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說起來,強龍壓不過地頭蛇啊,這幫家夥現在都是一副衰樣,在劉備的強勢下戰戰兢兢,但難保有一天出個強力人物啊。
何況,蒯越這老頭德高望重,親自找來,哭著喊著要讓他接收勢力,總不能一言迴絕吧?
這到是個難題啊。
有句話說得好啊,政治是個練太極拳的好東西,在這玩意裏邊呆久了的人,各個都是耍太極的高手,有的還是絕世高手。
動將起來山唿海嘯,有不世的威風。
劉正雖然不是高高手,但是一般的好手還是有的,打太極誰不會啊。
劉正隨即就想到了某個自稱寂寞了的姐兒。現在想想,還有從這些天他細心的打探之下,發現者姐兒每天確實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
堪稱良家婦女。恐怕真是寂寞了。這女人一寂寞是非常可怕的。不會給老子唿朋喚友帶綠帽子吧。
這種結果,是劉正這個大男人主義的家夥絕對不允許的。
當初的條件或許太苛刻了點,嗯,讓她出來攪和一下,漲漲威風也行啊。反正是逃不出老子的手掌心了。等再過幾天老子有力氣了,就讓她珠胎暗結,徹底的綁在老子的身上。嗯嗯。
把皮球踢到她那邊,讓她玩玩太極把。絕對有益身心健康。
“嗬嗬,異度先生所言有理。”劉正說得話讓蒯越頓時覺得一喜,但臉上卻是淡定的很。看起來很鎮定,似乎劉正的反應在他的意料之內。
因為,這誘惑實在是太大了啊。
但劉正的下一句話,卻讓蒯越感到意外。
“但是就如先生所言,主公要立國,手下就要有很多職位,很多勢力。才能方便主公掌控,這是法家的權術。但要是我來掌控荊州士族,迎頭而上,恐怕…..嗬嗬嗬。”劉正嗬嗬笑著,聲音不冷,但是卻很高亢。
蒯越的臉色一變,這是明顯的拒絕信號啊。一家獨大的話,絕對會讓上邊忌憚,但他蒯越當年能養出一個蔡家來,自信今日也能再養一家出來。
隻是需要時間老培養另一個蔡家,這中間的時間,恰恰需要劉正頂著。
但還沒容他把心中所想說出來,劉正就笑著道:“但是要想保住整個荊州士族,不受主公忌憚。也並非找我啊,蔡家才是更好的選擇。”
“操德是說?”
“我與蔡瑁是死敵,但蔡氏卻是我嫂嫂啊。。主公與蔡家也是無冤無仇啊。”劉正笑著道。
蒯越眼前一亮,隻覺得豁然開朗。劉正自稱與蔡氏無仇,那就好辦了,蔡家雖然勢力已經不在,但是號召力還是有點的。
荊州士族早在十幾年前就被切割成兩塊了,現在勉強是合在一起,在劉備的威嚴下互相融合。
但未必就不能再分割啊。如此,一隻龐然大物就變成了兩頭巨獸,劉備也應該安心了。也不需要緩衝的時間。一切都也迎忍而解了吧。
有劉正的這一句,我與蔡氏無仇,一切都變得簡單了。
第一百六十六章 勸進
劉正看著蒯越離去的背影嘿然一笑,打個太極其實挺簡單的。隻是這丫的雖然目的不純,但是他下邊的整個勢力確實驚人,整個荊州士卒集團啊。精英可能沒多少,但勝在人多,在不久的將來絕對是劉備新國的中間勢力啊。
龐然大物。
但是一想到如果自己站在前台的下場。嘿嘿。搖著頭,現在這樣做算不錯了,如果蒯越就會把荊州士族的力量重新分裂,一大部分人重新投奔蔡家的手下。
這樣對誰都好。
當然,如果荊州士族的力量能夠投一半到蔡氏這邊,嘿嘿。那不就等於是咱的力量嗎。
這日,是大殿議事的日子。隨著劉備入主襄陽,並且出現穩定態勢以來,這樣大殿議事的日子十天一次。
討論的都是州政方麵的事情。如果換成一天一次,也就相當於早朝吧。
如今大漢這麵旗幟的威嚴已經消散殆盡,劉備乘機崛起,在荊州士人中有相當一部分人支持,這些人不同於蒯越等地方士族,大多都是由於北方戰亂流落到荊州的士人。諸葛亮,徐庶就是其中代表。
隨著劉正閉門不出,拒無數人與門外,卻接見了簡雍等劉備心腹之人的消息散布開來之後,關於劉備是否稱王的暗流,這才真正的再襄陽散播開來。
“看來主公心意已決了。”徐庶與諸葛亮走在較為靠前的位置,看了眼走在前邊,昂首闊步,顯得毫無異樣的劉正,徐庶輕聲道。
“漢室已名存實亡,確實需要一麵旗幟來對抗曹賊了。”諸葛亮輕聲迴應道。
相視一眼,兩人暗自點頭。
“蒯先生,今日的氣氛實在是異常啊。”蒯越穿著一身別駕的官服,名義上是劉備之下的第一人,自然是走在前邊,是文官之首。
荊州士族中的中流砥柱韓嵩微微靠前道,他到是個堅定的降曹派,但現在曹操都已經被打到北方了,行事不由人啊。
今天議事又見劉正赫然在列,劉備的一些心腹大將,如本來暫時負責城防的關羽,在外收攏大軍的張飛,都在。
心中隱約覺得有大事要發生。
“今日議事必定有人衝鋒陷陣,勸進主公稱王,我等隨流而上即可。”蒯越道了一聲,便不在理他,眼觀鼻鼻觀心的走著。
“稱王?無想到荊州會是這番局麵。”韓嵩目光一凝,暗自一歎,但見蒯越不再多言,也就暗自收斂起了心神,緊步跟著。
劉備的新府不大,眾人從門口到正廳也不過是片刻時間。
跟在一些人屁股後邊,劉正走入了正廳,文武分開後,當仁不讓的坐在第三席,前邊隻有個關羽與張飛。
這屁股還沒坐下,他就感到了正廳內的無數眼神或暗自,或明目張膽的打量著他。事到如今,沒有得到確切消息的也隻是一些三流人物了。
劉正哪有心思應付,幹脆半眯起眼睛,裝作神遊天外。
少一時,劉備也是一身正服的走了進來,臉上紅光滿麵,走起路來可謂是龍行虎步,看起來遇到了人生又一春一般。
稱王立國啊。算是坐實了他大漢皇叔的身份,跟又一春也差不多了。劉正心裏暗笑。
“異度先生,可有未處理的要事?”劉備也明白今日的不同,但是事情要一步步來,按耐下心中激動,淡然的對著蒯越道。
“報主公,自荊州大變主公入主襄陽之後,襄陽,江夏,南郡,上庸一帶都還算安穩,但是荊南四郡,長沙,武陵,零陵,桂陽等太守卻態度不明,如今曹操已經被走多時,東吳也已經撤兵返還,此四郡,當如何處置?”蒯越穩當的道,絲毫沒有大變在即的異樣。
劉正看了眼,暗自讚歎。不愧是經曆過無數大風大浪的人物啊。
“諸位以為如何?”劉備不動聲色道。
“那還用說,大哥隻要給我三千兵馬,這四郡太守一個不留,都給大哥抓來。”張飛嗬嗬粗聲笑道。
劉正白了他一眼,這家夥脾氣一點都沒變,沒事搞點幽默來。再也不看這個幽默的漢子,劉正把目光微微的瞥向王粲。但卻見這家夥眼神緊緊的盯著他,一點都沒有上陣的意思。
這家夥,不會是連蒯越的這點意思都不知道吧?老子都看出來了。劉備稱王需要理由啊,笨蛋。
沒辦法,隻有自己先上了。
“咳咳。…”劉正捂著嘴咳嗽了一下,吸引了大廳眾人因為張飛的幽默改變了方向的目光,等到差不多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他身上之後,劉正這才肅了肅容顏,舉止有度的對著劉備舉拳道:“此四人乃大漢太守,上聽令於漢,下順名義。如今兄長雖為荊州牧,然北方曹賊更是丞相,如此,此四郡太守自然蛇鼠兩端。”
“好。”蒯越心中叫了一聲好,他說出這件荊州四郡的問題,其實就是看出了這中間大有可為。劉正沒有跟他商量今天如何作為,但卻從他的說的事中尋找出劉備稱王的理由,真是急智。
劉備的眼睛也是一亮,來了。但令他遺憾的是,劉正的話僅止步在這裏。他把眼神微微的瞄向了落座在靠後位置的王粲身上,意思是該你上了。
“軍師將軍所言甚是。主公如今隻擁荊州牧之名,也隻是荊州民眾共同推舉,而沒有受到朝廷的授命。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就算是主公擁兵千萬,威嚴蓋天,但有些人還是會心向朝廷。”王粲雖然敏感少點,但是反應與口才卻是有,頓了頓,緊接著道:“就算是主公被授予荊州牧之位,但也高不過曹賊。如此,有些人還是會心向朝廷。”
話中之刺,直指被曹操掌控的朝廷啊。劉正暗自點頭。
“主公出身漢室,乃先中山靖王之後。當世天下又奸臣當道,戰亂連年。直此天下興亡之即,主公當順天意而為挺身而出,承王位,進一步號令天下諸侯。”可以說是越說越順口,直到最後,王粲幾乎是聲嘶力竭,並且緊緊的伏在了地上。
衝鋒陷陣,莫迴頭。幹得好。劉正心中大讚一聲。總算是進一步了。雖然有些偏差,但是步子卻是對的。
老子的侯爺夢啊。劉正半眯的雙眼豁然大睜,盯著劉備精光閃閃。
...........
不知道怎麽迴事,俺覺得疲軟,疲軟,非常的疲軟。真難寫啊。
第一百六十七章 楚王
隨著王粲急昂的勸進詞,一時間正廳內落針可聞。不管是知道消息,還是不知道消息的,在這種主上進位為王的時刻麵前,都有些難以自己。
或求富貴,或求理想,或單純為劉備的人格魅力所感動,或不得已而投降的人。一切一切圍繞著劉備身邊的臣子們,一時間都不知道該如何是好的感覺。
而劉備是在等,在等更進一步的勸進,冷靜,冷靜。寧為雞頭不為蛇尾。這是劉備一聲的夢想,輾轉天下十數年才等到的機會啊。劉備的心中不停的叫自己冷靜,冷靜再冷靜。努力的維係著麵部淡然的表情。
而首先反應過來的還是蒯越,他首先是看了眼劉正,眼神示意。
劉正卻隻是搖了搖頭,第一個勸進的好像不能是他,一定要是個世家長久的人物,就算是地位再高的人也不行。
隨即,劉正又對著蒯越挪了挪嘴唇,點著頭,
荊州別駕臣蒯越,附議。
軍師將軍臣劉正,附議。劉正隨著蒯越的腳步,來到了正廳正中跪在蒯越的身邊叩拜道。還是第一次這麽正中的給劉備下跪,有些不習慣。
不過今次過後,這君臣名分才算定了下來。算是一國了。以前的其實都不算。
漢壽亭侯蕩寇將軍臣關羽,附議。
張飛。附議。
糜竺。附議。……….
先是一係列的劉備心腹,隨後才是荊州的一些降臣。直到正廳內的眾人統統的跪在了劉備的麵前,才算禮成。
曆史上所謂的三推四讓,其實都是漢代之後的事兒。劉備在曆史上,對於大臣們的勸進,根本就沒有推脫過。隻是說了一番冠冕堂皇的話之後,就戴上了王冠,成了漢中王。
現如今,雖然曆史有了較大的偏差,但是劉備的性格行為方式都如同曆史上的一樣,緩緩的掃視了眼伏了滿地的臣子們一眼,才開口道:“既群臣附議,備雖才德不足,但為漢室計,當仁不讓。”
雖然從了,但是把漢室掛在嘴邊的毛病還是沒改。
群臣勸進,主上答應,你情我願啊。
也在今日,劉備稱楚王,帶上王冠,擺壇告天地。
隻是這祭文真的好長,還沒等劉備念完,天差不多就黑了。
“媽的,看來大封群臣的事兒,得明天再說了。”劉正站在靠前的位置,眼看著簡雍肅然的念了好長一段的祭文,差不多都快到天黑了,隻覺得腳酸。心中還有點不爽,老子的侯位啊。
與劉正的心不在焉不同,劉備可是春風得意,肅然的站在祭壇中央,看著簡雍念叨著事先就已經準備好了的祭文,心中隻覺得一股蓋天豪氣升起。
如今,我也是漢室分支了。
微微掃了眼站在他後邊的一大幫臣子們,恰好就看到了劉正有些心不在焉的模樣。也算是“深知”劉正放.蕩的個性,沒覺得劉正有什麽失禮的地方。
隻覺得有些好笑,隨即,劉備想到了張飛昔日跟他談起過劉正的理想之類的事情,心中暗思。如今大事才初起,劉正所說的鼎足而立的計劃也隻是實現了一部分,作為這個計劃的製定者,劉正的重要性與日俱增。
如今我已經稱王,也是該好好犒勞籠絡他的時候了。
喜錢財,好封侯。劉備心中暗自點頭。
當黑暗徹底的蓋住了太陽的時候,簡雍念了幾乎半個時辰的祭文這才到了尾聲。
念完之後,群臣三唿大王,這才禮成。
出乎劉正的意料,下祭壇的那一刻,劉備撇開一眾大臣,隻拉著劉正的手,鄭重道:“你我兄弟,乃是同宗,如今兄為王,正弟必為侯。”
何況,蒯越這老頭德高望重,親自找來,哭著喊著要讓他接收勢力,總不能一言迴絕吧?
這到是個難題啊。
有句話說得好啊,政治是個練太極拳的好東西,在這玩意裏邊呆久了的人,各個都是耍太極的高手,有的還是絕世高手。
動將起來山唿海嘯,有不世的威風。
劉正雖然不是高高手,但是一般的好手還是有的,打太極誰不會啊。
劉正隨即就想到了某個自稱寂寞了的姐兒。現在想想,還有從這些天他細心的打探之下,發現者姐兒每天確實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
堪稱良家婦女。恐怕真是寂寞了。這女人一寂寞是非常可怕的。不會給老子唿朋喚友帶綠帽子吧。
這種結果,是劉正這個大男人主義的家夥絕對不允許的。
當初的條件或許太苛刻了點,嗯,讓她出來攪和一下,漲漲威風也行啊。反正是逃不出老子的手掌心了。等再過幾天老子有力氣了,就讓她珠胎暗結,徹底的綁在老子的身上。嗯嗯。
把皮球踢到她那邊,讓她玩玩太極把。絕對有益身心健康。
“嗬嗬,異度先生所言有理。”劉正說得話讓蒯越頓時覺得一喜,但臉上卻是淡定的很。看起來很鎮定,似乎劉正的反應在他的意料之內。
因為,這誘惑實在是太大了啊。
但劉正的下一句話,卻讓蒯越感到意外。
“但是就如先生所言,主公要立國,手下就要有很多職位,很多勢力。才能方便主公掌控,這是法家的權術。但要是我來掌控荊州士族,迎頭而上,恐怕…..嗬嗬嗬。”劉正嗬嗬笑著,聲音不冷,但是卻很高亢。
蒯越的臉色一變,這是明顯的拒絕信號啊。一家獨大的話,絕對會讓上邊忌憚,但他蒯越當年能養出一個蔡家來,自信今日也能再養一家出來。
隻是需要時間老培養另一個蔡家,這中間的時間,恰恰需要劉正頂著。
但還沒容他把心中所想說出來,劉正就笑著道:“但是要想保住整個荊州士族,不受主公忌憚。也並非找我啊,蔡家才是更好的選擇。”
“操德是說?”
“我與蔡瑁是死敵,但蔡氏卻是我嫂嫂啊。。主公與蔡家也是無冤無仇啊。”劉正笑著道。
蒯越眼前一亮,隻覺得豁然開朗。劉正自稱與蔡氏無仇,那就好辦了,蔡家雖然勢力已經不在,但是號召力還是有點的。
荊州士族早在十幾年前就被切割成兩塊了,現在勉強是合在一起,在劉備的威嚴下互相融合。
但未必就不能再分割啊。如此,一隻龐然大物就變成了兩頭巨獸,劉備也應該安心了。也不需要緩衝的時間。一切都也迎忍而解了吧。
有劉正的這一句,我與蔡氏無仇,一切都變得簡單了。
第一百六十六章 勸進
劉正看著蒯越離去的背影嘿然一笑,打個太極其實挺簡單的。隻是這丫的雖然目的不純,但是他下邊的整個勢力確實驚人,整個荊州士卒集團啊。精英可能沒多少,但勝在人多,在不久的將來絕對是劉備新國的中間勢力啊。
龐然大物。
但是一想到如果自己站在前台的下場。嘿嘿。搖著頭,現在這樣做算不錯了,如果蒯越就會把荊州士族的力量重新分裂,一大部分人重新投奔蔡家的手下。
這樣對誰都好。
當然,如果荊州士族的力量能夠投一半到蔡氏這邊,嘿嘿。那不就等於是咱的力量嗎。
這日,是大殿議事的日子。隨著劉備入主襄陽,並且出現穩定態勢以來,這樣大殿議事的日子十天一次。
討論的都是州政方麵的事情。如果換成一天一次,也就相當於早朝吧。
如今大漢這麵旗幟的威嚴已經消散殆盡,劉備乘機崛起,在荊州士人中有相當一部分人支持,這些人不同於蒯越等地方士族,大多都是由於北方戰亂流落到荊州的士人。諸葛亮,徐庶就是其中代表。
隨著劉正閉門不出,拒無數人與門外,卻接見了簡雍等劉備心腹之人的消息散布開來之後,關於劉備是否稱王的暗流,這才真正的再襄陽散播開來。
“看來主公心意已決了。”徐庶與諸葛亮走在較為靠前的位置,看了眼走在前邊,昂首闊步,顯得毫無異樣的劉正,徐庶輕聲道。
“漢室已名存實亡,確實需要一麵旗幟來對抗曹賊了。”諸葛亮輕聲迴應道。
相視一眼,兩人暗自點頭。
“蒯先生,今日的氣氛實在是異常啊。”蒯越穿著一身別駕的官服,名義上是劉備之下的第一人,自然是走在前邊,是文官之首。
荊州士族中的中流砥柱韓嵩微微靠前道,他到是個堅定的降曹派,但現在曹操都已經被打到北方了,行事不由人啊。
今天議事又見劉正赫然在列,劉備的一些心腹大將,如本來暫時負責城防的關羽,在外收攏大軍的張飛,都在。
心中隱約覺得有大事要發生。
“今日議事必定有人衝鋒陷陣,勸進主公稱王,我等隨流而上即可。”蒯越道了一聲,便不在理他,眼觀鼻鼻觀心的走著。
“稱王?無想到荊州會是這番局麵。”韓嵩目光一凝,暗自一歎,但見蒯越不再多言,也就暗自收斂起了心神,緊步跟著。
劉備的新府不大,眾人從門口到正廳也不過是片刻時間。
跟在一些人屁股後邊,劉正走入了正廳,文武分開後,當仁不讓的坐在第三席,前邊隻有個關羽與張飛。
這屁股還沒坐下,他就感到了正廳內的無數眼神或暗自,或明目張膽的打量著他。事到如今,沒有得到確切消息的也隻是一些三流人物了。
劉正哪有心思應付,幹脆半眯起眼睛,裝作神遊天外。
少一時,劉備也是一身正服的走了進來,臉上紅光滿麵,走起路來可謂是龍行虎步,看起來遇到了人生又一春一般。
稱王立國啊。算是坐實了他大漢皇叔的身份,跟又一春也差不多了。劉正心裏暗笑。
“異度先生,可有未處理的要事?”劉備也明白今日的不同,但是事情要一步步來,按耐下心中激動,淡然的對著蒯越道。
“報主公,自荊州大變主公入主襄陽之後,襄陽,江夏,南郡,上庸一帶都還算安穩,但是荊南四郡,長沙,武陵,零陵,桂陽等太守卻態度不明,如今曹操已經被走多時,東吳也已經撤兵返還,此四郡,當如何處置?”蒯越穩當的道,絲毫沒有大變在即的異樣。
劉正看了眼,暗自讚歎。不愧是經曆過無數大風大浪的人物啊。
“諸位以為如何?”劉備不動聲色道。
“那還用說,大哥隻要給我三千兵馬,這四郡太守一個不留,都給大哥抓來。”張飛嗬嗬粗聲笑道。
劉正白了他一眼,這家夥脾氣一點都沒變,沒事搞點幽默來。再也不看這個幽默的漢子,劉正把目光微微的瞥向王粲。但卻見這家夥眼神緊緊的盯著他,一點都沒有上陣的意思。
這家夥,不會是連蒯越的這點意思都不知道吧?老子都看出來了。劉備稱王需要理由啊,笨蛋。
沒辦法,隻有自己先上了。
“咳咳。…”劉正捂著嘴咳嗽了一下,吸引了大廳眾人因為張飛的幽默改變了方向的目光,等到差不多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他身上之後,劉正這才肅了肅容顏,舉止有度的對著劉備舉拳道:“此四人乃大漢太守,上聽令於漢,下順名義。如今兄長雖為荊州牧,然北方曹賊更是丞相,如此,此四郡太守自然蛇鼠兩端。”
“好。”蒯越心中叫了一聲好,他說出這件荊州四郡的問題,其實就是看出了這中間大有可為。劉正沒有跟他商量今天如何作為,但卻從他的說的事中尋找出劉備稱王的理由,真是急智。
劉備的眼睛也是一亮,來了。但令他遺憾的是,劉正的話僅止步在這裏。他把眼神微微的瞄向了落座在靠後位置的王粲身上,意思是該你上了。
“軍師將軍所言甚是。主公如今隻擁荊州牧之名,也隻是荊州民眾共同推舉,而沒有受到朝廷的授命。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就算是主公擁兵千萬,威嚴蓋天,但有些人還是會心向朝廷。”王粲雖然敏感少點,但是反應與口才卻是有,頓了頓,緊接著道:“就算是主公被授予荊州牧之位,但也高不過曹賊。如此,有些人還是會心向朝廷。”
話中之刺,直指被曹操掌控的朝廷啊。劉正暗自點頭。
“主公出身漢室,乃先中山靖王之後。當世天下又奸臣當道,戰亂連年。直此天下興亡之即,主公當順天意而為挺身而出,承王位,進一步號令天下諸侯。”可以說是越說越順口,直到最後,王粲幾乎是聲嘶力竭,並且緊緊的伏在了地上。
衝鋒陷陣,莫迴頭。幹得好。劉正心中大讚一聲。總算是進一步了。雖然有些偏差,但是步子卻是對的。
老子的侯爺夢啊。劉正半眯的雙眼豁然大睜,盯著劉備精光閃閃。
...........
不知道怎麽迴事,俺覺得疲軟,疲軟,非常的疲軟。真難寫啊。
第一百六十七章 楚王
隨著王粲急昂的勸進詞,一時間正廳內落針可聞。不管是知道消息,還是不知道消息的,在這種主上進位為王的時刻麵前,都有些難以自己。
或求富貴,或求理想,或單純為劉備的人格魅力所感動,或不得已而投降的人。一切一切圍繞著劉備身邊的臣子們,一時間都不知道該如何是好的感覺。
而劉備是在等,在等更進一步的勸進,冷靜,冷靜。寧為雞頭不為蛇尾。這是劉備一聲的夢想,輾轉天下十數年才等到的機會啊。劉備的心中不停的叫自己冷靜,冷靜再冷靜。努力的維係著麵部淡然的表情。
而首先反應過來的還是蒯越,他首先是看了眼劉正,眼神示意。
劉正卻隻是搖了搖頭,第一個勸進的好像不能是他,一定要是個世家長久的人物,就算是地位再高的人也不行。
隨即,劉正又對著蒯越挪了挪嘴唇,點著頭,
荊州別駕臣蒯越,附議。
軍師將軍臣劉正,附議。劉正隨著蒯越的腳步,來到了正廳正中跪在蒯越的身邊叩拜道。還是第一次這麽正中的給劉備下跪,有些不習慣。
不過今次過後,這君臣名分才算定了下來。算是一國了。以前的其實都不算。
漢壽亭侯蕩寇將軍臣關羽,附議。
張飛。附議。
糜竺。附議。……….
先是一係列的劉備心腹,隨後才是荊州的一些降臣。直到正廳內的眾人統統的跪在了劉備的麵前,才算禮成。
曆史上所謂的三推四讓,其實都是漢代之後的事兒。劉備在曆史上,對於大臣們的勸進,根本就沒有推脫過。隻是說了一番冠冕堂皇的話之後,就戴上了王冠,成了漢中王。
現如今,雖然曆史有了較大的偏差,但是劉備的性格行為方式都如同曆史上的一樣,緩緩的掃視了眼伏了滿地的臣子們一眼,才開口道:“既群臣附議,備雖才德不足,但為漢室計,當仁不讓。”
雖然從了,但是把漢室掛在嘴邊的毛病還是沒改。
群臣勸進,主上答應,你情我願啊。
也在今日,劉備稱楚王,帶上王冠,擺壇告天地。
隻是這祭文真的好長,還沒等劉備念完,天差不多就黑了。
“媽的,看來大封群臣的事兒,得明天再說了。”劉正站在靠前的位置,眼看著簡雍肅然的念了好長一段的祭文,差不多都快到天黑了,隻覺得腳酸。心中還有點不爽,老子的侯位啊。
與劉正的心不在焉不同,劉備可是春風得意,肅然的站在祭壇中央,看著簡雍念叨著事先就已經準備好了的祭文,心中隻覺得一股蓋天豪氣升起。
如今,我也是漢室分支了。
微微掃了眼站在他後邊的一大幫臣子們,恰好就看到了劉正有些心不在焉的模樣。也算是“深知”劉正放.蕩的個性,沒覺得劉正有什麽失禮的地方。
隻覺得有些好笑,隨即,劉備想到了張飛昔日跟他談起過劉正的理想之類的事情,心中暗思。如今大事才初起,劉正所說的鼎足而立的計劃也隻是實現了一部分,作為這個計劃的製定者,劉正的重要性與日俱增。
如今我已經稱王,也是該好好犒勞籠絡他的時候了。
喜錢財,好封侯。劉備心中暗自點頭。
當黑暗徹底的蓋住了太陽的時候,簡雍念了幾乎半個時辰的祭文這才到了尾聲。
念完之後,群臣三唿大王,這才禮成。
出乎劉正的意料,下祭壇的那一刻,劉備撇開一眾大臣,隻拉著劉正的手,鄭重道:“你我兄弟,乃是同宗,如今兄為王,正弟必為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