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哥,你放過我哥哥吧!”
公孫雨出現在他麵前,公孫策挽起衣袖擦拭著她的淚水,卻問:“你覺得他適合當王麽?”
公孫雨連連搖頭,望著公孫策眼中滿是乞求。
“連你都不認為他能當王,他怎麽會幻想自己能當王?誰給他的膽子?是哪些人給他撐腰?他的才幹連李青雲都比不上,他怎麽能當這個王!”
“魏國的法度是我們製定的,也是我們來執行的,之所以會這麽處置他,不是因為法度,而是他沒認清自己的能力!”
“這隻是一場考驗,通過了,他就是魏國王族第一人,失敗了,他就要為自己的錯誤負責。”
公孫雨聽著隻是搖頭:“你忘了麽?小時候山裏發洪水,是哥哥將你從河邊背走的!你欠他一條命啊!”
“所以我才沒有一刀砍了他!國家大事是我們男人之間的事情,你陪你幾位嫂子安心生活就對了!”
公孫策說罷,大步離去,留下公孫雨一人趴在冰冷青石台階上哭泣。
魏國再次向前線派遣一個滿編衛,這個消息不到中午,就出現在秦王贏蕩以及女皇武則天那裏,至於晉王李世民,在上午魏軍誓師北伐時就知道了。
此時的河東郡,隻有兩個空架子監門衛,還有一個半滿編的金吾衛,各地民壯還在征募中,總兵力不及五萬,極度虛弱。
可公孫策坐鎮朝陽坡,秦周二國即使國主心動,但麾下很少有將軍敢率兵進攻魏國,更不用說底層的軍卒了。
因為四國聯盟的存在,公孫策的神勇和現代人的身份,讓他成為聯盟諸國中天兵崇拜的對象。
有些傳承者與部下一樣,也很是崇拜公孫策,如果機會合適,他們在戰場上麵對公孫策,甚至可能會直接倒戈。
再加上秦周二國國內亂軍未定,無法傾盡全力進攻,就怕打虎不死,反受其傷。
秦王贏蕩一身征戎,在大帳內把玩著十二對金色虎符,在麵前小桌上當積木堆砌,沉思良久下令:“晉國叛盟,理應討伐。如今國內亂軍未定,我秦軍無法出征。我們支持公孫策伐晉,從鹹陽調出兩萬套鎧甲兵器運送到河東,以示我們交好魏國之誠意!”
“陛下,公孫策虎狼之姿,叛秦自立一國,早晚是個禍害,莫要養虎為患呀!”
“哼哼,河北不是那麽好占的!不必複言,發令吧!”
“喏!”
神都洛陽,萬象神宮中,武則天一身明黃色龍袍,雍容大氣,對著周國五位丞相清音說道:“秦軍不動,我周軍不動。我們數次算計魏國不成,已經惹了公孫策忌恨。如今之計,當先安撫公孫策的戒心,要去其戒備。”
“讓駐守孟津的劉仁軌率軍南下,加入清剿大軍,先平定國內亂軍賊勢再論其他。你們誰願出使魏國,聯絡兩國友誼,為以後結盟魏國做準備?”
武則天說著,目光掃向狄仁傑。
狄仁傑見諸位同僚眼觀鼻,鼻觀口,口觀心沉默不言,他隻能請命:“陛下,老臣與魏王夫婦有些交情,可完成聯盟一事。”
在周國看來,晉國撐不了多久。魏國占據河北二州已是定局,晉國背棄四國聯盟再到晉國滅亡,原有的四國盟約也就成了廢紙。
如今剩下的三國該如何自處是個問題,是繼續三國聯盟還是其中兩家聯盟,孤立對付另一個國?
這都是關乎三國命運和神州各國局勢變動的關鍵問題,武周身處神州中原腹地,四麵皆敵,這個問題可謂性命攸關。
“朕也不好讓你空手而去,由武庫調取三萬套兵甲作為支持魏國伐晉的誠意,想來公孫策的怒火也會平息不少。”
“陛下英明。”
九月初三傍晚,公孫英率軍趕到平陽城外,與張遼天成衛合軍一股,魏軍士氣大振,總兵力突破二十萬。
魏軍聯營二百裏,呈弧月型將平陽城半包圍,四百架投石機日夜不停的轟擊平陽城,平陽城北的晉軍聯營才是真正的主戰場。
魏軍兵分兩路,夾擊晉軍,往往一座營寨你爭我奪,伏屍數層,傷兵都來不及往後方運輸,都戰死在了前線。
結果經常爭奪的你死我活的營寨會被守不住的一方一把火燒成灰燼。
總體來說,還是魏軍的損失高過晉軍三成,原因很簡單,晉軍多精銳,魏軍精銳與雜兵混編,普遍戰力平平,配合不當。
但魏軍的箭陣讓晉軍損失慘重,將懸殊的戰損比例拉了下來。
還有奔馳的大隊車兵,使得晉軍隻能依營而守,很難出營增援,否則平原上失去營壘的保護,多是步兵的晉軍就是戰車屠殺的對象。
公孫英正帶著戰車衝擊一座晉軍營壘,營壘被戰車衝破,但守衛的晉軍死戰不降,戰車損壞後,公孫英帶著親兵隊與晉軍搏殺在混亂的營壘中。
他戴著麵甲,左手持盾,右手緊緊握著雁翎刀,同時還用布條將右手和刀柄死死捆住,他渾身浴血,帶著親兵衝向這座營壘將旗所在。
他的親衛將是臨時調來的徐晃,徐晃手持大斧,一身蠻力剛勁無比,掄出斧頭一掃,麵前晉軍鮮有能全屍的。
第八十九章 攻平陽
晉軍營壘中,一片混殺,一名晉軍校尉被公孫英親兵隊擊退,後退至中央將旗處。
“長孫將軍,那人是公孫策之兄,魏國王族,夏侯公孫英!”
這名校尉對營壘中拚殺的長孫順德疾唿,長孫順德退出戰線,一甩陌刀,甩出一串血線,伸手一抹臉上的血跡,喘著粗氣望向公孫英。
“怎麽打的旗號是孫英?”
“孫氏是公孫一族的親族,來將確是公孫英無誤!”
“擒了他!”
長孫順德大唿一聲,帶著親兵直撲公孫英,他的將旗也開始朝公孫英移動。
公孫英坐鎮夏城半年之久,整日與軍中宿將磨練武技,進步神速,又有徐晃保護,殺敵無算,渾身浴血,卻都是晉軍的血。
“君侯,敵將殺來了!”
徐晃一斧將一名晉軍校尉劈成兩截,指著長孫順德的將旗大唿,想要勸公孫英衝慢一點,等待後續的部隊。
“此時我軍士氣如虹,正當一鼓而下,斬將奪旗,立不世之功!”
公孫英說扭頭說話間,就被長孫順德一箭射中麵甲,身子搖了搖倒地。
“保護君侯!”
徐晃率親兵們上前堵住晉軍,數名精通醫術的親兵將公孫英拖出戰線,正要搶救,隻見地上的公孫英長出一口氣,伸手一把將紮在左臉頰的箭矢拔出,箭簇倒鉤上粘著粉色的肉,還瀝著血。
長孫順德見射向徐晃的一箭射偏,射中公孫英,當即大唿:“敵將公孫英被我射殺,奪其首級者封侯拜將!”
晉軍士氣猛地高漲,魏軍看不到公孫英,以為被射殺,士氣徒降。
地上公孫英聽了,一把摘除損壞的麵甲,猛地站起舉刀大唿:“殺敵!”
魏軍周圍一見他無礙,士氣猛地迴複,尤其是他的親兵隊,徐晃見他無礙,又見長孫順德衝的最前,一聲獰笑,撞開麵前三層晉軍,直撲長孫順德。
“去死!”
披發的徐晃衝鋒時很是蠻橫,擋在麵前的晉軍重甲親兵被撞翻一地,他長發抖動間,灑出一串串血珠。
長孫順德也不畏懼,雙手握持陌刀衝向徐晃,默默計算著自己與徐晃之間的距離,提前對著衝來的徐晃猛地一刀劈出。
未想到徐晃在他身前三米的地方猛地停頓,他的陌刀劈空,人卻朝著徐晃衝鋒,止不住腳,徐晃左腿抬起,將衝來的長孫順德踹了迴去,同時右臂將拖在背後的大斧猛地向前一掄。
“力劈華山!”
大斧極為猛烈,速度很快,恰好劈中倒飛的長孫順德胸口,長孫順德一點反應都沒有,就成了一地碎屍。
平陽城中李績在北城牆上望著城外挑燈夜戰的兩軍,想要增援,卻是不敢。
自從臨晉一戰,被張遼突擊後,晉軍由戰略進攻轉為防守,而張遼一部統合了前線魏軍,軍力略高於晉軍,並沒有多少數量上的優勢,而且魏軍平均戰力比不上晉軍。
但由於魏軍有箭陣和戰車,使得晉軍不敢展開兵力和張遼決戰,小範圍戰鬥又會在車兵衝擊下一潰再潰。晉軍無奈,隻能堅守,被張遼鈍刀割肉,溫水煮蛙。
今日得到公孫英一個滿編衛的馳援,張遼加大了攻擊力度,企圖掐斷平陽城和城北的晉軍聯係,準備分而滅之。
李績雖然著急心憂,但一臉平靜的對城中諸將說:“張遼一部攻勢如此猛烈,可見上黨地區的魏軍已經撐不住了。”
“我們隻要死死釘在平陽城,魏軍就不敢北上進攻太原郡!支撐到陛下擊潰上黨魏軍,勝利就是我們的了!”
“堅持,就能勝利!”
城外,張遼率先公孫英一步,攻破一寨,指著地圖上一座晉軍營寨說道:“隻要擊破段誌玄一部,我們就能掐斷平陽城所有的外援,到時候分軍猛攻,隻要平陽城一落,晉軍南路各軍必然崩解!”
“城中有五萬晉軍精銳,十萬人圍攻不成問題,若是強攻,即使攻下平陽城,也是傷筋動骨的損失!”
說話是薛蘭,三國時期的薛蘭。呂布攻下徐州後將兗州的戰事托付給薛蘭,結果薛蘭辜負了呂布的厚望,被曹操趕出兗州,被堵在齊州钜野,呂布救援不及,薛蘭被曹操斬殺。
而他兒子薛永跟著劉備入蜀,後來蜀國被滅,薛氏被遷移到河東郡汾陰,於是就有了河東薛氏。
南北朝時期,據統計,那時候薛氏五品以上人數達四十七人,而此時的河東聞喜裴氏為四十六人,河東解縣柳氏才二十人。
張遼故作神秘一笑:“傳令諸軍,明日一早齊攻平陽城。”
薛蘭見張遼信心滿麵,也不再勸說。
後半夜,突然刮起了大風,隨後就是淅淅瀝瀝的秋雨,張遼猛地起身大喝:“傳告諸軍,防備晉軍偷營!”
營中號鼓響徹,彼此響應,鼓聲不停。
晉軍並未發動夜襲,不是他們不想,而是見魏軍有了防備。
夜襲是技術活,人數不能太多,多了會暴露。夜襲是一種斬首戰術,也是打擊對方士氣的戰術。
至於殺敵,很多都是守軍驚亂時自相殘殺死掉的,真正被夜襲隊幹掉的守軍,不會太多。
魏軍多是剛剛混編的部隊,將不知兵,兵不知將,一旦遭到夜襲,可能會一潰千裏。所以張遼對於晉軍可能發動的夜襲,隨時都在警惕著。
九月初四,公孫英率部猛攻晉軍段誌玄營壘,依舊是敢死士駕馭戰車衝破營壘,大軍聞鼓而進,以蠻力橫掃晉軍,沒有一點技術含量可言。
正是因為是純純的力量,使得晉軍才沒有漏洞可以鑽。麵對蠻力而來,純粹比拚軍力的魏軍,晉軍要麽死戰到底,要麽撤退。
段誌玄身為二十四淩霄閣排行第十功臣,豈能不戰而逃?他為了自己的名節,隻能死守。
他身份緊要,以北的晉軍諸營不敢坐視他被圍殺,紛紛派出部隊去救援段誌玄。
公孫英分兵阻攔,戰場一亂,車兵和箭陣很可能會誤傷,沒有他們的威懾,更多的晉軍南下增援段誌玄一部,這一處戰場擴大,兩軍僵持。
張遼一部數將請命:“大將軍,北麵晉軍悉數出營野戰,正是一舉蕩滅的良機呀!”
“大將軍,晉軍精銳,夏侯雖有兵力優勢,可無法持久,還請大將軍增援夏侯!若夏侯有失,我等罪無可赦!”
張遼掃過諸將,肅容冷目:“平陽一破,晉軍自然潰散!諸將聽令!”
十餘名將軍站成兩排,站的筆直。
“依照昨夜製定的計劃,齊攻平陽城,四麵圍堵,務必死戰!”
“監軍劉威率督戰隊監察各軍,士卒退,斬伍長,伍長什長退,斬隊率,隊率退,斬屯將,依此類推!”
“傳告全軍,上級潰退,部下臨陣斬之無罪,斬而代其職!”
張遼露出森白的牙齒:“進攻!”
“喏!”
魏軍各部在鼓點中紛紛就位,張遼親自帶隊進攻南城。他兒子張虎於北門進攻,軍中神將此次多有子侄複活,如張虎、趙統等人。
公孫雨出現在他麵前,公孫策挽起衣袖擦拭著她的淚水,卻問:“你覺得他適合當王麽?”
公孫雨連連搖頭,望著公孫策眼中滿是乞求。
“連你都不認為他能當王,他怎麽會幻想自己能當王?誰給他的膽子?是哪些人給他撐腰?他的才幹連李青雲都比不上,他怎麽能當這個王!”
“魏國的法度是我們製定的,也是我們來執行的,之所以會這麽處置他,不是因為法度,而是他沒認清自己的能力!”
“這隻是一場考驗,通過了,他就是魏國王族第一人,失敗了,他就要為自己的錯誤負責。”
公孫雨聽著隻是搖頭:“你忘了麽?小時候山裏發洪水,是哥哥將你從河邊背走的!你欠他一條命啊!”
“所以我才沒有一刀砍了他!國家大事是我們男人之間的事情,你陪你幾位嫂子安心生活就對了!”
公孫策說罷,大步離去,留下公孫雨一人趴在冰冷青石台階上哭泣。
魏國再次向前線派遣一個滿編衛,這個消息不到中午,就出現在秦王贏蕩以及女皇武則天那裏,至於晉王李世民,在上午魏軍誓師北伐時就知道了。
此時的河東郡,隻有兩個空架子監門衛,還有一個半滿編的金吾衛,各地民壯還在征募中,總兵力不及五萬,極度虛弱。
可公孫策坐鎮朝陽坡,秦周二國即使國主心動,但麾下很少有將軍敢率兵進攻魏國,更不用說底層的軍卒了。
因為四國聯盟的存在,公孫策的神勇和現代人的身份,讓他成為聯盟諸國中天兵崇拜的對象。
有些傳承者與部下一樣,也很是崇拜公孫策,如果機會合適,他們在戰場上麵對公孫策,甚至可能會直接倒戈。
再加上秦周二國國內亂軍未定,無法傾盡全力進攻,就怕打虎不死,反受其傷。
秦王贏蕩一身征戎,在大帳內把玩著十二對金色虎符,在麵前小桌上當積木堆砌,沉思良久下令:“晉國叛盟,理應討伐。如今國內亂軍未定,我秦軍無法出征。我們支持公孫策伐晉,從鹹陽調出兩萬套鎧甲兵器運送到河東,以示我們交好魏國之誠意!”
“陛下,公孫策虎狼之姿,叛秦自立一國,早晚是個禍害,莫要養虎為患呀!”
“哼哼,河北不是那麽好占的!不必複言,發令吧!”
“喏!”
神都洛陽,萬象神宮中,武則天一身明黃色龍袍,雍容大氣,對著周國五位丞相清音說道:“秦軍不動,我周軍不動。我們數次算計魏國不成,已經惹了公孫策忌恨。如今之計,當先安撫公孫策的戒心,要去其戒備。”
“讓駐守孟津的劉仁軌率軍南下,加入清剿大軍,先平定國內亂軍賊勢再論其他。你們誰願出使魏國,聯絡兩國友誼,為以後結盟魏國做準備?”
武則天說著,目光掃向狄仁傑。
狄仁傑見諸位同僚眼觀鼻,鼻觀口,口觀心沉默不言,他隻能請命:“陛下,老臣與魏王夫婦有些交情,可完成聯盟一事。”
在周國看來,晉國撐不了多久。魏國占據河北二州已是定局,晉國背棄四國聯盟再到晉國滅亡,原有的四國盟約也就成了廢紙。
如今剩下的三國該如何自處是個問題,是繼續三國聯盟還是其中兩家聯盟,孤立對付另一個國?
這都是關乎三國命運和神州各國局勢變動的關鍵問題,武周身處神州中原腹地,四麵皆敵,這個問題可謂性命攸關。
“朕也不好讓你空手而去,由武庫調取三萬套兵甲作為支持魏國伐晉的誠意,想來公孫策的怒火也會平息不少。”
“陛下英明。”
九月初三傍晚,公孫英率軍趕到平陽城外,與張遼天成衛合軍一股,魏軍士氣大振,總兵力突破二十萬。
魏軍聯營二百裏,呈弧月型將平陽城半包圍,四百架投石機日夜不停的轟擊平陽城,平陽城北的晉軍聯營才是真正的主戰場。
魏軍兵分兩路,夾擊晉軍,往往一座營寨你爭我奪,伏屍數層,傷兵都來不及往後方運輸,都戰死在了前線。
結果經常爭奪的你死我活的營寨會被守不住的一方一把火燒成灰燼。
總體來說,還是魏軍的損失高過晉軍三成,原因很簡單,晉軍多精銳,魏軍精銳與雜兵混編,普遍戰力平平,配合不當。
但魏軍的箭陣讓晉軍損失慘重,將懸殊的戰損比例拉了下來。
還有奔馳的大隊車兵,使得晉軍隻能依營而守,很難出營增援,否則平原上失去營壘的保護,多是步兵的晉軍就是戰車屠殺的對象。
公孫英正帶著戰車衝擊一座晉軍營壘,營壘被戰車衝破,但守衛的晉軍死戰不降,戰車損壞後,公孫英帶著親兵隊與晉軍搏殺在混亂的營壘中。
他戴著麵甲,左手持盾,右手緊緊握著雁翎刀,同時還用布條將右手和刀柄死死捆住,他渾身浴血,帶著親兵衝向這座營壘將旗所在。
他的親衛將是臨時調來的徐晃,徐晃手持大斧,一身蠻力剛勁無比,掄出斧頭一掃,麵前晉軍鮮有能全屍的。
第八十九章 攻平陽
晉軍營壘中,一片混殺,一名晉軍校尉被公孫英親兵隊擊退,後退至中央將旗處。
“長孫將軍,那人是公孫策之兄,魏國王族,夏侯公孫英!”
這名校尉對營壘中拚殺的長孫順德疾唿,長孫順德退出戰線,一甩陌刀,甩出一串血線,伸手一抹臉上的血跡,喘著粗氣望向公孫英。
“怎麽打的旗號是孫英?”
“孫氏是公孫一族的親族,來將確是公孫英無誤!”
“擒了他!”
長孫順德大唿一聲,帶著親兵直撲公孫英,他的將旗也開始朝公孫英移動。
公孫英坐鎮夏城半年之久,整日與軍中宿將磨練武技,進步神速,又有徐晃保護,殺敵無算,渾身浴血,卻都是晉軍的血。
“君侯,敵將殺來了!”
徐晃一斧將一名晉軍校尉劈成兩截,指著長孫順德的將旗大唿,想要勸公孫英衝慢一點,等待後續的部隊。
“此時我軍士氣如虹,正當一鼓而下,斬將奪旗,立不世之功!”
公孫英說扭頭說話間,就被長孫順德一箭射中麵甲,身子搖了搖倒地。
“保護君侯!”
徐晃率親兵們上前堵住晉軍,數名精通醫術的親兵將公孫英拖出戰線,正要搶救,隻見地上的公孫英長出一口氣,伸手一把將紮在左臉頰的箭矢拔出,箭簇倒鉤上粘著粉色的肉,還瀝著血。
長孫順德見射向徐晃的一箭射偏,射中公孫英,當即大唿:“敵將公孫英被我射殺,奪其首級者封侯拜將!”
晉軍士氣猛地高漲,魏軍看不到公孫英,以為被射殺,士氣徒降。
地上公孫英聽了,一把摘除損壞的麵甲,猛地站起舉刀大唿:“殺敵!”
魏軍周圍一見他無礙,士氣猛地迴複,尤其是他的親兵隊,徐晃見他無礙,又見長孫順德衝的最前,一聲獰笑,撞開麵前三層晉軍,直撲長孫順德。
“去死!”
披發的徐晃衝鋒時很是蠻橫,擋在麵前的晉軍重甲親兵被撞翻一地,他長發抖動間,灑出一串串血珠。
長孫順德也不畏懼,雙手握持陌刀衝向徐晃,默默計算著自己與徐晃之間的距離,提前對著衝來的徐晃猛地一刀劈出。
未想到徐晃在他身前三米的地方猛地停頓,他的陌刀劈空,人卻朝著徐晃衝鋒,止不住腳,徐晃左腿抬起,將衝來的長孫順德踹了迴去,同時右臂將拖在背後的大斧猛地向前一掄。
“力劈華山!”
大斧極為猛烈,速度很快,恰好劈中倒飛的長孫順德胸口,長孫順德一點反應都沒有,就成了一地碎屍。
平陽城中李績在北城牆上望著城外挑燈夜戰的兩軍,想要增援,卻是不敢。
自從臨晉一戰,被張遼突擊後,晉軍由戰略進攻轉為防守,而張遼一部統合了前線魏軍,軍力略高於晉軍,並沒有多少數量上的優勢,而且魏軍平均戰力比不上晉軍。
但由於魏軍有箭陣和戰車,使得晉軍不敢展開兵力和張遼決戰,小範圍戰鬥又會在車兵衝擊下一潰再潰。晉軍無奈,隻能堅守,被張遼鈍刀割肉,溫水煮蛙。
今日得到公孫英一個滿編衛的馳援,張遼加大了攻擊力度,企圖掐斷平陽城和城北的晉軍聯係,準備分而滅之。
李績雖然著急心憂,但一臉平靜的對城中諸將說:“張遼一部攻勢如此猛烈,可見上黨地區的魏軍已經撐不住了。”
“我們隻要死死釘在平陽城,魏軍就不敢北上進攻太原郡!支撐到陛下擊潰上黨魏軍,勝利就是我們的了!”
“堅持,就能勝利!”
城外,張遼率先公孫英一步,攻破一寨,指著地圖上一座晉軍營寨說道:“隻要擊破段誌玄一部,我們就能掐斷平陽城所有的外援,到時候分軍猛攻,隻要平陽城一落,晉軍南路各軍必然崩解!”
“城中有五萬晉軍精銳,十萬人圍攻不成問題,若是強攻,即使攻下平陽城,也是傷筋動骨的損失!”
說話是薛蘭,三國時期的薛蘭。呂布攻下徐州後將兗州的戰事托付給薛蘭,結果薛蘭辜負了呂布的厚望,被曹操趕出兗州,被堵在齊州钜野,呂布救援不及,薛蘭被曹操斬殺。
而他兒子薛永跟著劉備入蜀,後來蜀國被滅,薛氏被遷移到河東郡汾陰,於是就有了河東薛氏。
南北朝時期,據統計,那時候薛氏五品以上人數達四十七人,而此時的河東聞喜裴氏為四十六人,河東解縣柳氏才二十人。
張遼故作神秘一笑:“傳令諸軍,明日一早齊攻平陽城。”
薛蘭見張遼信心滿麵,也不再勸說。
後半夜,突然刮起了大風,隨後就是淅淅瀝瀝的秋雨,張遼猛地起身大喝:“傳告諸軍,防備晉軍偷營!”
營中號鼓響徹,彼此響應,鼓聲不停。
晉軍並未發動夜襲,不是他們不想,而是見魏軍有了防備。
夜襲是技術活,人數不能太多,多了會暴露。夜襲是一種斬首戰術,也是打擊對方士氣的戰術。
至於殺敵,很多都是守軍驚亂時自相殘殺死掉的,真正被夜襲隊幹掉的守軍,不會太多。
魏軍多是剛剛混編的部隊,將不知兵,兵不知將,一旦遭到夜襲,可能會一潰千裏。所以張遼對於晉軍可能發動的夜襲,隨時都在警惕著。
九月初四,公孫英率部猛攻晉軍段誌玄營壘,依舊是敢死士駕馭戰車衝破營壘,大軍聞鼓而進,以蠻力橫掃晉軍,沒有一點技術含量可言。
正是因為是純純的力量,使得晉軍才沒有漏洞可以鑽。麵對蠻力而來,純粹比拚軍力的魏軍,晉軍要麽死戰到底,要麽撤退。
段誌玄身為二十四淩霄閣排行第十功臣,豈能不戰而逃?他為了自己的名節,隻能死守。
他身份緊要,以北的晉軍諸營不敢坐視他被圍殺,紛紛派出部隊去救援段誌玄。
公孫英分兵阻攔,戰場一亂,車兵和箭陣很可能會誤傷,沒有他們的威懾,更多的晉軍南下增援段誌玄一部,這一處戰場擴大,兩軍僵持。
張遼一部數將請命:“大將軍,北麵晉軍悉數出營野戰,正是一舉蕩滅的良機呀!”
“大將軍,晉軍精銳,夏侯雖有兵力優勢,可無法持久,還請大將軍增援夏侯!若夏侯有失,我等罪無可赦!”
張遼掃過諸將,肅容冷目:“平陽一破,晉軍自然潰散!諸將聽令!”
十餘名將軍站成兩排,站的筆直。
“依照昨夜製定的計劃,齊攻平陽城,四麵圍堵,務必死戰!”
“監軍劉威率督戰隊監察各軍,士卒退,斬伍長,伍長什長退,斬隊率,隊率退,斬屯將,依此類推!”
“傳告全軍,上級潰退,部下臨陣斬之無罪,斬而代其職!”
張遼露出森白的牙齒:“進攻!”
“喏!”
魏軍各部在鼓點中紛紛就位,張遼親自帶隊進攻南城。他兒子張虎於北門進攻,軍中神將此次多有子侄複活,如張虎、趙統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