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猛在此,敵將莫要張狂,乖乖受死!”一名高壯秦將手持大斧,闊步奔來,持斧一劈,大有開山之勢。


    羅士信馬槊一甩,上麵的秦將屍體被甩出,被白猛一斧劈成兩截。白猛勢頭不減,穿過血霧,一張臉染成紅色,對著羅士信持斧一劈。


    “就你,隻配當我的親兵!”羅士信一槊撥開大斧,半空彎曲的馬槊勢頭猛地一轉,直穿白猛胸甲,槊刃透背而出。


    “老子不服……”白猛死死握著穿胸馬槊,大吼一聲,想要將羅士信挑起。


    羅士信冷笑,雙手持槊就是一抽,鋒利的槊刃從白猛手中劃過,白猛兩掌同時被削斷,白猛張口還未慘叫,就被再次擊來的馬槊斬斷脖頸,頭顱與兩掌幾乎同時落地。


    “突擊,隨我殺!”羅士信見秦軍無猛將,望見蒙字將旗,持槊高唿。


    “咻!咻咻!”連弩對著羅士信所在猛射,羅士信持槊揮舞成一團黑光,強勁弩箭盡數被撥開。他手下親兵轉眼折損過半,兩側秦軍也不好受,在連弩打擊下,殃及池魚,被射翻一堆。


    “將軍,秦軍重弩!”羅士信親衛將羅成指著秦軍第二道車陣後的弩兵驚唿一聲。


    秦軍積弩將軍冷然一笑,持劍揮下,五十張瞄著羅士信的踏弩先後激發,羅士信急忙躲避,重弩射出的箭,連晉軍大盾都能射穿擊碎,哪是人力可以阻攔的!


    羅士信與親兵拋屍近百,被秦軍重弩逼迴去。


    同時晉軍東陣在廉頗率領下發動猛攻,廉頗一生幾乎都是在和秦軍中作戰度過,對於秦軍,可以說是他的宿敵。


    廉頗(公元前327年-公元前243年),嬴姓,廉氏,名頗,晉州太原郡人。戰國末期趙國的名將,與白起、王翦、李牧並稱“戰國四大名將”。


    值得一說的是,趙國李牧也是贏姓,不過是李氏。同時為秦國橫掃六國打下堅實基礎的司馬錯也是秦國將領,贏秦可謂將才輩出!


    廉頗青年時,東方六國以齊最為強盛,齊與秦各為東西方強國。秦國欲東出擴大勢力,趙國首當其衝。為掃除障礙,秦王曾多次派兵進攻趙國。廉頗統領趙軍屢敗秦軍,迫使秦改變策略,實行合縱,與趙講和。


    然後秦國聯合韓、燕、魏、趙五國之師共同討伐另一個霸主級大國——齊國,並大敗齊軍。其中,廉頗帶趙軍伐齊,長驅深入齊境,攻取陽晉,威震諸侯,而趙國也隨之越居六國之首。


    廉頗班師迴朝,拜為上卿,秦國虎視趙國而不敢貿然進攻,正是懾於廉頗的威力。此後,廉頗率軍征戰,守必固,攻必取,幾乎百戰百勝,威震列國。


    之後的將相和可謂古今傳頌,廉頗能為趙國放下與藺相如的私怨,可見他是個有著高度愛國情操的人。他的愛國情感催人淚下,感人奮發。而廉頗勇於改過,真誠率直的性格,更是讓人神往。


    而晉軍西陣主將是段誌玄,他是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位列第十。同時也是李世民玄武門之變九大元勳之一,深受李世民信賴。


    隋唐潼關之戰時,劉文靜被屈突通部將桑顯和偷襲,軍營潰散。段誌玄率二十餘騎出擊,連殺數十人,身中流矢,仍往來殺敵,軍心複振,大敗隋軍。後又與諸將迫擒屈突通,是唐軍攻克潼關的大功臣。


    段誌玄如同美國的巴頓將軍一樣,是初唐裝甲部隊——玄甲軍的主要戰將之一,參與了太原起兵及全國統一戰爭,參與了玄武門之變,且作戰勇敢、軍功卓越,是飛將軍李廣的“唐朝版”。


    段誌玄為人正直、耿介誠摯、治軍嚴謹、不趨時利,634年曾作為主將率軍擊退吐穀渾的軍事進攻,為將者的“智、信、嚴、勇、仁”在他身上集中體現。


    在名將輩出的貞觀時期能做主將是很不容易的事,隻有李靖征突厥及吐穀渾、李士績征薛延陀及高麗、李道宗征薛延陀、侯君集征高昌及擊吐蕃、柴紹征梁師都、阿史那社爾征安西四鎮、段誌玄征吐穀渾。


    可想而知,這七人的能力是多麽的出類拔萃!


    晉軍西陣也是猛攻不斷,打的秦軍陣線搖搖欲墜。其中主力就是段誌玄親率的兩千玄甲重步兵,與晉軍赤色衣甲很是不同,分外顯眼。


    一個個求援信使從秦軍前線奔到中軍,蒙恬對戰局自然清楚,知道晉軍攻得實在是太猛。隻恨秦國史料被燒毀,沒能流傳下去,否則秦軍戰將獲得後世信仰加持,也不會讓晉軍猛將如此猖獗。


    “稟告將軍,投石機組裝完畢!”從後陣奔來的親兵總算給蒙恬帶來了一個好消息。


    “對著晉軍,狠狠的打!”蒙恬沉聲下令,前線一排排倒下的大秦兒郎,都讓他心裏在流血。不過他依舊保持著冷靜,不急不躁。


    “喏!”親兵拿了將令,顧不得喘氣,又朝後陣跑去。


    “若這投石機趕在晉軍發起攻擊之前組裝好,該有多好!否則,必不讓晉軍如此張狂!”說話的長安君成蛟,他一身親兵打扮。


    “戰局千變萬化,縱使拿著一手好牌,也會使人含恨而敗。看來對付晉軍的騎兵,需要邀請涇陽君出手,否則南宮彥擋不住程咬金!”說完,蒙恬又是一歎。


    後世信仰加持對神將的影響實在是太大。秦軍能拿得出的騎戰猛將屈指可數,就連南宮彥這種他生前一個小小的騎將獲得後世莫名其妙的信仰加持,力超大多數秦將。


    “丞相說過,涇陽君此人不見兔子不撒鷹。不給好處,他是不會賣力氣的。”成蛟搖頭說道,表示現在去請公孫策出手,成功幾率渺茫。


    “哼!”冷哼一聲,蒙恬臉色不善說道:“大秦與他此時就是一條船上的人,船漏之時,容不得他不出力!勞煩長安君傳他一句話:同舟共濟!”


    “好,成蛟這就去西陣!”


    去邀請公孫策說的好是為國出力,說的不好就是去求,總之,不是一件長臉麵的事情。見成蛟毫不猶豫轉身離去,蒙恬微微點頭,他認為成蛟可以當大秦的繼承人。


    “投!”秦軍後陣,籠罩在一片煙霧中,就連秦軍自己聯係都需要信使,無法使用信旗聯絡,更不用說距離更遠的晉軍。


    在後陣秦將的一聲大吼中,五十架投石機嘎吱作響,吊臂被狠狠彈起,將一塊塊打磨如籃球大小的圓石投擲出去。


    對此晉軍一無所知,隻見麵前秦軍戰線邊戰邊退,更是奮勇爭前。


    “轟!”一塊石球砸下,擠成一團的幾個晉軍瞬間消失,被石球砸成碎屍,四處飛濺。石球接連落下,晉軍士氣猛降。


    “啊!!!”一名晉軍仰頭看見一枚石球朝自己飛來,更是嚇得隻知大叫,一個晉軍持盾飛身將他撞開,自己卻被落下的石球砸斷一條腿。


    “投!”秦軍陣線後方,一群壯漢手持大罐,在校尉一聲命令下,將大罐狠狠投到晉軍陣線,緊接著一團團火把被投入晉軍陣線。


    一個陶製大罐砸到一名晉軍高舉的大盾上,啪啦碎裂,流出黑色粘稠的液體,這晉軍伸手一摸,頓時驚唿:“是油!”


    知道這玩意兒的是幹什麽的他,棄了盾,趕緊向後鑽。隻見兩個火把落到他周圍,地上的油脂瞬間被引燃,熊熊烈火燃起,眨眼間部分晉軍陷入火海,成了火人。


    “再投!”又是一輪更小的陶罐飛出,這迴扔的更遠,將火焰的範圍擴大,使得晉軍被火焰一分為二,同時晉軍士氣暴跌。


    “再投!”這一輪陶罐砸到牛車上,瞬間牛車組成的車陣被引燃,大部分晉軍被火焰覆蓋。


    中後排晉軍急忙後撤,東西中三陣晉軍發現各自主將竟然還在前線拚殺,被火海隔絕了後路!


    “後路已絕,秦軍絕不會放過我們!古有韓信背水一戰,今日我等背火一戰!”羅士信舉槊大唿,他已經成了一個血人,盔甲披風瀝血難幹。


    “不求擊破秦軍,隻求一條生路!弟兄們,隨我殺!”羅士信不等士兵響應,再次孤身衝陣。


    “兒郎們,隨我廉頗死戰!”廉頗中年人模樣,手持刀盾,帶著東陣被困晉軍發動決死突擊。


    “後退無生,前進方有生路!諸將士,跟我段誌玄殺!”


    段誌玄所在的西陣玄甲兵近半是軍魂,生前都是大唐立國時期的百戰精銳,最先突破秦軍戰線,緊接著中陣、西陣同時取的突破。


    秦軍沒有想到晉軍發動決死突擊,一時不備被衝破戰線,整個戰線陷入混亂,各自為戰。


    當涇渭分明的戰線被攪亂,在煙霧中秦晉兩軍都陷入混亂。將不知兵,兵不知將,指揮係統一團糟。但晉軍目標明確,就是一路向南殺,直突秦軍將旗所在之處。


    “將軍還在死戰,我等豈能坐觀?”一名晉將大唿一聲,帶著部下以大盾鋪在燃燒的土地上,組成防火的盾牆,踩著鋪好的大盾,再次殺進戰局。


    秦瓊見秦軍發動火攻,心裏不安,又見各部晉軍重新殺進去,知道能不能打贏這一仗就看這一波的突擊能不能奏效!


    於是秦瓊將旗前移,帶著晉軍勁銳殺赴前線。


    見到晉軍將旗前移,程咬金當即帶著騎兵發動衝鋒,直赴秦軍東陣。


    另一旁秦軍西陣內,長安君成蛟帶著數名親兵來尋公孫策。


    第七十六章 突襲!


    “同舟共濟?”重複一句,公孫策緩緩點頭繼續說道:“長安君安心,事關重大。我公孫策絕不會作壁上觀,必與蒙恬將軍共進退!”


    “涇陽君高義,成蛟敬佩!”


    見成蛟抱拳施禮,公孫策也不廢話,執戟一躍上馬,麾下三千騎紛紛上馬,檢查裝備。


    “勞煩長安君將我這隨身小官帶至中軍,我去會會秦瓊!”公孫策戟指剛剛騎到青色巨鹿上的張彩霞,對成蛟說道。


    既然晉軍對秦軍主將發動突擊,那麽公孫策就突襲秦瓊,看誰先能得手!


    成蛟一眼就發現張彩霞性別,拍胸說道:“還請涇陽君安心,成蛟必會舍命相護!”


    明顯,成蛟想多了。


    此時的戰局,對秦軍而言很是不利。


    程咬金五千騎兵已經撕裂秦軍東陣,與廉頗配合,殺的秦軍屍橫遍野,不知所措。盡管蒙恬手中還有近萬預備軍力,但早早投入進去,就怕晉軍後手。


    而亂戰中的晉軍三部各有近千人組成的鋒矢,朝著蒙恬中軍將旗殺去。要逼迫蒙恬將預備力量投進來,或者逼退蒙恬中軍將旗。


    至於陣斬蒙恬,這是晉軍上下的夢想,但都知道,這個可能微乎極微。


    “現在戰情危急如火,隻有擊退秦瓊,才是釜底抽薪之策!我們兵分三路,從三個方向夾擊秦瓊。他隻有三千人,步兵居多,論士兵戰力,他拚不過我們!”公孫策率軍駛出秦軍車陣,指著已經快靠近戰場的秦瓊一部說道。


    “大哥,秦瓊很猛。史書上都記載他能將敵軍的軍陣單槍匹馬殺透,再返殺迴來。我不會和他交手,大哥你多小心!”


    “秦瓊再厲害,沒了戰馬我看他怎麽和我鬥!你自己多保重,擊潰秦瓊一部後,你帶飛熊士轉身攻擊段誌玄。殺了段誌玄這個無雙神將,你的實力一定會有質的突破!”


    兩人剛剛說完,郭亮帶著飛熊士迂迴秦瓊右翼,隨即馬超率一千西涼鐵騎轉換方向,沿著起火的車陣朝秦瓊左翼殺去。


    三支鐵騎如三道不斷加速的利箭,不斷加速,直指秦瓊。


    公孫策三千騎一出煙霧籠罩的車陣,秦瓊陣勢一轉,他親率千騎麵對公孫策而列陣,近兩千步軍則持刀衝過火焰封鎖線,殺進亂糟糟的戰局,這股生力軍為有些疲憊的晉軍注入一股活力。


    胡國壯公秦瓊(?—638年),字叔寶。齊州曆城(今山東濟南市)人。唐初著名大將,勇武威名震懾一時,是一個於萬馬軍中取人首級如探囊取物的傳奇式人物。曾追隨唐高祖李淵父子為大唐王朝的穩固南北征戰,立下了汗馬功勞。因其功居於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民間與尉遲恭為傳統門神。


    曆史上的秦瓊以勇猛彪悍著稱。最初是隋朝來護兒部將,後隨張須陀討伐李密。張須陀兵敗戰死後,秦叔寶歸裴仁基部下,又隨裴投降李密,得到重用,被任用為帳內驃騎。


    當時李密挑選八千勇壯,編成一軍,名曰‘內軍’,故名意思,就是真正的嫡係部隊,和禦林軍一樣的存在。當時統率內軍的就是秦瓊和程咬金,可見李密對他們的信任。


    以降將之身而得到這樣的重用,隻能說明秦瓊的能力和人品很出眾。而李密也這樣想的,李密認為自己這八千內軍在秦瓊的統帥下,可破尋常百萬大軍!


    後來李密與宇文化及大戰,身中流矢而落馬,生死不知。瓦崗軍上下將士軍心大亂,士氣猛降。而秦瓊在亂軍之中殺到李密那裏,護著李密一路衝殺,於是瓦崗軍心複振,打敗了宇文化及率領的楊廣那裏叛變的禦林軍。


    李密失敗後,秦瓊等人投降王世充,因不滿王的為人,於619年同程知節等人一起投唐,被分配到秦王李世民帳下。參加了李世民的曆次征戰,每戰必先,常於萬軍之中取敵將首級。626年,未參與玄武門之變,但事後被封為左武衛大將軍。


    秦瓊晚年因青年時期曆次作戰負傷太多而疾病纏身,常對人說:“少長戎馬,所經二百餘陣,屢中重創。計吾前後出血亦數斛矣,安得不病乎?”


    秦瓊最威猛的一戰是唐夏虎牢之戰,這一戰他的表現比關羽在白馬斬顏良還要耀眼,可以說是無人能攀比。


    當時唐軍主力進攻洛陽,王世充困守洛陽,彈盡糧絕。隻能向稱霸河北的竇建德求援,竇建德自然知道唇亡齒寒的道理,帶十萬大軍渡過大河,殺赴洛陽。


    為阻止竇建德軍西進,李世民帶三千五百玄甲精騎星夜趕赴虎牢,占據天險,以阻擋竇建德大軍。


    那年五月初二,決戰打響,秦瓊橫槍躍馬,從敵軍正麵一直殺到敵軍背麵,他手持唐軍軍旗,又從敵軍背麵殺到敵軍正麵,千軍萬馬之中,縱橫馳騁,勇不可擋!


    敵軍心生怯意,陣腳大亂,唐軍一鼓作氣,贏得了虎牢戰役的最後勝利,竇建德被迫接受了充當俘虜的命運。


    唐夏虎牢戰役,為數不多的唐軍消滅竇建德軍十餘萬人,成為曆史上圍城打援的著名戰例。王世充眼見竇建德軍的主力已經潰敗,洛陽城不會再有援軍,走投無路之中,向唐軍棄械投降,中原的主要地區落入唐軍的掌控,唐王朝的統一大業初告成功。


    秦瓊因功受賜黃金百斤、帛七千段,進封翼國公。李淵曾說,如果他李淵的肉可以割下來賞賜,他也絕不吝嗇!


    而在玄武門事件之前,秦瓊先後獲得將近千金的賞賜,地位也在李世民那邊是最高的!


    此刻的秦瓊黃麵長須,中年人模樣。他頂戴夜明盔,盔上寶珠耀人雙眼;身穿柳葉綿竹鎧,號稱刀、槍不入;手中槍是金纂提爐槍,槍中有眼,插入地下後能夠汲取地下水;座下寶馬“唿雷豹”,聲如虎、豹,萬馬皆驚。


    秦瓊槍指公孫策,單騎出馬。身後玄甲重裝騎兵紛紛提速,個個手持馬槊,威武雄壯,又沉默如深淵。


    “那就是秦瓊!弟兄們小心為上!”公孫策大唿一聲,持戟躍馬直奔秦瓊。


    身後成廉帶著虎衛重騎手持標槍,更有兩名馬術精湛者,站在馬背上張弓直瞄秦瓊。


    他們分別是葉輕舟和之前那名咬舌雇傭兵牛霸先,這雇傭兵就是很久以前在涇陽刺殺公孫策的那名黑袍弓手!


    “涇陽君,可敢與我單騎一戰!”二百米的距離,秦瓊高聲大唿。


    “好,戰就戰!有何懼!”公孫策對於秦瓊有些忌憚,自己不怕他,怕的是自己手下被秦瓊一條線從頭殺到尾,這樣的死亡太憋屈,也很不劃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兵家大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塔zZ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塔zZ並收藏兵家大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