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穎修看著這些孩子,心裏有些憐憫,隨口說道:“這些孤兒,如果……,也就無聲無息的餓死了吧。”
楚劍功抬杠說:“那也未必,至少各班的班長肯定都不會。”他把花名冊指給李穎修看。
速成班的班長叫做劉鬆山,小學甲班的班長叫做楊金生,小學乙班的班長叫做陳玉成。
“劉鬆山和陳玉成我知道,楊金生是誰?陳玉成不是陳承熔的侄兒嗎,為什麽沒跟著他叔父?”
“太平軍起事的時候,陳玉成爹媽還沒死,就留在村裏,沒跟著他叔叔。楊金生……”楚劍功看了看周圍,說:“他跟楊秀清都是廣西桂平人,他因年幼,沒參加太平軍,父母和哥哥都在清兵圍剿的時候殺死了。”
李穎修也不再深究:“他們的命運,現在已經改變了。”
楚劍功和李穎修都沒有料到,武漢保育院收養的孤兒中,湧現了一大批堅定的共和戰士,劉鬆山叔侄都參加了東北、西北勘界戰爭,後來收養的張曜,劉銘傳等人,也是一代名將。這幾人號稱“開疆萬裏,敵骨壘境”。而陳玉成除了三場勘界戰爭,還作為革命外援團團長,參加了南北戰爭、墨西哥大起義、普法戰爭,高加索戰爭、朝鮮戡亂。直到1897年退役,號稱“戎馬一生,五洲告捷。”而且在1912年去世前,以國策軍事總顧問的身份,擬定了《世界大戰預備總方針》。
因此,這些孤兒在曆史上有了一個總體的外號,“孤兒近衛軍”。
楚劍功現在是不知道這些後事的,他看到邊上有一個小姑娘,鬱鬱寡歡,便走過去抱起她:“小妹妹,你叫什麽名字啊?”
那小姑娘嚇得臉煞白,哇的一下就哭了起來。
“你看,把小姑娘嚇壞了,我來抱她。”傑西卡走過來,接過這個女孩,誰知到女孩看見傑西卡,哭得更大聲了。
周妖瞳走過來接過了女孩,一邊哄著這孩子,一邊說:“這女孩不合群,特別容易受驚嚇。”她哄了一會,把女孩交給別的大媽抱走。才跟楚劍功解釋說:“她是清廷官員的女兒,家裏被太平軍所殺,隻剩她一個,被交給了石達開,石達開又將她送到這保育院來。肯定吃了不少苦頭。”
楚劍功明白了,他自取記錄查了一下,這個女孩的資料是:“鈕骨碌氏,父廣西潯州知府穆楊阿,太平起義,城破被殺。”
43 江湖
12月17日江湖
吳天接到後將軍肯尼夫萊特轉過來的一份報告,他站在簽押房(現在叫做辦公室了)門口喊:“報告!”讓楚劍功和李穎修都抬起頭來。
由於都督府是采用合議製,重大命令必須由兩位平章事共同下達(如有一人外出則由當管尚書一人代簽)。軍事命令還要多一個車騎將軍陸達簽字,所以楚劍功和李穎修的辦公室是緊挨著的,便於兩人商量事情。
楚劍功讓吳天進來,看過了報告,便大聲對隔壁的李穎修說:“陳日天報告,湘西剿匪,已經打掉了四十多個土匪窩子,湘西邊緣已經肅清,正向大山深處發展。一千多土匪投降,加上和這些土匪有聯係的家屬村民,可能有一萬人。是不是可以安排屯墾了?”
“可以,就在沅州附近屯墾吧,身體強壯的,也可以招進雪峰山的新兵大營。”
“雪峰山是我當年練朱雀軍的革命聖地啊,用來招土匪?”
“革命聖地正好用來改造人,你想想,土匪都能被改造,那還有什麽不能改造?”
楚劍功跑到李穎修的辦公室門口:“湘西土匪,不是這麽簡單的,豐年就是農民,荒年就上山為匪。”
“那更要搞好屯墾和改造。生產穩定才能杜絕土匪的土壤。當然,甄別也很重要,查清楚,有重大血債的,就殺猴給雞看。”
“行,有點殺伐果斷的意思。”
這時候,吳天報告說:“鈞座,有客人到。”
“誰呀?”
“和利堂堂主賀明輝。”
李穎修說:“看來是找我的,湖廣這條鹽道,現在一律官營,不許鹽幫走了,他肯定是來求情的。”
“讓他走漢水,入陝西?”
“好主意!”
楚劍功便去書房見賀明輝。賀明輝不是一個人來的,他帶著一個十八九歲的青年。
楚劍功開門見山,不等賀明輝開口求情,就把自己的建議說了。
賀明輝低頭想了想,說:“走陝西,倒也有得掙,但是鈞座,共和要是得了天下,那我們江湖兒女去哪裏吃飯呢?”
“改組,公司化,做生意,最好去海外做生意,你看人家英吉利人的東印度公司,生意做得多大。國際化,正規化是大勢所趨。”
“有鈞座這句話,我就放心了。”賀明輝這才指著那個年輕人說:“鈞座,我給你帶了個人來。”
“這位小哥是?”
“四川唐門的弟子,唐鵬。”
楚劍功心想,難道還真有精於暗器的唐門,他便問道:“唐老太太好麽?”他前世看的武俠書,都說蜀中唐門是由一位唐老太太指掌。
唐鵬說:“我太婆很早就去世了,我沒見過太婆的麵。”
賀明輝奇怪的問:“鈞座,您認識唐門老太太?他們家都是男人出來做事,女子從不拋頭露麵。您不問老太爺,先問老太太?”
“唐門到底是怎麽一迴事?”
“哥老會有八大門,我們賀門,還有陳門,鄧門,唐門也是一樣,我的師傅唐博義也是唐門出身的。這臭小子,在成都犯了事,跑到湖北投奔遠宗的伯父,就是我師父。”
“你在成都犯了什麽事情?”
“讓鈞座笑話,他啊,搞大了人家小姐的肚子,人家父親要用豬籠浸死他。我們哥老會是行俠仗義的幫派,不好明著護短,就讓他跑出來了。”
“你就丟下那女孩子了?”楚劍功聽到這裏很生氣。
“鈞座,對家母子平安,您放心。”
“你帶他來做什麽?家務事我不管。”
“鈞座,我想你給他一個出身,這樣他的長輩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去向對家提親,了結了這樁孽緣。”
楚劍功想了想:“明輝,人是你帶來的,你要作保,保證他不會叛變泄密。”
唐鵬搶著說:“格老子誰要出賣鈞座,就是龜兒子。”
賀明輝說:“我做保。”
楚劍功給唐鵬布置任務:“四川各地,你們哥老會都有人吧。”
“是的。”
“那好,你迴四川去,每個縣,最好是每個鄉,都給我找一個合格的聯絡人。懂了嗎。注意安全,千萬別讓清廷發覺了,你任務完成得好,我就給你個出身。”
賀明輝說:“公平合理,好極。”就此談定。
楚劍功送走了賀明輝,便起了一個念頭,他讓吳天把張國梁找來。張國梁現在身邊親信的兄弟,馮子材被送到黃埔講武堂,大部分在雪峰山新兵營訓練,他現在身邊就留著十幾個人,在武漢閑著。
“嘉祥啊,你在東廠幫著畫地圖,怎麽樣啊?”
“同僚都挺和氣,就是悶,想出去做點事情。”
“想帶兵?”
“不敢,我知道自己身份。”
“想帶兵直說,我讓你帶兵,江湖人我敢用,張興培,葉嵐,張傑夫,都知道吧。”
張國梁興奮的搓搓手,沒說話。
“不過,你先去完成一個任務,完成了這個任務後,再去黃埔講武堂學習,學洋槍洋炮,學軍事組織,最後出來帶兵,你看怎麽樣?”
“我都聽您的,鈞座。說實話,以前在江湖上,我比張興培厲害多了,手下好幾百鐵杆兄弟呢。他命好,先遇到您。”
“看地圖,曾國藩在江西,好幾萬軍隊呢。我們要盡快解決他,不然三麵受敵。你看,靠近我們的,贛江以西,有袁州、吉安、瑞州,一直到贛州。你去這些地方跑一趟,和當地會黨聯絡上,準備策應我們。”
“這活好辦,我張國梁在江湖上,還是有點名氣的。”
過了幾天,吏部尚書徐繼佘跑過來了。
“什麽事啊,徐司徒?”
“鈞座,我聽說您要大用會黨,使不得啊。”他是跑來勸誡的。
楚劍功本想告訴他自己對會黨的態度,不過轉念一想,直接說利用完就瓦解,顯得自己太不仗義,便長歎一聲,說道:“江湖,也是江山一隅。這可是王守仁說的。”
“王守仁的書,老朽也看過一些,有這樣寫嗎?”
“這是王守仁的弟子王別情寫在自己的筆記中的。老兄有空可以找來看看。”
正在和徐繼佘胡扯呢,李穎修突然從隔壁過來:“安納姆西斯從廣州送來報告,額爾金對咱們的抗議迴複了照會。”
“他怎麽說。”
“他說,‘洋涇浜左岸體係’是基於清國和英國簽訂的《辛醜合約》。而共和是叛亂政權,並不是條約的簽署方,也就無權抗議《善後借款章程》是對‘洋涇浜左岸體係’的破壞。而且,英國從來沒有承認過叛亂政權可以接手清國的相關權益。但如果我們答應英國的一些條件,他們可以承認我們為合法交戰團體。”
楚劍功沒問英國的條件是什麽,而是說:“該怎麽處理呢?”
“那就把這份照會保存好,到時候,就以這份照會為基礎,宣布共和不承認一切不平等條約,因為我們不是簽約主體。”
44 開局的結束
12月24日開局的結束
“那一幫自由派議員們,什麽時候才能清醒?”霰彈親王威廉憤憤不平,對站在自己身邊的秘書俾斯麥說道,“‘德意誌看得起普魯士的不是它的自由主義,而是它的強權。……當前各種重大問題的解決,不是靠演說和過半數的投票’。您看看呀,您看看呀,這麽有感染力的詞句也不能打動他們通過軍事改革法案。今天的午餐會,自由派議員完全在找茬。”
“親王閣下,”俾斯麥卻非常冷靜,“普魯士人對自由主義還有幻想,他們仍舊希望法蘭克福的大學生們,靠請願就能實現德意誌的統一。同時,即使我們通過了軍事改革法案,也不能馬上行動。普魯士統一的敵人不在德意誌內部,而在德意誌的外圍。哈布斯堡、法國和俄羅斯如同一個巨爪抓住了德意誌,讓他不得伸展。而我們一旦通過軍事改革法案,就一定會引起英國的疑慮,一旦英國加入了這個包圍圈,德意誌統一的夢想,就將萬劫不複。”
俾斯麥繼續說:“所以,殿下,請您看到光明的一麵吧,至少我們仍舊沒有驚動英國。”
威廉親王歎了口氣:“奧托,如果不通過軍事改革法案,那麽,我們所計劃的一切,都隻是存在於理論上,而不能得到驗證。”
俾斯麥沉默了。軍事改革,如果在沒有得到驗證之前,就倉促的投入到對俄國或者法國的戰爭中去,那就是對國家的不負責任,推動軍事改革的人,包括親王,羅恩陸軍部長,毛奇少將,以及如同群星般璀璨的普魯士軍官團,都將成為曆史的罪人。
“閣下,其實,有一個驗證的機會。倫敦公使發迴的《軍事合作意向書》。”
“和清國進行軍事合作?”
“是的,清國,是一個擁有無限人力的國家,他們的國土上正在進行叛亂,而叛亂者就是訪問過我們的楚劍功將軍。”
“你的意思是,我們將援助清國,並對叛亂者實驗我們的新戰略,新戰術,新兵器。”
“是的,花英國人的錢,流別人的血,實驗我們的戰術,獲取經驗。”
威廉親王帶著俾斯麥迴到府邸,將《軍事合作意向書》取出來仔細查看。
“英國人將為清國提供前裝滑膛槍和維克斯大炮,而我們要向他們提供德雷澤1842式後裝線膛槍,克虜伯野戰炮,還要給清國人修一條鐵路……從膠州灣到濟南?這兩個城市在哪裏?”
“我也不知道在哪裏,反正都是計算在貸款裏,清國人會歸還的,而還清貸款之前,鐵路沿線的礦產和商業收益都歸我們。”
楚劍功抬杠說:“那也未必,至少各班的班長肯定都不會。”他把花名冊指給李穎修看。
速成班的班長叫做劉鬆山,小學甲班的班長叫做楊金生,小學乙班的班長叫做陳玉成。
“劉鬆山和陳玉成我知道,楊金生是誰?陳玉成不是陳承熔的侄兒嗎,為什麽沒跟著他叔父?”
“太平軍起事的時候,陳玉成爹媽還沒死,就留在村裏,沒跟著他叔叔。楊金生……”楚劍功看了看周圍,說:“他跟楊秀清都是廣西桂平人,他因年幼,沒參加太平軍,父母和哥哥都在清兵圍剿的時候殺死了。”
李穎修也不再深究:“他們的命運,現在已經改變了。”
楚劍功和李穎修都沒有料到,武漢保育院收養的孤兒中,湧現了一大批堅定的共和戰士,劉鬆山叔侄都參加了東北、西北勘界戰爭,後來收養的張曜,劉銘傳等人,也是一代名將。這幾人號稱“開疆萬裏,敵骨壘境”。而陳玉成除了三場勘界戰爭,還作為革命外援團團長,參加了南北戰爭、墨西哥大起義、普法戰爭,高加索戰爭、朝鮮戡亂。直到1897年退役,號稱“戎馬一生,五洲告捷。”而且在1912年去世前,以國策軍事總顧問的身份,擬定了《世界大戰預備總方針》。
因此,這些孤兒在曆史上有了一個總體的外號,“孤兒近衛軍”。
楚劍功現在是不知道這些後事的,他看到邊上有一個小姑娘,鬱鬱寡歡,便走過去抱起她:“小妹妹,你叫什麽名字啊?”
那小姑娘嚇得臉煞白,哇的一下就哭了起來。
“你看,把小姑娘嚇壞了,我來抱她。”傑西卡走過來,接過這個女孩,誰知到女孩看見傑西卡,哭得更大聲了。
周妖瞳走過來接過了女孩,一邊哄著這孩子,一邊說:“這女孩不合群,特別容易受驚嚇。”她哄了一會,把女孩交給別的大媽抱走。才跟楚劍功解釋說:“她是清廷官員的女兒,家裏被太平軍所殺,隻剩她一個,被交給了石達開,石達開又將她送到這保育院來。肯定吃了不少苦頭。”
楚劍功明白了,他自取記錄查了一下,這個女孩的資料是:“鈕骨碌氏,父廣西潯州知府穆楊阿,太平起義,城破被殺。”
43 江湖
12月17日江湖
吳天接到後將軍肯尼夫萊特轉過來的一份報告,他站在簽押房(現在叫做辦公室了)門口喊:“報告!”讓楚劍功和李穎修都抬起頭來。
由於都督府是采用合議製,重大命令必須由兩位平章事共同下達(如有一人外出則由當管尚書一人代簽)。軍事命令還要多一個車騎將軍陸達簽字,所以楚劍功和李穎修的辦公室是緊挨著的,便於兩人商量事情。
楚劍功讓吳天進來,看過了報告,便大聲對隔壁的李穎修說:“陳日天報告,湘西剿匪,已經打掉了四十多個土匪窩子,湘西邊緣已經肅清,正向大山深處發展。一千多土匪投降,加上和這些土匪有聯係的家屬村民,可能有一萬人。是不是可以安排屯墾了?”
“可以,就在沅州附近屯墾吧,身體強壯的,也可以招進雪峰山的新兵大營。”
“雪峰山是我當年練朱雀軍的革命聖地啊,用來招土匪?”
“革命聖地正好用來改造人,你想想,土匪都能被改造,那還有什麽不能改造?”
楚劍功跑到李穎修的辦公室門口:“湘西土匪,不是這麽簡單的,豐年就是農民,荒年就上山為匪。”
“那更要搞好屯墾和改造。生產穩定才能杜絕土匪的土壤。當然,甄別也很重要,查清楚,有重大血債的,就殺猴給雞看。”
“行,有點殺伐果斷的意思。”
這時候,吳天報告說:“鈞座,有客人到。”
“誰呀?”
“和利堂堂主賀明輝。”
李穎修說:“看來是找我的,湖廣這條鹽道,現在一律官營,不許鹽幫走了,他肯定是來求情的。”
“讓他走漢水,入陝西?”
“好主意!”
楚劍功便去書房見賀明輝。賀明輝不是一個人來的,他帶著一個十八九歲的青年。
楚劍功開門見山,不等賀明輝開口求情,就把自己的建議說了。
賀明輝低頭想了想,說:“走陝西,倒也有得掙,但是鈞座,共和要是得了天下,那我們江湖兒女去哪裏吃飯呢?”
“改組,公司化,做生意,最好去海外做生意,你看人家英吉利人的東印度公司,生意做得多大。國際化,正規化是大勢所趨。”
“有鈞座這句話,我就放心了。”賀明輝這才指著那個年輕人說:“鈞座,我給你帶了個人來。”
“這位小哥是?”
“四川唐門的弟子,唐鵬。”
楚劍功心想,難道還真有精於暗器的唐門,他便問道:“唐老太太好麽?”他前世看的武俠書,都說蜀中唐門是由一位唐老太太指掌。
唐鵬說:“我太婆很早就去世了,我沒見過太婆的麵。”
賀明輝奇怪的問:“鈞座,您認識唐門老太太?他們家都是男人出來做事,女子從不拋頭露麵。您不問老太爺,先問老太太?”
“唐門到底是怎麽一迴事?”
“哥老會有八大門,我們賀門,還有陳門,鄧門,唐門也是一樣,我的師傅唐博義也是唐門出身的。這臭小子,在成都犯了事,跑到湖北投奔遠宗的伯父,就是我師父。”
“你在成都犯了什麽事情?”
“讓鈞座笑話,他啊,搞大了人家小姐的肚子,人家父親要用豬籠浸死他。我們哥老會是行俠仗義的幫派,不好明著護短,就讓他跑出來了。”
“你就丟下那女孩子了?”楚劍功聽到這裏很生氣。
“鈞座,對家母子平安,您放心。”
“你帶他來做什麽?家務事我不管。”
“鈞座,我想你給他一個出身,這樣他的長輩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去向對家提親,了結了這樁孽緣。”
楚劍功想了想:“明輝,人是你帶來的,你要作保,保證他不會叛變泄密。”
唐鵬搶著說:“格老子誰要出賣鈞座,就是龜兒子。”
賀明輝說:“我做保。”
楚劍功給唐鵬布置任務:“四川各地,你們哥老會都有人吧。”
“是的。”
“那好,你迴四川去,每個縣,最好是每個鄉,都給我找一個合格的聯絡人。懂了嗎。注意安全,千萬別讓清廷發覺了,你任務完成得好,我就給你個出身。”
賀明輝說:“公平合理,好極。”就此談定。
楚劍功送走了賀明輝,便起了一個念頭,他讓吳天把張國梁找來。張國梁現在身邊親信的兄弟,馮子材被送到黃埔講武堂,大部分在雪峰山新兵營訓練,他現在身邊就留著十幾個人,在武漢閑著。
“嘉祥啊,你在東廠幫著畫地圖,怎麽樣啊?”
“同僚都挺和氣,就是悶,想出去做點事情。”
“想帶兵?”
“不敢,我知道自己身份。”
“想帶兵直說,我讓你帶兵,江湖人我敢用,張興培,葉嵐,張傑夫,都知道吧。”
張國梁興奮的搓搓手,沒說話。
“不過,你先去完成一個任務,完成了這個任務後,再去黃埔講武堂學習,學洋槍洋炮,學軍事組織,最後出來帶兵,你看怎麽樣?”
“我都聽您的,鈞座。說實話,以前在江湖上,我比張興培厲害多了,手下好幾百鐵杆兄弟呢。他命好,先遇到您。”
“看地圖,曾國藩在江西,好幾萬軍隊呢。我們要盡快解決他,不然三麵受敵。你看,靠近我們的,贛江以西,有袁州、吉安、瑞州,一直到贛州。你去這些地方跑一趟,和當地會黨聯絡上,準備策應我們。”
“這活好辦,我張國梁在江湖上,還是有點名氣的。”
過了幾天,吏部尚書徐繼佘跑過來了。
“什麽事啊,徐司徒?”
“鈞座,我聽說您要大用會黨,使不得啊。”他是跑來勸誡的。
楚劍功本想告訴他自己對會黨的態度,不過轉念一想,直接說利用完就瓦解,顯得自己太不仗義,便長歎一聲,說道:“江湖,也是江山一隅。這可是王守仁說的。”
“王守仁的書,老朽也看過一些,有這樣寫嗎?”
“這是王守仁的弟子王別情寫在自己的筆記中的。老兄有空可以找來看看。”
正在和徐繼佘胡扯呢,李穎修突然從隔壁過來:“安納姆西斯從廣州送來報告,額爾金對咱們的抗議迴複了照會。”
“他怎麽說。”
“他說,‘洋涇浜左岸體係’是基於清國和英國簽訂的《辛醜合約》。而共和是叛亂政權,並不是條約的簽署方,也就無權抗議《善後借款章程》是對‘洋涇浜左岸體係’的破壞。而且,英國從來沒有承認過叛亂政權可以接手清國的相關權益。但如果我們答應英國的一些條件,他們可以承認我們為合法交戰團體。”
楚劍功沒問英國的條件是什麽,而是說:“該怎麽處理呢?”
“那就把這份照會保存好,到時候,就以這份照會為基礎,宣布共和不承認一切不平等條約,因為我們不是簽約主體。”
44 開局的結束
12月24日開局的結束
“那一幫自由派議員們,什麽時候才能清醒?”霰彈親王威廉憤憤不平,對站在自己身邊的秘書俾斯麥說道,“‘德意誌看得起普魯士的不是它的自由主義,而是它的強權。……當前各種重大問題的解決,不是靠演說和過半數的投票’。您看看呀,您看看呀,這麽有感染力的詞句也不能打動他們通過軍事改革法案。今天的午餐會,自由派議員完全在找茬。”
“親王閣下,”俾斯麥卻非常冷靜,“普魯士人對自由主義還有幻想,他們仍舊希望法蘭克福的大學生們,靠請願就能實現德意誌的統一。同時,即使我們通過了軍事改革法案,也不能馬上行動。普魯士統一的敵人不在德意誌內部,而在德意誌的外圍。哈布斯堡、法國和俄羅斯如同一個巨爪抓住了德意誌,讓他不得伸展。而我們一旦通過軍事改革法案,就一定會引起英國的疑慮,一旦英國加入了這個包圍圈,德意誌統一的夢想,就將萬劫不複。”
俾斯麥繼續說:“所以,殿下,請您看到光明的一麵吧,至少我們仍舊沒有驚動英國。”
威廉親王歎了口氣:“奧托,如果不通過軍事改革法案,那麽,我們所計劃的一切,都隻是存在於理論上,而不能得到驗證。”
俾斯麥沉默了。軍事改革,如果在沒有得到驗證之前,就倉促的投入到對俄國或者法國的戰爭中去,那就是對國家的不負責任,推動軍事改革的人,包括親王,羅恩陸軍部長,毛奇少將,以及如同群星般璀璨的普魯士軍官團,都將成為曆史的罪人。
“閣下,其實,有一個驗證的機會。倫敦公使發迴的《軍事合作意向書》。”
“和清國進行軍事合作?”
“是的,清國,是一個擁有無限人力的國家,他們的國土上正在進行叛亂,而叛亂者就是訪問過我們的楚劍功將軍。”
“你的意思是,我們將援助清國,並對叛亂者實驗我們的新戰略,新戰術,新兵器。”
“是的,花英國人的錢,流別人的血,實驗我們的戰術,獲取經驗。”
威廉親王帶著俾斯麥迴到府邸,將《軍事合作意向書》取出來仔細查看。
“英國人將為清國提供前裝滑膛槍和維克斯大炮,而我們要向他們提供德雷澤1842式後裝線膛槍,克虜伯野戰炮,還要給清國人修一條鐵路……從膠州灣到濟南?這兩個城市在哪裏?”
“我也不知道在哪裏,反正都是計算在貸款裏,清國人會歸還的,而還清貸款之前,鐵路沿線的礦產和商業收益都歸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