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聞言,微微放心一些,急忙躬身道:“微臣遵旨便是,皇上信任,微臣必定死而後己!”
蔡京臉色鐵青地瞪著李成,正要說話,一口氣沒上來,猛地咳了起來,驚得旁邊的內侍們紛紛上前替他捶背推拿。
王黼卻急忙恭敬地道:“皇上既然覺得李大人合適,微臣就放心了,隻是希望李大人日後能全心為皇上盡忠。”
說到這裏,他又向徽宗躬身道:“皇上,紫宸殿的貼金工程浩大,所需黃金還需一萬多兩,微臣希望皇上降籌措黃金的事情交給微臣,這樣便不需動用府庫黃金。”
徽宗開始聽他說起紫宸殿貼金的事情,神色便陰沉了下來,顯然也是在為所需黃金犯愁。這時聽他自告奮勇要來籌措黃金,神色登時一鬆,卻還是不相信地道:“愛卿從哪裏籌措這一萬多兩黃金呢?”
王黼看了一眼剛剛緩過氣來的蔡京,得意地道:“如今商賈繁盛,尤其是鹽商和出海的絲綢商人,隻要向他們征集一部分黃金,然後再由地方征集一部分,此事自然可行。”
徽宗欣然點頭道:“如此甚好,難得你能想出妥當的辦法,朕總算沒有看錯人。”
李成看這君臣二人在亡國之禍即將到來之際,卻還在想著自己享樂壓榨百姓的醜態,真是心中暗自冷笑。同時也為這時代的百姓感到難過,如此不計一切的盤剝百姓,窮苦人家怎麽活得下去?依照這樣下去,就算沒有金兵南下,農民起義也遲早要推翻這種腐朽的政權了!
第十六章 擊鼓鳴冤
從宮裏出來,李成本來輕鬆一些的心情,卻被王黼那籌措黃金的主意弄得悶悶不樂。由於前往樞密院任職的旨意剛剛下來,而且隻是兼職,李成還是要在禦史台繼續工作。而禦史台機構冗雜,官員眾多,不過真正掌握有限權力的也就八九個人,李成這時因為兼任樞密副使,所以品級便超過了本來隻有三品的禦史大夫的品級。樞密副使雖然品級高,卻沒有說明真正的實權,所以徽宗特旨他兼任。而真正有權的卻是這三品的禦史大夫,可以刑法典章糾正百官之罪惡,有刑訟的大權。而上次李成因為抗旨和素娥的身份問題便被禦史台關入獄中,其權利可見一斑。
這天,天氣漸漸轉涼,眼看就又是一年的深秋,再過幾個月便是宣和六年了。李成心裏雖然不安,卻還是一如既往地來到禦史台上班,一大早,李成剛剛翻閱了幾頁有關官員風紀的彈劾表章,隻聽外麵隱隱地傳來一陣擂鼓之聲。他也沒有放在心上,隻是繼續翻看著手裏的文件。
門外一名禦史台的侍禦史急急走進來,向李成拱手道:“大人,有人在府台外擊鼓鳴冤。”
“擊鼓鳴冤?”李成驚訝地向那身穿綠色公服的侍禦史望去,他在禦史台工作還不到一年,還是第一次遇到有人來禦史台告狀的。雖然禦史台是和刑部平級的刑獄機構,隻是針對的大多都是官員。百姓中真正敢和官員打官司的幾乎很少。
即便是李成宰官署外貼了鼓勵百姓告官的公文,卻還是應者寥寥。這是聞言便有些驚訝,同時也有些驚喜。
看到李成眼中驚訝的目光,那侍禦史急忙再次躬身道:“請大人前往大堂。”
李成隻好放下手裏的東西,在眾人簇擁下向大堂走去。這個禦史台大堂,他可不陌生,記得當初三司會審自己的時候,便早已領教了這禦史台大堂的莊嚴懾人。
雖然兩者之間境遇已經發生了戲劇性的逆轉,但是李成對這禦史台大堂的莊嚴性從未有過質疑。
在衙役們震耳的升堂唱諾中,李成盡量讓自己保持平靜,在書案後坐下,這才看到下麵跪著一名三十歲上下的重孝男子。看他頭上戴著頭巾,李成便知他不是普通窮苦百姓,這才勉強不似先前那樣驚訝。
看到那人神色決絕,李成依照這時代的機關,沉聲喝道:“下跪者何人,有何冤情?”
那人重重地叩頭道:“小人張慶,乃是汴梁人氏,從前做過一任都虞侯,因家母過世所以丁憂在家。小人的娘子子劉氏有些姿色,前日往廟中還願,誰料竟被中書令蔡絛,蔡大人看到。第二日便有蔡府家人前說是蔡府需要乳母一人來要小人將娘子送入蔡府。誰料今日,小人按照約定去看望娘子,看到的卻是小人之妻劉氏的屍身!青天大老爺,為小人做主啊!”
這樣事情,在汴梁城中幾乎時有發生,隻是李成還沒有遇到有人前來禦史台告狀的。雖然也替他不平,表麵卻還是淡淡地點頭道:“這裏乃是禦史台大堂,若是告不準你也要承擔罪責。若是膽敢誹謗朝廷命官,不但全家抄沒還要流放三千裏。你可要想清楚了!”
張慶重重地叩頭道:“小人若是有其他辦法,絕不敢來禦史台告狀,隻因開封知府,提刑司,刑部,都不受小人的狀紙,小人無法,隻能來老爺這裏伸冤,小人娘子死的冤枉!”
李成想了一下,點頭道:“你的狀紙本官可以先行收下,隻是你可要想清楚了其中的厲害!”
張慶聞言,伏在地上一邊叩頭一邊泣道:“小人娘子走時,家中尚有出生未及百日的嬰兒,孩子因沒有母親,如今眼看亦是活不成了、小人妻死子病,家中老父也因此急病交加而一命歸西,早已無心活在世上,隻求大人主持公道替小人伸冤!”
李成心中有些氣餒,這案子真不好辦,雖然張慶的確可憐,這件事十有八九是蔡絛這色鬼見色起意逼死了劉氏。隻是眼下蔡府的勢力非同小可,要想拿到確鑿的證據,非常艱難。必定要麵對百般阻擾。這些倒還好說,更加叫人擔心的,還是那個沒有母親的嬰兒,沒了母親,難保不會又是一個無辜的生命含冤而死。
看到李成神色不定,旁邊的侍禦史陳同低聲道:“此案非同小可。大人三思啊!”
李成看了他一眼,忽然想起,眼看已經是宣和五年了,這個案子拖一拖便是一年,到時候或許還有替張慶洗雪冤情的一天。而且這件事鬧出來,若是屈從,那自己一直努力和蔡京一黨劃清界限的苦心就算白費了。
如果接下此案,那就等於和蔡京翻臉,但是依照目前的情況看,自己和蔡京早已視同水火,撕破臉隻是遲早的事情。而自己又和童貫走的太近,將來難免受其牽連。如今這個案子若能辦好,一來可以幫張慶洗雪冤情,二來還可以樹立自己的形象。這樣,將來這些奸臣被株,自己才能置身事外。
看到李成猶豫,張慶焦急地跪行幾步,來到近前,又重重地叩頭道:“青天大老爺,為小人做主啊!若是大人不肯收下狀子,小人唯有一死!否則無顏去見九泉之下的父親和娘子!”
李成掃了一眼堂下的眾人,看到大家臉上都露出一抹不忍之色,不覺點頭道:“好!本官這就收下你的狀紙,親自眼看劉氏屍體,驗看之後,自會傳相關證人上堂作證。若是果真和蔡絛有關,本官一定替你主持公道!”
張慶聞言大喜過望,立刻跪在地上連連叩頭道:“青天大老爺!青天大老爺!!”
看他叩頭叩的滿臉是血,李成心中難過,不覺點頭道:“你先起來吧。此案究竟能否查清,還是未知之數,你不要想得太過簡單。”
張慶跪在地上,含淚道:“蔡府勢大,小人如何不知?如今大人能接下狀子,小人已經感激涕零。實在不敢再做他想。”
李成知道他必定冤得厲害,這才不惜一切地上告蔡府。不禁歎了一口氣,向旁邊的差役道:“將張慶扶下去,好生照看,切不可讓他出了任何紕漏。命仵作前來,準備驗屍。”
張慶連連叩謝之後,在幾名差役的攙扶下離開。由於要驗屍體,幾名城內有名的仵作被傳到了禦史台。李成一邊等待驗看屍體,一邊命兩名侍禦史前去將劉氏帶入蔡府的蔡府家人傳到禦史台等候詢問。
半個時辰之後,一名仆役打扮的中年男子,若無其事地來到公堂上。李成忍不住皺眉道:“你便是蔡府的家人?可是你帶走張家娘子的?”
那中年仆役上前拱手道:“迴大人,小人蔡保。為蔡小官人房中管事。因為前日小人隨我家蔡小官人前去廟中為我家老爺還願,官人看到張氏娘子形貌端莊,恰好我家三官人的小妾新近為官人添了一名小公子,隻是沒有找到合適的乳母。那天一見,我家官人便有心招入府中為我家小公子哺乳。哪料張氏娘子來到府中之後因言語衝撞了我家小娘子,所以官人便趕她離開。張家娘子因此哭哭啼啼了半日,後來便自盡在房中。此事有府中丫鬟多人可以佐證。至於為何要自盡,小人並不知道,也不關蔡府什麽事。”
李成看著大喇喇站在堂上的蔡保,心中冷笑也不去理他,隻是仔細打量著他,一邊等著屍體抬到。看他大約三十歲上下,正是壯年,身材倒是不高,加上經常習慣性地弓著腰,看起來更加低了一些,看到李成向他仔細打量,蔡保神色雖然倨傲卻還是有些不大自然,不經意地抬手去扶頭上頭布帽,露出了右手腕上的一片抓傷的傷痕。
李成立刻點頭道:“蔡保你的傷是怎麽迴事?”
蔡保冷笑道:“不小心被小的渾家抓傷,難道也犯法?”
李成點頭道:“這裏即將擺放屍體,你又有外傷,要小心屍毒,還是讓仵作給你包紮一下吧。”
蔡保聞言神色頓變,忙命仵作拿來幹淨的布條包紮傷口,這才不再多言。
大約半個時辰之後,用一領草席裹著的女屍擺在了李成的麵前,兩名仵作也在旁邊小心驗看。因為事關人命冤情,張慶也掙紮在旁邊說明情況。
兩名仵作驗看了屍體,上前道:“大人,女屍頸間有明顯勒痕,全身沒有傷痕,也沒有被淩辱的跡象,應是自盡而死。”
由於這件案子關係到目前權勢煊赫的蔡府,李成便有心仔細看看這張劉氏的死因,遂向身邊的差役道:“將屍體衣服脫去,本官仔細驗看。”
第十七章 李成斷案
此言一出,不但兩名仵作大吃一驚,旁邊眾人也都同時變色,張慶更是渾身一顫,跪在地上叩頭道:“大人,小人娘子已死,請大人給些體麵。”
李成搖了搖頭,想起自己從前看過不少刑偵電視劇以及一些懸疑小說,也看過一些發一方麵的書籍。雖然在後世李成那個時代已經可以從肝溫測定準確的死亡時間,但是這畢竟是在技術手段相對落後的古代。想要知道屍體的死亡時間,隻能從屍斑上來略約判斷了。
歎了一口氣,看著在場都麵露疑惑的眾人,搖頭道:“劉氏雖然是自殺而死,可是她為何要自殺,卻沒有人知道。人雖然死了,可是他們也會告訴我們很多我們想要知道的東西,這些線索隻能在屍體身上尋找。張慶,你覺得一時的脫衣驗看的羞辱重要,還是你家娘子慘死的冤情重要?”
張慶看著神色誠懇的李成,思忖片刻,看著放在大堂地上的屍體,含淚點頭道:“隻要大人能為小人洗雪冤情,小人做牛做馬都心甘情願。”
李成點了點頭,示意仵作將屍體的衣服脫去。兩命仵作本來覺得既然是有關蔡府的案子,裝裝樣子也就是了。無論如何,這位李大人也不會對蔡府來真的。這時聞言心中卻有些不安,他們兩人驗看的很是粗糙心中本來打算此事了結,正好去向蔡府弄些好處。這時看李成要親自眼看,便有些心虛。
看兩名仵作的樣子,李成便知他們沒有認真驗屍,心中暗自生氣,也不顧自身,徑直來到屍體前仔細驗看起來。女屍看起來大約二十一二歲,果然和張慶所言一般,模樣很是清秀,身材也十分窈窕,若說她剛剛做了母親,恐怕不會有人相信。
由於衣服都被脫去,屍體赤裸,可以清晰地看到屍體頸間極深的勒痕,看上去果然和自盡十分相似。李成仔細看著頸間的勒痕,並沒有多說什麽。而是抬起屍體的脖子仔細眼看頸後的痕跡。李成這時發現,勒痕在頸間雖然明顯,可是在頸後卻同樣明顯。普通人懸梁自盡,由於重心的緣故前麵的勒痕會比後麵的稍重些。這時看這勒痕,李成便有些疑心了。屍體前身有不少紫紅色的屍斑,看起來十分刺眼。
驗看屍體背部的時候,李成和在場的禦史台官員、眾差役都吃了一驚。隻見背後大片的紫紅色於痕布滿在慘白的屍身上看起來格外觸目驚心。
張慶忍不住失聲道:“怎麽會有傷?小人迴去替娘子驗看時並沒有看到這傷痕。為何會忽然出現?”
那兩名仵作小心地道:“此乃血障,並不足為奇。且顏色和症狀與通常自縊而死的沒有區別”
李成點了點頭,輕輕在那屍斑上按了兩下,發覺紫紅色的屍斑並沒有變化,心中便想起從前看過的有關屍斑的描述。點頭道:“將屍體翻過來。”
眾差役急忙小心翼翼地將屍體麵朝下放好,李成這才繼續仔細觀察那些紫紅的屍斑,等了大約半個時辰,又命人把屍體恢複先前的平躺姿勢,發覺屍斑並沒有任何變化,身前也沒有發現新出現的屍斑,背後的屍斑也沒有消散的跡象。心中便隱隱地可以估算出張氏娘子死亡的大概時間。依照屍斑的表現,死者死亡的時間應該至少已經超過了十二小時。
向蔡保點頭道:“張氏娘子是何時自盡的?”
蔡保看李成一副認真斷案的樣子,心中有些不安,便皺眉道:“昨日晚飯,張氏娘子不小心打碎了小娘的一支玉簪,小娘生氣就斥罵了幾句。晚間大約亥時,有丫頭聽到張氏娘子在房中哭泣,早上大約卯時末了,丫頭前去招唿時才發覺已經自縊而死了。”
李成點頭道:“如此說來,張氏娘子是昨晚去世,到如今,最多不到六個時辰。”
蔡保看了一眼躺在地上的張氏娘子,小心翼翼地點頭道:“大約正是如此。”
李成笑了笑,再到屍體前,拿起張氏娘子的雙手仔細看了看,有扳開實體的口腔仔細看了,這才命人將屍體抬下去。張慶焦急地上前道:“大人,不知我家娘子可有冤情?”
李成看了一眼在場的眾人,搖頭道:“此事一來事關人命,二來又與蔡府有關,涉及朝廷重臣的聲譽,所以必須要謹慎查證,不可隨意妄下斷言。待本官尋到佐證之後,自然可以將真相大白於天下。”
李成看著蔡保,點頭道:“此時關係到蔡府的清譽,所以本官要小心查證,你要據實迴答不要心存疑慮。”
蔡保隨即點頭道:“大人盡可詢問,此事,我家官人的確不知,有什麽事,大人盡可問小人便是。”
李成點頭道:“張氏娘子前往蔡府,可是蔡絛的命令。張氏娘子進府之後,可曾見過蔡絛?”
蔡保臉色一變,皺眉道:“命張氏進府,乃是三官人的主意,隻是張氏進府之後便在小娘這邊,三官人沒有見她幾次。”
李成笑道:“這樣說來,蔡絛是見過張劉氏了?”
蔡保微微一怔,隻好點頭道:“小官人的確見過張劉氏,難道李大人懷疑我家三官人?”
李成搖頭笑道:“這倒沒有,隻是要問清楚罷了。等下本官還有命侍禦史前往請蔡大人過來小坐片刻。”
蔡保聞言,臉色大變,卻不敢和李成頂撞,隻好怔怔地不出聲了。李成這才向張慶點頭道:“你看到你家娘子屍身的時候,是什麽時候?那是人是否僵硬?”
張慶想了想,堅定地道:“小人看到屍體是早上剛剛過了辰時,屍體已經僵硬了。”
李成心裏漸漸對張劉氏的死亡時間有了判斷,蔡保的話,顯然存在漏洞。隻是蔡絛也不是省油的燈,自己眼下畢竟隻是推測,還沒有實質性的證據。隻有在鐵證之下,這個案子才能判個清楚。將兇手找出,讓死者瞑目。
想到這些,便點頭道:“今日便到這裏吧,本官還要仔細詳查,與此案有關的丫頭,小廝、仆役。都要隨時聽候禦史台傳喚。退堂!”
眾衙役忙齊聲唱諾道:“退堂……”
震耳的唱諾聲中,李成向後堂走去,兩名侍禦史緊張地上前低聲道:“大人,此案可大可小,如今大人雖然深得皇上信任,可是太師終究勢大,我們恐怕難以與之相爭啊!”
李成停下腳步,詫異地望著兩人,訝然道:“本官並沒有準備和任何人相爭,隻是斷案需要證據,本官隻跟著證據走。而且本官並不認為此案和蔡大人有關,難道你們覺得此案和蔡大人有關嗎?”
李成的斷案手法,還是遵循疑罪從無的現代理念,先把所有證據拿到之後再做判斷。而且從目前來看,還沒有證據表明這個張劉氏,就是被蔡絛殺死的。所以聽他們這樣說,也就故意這樣反問,果然將兩人問的啞口無言。
看兩人張口結舌麵紅耳赤的樣子,李成不覺好笑地搖頭道:“此案不過剛剛開始偵破,究竟張劉氏是怎麽死的還沒有查清,怎麽能隨變就下判斷呢?”
兩人互望一眼,其中名叫吳清的侍禦史小心地拱手道:“大人果然謹慎小心,看來我們兩人真是多慮了。”
李成笑道:“你們兩人的提醒,也是為本官設想,所以本官並不怪你們,隻是此案還沒有什麽眉目,出去不得亂說。”
第十八章 疑竇叢生
帶著滿腹疑問,迴到家裏,換下身上紫色的公服,李成隻穿著淺咖色絲質便袍向書房走去,他還要再想想這個案子一些不大明白的地方。
蔡絛雖然嫌疑最大,但是想要拿到證明蔡絛是兇手的證據必定十分艱難,那就必須要想個大家都能接受的辦法。不能硬攻,便隻能智取了。
從目前的資料來看,屍體的屍斑症狀應該是死了十二小時以上,而頸部的勒痕雖然完整清晰,也沒有第二條痕跡,很像是自然上吊而死。可是李成感到不解的,還是勒痕為何在後頸也同樣明顯呢?他嚐試想象懸梁自盡時頸部的位置,不應該在後頸有痕跡,或者說不應當和前麵的一樣明顯,這樣的話,很像是一條繩子同時用力,才能造成。這樣看起來就似乎是他殺了。可是動機呢?為什麽要殺她呢?
一個小小的普通女性,雖然略有些姿色,但是要說動手殺人,出身良好,而且很有身份和地位的蔡絛實在不應該有殺人的動機,隻是府中其他人卻很難說沒有殺人動機了。這件事還得仔細調查。目前還沒有發現屍體的那名丫頭的供詞,這個人的口供可能會非常重要。
蔡京臉色鐵青地瞪著李成,正要說話,一口氣沒上來,猛地咳了起來,驚得旁邊的內侍們紛紛上前替他捶背推拿。
王黼卻急忙恭敬地道:“皇上既然覺得李大人合適,微臣就放心了,隻是希望李大人日後能全心為皇上盡忠。”
說到這裏,他又向徽宗躬身道:“皇上,紫宸殿的貼金工程浩大,所需黃金還需一萬多兩,微臣希望皇上降籌措黃金的事情交給微臣,這樣便不需動用府庫黃金。”
徽宗開始聽他說起紫宸殿貼金的事情,神色便陰沉了下來,顯然也是在為所需黃金犯愁。這時聽他自告奮勇要來籌措黃金,神色登時一鬆,卻還是不相信地道:“愛卿從哪裏籌措這一萬多兩黃金呢?”
王黼看了一眼剛剛緩過氣來的蔡京,得意地道:“如今商賈繁盛,尤其是鹽商和出海的絲綢商人,隻要向他們征集一部分黃金,然後再由地方征集一部分,此事自然可行。”
徽宗欣然點頭道:“如此甚好,難得你能想出妥當的辦法,朕總算沒有看錯人。”
李成看這君臣二人在亡國之禍即將到來之際,卻還在想著自己享樂壓榨百姓的醜態,真是心中暗自冷笑。同時也為這時代的百姓感到難過,如此不計一切的盤剝百姓,窮苦人家怎麽活得下去?依照這樣下去,就算沒有金兵南下,農民起義也遲早要推翻這種腐朽的政權了!
第十六章 擊鼓鳴冤
從宮裏出來,李成本來輕鬆一些的心情,卻被王黼那籌措黃金的主意弄得悶悶不樂。由於前往樞密院任職的旨意剛剛下來,而且隻是兼職,李成還是要在禦史台繼續工作。而禦史台機構冗雜,官員眾多,不過真正掌握有限權力的也就八九個人,李成這時因為兼任樞密副使,所以品級便超過了本來隻有三品的禦史大夫的品級。樞密副使雖然品級高,卻沒有說明真正的實權,所以徽宗特旨他兼任。而真正有權的卻是這三品的禦史大夫,可以刑法典章糾正百官之罪惡,有刑訟的大權。而上次李成因為抗旨和素娥的身份問題便被禦史台關入獄中,其權利可見一斑。
這天,天氣漸漸轉涼,眼看就又是一年的深秋,再過幾個月便是宣和六年了。李成心裏雖然不安,卻還是一如既往地來到禦史台上班,一大早,李成剛剛翻閱了幾頁有關官員風紀的彈劾表章,隻聽外麵隱隱地傳來一陣擂鼓之聲。他也沒有放在心上,隻是繼續翻看著手裏的文件。
門外一名禦史台的侍禦史急急走進來,向李成拱手道:“大人,有人在府台外擊鼓鳴冤。”
“擊鼓鳴冤?”李成驚訝地向那身穿綠色公服的侍禦史望去,他在禦史台工作還不到一年,還是第一次遇到有人來禦史台告狀的。雖然禦史台是和刑部平級的刑獄機構,隻是針對的大多都是官員。百姓中真正敢和官員打官司的幾乎很少。
即便是李成宰官署外貼了鼓勵百姓告官的公文,卻還是應者寥寥。這是聞言便有些驚訝,同時也有些驚喜。
看到李成眼中驚訝的目光,那侍禦史急忙再次躬身道:“請大人前往大堂。”
李成隻好放下手裏的東西,在眾人簇擁下向大堂走去。這個禦史台大堂,他可不陌生,記得當初三司會審自己的時候,便早已領教了這禦史台大堂的莊嚴懾人。
雖然兩者之間境遇已經發生了戲劇性的逆轉,但是李成對這禦史台大堂的莊嚴性從未有過質疑。
在衙役們震耳的升堂唱諾中,李成盡量讓自己保持平靜,在書案後坐下,這才看到下麵跪著一名三十歲上下的重孝男子。看他頭上戴著頭巾,李成便知他不是普通窮苦百姓,這才勉強不似先前那樣驚訝。
看到那人神色決絕,李成依照這時代的機關,沉聲喝道:“下跪者何人,有何冤情?”
那人重重地叩頭道:“小人張慶,乃是汴梁人氏,從前做過一任都虞侯,因家母過世所以丁憂在家。小人的娘子子劉氏有些姿色,前日往廟中還願,誰料竟被中書令蔡絛,蔡大人看到。第二日便有蔡府家人前說是蔡府需要乳母一人來要小人將娘子送入蔡府。誰料今日,小人按照約定去看望娘子,看到的卻是小人之妻劉氏的屍身!青天大老爺,為小人做主啊!”
這樣事情,在汴梁城中幾乎時有發生,隻是李成還沒有遇到有人前來禦史台告狀的。雖然也替他不平,表麵卻還是淡淡地點頭道:“這裏乃是禦史台大堂,若是告不準你也要承擔罪責。若是膽敢誹謗朝廷命官,不但全家抄沒還要流放三千裏。你可要想清楚了!”
張慶重重地叩頭道:“小人若是有其他辦法,絕不敢來禦史台告狀,隻因開封知府,提刑司,刑部,都不受小人的狀紙,小人無法,隻能來老爺這裏伸冤,小人娘子死的冤枉!”
李成想了一下,點頭道:“你的狀紙本官可以先行收下,隻是你可要想清楚了其中的厲害!”
張慶聞言,伏在地上一邊叩頭一邊泣道:“小人娘子走時,家中尚有出生未及百日的嬰兒,孩子因沒有母親,如今眼看亦是活不成了、小人妻死子病,家中老父也因此急病交加而一命歸西,早已無心活在世上,隻求大人主持公道替小人伸冤!”
李成心中有些氣餒,這案子真不好辦,雖然張慶的確可憐,這件事十有八九是蔡絛這色鬼見色起意逼死了劉氏。隻是眼下蔡府的勢力非同小可,要想拿到確鑿的證據,非常艱難。必定要麵對百般阻擾。這些倒還好說,更加叫人擔心的,還是那個沒有母親的嬰兒,沒了母親,難保不會又是一個無辜的生命含冤而死。
看到李成神色不定,旁邊的侍禦史陳同低聲道:“此案非同小可。大人三思啊!”
李成看了他一眼,忽然想起,眼看已經是宣和五年了,這個案子拖一拖便是一年,到時候或許還有替張慶洗雪冤情的一天。而且這件事鬧出來,若是屈從,那自己一直努力和蔡京一黨劃清界限的苦心就算白費了。
如果接下此案,那就等於和蔡京翻臉,但是依照目前的情況看,自己和蔡京早已視同水火,撕破臉隻是遲早的事情。而自己又和童貫走的太近,將來難免受其牽連。如今這個案子若能辦好,一來可以幫張慶洗雪冤情,二來還可以樹立自己的形象。這樣,將來這些奸臣被株,自己才能置身事外。
看到李成猶豫,張慶焦急地跪行幾步,來到近前,又重重地叩頭道:“青天大老爺,為小人做主啊!若是大人不肯收下狀子,小人唯有一死!否則無顏去見九泉之下的父親和娘子!”
李成掃了一眼堂下的眾人,看到大家臉上都露出一抹不忍之色,不覺點頭道:“好!本官這就收下你的狀紙,親自眼看劉氏屍體,驗看之後,自會傳相關證人上堂作證。若是果真和蔡絛有關,本官一定替你主持公道!”
張慶聞言大喜過望,立刻跪在地上連連叩頭道:“青天大老爺!青天大老爺!!”
看他叩頭叩的滿臉是血,李成心中難過,不覺點頭道:“你先起來吧。此案究竟能否查清,還是未知之數,你不要想得太過簡單。”
張慶跪在地上,含淚道:“蔡府勢大,小人如何不知?如今大人能接下狀子,小人已經感激涕零。實在不敢再做他想。”
李成知道他必定冤得厲害,這才不惜一切地上告蔡府。不禁歎了一口氣,向旁邊的差役道:“將張慶扶下去,好生照看,切不可讓他出了任何紕漏。命仵作前來,準備驗屍。”
張慶連連叩謝之後,在幾名差役的攙扶下離開。由於要驗屍體,幾名城內有名的仵作被傳到了禦史台。李成一邊等待驗看屍體,一邊命兩名侍禦史前去將劉氏帶入蔡府的蔡府家人傳到禦史台等候詢問。
半個時辰之後,一名仆役打扮的中年男子,若無其事地來到公堂上。李成忍不住皺眉道:“你便是蔡府的家人?可是你帶走張家娘子的?”
那中年仆役上前拱手道:“迴大人,小人蔡保。為蔡小官人房中管事。因為前日小人隨我家蔡小官人前去廟中為我家老爺還願,官人看到張氏娘子形貌端莊,恰好我家三官人的小妾新近為官人添了一名小公子,隻是沒有找到合適的乳母。那天一見,我家官人便有心招入府中為我家小公子哺乳。哪料張氏娘子來到府中之後因言語衝撞了我家小娘子,所以官人便趕她離開。張家娘子因此哭哭啼啼了半日,後來便自盡在房中。此事有府中丫鬟多人可以佐證。至於為何要自盡,小人並不知道,也不關蔡府什麽事。”
李成看著大喇喇站在堂上的蔡保,心中冷笑也不去理他,隻是仔細打量著他,一邊等著屍體抬到。看他大約三十歲上下,正是壯年,身材倒是不高,加上經常習慣性地弓著腰,看起來更加低了一些,看到李成向他仔細打量,蔡保神色雖然倨傲卻還是有些不大自然,不經意地抬手去扶頭上頭布帽,露出了右手腕上的一片抓傷的傷痕。
李成立刻點頭道:“蔡保你的傷是怎麽迴事?”
蔡保冷笑道:“不小心被小的渾家抓傷,難道也犯法?”
李成點頭道:“這裏即將擺放屍體,你又有外傷,要小心屍毒,還是讓仵作給你包紮一下吧。”
蔡保聞言神色頓變,忙命仵作拿來幹淨的布條包紮傷口,這才不再多言。
大約半個時辰之後,用一領草席裹著的女屍擺在了李成的麵前,兩名仵作也在旁邊小心驗看。因為事關人命冤情,張慶也掙紮在旁邊說明情況。
兩名仵作驗看了屍體,上前道:“大人,女屍頸間有明顯勒痕,全身沒有傷痕,也沒有被淩辱的跡象,應是自盡而死。”
由於這件案子關係到目前權勢煊赫的蔡府,李成便有心仔細看看這張劉氏的死因,遂向身邊的差役道:“將屍體衣服脫去,本官仔細驗看。”
第十七章 李成斷案
此言一出,不但兩名仵作大吃一驚,旁邊眾人也都同時變色,張慶更是渾身一顫,跪在地上叩頭道:“大人,小人娘子已死,請大人給些體麵。”
李成搖了搖頭,想起自己從前看過不少刑偵電視劇以及一些懸疑小說,也看過一些發一方麵的書籍。雖然在後世李成那個時代已經可以從肝溫測定準確的死亡時間,但是這畢竟是在技術手段相對落後的古代。想要知道屍體的死亡時間,隻能從屍斑上來略約判斷了。
歎了一口氣,看著在場都麵露疑惑的眾人,搖頭道:“劉氏雖然是自殺而死,可是她為何要自殺,卻沒有人知道。人雖然死了,可是他們也會告訴我們很多我們想要知道的東西,這些線索隻能在屍體身上尋找。張慶,你覺得一時的脫衣驗看的羞辱重要,還是你家娘子慘死的冤情重要?”
張慶看著神色誠懇的李成,思忖片刻,看著放在大堂地上的屍體,含淚點頭道:“隻要大人能為小人洗雪冤情,小人做牛做馬都心甘情願。”
李成點了點頭,示意仵作將屍體的衣服脫去。兩命仵作本來覺得既然是有關蔡府的案子,裝裝樣子也就是了。無論如何,這位李大人也不會對蔡府來真的。這時聞言心中卻有些不安,他們兩人驗看的很是粗糙心中本來打算此事了結,正好去向蔡府弄些好處。這時看李成要親自眼看,便有些心虛。
看兩名仵作的樣子,李成便知他們沒有認真驗屍,心中暗自生氣,也不顧自身,徑直來到屍體前仔細驗看起來。女屍看起來大約二十一二歲,果然和張慶所言一般,模樣很是清秀,身材也十分窈窕,若說她剛剛做了母親,恐怕不會有人相信。
由於衣服都被脫去,屍體赤裸,可以清晰地看到屍體頸間極深的勒痕,看上去果然和自盡十分相似。李成仔細看著頸間的勒痕,並沒有多說什麽。而是抬起屍體的脖子仔細眼看頸後的痕跡。李成這時發現,勒痕在頸間雖然明顯,可是在頸後卻同樣明顯。普通人懸梁自盡,由於重心的緣故前麵的勒痕會比後麵的稍重些。這時看這勒痕,李成便有些疑心了。屍體前身有不少紫紅色的屍斑,看起來十分刺眼。
驗看屍體背部的時候,李成和在場的禦史台官員、眾差役都吃了一驚。隻見背後大片的紫紅色於痕布滿在慘白的屍身上看起來格外觸目驚心。
張慶忍不住失聲道:“怎麽會有傷?小人迴去替娘子驗看時並沒有看到這傷痕。為何會忽然出現?”
那兩名仵作小心地道:“此乃血障,並不足為奇。且顏色和症狀與通常自縊而死的沒有區別”
李成點了點頭,輕輕在那屍斑上按了兩下,發覺紫紅色的屍斑並沒有變化,心中便想起從前看過的有關屍斑的描述。點頭道:“將屍體翻過來。”
眾差役急忙小心翼翼地將屍體麵朝下放好,李成這才繼續仔細觀察那些紫紅的屍斑,等了大約半個時辰,又命人把屍體恢複先前的平躺姿勢,發覺屍斑並沒有任何變化,身前也沒有發現新出現的屍斑,背後的屍斑也沒有消散的跡象。心中便隱隱地可以估算出張氏娘子死亡的大概時間。依照屍斑的表現,死者死亡的時間應該至少已經超過了十二小時。
向蔡保點頭道:“張氏娘子是何時自盡的?”
蔡保看李成一副認真斷案的樣子,心中有些不安,便皺眉道:“昨日晚飯,張氏娘子不小心打碎了小娘的一支玉簪,小娘生氣就斥罵了幾句。晚間大約亥時,有丫頭聽到張氏娘子在房中哭泣,早上大約卯時末了,丫頭前去招唿時才發覺已經自縊而死了。”
李成點頭道:“如此說來,張氏娘子是昨晚去世,到如今,最多不到六個時辰。”
蔡保看了一眼躺在地上的張氏娘子,小心翼翼地點頭道:“大約正是如此。”
李成笑了笑,再到屍體前,拿起張氏娘子的雙手仔細看了看,有扳開實體的口腔仔細看了,這才命人將屍體抬下去。張慶焦急地上前道:“大人,不知我家娘子可有冤情?”
李成看了一眼在場的眾人,搖頭道:“此事一來事關人命,二來又與蔡府有關,涉及朝廷重臣的聲譽,所以必須要謹慎查證,不可隨意妄下斷言。待本官尋到佐證之後,自然可以將真相大白於天下。”
李成看著蔡保,點頭道:“此時關係到蔡府的清譽,所以本官要小心查證,你要據實迴答不要心存疑慮。”
蔡保隨即點頭道:“大人盡可詢問,此事,我家官人的確不知,有什麽事,大人盡可問小人便是。”
李成點頭道:“張氏娘子前往蔡府,可是蔡絛的命令。張氏娘子進府之後,可曾見過蔡絛?”
蔡保臉色一變,皺眉道:“命張氏進府,乃是三官人的主意,隻是張氏進府之後便在小娘這邊,三官人沒有見她幾次。”
李成笑道:“這樣說來,蔡絛是見過張劉氏了?”
蔡保微微一怔,隻好點頭道:“小官人的確見過張劉氏,難道李大人懷疑我家三官人?”
李成搖頭笑道:“這倒沒有,隻是要問清楚罷了。等下本官還有命侍禦史前往請蔡大人過來小坐片刻。”
蔡保聞言,臉色大變,卻不敢和李成頂撞,隻好怔怔地不出聲了。李成這才向張慶點頭道:“你看到你家娘子屍身的時候,是什麽時候?那是人是否僵硬?”
張慶想了想,堅定地道:“小人看到屍體是早上剛剛過了辰時,屍體已經僵硬了。”
李成心裏漸漸對張劉氏的死亡時間有了判斷,蔡保的話,顯然存在漏洞。隻是蔡絛也不是省油的燈,自己眼下畢竟隻是推測,還沒有實質性的證據。隻有在鐵證之下,這個案子才能判個清楚。將兇手找出,讓死者瞑目。
想到這些,便點頭道:“今日便到這裏吧,本官還要仔細詳查,與此案有關的丫頭,小廝、仆役。都要隨時聽候禦史台傳喚。退堂!”
眾衙役忙齊聲唱諾道:“退堂……”
震耳的唱諾聲中,李成向後堂走去,兩名侍禦史緊張地上前低聲道:“大人,此案可大可小,如今大人雖然深得皇上信任,可是太師終究勢大,我們恐怕難以與之相爭啊!”
李成停下腳步,詫異地望著兩人,訝然道:“本官並沒有準備和任何人相爭,隻是斷案需要證據,本官隻跟著證據走。而且本官並不認為此案和蔡大人有關,難道你們覺得此案和蔡大人有關嗎?”
李成的斷案手法,還是遵循疑罪從無的現代理念,先把所有證據拿到之後再做判斷。而且從目前來看,還沒有證據表明這個張劉氏,就是被蔡絛殺死的。所以聽他們這樣說,也就故意這樣反問,果然將兩人問的啞口無言。
看兩人張口結舌麵紅耳赤的樣子,李成不覺好笑地搖頭道:“此案不過剛剛開始偵破,究竟張劉氏是怎麽死的還沒有查清,怎麽能隨變就下判斷呢?”
兩人互望一眼,其中名叫吳清的侍禦史小心地拱手道:“大人果然謹慎小心,看來我們兩人真是多慮了。”
李成笑道:“你們兩人的提醒,也是為本官設想,所以本官並不怪你們,隻是此案還沒有什麽眉目,出去不得亂說。”
第十八章 疑竇叢生
帶著滿腹疑問,迴到家裏,換下身上紫色的公服,李成隻穿著淺咖色絲質便袍向書房走去,他還要再想想這個案子一些不大明白的地方。
蔡絛雖然嫌疑最大,但是想要拿到證明蔡絛是兇手的證據必定十分艱難,那就必須要想個大家都能接受的辦法。不能硬攻,便隻能智取了。
從目前的資料來看,屍體的屍斑症狀應該是死了十二小時以上,而頸部的勒痕雖然完整清晰,也沒有第二條痕跡,很像是自然上吊而死。可是李成感到不解的,還是勒痕為何在後頸也同樣明顯呢?他嚐試想象懸梁自盡時頸部的位置,不應該在後頸有痕跡,或者說不應當和前麵的一樣明顯,這樣的話,很像是一條繩子同時用力,才能造成。這樣看起來就似乎是他殺了。可是動機呢?為什麽要殺她呢?
一個小小的普通女性,雖然略有些姿色,但是要說動手殺人,出身良好,而且很有身份和地位的蔡絛實在不應該有殺人的動機,隻是府中其他人卻很難說沒有殺人動機了。這件事還得仔細調查。目前還沒有發現屍體的那名丫頭的供詞,這個人的口供可能會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