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書廠


    “好辦,澳門有不少洋人傳教士,這些傳教士都好為人師。我們可以拜他們為師,先讓他們給我們講這些書,我們一麵學習外語,等學會了,就可以自己讀這些書了。”


    “好!好!讀萬卷書,行萬裏路。一千五百冊洋書,怎麽也能算三千卷了。”徐繼佘容光煥發。


    李穎修卻歎了一口氣。


    “老弟,何故歎氣?”


    “我在想,古人有雲,讀聖賢書,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我讀洋書的目的,也是為了治國平天下。可是……”


    梁廷楠插嘴道:“老弟的才幹,已經天下知名了,你這麽年輕,已經做到了按察使,遲早要封疆一方。就是入主軍機,也非難事。”


    徐繼佘卻有點明白李穎修的意思了:“老弟是覺得,讀洋書的人太少,人才不夠用吧。”


    “鬆龕兄目光如炬。”


    “那老弟有什麽想法。”梁廷楠問道。


    “章冉兄貴為學台,不知道能不能辦一所新的學校,先隻開設外語一科,專門培養精通外事的人才。以後教師多了,再設文法理工商諸科。”


    “這倒是個好方法,隻是,本朝科舉沒有外語,會有人來讀嗎?”


    “包食宿,不收學費,藩庫再撥些銀子,給他們做生活費,讀書出來,便收到通商善後衙門裏做事。這等出路,未必差過那些候補道。”


    “老弟你早就打定了主意,要盤剝我這藩庫的銀子吧。”


    “我這小小伎倆,逃不過鬆龕兄的法眼啊。”


    “那這學堂叫什麽名字呢?”


    “就叫‘廣東綜合文理通商大學’吧。簡稱綜商大學,校址就設在海珠好了。”


    幾下說定,皆大歡喜。


    第二天,徐繼佘和梁廷楠相約來到李穎修的李氏船行,看到整整一間房子的書籍,兩人眼都直了,兩眼直放光。真是愛書之人哪。


    李穎修也不含糊,在澳門請了兩個葡萄牙籍的家庭教師,專門給兩位大人口譯,兩位大人記錄和潤色。


    “依照小弟的意思呢,鬆龕兄專門翻譯法語書籍,章冉兄專門翻譯英語書籍,這樣能夠較快的形成語感。”


    “好啊,好啊,老弟想得真是周到。”


    “鬆龕兄,小弟以為,你先翻譯這一套書比較合適。”李穎修將四大厚本法語書放到了徐繼佘的麵前。


    “這一套書是什麽?”


    “這是由法國前任首相梯也爾於1825年所著的《法國大革命的真相》”


    “那我翻譯什麽?”梁廷楠興奮得像個孩子。


    “章冉兄,你還是讀這一套英文版的《1796年拿破侖·波拿巴的意大利遠征》,《1799年》,《1812年》,《萊比錫會戰軍令分析》吧。這是美國人送的,黃埔講武堂等著用呢。”


    “原來是兵書,好好好,我盡快翻譯。”


    “每天我們就來這裏看兩個時辰的書?”


    “兩位兄長盡管把書帶迴去,家庭教師我已經和他們說好了,到兩位府上去服務。”


    “哎呀……官署裏住個洋人?這不太好吧。”徐繼佘有些躊躇。


    “鬆龕老哥,你怕什麽,君子坦蕩蕩。”


    “也對,那我們就把書帶迴去了。”


    兩人告辭以後,施策走了進來:“李大哥,易水來了。等了好一會了。”


    “那叫他進來吧。”


    易水,是李穎修手下的航海長,常年跟著李穎修跑碼頭,英文法文都不錯。


    李穎修溫和的讓易水坐下,開門見山問道:“易水,你上次和我說,不想在船上幹了。”


    “李大哥,我跟你說實話,真不想跑碼頭了。但是如果李大哥手頭缺人,我就繼續在船上幹下去,心甘情願。”


    “好。你不想跑碼頭,那就別跑了,在廣州城裏幫我做事。”


    “那好啊,李大哥。”


    “是這樣,最近呢,洋人送了一千多本書來,這些書很重要,可都是洋文,要找人翻譯……”


    “李大哥,我可以翻譯,但是,一千多本,我一個人忙不過來啊。”


    “不,你不用翻譯,你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李大哥,你說。”


    “翻譯的過程是這樣,先由外國教師把洋文口譯成中文,然後有兩位老學究呢,再按照中文的形式,整理成通順優美的文章。這樣就會有幾個問題。”


    “我知道,口譯和筆錄,以及撰文的過程中,會出現偏差,譯出來的意思就變了。”


    李穎修笑了:“這隻是其一。其二呢,洋人嘛,你也打過交道,有的是真直爽,有的呢,悶著壞,特別喜歡在文字上做手腳,譯書的這兩位家庭教師,雖然據說人品不錯,但我們以前沒打過交道,所以要防著點。”


    “第三,翻譯的這兩位學究,都是朝廷的官員,不管他們本心多麽公正,一定會受到他們從小就讀的四書五經八股文的影響,洋人書裏的某些觀點,他們可能無法接受,或者理解不了。”


    “我明白了,”易水說,“李大哥你需要一個把關的人。”


    “很對,我會辦一家印刷廠,設在東山,就叫東山圖書資料廠,簡稱東廠。那些翻譯好的書籍,都會送到東廠,印刷出來。而易水,你就要在印刷之前把關。我任命你為東廠校檢”


    “李大哥,別的都好說,如果文句不對,我大致能看出來。但我的文言不太好,我就怕弄錯了兩位學究的意思。”


    “不要緊,我告訴你一個方法。”李穎修從桌子下麵翻出一張紙來,“這張紙上,寫滿了敏感詞。每當你在書稿中看到這些敏感詞的時候,就要格外小心,仔細斟琢,如果拿不定主意,就拿來給我看,我不在的時候,給鈞座看。”


    “這就簡單了,”易水鬆了一口氣,接過敏感詞列表,愛不釋手。


    “哎,你別光把精力放在找敏感詞上,關鍵還是要從全文來理解。”


    “我明白,李大哥,你放心。”


    “那就好,喔,對了,我這裏有些西洋點心,是那兩個教師從澳門帶過來的,葡式蛋撻,你吃一個。”


    “謝謝李大哥。”


    “慢點吃,慢點吃,以後就是東廠校檢了,吃東西要有個吃相。”


    “李大哥,校檢是不是東廠的頭?”


    “不是,東山圖書資料廠有很重要的任務,東廠都監有嚴格的要求。易水,你還年輕,知識積累也不夠。但如果你努力讀書,以後成為都監也說不定。”


    65梟雄


    8月8日


    “總督大人,尊奉貴國皇帝的諭旨,我特地前來廣東,與洋務通商善後使談判,商議簽約事宜。”擔任翻譯的傳教士向兩廣總督徐廣縉解釋道,這位通譯的雇主,正坐在徐廣縉的對麵,一位英姿勃發的白人大漢。


    “啊,這個,既然是皇上的意思,本督自然稟行。來呀,去請李按察使。”


    李穎修接到徐廣縉的傳喚,一頭霧水:“哪來的外國使節?居然先去了京師,再來廣東?”


    那送信的家人說道:“杲台,聽說是羅刹人。”


    羅刹?俄羅斯人?他們不是和清廷打了很久交道麽?為什麽不在京師就地處理?李穎修帶著疑問,到兩廣總督府去見了那俄羅斯使節一麵,約定了雙方後天開始談判。李穎修轉頭就去找楚劍功。


    “俄國人居然跑來了,這也太早了吧。”楚劍功慢慢說道:“我記得毛子否定《尼布楚條約》,最早提出重劃邊界是在1853年,雙方在安集延開設互市。而正式開始談判邊界問題,是在一八五八年,《璦琿條約》割了黑龍江以北。這曆史變動也太大了。”


    “我見到那個俄國人,他說,對你和朱雀軍是久仰了,從他出發的時間算,他是在今年年初,也就是收到浙東和虎門戰役的消息以後出發的。看來,是受到了你的影響啊。”


    楚劍功笑了笑,問:“這毛子叫什麽?”


    “尼古拉,尼古拉耶維奇,穆拉維約夫。”


    “原來是他?”


    “你知道他?”


    “他現在還年輕,不過在另一個時空,二十年後,會得到一個封號,阿穆爾斯基伯爵。你知道是什麽意思嗎?”


    “阿穆爾,阿穆爾河是黑龍江,阿穆爾斯基伯爵就是黑龍江伯爵的意思。”


    “聰明。上道。”


    “原來從中國東北切走黑龍江以北,烏蘇裏江以東的一百萬平方公裏的,就是他啊?”


    “答對了,沒有獎品。”


    “那我們是不是現在就把他五馬分屍,以絕後患呢?”李穎修半開玩笑的說。


    “你不是吧?你以為殺了穆拉維約夫,就能阻止沙俄在東方的野心了?”


    “開玩笑嘛。不過這個穆拉維約夫,你有了解嗎?”


    “此人堪稱一代梟雄。19世紀,美國西進,殺得血流成河,天怒人怨。得到的土地也不過四百萬平方公裏。穆拉維約夫從清國割走一百萬平方公裏,從千島群島北部驅逐了日本人,完全控製勘察加半島,也有三百萬平方公裏了。無聲無息,神不知鬼不覺,仿佛俄羅斯在遠東和勘察加的土地是‘自古以來’就有的。如果他奪取的不是中國的土地,說他是現代班超也不為過。”


    “果然是一代梟雄。你認為,他現在出現在廣州,意味著沙俄要提前動手了麽?”


    “不知道,等我想想,現在的沙皇是尼古拉一世,他在位期間,最有名的是……”


    “克裏米亞戰爭。”


    是啊,按常理說,俄羅斯現在的目標應該是土耳其的南高加索部分,解放亞美尼亞的斯拉夫兄弟。


    “說到克裏米亞戰爭,我倒想起來另一件事,就是在克裏米亞戰爭期間,英法軍隊圍攻勘察加半島,穆拉維約夫通過黑龍江,向勘察加半島運送物資。”


    “你想說什麽?”李穎修有些沒想通,“說明穆拉維約夫英明神武麽?”


    “自然不是,當時,進攻勘察加的英法軍隊大約有幾千人,勘察加半島在穆拉維約夫的支援下,俄軍守住了。那麽,我們大致上可以推斷,俄軍也有幾千人。”


    “我明白了,你是說,按照十九世紀中期的航行條件,黑龍江已經可以為幾千名俄軍提供補給!”


    “而幾千名西方軍隊,已經足夠橫掃大清,如果朱雀軍不參戰的話。”


    “也就是說,穆拉維約夫現在完全有力量帶領幾千俄軍進攻清國,特別是在東北。”


    楚劍功一個激靈,跳了起來:“樂楚明!”


    “到!”樂楚明應聲而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839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引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引弓並收藏1839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