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葉飛補充說:“凡是丞相,皆由太平王庭任命罷免,對太平王庭負責。雖然輔助諸王,但不受諸王節製,如有違犯軍紀之事,亦隻有本王持《神經》,在王庭公開審判,平等王、博愛王不得私訊。諸侯更是隻能由王庭處置。”
柳葉飛此言一出,楊秀清顏色大變,馮雲山眉頭一皺。韋昌輝事不關己,而下麵的諸侯卻暗自欣喜,他們的地位又提高了。
“沒有反對的,就不用投票了。”洪秀全笑嗬嗬的說。
20 永遠正確
11月20日
傍晚,楚劍功和李穎修兩家人四口一起吃晚飯,今天吃西餐,白油烤煮魚配土豆泥。
楚劍功嚐了一塊魚,輕輕的說:“味道不對啊。”
“那當然了,”傑西卡說,“這是淡水魚,沒有海水的鹹味。又是用白油,哪裏能煮出味道。”
“那你加鹽嘛。”
“加鹽就把鮮味蓋住了。我問過娜塔莎,他說李穎修隨便什麽樣都可以,是吧,娜塔莎。”
娜塔莎點點頭:“奧修吃什麽都一樣,嚐不出味道的,我覺得淡的也挺好吃。”
“你看,”傑西卡得意的笑了笑,“就你嘴刁。”
楚劍功不再搭理傑西卡,開始和李穎修談正事:“前兩天我給你那本書,就是我新寫的那本《天下大同》,怎麽樣。”
“前後文風不大一樣啊,而且似曾相識。”
“說說,怎麽文風不一樣。”
“你那本書五個部分,第一部分,變革的必要性,我覺得你大段大段的模仿托克維爾的《舊製度與大革命》,第二部分,正儒天命,裏麵的小章節是模仿《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第三部分,社會的分裂,大段大段的抄馬克思的關於商品經濟、社會化大生產的論述以及階級理論,第四部分,似是而非的辨析,則是采用了《通向奴役之路》和《致命的自負》兩本書,第五部分,社會結構,倒是挺新鮮,不過,你的導師就是盧曼,《社會結構論》和《科學辯證法》的作者,對吧。”
“好記性,好眼光,好學識。”
“你也不賴,這麽多書都記得。”
“記其大略,又不用原文默寫,一本書看懂了,理解了,也就記得了。”楚劍功解釋說。
“不過,你就準備拿這本書做我們的理論基礎,裏麵有些內容是矛盾的。”
“社會學各個學派的觀點,僅僅從邏輯而言,當然是矛盾的,因為他們根本就是產生於不同的社會背景之下。而社會學理論的作用,並不是指導人們怎樣去做,而是以這些理論為綱要,在衝突辯駁之中,對社會進行分析,隻有衝突中的社會學,才是有生命的,否則那些書麵概念毫無意義。”
“stop!你準備讓晚清的人拿著這些去辯駁,去衝突。”
“不用。”楚劍功詭異的笑了起來,“我隻要他們背,先背下來再說。我給了梁廷楠一本,讓他改掉其中過於陌生的詞句,並作文字上的修飾,然後……開科舉,我的這本書,是科舉唯一指定書目。”
“你!”
“在這個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之下,每個人,尤其是從小農經濟社會被拋入廣州的舊讀書人,也就是有可能參加科舉的人,他們一定在尋找社會的答案。而我把我所知道的幾種答案都列出來。這些舊讀書人也許比馬克思、韋伯和哈耶克還要聰明,還要善於思考,但不大可能比他們所有人的總和更強。對於這些就讀書人思想上的困惑,我給出了不同方向上的答案,不管他們站在哪一邊,我總能提供他們需要的理論支持。也就是說……”
楚劍功指了指自己的鼻子:“我永遠是對的。至少到21世紀是對的。”
“這樣,你就成了永遠正確的偉人。”
“當然,更重要的是,我檢討了以前的錯誤。”
“你是指《正儒》?”
“是。我曾經在黃埔的課堂上,以一種所謂較為現代的觀點解釋忠孝仁義。現在我檢討自己,不該這麽做。或者說,那是情況緊迫的權宜之計。社會思想,應該從紮根於社會基層的實踐中生長出來,而不是我灌輸給他們,不然的話,我們就是柿油黨,《阿q正傳》中的那種柿油黨,無根之木,無源之水,就是被批判的那種精英革命者。”
“但你又要用《天下大同》做教材。”
“我說過,社會學的意義不是提供某種概念,如果一個社會學家,告訴你社會‘應該’是什麽樣,那他肯定是神學家冒充的,所以,高唿“君權神授”和高唿“人生來是自由的”,其實性質上是一樣的。人本身就是社會的人,隻有在和社會的磨合中,被社會改造,成為某種特定社會的自由人,同時也在改變著社會。”
“跑題了。”李穎修不耐煩的提醒他。
“所以,《天下大同》作為科舉指定教材,最重要的作用不是說我有多麽正確和正義,而是提供了一個考核的標準,我們將在考卷上虛構一個社會,參加科舉的人必須能夠和這個虛構的社會相磨合,才能夠為我們所用。”
“那八股呢,不也一樣。”
“八股所構造的社會已經很陳舊了,這就是本質的區別。當然,我所構造的東西也會變得陳舊,到時候自然有新的力量來推翻我。”
“難道你不想重構我們民族的文化,做千年導師。”李穎修臉上又泛起了不懷好意的笑。
“我不認為我比秦始皇和李潤之更強,更能洞見深遠,所以也沒有這種奢望。能夠預見到百年以後,足矣。百年以後的人的事情,等他們自己去操心吧,下一代人比我們更聰明,不是麽?百年架空是魔幻現實主義,比如《百年孤獨》,想當整個民族文化的千年導師就真的是魔幻了,所以我們所看過的架空小說經常和魔法玄幻並列。”
楚劍功突然話鋒一轉:“當然,你是可以流芳千古的,因為你那本《行政與法律常識》,以及黃埔講武堂的基礎課《自然科學》,也被選作了科舉指定教材。滿意了吧!”
“哎呀,你們一吃飯就談公事。”看到兩人事情談得差不多了,娜塔莎抱怨道。
“你們漢語有進步啊,露絲雅教得不錯,學到什麽程度了?”
“開始學《論語》了。”娜塔莎炫耀。
“進步這麽大,快說說,學了什麽。”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傑西卡炫耀道。
楚劍功和李穎修相視一笑,覺得不錯。
“這句話什麽意思呢?”
“露絲雅教過我們,逝者就是死者,斯夫就是流水。這句話就說,死者的屍體像流水一樣,日日夜夜往下掉,沒有停歇。”
楚劍功哈哈大笑,李穎修正在吃東西,趕緊捂住嘴。
“露絲雅胡說八道。”楚劍功說。
“逝者本來就是死者嘛,還有另一句也是這個意思。”
”哪一句?“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就是說浪花帶著許許多多英雄的屍體,順著長江往東流。”
“露絲雅不能再教你們漢語,太給我們丟臉了。”
迴家以後,傑西卡問:“露絲雅教得不對啊?”
“當然不對了。”
“那你教我。我讓露絲雅大吃一驚。”
楚劍功想了想:“教你一句,此徑未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什麽意思呢?”
“先去洗澡,我慢慢告訴你。”
21 結義
11月23日
安慶城外,一隊官紳模樣的人排隊等候著。
安慶知府蔣文慶站在前列,用鬥篷抵禦著秋風:“怎麽還沒到啊。”
突然,一匹快馬飛馳而來,蔣文慶一看,正是自己派出去查探消息的家丁。那家丁跳下馬來:“來啦,來啦!”
蔣文慶手搭涼棚一望,一隊身著白色西洋軍裝,頭戴白羽,背著步槍,留著辮子的士兵,兩人一行,正在徐徐而來。
在這隊伍的側麵,有兩匹馬並行著,騎著綜馬的,也穿著白色的軍服,頭上的紅纓隨風胡亂飄飛著。騎著白馬的,則是一個文官。
等隊伍到了跟前,蔣文慶跨上一步:“敢問可是淮海提鹽使李鴻章李大人。”
那文官叫道:“正是下官。”他看到蔣文慶的官服品級,便跳下馬來:“可是安慶蔣父母?”
蔣文慶笑著應承了。這時候,那軍官也從馬上跳了下來,哢哢往麵前一站,手臂向前伸直,抬高,鋥亮的馬靴啪的一並,行了個軍禮:“正白旗漢軍旗隊長苗人鳳,參見知府大人。”
蔣文慶嚇了一跳,他定睛仔細看了看麵前這文武兩名官員,第一個印象,就是年輕。李鴻章不過二十一歲,已經貴為炙手可熱的提鹽使,品級比他還高。苗人鳳也才二十多歲,額頭上一絲皺紋都沒有。前額刮得光光的,拖著一根細長的辮子。
“兩位大人辛苦,快請入城吧。”
“那兵丁怎麽辦?”
“安慶城裏,在城牆下的藏兵洞,搭好了窩棚,就請貴部。”
苗人鳳頭一扭,看了看李鴻章,那意思:我不屑於和這糊塗蛋說話,你給解釋吧。
李鴻章說:“蔣父母,是這樣,這來的正白旗漢軍,全都是駐京八旗的,都是旗人。而且神機軍天子親兵,你讓他們住窩棚,皇上麵子不好看。”李鴻章話說的很客氣,可裏頭的意思很明顯。
蔣文慶正在躊躇,就聽後麵有人叫道:“蔣老爺不必煩惱,我騰出一間倉庫,拾掇拾掇,讓這些旗人老爺都住過去好了。”
蔣文慶迴頭一看,認得,是本地的豪強王須水。
“那就有勞王員外了。”
“蔣老爺說哪裏話。”
這時候,苗人鳳走到王須水麵前:“員外,真是叨擾了。”
蔣文慶已經為李鴻章準備了接風宴,眾人自去喝酒不提。
李鴻章安頓下之後,第三天,王須水置辦了酒宴,請李鴻章和苗人鳳喝酒。
麵人風以前是京城的混子,王須水是老江湖,李鴻章也玲瓏剔透。三個人都是自來熟,不一會兒就無話不說。
“這神機軍的起頭,還要歸到南邊那匪共的首領楚劍功,是他給皇上上的奏折,才有了這神機軍,兄弟我呢,也從一個街頭混混,變得有點軍人模樣了。”苗人鳳喝了酒,滿臉通紅,站起來,故意跺著腳,在屋裏走了幾步。
“威風,真威風,前兩天神機軍一到,就覺得一股殺氣撲麵而來。他們以入城,九局的城裏多了一股肅殺。這西洋人也是有辦法,這鵝步一走,挺胸疊肚,刺刀往身後這麽一掛,口令這麽一喊,還真就把大清的綠營比下去了。”
“不僅是口令姿勢,關鍵在精氣神,楚劍功上的折子,《八旗的奮鬥》,裏麵就說了,練兵之首乃在八旗,昔太祖雪恨興師,十三副盔甲起兵,初奠女真興盛之基;太宗揮軍入關,二十萬勁旅從龍,始有中華膏腴之地,究其深由,皆賴滿蒙漢三軍八旗堅忍不屈之力。是以:八旗,士人,鄉紳,三足鼎立,乃為大清立國萬世不替之基。是以八旗固,則天朝固,八旗強,則大清興,八旗廢則大清危。”苗人鳳洋洋得意,背起楚劍功的奏折。
他看看李鴻章,又看看王須水:“楚劍功又說了,大清國國力所維持的柱石有三:就是八旗,士人和鄉紳。我苗人鳳,是正正經經野人山從龍之正白旗白*帶子,你李大人呢,就是士子,你王員外呢,就是鄉紳,咱們三人坐到一起,就叫做三位一體。”
“苗協統,恕我多嘴,你總提楚劍功那個逆賊,不怕犯忌諱麽?你是八旗子弟,正經白*帶子,可以不怕。我們可不成啊,別叫旁人聽了去,給小戶我留條活路吧。”王須水說著,心裏卻想,這廝老提楚劍功是什麽意思,莫非知道我去過廣東,幫著李穎修賣洋貨?
苗人鳳哈哈大笑起來:“不怕不怕!別說我,就說這李大人。”苗人鳳肆無忌憚的一指李鴻章,“要是沒有楚劍功提拔他,他一個舉人,怎麽能做到提鹽使。”
王須水趕緊打圓場:“苗協統,你喝多了。”
李鴻章卻另有計較:“苗老兄就是直爽,這一路我就領教了,但他沒壞心,說話直,說明心裏沒鬼,這樣的人,我喜歡跟他打交道,痛快!”說完,幹了一大杯。
苗人鳳坐了下來,身體前傾,肘部支在桌子上:“話又說迴來,我們三個人,能到這安慶相會,又這麽投契,那是緣分哪,不如我們結拜為兄弟。”
柳葉飛此言一出,楊秀清顏色大變,馮雲山眉頭一皺。韋昌輝事不關己,而下麵的諸侯卻暗自欣喜,他們的地位又提高了。
“沒有反對的,就不用投票了。”洪秀全笑嗬嗬的說。
20 永遠正確
11月20日
傍晚,楚劍功和李穎修兩家人四口一起吃晚飯,今天吃西餐,白油烤煮魚配土豆泥。
楚劍功嚐了一塊魚,輕輕的說:“味道不對啊。”
“那當然了,”傑西卡說,“這是淡水魚,沒有海水的鹹味。又是用白油,哪裏能煮出味道。”
“那你加鹽嘛。”
“加鹽就把鮮味蓋住了。我問過娜塔莎,他說李穎修隨便什麽樣都可以,是吧,娜塔莎。”
娜塔莎點點頭:“奧修吃什麽都一樣,嚐不出味道的,我覺得淡的也挺好吃。”
“你看,”傑西卡得意的笑了笑,“就你嘴刁。”
楚劍功不再搭理傑西卡,開始和李穎修談正事:“前兩天我給你那本書,就是我新寫的那本《天下大同》,怎麽樣。”
“前後文風不大一樣啊,而且似曾相識。”
“說說,怎麽文風不一樣。”
“你那本書五個部分,第一部分,變革的必要性,我覺得你大段大段的模仿托克維爾的《舊製度與大革命》,第二部分,正儒天命,裏麵的小章節是模仿《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第三部分,社會的分裂,大段大段的抄馬克思的關於商品經濟、社會化大生產的論述以及階級理論,第四部分,似是而非的辨析,則是采用了《通向奴役之路》和《致命的自負》兩本書,第五部分,社會結構,倒是挺新鮮,不過,你的導師就是盧曼,《社會結構論》和《科學辯證法》的作者,對吧。”
“好記性,好眼光,好學識。”
“你也不賴,這麽多書都記得。”
“記其大略,又不用原文默寫,一本書看懂了,理解了,也就記得了。”楚劍功解釋說。
“不過,你就準備拿這本書做我們的理論基礎,裏麵有些內容是矛盾的。”
“社會學各個學派的觀點,僅僅從邏輯而言,當然是矛盾的,因為他們根本就是產生於不同的社會背景之下。而社會學理論的作用,並不是指導人們怎樣去做,而是以這些理論為綱要,在衝突辯駁之中,對社會進行分析,隻有衝突中的社會學,才是有生命的,否則那些書麵概念毫無意義。”
“stop!你準備讓晚清的人拿著這些去辯駁,去衝突。”
“不用。”楚劍功詭異的笑了起來,“我隻要他們背,先背下來再說。我給了梁廷楠一本,讓他改掉其中過於陌生的詞句,並作文字上的修飾,然後……開科舉,我的這本書,是科舉唯一指定書目。”
“你!”
“在這個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之下,每個人,尤其是從小農經濟社會被拋入廣州的舊讀書人,也就是有可能參加科舉的人,他們一定在尋找社會的答案。而我把我所知道的幾種答案都列出來。這些舊讀書人也許比馬克思、韋伯和哈耶克還要聰明,還要善於思考,但不大可能比他們所有人的總和更強。對於這些就讀書人思想上的困惑,我給出了不同方向上的答案,不管他們站在哪一邊,我總能提供他們需要的理論支持。也就是說……”
楚劍功指了指自己的鼻子:“我永遠是對的。至少到21世紀是對的。”
“這樣,你就成了永遠正確的偉人。”
“當然,更重要的是,我檢討了以前的錯誤。”
“你是指《正儒》?”
“是。我曾經在黃埔的課堂上,以一種所謂較為現代的觀點解釋忠孝仁義。現在我檢討自己,不該這麽做。或者說,那是情況緊迫的權宜之計。社會思想,應該從紮根於社會基層的實踐中生長出來,而不是我灌輸給他們,不然的話,我們就是柿油黨,《阿q正傳》中的那種柿油黨,無根之木,無源之水,就是被批判的那種精英革命者。”
“但你又要用《天下大同》做教材。”
“我說過,社會學的意義不是提供某種概念,如果一個社會學家,告訴你社會‘應該’是什麽樣,那他肯定是神學家冒充的,所以,高唿“君權神授”和高唿“人生來是自由的”,其實性質上是一樣的。人本身就是社會的人,隻有在和社會的磨合中,被社會改造,成為某種特定社會的自由人,同時也在改變著社會。”
“跑題了。”李穎修不耐煩的提醒他。
“所以,《天下大同》作為科舉指定教材,最重要的作用不是說我有多麽正確和正義,而是提供了一個考核的標準,我們將在考卷上虛構一個社會,參加科舉的人必須能夠和這個虛構的社會相磨合,才能夠為我們所用。”
“那八股呢,不也一樣。”
“八股所構造的社會已經很陳舊了,這就是本質的區別。當然,我所構造的東西也會變得陳舊,到時候自然有新的力量來推翻我。”
“難道你不想重構我們民族的文化,做千年導師。”李穎修臉上又泛起了不懷好意的笑。
“我不認為我比秦始皇和李潤之更強,更能洞見深遠,所以也沒有這種奢望。能夠預見到百年以後,足矣。百年以後的人的事情,等他們自己去操心吧,下一代人比我們更聰明,不是麽?百年架空是魔幻現實主義,比如《百年孤獨》,想當整個民族文化的千年導師就真的是魔幻了,所以我們所看過的架空小說經常和魔法玄幻並列。”
楚劍功突然話鋒一轉:“當然,你是可以流芳千古的,因為你那本《行政與法律常識》,以及黃埔講武堂的基礎課《自然科學》,也被選作了科舉指定教材。滿意了吧!”
“哎呀,你們一吃飯就談公事。”看到兩人事情談得差不多了,娜塔莎抱怨道。
“你們漢語有進步啊,露絲雅教得不錯,學到什麽程度了?”
“開始學《論語》了。”娜塔莎炫耀。
“進步這麽大,快說說,學了什麽。”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傑西卡炫耀道。
楚劍功和李穎修相視一笑,覺得不錯。
“這句話什麽意思呢?”
“露絲雅教過我們,逝者就是死者,斯夫就是流水。這句話就說,死者的屍體像流水一樣,日日夜夜往下掉,沒有停歇。”
楚劍功哈哈大笑,李穎修正在吃東西,趕緊捂住嘴。
“露絲雅胡說八道。”楚劍功說。
“逝者本來就是死者嘛,還有另一句也是這個意思。”
”哪一句?“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就是說浪花帶著許許多多英雄的屍體,順著長江往東流。”
“露絲雅不能再教你們漢語,太給我們丟臉了。”
迴家以後,傑西卡問:“露絲雅教得不對啊?”
“當然不對了。”
“那你教我。我讓露絲雅大吃一驚。”
楚劍功想了想:“教你一句,此徑未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什麽意思呢?”
“先去洗澡,我慢慢告訴你。”
21 結義
11月23日
安慶城外,一隊官紳模樣的人排隊等候著。
安慶知府蔣文慶站在前列,用鬥篷抵禦著秋風:“怎麽還沒到啊。”
突然,一匹快馬飛馳而來,蔣文慶一看,正是自己派出去查探消息的家丁。那家丁跳下馬來:“來啦,來啦!”
蔣文慶手搭涼棚一望,一隊身著白色西洋軍裝,頭戴白羽,背著步槍,留著辮子的士兵,兩人一行,正在徐徐而來。
在這隊伍的側麵,有兩匹馬並行著,騎著綜馬的,也穿著白色的軍服,頭上的紅纓隨風胡亂飄飛著。騎著白馬的,則是一個文官。
等隊伍到了跟前,蔣文慶跨上一步:“敢問可是淮海提鹽使李鴻章李大人。”
那文官叫道:“正是下官。”他看到蔣文慶的官服品級,便跳下馬來:“可是安慶蔣父母?”
蔣文慶笑著應承了。這時候,那軍官也從馬上跳了下來,哢哢往麵前一站,手臂向前伸直,抬高,鋥亮的馬靴啪的一並,行了個軍禮:“正白旗漢軍旗隊長苗人鳳,參見知府大人。”
蔣文慶嚇了一跳,他定睛仔細看了看麵前這文武兩名官員,第一個印象,就是年輕。李鴻章不過二十一歲,已經貴為炙手可熱的提鹽使,品級比他還高。苗人鳳也才二十多歲,額頭上一絲皺紋都沒有。前額刮得光光的,拖著一根細長的辮子。
“兩位大人辛苦,快請入城吧。”
“那兵丁怎麽辦?”
“安慶城裏,在城牆下的藏兵洞,搭好了窩棚,就請貴部。”
苗人鳳頭一扭,看了看李鴻章,那意思:我不屑於和這糊塗蛋說話,你給解釋吧。
李鴻章說:“蔣父母,是這樣,這來的正白旗漢軍,全都是駐京八旗的,都是旗人。而且神機軍天子親兵,你讓他們住窩棚,皇上麵子不好看。”李鴻章話說的很客氣,可裏頭的意思很明顯。
蔣文慶正在躊躇,就聽後麵有人叫道:“蔣老爺不必煩惱,我騰出一間倉庫,拾掇拾掇,讓這些旗人老爺都住過去好了。”
蔣文慶迴頭一看,認得,是本地的豪強王須水。
“那就有勞王員外了。”
“蔣老爺說哪裏話。”
這時候,苗人鳳走到王須水麵前:“員外,真是叨擾了。”
蔣文慶已經為李鴻章準備了接風宴,眾人自去喝酒不提。
李鴻章安頓下之後,第三天,王須水置辦了酒宴,請李鴻章和苗人鳳喝酒。
麵人風以前是京城的混子,王須水是老江湖,李鴻章也玲瓏剔透。三個人都是自來熟,不一會兒就無話不說。
“這神機軍的起頭,還要歸到南邊那匪共的首領楚劍功,是他給皇上上的奏折,才有了這神機軍,兄弟我呢,也從一個街頭混混,變得有點軍人模樣了。”苗人鳳喝了酒,滿臉通紅,站起來,故意跺著腳,在屋裏走了幾步。
“威風,真威風,前兩天神機軍一到,就覺得一股殺氣撲麵而來。他們以入城,九局的城裏多了一股肅殺。這西洋人也是有辦法,這鵝步一走,挺胸疊肚,刺刀往身後這麽一掛,口令這麽一喊,還真就把大清的綠營比下去了。”
“不僅是口令姿勢,關鍵在精氣神,楚劍功上的折子,《八旗的奮鬥》,裏麵就說了,練兵之首乃在八旗,昔太祖雪恨興師,十三副盔甲起兵,初奠女真興盛之基;太宗揮軍入關,二十萬勁旅從龍,始有中華膏腴之地,究其深由,皆賴滿蒙漢三軍八旗堅忍不屈之力。是以:八旗,士人,鄉紳,三足鼎立,乃為大清立國萬世不替之基。是以八旗固,則天朝固,八旗強,則大清興,八旗廢則大清危。”苗人鳳洋洋得意,背起楚劍功的奏折。
他看看李鴻章,又看看王須水:“楚劍功又說了,大清國國力所維持的柱石有三:就是八旗,士人和鄉紳。我苗人鳳,是正正經經野人山從龍之正白旗白*帶子,你李大人呢,就是士子,你王員外呢,就是鄉紳,咱們三人坐到一起,就叫做三位一體。”
“苗協統,恕我多嘴,你總提楚劍功那個逆賊,不怕犯忌諱麽?你是八旗子弟,正經白*帶子,可以不怕。我們可不成啊,別叫旁人聽了去,給小戶我留條活路吧。”王須水說著,心裏卻想,這廝老提楚劍功是什麽意思,莫非知道我去過廣東,幫著李穎修賣洋貨?
苗人鳳哈哈大笑起來:“不怕不怕!別說我,就說這李大人。”苗人鳳肆無忌憚的一指李鴻章,“要是沒有楚劍功提拔他,他一個舉人,怎麽能做到提鹽使。”
王須水趕緊打圓場:“苗協統,你喝多了。”
李鴻章卻另有計較:“苗老兄就是直爽,這一路我就領教了,但他沒壞心,說話直,說明心裏沒鬼,這樣的人,我喜歡跟他打交道,痛快!”說完,幹了一大杯。
苗人鳳坐了下來,身體前傾,肘部支在桌子上:“話又說迴來,我們三個人,能到這安慶相會,又這麽投契,那是緣分哪,不如我們結拜為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