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緊包,一人五十個!剛和給他送去二百五十個餃子,看他會不會鬱悶死!”劉雅蟬左手拿著麵皮,右手將餡兒挖到麵皮上,左手五指轉動,一個餃子就完工。讓其他四個女子,看著羨慕不已。


    很快,每人五十個餃子就包好了,裝在木盒裏,交給了等候的騎士。騎士提著木盒,縱馬離去,直奔蒲地。


    這天的中午,公孫策提兵到解良軍鎮,見到了張莊。當場就封張莊為武衛校尉,算是給張莊在原魏國的軍職上升了一級。不過張莊手下還是五百武卒戰魂,並不會獲得增編。


    此時的安邑一座簡陋的宮殿裏,魏侯無忌正與丞相張耳下棋。魏無忌舉起棋子,正要圍殺張耳,不想被慌慌張張跑進來的內侍一驚,旗子落下,錯了一格。


    “給孤一個合理的解釋,何事經讓你如此慌張。給不出理由,孤罰你去城外築城!”魏無忌看著張耳笑嗬嗬落下一子,黑白形勢逆轉,心頭惱怒。


    “君上,河西的秦軍打過來了!昨夜蒲城已被攻陷,西門大人與龍賈將軍戰歿,想來公子申也是兇多吉少!”內侍趴在地上,緩緩將自己知道的情報說了出來。


    “沿途的斥候都是酒囊飯袋?如此重大的消息,竟由孤的內侍傳達而來!”魏無忌起身,張耳將自己一子落到棋盤,定了勝負後也跟著起身。


    “稟君上,秦軍由秦涇陽君公孫策親率,沿途攻城封鎖極為嚴密。隻有蒲城領軍校尉陳諒僥幸逃生,帶迴秦軍情報以及西門大人最後的囑托。”內侍不敢抬頭,臉貼著地麵。


    “嗬嗬,秦軍?又是秦軍!還是個封君,很好,孤統率大魏精銳,必吞之!”魏無忌一甩衣袖,氣勢如龍,轉身看向張耳。


    魏無忌,號信陵君,戰國四君子之首。魏國第六個國君魏安厘王魏圉的異母弟。至於這個魏安厘王大家可能不熟悉,但有一個人大家很熟悉,龍陽君!封龍陽君的就是魏安厘王,他們是什麽關係,不言而喻。


    魏國自梁惠王魏嬰時的馬陵慘敗後,國勢衰落,江河日下,而西鄰秦國經商鞅變法、張儀略地,在列國中突起,有兼並六國之勢,沒有一個國家敢真正抗禦秦國,魏國毗鄰秦國,受秦害較深。


    魏無忌處於魏國走向衰落之時,他效仿孟嚐君田文、平原君趙勝的輔政方法,延攬食客,養士數千人,自成勢力。他禮賢下士、急人之困,曾在軍事上兩度擊敗秦軍,分別挽救了趙國和魏國危局。


    魏無忌為人仁愛寬厚,禮賢下士,士人因而爭相前往歸附於他,最高峰時門下曾有三千食客。所以當時的魏無忌威名遠揚,各諸侯國連續十多年都不敢動兵侵犯魏國。


    當時魏國有個隱士,叫侯嬴,已經七十歲,因家貧,做著大梁(魏國都城)側門的守門小吏。魏無忌聽說此人後,前往拜訪,並想饋贈一份厚禮,但侯嬴不肯接受。魏無忌於是設筵席大會賓客,等人來齊後,魏無忌帶著車馬和隨從,空出車子左邊的上座,親自到側門去接侯嬴。


    侯嬴為考驗一下魏無忌,徑直坐上魏無忌空出的上座,還讓魏無忌載他去拜訪在街市做屠夫的朋友。魏無忌當即駕車來到街市,侯嬴下車前去會見他的朋友朱亥,而魏無忌則手執馬韁在一邊等待。


    此時,魏國的將軍、丞相、宗室以及賓客們都已坐滿堂,等魏無忌迴來開宴,魏無忌的隨從都在暗罵侯嬴,而魏無忌仍然是麵色和悅,一直等到侯嬴聊完,才載著侯嬴迴去赴宴。經過此事之後,魏無忌在魏國的市井大眾中得到了一個禮賢下士的好名聲。


    前260年,趙孝成王在和秦國的長平之戰中,中了秦國的反間計,用“紙上談兵”的趙括取代老將廉頗,結果導致趙國的大敗,40多萬兵士被秦國坑殺。前257年,秦國的軍隊包圍了趙國的都城邯鄲,趙國的形勢非常危急。


    趙國丞相平原君的妻子是魏無忌的姐姐,平原君趙勝多次向魏安厘王和魏無忌送信,請求魏國救援,魏安厘王派將軍晉鄙領兵十萬前去救趙。秦昭王得到消息後,派使者威脅魏安厘王,魏安厘王懼怕,就派人通知晉鄙停止進軍,留在鄴紮營駐防,名義上為救趙,實際在觀望形勢的發展。


    魏無忌和魏國大臣將軍數次上書,魏安厘王就是改不了畏懼秦國的心理。怕得罪秦國,不敢讓晉鄙率兵救援趙國。魏無忌一氣之下,帶著車騎上百,打算去邯鄲和秦軍死磕。


    結果出城門的時候,他問守門的侯嬴要不要跟他一起去拚命。侯嬴表示自己年老力衰,幹不了提劍砍人的勾當。魏無忌很生氣,想他剛開始那麽器重侯嬴,現在侯嬴居然不幫自己,當即就走,走到半路想起侯嬴不是這樣的人,於是又迴去找侯嬴。


    侯嬴替他分析了一下局勢,說這麽些人去邯鄲,就是杯水車薪,無濟於事。說救趙,必須取的晉鄙率領魏軍的指揮權,要他替如姬報殺父之仇,如姬是魏安厘王的寵姬,最後幫魏無忌盜得兵符。至於如姬的結局,似乎可想而知。


    為了保證計劃的周密性,侯嬴在魏無忌去鄴城奪取軍權的時候,自殺。


    魏無忌帶著兵符找到晉鄙,晉鄙懷疑魏無忌虎符來曆有問題,直接被隨行的朱亥一鐵錐砸死。然後魏無忌對鄴城的魏軍說出了兵家最鼓舞軍心的一句話::“父子俱在軍中,父歸;兄弟俱在軍中,兄歸;獨子無兄弟,歸養。”


    選出八萬沒有家庭拖累,士氣高昂的精銳。魏無忌帶著他們殺到邯鄲,與楚、趙聯軍,合擊秦軍。


    原本相持不下的局麵,因為八萬生力軍的加入,秦軍大敗而歸。之後的魏無忌遣散軍隊,讓他們迴歸魏國,自己帶著門客家臣在趙國混日子。畢竟偷盜兵符,可是等同於謀反的大罪!


    十年後,恢複了元氣的秦國開始大舉進攻魏國,魏安厘王為此焦慮不安,向周圍各國求援,各國因為擔心魏安厘王的膽子和人品,不敢派兵。不得已,魏安厘王就派使者去請魏無忌迴國。在毛公和薛公的勸諭下,起初猶豫不決的魏無忌終於決定迴到魏國。


    魏無忌和魏安厘王兄弟兩人十年未見,重逢時不禁相對落淚。魏安厘王當即任命魏無忌為上將軍,讓他做魏國軍隊的最高統帥。魏無忌派使者向各諸侯國求援,各國得知魏無忌擔任了上將軍,都紛紛派兵救魏。


    魏無忌率領五個諸侯國的聯軍在黃河以南大敗秦軍,使秦國將領蒙驁戰敗而逃。聯軍乘勝攻至函穀關,秦軍緊閉關門,不敢再出關。這次合縱攻秦的勝利,使魏無忌的聲威大震,各諸侯的賓客都向他進獻兵法,魏無忌編寫成書,後世稱為《魏公子兵法》。


    秦國對魏無忌很忌憚,秦王為了離間信陵君跟魏王的關係,派人持金萬斤到魏國行賄,找到晉鄙遺留下來的門客,叫他們詆毀信陵君,到處流傳著這樣的流言:“公子無忌是魏將,諸侯的將也都歸附他,天下之人聞魏公子無忌,不聞魏王;公子想要稱王,諸侯也打算立他為魏王。”


    秦王又幾次派人假意祝賀公子,問他是否已經做了魏王。魏王天天聽到誹謗的話,也就相信了,使人代替公子無忌領兵。公子無忌知道自己因為讒言的詆毀再次被廢止不用,便推說有病,不去朝見魏王,日夜以酒色自娛。


    米蟲的日子過了四年,魏無忌被病重的哥哥魏安厘王賜予鴆酒毒死。魏安厘王也死於同一年,即公元前243年。


    秦聞公子無忌死亡,使蒙驁領兵攻魏,拔二十城,開始設置東郡。公子死後十八年,秦兵虜魏王假,屠大梁。滅魏以為郡縣,時在公元前225年。


    漢高祖劉邦少時,也“數聞公子賢”;當皇帝後,每過大梁,都會祭祀公子;漢高祖十二年,更為公子無忌置守塚五家,年年四時舉致祭。


    張耳少年時就是魏無忌的座上常客,後來跟著陳勝反秦,在秦末大混戰之中,撈了一個趙王,最後壽終就寢,能在劉邦那裏混個安樂死,可見能力是很強的。兒子張敖取了呂雉的女兒,繼承王位雖然有些波折,但張家的富貴無人能夠動搖。


    因為張耳和公子無忌一樣,會養士,能發掘人才,培養人才,而且都是人品才能都極為優異的人才。這些人才對張氏可謂忠心耿耿,至死不渝。其中最出名的就是一個叫貫高,在意誌品德方麵,不遜色於荊軻。


    第二十章 魏之選擇


    安邑城池修建的雄偉,內部建築隻是一般,外能遮風擋雨,內能保暖就成。大雪封鎖了一切,魏無忌不想消耗人口在居室上下功夫,所以才會有安邑城內外的巨大差距。


    就連議事的宮殿,也是勉強有一個樣子。魏國文武齊聚,但能決定魏國大事的,這裏隻有四五個人,其他都是來打醬油的。


    陳諒被兩個侍衛攙扶著,慢慢將昨夜的戰事講述:“最後末將見南門大開,偽裝成喂馬的軍卒,乘機奪馬奔出蒲城南門。”


    其後陳諒又將他請求張莊率軍增援永濟的事說了,魏無忌的臉當即就黑了下來。他已經想到,兩座軍鎮差不多就應該丟了。遂問陳諒:“為什麽永濟軍鎮的守軍不撤到解良鎮守?而且非要調解良的兵去永濟?難道不知,解良周圍有軍鎮三座,距離鹽城不遠,若有戰事,頃刻就可雲集五千大軍麽!”


    “君上,永濟守將怕被追究丟失土地罪責,不敢撤出。而解良守將,是末將好友張莊,末將能將他說動。所以……”陳諒見魏無忌神情嚴肅,語氣含著怒意,他就慌了。


    “罪不在你,可惜了孤的五百武卒!還有何事?”魏無忌見陳諒欲言又止,問道。


    一名侍衛端著木盤跪在魏無忌身前,木盤上麵是一根染血的鐵矢。


    “君上,這是西門大人最後交給末將的。吩咐末將,務必要將這枚弩矢交給君上。並說,晉國終究是是非之地,當早作準備。留在晉國,隻會被折騰死。”陳諒剛說完,就見整個朝堂沸騰了。


    “將他們拖出去,斬!”魏無忌決然的聲音中好像灌了鐵汁,狠狠的壓在陳諒心頭,陳諒臉色發白,腦海也是白的。他不知道,也想不明白為什麽魏無忌要殺自己。


    等陳諒腦海的空白散去,發現自己還在朝堂上,隻是朝堂上少了三分之一的臣子!


    “丞相,殺了晉國留下的釘子,我們魏國眼下的選擇可是不多。”魏無忌站在火盆前,伸出雙手烤火。


    “魏和秦,有亡國之仇,不能投秦。數遍天下,無有姬姓大國,隻有武周還算沾邊。不如我魏國,南投大周!”張耳沉聲說道。


    至於陳諒的一句話,直接斷了他們猶豫的時間。能被晉王李世民安插在魏國朝堂上的臣子,無不是機敏過人之輩。與其殺了陳諒辯解,還不如一口氣在他們沒有反應過來之前,將他們滅掉。魏無忌瞬間就想明白了事情的輕重,可謂殺伐果斷。


    “也可,魏地可讓給武周,但武周必須將大梁一地讓給孤!”魏無忌當機立斷,派公孫座出使武周,一方麵派人快馬通知遠在信都的龐涓,讓他率軍撤到黃河以南。最後,就要麵對突然到臨的公孫策。


    “這個涇陽君,想來圖謀我魏地不是兩三日的時間了。他想要魏地,孤可以給他,但必須要在孤將地盤交給武周之後。另外,我安邑三十四萬民眾,可以給他十四萬,餘下的,孤要遷移去梁地。”


    想了想,魏無忌對張耳說道:“這就是孤的底線,勞煩丞相出使涇陽君,想必他也不想讓手下兒郎白白送死。有了河東之地,與河西隔河而治,想來他是不會拒絕的。”


    “還請君上將剛才斬殺的那些晉臣頭顱交與臣下,有這些頭顱為證,必能取得涇陽君信任。”張耳拱手,臨走又將陳諒帶上。在張耳看來,那些頭顱無法取得公孫策的信任,陳諒這個傳承者關鍵時刻也是可以當替補的。


    解良軍鎮,公孫策率三千士兵駐紮在城內,一時很是擁擠。趕在傍晚之前,在張莊的極力幫助下,公孫策率部殲滅了三股總數大約在兩千左右的來援魏軍。


    現在就是等待高順援軍,如果當初情報沒有泄露,公孫策隻會一路推進,不會分兵據守。到時候聚集全力,可以在安邑城外賭上一把。


    “君上,周圍魏軍向鹽城匯聚,鹽城此時守軍約在四千左右。”李進來報。


    “安邑不好打,打安邑就先要將鹽城拔除。現在這點人打不動鹽城,全軍休整,加強四周警戒力度。”公孫策望著地圖,心裏很不爽。


    魏國的都城安邑建造在夏縣,又在原來的河東郡郡城運城之上建立起了鹽城,依靠原來的郡城廢墟物資,這鹽城建造的遠遠要比他的涇陽城來的堅固。


    “君上,鹽城方向有魏國使者前來!”斥候在天黑時,將張耳的情報帶來。


    “丞相,我魏軍也不是沒有一拚之力,為什麽要……避敵鋒芒?”陳諒認為魏軍的舉動不正常,可以說是很膿包,可他敢直接說魏國的表現膿包麽?想來想去,隻有一個避敵鋒芒可用。


    張耳無奈笑了笑說道:“我魏軍可以打退秦軍第一波,但能不能打退第二波、第三波?大秦已經在西北立穩腳跟,可以源源不斷的派遣偏師騷擾我魏國。國中若有勁銳,尚能將秦軍拒於國門之外。”


    “可是晉王哪裏會放各國精銳歸國?現在和燕國死拚的軍隊都不是雙方嫡係兵力,都是屬國的兵力。因為晉王要想讓晉國鼎盛,那麽國中的魏、趙、韓、常山幾個屬國就要被徹底瓦解。這一點,注定了魏國早晚要與晉國要分道揚鑣。”其實各國都是差不多的狀態,雖然都不想打仗,但必須打。借著戰爭消耗國內附屬的力量,就是所有大國主共同的默契。


    所有的國家內部,也是很混亂的。有的支持分封製,有的要弄中央集權製,隻有大周鄭重的表明:大周堅持貫徹東西兩周八百年的光榮傳統,要將分封製發揚光大,永不舍棄。


    所以,大周的軍力不是最強,但附屬的勢力極多。就連魏無忌也心動,但前麵一直猶豫,因為龐涓和手下兩萬多精銳還在李世民手中。但現在火燒屁股,根本就沒有魏國左右搖擺的機會,隻能一口氣投向大周。


    “魏國丞相張耳?還帶著一車頭顱,來找我做什麽?該不會是殺了國中強硬派,打算投降?”公孫策說罷,自己都笑了。


    “似乎是來和談的,隨行的隻有十來名騎士。”斥候繼續稟報。


    “好了,讓人做頓豐盛的晚飯,可惜今天隻能將就了!”公孫策揮退斥候,對身旁成廉說道,然後就是一歎。


    “君上,攻克安邑,再慶祝生日不遲。到時候,也算雙喜臨門。”葉輕舟勸道。在他看來,生日延遲一兩天,也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情。


    “過生日,就在該父母身前盡孝。感謝他們給了我生命,而我卻發動戰爭,吞噬所有人的生命。想著,有一點惡心。”成廉出去了,公孫策對葉輕舟一人說道。


    “所有人之中,隻有君上發動的戰爭,是最正義的!”葉輕舟說的鏗鏘有力,擲地有聲。


    公孫策笑了笑,說道:“為什麽?戰爭都是一樣的,都會死人,不管是誰發動的。”


    “因為君上發動戰爭,是為了我們現代人一係而戰。最後的勝利,也肯定屬於我們現代人!將來統治這個世界的,一定會是我們這樣的新人類,而不是那些應該躺在土裏變成骨渣肥料的死人!”葉輕舟壓低了聲音說著,神情很是肅穆莊重。


    “是你想的太多了,我發動戰爭的原因我比誰都清楚。我要的隻是一處可以安身的地方,至於為所有現代人而戰,我沒這麽偉大。我是典型的軍閥思想,這一點,都是大家公認的。還有屠夫什麽的,都是現代人給我的定義。”


    公孫策嘲弄的口吻,無所謂的表情,讓葉輕舟心裏難受。他認為自己的君上在偽裝,因為拯救現代人的大旗,現在隻有自己的君上才能扛起。


    “他們組成團來刷我,想要把我推倒。想不明白,現在弄死我,對他們有什麽好處!所以,那些人我懶得管,將來還要清除幹淨!我能做的,就是在一塊安穩的地方,保持住我們現代人的傳承。”公孫策說的話,讓葉輕舟崇拜。


    幽藍色的夜色下,望著插著公孫大旗的解良軍鎮,陳諒渾渾噩噩。一路上雖然發現了秦軍斥候,就猜到可能就是這麽個結局。但猜到的,哪有看到的有衝擊力?


    “我家君上正在府邸等候丞相。”伏曉光站在城門前,一臉微笑。


    “有勞將軍了。”張耳抱拳說道,他語氣和善,麵相威嚴不失柔和,讓伏曉光一照麵,就對張耳有了好感。


    “請!”伏曉光笑了笑,轉身帶路。


    府邸門口等候的陳諒渾身不自在,在昨夜,這裏還是他好兄弟張莊的地盤。現在,就成了公孫策的了,他似乎能聽到自己兄弟張莊的靈魂在四周遊蕩的聲音。


    “我這人一向自傲,能讓我佩服的人不多,魏無忌就是其中之一。他的條件我應了,為了配合他,我可以讓我部士兵打出魏軍旗號,迷惑晉王。”公孫策對魏無忌的條件很滿意,尤其是讓李進辨認了出了幾顆頭顱之後,感受到了魏無忌的誠意。


    “涇陽君可假托公子魏申造反,使得魏地形成內亂局勢。這樣就可讓晉王將龐涓將軍以及兩萬魏軍放歸魏國。”張耳提出了補充計劃。


    “可以,為了更好的迷惑晉王,還請先生留在這裏,冒充公子魏申向各處駐軍派發文書。想要欺騙晉王,就要先欺騙自己人。”公孫策說的很是鄭重,不論是他麾下將領,還是張耳,都知道,他要軟禁張耳做人質。


    “如此,甚妙!”張耳從安邑離開,就有了做人質的準備。如果公孫策不留他做人質,他才會覺得奇怪。


    “君上,有河西快馬趕來!”帳外值守的衛士急忙來報。


    隨即許盾一身風霜,提著一個木盒大步跨進來,對著公孫策抱拳說道:“君上,這是夫人們送與君上的生日賀禮。”


    “我就知道,她們會給我驚喜,拿來看看。”公孫策打開木盒,是一排整齊的餃子,現在已經凍的硬梆梆。


    “煮了,給傷兵送去,就說是夫人們送的。”公孫策猶豫了一下,還是忍痛不吃,將木盒蓋好,交給許盾,讓他趕緊休息。


    張耳起先看到公孫策的夫人動用軍中信使為公孫策送吃的,心裏鄙視;又見公孫策很猶豫的將餃子讓給了傷兵,心中佩服的同時還有隱隱的恐懼。


    ps:求票票,求收藏,求書評……


    第二十一章 龐涓撤軍


    河北信都,也就是邢台郡。這裏燕晉大軍雲集,聯營百裏。


    信都的地理位置極為重要,燕晉兩軍再次會戰,爭奪的就是河北霸權。信都素有“五朝古都”之稱,先後做過商朝、邢國、趙國、常山國、後趙五個朝代和國家的國都。其北通幽燕,南達黃淮,西扼太行三關,東望華北平原,自然條件優越,號稱“鴛水之濱,襄國故都,依山憑險,地腴民豐”


    商代祖乙擇沃野定都於邢,西周初,周成王封周公第四子為邢侯建立邢國,戰國時期趙成侯立邢為信都,並擴建邢侯台為檀台,又因趙襄子曾都邢,西楚霸王項羽乃改邢為襄國,隋置邢州,宋徽宗趙佶升邢為信德府,金複置邢州,元始祖忽必烈為旌表邢州大治之功,升邢為順德府,明清沿襲。因西周邢侯和趙成侯、趙武靈王曾先後在邢地高築檀台,大會天下諸侯,以標信德之義,故宋徽宗趙佶乃改龍崗縣為邢台縣,今邢台市之名即沿用於此。


    當初隨龐涓而來的三萬魏軍此時已經折損近半,對於晉王的目的所有晉國的附屬實力都知道,所以戰意不高。燕軍也是如此,不過朱棣更狠,讓嫡係明軍參戰,燕國內的附屬勢力隻能拚命。


    晉王也很想學朱棣,把嫡係武力都投入戰場,可他嫡係唐軍太少,大部分都和漢軍在長安耗死了。戰場形式對晉軍越來越不利,麵對咫尺的勝利,燕軍士氣一日更勝一日。而晉軍,則徹底陷入疲軟狀態。如果不是晉王鎮壓的手段高明,他們早就在戰場上反戈起義了。


    臘月二十九,清晨。一隻鴿子飛進了魏軍大營,隨即被龐涓燉成了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兵家大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塔zZ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塔zZ並收藏兵家大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