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棍還未打完,後臀連著大腿已經鮮血淋漓,李成隻覺胸口一熱,猛地嘔出一口血來,更覺眼前一陣陣地發昏,隻是胸口一腔惡氣,支撐著他沒有昏迷。
看到李成一聲未出地受了二十棍,全沒有想象中慘唿告饒的一幕,陳墨蘭更覺生氣。隻是這二十棍已經不是一般囚犯能受的,若再上刑,恐怕口供沒有拿到,就要出了人命了。
不覺皺眉道:“李成,你可知罪?若是不想再嚐大刑滋味,還是早點畫押,本官念你乃是文弱之人還可網開一麵,讓你少吃些苦頭。”
李成隻覺身體已經不是自己的了,用盡全力,才勉強趴在地上,心中怒火早已讓他忘記了身上的劇痛,掙紮著揚聲道:“我是中國人,不是什麽奸細,你沒有證據,竟敢誣陷朝廷命官,你……該當何罪?!”
看他還能如此強撐,陳墨蘭不覺有些吃驚,不過還是奸笑道:“你說你不是奸細,那本官問你,你出生何地?父母何人?有何鄰居作證?你說你從西域而來,據本官所知,你初來大宋時竟然一副近似西夏黨項人的打扮,並未蓄發,而且樣子怪異,絕非漢人模樣。你以為自己說一說就是漢人了?”
說到這裏,揚聲笑道:“本官可有不少人證在這裏,你要不要親耳聽聽他們所說的話?”
李成這時才知道,對方竟然這樣處心積慮早已準備好了證據,。當日初來北宋,自己身上的衣服和發型,的確大為引人注意,想要找到證人根本不難。隻是自己並沒有想到對方竟然拿這個下手,這時便是有理,恐怕也沒有人能相信了。
果然,聽到陳墨蘭這樣說,外麵圍觀的百姓也紛紛鼓噪起來,有人登時就在人群中揚聲道:“小人五年前見過這位官人,老爺,小人可以作證!”
陳墨蘭更加得意,急忙笑道:“快請證人上堂!”
李成迴身望去,卻看到一名中年大漢大步流星地走了進來,來到堂下跪在李成身邊,仔細看了看,這才向陳墨蘭拱手道:“老爺,小人五年前在徐記典當做夥計,那日的確是這位官人進來典當了一隻品質極好的紅瑪瑙手串,因為當時這位官人樣子怪異,所以小人記得很是清楚,後來還曾迴家和渾家說起此事,小人正覺天下怎會有這樣的漢人,原來竟是異族的奸細!”
李成知道眼下的局麵,自己已經渾身是嘴也難說清了,隻是這樣的指控實在讓他難以接受,掙紮著冷笑道:“即便我不是漢人,也不能說我勾結金人,我本來就不是奸細!”
陳墨蘭得意地獰笑道:“你還是從實招了,本官說不定還能讓王大人為你在皇上麵前求情,或許可以死的舒服一些,哈哈……哈哈……”
這時,在外麵看熱鬧的百姓忽然騷動了起來,有人在人群中喊道:“不好了,金兵已經過了黃河,眼看就要到汴梁了。都是這奸細,勾結金人,打死他!”
這人一喊,周圍百姓都慌亂了起來,有些人湧向外麵去打探情況,有些人則依舊守在大理寺門外,放聲大罵。
這一幕,李成看的真實萬分失望,國家落到這樣的地步,又怎能是一兩個奸細可以做到的呢?人們都不願接受國家衰亡的現實,隻能把這種情緒變成怒火,找到一個發泄點。而現在,真是不幸,自己看來是要成為民意宣泄怒火的焦點了。隻是不知道,張明義的火炮能不能及時組裝完,還有自己留在張明義手中那五百特種兵,若能在金兵攻城時發揮一些作用就好了。
思緒紛雜之間,身上的傷一陣陣地劇痛起來,痛得他幾乎無力坐穩,隻能勉強支撐。這二十棍,可真是下死手!看來能不能堅持到太子登基,還真是很難說了。
想到這裏,他忽然這才發覺,人生真的很無奈,若是自己死了,會去哪裏呢?會不會迴到二十一世紀呢?真的很想念那個時空的父母親人啊!可是素娥怎麽辦?若是自己真的死了,她能不能支撐下去?那個家,沒了自己會是什麽樣子?
想到素娥,先前消沉的意誌忽然堅定起來,是啊,師師還等著自己去把她救出行院呢,那麽美麗的絕代佳人,若是不能逃出那樣汙濁的地方,太令人難受了。而且師師幾乎將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自己身上,如何能夠放棄呢?
第三十九章 身臨絕境
看到李成臉上閃過一絲難以掩飾的痛苦,陳墨蘭得意地笑道:“你還是快些說了,你究竟怎樣勾結金人出賣大宋的?是否借了童貫之手?”
李成看著滿臉得意的陳墨蘭,雖然心中怒火幾乎無法控製,可是他還是十分明白,自己必須得堅持到塔子登基,或者堅持到金兵入城,隻有那種巨大的混亂中,或者還有一線生機,這時硬抗,絕對不會有什麽什麽好處,死在這種人手中也太不值得了。
想到這些,便覺心情平靜了不少,一邊忍著身上的劇痛,一邊眉頭緊鎖地點頭道:“我先迴去想想清楚,這奸細的罪名實在重大,我不能不想清楚,萬一連累了無辜的人,就麻煩了。”
看他口氣軟了下來,陳墨蘭更加高興,連聲點頭道:“好,看你還是識趣,今日本官就審到這裏,下次再審,若是還是不能說清楚,就休要怪本官秉公執法了!”
李成心裏暗自冷笑,麵上卻沒有再多說什麽,隻是沉默了下去。看李成的樣子已經十分狼狽,陳墨蘭這才覺得足夠向王黼交差,也不想再在這大堂上糾纏下去。
不禁皺眉道:“先將這金人的奸細關入大牢,嚴加看守,待本官拿到口供,便可向皇上交待了。”
說畢,便令兩名差役給李成上了手銬和腳鐐。為了給李成多點苦頭吃,故意弄了十斤的鐐銬給他戴上,看李成臉色登時沒了血色的樣子,心裏真是更覺痛快。這才命人將李成關入看守最為森嚴的地字牢裏。
這次入獄和上次幾乎十分相似,但是境遇卻大為不同,上次終究隻是蔡京一人,而且時機上遠不如這次,這次借著金兵來犯的恐懼讓李成幾乎沒有招架的辦法,隻能等待那渺茫的希望。而且蔡京和王黼聯手弄了這麽一個罪名足夠把他打得不但永世不得翻身,而且性命更是懸在一線之間。若是太子到時候不敢觸怒民意,而將自己和六賊一起處理也是極有可能的,而且還說不定得死在蔡京前麵了。
趴在囚室的草堆裏,李成疼的心裏直抽涼氣,卻還是滿頭大汗地想著怎麽解決眼下危險。幸好陳墨蘭起了貪心,想要自己再拉別人下水,借此讓王黼得到一個更好的鏟除異己的機會,按照正常情況來說,這絕對是一個擴大株連的大好機會,就看王黼能不能經得起誘惑,而暫時不下殺手了。
雖然生死隻在數天之內,而且勝算並沒有幾分,李成卻並不覺得驚慌害怕。對於死亡,他雖然並不能看淡,正真麵對時,卻從未畏懼。這大概就是服役六年得來的收獲吧。軍人,對於死亡總是更加冷靜。既然不得不麵對,那也就沒有什麽可以畏懼的了!
被兩名差役推進牢房,他就在草堆上趴著,微微一動,背後連著膝蓋以上大腿部分都是一陣陣錐心的劇痛。連吸氣都覺得十分困難。這時真是無限想念醫院的止疼針,哎!這才發覺,剛剛竟然能在大堂上那樣鎮定自若,背後傷勢竟然絲毫不覺得,真是不得不感歎意誌的力量果然無窮!
看到李成渾身是血,趴在草堆上,臉色蒼白地苦笑,一名上前查看的獄卒冷笑道:“這小子竟然是出賣大宋的奸細,若非上頭有令,今晚就叫你小命不保!呸!”
旁邊一名獄卒搖頭道:“弄不死他,也可以給他點苦頭吃!咱們兄弟見過不少惡人,可是這樣的敗類,不過能在重手之下受了二十棍卻還能不哼一聲,倒是難得一見。可是既然你到了咱們的地頭上,不弄點動靜哪來樂趣呢?哈哈……哈哈……”
李成還真沒想到會遇到這種事,有心辯駁,可是和這些獄卒能說清楚什麽?聞言隻好無力地咬牙道:“兩位兄弟,我這裏還有點隨身的東西,你們拿去,替我換點棒瘡藥,這傷勢拖下去……”
先前開口的獄卒冷笑道:“算你識趣,乖乖把好東西交出來,我們兄弟還可替你跑上一趟。”
掙紮著想從懷裏取出隨身的幾個小銀錠子。卻不防牽動了背後的傷勢,頓時疼的倒吸了一口涼氣,渾身一軟差點摔在地上。
好不容易從懷裏取出一個大約五兩重的銀錠子,向兩名獄卒艱難地道:“五兩銀子……買些棒瘡藥,餘下的就給兩位小哥吃酒……”
說畢,用力將銀子向木欄外扔去,兩名獄卒急忙撿了銀子,這才滿意地悶哼道:“算你識趣,咱們兄弟不會虧了你的銀子的!”看著趴在草堆裏一動不動的李成,兩人這才滿意地轉身離開。
不知過去了多久,李成隻覺背後疼的厲害,實在難以忍受,正想換個姿勢繼續趴著,卻聽木欄外傳來一陣腳步聲,黑暗中模模糊糊的也看不清楚究竟是誰,背後的傷疼的他沒力氣出聲去問,隻覺得有人輕輕站在木欄外向自己打量。
他也懶得去問,隻是讓自己盡量放鬆,全力抗拒著背後一陣陣難以忍受的劇痛。正自忍得辛苦,隻聽黑暗中一個聲音驚唿道:“郎君,怎麽你竟然受刑……”
李成聞言登時驚醒過來,忙掙紮著向木欄外望去,果然看到師師穿著鬥篷,將大半個玉容遮的嚴嚴實實的,正跪在木欄外含淚望著自己。
李成最怕親人們看到自己現在這樣,真是叫他隻想找個地縫鑽進去,免得讓這些需要自己保護的人難過。
看到師師眼中滾滾而下的淚水,李成慌得,急忙爬起來,掙紮著笑道:“我沒事,你不用擔心……”
師師從木欄外拉著李成的手,含淚道:“師師得知消息之後,就急急趕來,卻沒想到他們竟然違反祖製,對文官動刑,這……郎君,我……”
李成勉強做出一副輕鬆的樣子,勉強笑道:“我沒事,不過幾天,蔡京也沒多久好日子過了。”
師師臉色一變,含淚道:“不如師師去找皇上,讓他……”
李成立刻皺眉道:“不行,皇上這幾天正在為金兵南下一事心煩,你若這時去,便是火上澆油,我總是忍耐幾天就沒事了。隻要堅持到太子登基,也不過隻是幾天的時間,你放心吧。”
師師聞言,這才打消了去找徽宗說情的計劃。隻是看到李成渾身血跡斑斑的樣子,便覺心痛的幾乎不能自持,淚水更是不受控製地滾落麵頰。
看到師師傷痛欲絕的樣子,李成忍著身上的傷痛,柔聲笑道:“好了,快些離開吧,我過幾日就沒有事了。你不要將我這樣子告訴素娥,免得她擔心。放心吧,我還要救你離開李家行院,這個弱勢做不到,做鬼也不甘心啊!”
師師聞言,剛剛止住的淚水,又潸然而落。張了張口,她才艱難地小聲道:“官人難道不是漢人?”
李成知道,最早看到自己樣子的就是師師。她那時便以為自己的西域人,這時大概有聽到外麵的流言,便有了這樣的疑問。
李成笑了笑,搖頭道:“我是漢人,隻是來的地方和這裏有很大不同,所以樣子才古怪一些,更何況我並未勾結金人。你若是不相信,我也不會怪你,若是果真無人信我,希望將來刑場之上,你不要太難過也就是了。”
師師聞言,更是驚唿一聲,扶著木欄軟軟地倒在地上,低泣道:“與郎君相識以來,郎君所為,事事都是天下蒼生為念,師師絕不相信上天竟會讓好人蒙受如此蒙冤。郎君放心,大娘子那裏,師師一定保護周全。”
聽師師說到這裏,李成不覺厲聲道:“師師,這件事,你千萬不要插手,隻要照顧好素娥她們便是,其他的我自有辦法!”
第四十章 命懸一線
忍著身上的傷痛,張啟在獄中咬牙堅持了兩天。聽了獄卒那些話,他本來擔心王黼等人對自己下黑手。但是兩天過去,事情並沒有發生,倒讓他有些意外。
而大理寺卿陳墨蘭也沒有出現,更沒有再次提審。李成心裏雖然暗自驚訝,但是想到眼下風雲變幻的形勢,便隱隱地猜到,大宋目前的形勢一定非常不妙了。
心裏雖然這樣猜測,但是卻還是不敢保證,這些獄卒會像上次那樣幫忙。五兩銀子隻換了一次上藥的機會,卻讓他可以有足夠的清潔飲水。顯然是那五兩銀子所能發揮的最大作用了。
雖然傷勢暫時沒有好轉的跡象,但是唯一能讓李成欣慰的還是自己沒有發燒。曾經在戰鬥中負傷多次的他,十分明白傷口沒有發炎跡象意味著什麽。
這天,一夜被傷痛折磨,又擔心家裏的情況,硬是沒有怎麽合眼,看到天際放亮這才勉強睡去。剛朦朧睡著,便被一陣腳步聲驚醒。掙紮著起身望去,卻看到一名身穿綠色公服的中年官員站在木欄外正向自己凝神望來。
看到李成,那人微微皺了皺眉,向身邊跟隨的獄卒低聲吩咐了幾句,這才轉身離開。
看他離開,李成有些疑惑,卻不好向那獄卒詢問。從身上一個素娥當日硬掛在自己身上香袋裏摸出幾顆宴飲行酒令時不知什麽時候贏來的金豆子,這才向端著水走來的獄卒小心地道:“這位大哥,這幾日汴梁城中可發生了什麽大事?”
那獄卒冷冷地打量了他一眼,將一小罐飲水放在木欄裏,不耐煩地搖頭道:“算你好運,前幾日太子殿下親自命人前來,要咱們不得傷了你的性命。不然,過幾日這牢裏的兄弟有幾個能放過你這樣的金國奸細?我呸!”
李成這才明白,原來這些獄卒遲遲沒有動手,竟然是太子趙恆在暗中出力。想到走出大殿時趙恆眼中的感激之色,李成懸著的心微微地放下了一點。
看那獄卒離開,李成收好手裏的兩粒金豆,小心地放好。這東西他雖然不缺,可是眼下的環境,還不知道接下來還會發生什麽,也不知道趙恆在自己這件事上究竟是怎麽考慮的。
幾天來都沒有看到家裏人的影子,李成便擔心家裏出事,按照素娥的性格,如果不是實在脫不開身,是絕對要來看望的,即便來不了,也要托人進來。如果不是家裏出事,是不應該這樣平靜的。雖然玉娘等人已經南下,卻還是讓他擔心不已。
想到這些,心裏便有些焦急,他自己的個人安危倒沒有什麽,唯一讓他牽掛的,就是家裏這些人。隻是,他現在的情況遠遜上次入獄,那時好歹還有獄卒願意跑腿幫忙。
背後的傷勢暫時無法很快恢複,他隻能盡力保持傷勢不會惡化。好在他從前經過一些野外生存訓練,對於環境的事情能力還是由很強的適應能力的。雖然自從來到宋朝,基本上過的都是比較舒適的生活。可是現在卻也沒覺得有多麽痛苦。
小心地避開身上的傷,李成總算側靠著牆壁坐了起來。這幾天,由於身上的傷,一直趴在牢房的稻草堆上,這時能勉強坐起,總算感覺好了一點。
正想著,忽然聽外麵又是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傳來。昏暗漆黑的牢房讓李成不清楚,隻能隱隱綽綽地看到三個人影迎麵走來。
他小心地盯著那三個人影,心裏卻在飛快地思索著。究竟又發生了什麽事情?記得按照曆史的記載,趙恆這時應該已經登基做了皇帝,若是趙恆真的因為眼下輿論的原因而對自己下手,也是非常正常的。
想到這裏,李成忍不住苦笑了起來,世上還有自己這樣把被人殺死看做是正常的事情,恐怕也是千古第一人了。
大約是看到李成臉上的無可奈何的笑容,腳步聲微微停了一下,李成這才看清楚進來的並不是先前那位綠袍小吏,而是數天未見的何栗。看到是他,李成雖然吃驚,可是懸著的心卻放了下來。
看到李成渾身是傷的樣子,何栗顯然吃了一驚,他根本就沒想到作為文官,竟然會受刑,不覺驚訝地失聲道:“李大人,你這是……怎麽會……陳墨蘭好大的膽子,竟敢擅自動刑!”
李成忍著身上的傷痛,勉強歎了一口氣,低聲道:“何大人你怎麽會來這裏,外麵的情況究竟怎麽樣了?”
何栗看著李成,神色有些沉重,他張了張口,好半天才低聲道:“太子已經登基,太上皇也已遷居別宮。大人的案子,也是當今皇帝特旨下令交由李綱李大人審理,而下官負責協辦此案。”
李成聽到李剛果然被傳召迴京,真是喜出望外,一把抓住站在木欄外的何栗,卻不妨動作過猛,牽動了後麵傷勢,不覺疼的悶哼一聲,咬牙道:“皇上可是畏懼外麵議論,所以正在猶豫不決?”
何栗長歎一聲,難受地看著渾身是傷的李成,皺眉道:“李大人,李綱大人乃是難得的忠直君子,必然能夠還大人一個清白。隻是……皇上現在並沒有將蔡京等人冷落,下官前來隻是希望大人明白眼下的局麵。”
看到李成並沒有吃驚之色,何栗反倒有些不好意思,想了想,才低聲道:“府上如今還算安好,皇上感激大人當日向太上皇的進言,所以命人嚴守李府,使得府中免收滋擾。”
李成聞言,唯有苦笑道:“大人今日前來,可是為了告之李成此事?”
何栗呆了呆,苦笑道:“這個,皇上命何栗前來查看,也是擔心大人在獄中受苦,卻沒想到陳墨蘭竟然對大人用刑。”
李成點了點頭,低聲道:“一點皮肉之苦倒沒什麽。隻是牽掛家中老幼,李成實在不想連累她們。”
何栗歎了一口氣,搖頭道:“我已經命人盡心照顧,待李綱大人迴到京中,想必便可早點為大人洗清冤情。”
李成苦笑一聲,搖頭道:“李成的確身份上很多說不清楚的地方,若是李大人不信,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是希望不要牽連其他人就好了。”
何栗忽然想起當初舉薦李成的康王,不覺皺眉道:“大人不妨去托康王向皇上說情,事情或許還有挽迴的餘地。”
李成雖然知道曆史的結果,可是卻不知道自己的將來,這時聞言也隻能搖頭道:“康王若是願意出手早該有所動作,這時卻不見動靜,李成早已不做指望了。而且,李綱為人中直,是個可以信賴的君子,若是他也不相信,那李成也有認了!”
何栗看了李成一眼,搖頭歎氣道:“李大人暫且忍耐,何栗自然知道李大人不是奸細,此事一定能夠查清。”
李成點頭道:“此案還是多拖延幾日吧,待百姓怒火漸消,才能明辨是非,拖下去,對李成倒是足有好處,所以希望大人能幫忙拖延幾日。”
何栗點頭歎氣道:“何栗也隻能做到這些了,李大人好生保重身體。陳墨蘭擅自動刑,我還是要上奏皇上的。何栗不便久留,李大人多多保重!”
說畢,轉身向身後的兩名獄卒吩咐道:“李大人一案關係重大,若是李大人有什麽意外,你們都得償命!”
兩名獄卒立刻小心地陪笑道:“大人放心,小的自然知道。絕不會讓李大人有半點損傷。”
看到李成一聲未出地受了二十棍,全沒有想象中慘唿告饒的一幕,陳墨蘭更覺生氣。隻是這二十棍已經不是一般囚犯能受的,若再上刑,恐怕口供沒有拿到,就要出了人命了。
不覺皺眉道:“李成,你可知罪?若是不想再嚐大刑滋味,還是早點畫押,本官念你乃是文弱之人還可網開一麵,讓你少吃些苦頭。”
李成隻覺身體已經不是自己的了,用盡全力,才勉強趴在地上,心中怒火早已讓他忘記了身上的劇痛,掙紮著揚聲道:“我是中國人,不是什麽奸細,你沒有證據,竟敢誣陷朝廷命官,你……該當何罪?!”
看他還能如此強撐,陳墨蘭不覺有些吃驚,不過還是奸笑道:“你說你不是奸細,那本官問你,你出生何地?父母何人?有何鄰居作證?你說你從西域而來,據本官所知,你初來大宋時竟然一副近似西夏黨項人的打扮,並未蓄發,而且樣子怪異,絕非漢人模樣。你以為自己說一說就是漢人了?”
說到這裏,揚聲笑道:“本官可有不少人證在這裏,你要不要親耳聽聽他們所說的話?”
李成這時才知道,對方竟然這樣處心積慮早已準備好了證據,。當日初來北宋,自己身上的衣服和發型,的確大為引人注意,想要找到證人根本不難。隻是自己並沒有想到對方竟然拿這個下手,這時便是有理,恐怕也沒有人能相信了。
果然,聽到陳墨蘭這樣說,外麵圍觀的百姓也紛紛鼓噪起來,有人登時就在人群中揚聲道:“小人五年前見過這位官人,老爺,小人可以作證!”
陳墨蘭更加得意,急忙笑道:“快請證人上堂!”
李成迴身望去,卻看到一名中年大漢大步流星地走了進來,來到堂下跪在李成身邊,仔細看了看,這才向陳墨蘭拱手道:“老爺,小人五年前在徐記典當做夥計,那日的確是這位官人進來典當了一隻品質極好的紅瑪瑙手串,因為當時這位官人樣子怪異,所以小人記得很是清楚,後來還曾迴家和渾家說起此事,小人正覺天下怎會有這樣的漢人,原來竟是異族的奸細!”
李成知道眼下的局麵,自己已經渾身是嘴也難說清了,隻是這樣的指控實在讓他難以接受,掙紮著冷笑道:“即便我不是漢人,也不能說我勾結金人,我本來就不是奸細!”
陳墨蘭得意地獰笑道:“你還是從實招了,本官說不定還能讓王大人為你在皇上麵前求情,或許可以死的舒服一些,哈哈……哈哈……”
這時,在外麵看熱鬧的百姓忽然騷動了起來,有人在人群中喊道:“不好了,金兵已經過了黃河,眼看就要到汴梁了。都是這奸細,勾結金人,打死他!”
這人一喊,周圍百姓都慌亂了起來,有些人湧向外麵去打探情況,有些人則依舊守在大理寺門外,放聲大罵。
這一幕,李成看的真實萬分失望,國家落到這樣的地步,又怎能是一兩個奸細可以做到的呢?人們都不願接受國家衰亡的現實,隻能把這種情緒變成怒火,找到一個發泄點。而現在,真是不幸,自己看來是要成為民意宣泄怒火的焦點了。隻是不知道,張明義的火炮能不能及時組裝完,還有自己留在張明義手中那五百特種兵,若能在金兵攻城時發揮一些作用就好了。
思緒紛雜之間,身上的傷一陣陣地劇痛起來,痛得他幾乎無力坐穩,隻能勉強支撐。這二十棍,可真是下死手!看來能不能堅持到太子登基,還真是很難說了。
想到這裏,他忽然這才發覺,人生真的很無奈,若是自己死了,會去哪裏呢?會不會迴到二十一世紀呢?真的很想念那個時空的父母親人啊!可是素娥怎麽辦?若是自己真的死了,她能不能支撐下去?那個家,沒了自己會是什麽樣子?
想到素娥,先前消沉的意誌忽然堅定起來,是啊,師師還等著自己去把她救出行院呢,那麽美麗的絕代佳人,若是不能逃出那樣汙濁的地方,太令人難受了。而且師師幾乎將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自己身上,如何能夠放棄呢?
第三十九章 身臨絕境
看到李成臉上閃過一絲難以掩飾的痛苦,陳墨蘭得意地笑道:“你還是快些說了,你究竟怎樣勾結金人出賣大宋的?是否借了童貫之手?”
李成看著滿臉得意的陳墨蘭,雖然心中怒火幾乎無法控製,可是他還是十分明白,自己必須得堅持到塔子登基,或者堅持到金兵入城,隻有那種巨大的混亂中,或者還有一線生機,這時硬抗,絕對不會有什麽什麽好處,死在這種人手中也太不值得了。
想到這些,便覺心情平靜了不少,一邊忍著身上的劇痛,一邊眉頭緊鎖地點頭道:“我先迴去想想清楚,這奸細的罪名實在重大,我不能不想清楚,萬一連累了無辜的人,就麻煩了。”
看他口氣軟了下來,陳墨蘭更加高興,連聲點頭道:“好,看你還是識趣,今日本官就審到這裏,下次再審,若是還是不能說清楚,就休要怪本官秉公執法了!”
李成心裏暗自冷笑,麵上卻沒有再多說什麽,隻是沉默了下去。看李成的樣子已經十分狼狽,陳墨蘭這才覺得足夠向王黼交差,也不想再在這大堂上糾纏下去。
不禁皺眉道:“先將這金人的奸細關入大牢,嚴加看守,待本官拿到口供,便可向皇上交待了。”
說畢,便令兩名差役給李成上了手銬和腳鐐。為了給李成多點苦頭吃,故意弄了十斤的鐐銬給他戴上,看李成臉色登時沒了血色的樣子,心裏真是更覺痛快。這才命人將李成關入看守最為森嚴的地字牢裏。
這次入獄和上次幾乎十分相似,但是境遇卻大為不同,上次終究隻是蔡京一人,而且時機上遠不如這次,這次借著金兵來犯的恐懼讓李成幾乎沒有招架的辦法,隻能等待那渺茫的希望。而且蔡京和王黼聯手弄了這麽一個罪名足夠把他打得不但永世不得翻身,而且性命更是懸在一線之間。若是太子到時候不敢觸怒民意,而將自己和六賊一起處理也是極有可能的,而且還說不定得死在蔡京前麵了。
趴在囚室的草堆裏,李成疼的心裏直抽涼氣,卻還是滿頭大汗地想著怎麽解決眼下危險。幸好陳墨蘭起了貪心,想要自己再拉別人下水,借此讓王黼得到一個更好的鏟除異己的機會,按照正常情況來說,這絕對是一個擴大株連的大好機會,就看王黼能不能經得起誘惑,而暫時不下殺手了。
雖然生死隻在數天之內,而且勝算並沒有幾分,李成卻並不覺得驚慌害怕。對於死亡,他雖然並不能看淡,正真麵對時,卻從未畏懼。這大概就是服役六年得來的收獲吧。軍人,對於死亡總是更加冷靜。既然不得不麵對,那也就沒有什麽可以畏懼的了!
被兩名差役推進牢房,他就在草堆上趴著,微微一動,背後連著膝蓋以上大腿部分都是一陣陣錐心的劇痛。連吸氣都覺得十分困難。這時真是無限想念醫院的止疼針,哎!這才發覺,剛剛竟然能在大堂上那樣鎮定自若,背後傷勢竟然絲毫不覺得,真是不得不感歎意誌的力量果然無窮!
看到李成渾身是血,趴在草堆上,臉色蒼白地苦笑,一名上前查看的獄卒冷笑道:“這小子竟然是出賣大宋的奸細,若非上頭有令,今晚就叫你小命不保!呸!”
旁邊一名獄卒搖頭道:“弄不死他,也可以給他點苦頭吃!咱們兄弟見過不少惡人,可是這樣的敗類,不過能在重手之下受了二十棍卻還能不哼一聲,倒是難得一見。可是既然你到了咱們的地頭上,不弄點動靜哪來樂趣呢?哈哈……哈哈……”
李成還真沒想到會遇到這種事,有心辯駁,可是和這些獄卒能說清楚什麽?聞言隻好無力地咬牙道:“兩位兄弟,我這裏還有點隨身的東西,你們拿去,替我換點棒瘡藥,這傷勢拖下去……”
先前開口的獄卒冷笑道:“算你識趣,乖乖把好東西交出來,我們兄弟還可替你跑上一趟。”
掙紮著想從懷裏取出隨身的幾個小銀錠子。卻不防牽動了背後的傷勢,頓時疼的倒吸了一口涼氣,渾身一軟差點摔在地上。
好不容易從懷裏取出一個大約五兩重的銀錠子,向兩名獄卒艱難地道:“五兩銀子……買些棒瘡藥,餘下的就給兩位小哥吃酒……”
說畢,用力將銀子向木欄外扔去,兩名獄卒急忙撿了銀子,這才滿意地悶哼道:“算你識趣,咱們兄弟不會虧了你的銀子的!”看著趴在草堆裏一動不動的李成,兩人這才滿意地轉身離開。
不知過去了多久,李成隻覺背後疼的厲害,實在難以忍受,正想換個姿勢繼續趴著,卻聽木欄外傳來一陣腳步聲,黑暗中模模糊糊的也看不清楚究竟是誰,背後的傷疼的他沒力氣出聲去問,隻覺得有人輕輕站在木欄外向自己打量。
他也懶得去問,隻是讓自己盡量放鬆,全力抗拒著背後一陣陣難以忍受的劇痛。正自忍得辛苦,隻聽黑暗中一個聲音驚唿道:“郎君,怎麽你竟然受刑……”
李成聞言登時驚醒過來,忙掙紮著向木欄外望去,果然看到師師穿著鬥篷,將大半個玉容遮的嚴嚴實實的,正跪在木欄外含淚望著自己。
李成最怕親人們看到自己現在這樣,真是叫他隻想找個地縫鑽進去,免得讓這些需要自己保護的人難過。
看到師師眼中滾滾而下的淚水,李成慌得,急忙爬起來,掙紮著笑道:“我沒事,你不用擔心……”
師師從木欄外拉著李成的手,含淚道:“師師得知消息之後,就急急趕來,卻沒想到他們竟然違反祖製,對文官動刑,這……郎君,我……”
李成勉強做出一副輕鬆的樣子,勉強笑道:“我沒事,不過幾天,蔡京也沒多久好日子過了。”
師師臉色一變,含淚道:“不如師師去找皇上,讓他……”
李成立刻皺眉道:“不行,皇上這幾天正在為金兵南下一事心煩,你若這時去,便是火上澆油,我總是忍耐幾天就沒事了。隻要堅持到太子登基,也不過隻是幾天的時間,你放心吧。”
師師聞言,這才打消了去找徽宗說情的計劃。隻是看到李成渾身血跡斑斑的樣子,便覺心痛的幾乎不能自持,淚水更是不受控製地滾落麵頰。
看到師師傷痛欲絕的樣子,李成忍著身上的傷痛,柔聲笑道:“好了,快些離開吧,我過幾日就沒有事了。你不要將我這樣子告訴素娥,免得她擔心。放心吧,我還要救你離開李家行院,這個弱勢做不到,做鬼也不甘心啊!”
師師聞言,剛剛止住的淚水,又潸然而落。張了張口,她才艱難地小聲道:“官人難道不是漢人?”
李成知道,最早看到自己樣子的就是師師。她那時便以為自己的西域人,這時大概有聽到外麵的流言,便有了這樣的疑問。
李成笑了笑,搖頭道:“我是漢人,隻是來的地方和這裏有很大不同,所以樣子才古怪一些,更何況我並未勾結金人。你若是不相信,我也不會怪你,若是果真無人信我,希望將來刑場之上,你不要太難過也就是了。”
師師聞言,更是驚唿一聲,扶著木欄軟軟地倒在地上,低泣道:“與郎君相識以來,郎君所為,事事都是天下蒼生為念,師師絕不相信上天竟會讓好人蒙受如此蒙冤。郎君放心,大娘子那裏,師師一定保護周全。”
聽師師說到這裏,李成不覺厲聲道:“師師,這件事,你千萬不要插手,隻要照顧好素娥她們便是,其他的我自有辦法!”
第四十章 命懸一線
忍著身上的傷痛,張啟在獄中咬牙堅持了兩天。聽了獄卒那些話,他本來擔心王黼等人對自己下黑手。但是兩天過去,事情並沒有發生,倒讓他有些意外。
而大理寺卿陳墨蘭也沒有出現,更沒有再次提審。李成心裏雖然暗自驚訝,但是想到眼下風雲變幻的形勢,便隱隱地猜到,大宋目前的形勢一定非常不妙了。
心裏雖然這樣猜測,但是卻還是不敢保證,這些獄卒會像上次那樣幫忙。五兩銀子隻換了一次上藥的機會,卻讓他可以有足夠的清潔飲水。顯然是那五兩銀子所能發揮的最大作用了。
雖然傷勢暫時沒有好轉的跡象,但是唯一能讓李成欣慰的還是自己沒有發燒。曾經在戰鬥中負傷多次的他,十分明白傷口沒有發炎跡象意味著什麽。
這天,一夜被傷痛折磨,又擔心家裏的情況,硬是沒有怎麽合眼,看到天際放亮這才勉強睡去。剛朦朧睡著,便被一陣腳步聲驚醒。掙紮著起身望去,卻看到一名身穿綠色公服的中年官員站在木欄外正向自己凝神望來。
看到李成,那人微微皺了皺眉,向身邊跟隨的獄卒低聲吩咐了幾句,這才轉身離開。
看他離開,李成有些疑惑,卻不好向那獄卒詢問。從身上一個素娥當日硬掛在自己身上香袋裏摸出幾顆宴飲行酒令時不知什麽時候贏來的金豆子,這才向端著水走來的獄卒小心地道:“這位大哥,這幾日汴梁城中可發生了什麽大事?”
那獄卒冷冷地打量了他一眼,將一小罐飲水放在木欄裏,不耐煩地搖頭道:“算你好運,前幾日太子殿下親自命人前來,要咱們不得傷了你的性命。不然,過幾日這牢裏的兄弟有幾個能放過你這樣的金國奸細?我呸!”
李成這才明白,原來這些獄卒遲遲沒有動手,竟然是太子趙恆在暗中出力。想到走出大殿時趙恆眼中的感激之色,李成懸著的心微微地放下了一點。
看那獄卒離開,李成收好手裏的兩粒金豆,小心地放好。這東西他雖然不缺,可是眼下的環境,還不知道接下來還會發生什麽,也不知道趙恆在自己這件事上究竟是怎麽考慮的。
幾天來都沒有看到家裏人的影子,李成便擔心家裏出事,按照素娥的性格,如果不是實在脫不開身,是絕對要來看望的,即便來不了,也要托人進來。如果不是家裏出事,是不應該這樣平靜的。雖然玉娘等人已經南下,卻還是讓他擔心不已。
想到這些,心裏便有些焦急,他自己的個人安危倒沒有什麽,唯一讓他牽掛的,就是家裏這些人。隻是,他現在的情況遠遜上次入獄,那時好歹還有獄卒願意跑腿幫忙。
背後的傷勢暫時無法很快恢複,他隻能盡力保持傷勢不會惡化。好在他從前經過一些野外生存訓練,對於環境的事情能力還是由很強的適應能力的。雖然自從來到宋朝,基本上過的都是比較舒適的生活。可是現在卻也沒覺得有多麽痛苦。
小心地避開身上的傷,李成總算側靠著牆壁坐了起來。這幾天,由於身上的傷,一直趴在牢房的稻草堆上,這時能勉強坐起,總算感覺好了一點。
正想著,忽然聽外麵又是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傳來。昏暗漆黑的牢房讓李成不清楚,隻能隱隱綽綽地看到三個人影迎麵走來。
他小心地盯著那三個人影,心裏卻在飛快地思索著。究竟又發生了什麽事情?記得按照曆史的記載,趙恆這時應該已經登基做了皇帝,若是趙恆真的因為眼下輿論的原因而對自己下手,也是非常正常的。
想到這裏,李成忍不住苦笑了起來,世上還有自己這樣把被人殺死看做是正常的事情,恐怕也是千古第一人了。
大約是看到李成臉上的無可奈何的笑容,腳步聲微微停了一下,李成這才看清楚進來的並不是先前那位綠袍小吏,而是數天未見的何栗。看到是他,李成雖然吃驚,可是懸著的心卻放了下來。
看到李成渾身是傷的樣子,何栗顯然吃了一驚,他根本就沒想到作為文官,竟然會受刑,不覺驚訝地失聲道:“李大人,你這是……怎麽會……陳墨蘭好大的膽子,竟敢擅自動刑!”
李成忍著身上的傷痛,勉強歎了一口氣,低聲道:“何大人你怎麽會來這裏,外麵的情況究竟怎麽樣了?”
何栗看著李成,神色有些沉重,他張了張口,好半天才低聲道:“太子已經登基,太上皇也已遷居別宮。大人的案子,也是當今皇帝特旨下令交由李綱李大人審理,而下官負責協辦此案。”
李成聽到李剛果然被傳召迴京,真是喜出望外,一把抓住站在木欄外的何栗,卻不妨動作過猛,牽動了後麵傷勢,不覺疼的悶哼一聲,咬牙道:“皇上可是畏懼外麵議論,所以正在猶豫不決?”
何栗長歎一聲,難受地看著渾身是傷的李成,皺眉道:“李大人,李綱大人乃是難得的忠直君子,必然能夠還大人一個清白。隻是……皇上現在並沒有將蔡京等人冷落,下官前來隻是希望大人明白眼下的局麵。”
看到李成並沒有吃驚之色,何栗反倒有些不好意思,想了想,才低聲道:“府上如今還算安好,皇上感激大人當日向太上皇的進言,所以命人嚴守李府,使得府中免收滋擾。”
李成聞言,唯有苦笑道:“大人今日前來,可是為了告之李成此事?”
何栗呆了呆,苦笑道:“這個,皇上命何栗前來查看,也是擔心大人在獄中受苦,卻沒想到陳墨蘭竟然對大人用刑。”
李成點了點頭,低聲道:“一點皮肉之苦倒沒什麽。隻是牽掛家中老幼,李成實在不想連累她們。”
何栗歎了一口氣,搖頭道:“我已經命人盡心照顧,待李綱大人迴到京中,想必便可早點為大人洗清冤情。”
李成苦笑一聲,搖頭道:“李成的確身份上很多說不清楚的地方,若是李大人不信,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是希望不要牽連其他人就好了。”
何栗忽然想起當初舉薦李成的康王,不覺皺眉道:“大人不妨去托康王向皇上說情,事情或許還有挽迴的餘地。”
李成雖然知道曆史的結果,可是卻不知道自己的將來,這時聞言也隻能搖頭道:“康王若是願意出手早該有所動作,這時卻不見動靜,李成早已不做指望了。而且,李綱為人中直,是個可以信賴的君子,若是他也不相信,那李成也有認了!”
何栗看了李成一眼,搖頭歎氣道:“李大人暫且忍耐,何栗自然知道李大人不是奸細,此事一定能夠查清。”
李成點頭道:“此案還是多拖延幾日吧,待百姓怒火漸消,才能明辨是非,拖下去,對李成倒是足有好處,所以希望大人能幫忙拖延幾日。”
何栗點頭歎氣道:“何栗也隻能做到這些了,李大人好生保重身體。陳墨蘭擅自動刑,我還是要上奏皇上的。何栗不便久留,李大人多多保重!”
說畢,轉身向身後的兩名獄卒吩咐道:“李大人一案關係重大,若是李大人有什麽意外,你們都得償命!”
兩名獄卒立刻小心地陪笑道:“大人放心,小的自然知道。絕不會讓李大人有半點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