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義不清楚李成的用意,聞言驚訝地道:“大人的意思是讓這些工匠去哪裏呢?若是能有個明確的地方,他們才好動身啊。”
李成忽然想起,當初剿滅方臘,童貫帶兵南征,自己曾經托楊誌在臨安置辦了一座田莊,那裏安置十幾名鑄造工匠一點都沒問題,不覺點頭道:“大家都前去我在臨安的田莊吧,那裏大家種地,我不收田租,但是卻要給我再弄出幾門大炮來!”
張明義雖然覺得有了黃金這些人可能會答應前往,但是還是很沒把握能勸動所有的工匠都南遷,這時聞言,頓時鬆了一口氣,也為李成的這個承諾有些感動。
不覺激動地抱拳道:“末將這便迴去向工匠們說明大人的心意,想必不會有人反對的!”
李成也為解決了自己技術上的保存問題感到高興,隻要這些工匠在,就可以做出更多的火炮,就不用為這一門大傷腦筋。而且濕火藥的製作方法,也僅僅隻有這些工匠知道,諾是能向這些工匠提供穩妥的生活保障,泄露秘密的可能就會大大降低,而且將這些人都收在自己的田莊裏,也十分便於管理。看來臨安的田莊也需要放心的人過去管理,畢竟這時距離南下還有兩三年的功夫,這段時間,自己是沒有辦法時常過去的。
想到這裏,不覺點頭道:“你立刻前去辦好這件事,進去先把黃金拿上,先去把錢發給大家,讓人心穩定了,再說南下的事情。”
張明義抱拳道:“大人放心,末將一定辦好此事!”說畢,又鄭重地向李成行了禮。這才轉身離開。看他離開,李成這才吩咐幾名書吏開始整理這段時間以來的文書,為下任官員的接任做好整理工作。
看他們弄得差不多了,李成這才返迴後麵的書房,剛走進書房,就看到王彥大步迎了上來行禮。
李成忙擺手笑道:“先起來吧,不要行禮了。”
王彥卻依舊鄭重其事地上李成行了禮,這才真摯地拱手道:“大人之恩,王彥今生難報。見到大人自該行禮,反是大人過謙了。”
李成笑了笑,指著身邊的椅子,點頭道:“讓你等得久了,先坐下吧。”
王彥自然知道李成這時最關心的是什麽,不等李成詢問,便抱拳道:“大人,王彥有愧大人所托,火銃依舊還不能解決炸膛的問題,無法交給大人使用。而五百特種兵,小人已經完全按照大人的指示訓練,這幾個月,果然大見成效,半個月前,首次嚐試,二十餘人便順利將哦按聚在青林山上的慣匪殲滅,這樣的精兵若是訓練上萬人,打起仗來實在是難有敵手了。”
說到這裏,擔心地看了一眼神色平靜的李成,這才繼續道:“這些士兵都是視大人為唯一長官,隻要大人有令,刀山火海,絕無違抗!”
李成歎了一口氣,對於火銃的製造,他是最沒有把握的,畢竟好呢多技術,在這時代來說是河南掌握的,而且很多零件的製造水平也不足以打到條件。不過,有了火炮,已經是超越了時代很大的差距,再弄新的東西,他自己也有些沒把握。
這時,聽到這個消息,也並沒有特別的失望,隻是有些遺憾,看來火銃的製造還是一個要求比較高的技術,對於現有的一些技術需要一些改進,這就不是一時半刻能夠做到的了。隻是當他聽到,特種兵的訓練大見成效的消息時才真正地興奮起來。
畢竟,現代的科學技術也許無法真的穿越時空的限製,但是,後世先進的思想卻是可以傳播的!尤其是現代的軍事戰術,更是這個冷兵器時代所沒有的,也是這個時代看不到的。若是真的可以在這時嚐試特種戰術,或者是抵抗金兵,甚至消滅金兵的最好辦法。畢竟在同等的情況下,沒有騎兵,機動性差的整體水平落後,戰鬥力低下的宋軍,是沒有辦法和金兵抗衡的。隻有這種前所未有的戰術,或者可以挽迴這種局麵。
不過,麵對金兵,李成的心裏可沒有太大的把握。戰術的實施也需要能夠指揮的了軍隊的將領。自己到時候,就算有心抗金,也未必有機會踏上戰場。一切隻能盡力去做了。
想了想,李成皺眉道:“這幾日我就要迴京師任職,隻是這五百特種兵恐怕無法帶走,隻能留下來交給你,你要把這些人繼續訓練好,按照我說的辦法,多去金國那邊察看地形,收集有用的情報。”
王彥聞言,神色肅然地望著李成,抱拳道:“官人放心,王彥是官人所救,自然是為官人所用,這五百特種兵,王彥一定帶好,絕不會讓官人失望!隻要官人有令,一定為舍命相隨!”
李成苦笑一聲,取了紙筆簡單地寫了一些遊擊戰和特種作戰的要點和需要注意的地方,將寫好的東西交給王彥,這才點頭道:“你先看看這些東西,早點學會,至於軍中所需,我迴京之後會給你送來一點錢物,這枝軍隊,人數雖然不多,卻是我們的一點心血,將來會有你們的用武之地的!”
鄭重地收好李成寫的那卷東西,,王彥這才告辭離開。送走了王彥,天色已經中午,官署內小廝們忙亂地收拾著即將帶走的行李。
聽到李成迴到後堂,幾名地方官員立刻請求拜謁,李成正要推辭不見,忽然看到秦檜含笑進來,李成急忙迎上去苦笑道:“秦老哥,我這裏正是忙亂,讓你見笑了。”
秦檜在椅子上坐下,擺手笑道:“地方官員雖然前來拜謁,但是老弟在地方上時間不長若論交情深厚者並沒有幾人。秦檜覺得,老弟還是一律不見為好,這樣一來,傳到京中也是一樁美名,皇上知道了,也會對老弟更加信任。”
第二十四章 真情流露
李成聽他說得有理,便十分感激他的指點,雖然知道秦檜將來名聲不好,卻還是十分感謝地拱手行禮道:“秦老哥如此指點,李成十分感激,還請受小弟一禮!”
李成這是已經是三品的禦史大夫,雖然還沒有上任,但是徽宗皇帝的態度,秦檜自然知道,本來就有心結交,再加上這次才發覺李成和康王的關係非同一般,便更是有心要拉近同李成的關係。這時,恰巧聽到不少官員紛紛前來拜謁,便提了這樣的忠告出來,果然大得李成感謝,心中便十分滿意。
看到李成向他行禮,他自然不敢領受,急忙扶著李成,低聲歎道:“老弟無需如此,你我如今都是康王殿下的人,大家同在一處,實在無需如此!”
李成本來就不大習慣向別人行禮,這時聞言也就不再客氣,隻是十分驚異於秦檜竟然這時已經歸入到康王趙構的勢力範圍中去了。不覺暗自警惕起來,趙構的手段果然厲害,這才多大的孩子,就將秦檜這樣的中層官員收服的服服帖帖,若是將來長大,那還真的不好對付了!
看到李成低頭沉思,秦檜以為他在擔心進京一事,不覺笑道:“老哥原以為皇上得在老弟迴京之後再行封賞,卻沒想到竟然甫到太原便有了聖旨,可見老弟在皇上心中果然不同於其他人啊!”
聽秦檜這樣說,李成心中忽然湧起一陣強烈的不安。這次是事情雖然在金國出了一點小小的意外,整體上來說卻是十分地順利,順利的讓人有點難以置信!要知道這樣重要的事情,徽宗絕不會真的隻是秘密行事,至少要和主要的大臣商議。也就是說,這件事,雖然是秘密行動,隻是相對地方和百姓而言。對於京城那幾位重要的大臣,並沒有秘密可言。如今自己幾乎沒費什麽力氣,就撈到這樣一件莫大的功勞,難道蔡京一夥真的會善罷甘休?退一萬步講,自己這次進京聲勢更勝前次,蔡京能看著自己從新得勢?
想到這裏,心中更覺惴惴不安。雖然後麵有康王在撐著。可是康王畢竟還沒有成年,實力還遠不如這些大權在手的奸臣。若是他們另有詭計,如果不能提前準備應對,便可能處處被動。那樣的話,就很難說能不能堅持到金兵南下的時候了!
思忖之間,便覺前途難測,不禁望著秦檜,皺眉道:“老哥離京前,皇上和康王可有什麽囑托?”
秦檜看到李成神色陰沉,也有些不安起來,聞言,仔細想了想,這才搖頭道:“這倒沒有,皇上隻是命我盡力談好條件,盡早聯金抗遼。其餘的並沒有多說什麽。”
說到這裏,他望著李成,疑惑地到:“隻是康王囑我舉薦老弟的時候,賞賜過一本《道德經》下官雖然奇怪,卻沒有多問。那書現在家中,因為乃是王爺所賜,是以不敢輕易帶在身邊,莫非老弟發現什麽不對了?”
李成的心事,這時還不敢對秦檜說出來,隻好苦笑一聲,無奈地點頭道:“算了,或許是我想得太多了,迴京之後再說吧。”
秦檜聞言,小心地拱手笑道:“如今大人已是伯爵,迴京之後若是還有封賞,少不得要封侯了,下官還該提前恭賀才對,隻求大人將來不要忘記今日共赴金國的情誼!”
李成心中紛亂,聞言又不好名言,就怕秦檜心裏也另有算計。畢竟秦檜的惡名自己深知,難保他不會為了權勢兩邊討好,到時賣了自己也是正常。
不覺隻是笑道:“老哥說得客氣了,李成還不是那種人,男的老哥把李成當自己人,李成自然會顧著老哥的。隻是,究竟如何,還要迴京之後才知道。今日老哥說的這些,迴京之後是萬萬不能再提起了。若是皇上再無封賞,也是應該的,如今忽然擔任禦史大夫,已經是萬分意外了。至於其他,李成並不奢求。”
說到這裏,看著臉上笑容漸漸有些尷尬的秦檜,真誠地歎氣道:“李成這次能從台獄中逃出一命,已經十分慶幸了,蒙皇上開恩,放到太原任職,已經是萬幸了。這次的功勞本來應當是秦兄領受,李成妄分功勞已經不該,自然不應再有非分之想。”
秦檜聞言,連連歎氣道:“大人年輕有為,難免引人嫉恨,而誣陷忠良。幸好皇上英明,大人才能逃脫台獄之噩,這次竟然如此謙恭,讓秦檜感歎。”
李成故意重重地歎了一口氣,苦笑道:“這幾日,傷勢又在隱隱作痛,李成數次僥幸撿了性命迴來,實在是心有餘悸,還請老哥體諒。”
秦檜聞言,神色鄭重地點頭道:“大人才幹,陛下深知,所以無需太過小心,還是放寬心懷為好。”
李成點了點頭,做出十分感激的樣子,拉著秦檜的手,歎氣道:“李成現在不求別的,隻求能為皇上和康王多做些事情,至於其他實在不敢奢望。大人若是不信,李成亦是沒有辦法了!”
秦檜聞言,連連安慰了幾句,神色卻鄭重許多,看李成的確精神不是太好,這才告辭離開。
送走了秦檜,書房裏這才終於安靜下來。李成的心情卻是格外的沉重紛亂,難以平靜。看著院子裏忙亂的下人,不覺想起了遠在京師的素娥。一別就將近一年了,也不知道她身體怎麽樣了,自己連孩子是男是女都不知道,哎,這時信息傳遞,著實叫人鬱悶!
正自歎氣,轉身看到李全端著熱茶進來,不覺點頭問道:“迴京的東西可都收拾妥當了?”
李全急忙放下茶水,小心地垂手道:“官人放心,東西已經收拾的差不多了。隻是剛剛幾位太原的官員來送了些東西,不知官人是否要過目?”
李成搖頭倒:“你就說,官人說了,來太原不久,沒做什麽大事,不敢收下這些東西,讓他們不要再破費了。大家情誼,李成記下了,東西還是拿迴去吧。”
說到這裏,又繼續道:“若是再有人來送東西,都這樣迴答便是,東西都一概不收。”李全答應一聲,神色恭敬地退了出去。
李成這才又叫來正在收拾公文的書吏,看到文件都已經收拾整齊,這才放下心來。便迴到後堂的書房,仔細考慮這次迴京的事情。
雖然說徽宗的信任值得慶幸,但是這其中的內情,李成還是有些把握不準,他有些驚訝於康王趙構竟然能在這樣重大的事情中發揮關鍵的作用,這就同從前的情況十分不同。看來,京中一定是別有內情了!
正自皺眉,忽然聽到一陣熟悉的腳步聲傳來,迴頭望去的時候,果然看到玉娘端著一碟點心進來,看到李成,立刻心疼地低聲道:“官人怎麽連午膳都沒有吃?事情再忙也不能餓著了,何況官人身上的傷勢還沒有痊愈。”
李成這時,忽然無限思念遠在汴梁的家人。看到玉娘,便忍不住想起了素娥和秀娘,以及家裏那無數熟悉的麵孔,還有自己那沒有見過麵的寶貝。
看到李成臉上勉強的笑容,玉娘也忍不住歎道:“官人思家心切,玉娘亦是一樣,還不知大娘子身體如何,真是叫人掛念。官人走後,家裏人手不夠,沒有放心的小廝,不然到是還可通通信息。”
李成看她也十分難過,便勉強安慰道:“算了,留你一人在太原,我更是放心不下。你照顧好自己便好,京中素娥她們總是要比你強些的,你也無需反倒擔心她們。我們明日便可啟程迴去,半個月後,便可全家團聚,也就無需把這些放在心上了。”
第二十五章 返抵京城
第二天一早,收拾好東西的李成,帶著三兩馬車,十幾名仆從和秦檜一起啟程向京師汴梁趕去。由於有大炮到帶往京師,李成便命張明義帶了三百親兵護送,加上三十名工匠和他們的妻小家眷,一路上得到浩浩蕩蕩向南而去。沿途得到消息的地方官員,和各處驛館,都知道李成這次升職提調,便有不少官員聞訊前來嚐試走動關係。李成在這時代除了妻妾們的親戚,親族單薄,便少了不少門路,一部分人便以招待休息為名上前結交。
一時間弄得李成一行人所到之處車馬喧喧熱鬧非凡。李成無奈,看到實在不像樣子,便不再接見任何地方官員,一行人隻在驛站休息,省去許多麻煩。
由於這次迴京,身份不同,所受招待便大大不同。一路迴京倒也十分舒適,比起半年前離京的樣子真是天壤之別。弄得就連隨李成一路的李全和李安兩人都大大感慨不已,為這前後的區別大歎世態炎涼,弄的李成也不知是該歎還是該笑。
這天距離汴梁隻有三日路程,偏偏下起了大雪,漫天飛雪阻斷了南下的路程,李成和秦檜商量之後決定先在前麵小鎮上的驛館休息,待雪停之後再繼續趕路。
由於大炮沉重,李晨特意安排了八匹戰馬,分兩班輪流拉車,這樣才使得速度總算可以保持正常,由於大炮外麵裹了厚厚麻布,使得不知情的以為是李成這半年太原刺史搜刮的民脂民膏,也引來不少猜測。李成雖然知道,卻沒辦法去澄清,隻能不動聲色地任由他人遐想。
一行人在驛館住下,李成帶著李安親自看了包著麻布的火炮,卻正巧遇到到張明義也親自前來查看,不覺笑道:“天氣寒冷,你尚且前來查看,果然令人放心了。”
張明義知道火炮之重幹係極大,升官發財都在這火炮上。否則李成也不會那麽重視,既然如此看重,加上這東西駭人的威力,讓他心裏充滿了希望。
這時聞言,便恐李成發覺他的心思,不禁笑道:“正是此物實在難得,所以擔心士兵們不懂其中關鍵弄壞了,就誤了大人的要事。也枉費了這幾個月的辛苦,所以放心不下,前來查看。”
李成點頭道:“此物的確重要,你小心看管,將來我自然是要謝你的。”
張明義急忙拱手謝道:“多謝大人提攜,小的一定辦好此事,決不耽誤了大人的要事!”
李成笑了笑,歎道:“夜裏風雪太大,恐怕要多派幾個人看守,一切就辛苦你了。”
張明義還沒有見過官員這樣說話,一時大為感動,聞言急忙就要跪下,口中忙不迭地道:“大人何須如此,真是折殺小人了!”
李成看著張明義的反應,這才想起自己又無意中使用了現代詞匯,隻能無奈地點了點頭,帶著李安向自己這邊的院子而去。
剛走進院子,就看到玉娘帶著晚雲迎了出來。李成看到玉娘披著貂皮大氅迎出來,忙擺手道:“你們就不要出來了,晚上恐怕還要下雪,你們小心這路滑,摔一跤就更不能趕路了。”
玉娘歎了一口氣,扶著李成向正屋走去,口中小心地笑道:“雪下得大了,就恐這路不好走,若是要耽誤了行程,皇上會不會怪罪啊?”
李成倒沒想到這個,被玉娘這一說,心裏猛地一顫,忽然想到,若是耽擱的久了,京裏或許的真的要出什麽事情。可是這漫天大雪,又不能扔下玉娘一人進京。便是拍李全兩人迴去探聽消息,也是有些來不及了。而且,童貫經營多年,早就等著機會呢,這次絕不會放過這麽好的大權獨攬的機會。
可是徽宗也不是傻子,雖然李成承認這人實在不是什麽有出息的人,更不是一個能擔當國家大事的皇帝。一個國家放在這種隻知聽曲畫畫的人手裏算是倒了血黴,老百姓就更是可憐了。
但是麵對朝臣你死我活的爭鬥,徽宗還是十分精通平衡之術,隻看六賊在朝中的權勢基本都是沒有強大的家族背景,不會影響到皇權的威信。
李成發現,在這些人中,自己更是沒有一點根基,對於徽宗就必須無限的忠誠,這樣才能繼續眼前的這點前途。
想到這裏,不覺暗自佩服起徽宗在人事上精明,也歎息這位皇帝的才華,可惜都沒用在正處。北宋的滅亡其實和南唐李煜的遭遇又何其相似呢?恐怕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滅掉南唐受降李煜時沒有想到的吧?兩位才子皇帝,遭遇竟然驚人地相似,果然是冥冥之中另有天意啊。
想到這裏,不覺苦笑起來。旁邊的玉娘看李成臉色不好,更是小心翼翼,看了一眼身邊的晚雲,這才小心地上前道:“官人,可是我們……這大雪……官人可是有什麽事情?”
李成看她神色驚慌,這才想起自己這一陣胡思亂想,臉色不好看,把玉娘嚇著了。不覺搖頭笑道:“沒什麽,想起一些不相關的事情。放心吧,不會有事,你安心休息。”
玉娘忙吩咐晚雲去端茶來,看著她離開。這才望著李成,低聲道:“官人可是擔心耽擱日子,京師發生變故?”
李成沒想到玉娘竟然如此玲瓏剔透,竟然能夠看清楚自己的想法,心裏猛地一驚,忙擺手笑道:“玉娘不要胡思亂想,我不過是擔心雪大路滑,大家又要吃些苦頭了。”
玉娘聞言,秀眸一轉,皺眉道:“若是這雪萬一要是下個三數日,官人就要提前想想辦法了。”
李成聞言,雖然心中不安,卻還是安慰玉娘道:“放心吧,京師的事情,還有童大人,暫時還弄不到咱們頭上,大不了也就是再次貶謫,還能迴京小做團聚,也是不錯的事情。搭不牢就當沒有今日這場升職也就是了。”
看到晚雲打來的眼色,又看到李成緊皺的眉頭,玉娘微微一怔,急忙笑道:“正是呢,雖然做官不錯,可是官人幾次都差點被這官身弄得賠上性命,倒是吳若賣點皮蛋,來的實惠。”
李成忍不住苦笑起來,亂世之下,還能容得下那幾枚小小的皮蛋?若不早些準備,這個看似溫馨平靜的家,恐怕也要化為粉碎!
想到就在幾年後,繁華無邊的汴梁就會迎來一場生死劫難,古城的命運和百姓、曆史的命運死死糾纏在一起,每一個親曆其中的普通人,連同那腐朽發臭的統治一樣,都無法逃脫滅亡命運。
李成就無法讓自己全部陷在那個為了權位而爭奪的你死我活的鬧劇中去,也無法集中全部精神去麵對這種紛亂的局麵。或者,自己應該想辦法辭去官職,安心把火炮和火銃研究出來,將來在戰場上的威力也就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或者能夠改變曆史的軌跡?
思忖之間,李成又忽然想起了京師中剛剛出生的孩子,頓感一條無形紐帶化為繩索將自己和這個原本毫不相幹的時代緊緊聯係在了一起!再也掙不脫,擺不掉。
思緒紛紛之際,忽然看到玉娘端著備好的熱茶,小心地道:“官人,官人,想什麽呢?”
李成這才猛地一震,低聲道:“就這樣吧,沒什麽事情。隻是大雪阻路,皇上已經留下多餘的時間了,足夠咱們迴京了。你們放心吧,吃了飯早點睡吧,明日看看風雪是否能停,若是前麵的路通了,大家都得趕路。”
玉娘答應一聲,點頭道:“官人還是先把這參茶喝了,暖暖身子,這大雪天的,官人可不能凍出病來。”
李成聞言,歎了一口氣,點頭道:“希望能夠快些迴到京中,否則,蔡京和童貫都不是好東西,若是他們兩個互相之間的爭鬥,我還好說。就恐……蔡京再出什麽詭計。
李成忽然想起,當初剿滅方臘,童貫帶兵南征,自己曾經托楊誌在臨安置辦了一座田莊,那裏安置十幾名鑄造工匠一點都沒問題,不覺點頭道:“大家都前去我在臨安的田莊吧,那裏大家種地,我不收田租,但是卻要給我再弄出幾門大炮來!”
張明義雖然覺得有了黃金這些人可能會答應前往,但是還是很沒把握能勸動所有的工匠都南遷,這時聞言,頓時鬆了一口氣,也為李成的這個承諾有些感動。
不覺激動地抱拳道:“末將這便迴去向工匠們說明大人的心意,想必不會有人反對的!”
李成也為解決了自己技術上的保存問題感到高興,隻要這些工匠在,就可以做出更多的火炮,就不用為這一門大傷腦筋。而且濕火藥的製作方法,也僅僅隻有這些工匠知道,諾是能向這些工匠提供穩妥的生活保障,泄露秘密的可能就會大大降低,而且將這些人都收在自己的田莊裏,也十分便於管理。看來臨安的田莊也需要放心的人過去管理,畢竟這時距離南下還有兩三年的功夫,這段時間,自己是沒有辦法時常過去的。
想到這裏,不覺點頭道:“你立刻前去辦好這件事,進去先把黃金拿上,先去把錢發給大家,讓人心穩定了,再說南下的事情。”
張明義抱拳道:“大人放心,末將一定辦好此事!”說畢,又鄭重地向李成行了禮。這才轉身離開。看他離開,李成這才吩咐幾名書吏開始整理這段時間以來的文書,為下任官員的接任做好整理工作。
看他們弄得差不多了,李成這才返迴後麵的書房,剛走進書房,就看到王彥大步迎了上來行禮。
李成忙擺手笑道:“先起來吧,不要行禮了。”
王彥卻依舊鄭重其事地上李成行了禮,這才真摯地拱手道:“大人之恩,王彥今生難報。見到大人自該行禮,反是大人過謙了。”
李成笑了笑,指著身邊的椅子,點頭道:“讓你等得久了,先坐下吧。”
王彥自然知道李成這時最關心的是什麽,不等李成詢問,便抱拳道:“大人,王彥有愧大人所托,火銃依舊還不能解決炸膛的問題,無法交給大人使用。而五百特種兵,小人已經完全按照大人的指示訓練,這幾個月,果然大見成效,半個月前,首次嚐試,二十餘人便順利將哦按聚在青林山上的慣匪殲滅,這樣的精兵若是訓練上萬人,打起仗來實在是難有敵手了。”
說到這裏,擔心地看了一眼神色平靜的李成,這才繼續道:“這些士兵都是視大人為唯一長官,隻要大人有令,刀山火海,絕無違抗!”
李成歎了一口氣,對於火銃的製造,他是最沒有把握的,畢竟好呢多技術,在這時代來說是河南掌握的,而且很多零件的製造水平也不足以打到條件。不過,有了火炮,已經是超越了時代很大的差距,再弄新的東西,他自己也有些沒把握。
這時,聽到這個消息,也並沒有特別的失望,隻是有些遺憾,看來火銃的製造還是一個要求比較高的技術,對於現有的一些技術需要一些改進,這就不是一時半刻能夠做到的了。隻是當他聽到,特種兵的訓練大見成效的消息時才真正地興奮起來。
畢竟,現代的科學技術也許無法真的穿越時空的限製,但是,後世先進的思想卻是可以傳播的!尤其是現代的軍事戰術,更是這個冷兵器時代所沒有的,也是這個時代看不到的。若是真的可以在這時嚐試特種戰術,或者是抵抗金兵,甚至消滅金兵的最好辦法。畢竟在同等的情況下,沒有騎兵,機動性差的整體水平落後,戰鬥力低下的宋軍,是沒有辦法和金兵抗衡的。隻有這種前所未有的戰術,或者可以挽迴這種局麵。
不過,麵對金兵,李成的心裏可沒有太大的把握。戰術的實施也需要能夠指揮的了軍隊的將領。自己到時候,就算有心抗金,也未必有機會踏上戰場。一切隻能盡力去做了。
想了想,李成皺眉道:“這幾日我就要迴京師任職,隻是這五百特種兵恐怕無法帶走,隻能留下來交給你,你要把這些人繼續訓練好,按照我說的辦法,多去金國那邊察看地形,收集有用的情報。”
王彥聞言,神色肅然地望著李成,抱拳道:“官人放心,王彥是官人所救,自然是為官人所用,這五百特種兵,王彥一定帶好,絕不會讓官人失望!隻要官人有令,一定為舍命相隨!”
李成苦笑一聲,取了紙筆簡單地寫了一些遊擊戰和特種作戰的要點和需要注意的地方,將寫好的東西交給王彥,這才點頭道:“你先看看這些東西,早點學會,至於軍中所需,我迴京之後會給你送來一點錢物,這枝軍隊,人數雖然不多,卻是我們的一點心血,將來會有你們的用武之地的!”
鄭重地收好李成寫的那卷東西,,王彥這才告辭離開。送走了王彥,天色已經中午,官署內小廝們忙亂地收拾著即將帶走的行李。
聽到李成迴到後堂,幾名地方官員立刻請求拜謁,李成正要推辭不見,忽然看到秦檜含笑進來,李成急忙迎上去苦笑道:“秦老哥,我這裏正是忙亂,讓你見笑了。”
秦檜在椅子上坐下,擺手笑道:“地方官員雖然前來拜謁,但是老弟在地方上時間不長若論交情深厚者並沒有幾人。秦檜覺得,老弟還是一律不見為好,這樣一來,傳到京中也是一樁美名,皇上知道了,也會對老弟更加信任。”
第二十四章 真情流露
李成聽他說得有理,便十分感激他的指點,雖然知道秦檜將來名聲不好,卻還是十分感謝地拱手行禮道:“秦老哥如此指點,李成十分感激,還請受小弟一禮!”
李成這是已經是三品的禦史大夫,雖然還沒有上任,但是徽宗皇帝的態度,秦檜自然知道,本來就有心結交,再加上這次才發覺李成和康王的關係非同一般,便更是有心要拉近同李成的關係。這時,恰巧聽到不少官員紛紛前來拜謁,便提了這樣的忠告出來,果然大得李成感謝,心中便十分滿意。
看到李成向他行禮,他自然不敢領受,急忙扶著李成,低聲歎道:“老弟無需如此,你我如今都是康王殿下的人,大家同在一處,實在無需如此!”
李成本來就不大習慣向別人行禮,這時聞言也就不再客氣,隻是十分驚異於秦檜竟然這時已經歸入到康王趙構的勢力範圍中去了。不覺暗自警惕起來,趙構的手段果然厲害,這才多大的孩子,就將秦檜這樣的中層官員收服的服服帖帖,若是將來長大,那還真的不好對付了!
看到李成低頭沉思,秦檜以為他在擔心進京一事,不覺笑道:“老哥原以為皇上得在老弟迴京之後再行封賞,卻沒想到竟然甫到太原便有了聖旨,可見老弟在皇上心中果然不同於其他人啊!”
聽秦檜這樣說,李成心中忽然湧起一陣強烈的不安。這次是事情雖然在金國出了一點小小的意外,整體上來說卻是十分地順利,順利的讓人有點難以置信!要知道這樣重要的事情,徽宗絕不會真的隻是秘密行事,至少要和主要的大臣商議。也就是說,這件事,雖然是秘密行動,隻是相對地方和百姓而言。對於京城那幾位重要的大臣,並沒有秘密可言。如今自己幾乎沒費什麽力氣,就撈到這樣一件莫大的功勞,難道蔡京一夥真的會善罷甘休?退一萬步講,自己這次進京聲勢更勝前次,蔡京能看著自己從新得勢?
想到這裏,心中更覺惴惴不安。雖然後麵有康王在撐著。可是康王畢竟還沒有成年,實力還遠不如這些大權在手的奸臣。若是他們另有詭計,如果不能提前準備應對,便可能處處被動。那樣的話,就很難說能不能堅持到金兵南下的時候了!
思忖之間,便覺前途難測,不禁望著秦檜,皺眉道:“老哥離京前,皇上和康王可有什麽囑托?”
秦檜看到李成神色陰沉,也有些不安起來,聞言,仔細想了想,這才搖頭道:“這倒沒有,皇上隻是命我盡力談好條件,盡早聯金抗遼。其餘的並沒有多說什麽。”
說到這裏,他望著李成,疑惑地到:“隻是康王囑我舉薦老弟的時候,賞賜過一本《道德經》下官雖然奇怪,卻沒有多問。那書現在家中,因為乃是王爺所賜,是以不敢輕易帶在身邊,莫非老弟發現什麽不對了?”
李成的心事,這時還不敢對秦檜說出來,隻好苦笑一聲,無奈地點頭道:“算了,或許是我想得太多了,迴京之後再說吧。”
秦檜聞言,小心地拱手笑道:“如今大人已是伯爵,迴京之後若是還有封賞,少不得要封侯了,下官還該提前恭賀才對,隻求大人將來不要忘記今日共赴金國的情誼!”
李成心中紛亂,聞言又不好名言,就怕秦檜心裏也另有算計。畢竟秦檜的惡名自己深知,難保他不會為了權勢兩邊討好,到時賣了自己也是正常。
不覺隻是笑道:“老哥說得客氣了,李成還不是那種人,男的老哥把李成當自己人,李成自然會顧著老哥的。隻是,究竟如何,還要迴京之後才知道。今日老哥說的這些,迴京之後是萬萬不能再提起了。若是皇上再無封賞,也是應該的,如今忽然擔任禦史大夫,已經是萬分意外了。至於其他,李成並不奢求。”
說到這裏,看著臉上笑容漸漸有些尷尬的秦檜,真誠地歎氣道:“李成這次能從台獄中逃出一命,已經十分慶幸了,蒙皇上開恩,放到太原任職,已經是萬幸了。這次的功勞本來應當是秦兄領受,李成妄分功勞已經不該,自然不應再有非分之想。”
秦檜聞言,連連歎氣道:“大人年輕有為,難免引人嫉恨,而誣陷忠良。幸好皇上英明,大人才能逃脫台獄之噩,這次竟然如此謙恭,讓秦檜感歎。”
李成故意重重地歎了一口氣,苦笑道:“這幾日,傷勢又在隱隱作痛,李成數次僥幸撿了性命迴來,實在是心有餘悸,還請老哥體諒。”
秦檜聞言,神色鄭重地點頭道:“大人才幹,陛下深知,所以無需太過小心,還是放寬心懷為好。”
李成點了點頭,做出十分感激的樣子,拉著秦檜的手,歎氣道:“李成現在不求別的,隻求能為皇上和康王多做些事情,至於其他實在不敢奢望。大人若是不信,李成亦是沒有辦法了!”
秦檜聞言,連連安慰了幾句,神色卻鄭重許多,看李成的確精神不是太好,這才告辭離開。
送走了秦檜,書房裏這才終於安靜下來。李成的心情卻是格外的沉重紛亂,難以平靜。看著院子裏忙亂的下人,不覺想起了遠在京師的素娥。一別就將近一年了,也不知道她身體怎麽樣了,自己連孩子是男是女都不知道,哎,這時信息傳遞,著實叫人鬱悶!
正自歎氣,轉身看到李全端著熱茶進來,不覺點頭問道:“迴京的東西可都收拾妥當了?”
李全急忙放下茶水,小心地垂手道:“官人放心,東西已經收拾的差不多了。隻是剛剛幾位太原的官員來送了些東西,不知官人是否要過目?”
李成搖頭倒:“你就說,官人說了,來太原不久,沒做什麽大事,不敢收下這些東西,讓他們不要再破費了。大家情誼,李成記下了,東西還是拿迴去吧。”
說到這裏,又繼續道:“若是再有人來送東西,都這樣迴答便是,東西都一概不收。”李全答應一聲,神色恭敬地退了出去。
李成這才又叫來正在收拾公文的書吏,看到文件都已經收拾整齊,這才放下心來。便迴到後堂的書房,仔細考慮這次迴京的事情。
雖然說徽宗的信任值得慶幸,但是這其中的內情,李成還是有些把握不準,他有些驚訝於康王趙構竟然能在這樣重大的事情中發揮關鍵的作用,這就同從前的情況十分不同。看來,京中一定是別有內情了!
正自皺眉,忽然聽到一陣熟悉的腳步聲傳來,迴頭望去的時候,果然看到玉娘端著一碟點心進來,看到李成,立刻心疼地低聲道:“官人怎麽連午膳都沒有吃?事情再忙也不能餓著了,何況官人身上的傷勢還沒有痊愈。”
李成這時,忽然無限思念遠在汴梁的家人。看到玉娘,便忍不住想起了素娥和秀娘,以及家裏那無數熟悉的麵孔,還有自己那沒有見過麵的寶貝。
看到李成臉上勉強的笑容,玉娘也忍不住歎道:“官人思家心切,玉娘亦是一樣,還不知大娘子身體如何,真是叫人掛念。官人走後,家裏人手不夠,沒有放心的小廝,不然到是還可通通信息。”
李成看她也十分難過,便勉強安慰道:“算了,留你一人在太原,我更是放心不下。你照顧好自己便好,京中素娥她們總是要比你強些的,你也無需反倒擔心她們。我們明日便可啟程迴去,半個月後,便可全家團聚,也就無需把這些放在心上了。”
第二十五章 返抵京城
第二天一早,收拾好東西的李成,帶著三兩馬車,十幾名仆從和秦檜一起啟程向京師汴梁趕去。由於有大炮到帶往京師,李成便命張明義帶了三百親兵護送,加上三十名工匠和他們的妻小家眷,一路上得到浩浩蕩蕩向南而去。沿途得到消息的地方官員,和各處驛館,都知道李成這次升職提調,便有不少官員聞訊前來嚐試走動關係。李成在這時代除了妻妾們的親戚,親族單薄,便少了不少門路,一部分人便以招待休息為名上前結交。
一時間弄得李成一行人所到之處車馬喧喧熱鬧非凡。李成無奈,看到實在不像樣子,便不再接見任何地方官員,一行人隻在驛站休息,省去許多麻煩。
由於這次迴京,身份不同,所受招待便大大不同。一路迴京倒也十分舒適,比起半年前離京的樣子真是天壤之別。弄得就連隨李成一路的李全和李安兩人都大大感慨不已,為這前後的區別大歎世態炎涼,弄的李成也不知是該歎還是該笑。
這天距離汴梁隻有三日路程,偏偏下起了大雪,漫天飛雪阻斷了南下的路程,李成和秦檜商量之後決定先在前麵小鎮上的驛館休息,待雪停之後再繼續趕路。
由於大炮沉重,李晨特意安排了八匹戰馬,分兩班輪流拉車,這樣才使得速度總算可以保持正常,由於大炮外麵裹了厚厚麻布,使得不知情的以為是李成這半年太原刺史搜刮的民脂民膏,也引來不少猜測。李成雖然知道,卻沒辦法去澄清,隻能不動聲色地任由他人遐想。
一行人在驛館住下,李成帶著李安親自看了包著麻布的火炮,卻正巧遇到到張明義也親自前來查看,不覺笑道:“天氣寒冷,你尚且前來查看,果然令人放心了。”
張明義知道火炮之重幹係極大,升官發財都在這火炮上。否則李成也不會那麽重視,既然如此看重,加上這東西駭人的威力,讓他心裏充滿了希望。
這時聞言,便恐李成發覺他的心思,不禁笑道:“正是此物實在難得,所以擔心士兵們不懂其中關鍵弄壞了,就誤了大人的要事。也枉費了這幾個月的辛苦,所以放心不下,前來查看。”
李成點頭道:“此物的確重要,你小心看管,將來我自然是要謝你的。”
張明義急忙拱手謝道:“多謝大人提攜,小的一定辦好此事,決不耽誤了大人的要事!”
李成笑了笑,歎道:“夜裏風雪太大,恐怕要多派幾個人看守,一切就辛苦你了。”
張明義還沒有見過官員這樣說話,一時大為感動,聞言急忙就要跪下,口中忙不迭地道:“大人何須如此,真是折殺小人了!”
李成看著張明義的反應,這才想起自己又無意中使用了現代詞匯,隻能無奈地點了點頭,帶著李安向自己這邊的院子而去。
剛走進院子,就看到玉娘帶著晚雲迎了出來。李成看到玉娘披著貂皮大氅迎出來,忙擺手道:“你們就不要出來了,晚上恐怕還要下雪,你們小心這路滑,摔一跤就更不能趕路了。”
玉娘歎了一口氣,扶著李成向正屋走去,口中小心地笑道:“雪下得大了,就恐這路不好走,若是要耽誤了行程,皇上會不會怪罪啊?”
李成倒沒想到這個,被玉娘這一說,心裏猛地一顫,忽然想到,若是耽擱的久了,京裏或許的真的要出什麽事情。可是這漫天大雪,又不能扔下玉娘一人進京。便是拍李全兩人迴去探聽消息,也是有些來不及了。而且,童貫經營多年,早就等著機會呢,這次絕不會放過這麽好的大權獨攬的機會。
可是徽宗也不是傻子,雖然李成承認這人實在不是什麽有出息的人,更不是一個能擔當國家大事的皇帝。一個國家放在這種隻知聽曲畫畫的人手裏算是倒了血黴,老百姓就更是可憐了。
但是麵對朝臣你死我活的爭鬥,徽宗還是十分精通平衡之術,隻看六賊在朝中的權勢基本都是沒有強大的家族背景,不會影響到皇權的威信。
李成發現,在這些人中,自己更是沒有一點根基,對於徽宗就必須無限的忠誠,這樣才能繼續眼前的這點前途。
想到這裏,不覺暗自佩服起徽宗在人事上精明,也歎息這位皇帝的才華,可惜都沒用在正處。北宋的滅亡其實和南唐李煜的遭遇又何其相似呢?恐怕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滅掉南唐受降李煜時沒有想到的吧?兩位才子皇帝,遭遇竟然驚人地相似,果然是冥冥之中另有天意啊。
想到這裏,不覺苦笑起來。旁邊的玉娘看李成臉色不好,更是小心翼翼,看了一眼身邊的晚雲,這才小心地上前道:“官人,可是我們……這大雪……官人可是有什麽事情?”
李成看她神色驚慌,這才想起自己這一陣胡思亂想,臉色不好看,把玉娘嚇著了。不覺搖頭笑道:“沒什麽,想起一些不相關的事情。放心吧,不會有事,你安心休息。”
玉娘忙吩咐晚雲去端茶來,看著她離開。這才望著李成,低聲道:“官人可是擔心耽擱日子,京師發生變故?”
李成沒想到玉娘竟然如此玲瓏剔透,竟然能夠看清楚自己的想法,心裏猛地一驚,忙擺手笑道:“玉娘不要胡思亂想,我不過是擔心雪大路滑,大家又要吃些苦頭了。”
玉娘聞言,秀眸一轉,皺眉道:“若是這雪萬一要是下個三數日,官人就要提前想想辦法了。”
李成聞言,雖然心中不安,卻還是安慰玉娘道:“放心吧,京師的事情,還有童大人,暫時還弄不到咱們頭上,大不了也就是再次貶謫,還能迴京小做團聚,也是不錯的事情。搭不牢就當沒有今日這場升職也就是了。”
看到晚雲打來的眼色,又看到李成緊皺的眉頭,玉娘微微一怔,急忙笑道:“正是呢,雖然做官不錯,可是官人幾次都差點被這官身弄得賠上性命,倒是吳若賣點皮蛋,來的實惠。”
李成忍不住苦笑起來,亂世之下,還能容得下那幾枚小小的皮蛋?若不早些準備,這個看似溫馨平靜的家,恐怕也要化為粉碎!
想到就在幾年後,繁華無邊的汴梁就會迎來一場生死劫難,古城的命運和百姓、曆史的命運死死糾纏在一起,每一個親曆其中的普通人,連同那腐朽發臭的統治一樣,都無法逃脫滅亡命運。
李成就無法讓自己全部陷在那個為了權位而爭奪的你死我活的鬧劇中去,也無法集中全部精神去麵對這種紛亂的局麵。或者,自己應該想辦法辭去官職,安心把火炮和火銃研究出來,將來在戰場上的威力也就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或者能夠改變曆史的軌跡?
思忖之間,李成又忽然想起了京師中剛剛出生的孩子,頓感一條無形紐帶化為繩索將自己和這個原本毫不相幹的時代緊緊聯係在了一起!再也掙不脫,擺不掉。
思緒紛紛之際,忽然看到玉娘端著備好的熱茶,小心地道:“官人,官人,想什麽呢?”
李成這才猛地一震,低聲道:“就這樣吧,沒什麽事情。隻是大雪阻路,皇上已經留下多餘的時間了,足夠咱們迴京了。你們放心吧,吃了飯早點睡吧,明日看看風雪是否能停,若是前麵的路通了,大家都得趕路。”
玉娘答應一聲,點頭道:“官人還是先把這參茶喝了,暖暖身子,這大雪天的,官人可不能凍出病來。”
李成聞言,歎了一口氣,點頭道:“希望能夠快些迴到京中,否則,蔡京和童貫都不是好東西,若是他們兩個互相之間的爭鬥,我還好說。就恐……蔡京再出什麽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