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目前,並不準備接手所有的失業工人,我們不是慈善家。而且,由於供給的增多,工人的工資會進一步下降,我不希望是我的行為,造成他們這種悲慘的境遇。”
“您同情他們?”
“是的,我同情他們。”
“那您為什麽不直接幫助他們呢,比如,拿出一點錢,為他們提供基本的食物。”
“雖然我有錢,但我個人無法改變整個社會,所有的資本家都在壓低成本,如果我拿錢去幫助失業工人,我的成本就會增高,從而我就會在競爭中失敗,破產。我不但幫不了他們,還會陷入和他們同樣的處境。”
“那您為什麽找到我,你認為我是個好心人嗎?”
“不,我們找到您的第一個原因,是因為您,或者清國,與英國的競爭體係無關,這樣您來幫助這些工人,就不會在競爭中失敗。第二個原因,我們認為您是位有思想的人。”
“你們?”
“是的,我和我的朋友。我們閱讀了《慨恩施主義》的文件,我們認為,通過國家訂貨的方式來解決經濟危機的想法真是太偉大了。也許經濟危機真的可以解決。”
“您錯了,英國擺脫經濟危機,是以清國的普遍破產為前提的。比如,我買迴佛格森的棉紗,曼切斯特的工人可以活下去,但這些棉紗,將造成清國大量農村作坊的破產。七萬錠粗紗,您知道清國有多少農戶會被逼得上吊嗎?”
“喔,對不起,我沒有想到貴國的情況。但在伏爾泰的描述裏,貴國是完美的君主製,也許貴國的皇帝可以自己用這些棉紗,這樣就不會影響到最底層的農村了。”
“您覺得皇帝能消費七萬錠棉紗嗎?”
客人不好意思的低下頭去:“本來我以為,可以在您這裏找到一條新路,看來,我們忽視了英國以外的情況。”
“是的,年輕人,要拯救世界,先要了解世界。”
“很感謝您抽出寶貴的時間,和我閑談這些。您還是盡快買下弗格森的棉紗吧,將軍,請您對別人保密,不要說這是我勸您的。”
“好的。我會保密,以便讓你在資本家的圈子裏混下去。其實,我不知道您的名字,也不會泄露這個秘密。”
“啊,將軍,我失禮了,急於讓您幫助那些工人,忘了告訴您我的名字,我叫費裏德裏希-恩格斯。歐門-恩格斯紡織業聯合卡特爾的執行人,也是恩格斯家族在倫敦的代理人。”
19收軍
4月15日
兩萬多號朱雀軍官兵,整齊的在白雲山校場裏麵以營為單位排出了二十五個方陣,橫五縱五。人上一萬,無邊無沿。兩萬多人不說話排在一起,就自然有一種肅殺。
第一營的三位主官:遊擊司馬電六,鴻儒都尉李雲縱,都司莫青岩,並肩站在自己營隊的前麵。司馬電六輕聲嘀咕著:“這位徐撫台是抽了什麽瘋,要跑到白雲山來校閱大軍。按說,咱們朱雀軍,可是直屬於朝廷的,他一個文官,有什麽權力跑來?”
“聽說了嗎?”李雲縱說道,“這位徐撫台,在給鈞座和軍師找茬。朝廷派他來當廣東巡撫,就是看中了他和軍師有過節。”
莫青岩接過話頭:“和軍師有過節?鈞座不在,朱雀軍都聽……”他突然頓住了話頭,因為他也不清楚,到底是聽陸達的,還是聽李穎修的。
“都聽都督府的。”李雲縱提醒他,“條例這麽快就忘了。”
”對,聽都督府的。”司馬電六說,“營級會議說了,徐撫台要來校閱,大家是廣東同僚,看在朝廷的麵子上,不能扯破臉。大家要把精神氣拿出來,讓朝廷看看咱們的軍威。”
“屁的朝廷。”莫青岩江湖出身,倒也直言不諱,“我看鈞座這勢頭……”
“閉嘴,就你聰明。”李雲縱喝止了他,“鈞座,還有都督府,怎麽決定,咱們就怎麽做。他們不下令,你再英雄,也給我裝狗熊。”
“那還顯什麽軍威啊?應該裝作兵無戰心的樣子,免得朝廷猜忌呀。”司馬電六開玩笑。
“朝廷猜忌才好呢,朝廷最好把軍師捕拿下獄,罪名都是現成的,錦衣衛,追思前朝。不然的話,看在林大人的份上,咱們還不好意思動手。”莫青岩說道。
“你們有完沒完?”李雲縱發火了,“這種時候說這些。”
“對對對,從龍啊。改朝換代啊,還有那什麽?革命。這些都是黃埔生私下說的,不能在大庭廣眾談論。”司馬電六眼睛往身後一斜,“現在這校場裏六百軍官,兩萬士兵,誰不知道跟著鈞座有奔頭,跟著朝廷死路一條,你咋唿啥?”
幾個人正在談論,突然看見營門口到了一匹快馬,馬上的士兵下了馬,牽馬進營,又跳上馬叫道:“傳陸達提督令,徐撫台徐撫台,一刻鍾以後到,各營整頓隊列。”
馬匹在各營的間隙間穿梭,傳達著命令。
門口衛兵突然一個托槍行禮,手裏的燧發槍舉得筆直。馬蹄聲聲傳來。隻見陸達的身影在營門口跳下坐騎,而另一個騎馬的人卻沒有停。就見一個三四十歲清秀青年,騎在一匹神駿的大洋馬之上,直接就衝進營裏來。
“白雲山開營以來,這是第一個騎馬衝營的呢。”司馬電六心裏想到。這時候,就看見的營門口的哨兵,端著刺刀從側麵迎了過去,對準馬頭就是一刀。
洋馬吃痛,一聲慘嘶,洋馬,以及馬上的人,都摔在地上。慣性拖著哨兵,翻倒在地上。
那馬上的人從地上爬起來,正準備用腳去踢倒在地上的哨兵,陸達已經趕了上來,一把將那人抱住:“徐撫台,軍營不得馳馬。今天您是撫台,才攔著您,不然直接槍斃。”
那徐撫台被陸達一攔,也冷靜下來了:“哎呀,是我糊塗,朱雀軍真是有細柳之風啊。”
徐撫台今天來也是做了準備的。他沒穿巡撫的朝服行裝,而是穿著一身立領式樣整潔合體的灰呢軍裝,戴著大簷軍帽,挎著西方式的武裝帶。腳下馬靴及膝,馬刺雪亮。本想神情嚴峻昂然馳入了操場!可惜偏偏忘了軍營不得馳馬這一條,滾了一身的土。
徐撫台拍了拍身上的土,低頭看看自己這身行頭,還是很滿意的。筆挺的軍姿,岑亮的馬靴,也是他精心編排的,他選定這麽一套衣服的時候,心裏得意了好一陣。
這就叫震撼力。他覺得對麵兩萬多朱雀軍都被他鎮住了,軍姿都和他一樣站得筆直。
他上的聖旨,已經得了朝廷的迴令:抓緊時間,了解李穎修的事務,幾個月後,李穎修和陸達調走,他便可以接手。
在徐撫台看來,李穎修手上是財,奪了十三行的產業。徐撫台已經和五大家中的幾個人重新聯絡上了,他們都希望徐撫台能給自己做主,收迴產業。等李穎修一走,幾個人就會瓜分南洋實業總局,徐撫台當然也會得一份。
而在陸達的手上,就是軍權了。這個比較麻煩,徐撫台沒帶過兵,更沒有和新式軍隊接觸過,於是,徐撫台開始想辦法。校閱就是第一步。
徐撫台為了這次校閱,專門去了趟澳門,拜訪了一些洋人。洋人告訴他,要打動一個人,最好是直視他們的眼睛。所以徐撫台決定直視朱雀軍兩萬人的眼睛。
他背著手,雙腿自然分開,筆直的站在隊伍當前,眼睛從隊列前掃向隊列之後,久久的沒有說話。隻是冷淡而挑剔的打量著他們。
他覺得已經把兩萬多人看得心裏生毛了,這才開口說道:“都看明白了吧,我就是徐撫台,年輕的,鐵血的徐撫台。”徐撫台幾乎提起了全部中氣的吼了出來,此時此刻的他,覺得自己有一種通過服裝、氣氛、舉止、話語精心交織出來的王八之氣。
“報告!”李雲縱在下麵大吼。
徐撫台很不高興自己的演講被人打斷,但又要做出一種姿態,於是他問:“你有什麽事情?”
“我記得巡撫都是幾十年官場磨練出來,特別年輕的,都是於朝有大功,您有什麽大功?”
“你好大的膽。”徐撫台心裏叫著,但臉上擺出一副沉痛的表情:“兄弟不瞞你們說,兄弟以前的藩台是花銀子買來的,捐官啊,真是本朝弊政,不過兄弟已經做了巡撫了,以後兄弟治下,一概不許捐官。”
“說正題,我誒什麽要來白雲山校閱呢?鴉片之役,讓兄弟明白了,現在咱們的綠營軍是什麽樣兒,八旗又是什麽樣兒。你們當中不少是從那裏出來的,比老子明白。國朝的江山又是什麽樣兒,你們也都明白。練一支強軍出來,或者可以緩衝一下這個局麵……老子說的是或者!楚院台看到了這一點,到京師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組建神機軍。而在這南邊,楚院台不在,老子就要代他,把朱雀軍管起來。”
徐撫台一口一個“老子”,他覺得這樣可以和軍營裏的兵漢們拉近距離。隨後,他冷淡而高傲的揚起了下巴,連這個角度,他都在西洋大玻璃鏡前麵兒練習了許久。雙腿仍然站得筆直。
“話就這麽多,現在我代表朝廷,來管束你們朱雀軍。我就想帶著你們練出這麽一支強軍,報效朝廷,殲殺洋人。隻要忠心跟著朝廷,就能得到最好的裝備,最好的條件。不但如此,你們還能得到潑天的功勞,和潑天的富貴。萬一有那麽一天,等到鐵甲兵艦山一樣堵在大沽口,刺刀象雪亮的叢林一樣排成遮蓋大地的鋼鐵森林,炮彈象暴雨一樣覆蓋整個視線所及的天地的時候…………我將會毫無顧慮的去死!願意跟著我去死的,向前一步!”
等了許久,沒有人動。
“撫台,你說話聲音太小,聲音傳不出去。排比句文氣太重,在軍營說也不合適。”陸達在一旁大喊著。接著,他轉身麵向第一營,喊道:“第一營都有了,原地踏步,1——2!”
哢!哢!整齊的兩聲踏步。
20 槍與炮
4月17日
雖然在吾爾維奇區阿森納兵工廠采購了四千支前裝滑膛伯克式步槍,五百支線膛伯克式步槍。但這個數量是遠遠不夠的。就是京畿的三萬多神機軍,把訓練的消耗考慮在內,也需要至少七萬支步槍。加上南麵的朱雀軍,十萬支步槍才剛剛夠看。
“這是最新的,後裝步槍。”維克斯兵工廠的推銷員謹慎的說,這段時間以來,楚劍功和各個兵工廠打交道,在槍械上已經小有名氣。
m1815,楚劍功想著,全世界最早的後裝步槍,使用紙彈殼。美國人的發明。這支槍並不怎麽好用,射速隻能達到5發每分鍾,相對於英軍普遍裝備的滑膛前裝擊發槍並沒有太多的優勢,紙彈殼又漏氣。因此,這種原始版的產品遠遠不如1842年才出現的德雷澤步槍有名,以至於很多人都以為德雷澤是第一種後裝槍。
但今天,維克斯兵工廠拿了一把m1815來,明顯就是來誆土包子。“將軍,這是全世界最先進的步槍,您看,它是後裝彈,而且使用定裝子彈,士兵省去了裝填火藥的麻煩,非常有利於訓練新兵。”
楚劍功沒有說話,一邊做著的李鴻章問道:“這火器怎麽賣呢?”
聽過了薛若望的翻譯,那推銷員說:“12英鎊,大人,12英鎊一支。我們可以供應一萬支。”
楚劍功心裏一算:12英鎊,那就是六十元,伯克式前裝槍隻要8元,這生意真是好做。
“院台,您看呢?”李鴻章問楚劍功。
“把樣槍留下吧,我們再商量商量。”
等推銷員走後,李鴻章說道:“的確是利器,和我大清的兵丁鳥銃不可同日而語,朱雀軍使用的洋槍,也是不如吧。就是價錢好像貴了些,不知道能不能殺殺價。”
楚劍功沒有說話。按他本來的設想,選定幾把槍,買迴去逆向測繪,自己生產就是了,他這麽頻繁的和英國六家兵工廠接觸,其目的還在找人。找到合適的技工,就什麽都解決了。但一直沒什麽發現。
“不如,我們問問霍頓先生的意見吧。”
李鴻章和那天認識的鮑比霍頓倒是詳談甚歡。霍頓是個老兵,戰場經驗很豐富,英軍的條例也背的很熟。說起戰役典故來頭頭是道,把李鴻章唬得一愣一愣的。霍頓雖然是個老兵,待人彬彬有禮,溫和真誠,性格很討人喜歡。李鴻章幾乎每日,都要拉著薛若望,去拜訪霍頓。
“那你去問問他吧。”
問過迴來說道:霍師傅說,後裝步槍雖然新奇,但不太實用,大軍作戰,還是要靠隊形嚴整,號令整齊
“不著急,我們可以慢慢選。”楚劍功迴答他。
過了兩天,楚劍功又去阿斯頓維拉看野戰炮。
“m1835,最新型的十二磅榴彈炮。”阿斯頓維拉兵工廠的技師們把楚劍功帶到靶場。
m1835?讀過南北戰爭相關曆史的楚劍功一眼認出來,這在美國被稱作m1841,是南北戰爭早期的主力野戰炮之一。
在戰爭中,有幾個令人難以置信的記載,炮手把山地榴裝在騾子背上發射,嚇得騾子四處狂奔或滿地打滾。其中一例發生在1864年的本頓堡,炮手們向來訪的印第安人演示開炮。一門還馱在騾背上的山地榴被填入炮彈,點火時用的是一段火繩引信而不是能夠立即發射的**。火繩燃燒發出的嗤嗤聲把可憐的騾子嚇壞了,開始轉圈,於是炮口也不停指向各個方向。結果所有的人散開臥倒,有幾個還跳進了一旁的密蘇裏河。幸運的是,火炮最終發射時,騾子正拱著背,炮彈打在一旁的地上,無人傷亡。
總而言之,這種型號的火炮很輕,12磅山地榴的炮身長38英寸,重220磅,車輪直徑38英寸,全重507磅。三頭騾子就能駝走整個炮以及兩個彈藥箱。
較輕的重量,讓它的射程變得很短。理論射程也隻有1000碼,而實戰射程肯定不到,因為在另一個時空的南北戰爭中,這種山地榴多次被步槍壓製。
楚劍功心儀的是另外一種十二磅炮:m1857拿破侖加農炮,可是,光看名字,就知道這種加農炮要在十幾年後才能研製出來。
“我已經把龔振麟弄到了廣州,再從英格蘭找些技師迴去,應該能把m1857拿破侖加農炮研製出來吧,這種山地榴,看起來挺新鮮,實際一點都不實用。”
“院台,我看這炮不錯啊。”看過試射以後,李鴻章說:“就說這霰彈吧,一次裝148枚,就等於148支洋槍齊射,射程比洋槍還遠兩百碼。”
霰彈,齊射,碼。李鴻章新學了不少東西嘛。
楚劍功一想,這個時代的東西,自己無論如何看不上眼,但也不可能穿越幾十年達到19世紀晚期的水準。而且這山地榴的炮彈種類繁多,霰彈,榴彈,榴霰彈,定時彈。買迴去一些用來訓練炮兵挺不錯的。
“那就定一些吧。”
“定多少門?”
“神機軍三個禦前親兵營,八個旗,各有一個炮兵參領……”楚劍功口裏算著,“給神機軍配十一個炮兵連,朱雀軍配五個,幹脆,一百門炮吧。湊個整。”
“每門炮,包括炮身,炮架,工具箱。算五十英鎊。”
“不要工具箱。”楚劍功甚至連炮架也不想要,隻要炮身就好了
“您同情他們?”
“是的,我同情他們。”
“那您為什麽不直接幫助他們呢,比如,拿出一點錢,為他們提供基本的食物。”
“雖然我有錢,但我個人無法改變整個社會,所有的資本家都在壓低成本,如果我拿錢去幫助失業工人,我的成本就會增高,從而我就會在競爭中失敗,破產。我不但幫不了他們,還會陷入和他們同樣的處境。”
“那您為什麽找到我,你認為我是個好心人嗎?”
“不,我們找到您的第一個原因,是因為您,或者清國,與英國的競爭體係無關,這樣您來幫助這些工人,就不會在競爭中失敗。第二個原因,我們認為您是位有思想的人。”
“你們?”
“是的,我和我的朋友。我們閱讀了《慨恩施主義》的文件,我們認為,通過國家訂貨的方式來解決經濟危機的想法真是太偉大了。也許經濟危機真的可以解決。”
“您錯了,英國擺脫經濟危機,是以清國的普遍破產為前提的。比如,我買迴佛格森的棉紗,曼切斯特的工人可以活下去,但這些棉紗,將造成清國大量農村作坊的破產。七萬錠粗紗,您知道清國有多少農戶會被逼得上吊嗎?”
“喔,對不起,我沒有想到貴國的情況。但在伏爾泰的描述裏,貴國是完美的君主製,也許貴國的皇帝可以自己用這些棉紗,這樣就不會影響到最底層的農村了。”
“您覺得皇帝能消費七萬錠棉紗嗎?”
客人不好意思的低下頭去:“本來我以為,可以在您這裏找到一條新路,看來,我們忽視了英國以外的情況。”
“是的,年輕人,要拯救世界,先要了解世界。”
“很感謝您抽出寶貴的時間,和我閑談這些。您還是盡快買下弗格森的棉紗吧,將軍,請您對別人保密,不要說這是我勸您的。”
“好的。我會保密,以便讓你在資本家的圈子裏混下去。其實,我不知道您的名字,也不會泄露這個秘密。”
“啊,將軍,我失禮了,急於讓您幫助那些工人,忘了告訴您我的名字,我叫費裏德裏希-恩格斯。歐門-恩格斯紡織業聯合卡特爾的執行人,也是恩格斯家族在倫敦的代理人。”
19收軍
4月15日
兩萬多號朱雀軍官兵,整齊的在白雲山校場裏麵以營為單位排出了二十五個方陣,橫五縱五。人上一萬,無邊無沿。兩萬多人不說話排在一起,就自然有一種肅殺。
第一營的三位主官:遊擊司馬電六,鴻儒都尉李雲縱,都司莫青岩,並肩站在自己營隊的前麵。司馬電六輕聲嘀咕著:“這位徐撫台是抽了什麽瘋,要跑到白雲山來校閱大軍。按說,咱們朱雀軍,可是直屬於朝廷的,他一個文官,有什麽權力跑來?”
“聽說了嗎?”李雲縱說道,“這位徐撫台,在給鈞座和軍師找茬。朝廷派他來當廣東巡撫,就是看中了他和軍師有過節。”
莫青岩接過話頭:“和軍師有過節?鈞座不在,朱雀軍都聽……”他突然頓住了話頭,因為他也不清楚,到底是聽陸達的,還是聽李穎修的。
“都聽都督府的。”李雲縱提醒他,“條例這麽快就忘了。”
”對,聽都督府的。”司馬電六說,“營級會議說了,徐撫台要來校閱,大家是廣東同僚,看在朝廷的麵子上,不能扯破臉。大家要把精神氣拿出來,讓朝廷看看咱們的軍威。”
“屁的朝廷。”莫青岩江湖出身,倒也直言不諱,“我看鈞座這勢頭……”
“閉嘴,就你聰明。”李雲縱喝止了他,“鈞座,還有都督府,怎麽決定,咱們就怎麽做。他們不下令,你再英雄,也給我裝狗熊。”
“那還顯什麽軍威啊?應該裝作兵無戰心的樣子,免得朝廷猜忌呀。”司馬電六開玩笑。
“朝廷猜忌才好呢,朝廷最好把軍師捕拿下獄,罪名都是現成的,錦衣衛,追思前朝。不然的話,看在林大人的份上,咱們還不好意思動手。”莫青岩說道。
“你們有完沒完?”李雲縱發火了,“這種時候說這些。”
“對對對,從龍啊。改朝換代啊,還有那什麽?革命。這些都是黃埔生私下說的,不能在大庭廣眾談論。”司馬電六眼睛往身後一斜,“現在這校場裏六百軍官,兩萬士兵,誰不知道跟著鈞座有奔頭,跟著朝廷死路一條,你咋唿啥?”
幾個人正在談論,突然看見營門口到了一匹快馬,馬上的士兵下了馬,牽馬進營,又跳上馬叫道:“傳陸達提督令,徐撫台徐撫台,一刻鍾以後到,各營整頓隊列。”
馬匹在各營的間隙間穿梭,傳達著命令。
門口衛兵突然一個托槍行禮,手裏的燧發槍舉得筆直。馬蹄聲聲傳來。隻見陸達的身影在營門口跳下坐騎,而另一個騎馬的人卻沒有停。就見一個三四十歲清秀青年,騎在一匹神駿的大洋馬之上,直接就衝進營裏來。
“白雲山開營以來,這是第一個騎馬衝營的呢。”司馬電六心裏想到。這時候,就看見的營門口的哨兵,端著刺刀從側麵迎了過去,對準馬頭就是一刀。
洋馬吃痛,一聲慘嘶,洋馬,以及馬上的人,都摔在地上。慣性拖著哨兵,翻倒在地上。
那馬上的人從地上爬起來,正準備用腳去踢倒在地上的哨兵,陸達已經趕了上來,一把將那人抱住:“徐撫台,軍營不得馳馬。今天您是撫台,才攔著您,不然直接槍斃。”
那徐撫台被陸達一攔,也冷靜下來了:“哎呀,是我糊塗,朱雀軍真是有細柳之風啊。”
徐撫台今天來也是做了準備的。他沒穿巡撫的朝服行裝,而是穿著一身立領式樣整潔合體的灰呢軍裝,戴著大簷軍帽,挎著西方式的武裝帶。腳下馬靴及膝,馬刺雪亮。本想神情嚴峻昂然馳入了操場!可惜偏偏忘了軍營不得馳馬這一條,滾了一身的土。
徐撫台拍了拍身上的土,低頭看看自己這身行頭,還是很滿意的。筆挺的軍姿,岑亮的馬靴,也是他精心編排的,他選定這麽一套衣服的時候,心裏得意了好一陣。
這就叫震撼力。他覺得對麵兩萬多朱雀軍都被他鎮住了,軍姿都和他一樣站得筆直。
他上的聖旨,已經得了朝廷的迴令:抓緊時間,了解李穎修的事務,幾個月後,李穎修和陸達調走,他便可以接手。
在徐撫台看來,李穎修手上是財,奪了十三行的產業。徐撫台已經和五大家中的幾個人重新聯絡上了,他們都希望徐撫台能給自己做主,收迴產業。等李穎修一走,幾個人就會瓜分南洋實業總局,徐撫台當然也會得一份。
而在陸達的手上,就是軍權了。這個比較麻煩,徐撫台沒帶過兵,更沒有和新式軍隊接觸過,於是,徐撫台開始想辦法。校閱就是第一步。
徐撫台為了這次校閱,專門去了趟澳門,拜訪了一些洋人。洋人告訴他,要打動一個人,最好是直視他們的眼睛。所以徐撫台決定直視朱雀軍兩萬人的眼睛。
他背著手,雙腿自然分開,筆直的站在隊伍當前,眼睛從隊列前掃向隊列之後,久久的沒有說話。隻是冷淡而挑剔的打量著他們。
他覺得已經把兩萬多人看得心裏生毛了,這才開口說道:“都看明白了吧,我就是徐撫台,年輕的,鐵血的徐撫台。”徐撫台幾乎提起了全部中氣的吼了出來,此時此刻的他,覺得自己有一種通過服裝、氣氛、舉止、話語精心交織出來的王八之氣。
“報告!”李雲縱在下麵大吼。
徐撫台很不高興自己的演講被人打斷,但又要做出一種姿態,於是他問:“你有什麽事情?”
“我記得巡撫都是幾十年官場磨練出來,特別年輕的,都是於朝有大功,您有什麽大功?”
“你好大的膽。”徐撫台心裏叫著,但臉上擺出一副沉痛的表情:“兄弟不瞞你們說,兄弟以前的藩台是花銀子買來的,捐官啊,真是本朝弊政,不過兄弟已經做了巡撫了,以後兄弟治下,一概不許捐官。”
“說正題,我誒什麽要來白雲山校閱呢?鴉片之役,讓兄弟明白了,現在咱們的綠營軍是什麽樣兒,八旗又是什麽樣兒。你們當中不少是從那裏出來的,比老子明白。國朝的江山又是什麽樣兒,你們也都明白。練一支強軍出來,或者可以緩衝一下這個局麵……老子說的是或者!楚院台看到了這一點,到京師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組建神機軍。而在這南邊,楚院台不在,老子就要代他,把朱雀軍管起來。”
徐撫台一口一個“老子”,他覺得這樣可以和軍營裏的兵漢們拉近距離。隨後,他冷淡而高傲的揚起了下巴,連這個角度,他都在西洋大玻璃鏡前麵兒練習了許久。雙腿仍然站得筆直。
“話就這麽多,現在我代表朝廷,來管束你們朱雀軍。我就想帶著你們練出這麽一支強軍,報效朝廷,殲殺洋人。隻要忠心跟著朝廷,就能得到最好的裝備,最好的條件。不但如此,你們還能得到潑天的功勞,和潑天的富貴。萬一有那麽一天,等到鐵甲兵艦山一樣堵在大沽口,刺刀象雪亮的叢林一樣排成遮蓋大地的鋼鐵森林,炮彈象暴雨一樣覆蓋整個視線所及的天地的時候…………我將會毫無顧慮的去死!願意跟著我去死的,向前一步!”
等了許久,沒有人動。
“撫台,你說話聲音太小,聲音傳不出去。排比句文氣太重,在軍營說也不合適。”陸達在一旁大喊著。接著,他轉身麵向第一營,喊道:“第一營都有了,原地踏步,1——2!”
哢!哢!整齊的兩聲踏步。
20 槍與炮
4月17日
雖然在吾爾維奇區阿森納兵工廠采購了四千支前裝滑膛伯克式步槍,五百支線膛伯克式步槍。但這個數量是遠遠不夠的。就是京畿的三萬多神機軍,把訓練的消耗考慮在內,也需要至少七萬支步槍。加上南麵的朱雀軍,十萬支步槍才剛剛夠看。
“這是最新的,後裝步槍。”維克斯兵工廠的推銷員謹慎的說,這段時間以來,楚劍功和各個兵工廠打交道,在槍械上已經小有名氣。
m1815,楚劍功想著,全世界最早的後裝步槍,使用紙彈殼。美國人的發明。這支槍並不怎麽好用,射速隻能達到5發每分鍾,相對於英軍普遍裝備的滑膛前裝擊發槍並沒有太多的優勢,紙彈殼又漏氣。因此,這種原始版的產品遠遠不如1842年才出現的德雷澤步槍有名,以至於很多人都以為德雷澤是第一種後裝槍。
但今天,維克斯兵工廠拿了一把m1815來,明顯就是來誆土包子。“將軍,這是全世界最先進的步槍,您看,它是後裝彈,而且使用定裝子彈,士兵省去了裝填火藥的麻煩,非常有利於訓練新兵。”
楚劍功沒有說話,一邊做著的李鴻章問道:“這火器怎麽賣呢?”
聽過了薛若望的翻譯,那推銷員說:“12英鎊,大人,12英鎊一支。我們可以供應一萬支。”
楚劍功心裏一算:12英鎊,那就是六十元,伯克式前裝槍隻要8元,這生意真是好做。
“院台,您看呢?”李鴻章問楚劍功。
“把樣槍留下吧,我們再商量商量。”
等推銷員走後,李鴻章說道:“的確是利器,和我大清的兵丁鳥銃不可同日而語,朱雀軍使用的洋槍,也是不如吧。就是價錢好像貴了些,不知道能不能殺殺價。”
楚劍功沒有說話。按他本來的設想,選定幾把槍,買迴去逆向測繪,自己生產就是了,他這麽頻繁的和英國六家兵工廠接觸,其目的還在找人。找到合適的技工,就什麽都解決了。但一直沒什麽發現。
“不如,我們問問霍頓先生的意見吧。”
李鴻章和那天認識的鮑比霍頓倒是詳談甚歡。霍頓是個老兵,戰場經驗很豐富,英軍的條例也背的很熟。說起戰役典故來頭頭是道,把李鴻章唬得一愣一愣的。霍頓雖然是個老兵,待人彬彬有禮,溫和真誠,性格很討人喜歡。李鴻章幾乎每日,都要拉著薛若望,去拜訪霍頓。
“那你去問問他吧。”
問過迴來說道:霍師傅說,後裝步槍雖然新奇,但不太實用,大軍作戰,還是要靠隊形嚴整,號令整齊
“不著急,我們可以慢慢選。”楚劍功迴答他。
過了兩天,楚劍功又去阿斯頓維拉看野戰炮。
“m1835,最新型的十二磅榴彈炮。”阿斯頓維拉兵工廠的技師們把楚劍功帶到靶場。
m1835?讀過南北戰爭相關曆史的楚劍功一眼認出來,這在美國被稱作m1841,是南北戰爭早期的主力野戰炮之一。
在戰爭中,有幾個令人難以置信的記載,炮手把山地榴裝在騾子背上發射,嚇得騾子四處狂奔或滿地打滾。其中一例發生在1864年的本頓堡,炮手們向來訪的印第安人演示開炮。一門還馱在騾背上的山地榴被填入炮彈,點火時用的是一段火繩引信而不是能夠立即發射的**。火繩燃燒發出的嗤嗤聲把可憐的騾子嚇壞了,開始轉圈,於是炮口也不停指向各個方向。結果所有的人散開臥倒,有幾個還跳進了一旁的密蘇裏河。幸運的是,火炮最終發射時,騾子正拱著背,炮彈打在一旁的地上,無人傷亡。
總而言之,這種型號的火炮很輕,12磅山地榴的炮身長38英寸,重220磅,車輪直徑38英寸,全重507磅。三頭騾子就能駝走整個炮以及兩個彈藥箱。
較輕的重量,讓它的射程變得很短。理論射程也隻有1000碼,而實戰射程肯定不到,因為在另一個時空的南北戰爭中,這種山地榴多次被步槍壓製。
楚劍功心儀的是另外一種十二磅炮:m1857拿破侖加農炮,可是,光看名字,就知道這種加農炮要在十幾年後才能研製出來。
“我已經把龔振麟弄到了廣州,再從英格蘭找些技師迴去,應該能把m1857拿破侖加農炮研製出來吧,這種山地榴,看起來挺新鮮,實際一點都不實用。”
“院台,我看這炮不錯啊。”看過試射以後,李鴻章說:“就說這霰彈吧,一次裝148枚,就等於148支洋槍齊射,射程比洋槍還遠兩百碼。”
霰彈,齊射,碼。李鴻章新學了不少東西嘛。
楚劍功一想,這個時代的東西,自己無論如何看不上眼,但也不可能穿越幾十年達到19世紀晚期的水準。而且這山地榴的炮彈種類繁多,霰彈,榴彈,榴霰彈,定時彈。買迴去一些用來訓練炮兵挺不錯的。
“那就定一些吧。”
“定多少門?”
“神機軍三個禦前親兵營,八個旗,各有一個炮兵參領……”楚劍功口裏算著,“給神機軍配十一個炮兵連,朱雀軍配五個,幹脆,一百門炮吧。湊個整。”
“每門炮,包括炮身,炮架,工具箱。算五十英鎊。”
“不要工具箱。”楚劍功甚至連炮架也不想要,隻要炮身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