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弟,你現在身係河東安穩,不可莽撞!”


    “這些雜魚一樣的存在,能奈我何?我有靈兵雷電戟,獨步河東無敵手,誰能傷我?”


    公孫策見成廉還要勸阻,橫眉一瞪,成廉張了張口,無奈站到一旁。


    謝艾一揮手,守在門口的白犛兵撤開,公孫策持戟走到緊閉的大門前。他單手緊握雷電戟,凝氣運勁,大喝一聲:“開!”


    雷電戟電光大作,猛劈到厚木大門上。


    “轟!”大門被一戟轟碎,木片紛飛,守在門後的作亂親兵被大力掀翻,摔落一地。


    踏步進去,公孫策持戟對著一名正要爬起的親兵胸前鐵甲一點,雷電戟吞吐電光,這親兵翻了個白眼,被電暈過去。


    兩三下,門口作亂親兵就被公孫策盡數電翻,還有院內的親兵,一個個拿著板凳什麽的,無人敢上前。他們的武器昨夜已被收繳,挾持公孫恩的武器還是幾把菜刀。


    “我就是公孫策,出來一個能說話的。”公孫策拄戟站立,目光掃視,無有敢對視者,作亂親兵都垂下了頭顱,他們最多隻是從犯,主犯還在大堂內。


    一個軍官打扮的親兵提著菜刀走了出來,看到公孫策一愣,畢竟公孫策和他們的將軍公孫恩實在是太像了。但公孫策那種獨霸一方的氣質,不是公孫恩所能比擬的。


    還有公孫策一身環繞的殺氣,雖然沒有針對他,他依舊覺得心寒血冷。


    “親軍左隊隊率王虎見過涇陽君!”這個作亂主謀抱拳一禮,有些畏懼公孫策,粗大的嗓門吐出來的字,有些結巴,毫無氣勢可言。


    “你是主謀?知道我殺了多少人麽?”


    “涇陽君威名天下雲傳,我等雖然心向河東,奈何家眷被困武周,不得已而出此下策。”王虎語氣中很是無奈,說罷將手中菜刀丟在地上。


    “放小七出來,每人十鞭,這事就此揭過。過幾日,小七就會歸周。”


    王虎很是感激,拜倒在地:“多謝涇陽君體諒,將軍無礙,汗毛未傷。”


    對於公孫策會不會騙他,他隻能賭。他這件事本來就是在賭,賭贏了就迴歸武周。賭輸了大不了人頭落地,死了自己一個人,起碼家人能被保全。如果公孫恩留在河東,他們迴到武周,最大的可能就是生不如死,還要牽連家眷。


    雖然隻是可能會牽連家眷,可他賭不起,不敢賭。為了避免那個可能的發生,他隻能和部下用自己的命來賭。贏了,什麽都好,輸了,自己死,家人活。


    劉銘護著公孫恩來到公孫策身旁,餘下作亂親兵跪成一地。公孫恩正要說話,被公孫策伸手阻攔。


    公孫策昨夜認識了劉銘,知道他是劉仁軌拐著彎送給自己堂弟的親衛將。他對著劉銘勾了勾指頭,劉銘心中不安,但也隻能硬著頭皮走到公孫策麵前。


    公孫策一腳踹出,劉銘心中雖然警覺,但還是沒有反應過來,就被公孫策一腳踹飛,落地後喉嚨一堵,猛地噴出一口血。


    “你是小七的親衛將,這些親兵都是你麾下的天兵。你這個神將不點頭,他們敢當著你的麵作亂?看在劉仁軌和小七的麵子上,鞭你三十,你可心服?”公孫策站在劉銘身前,持戟指在劉銘鼻尖。


    “涇陽君英明如炬,末將心服口服!”劉銘也算硬氣,強忍劇痛,沉聲迴應。


    “若有下次,殺無赦!”公孫策掃了一眼有些吃驚的小七,麵無表情,持戟離開。


    第五十五章 南鬥


    占據雲中朔方一帶的突厥被秦晉兩軍於上郡擊敗,草原上又有新興民族勢力擋住了後路,突厥部落準備依附於秦晉。


    秦強晉弱的前提下,突厥部落舍強秦而投弱晉,使得占據上郡的蒙恬五萬秦軍隻能被動防守,不敢繼續擴土。


    突厥人的選擇很簡單,秦國太強,他們依附後秦國會更強。等秦國吃掉晉國,他們這些突厥人不會有什麽好下場。投秦,是取死之道。


    晉國就不一樣了,晉國比突厥部落強大不了多少。所以談條件時,可以爭取到不錯的待遇。這樣一來,秦晉北方軍事實力扭轉,秦國自然不願意。


    最後突厥部落一分為二,分別依附於秦晉。不過晉國得到了突厥的精華部分,使得上郡秦軍和河西郡晉軍實力趨於均等。


    晉國河西郡從突厥南侵以來,大戰沒有,小戰連天,隻有南方半郡完成春耕,北方此時正抓緊時間組織補種。此戰立有大功的李青雲被李世民授予王室身份,名列宗籍。


    李青雲依舊沒有地盤,手下軍隊也被強製要求進行軍屯。沒有戰事又想不到什麽可以打發時間的事情,他不喜歡這樣的生活,他喜歡戰爭,他閑不住,所以李青雲多少有些苦惱。


    李青雲帶親隨四處遊蕩,來到大河邊上,望著滾滾大河,突然一歎。


    “主公何憂?”問話的是李青雲手下謀士劉文靜。


    劉文靜,字肇仁。唐初大臣,彭城人,世居京兆武功。隋末,任晉陽令,與晉陽宮監裴寂結交。李淵時為太原留守。他聯絡裴寂與李世民,協助李淵出兵反隋,並奉淵命出使突厥求取援兵。


    李淵在太原起兵,他亦隨軍南下,俘隋大將屈突通。唐朝建立,他被李淵任命為納言,助修律令,並助李世民擊滅西秦薛仁杲。


    劉文靜是慫恿唐高祖李淵取天下的首義功臣,隨李淵、李世民父子征討,功勳卓著,高祖即位後,官居吏部尚書,領陝東道行台左仆射,封魯國公。


    同時的裴寂也是起事元勳,更受親信,這為劉文靜所不平,為此在議論朝政時常常與裴寂對立,彼此矛盾極深。


    劉文靜曾與他的弟弟通直散騎常侍劉文起酣宴,酒後狂言,拔刀擊柱道:“必當斬裴寂耳!”


    這原本是喝醉後感情衝動,理性失去控製的宣泄,但被一個失寵的姬妾聽見,把話報告了皇帝說他要謀反。唐高祖聽信裴寂讒言,將劉文靜、文起兄弟雙雙殺害,家產充公,妻子小妾什麽統統為奴。


    他之所以跟著李青雲這個李氏子弟混,除了要複仇外,還有一個很大的原因。那就是李青雲被南鬥星宿選中,劉文靜命合南鬥天機星,於是複活後為李青雲效力,忠心耿耿。


    比起公孫策北鬥神將九獲其六,李青雲的南鬥神將目前隻有兩人,占了總數的三分之一。另一位南鬥神將是天樞神將廉頗,戰國時期趙國的頂梁柱之一。南鬥天樞,也就是七殺星!


    “外無戰事,內無政事。無所事事,很是不適。”李青雲有氣無力的迴應,他雖是前朝太子,本性卻是勤勉異常,這樣沒事可幹的日子,他覺得比做事還要來的累。


    “主公世上隻有一姐,為何不去河東一趟?”


    李青雲的親族在亂世大劫中存活下來不少,但他的那些有競爭能力的兄弟活過來的沒幾個,然後各種意外中喪生。李青雲成了李係唯一的繼承人,才能統合前朝李係遺留下來的資源。


    “那家夥報複心理很強,王翦隻是用軍紀恐嚇他堂弟,他就派人割掉王離耳朵。我前後策劃兩起針對他的刺殺,估計他老子被刺殺那一次,也算到我頭上。去河東,那不是自投羅網麽?”李青雲無所謂的聳聳肩。


    對於公孫策,他隻當成一個人生中必須要踩下去的關頭老怪。公孫策現在風頭很盛,可他並不在乎。


    因為他是南鬥傳承,而公孫策隻是呂布傳承。南鬥可是神,是超出了人類極限的傳承;一個是最強人類的傳承,雖有戰神之名,可離神還有一段距離。


    等他齊聚南鬥六位神將,就能獲得南鬥氣運加持,也能自開一國。而公孫策怎麽開國?沒有強大的氣運加持,倉促開國隻會加快滅亡時間。


    “涇陽君對待親族可謂十分護短,主公之姐為其夫人,想來主公此行,有驚無險。再說秦晉已和,涇陽君不會做自絕於秦國的事情。而且主公身為涇陽君內弟,他若加害,必會信譽掃地。”


    “你說的有道理,我去他那裏,他還要保證我的安全!否則天下人怎麽看他?一個人沒了信譽,在這個年代是混不下去的!再說我姐姐跟著他,連個婚禮都沒有,我這個娘家人有必要過去撐撐腰。”李青雲一張臉難得的露出了一絲笑意,他已經對河東之行充滿了各種興趣。


    “晉王那裏還需要通報一聲,現在主公身為晉國公子,一舉一動都需謹慎。”劉文靜說起晉王,神色之間多了一份冰冷。


    他要將李青雲頂上去,用李青雲的手幫他複仇。他立誌要殺盡李淵一家,而李青雲對晉國的文武神將資源也是眼饞。誅殺晉國王室,就是這對君臣的默契。


    駐守耿縣的馬超正帶人巡視馬場,斥候突然來報,說是有晉國使者渡河而來,正在渡口等待馬超裁決。


    馬超很疑惑,自己一方和晉國沒什麽交集,怎麽會有使者過來?


    前來的使者正是劉文靜,對於馬超複活在公孫策手下效力,很是驚奇。他隻是歸於公孫策刺殺韓遂,為馬超報仇。根本就沒有想過,公孫策也會獲得星宿氣運加持。


    汾水渡口,馬超也不下馬,低頭俯視劉文靜,玩味問道:“劉文靜?我知道你,你是李青雲帳下頭號謀士。是不是想棄暗投明,前來為我家君上效力?”


    “我家主公思念姐姐,想要來河東一敘。就是不知涇陽君態度,故先遣劉文靜過河試探。”劉文靜一臉平靜,無視了馬超的無禮。


    “我家君上的態度?自然是來一個殺一個,來兩個殺一雙!”馬超盯著劉文靜,語氣冰冷,一揮手,親兵一擁而上,兩三下打翻劉文靜隨從衛士,渡河而來的人,除了劉文靜餘下的第一被按倒跪在馬超麵前。


    “前後三迴刺殺,我家君上可謂印象深刻!莫說馬某無禮,畢竟事出有因,不可不防。劉先生還請移步,三日內我家君上必有答複。”馬超說罷,抬頭望著汾水北岸,那裏還有一群紅袍赤甲騎士也在隔河相望。


    “這是應該的,這是我家主公給與涇陽君與青玄夫人的家信。”劉文靜從寬大衣袖裏取出兩封信,遞給馬超。


    馬超接過信掃了一眼,就裝了起來。押解著劉文靜一夥十幾人,朝耿城趕去。


    汾水對岸,李青雲望著馬超的無禮,很是惱怒。這個馬超太打臉了,自己派出去的使者竟然全都當犯人給抓了起來!


    他也知道,馬超還是多少給了點麵子。當場將劉文靜一夥人斬殺,他又能說什麽?


    “主公,那馬孟起欺人太甚!”廉頗很是憤慨,他和劉文靜雖不在一個時代,但同時身為南鬥神將,劉文靜掉了臉麵,他感覺自己也在掉麵子。


    “如果不是馬超看在我姐姐的麵子上,劉文靜他們的頭顱恐怕早已拋進汾水,隨波逐流而去。”李青雲說罷,帶著赤甲騎士離開。


    如果沒有必要,他也不想去河東。他雖然閑得發慌,卻總比被公孫策幹掉要好得多。他需要盟友,一個可靠的外援。


    晉國內部李氏宗族力量強大,派係繁多,他雖然自成一係,勉強隻能自保。有了公孫策做外援,哪怕是名義上的,他也就不會這麽被動。


    他的力量太小,所以沒有戰爭的時候,部隊被抽走進行軍屯。也因為力量太小,連個任務都撈不到。每天隻能四處溜達,混著日子。這不是他想要的日子,所以他要改變現在這種狀態。


    起碼他要把自己部隊軍屯的權利拿迴來,有部隊在手,他睡覺才能踏實。他才能依靠軍屯獲得源源不斷的物資,他暗地裏有不少資源,但都是不能見光的。


    有了軍屯,他那些繼承前朝的物資才能洗白,拿出來使用。有了這些可以光明正大使用的物資,他才能飛速的成長。


    公孫策剛剛在夏城外送走公孫恩,就遇到馬超派來的信使。


    迴到家裏,與李青玄一起拆開李青雲的信封。公孫策看了那份給他的信,其中李青雲明確表示,他隻參與了兩場刺殺,而且戲份不是很重。針對公孫厲在涇陽的那次刺殺,李青雲表示他也是事後才得知,之前根本不知情。


    李青玄看完那封屬於的信後,第一次哭了起來,淚水打濕了信紙。公孫策接過信紙一看,全是李青雲對現在李家的介紹。他們同父異母的兄弟姐妹先後身死,現在就剩他們姐弟兩個。同時李青雲一再表示,說這些人他絕對沒有動手腳。


    “他是你弟弟,他的話可信麽?”公孫策皺眉,他對李青雲不熟悉,卻很想殺了李青雲。原因很簡單,那就是之前的刺殺事件。


    “他從小就孤傲,手段雖然殘忍卑鄙,但他從不屑於撒謊。所以我相信他沒有殺其他兄弟姐妹,他來河東,肯定也是有事找你。”李青玄抹了一把眼淚,心中對李青雲的恨意淡了不少。雖然自己親弟弟死於李青雲手中,可李青雲現在就是她唯一的親人。


    “那好,我保證他在河東的安全。”公孫策將信收好,抓著毛筆寫了起來,歪歪扭扭七八個大字就占滿了信紙,然後吹幹墨跡,蓋了大印發了出去。


    第五十六章 李青雲(求票)


    三月十二,下著小雨,李青雲帶著五百親騎來到夏城北門外。在過了臨晉軍鎮後,沿途看到不少村落重新冒著炊煙,這遠遠不是剛從戰亂走出的河西郡所能比擬的。


    夏城外圍城牆還在建造中,今日有雨,所以停工。看著外圍打好的地基,李青雲有些動容。夏城隻是公孫策的居城,正北麵的城牆長達兩裏!這可是除了晉陽城外,他看到最大的城。


    原本他還有些嘲笑公孫策部下白袍兵戴的鬥笠模樣的氈笠,現在發現下雨了,這樣的氈笠就相當於一把小傘。


    公孫策一身鎏金山文甲,掛著緋紫披風,身旁虎衛羅列,各戴氈笠,立在夏城北門。


    他也戴著一頂氈笠,雨絲落到笠上,匯聚滑落到盔甲上,順著盔甲一路垂落在地。


    “大哥,李青雲肯冒險而來,定是有求於大哥。你何必冒雨出來等他?就他前麵搞的那些刺殺,當場殺了,天下人誰人不服?”郭亮一直留在夏城,未曾返迴平陽郡。


    “天下人?天下人服不服不要緊,要緊的是李青雲能給我們帶來什麽。第一次刺殺是他主謀,不過被我提前剿滅;第二次一千多刺客,他隻是從犯;第三次似乎是第二波刺客餘孽搞的鬼。”


    “前朝由各大家族集團輪流把持,他李家也不是一手遮天。所有刺殺的責任,不能推到李青雲頭上。再說,他是青玄唯一的弟弟,我不是給他麵子,是給青玄麵子。”


    對於刺殺,公孫策不可能就那麽杯酒泯恩仇。他要的就是白刀子進,紅刀子出。幹淨利索的將幕後人員查出來,殺幹淨。所以他需要情報,而李青雲能給他想要的情報。


    兩人談話間,李青雲也來到了內城城門處。望著雨絲中,並肩立在城門前的兩個朦朧身影,隻能辨認出金甲的青年,他一眼就將公孫策確認。郭亮雖然也有一身殺伐氣息,但沒有公孫策那種獨斷乾坤的霸氣。


    霸氣兩個字,用最簡單描述就是土匪氣息。蠻橫不講理,就是霸!


    “大晉公子李青雲見過涇陽君!”李青雲翻身下馬,踩著濕泥站在公孫策不遠處,抱拳說道。走近了,確認了公孫策,也認出了郭亮,他們的畫像他都有。


    “自家人,不說那個。你姐那麽美,還以為你會是個帥哥。現在,有點失望。”公孫策擺擺手說道,語氣間滿是調侃,很想知道李青雲會怎麽處理。


    他確實有點失望,沒想到李青雲這個傳說中的前朝太子看著是那麽的平淡無奇,讓外貌委員會成員的公孫策,多少有些失望。


    李青雲感歎公孫策的肆無忌憚,一點都不顧及場合。他是代表晉國而來的,雖然沒什麽任務,但該走的場麵還要走,沒想到公孫策開口就談論他相貌的問題。


    對此,李青雲無所謂的笑了笑,攤手說道:“父母給的,我有啥辦法?我姐,她還好麽?”


    “你姐吃得好,喝的好,什麽都好。就是看了你的信,哭了。”公孫策側身,伸臂示意一起入城。


    李青雲剛走到公孫策身前,公孫策突然說道:“喊我聲姐夫,不然你的衛隊就待在外城軍營,別想踏入內城一步!”


    李青雲的歲數要比公孫策大兩歲,今年二十有五。這一點公孫策知道,他純粹就是想找李青雲的不自在,也想知道李青雲會怎麽處理這個事。他覺得李青雲會成為他爭奪晉州的最大障礙,有必要對他多做了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兵家大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塔zZ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塔zZ並收藏兵家大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