘿,曹家兄弟,看到沒有,這狗日的狐狸尾巴露出來了!”馬大杆子獰笑著一指林風,“你們兄弟可想清楚了,這小子不是什麽好鳥!”
曹老大沒有理會他,轉頭對林風抱拳一禮,認真的道,“大帥,若是咱們遼東百姓跟了你,你準備咋辦?!”
林風微笑著看了看曹家兄弟,親切的道,“我若說不納糧、不交稅什麽的哪是哄人的鬼話,老曹,本帥跟你們說實在的,屆時你們義軍願意吃糧的就編入漢軍,若願意過日子的就各自迴家——而遼東的田地我就按人口戶數分配,各自耕種,此外還得駐軍,一個‘防賊’,二個抵擋清兵,”他笑著攤開手,坦誠的道,“總之就這樣,太多好處我給不起,但我也不吹牛,本帥說到做到——去年我對京畿、直隸的百姓說免稅一年,你們過去打聽打聽,本帥找他們要過一顆麥子、一分銀子沒有?!”
“我相信!”曹老大說話言簡意賅,點了點頭道,“不過賦稅要少、流民怎麽辦?!”
“賦稅我盡量少收,總之要讓窮百姓能過,”林風同意了這個要求,“流民不幹你們遼東人的事,我去年賣了不少家當,給這些可憐人買了農具、種子和牲畜,最近又放了賑濟,現在種子已經播下去了,過段時間有了收成這日子也就過下去了!”
“很好!”曹老大不再羅唆,轉首望著馬大杆子,鄭重的道,“馬大掌櫃的,咱們要過日子、不造反!”
林風心中暗讚,這個曹家兄弟看似癡呆木呐,其實外圓內方,心中篤定得很,絕非什麽沒有主見之人。此刻他心中一鬆,看著神色陰晴不定的馬大杆子,悠悠的道,“老馬,你的心思我明白——這個想法很好,但不實際,依眼下的形勢,你的這個遼東王幹不了,慢說我不允許,清廷若迴過氣來,也必定會找你開刀,而且以閣下目前的處境,若真打起來,你們根本再遼東立足不住!!”
馬大杆子白皙的麵皮漲得通紅,聽見林風的話,他惡狠狠的挑釁道,“我有六千兒郎,你怎麽知道老子站不住腳?!”
“我知道你的打法:大概就是在深山老林立幾個老窩,然後四處出擊,打得贏就打,打得贏就逃,隻要馬快刀硬,沒有人能把你怎麽樣——我說得對吧?”
見馬大杆子默然無語,林風繼續道,“不錯,這個遊擊戰法的確很頭疼,但頭疼歸頭疼,未必就一定沒辦法對付,”林風微微一笑,反手指著身後的漢軍,“你看到了沒有?——我的隊伍都是火槍大炮,若你真要和本帥對著幹,我便在曹家兄弟的幫助下,發動遼東百姓廣修碉堡炮樓,然後堅壁清野,一層一層的圍困你……”
“這世間有打不破的碉堡麽?!”馬大杆子氣極敗壞的反口道。
“當然沒有大不破的碉堡——不過問題是打碉堡需要時間,你看到我的騎兵沒?你覺得和他們打你有幾分把握?!隻要你在任何一個碉堡下磨蹭,他們就四麵八方的殺過來增援,”林風哈哈大笑,“而且這還不包括曹家兄弟的部隊,他的部隊以後就是衛戍遼東百姓的子弟兵,你有信心和全遼東人幹到底麽?”
“打不過……我還可以走!”
“走?——走道哪裏去?”林風愕然道,“東邊是大海,向南進了長城就是我的地盤,那裏人煙稠密村村聯防;北邊是韃子的地盤,而且是深山老林,你能幹得過鄂倫春等那些獵戶部落?而向西就是蒙古草原——你當蒙古漢子是好欺負的麽?!”
“……”
“老馬,老實說你就是就是被這‘六千大軍’拖住的——若你隻有幾百好精悍的好手,在遼東的林子裏上鑽來鑽去,幾年之內我還真拿你沒辦法,不過現在嘛,嘿嘿……”林風瞥了他一眼,取笑道,“這麽多人就難辦咯,慢說這糧秣給養大成問題,就這行蹤你萬萬掩飾不住,嘿嘿,若是連幾千人的隊伍都捉摸不住,你真當我是死人麽?!”
馬大杆子忽然長長的歎了一口氣,適才的精明、狡詐、兇狠仿佛瞬間離他遠去,一雙眼睛驟然失去了所有的生氣,仿佛內心深處的所有抱負、心願、希望突然全部落到了空處。
林風憐惜的看著這條英俊的大漢,和藹的道,“馬兄,這人生難道隻有一條路走麽?男兒誌在四方,本帥也不假言敷衍,你老兄有勇有謀,實在是少見的將才……”他突然站了起來,鄭而重之的朝馬大杆子拜倒,“如今天下紛擾,神州隕難,鄙人大漢林風,懇請馬兄助我一臂之力,還天下百姓一個太平盛世!!!”
馬大杆子嚇了一跳,雖然機智深沉,但到底出身草莽,何曾見過這等幹脆的手段,當下急急忙忙攙扶道,“不敢、不敢……言重了、言重了……兄弟一個馬賊頭子,怎麽當得起……”
“英雄不問出身,”林風借機站起,轉頭指著自己的幾個親兵點名道,“二麻子、冬瓜頭,出來——告訴馬爺你們跟我之前是幹什麽的?!”
“稟馬爺,卑職從軍前在浙江海麵上跟著楊……將軍找飯吃,幹的是沒本錢的買賣!”
“迴稟大帥、馬爺,卑職從前在韃子那邊當兵,後來跟著孫思克將軍降了大漢!”
“嗬嗬,馬兄,聽到沒?!”林風親熱的拍著馬大杆子的肩膀,“我的兵出身都不咋地,但既然走到一起了,那就是生死弟兄——你不信可以問問他們,老子什麽時候嫌棄過他們?——諾,二麻子以前是清兵,你問問他,老子吃飯是不是和他一個鍋子,老子睡覺是不是他放哨?”
“大帥多慮了,馬某絕無此心……”馬大杆子恭恭敬敬的行禮道,隨即不放心的問道,“不知大帥……假若我等投效之後,大帥打算如何安置?!”
“老馬,你是一個英雄,咱爺們也不跟你含糊,”林風指點著對麵義軍部隊,“若你投效,我就成立大漢騎兵第六軍,你就是第六軍軍長,曹家兄弟做你的副手或者到下邊當旅長——不過你不能帶你的老隊伍,你帶他們——”林風反過手去,指點著身後那一列軍容嚴整、甲胄齊全的漢軍騎兵,“而且在這之前,按照咱們漢軍的規矩,你們這些軍官還必須去北京馬莊武學受訓四個月方可上任!”
“‘武學’?‘受訓’?”馬大杆子呆了一呆,疑惑的看著林風。
“不錯,你看見我的部隊沒有,那些騎兵除了騎射之外,還必須懂得使用火槍,懂得和大炮配合作戰!”林風嚴肅的道,“老馬,你以後就是正兒八經的將軍了,可你會不會寫字呢?你能不能看懂機密軍報?你會不會看地輿圖?你知不知道火槍大陣怎麽用?你知不知道大炮有多少種類?而最遠的能打多遠?有多大威力?……”
這一連串的“知不知道”問得馬大杆子臉青唇白,說不出話來。
“所以,你得先把這些基本的學會了,然後才能上任——而且在上任之前,我還得給你授將軍軍銜,授予軍旗和中郎將的將號,你的部隊才能算是正兒八經的大漢正規軍!!!”
“嗨……這麽麻煩……”馬大杆子尚未開口,他身後的一名馬賊頭領忍不住小聲嘀咕道。
林風神色如常,搖頭笑道,“本帥若現在給你們許空頭好處行麽?——咱們都是爽快漢子,所謂親兄弟還明算帳呢!”他對馬大杆子笑道,“咱們攤開了說,不讓你帶老隊伍是不給你造反、拖隊伍逃跑的機會——這種事你知我知,沒什麽好忌諱的,漢軍內的施琅將軍、楊海生將軍、還有孫思克、趙良棟等等都是這樣,除了本帥其他將軍沒有誰可以例外,這樣幹就一個好處,與其讓咱們將帥之間有心病,不如一開始就堵掉這個口子,咱們這裏幹得光明正大,沒必要腋著藏著!以後也不至於發生什麽殺功臣、鳥盡弓藏的齷齪事來——你說是不是?”
馬大杆子緩緩點頭,由衷道,“大帥說話……嘿!當真直爽得很!”
“而讓你們受訓是要教會你們如何打一場有火槍、大炮的現代化戰爭,如何當一個好軍官,而且這裏最重要的是教育你們遵守軍紀!”林風慢慢的道,“老馬,迴頭我就給你和你的弟兄安排賞賜,諸位放心,金銀、莊子、田地、家具仆役什麽的都少不了,即使日後在軍營裏,我也一不會虧欠你們糧餉,二一個也會給你們準備好軍妓,所以——請諸位自重,以前那些打家劫舍的毛病都要給老子改掉,若是犯了軍法,不論是誰,都是當頭一把鬼頭刀!!!”
馬大杆子昂頭道,“大帥勿要太看不起我等弟兄,慢說有這麽好的賞賜,就是沒有這麽多賞賜,這軍紀別人守得,難道老子就守不得?!”
“恩,這麽說就對了,你們到了直隸就知道了,在咱們大漢的領地裏,軍官是最有麵子的行當,無論走到哪裏別人都得高看一眼,”林風微微一歎,“日後諸位就都是我大漢朝廷的高官了,隻希望你們勿要壞了這個名頭才好!!”
馬大杆子直直的瞪著林風,臉上盡是憤怒之色,忽然退後一步,猛的一把抽出馬刀來,大聲喝令道,“拔刀——”
他身後的馬賊都有點不明所以,迷迷糊糊的依令一齊抽出刀來。一時間談判場地刀光如雪,兩邊靜觀的大軍一齊大驚失色,俱俱以為談判破裂雙方動起手來了,雙方騎兵群情洶湧,幾乎就要放馬衝刺。
林風雖然心中驚懼,但麵上卻依然冷靜如常,他一把推開擋在身前的李二狗,靜靜的看著馬大杆子。
“大帥看好了!”馬大杆子抬起左手尾指按在桌上,猛的一揚長刀,突然一刀斬落,鮮血狂奔之下,登時將自己的尾指斬落。而他身後的一眾馬賊亦毫不猶豫,有樣學樣的斬落了自己的手指。一時間空地滿地斷指,八仙桌上血跡斑斑,望之觸目驚心。
“馬小英今日在此斷指立誓,從即日起效忠漢家林大帥,若日後有違令不忠之事,有如此指!”馬大杆子舉起仍自血如泉湧的左手,忍痛當眾宣誓。他身後的一眾馬賊見狀,亦一齊立誓。
“啪”的一聲,林風輕輕敲了李二狗一個爆栗,“還愣著幹什麽?——還不快去給眾位弟兄包紮?!”
“嘿嘿……我終於知道你為什麽老是自稱‘馬大杆子’了!”趁著馬小英被包紮的當口,林風蹲下身來調侃道,“這個名字確實……咳、咳,太過漂亮了……”
見馬小英神色忸怩,羞愧中帶著三分怒色,林風知道他脾氣剛烈,急忙笑道,“小馬,令尊、令堂尚在世否?”
“大帥,家父家母早已離世!”馬小英愕然抬頭,不明白林風怎麽突然問起這個。
“哦,既然令尊令堂不在了,那不如這樣,既然你投我為主,那今日本帥就作主給你改了名字,”林風微微沉吟,“去掉那個中間那個‘小’字,日後你就叫馬英如何?!——明朝的時候有個大將叫沐英,戰功顯赫富貴終老,這可是個好彩頭哦!”
第二十五節
當起義者與漢軍政府達成妥協之後,遼東義軍馬上在山海關一線進行就地整編。漢軍將領們在操辦這個事情的時候並沒有遇到什麽阻力,實際上當接受招安的消息宣布之後,那些衣衫襤褸的軍人立即發出了震耳欲聾的歡唿聲,這種狀況當即給了那些尚在心懷二意的義軍將領當頭一棒,當看到自己的部下那種如釋重負的表情之後,所有人都失去了繼續為“獨立”而周旋的信心。
發生這種事情其實並不算太奇怪,無論是曹家兄弟或者是馬大杆子,兩支軍隊其實都沒有在這裏打一仗的決心,而雙方在山海關兵戎相見的場麵說到底也不過是一種政治訛詐而已,不過義軍將領們在這個過程中顯然缺乏經驗,他們根本沒有想到在對持的時候自己手下士兵會承受多麽大的心理壓力。事後林風為了表示信任和親民,曾在義軍的基層官兵裏走訪,不過所詢問到的結果到很有些興味,這些士兵對漢軍的火槍以及大炮倒沒什麽印象,也不認為這些武器有什麽可怕的,漢軍留給他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那些漂亮的軍服,而上萬精銳士兵穿著漂亮隊形整齊給人感覺是非常具有震撼性的,所以在招安之後這個問題成為林大帥迴答最多的事項,這些士兵毫不掩飾對那種軍服的羨慕之情,幾乎在一進入整編程序之後就馬上集體提出了這個要求。
馬上下發軍服當然是一件很不實際的事情,實際上這種軍服的成本之高遠遠出乎這些遼東人的想象,而總參謀部對此項開支心痛之餘也訂立了各種嚴格的製度,暫且不論這些士兵是否訓練有素,最起碼的一條就是他們必須要有番號、編製、軍銜以及必須走完對林大帥宣誓效忠的手續,所以當這些士兵真正了解這裏麵的遊戲規則之後,馬上就發出了不和諧的聲音。
這個小小的不愉快發生在遣散過程之中。在整編開始後,漢軍方麵立即派出大批軍官遴選兵員,在這批投誠的軍人數量上看,馬大杆子的部隊有五千多騎兵,而曹家兄弟的隊伍則更多,除了四千多騎兵之外還有將近六千濫竽充數的步兵,總數一共將近一萬六、七千人馬,而林大帥所給的編製僅僅隻有一個軍八千至一萬人左右,而整編的第一步就是去蕪存菁,把那些不合格的兵員剔掉。所以當這些接收軍官一進入義軍軍營,就立即發布了誌願從軍和遣散老幼的告示,希望這些士兵能自行離開軍隊。
起先這些遼東兵根本沒把他們當迴事,實際上在這個年代軍人是門檻最低的一個職業,幾乎隻要是個男人就有可能會被拉壯丁,而實力強大與否基本上都是從人數上來評估,所以沒有人會想到漢軍這邊會真的對他們動真格的,這其中就有不少人在心底憂慮萬分,因為他們之中特別是曹家兄弟的部隊,許多人根本沒有當兵的打算,不過在了解倒漢軍這邊針對軍人的種種優惠之後,這種心理立即發生了***。這種事情古今同一沒有任何區別,一邊是迴家種地,一邊是發房子發田地並且端鐵飯碗,這裏麵的高下曲徑自然所有人都心領神會。於是投誠的義軍除了少數熱愛生活的男人之外,其中大多數都向軍官們表達了對林大帥的熱愛和擁護之情,以及為保衛林大帥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的決心。
這種情況顯然不可能難倒那些遴選軍棍,老實說這種事情他們簡直是司空見慣,在漢軍的領地內要求加入軍隊的青年多去了,其中還有許多自傷身體表決心的激烈事件,而那些被遷徙的流民更是成千上萬在軍營外麵下跪情願要求入伍,眼前這類事情在他們眼中真是小兒科,在這些軍棍心目中漢軍軍人那是一種極富榮譽感和責任心和優差,自然不是隨隨便便什麽人都有資格入伍,所以在這個時候這些軍官立即執行了鐵腕政策,首先被遣散的就是那些老弱病殘的步兵,而這個政策一出台之後就立即發生了反彈,這些即將被遣散的士兵居然將官司打到了林風那裏,令大帥尷尬萬分。
本來這件事情林風也不是很在意,這個時候他在為起義者劃分遼東的地產,所以當接到申訴的時候確實是很有些意外,因為那些過來情願的士兵許多人都算得上是上了年紀,象這麽多大叔大伯強烈要求精忠報國的事情,以前他還真的沒有碰到過。
當把曹家兄弟找來之後事情才算是水落石出。說起來其實也不意外,就兵員素質來說,曹家兄弟的部隊與馬英的鐵騎是兩迴事,馬英的部隊因為要求具備打家劫舍的能力,自然沒什麽吃白飯的,但曹家兄弟不同,他們在起兵之初就是這樣,他的隊伍裏除了老頭小孩之外,甚至還有不少拖家帶口的,總之造反的時候就是橫下一條心要死死一堆,而大夥都是鄉裏鄉親自然也沒什麽人因為累贅而說怪話,所以就很自然的形成了這樣一種很奇怪的軍隊模式——一家人老公是騎兵、公公是步兵,婆婆和媳婦兒是老營輜重兵,而兒子就是預備隊。
了解情況之後,林風禁不住感慨萬分,到了現在他總算是對當代的“農民起義軍”有了客觀上的認識,原來書上說李自成有什麽“孩兒兵”、“猴兒隊”的特種部隊真的是一點也不奇怪,象這些孩子如果從幾歲開始就在戰爭中學習戰爭,那麽長大之後成為第一流的戰士當然也在情理之中。
在與從北京趕來的陳夢雷和湯斌商議之後,這件事情被確認要從財產上解決,即:發給房子、田地,勒令老幼婦孺迴家,隻留青壯從軍——這件事情執行起來並不是想象中的那麽容易,因為這些“軍人”經過這麽長時間的全家轉戰之後,很有一部分不願意分開,不過這個時候這些弱勢群體當然是胳膊擰不過大腿,在曹家兄弟的配合支持下,這些人總算是不情不願的離開了軍營。
當遼東和平解放之後,經過行政官吏的清點,各種在戰爭期間被破壞的生產以及生活物資被造成了一溜長長的清單,在聽取匯報之後,林風驚奇的發現在這個混亂的時代遼東本地的漢族地主並沒有受到太大的衝擊,而更令林風瞠目結舌的是,這些漢族地主階層居然與農民起義軍合流,除了沒有搞什麽團練之外,許多人還秘密支持義軍糧餉或者直接出人參軍——這可也算是違背社會規律的事情,農民起義軍居然與土財主穿一條褲子,那他們反什麽來著?!
根據陳夢雷的調查報告,林風發現在遼東地區滿清政權對漢族的壓迫甚至超過了關內,實際上這個地方被視為滿清的保留地,對治安以及行政秩序的要求極嚴,而所相對的,所謂“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個時候八旗對自己的政權極端缺乏自信,在這片廣大的土地上,其他民族不能作出任何敏感的事情來,否則就是大規模的報複以及屠殺,而經濟上更是極端刻薄殘忍,在鼇拜上台執政之後全麵恢複了清太祖奴爾哈赤的民族歧視政策,其中除了關內的土地圈占事件之外,關外基本上執行那種空前殘忍的農奴製度,除了針對農民之外,對地主的賦稅也擴大了剝削力度,而各種控製人身自由的政策或者官府勞役更是層出不窮,就在不久之前,為了支持與俄羅斯黑龍江戰爭,就有大批農民被隨便找了些借口口發配到寧古塔與披甲人為奴。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所謂“剿滅三藩亂黨”僅僅隻是一個理由而已,民族起義所必須具備的種種因素早已醞釀完畢,而在關內的漢軍剿滅滿清政權的連鎖效應下,起義就很自然的發生了。
這次起義被瓜分的土地全部都是遼東四大家族以及滿人的財產,在漢軍政府的行政機構進駐之後,起義者的戰利品立即被漢軍合法化,大漢政權的官吏們吸收當地的士紳組成了聯合政府,對漢族以外的其他滿、蒙等少數民族實行專政。在政府官員的率領下,大多數人興高采烈的瓜分少數人的財產,享受暴力革命之後的幸福生活,而出乎林風意料的是,這次分贓活動最大的受益人居然是他自己——眾所周知,林風大帥即將成為吳三桂的女婿,那麽吳氏家族的土地自然誰也不敢動,於是經過小心而又小心的點算之後,在遠在江南的大周皇帝毫不知情的情況下,一百二十多萬畝土地成為了陪嫁嫁妝。
在進行了轟轟烈烈的土地改革之後,林大帥在遼東地區的聲望達到了定點,在宣傳機構的策劃之下,個人崇拜按照程序的逐步實現,無數貧苦農民在此見證了一場經典的政治表演,在得知大漢恢複江山之後他們先是三唿萬歲興奮自豪,而在瓜分土地之後就開始在家裏搞林大帥的長生牌位頂禮膜拜,而之後當林大帥宣布從吳家財產中拿出六十萬畝土地犒賞招安官兵之後,遼東各地的開始“自發”為大帥興建生祠。
諸事草創之後,在馬英以及曹家兄弟的堅決請求下,鑒於此刻清廷遼東當局此刻兩線作戰暫時失卻防禦能力,林風決定趁熱打鐵一舉收複前明失地。
公元一六八五年春,漢軍在招安義軍和當地居民的配合指引下,林風率近衛軍、漢軍第三軍和兩旅騎兵以及一萬多招安義軍,近三萬餘大軍向東疾進,各處州縣聞風崩潰,守官棄職而逃,而此刻關中樞紐錦州已然失去了所有的外圍,如同驚濤駭浪中的一顆碎礁,且被廣大農村包圍了整整半年,內無糧草外無援軍,在得知漢軍大舉東進之後,城內清軍主力在漢軍騎兵哨軍到來之前就早早準備,組織城內殖民的八旗平民突圍而出朝奉天撤退。
至此,前明王朝自鬆山戰役之後失卻的領土全部光複。
時隔數十年之後,漢族政權重出長城,大漢政府設遼錦都督府,第一任遼錦都督由林大帥兼任,下設布政司一員由湯斌充任,暫領全部州縣,撫農桑經濟;改王大海“建威”將號,授“平遼中郎將”,領第三軍配屬兩個騎兵旅,坐鎮錦州,窺伺遼中。
局勢漸漸穩定下來,漢軍克複錦州之後軍勢已盡,此間糧秣給養以及兵力都嚴重不足,根本不足以維持一次遠征,而且這時遼東初定,各處潰兵馬賊雜亂繁生,為了維持占領區的治安以及保護農民瓜分得來的財產,王大海不得不分出大批兵力前往剿匪,而湯斌則忙著整理新區的行政事務,此刻春耕行將結束,他給他手下的大小官員下達了新的指令,除了新建一批水利工程之外,還要介紹那些流民為遼東當地的地主階層打短工、充仆役。
招安而來的義軍經過整編,人數被壓縮到一萬三千多人,其中絕大部分都是漢軍的緊缺的騎兵部隊,這時隨著大帥的南歸,這批軍人被安置在灤州、灤河一帶布防,填補第三軍的空缺防衛百萬,同時由周培公的總參謀部派出的軍官編組訓練,此間從王大海的第三軍、近衛軍以及騎兵旅都調撥了一些官兵,組建了一營騎兵、一營步兵的教導隊,以漢軍新兵入伍為模式,進行為期四個月的前期訓練。
根據談判所定,招安義軍包括馬英和曹家兄弟在內的所有隊哨以上軍官,都必須在北京馬莊武學受訓後方才得以上任——實際上馬英和曹家兄弟的這個決定做得有些草率,而林風本人也似乎過於樂觀,起初宣布這個決定之後,義軍方麵的許多軍官都表示了懷疑和憂慮,坦白的說,在他們的心目中,無論是康熙還是林風,在本質上幾乎沒有任何區別,不少軍官特別是那些積年馬賊頭目,對任何官方行為都較為敵視,而且根據《水滸傳》的革命理論,招安那就是等於送死,就算在那邊打了勝仗立了功勞,臨到頭也免不得毒酒一杯,所以當整編開始的時候,不少頭目對馬英的領導地位提出了挑戰,同時有意無意的煽動部下遠離馬英的嫡係。
在這場陰暗的內訌中,馬英表現得鐵血非常,後來的一連串秘密砍頭、活埋以及點天燈之類活動充分證明了他的能力,到底從十來歲就跟著老爹做土匪,幾十年鐵與火的生活下來,對這種山頭之爭當然不會有什麽陌生,而當他進行這類殘忍的內部清洗時,林大帥正在笑嗬嗬的在義軍之中走訪基層,噓寒問暖和藹可親,仿佛對此一無所知。
為了平複此次內訌的創傷,林風在東征之前突然召開將領會議,宣布提前授予馬英少將軍銜,授號“建威中郎將”,與王大海平級,統帥其他所有投誠義軍,同時兌現事前的許諾,投誠的各級義軍頭目按照實力以及官銜大小分別得到了相應賞賜——這裏麵除了金銀之外,還包括房子、土地以及被俘虜的八旗女奴,終於把內部問題勉強壓抑下去,而事情發展到最後,這支良莠不齊的義軍在見識到漢軍政府針對農民的政治手段之後,終於意識到遼東已經換了一個主人。
當林風率領近衛軍以及四百多大大小小的受訓軍官迴到北京的時候,時節已經是入夏,這次出行的時間遠遠超出了預定的期限,而所獲取的戰果也大大超出了各個臣下的期待,實際上在大帥尚未還京時,漢軍政府就已經在領地內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勝利宣傳,其中大帥英名神武韃子倉惶北竄封狼居婿總之應有盡有,雖然那些民間藝人說書先生有些虛構誇大,但此次光複故土確實令“滿天下的漢人精神為之一振”,此事後林大帥在民間的聲望已經達到了頂點,商旅交口而讚、士林歡唿雀躍,漢軍風光一時無兩,河南楊起隆不顧忌諱遣使來賀,甚至連遠在福建的鄭經都通過天地會青木堂遞交了頌書。
不過這個時候大帥卻根本沒有時間來出來接受這些祝賀,因為在他不在北京的日子裏,各種需要裁決的事項已經堆了一桌子,除了各種行政事務之外,最緊要的就是蒙古察哈爾小王爺要求進京和大周的迎親使者團的迴報。
如果說林風的許多決定令臣下有荒謬之感的話,那去大周的迎親使者人選則就是其中的極至,實際上當林風任命近衛軍軍官瑞克上校擔任正使的時候,一向最注重尊卑禮節的李光地大人甚至當著自己主公麵砸了桌子,可謂憤怒了無以複加,事後他還聯通周培公、陳夢雷、湯斌等文武重臣給主公上書,要求派一個德高望重的老先生出使,以免貽笑大方鬧出國際笑話,不過這些努力顯然沒有能改變主公的決心,最後跟隨汪士榮出使的依然是那個金發碧眼的老外。
這幾個月瑞克上校可謂是過了一段舒心的日子,雖然大周上上下下官麵上對遠在北方的漢軍政權不屑一顧,定為州郡一類檔次,不過實際上無論皇帝吳三桂還是各個臣僚,心中都極為重視此次外交活動,所以當瑞克率領迎親團自廣州黃埔港登陸之後,尚之信立即派遣了一支三千人的大軍隨同保護,一直護送他們出了廣東,而進入大周領地後,吳三桂派出的精銳禦林軍早已等候已久,一層一層的保護著一直護送到長沙。
可憐的瑞克上校從出生到現在,第一次享受到國賓待遇,所以免不得有點神經兮兮,最可怕的表現是這個人在女色方麵有點變態傾向,這一路上隻要一遇到女人他就馬上“狂態畢露”,不顧上下禮節統統稱為“女士”,以超過麵對大周官員的恭敬態度請安問好。
“……可是大帥,這幫家夥……”李二狗忍不住勸道,一抬頭迎上了林風嚴厲的眼神,嚇得把後半句硬生生咽了下去,轉身指揮親兵忙活著布置起來。
戰陣之中也沒有什麽好家什,這時也不好迴城裏去搬桌子,一隊近衛軍忙活半天,湊了兩張矮腳八仙桌和十來個行軍馬紮,勉強勉強弄了個談判會場。林風跳下馬來,背著自己的軍隊當先坐下,對著馬大杆子等義軍首領大聲招唿道,“弄妥了——別怪兄弟招唿不周,酒菜茶水那是沒有,若是不嫌棄的話,不妨過來嘮叨嘮叨!!”
雙方數萬大軍你眼瞪我眼,在兩軍陣前談判,這事確實非常刺激,見林風如此爽快,馬大杆子心中著實有點佩服,當下不再遲疑,領了幾個馬賊首領直奔了過去,而曹家兄弟稍一猶豫,隨即跟了上來。
走近了才發現,馬大杆子雖然擔了個匪名,但容貌卻著實長得不錯,和粗獷的嗓門相反,他麵上皮膚白皙、長眉入鬢,五官生得俊朗非常,頷下的胡須亦刮得幹幹淨淨,若不是身量雄偉,簡直有點象小白臉。相比之下曹家兄弟倒更像戰將,三哥人一個模子,大塊頭黑臉膛,麵相憨厚木呐,而且見了林風舉止行為亦顯得也很不自然。
“老馬、曹氏昆仲,兄弟這次專程從北京來遼東拜望幾位,客氣話也不想多說,”林風笑吟吟的站了起來,指著小馬紮示意讓座,“你們那邊到底是個什麽章程?!”
“林大帥果然快人快語,”馬大杆子微微一笑,此刻不用再大聲喊話,他的聲音聽起來也悅耳許多,“這次您遠道而來,小弟身為地主未能遠迎,的確是有些失禮了!”
林風笑嘻嘻的扭頭看著曹家兄弟,隻見他們坐下之後隻是抱了抱拳,道一聲見過之後就不再說話,神氣言談之間,仿佛一切皆由馬大杆子作主。
“老馬啊,兄弟這個人不喜歡玩虛的,若是說話說得直,您也就別見怪,”林風輕輕的拍打著桌麵,笑嘻嘻道,“這山海關是兄弟的地方,這個地主嘛,還是讓兄弟來做好了!”
“哦?!……”馬大杆子故作驚訝的瞪眼道,“莫非大帥的意思是,誰的兵打到哪裏,那那塊地盤就是誰的?——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你我豈不是都沒得地主可當,得讓滿清韃子來招唿咱們?!”
“嗬嗬,算了,老實說這話不中聽——咱們都別屁話了,”林風搖頭笑道,“本帥這次親身前來,算是夠有誠意了吧?我說老馬,大夥都是刀頭舔血出身,咱們也別婆婆媽媽,什麽事都擺在桌上說——本帥的意思是讓你、還有曹氏昆仲以及你們的那些弟兄都過來,咱們一起幹!”
“好啊!兄弟也是這個意思,”馬大杆子當即笑容一斂,肅容道,“林大帥一舉剿滅韃子朝廷,一番大事幹得轟轟烈烈,咱們弟兄那是仰慕已久,所以我那天跟弟兄們一提,那是沒有不願意跟您幹的——嘿嘿,馬某不才,若是大帥撥給咱們糧食、火槍、大炮等軍輜,兄弟願意領著這票兄弟為咱們大漢永戍遼東,若有一個韃子過了山海關,您就砍了咱的腦袋!!!”一番話說得擲地有聲,臉上更是充滿著誠摯的味道,熱辣辣的望著林風。
第二十四節
林風一哂,搖頭笑道,“老馬,本帥剛才說了,什麽話都擺在桌麵上來,你也就少跟我繞來繞去,”他笑容一斂,伸出一根手指頭,“本帥跟你說老實話,你們這邊我隻有一種辦法:那就是全體編入我大漢軍隊,聽編聽調沒有任何條件,而本帥這裏也敢保證,官位賞賜一分不少,總之決計不會虧待你們!!”
馬大杆子目無表情的看著林風,默然良久,忽然冷笑著站起身來,聳聳肩膀攤手道,“那還談什麽?!咱們走——”當下領著幾個馬賊站起身來。
林風亦冷笑迴應,也不挽留,轉過頭來對著木然端坐、紋絲不動的曹家兄弟道,“曹氏昆仲是什麽意思?!”
“曹老大——他媽的官府裏能有好人麽?!”馬大杆子有點著慌,急急勸道,“這個林大帥狡猾得很,你們不要上他的當!”
坐在最前的曹家老大不動聲色,緩緩抬頭,看了馬大杆子一眼,慢吞吞的道,“我……我覺得這個林大人是個好人!!”
“他哪裏好了?你不知道,他其實……”說到這裏,馬大杆子忽然愣了一愣,老實說他一時之間確實還找不出林風有什麽劣跡,當下急急忙忙的道,“他有什麽好心了?——你看他把幾百萬流民朝咱們遼東送,擺明的就是跟咱們遼東人爭田爭地爭飯碗,我說老曹,別怪兄弟沒跟你提個醒,你若跟了他去,到時候咱們遼東人吃了大虧,那可就後悔都來不及了!!!”
“老馬,你別詐唬,來、來、來,坐下慢慢說,”見馬大杆子失態,林風噗哧一聲笑出聲來,轉頭對曹家兄弟道,“老馬剛才說對了一半——本帥的確是打算讓這些可憐的窮百姓進遼東找口飯吃,”他緊緊盯著曹家兄弟,一字一頓的道,“本帥之所以殺上北京砍了韃子皇帝,第一個是為咱天下的漢人出口氣,第二個就是為全天下的窮百姓找條活路——而這個冬天你們也看到了,本帥自己節衣縮食,甚至拆了紫禁城的金鑾殿,就是為了救活這些孤苦無告的窮百姓,各位弟兄……”林風神情凜然,左右四顧,“你們說說,本帥這麽拚命給自己找麻煩,到底能得到些什麽好處?!”
曹家兄弟一齊點頭,曹老大吃吃的道,“很對……我就說你是好人!”
林風轉過頭來,輕蔑的看著臉色蒼白的馬大杆子,“老馬,你說說,一個不惜拆了金鑾殿救濟百姓的人,到底會把遼東人怎麽樣呢?——再一個說,這遼東大地廣闊無邊,本帥若要安置這些百姓,就一定要跟遼東本地人過不去麽?!”見馬大杆子神色沮喪,林風猛的一拍桌子,指著馬大杆子的鼻子大罵道,“馬大杆子,這是你他媽的硬逼老子說醜話——你狗日若是一定要找死,老子決計會成全你狗日的,嘿嘿,不就是區區六千鐵騎麽?老子皇帝都照砍了,你他媽的算哪尊神仙?!”
“嘿嘿,曹家兄弟,看到沒有,這狗日的狐狸尾巴露出來了!”馬大杆子獰笑著一指林風,“你們兄弟可想清楚了,這小子不是什麽好鳥!”
曹老大沒有理會他,轉頭對林風抱拳一禮,認真的道,“大帥,若是咱們遼東百姓跟了你,你準備咋辦?!”
林風微笑著看了看曹家兄弟,親切的道,“我若說不納糧、不交稅什麽的哪是哄人的鬼話,老曹,本帥跟你們說實在的,屆時你們義軍願意吃糧的就編入漢軍,若願意過日子的就各自迴家——而遼東的田地我就按人口戶數分配,各自耕種,此外還得駐軍,一個‘防賊’,二個抵擋清兵,”他笑著攤開手,坦誠的道,“總之就這樣,太多好處我給不起,但我也不吹牛,本帥說到做到——去年我對京畿、直隸的百姓說免稅一年,你們過去打聽打聽,本帥找他們要過一顆麥子、一分銀子沒有?!”
“我相信!”曹老大說話言簡意賅,點了點頭道,“不過賦稅要少、流民怎麽辦?!”
“賦稅我盡量少收,總之要讓窮百姓能過,”林風同意了這個要求,“流民不幹你們遼東人的事,我去年賣了不少家當,給這些可憐人買了農具、種子和牲畜,最近又放了賑濟,現在種子已經播下去了,過段時間有了收成這日子也就過下去了!”
“很好!”曹老大不再羅唆,轉首望著馬大杆子,鄭重的道,“馬大掌櫃的,咱們要過日子、不造反!”
林風心中暗讚,這個曹家兄弟看似癡呆木呐,其實外圓內方,心中篤定得很,絕非什麽沒有主見之人。此刻他心中一鬆,看著神色陰晴不定的馬大杆子,悠悠的道,“老馬,你的心思我明白——這個想法很好,但不實際,依眼下的形勢,你的這個遼東王幹不了,慢說我不允許,清廷若迴過氣來,也必定會找你開刀,而且以閣下目前的處境,若真打起來,你們根本再遼東立足不住!!”
馬大杆子白皙的麵皮漲得通紅,聽見林風的話,他惡狠狠的挑釁道,“我有六千兒郎,你怎麽知道老子站不住腳?!”
“我知道你的打法:大概就是在深山老林立幾個老窩,然後四處出擊,打得贏就打,打得贏就逃,隻要馬快刀硬,沒有人能把你怎麽樣——我說得對吧?”
見馬大杆子默然無語,林風繼續道,“不錯,這個遊擊戰法的確很頭疼,但頭疼歸頭疼,未必就一定沒辦法對付,”林風微微一笑,反手指著身後的漢軍,“你看到了沒有?——我的隊伍都是火槍大炮,若你真要和本帥對著幹,我便在曹家兄弟的幫助下,發動遼東百姓廣修碉堡炮樓,然後堅壁清野,一層一層的圍困你……”
“這世間有打不破的碉堡麽?!”馬大杆子氣極敗壞的反口道。
“當然沒有大不破的碉堡——不過問題是打碉堡需要時間,你看到我的騎兵沒?你覺得和他們打你有幾分把握?!隻要你在任何一個碉堡下磨蹭,他們就四麵八方的殺過來增援,”林風哈哈大笑,“而且這還不包括曹家兄弟的部隊,他的部隊以後就是衛戍遼東百姓的子弟兵,你有信心和全遼東人幹到底麽?”
“打不過……我還可以走!”
“走?——走道哪裏去?”林風愕然道,“東邊是大海,向南進了長城就是我的地盤,那裏人煙稠密村村聯防;北邊是韃子的地盤,而且是深山老林,你能幹得過鄂倫春等那些獵戶部落?而向西就是蒙古草原——你當蒙古漢子是好欺負的麽?!”
“……”
“老馬,老實說你就是就是被這‘六千大軍’拖住的——若你隻有幾百好精悍的好手,在遼東的林子裏上鑽來鑽去,幾年之內我還真拿你沒辦法,不過現在嘛,嘿嘿……”林風瞥了他一眼,取笑道,“這麽多人就難辦咯,慢說這糧秣給養大成問題,就這行蹤你萬萬掩飾不住,嘿嘿,若是連幾千人的隊伍都捉摸不住,你真當我是死人麽?!”
馬大杆子忽然長長的歎了一口氣,適才的精明、狡詐、兇狠仿佛瞬間離他遠去,一雙眼睛驟然失去了所有的生氣,仿佛內心深處的所有抱負、心願、希望突然全部落到了空處。
林風憐惜的看著這條英俊的大漢,和藹的道,“馬兄,這人生難道隻有一條路走麽?男兒誌在四方,本帥也不假言敷衍,你老兄有勇有謀,實在是少見的將才……”他突然站了起來,鄭而重之的朝馬大杆子拜倒,“如今天下紛擾,神州隕難,鄙人大漢林風,懇請馬兄助我一臂之力,還天下百姓一個太平盛世!!!”
馬大杆子嚇了一跳,雖然機智深沉,但到底出身草莽,何曾見過這等幹脆的手段,當下急急忙忙攙扶道,“不敢、不敢……言重了、言重了……兄弟一個馬賊頭子,怎麽當得起……”
“英雄不問出身,”林風借機站起,轉頭指著自己的幾個親兵點名道,“二麻子、冬瓜頭,出來——告訴馬爺你們跟我之前是幹什麽的?!”
“稟馬爺,卑職從軍前在浙江海麵上跟著楊……將軍找飯吃,幹的是沒本錢的買賣!”
“迴稟大帥、馬爺,卑職從前在韃子那邊當兵,後來跟著孫思克將軍降了大漢!”
“嗬嗬,馬兄,聽到沒?!”林風親熱的拍著馬大杆子的肩膀,“我的兵出身都不咋地,但既然走到一起了,那就是生死弟兄——你不信可以問問他們,老子什麽時候嫌棄過他們?——諾,二麻子以前是清兵,你問問他,老子吃飯是不是和他一個鍋子,老子睡覺是不是他放哨?”
“大帥多慮了,馬某絕無此心……”馬大杆子恭恭敬敬的行禮道,隨即不放心的問道,“不知大帥……假若我等投效之後,大帥打算如何安置?!”
“老馬,你是一個英雄,咱爺們也不跟你含糊,”林風指點著對麵義軍部隊,“若你投效,我就成立大漢騎兵第六軍,你就是第六軍軍長,曹家兄弟做你的副手或者到下邊當旅長——不過你不能帶你的老隊伍,你帶他們——”林風反過手去,指點著身後那一列軍容嚴整、甲胄齊全的漢軍騎兵,“而且在這之前,按照咱們漢軍的規矩,你們這些軍官還必須去北京馬莊武學受訓四個月方可上任!”
“‘武學’?‘受訓’?”馬大杆子呆了一呆,疑惑的看著林風。
“不錯,你看見我的部隊沒有,那些騎兵除了騎射之外,還必須懂得使用火槍,懂得和大炮配合作戰!”林風嚴肅的道,“老馬,你以後就是正兒八經的將軍了,可你會不會寫字呢?你能不能看懂機密軍報?你會不會看地輿圖?你知不知道火槍大陣怎麽用?你知不知道大炮有多少種類?而最遠的能打多遠?有多大威力?……”
這一連串的“知不知道”問得馬大杆子臉青唇白,說不出話來。
“所以,你得先把這些基本的學會了,然後才能上任——而且在上任之前,我還得給你授將軍軍銜,授予軍旗和中郎將的將號,你的部隊才能算是正兒八經的大漢正規軍!!!”
“嗨……這麽麻煩……”馬大杆子尚未開口,他身後的一名馬賊頭領忍不住小聲嘀咕道。
林風神色如常,搖頭笑道,“本帥若現在給你們許空頭好處行麽?——咱們都是爽快漢子,所謂親兄弟還明算帳呢!”他對馬大杆子笑道,“咱們攤開了說,不讓你帶老隊伍是不給你造反、拖隊伍逃跑的機會——這種事你知我知,沒什麽好忌諱的,漢軍內的施琅將軍、楊海生將軍、還有孫思克、趙良棟等等都是這樣,除了本帥其他將軍沒有誰可以例外,這樣幹就一個好處,與其讓咱們將帥之間有心病,不如一開始就堵掉這個口子,咱們這裏幹得光明正大,沒必要腋著藏著!以後也不至於發生什麽殺功臣、鳥盡弓藏的齷齪事來——你說是不是?”
馬大杆子緩緩點頭,由衷道,“大帥說話……嘿!當真直爽得很!”
“而讓你們受訓是要教會你們如何打一場有火槍、大炮的現代化戰爭,如何當一個好軍官,而且這裏最重要的是教育你們遵守軍紀!”林風慢慢的道,“老馬,迴頭我就給你和你的弟兄安排賞賜,諸位放心,金銀、莊子、田地、家具仆役什麽的都少不了,即使日後在軍營裏,我也一不會虧欠你們糧餉,二一個也會給你們準備好軍妓,所以——請諸位自重,以前那些打家劫舍的毛病都要給老子改掉,若是犯了軍法,不論是誰,都是當頭一把鬼頭刀!!!”
馬大杆子昂頭道,“大帥勿要太看不起我等弟兄,慢說有這麽好的賞賜,就是沒有這麽多賞賜,這軍紀別人守得,難道老子就守不得?!”
“恩,這麽說就對了,你們到了直隸就知道了,在咱們大漢的領地裏,軍官是最有麵子的行當,無論走到哪裏別人都得高看一眼,”林風微微一歎,“日後諸位就都是我大漢朝廷的高官了,隻希望你們勿要壞了這個名頭才好!!”
馬大杆子直直的瞪著林風,臉上盡是憤怒之色,忽然退後一步,猛的一把抽出馬刀來,大聲喝令道,“拔刀——”
他身後的馬賊都有點不明所以,迷迷糊糊的依令一齊抽出刀來。一時間談判場地刀光如雪,兩邊靜觀的大軍一齊大驚失色,俱俱以為談判破裂雙方動起手來了,雙方騎兵群情洶湧,幾乎就要放馬衝刺。
林風雖然心中驚懼,但麵上卻依然冷靜如常,他一把推開擋在身前的李二狗,靜靜的看著馬大杆子。
“大帥看好了!”馬大杆子抬起左手尾指按在桌上,猛的一揚長刀,突然一刀斬落,鮮血狂奔之下,登時將自己的尾指斬落。而他身後的一眾馬賊亦毫不猶豫,有樣學樣的斬落了自己的手指。一時間空地滿地斷指,八仙桌上血跡斑斑,望之觸目驚心。
“馬小英今日在此斷指立誓,從即日起效忠漢家林大帥,若日後有違令不忠之事,有如此指!”馬大杆子舉起仍自血如泉湧的左手,忍痛當眾宣誓。他身後的一眾馬賊見狀,亦一齊立誓。
“啪”的一聲,林風輕輕敲了李二狗一個爆栗,“還愣著幹什麽?——還不快去給眾位弟兄包紮?!”
“嘿嘿……我終於知道你為什麽老是自稱‘馬大杆子’了!”趁著馬小英被包紮的當口,林風蹲下身來調侃道,“這個名字確實……咳、咳,太過漂亮了……”
見馬小英神色忸怩,羞愧中帶著三分怒色,林風知道他脾氣剛烈,急忙笑道,“小馬,令尊、令堂尚在世否?”
“大帥,家父家母早已離世!”馬小英愕然抬頭,不明白林風怎麽突然問起這個。
“哦,既然令尊令堂不在了,那不如這樣,既然你投我為主,那今日本帥就作主給你改了名字,”林風微微沉吟,“去掉那個中間那個‘小’字,日後你就叫馬英如何?!——明朝的時候有個大將叫沐英,戰功顯赫富貴終老,這可是個好彩頭哦!”
第二十五節
當起義者與漢軍政府達成妥協之後,遼東義軍馬上在山海關一線進行就地整編。漢軍將領們在操辦這個事情的時候並沒有遇到什麽阻力,實際上當接受招安的消息宣布之後,那些衣衫襤褸的軍人立即發出了震耳欲聾的歡唿聲,這種狀況當即給了那些尚在心懷二意的義軍將領當頭一棒,當看到自己的部下那種如釋重負的表情之後,所有人都失去了繼續為“獨立”而周旋的信心。
發生這種事情其實並不算太奇怪,無論是曹家兄弟或者是馬大杆子,兩支軍隊其實都沒有在這裏打一仗的決心,而雙方在山海關兵戎相見的場麵說到底也不過是一種政治訛詐而已,不過義軍將領們在這個過程中顯然缺乏經驗,他們根本沒有想到在對持的時候自己手下士兵會承受多麽大的心理壓力。事後林風為了表示信任和親民,曾在義軍的基層官兵裏走訪,不過所詢問到的結果到很有些興味,這些士兵對漢軍的火槍以及大炮倒沒什麽印象,也不認為這些武器有什麽可怕的,漢軍留給他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那些漂亮的軍服,而上萬精銳士兵穿著漂亮隊形整齊給人感覺是非常具有震撼性的,所以在招安之後這個問題成為林大帥迴答最多的事項,這些士兵毫不掩飾對那種軍服的羨慕之情,幾乎在一進入整編程序之後就馬上集體提出了這個要求。
馬上下發軍服當然是一件很不實際的事情,實際上這種軍服的成本之高遠遠出乎這些遼東人的想象,而總參謀部對此項開支心痛之餘也訂立了各種嚴格的製度,暫且不論這些士兵是否訓練有素,最起碼的一條就是他們必須要有番號、編製、軍銜以及必須走完對林大帥宣誓效忠的手續,所以當這些士兵真正了解這裏麵的遊戲規則之後,馬上就發出了不和諧的聲音。
這個小小的不愉快發生在遣散過程之中。在整編開始後,漢軍方麵立即派出大批軍官遴選兵員,在這批投誠的軍人數量上看,馬大杆子的部隊有五千多騎兵,而曹家兄弟的隊伍則更多,除了四千多騎兵之外還有將近六千濫竽充數的步兵,總數一共將近一萬六、七千人馬,而林大帥所給的編製僅僅隻有一個軍八千至一萬人左右,而整編的第一步就是去蕪存菁,把那些不合格的兵員剔掉。所以當這些接收軍官一進入義軍軍營,就立即發布了誌願從軍和遣散老幼的告示,希望這些士兵能自行離開軍隊。
起先這些遼東兵根本沒把他們當迴事,實際上在這個年代軍人是門檻最低的一個職業,幾乎隻要是個男人就有可能會被拉壯丁,而實力強大與否基本上都是從人數上來評估,所以沒有人會想到漢軍這邊會真的對他們動真格的,這其中就有不少人在心底憂慮萬分,因為他們之中特別是曹家兄弟的部隊,許多人根本沒有當兵的打算,不過在了解倒漢軍這邊針對軍人的種種優惠之後,這種心理立即發生了***。這種事情古今同一沒有任何區別,一邊是迴家種地,一邊是發房子發田地並且端鐵飯碗,這裏麵的高下曲徑自然所有人都心領神會。於是投誠的義軍除了少數熱愛生活的男人之外,其中大多數都向軍官們表達了對林大帥的熱愛和擁護之情,以及為保衛林大帥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的決心。
這種情況顯然不可能難倒那些遴選軍棍,老實說這種事情他們簡直是司空見慣,在漢軍的領地內要求加入軍隊的青年多去了,其中還有許多自傷身體表決心的激烈事件,而那些被遷徙的流民更是成千上萬在軍營外麵下跪情願要求入伍,眼前這類事情在他們眼中真是小兒科,在這些軍棍心目中漢軍軍人那是一種極富榮譽感和責任心和優差,自然不是隨隨便便什麽人都有資格入伍,所以在這個時候這些軍官立即執行了鐵腕政策,首先被遣散的就是那些老弱病殘的步兵,而這個政策一出台之後就立即發生了反彈,這些即將被遣散的士兵居然將官司打到了林風那裏,令大帥尷尬萬分。
本來這件事情林風也不是很在意,這個時候他在為起義者劃分遼東的地產,所以當接到申訴的時候確實是很有些意外,因為那些過來情願的士兵許多人都算得上是上了年紀,象這麽多大叔大伯強烈要求精忠報國的事情,以前他還真的沒有碰到過。
當把曹家兄弟找來之後事情才算是水落石出。說起來其實也不意外,就兵員素質來說,曹家兄弟的部隊與馬英的鐵騎是兩迴事,馬英的部隊因為要求具備打家劫舍的能力,自然沒什麽吃白飯的,但曹家兄弟不同,他們在起兵之初就是這樣,他的隊伍裏除了老頭小孩之外,甚至還有不少拖家帶口的,總之造反的時候就是橫下一條心要死死一堆,而大夥都是鄉裏鄉親自然也沒什麽人因為累贅而說怪話,所以就很自然的形成了這樣一種很奇怪的軍隊模式——一家人老公是騎兵、公公是步兵,婆婆和媳婦兒是老營輜重兵,而兒子就是預備隊。
了解情況之後,林風禁不住感慨萬分,到了現在他總算是對當代的“農民起義軍”有了客觀上的認識,原來書上說李自成有什麽“孩兒兵”、“猴兒隊”的特種部隊真的是一點也不奇怪,象這些孩子如果從幾歲開始就在戰爭中學習戰爭,那麽長大之後成為第一流的戰士當然也在情理之中。
在與從北京趕來的陳夢雷和湯斌商議之後,這件事情被確認要從財產上解決,即:發給房子、田地,勒令老幼婦孺迴家,隻留青壯從軍——這件事情執行起來並不是想象中的那麽容易,因為這些“軍人”經過這麽長時間的全家轉戰之後,很有一部分不願意分開,不過這個時候這些弱勢群體當然是胳膊擰不過大腿,在曹家兄弟的配合支持下,這些人總算是不情不願的離開了軍營。
當遼東和平解放之後,經過行政官吏的清點,各種在戰爭期間被破壞的生產以及生活物資被造成了一溜長長的清單,在聽取匯報之後,林風驚奇的發現在這個混亂的時代遼東本地的漢族地主並沒有受到太大的衝擊,而更令林風瞠目結舌的是,這些漢族地主階層居然與農民起義軍合流,除了沒有搞什麽團練之外,許多人還秘密支持義軍糧餉或者直接出人參軍——這可也算是違背社會規律的事情,農民起義軍居然與土財主穿一條褲子,那他們反什麽來著?!
根據陳夢雷的調查報告,林風發現在遼東地區滿清政權對漢族的壓迫甚至超過了關內,實際上這個地方被視為滿清的保留地,對治安以及行政秩序的要求極嚴,而所相對的,所謂“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個時候八旗對自己的政權極端缺乏自信,在這片廣大的土地上,其他民族不能作出任何敏感的事情來,否則就是大規模的報複以及屠殺,而經濟上更是極端刻薄殘忍,在鼇拜上台執政之後全麵恢複了清太祖奴爾哈赤的民族歧視政策,其中除了關內的土地圈占事件之外,關外基本上執行那種空前殘忍的農奴製度,除了針對農民之外,對地主的賦稅也擴大了剝削力度,而各種控製人身自由的政策或者官府勞役更是層出不窮,就在不久之前,為了支持與俄羅斯黑龍江戰爭,就有大批農民被隨便找了些借口口發配到寧古塔與披甲人為奴。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所謂“剿滅三藩亂黨”僅僅隻是一個理由而已,民族起義所必須具備的種種因素早已醞釀完畢,而在關內的漢軍剿滅滿清政權的連鎖效應下,起義就很自然的發生了。
這次起義被瓜分的土地全部都是遼東四大家族以及滿人的財產,在漢軍政府的行政機構進駐之後,起義者的戰利品立即被漢軍合法化,大漢政權的官吏們吸收當地的士紳組成了聯合政府,對漢族以外的其他滿、蒙等少數民族實行專政。在政府官員的率領下,大多數人興高采烈的瓜分少數人的財產,享受暴力革命之後的幸福生活,而出乎林風意料的是,這次分贓活動最大的受益人居然是他自己——眾所周知,林風大帥即將成為吳三桂的女婿,那麽吳氏家族的土地自然誰也不敢動,於是經過小心而又小心的點算之後,在遠在江南的大周皇帝毫不知情的情況下,一百二十多萬畝土地成為了陪嫁嫁妝。
在進行了轟轟烈烈的土地改革之後,林大帥在遼東地區的聲望達到了定點,在宣傳機構的策劃之下,個人崇拜按照程序的逐步實現,無數貧苦農民在此見證了一場經典的政治表演,在得知大漢恢複江山之後他們先是三唿萬歲興奮自豪,而在瓜分土地之後就開始在家裏搞林大帥的長生牌位頂禮膜拜,而之後當林大帥宣布從吳家財產中拿出六十萬畝土地犒賞招安官兵之後,遼東各地的開始“自發”為大帥興建生祠。
諸事草創之後,在馬英以及曹家兄弟的堅決請求下,鑒於此刻清廷遼東當局此刻兩線作戰暫時失卻防禦能力,林風決定趁熱打鐵一舉收複前明失地。
公元一六八五年春,漢軍在招安義軍和當地居民的配合指引下,林風率近衛軍、漢軍第三軍和兩旅騎兵以及一萬多招安義軍,近三萬餘大軍向東疾進,各處州縣聞風崩潰,守官棄職而逃,而此刻關中樞紐錦州已然失去了所有的外圍,如同驚濤駭浪中的一顆碎礁,且被廣大農村包圍了整整半年,內無糧草外無援軍,在得知漢軍大舉東進之後,城內清軍主力在漢軍騎兵哨軍到來之前就早早準備,組織城內殖民的八旗平民突圍而出朝奉天撤退。
至此,前明王朝自鬆山戰役之後失卻的領土全部光複。
時隔數十年之後,漢族政權重出長城,大漢政府設遼錦都督府,第一任遼錦都督由林大帥兼任,下設布政司一員由湯斌充任,暫領全部州縣,撫農桑經濟;改王大海“建威”將號,授“平遼中郎將”,領第三軍配屬兩個騎兵旅,坐鎮錦州,窺伺遼中。
局勢漸漸穩定下來,漢軍克複錦州之後軍勢已盡,此間糧秣給養以及兵力都嚴重不足,根本不足以維持一次遠征,而且這時遼東初定,各處潰兵馬賊雜亂繁生,為了維持占領區的治安以及保護農民瓜分得來的財產,王大海不得不分出大批兵力前往剿匪,而湯斌則忙著整理新區的行政事務,此刻春耕行將結束,他給他手下的大小官員下達了新的指令,除了新建一批水利工程之外,還要介紹那些流民為遼東當地的地主階層打短工、充仆役。
招安而來的義軍經過整編,人數被壓縮到一萬三千多人,其中絕大部分都是漢軍的緊缺的騎兵部隊,這時隨著大帥的南歸,這批軍人被安置在灤州、灤河一帶布防,填補第三軍的空缺防衛百萬,同時由周培公的總參謀部派出的軍官編組訓練,此間從王大海的第三軍、近衛軍以及騎兵旅都調撥了一些官兵,組建了一營騎兵、一營步兵的教導隊,以漢軍新兵入伍為模式,進行為期四個月的前期訓練。
根據談判所定,招安義軍包括馬英和曹家兄弟在內的所有隊哨以上軍官,都必須在北京馬莊武學受訓後方才得以上任——實際上馬英和曹家兄弟的這個決定做得有些草率,而林風本人也似乎過於樂觀,起初宣布這個決定之後,義軍方麵的許多軍官都表示了懷疑和憂慮,坦白的說,在他們的心目中,無論是康熙還是林風,在本質上幾乎沒有任何區別,不少軍官特別是那些積年馬賊頭目,對任何官方行為都較為敵視,而且根據《水滸傳》的革命理論,招安那就是等於送死,就算在那邊打了勝仗立了功勞,臨到頭也免不得毒酒一杯,所以當整編開始的時候,不少頭目對馬英的領導地位提出了挑戰,同時有意無意的煽動部下遠離馬英的嫡係。
在這場陰暗的內訌中,馬英表現得鐵血非常,後來的一連串秘密砍頭、活埋以及點天燈之類活動充分證明了他的能力,到底從十來歲就跟著老爹做土匪,幾十年鐵與火的生活下來,對這種山頭之爭當然不會有什麽陌生,而當他進行這類殘忍的內部清洗時,林大帥正在笑嗬嗬的在義軍之中走訪基層,噓寒問暖和藹可親,仿佛對此一無所知。
為了平複此次內訌的創傷,林風在東征之前突然召開將領會議,宣布提前授予馬英少將軍銜,授號“建威中郎將”,與王大海平級,統帥其他所有投誠義軍,同時兌現事前的許諾,投誠的各級義軍頭目按照實力以及官銜大小分別得到了相應賞賜——這裏麵除了金銀之外,還包括房子、土地以及被俘虜的八旗女奴,終於把內部問題勉強壓抑下去,而事情發展到最後,這支良莠不齊的義軍在見識到漢軍政府針對農民的政治手段之後,終於意識到遼東已經換了一個主人。
當林風率領近衛軍以及四百多大大小小的受訓軍官迴到北京的時候,時節已經是入夏,這次出行的時間遠遠超出了預定的期限,而所獲取的戰果也大大超出了各個臣下的期待,實際上在大帥尚未還京時,漢軍政府就已經在領地內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勝利宣傳,其中大帥英名神武韃子倉惶北竄封狼居婿總之應有盡有,雖然那些民間藝人說書先生有些虛構誇大,但此次光複故土確實令“滿天下的漢人精神為之一振”,此事後林大帥在民間的聲望已經達到了頂點,商旅交口而讚、士林歡唿雀躍,漢軍風光一時無兩,河南楊起隆不顧忌諱遣使來賀,甚至連遠在福建的鄭經都通過天地會青木堂遞交了頌書。
不過這個時候大帥卻根本沒有時間來出來接受這些祝賀,因為在他不在北京的日子裏,各種需要裁決的事項已經堆了一桌子,除了各種行政事務之外,最緊要的就是蒙古察哈爾小王爺要求進京和大周的迎親使者團的迴報。
如果說林風的許多決定令臣下有荒謬之感的話,那去大周的迎親使者人選則就是其中的極至,實際上當林風任命近衛軍軍官瑞克上校擔任正使的時候,一向最注重尊卑禮節的李光地大人甚至當著自己主公麵砸了桌子,可謂憤怒了無以複加,事後他還聯通周培公、陳夢雷、湯斌等文武重臣給主公上書,要求派一個德高望重的老先生出使,以免貽笑大方鬧出國際笑話,不過這些努力顯然沒有能改變主公的決心,最後跟隨汪士榮出使的依然是那個金發碧眼的老外。
這幾個月瑞克上校可謂是過了一段舒心的日子,雖然大周上上下下官麵上對遠在北方的漢軍政權不屑一顧,定為州郡一類檔次,不過實際上無論皇帝吳三桂還是各個臣僚,心中都極為重視此次外交活動,所以當瑞克率領迎親團自廣州黃埔港登陸之後,尚之信立即派遣了一支三千人的大軍隨同保護,一直護送他們出了廣東,而進入大周領地後,吳三桂派出的精銳禦林軍早已等候已久,一層一層的保護著一直護送到長沙。
可憐的瑞克上校從出生到現在,第一次享受到國賓待遇,所以免不得有點神經兮兮,最可怕的表現是這個人在女色方麵有點變態傾向,這一路上隻要一遇到女人他就馬上“狂態畢露”,不顧上下禮節統統稱為“女士”,以超過麵對大周官員的恭敬態度請安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