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著劉正的目光,眼中哀怨盡去,輕啟紅唇樊氏低聲道:“侯爺,我在這裏過的很好。如果不是侯爺嫌棄養著我太過無用,我….是絕不走的。”


    說著,樊氏自嘲一笑道:“況且我也清楚,我這張臉,卻絕不是侯爺說的風華正茂如此簡單,應當算是禍水。”


    接著,樊氏又是嫵媚一笑,道:“畢竟,這個世界上像侯爺如此君子的人,可是不多。”


    幾句話,變了三張臉,劉正看的目瞪口呆。良久後,才口不對心道:“隨便你了。”


    居然說老子是正人君子?要不是老子當初,引你進來的時候,擺出過一幅淡漠的模樣,恐怕早就忍不住xxoo了。現在隻是熟了,不好下手了而已。劉正心中憋屈的想著,但是,但是還是有那麽一點喜色從心底升起。


    或許,老子真的是不太擅長,把手中的女人推出去吧。


    劉正變換的神色,樊氏都看在眼裏,那點喜色,也是如此。再次嫵媚一笑,也不點破。她覺得,兩人這個樣子也不錯,朋友不是朋友,男女,又沒有男女的那種感覺。


    或許,這算是知己吧。


    隻是,他要去戰場了嗎?樊氏的心中又升起了一股擔憂,但是別說自己不是他的什麽人了,就算是妻,恐怕也不能妨礙男人在縱橫沙場的意願吧。


    眠著嘴兒,樊氏低聲道:“我再為侯爺彈一曲吧?”


    “嗯。”


    ……………………..


    那一晚,劉正還是沒有做出不軌的舉動來。雖然說劉正自信自己就算是有那種念頭,樊氏也不會反抗。


    當初,這位女子就是打著自動獻身的主意才進候府的呀。


    逞一時之快有什麽意思,女人,特別是漂亮的,能令他劉正為所欲為的女人,劉正有無數。多的數都數不清。


    但能彈的一手好琴,能坐下來談談笑笑的,卻沒有多少。


    隻要樊氏沒有出府的欲望就好了,是否更進一步都無所謂了。


    自己其實還是那個本色。占有欲強大的廢材。


    坐在馬車上的劉正聳著肩膀道,有些自嘲的想著。


    “君侯又走神了。”旁邊,響起了王九的低笑聲。


    迴頭瞪了眼這家夥,劉正低聲道:“本侯爺這是興奮的,你看看腿兒都抖著呢。”說著,劉正故意的抖了抖大腿,以彰顯自己這是處在極度興奮的狀態。


    “侯爺真乃英雄。”王九立刻道。


    劉正翻著白眼。轉過頭,不理這家夥了。


    不過,這是慢啊。看著前後一條長龍,劉正感歎了一聲。


    今天是正式出征的日子,但是此戰,事關重大。對於楚國的興亡有著決定性的作用,劉備重視之極。


    一路上擺出大場麵,從王宮出發,一直到城外的大營。要親自升帳點將。


    君王出行,有百官,仆人更是無數。這速度自然慢。


    第三百三十六章    假節鉞


    遠方一座上掛著鎮南字樣帥旗的大營,遙遙在望。長達數百丈的隊伍也緩緩的停下。


    劉備以下的文武百官,隨著劉備慢慢的踏入營地之內。


    從城內到達城外大營,大約用了一個時辰。


    真是麻煩。劉正心下嘀咕著,腳下卻是不滿,跟在劉備的屁股後邊走著。


    左右則是關羽張飛這些人。


    而大營內的校場中,三萬大軍林立,各個衣甲鮮明,兵器森寒。一座高大的點將台,立在三萬大軍的前方。


    此點將台宏偉而肅穆,每擱九個石階,都有兩名軍士分兩旁而立。


    這上邊是劉備該站的地方,而劉備以下,卻是以劉正為首,領著百官,在點將台下站著。


    劉備則穿著王服,頭掛冠名,一步步的踏上點將台。


    上台之後,劉備肅穆的掃過下邊林立的士卒。滿意的點了點頭。


    兩年來,這群士卒確實被劉正給訓成了精銳。隱隱有殺伐之氣從這些士卒的眼中透出,這是兩年前的那場荊南大戰得到的一份煞氣。


    就是這份煞氣,讓這三萬大軍,比之一般訓練而成的精銳要強。堪稱是楚國的絕對精銳。


    但是,這三萬大軍可是用數萬人的性命換來的。搖想著兩年前的那件事兒,劉備心中還是有點惱怒。


    淡漠的掃了眼下方站著的劉正,這點將台高達十丈,他也不怕這副表情會被劉正給察覺到。


    “自當今天子登極以來,天下已然大亂。群雄並起,百姓顛沛流離。宗室已然不存。如今尚存者,唯孤王與劉益州爾。如今米賊張魯悍然動兵欲侵吞益州。其心惡毒。人人得而誅之。”說著,劉備話鋒一轉,對天搖搖一拜,厲聲叫道:


    “孤王當上乘天命,討伐之。”


    “鎮南將軍。劉正何在。”


    “末將在。”


    早有準備的劉正立刻上前一步,大聲應道。隻是心下卻是嘀咕,堂而皇之啊。什麽同宗不同宗,明明是打定主意了要吞兄弟的地盤了。


    “孤王賜你節鉞,率所部三萬大軍,前往培與劉益州會合。”劉備點頭大喝道。隨即,又轉頭道:“來人,取節鉞來。”


    “諾。”劉正應了。並且恭恭敬敬的接下了一個侍從奉上的節鉞,所謂節鉞又稱假節鉞。比之劉備先前賜給的節杖的檔次卻是高了一籌,後者隻能殺兩千石以下的官員,這假節鉞卻是能殺持有節杖文武大臣的權利,堪稱尚方寶劍中的尚方寶劍。


    在原來的曆史上,也隻有坐鎮荊州的關羽才擁有。


    在握著這柄假節鉞的一刻,劉正的心卻是平靜的可怕。早年的那種榜上大腿的感覺缺缺。


    沉重啊。緊緊的握著,劉正心下嘀咕道。


    賜給劉正假節鉞隻是開頭,接下來的還有複雜的程序。演習兵馬。待劉備鑒賞。看的順眼了再賜下賞賜等等等等…….。


    當劉正口幹舌燥的劉備才一聲令下,迴王宮。


    苦笑的看著大隊人馬又返迴襄陽,真他媽的繁瑣啊。


    “下官祝昌邑侯早日凱旋而歸。”旁邊突兀的響起了一陣平淡的恭賀聲。


    劉正的麵色一變,有些陰森的轉過頭來,毫不掩飾的厭惡的看著此人,三角眼,一幅猥瑣的模樣,赫然就是張允。


    這丫得真是陰魂不散了。掌管府庫的官員之一,軍中一切的軍糧用度,兵器配置都有他的身影。


    如今,大軍出發在即,這家夥被劉備給留了下來,看看還有什麽需要補充的東西。


    迎著劉正厭惡的目光,張允坦然的迴望著。他與劉正的關係算得上是撕破臉皮了。唯一讓他慶幸的是劉備居然維護了他。


    他也光棍,在衡量了下得失之後,立馬就投桃報李,擺出一副忠狗的模樣,使出他舅舅蔡瑁的幾分本事,刻意巴結。


    居然做到了如今的地位,府庫啊。等於是劉正這廝的輜重都得從他這裏得到。每一次見到劉正,他都有種吐氣揚眉的感覺。


    張允坦然的目光,讓劉正越發的不爽,這家夥,每次見到他都是這樣的目光。


    這種態度啊,等於是在說你這昌邑侯也不過如此,沒什麽好怕的。純粹是在惡心人。


    看了一會兒,劉正不陰不陽道:“多謝張大人吉言了。”頓了頓,劉正又笑道:“不過啊,你也知道本侯我大手大腳慣了。兵器這些東西,這也消耗的厲害。隻是最近啊,有些頭疼鬧熱的,居然忘記了派人去府庫補齊。”


    說著,劉正還饒有意味的看著麵色一變的張允。


    讓你惡心人。


    咬著一張大嘴,張允明知道劉正這是在刁難他,卻是不敢有絲毫的怠慢,此次出征事關國運,劉備正式無比。


    要是劉正搞點小手段,說他克扣兵器。那他的好日子就到頭了。


    張允有些後悔在這種時候挑釁劉正了。至少,至少也是在這場戰爭結束之後,才能吐氣揚眉,給這位昌邑侯下眼藥。


    不得不說,張允這個人還是繼承了蔡瑁的幾分嗅覺的,他隱約的察覺出了劉備對劉正的不信任,才保下了自己,並且掌管府庫。抓住劉正的命脈。


    入川,這場戰爭關乎國運,暫且不說。成功了尚好,劉備可能隻會雪藏劉正,讓他沉靜下來。但要是失敗了。那結果。


    哼。張允冷笑一聲。


    麵上,卻也是一變,帶著些許的恭敬道:“敢問昌邑侯,還缺多少兵器?”


    心中已經有了劉正大肆刁難的準備了。


    “弓六千,箭矢十萬隻。長矛一萬。”劉正不緊不慢的報出了一個驚人的字數,劉正清楚的知道府庫內的兵器已經不多了,楚國雖然富庶,並且強大。但是大軍也不少,十萬多啊。


    每天訓練所消耗的兵器就不計其數。


    不過這關他什麽事兒啊。


    這事兒劉正其實也不是第一次幹了。看著張允膩不爽,時不時的就會敲打一番。隻是這次,數量大了點而已。


    說完,劉正笑嗬嗬的看著張允。眼睛半眯著,看起來一團和氣。


    “請昌邑侯放心,一個時辰之內,馬上運到。”看著劉正的這副表情,張允卻是半點抵抗的意思都沒有,他知道關乎這場戰爭的時候,劉備是毫不猶豫的支持劉正的。


    現在猶豫,絕對會招惹劉備的不痛快。對於他來說,劉備的不痛快,絕對是滅頂之災。


    張允的爽快,到是讓劉正一愣,掃了眼張允,劉正沉吟了小會兒,就猜了個七七八八,同時心中升起了一絲感歎,這家夥,走的路,是我的老路啊。


    看似風光,但是離了劉備就什麽也不是。


    這時,張允匆匆道:“下官先走一步了。”


    “嗯。”劉正應道。這一會兒,看著張允的背影,到是有了那麽點同情的味道。


    第三百三十七章     出征


    這次張允不僅答的幹脆,做的也很幹脆。隻一個時辰的時間,就把劉正需要的兵器運了過來。


    劉正暗自估量了一下,這估計是府庫內的最後一批兵器了。要是哪天,楚國的各位驍將們見自己手下的兵器輜重不夠用了。趕忙去府庫提取,結果一定傻眼。


    想著到時張允對著驍將們苦苦解釋的表情。


    嘿嘿。劉正古怪一笑,起身返迴大營。


    一個時辰之內,剛好讓大軍開拔。


    三萬大軍,劉盾已經領著三千人,作為先鋒,在前邊搭橋鋪路。大軍走在中間,後邊則是數千農夫,拉著車,載著營帳等物資前行。


    這是劉正第二次獨自領大軍出征,比之荊南一戰時,要穩妥的多。綿延不絕的大軍緩緩推進,走的有條不素。


    …………


    成都,劉府。


    張鬆一臉喜色的從正廳內走出,望了眼東邊方向,駐足了小會兒,隨即快速離去。孝直啊孝直,劉備能否入蜀就全看你的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大騙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十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十十並收藏三國大騙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