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淩想了想說:“劉大哥跟他一起去拚殺,甜甜姐一個人很孤單,我們把她接過來,一起住吧。也不知道甜甜姐那裏有沒有吃的……”甜甜姐就是劉威帶來的家眷,雪淩的話,讓李青玄眯著眼睛笑了笑,隨即點頭。


    古鎮,順著安靜的街道公孫策他們慢慢行進。走了五百米,突然兩個軍魂從角落蹦出來,朝著鎮中心撒腿就跑。公孫策等人追之不及,不一時眼前就出現了兩百軍魂,分別由兩個百人將統率,兩個百人將又以一個少年為主。


    那少年身材高瘦,麵容俊美不失英氣,還有一絲稚氣未脫。一身輕便牛仔,是個活人,手裏一杆馬槊,身後還有三四個青年牽著馬匹。少年遠遠揚聲問道:“你們是誰?來我們古鎮幹什麽?”


    “我是公孫策,現在隸屬大秦,來這裏當然是為大秦擴大疆域,獲取軍功。”直言不諱的表達出征服的意思,讓那邊少年握緊了手裏的馬槊,英氣淩人的兩道劍眉皺的豎了起來。


    少年望著公孫策一行十二人,嘲諷道:“就你們十二個人?還想來我古鎮放肆!我勸你們早早離去,不要白白丟了性命。”少年聲音剛落,突然將軍廟所在的西麵山坡上響起了震天鼓聲。


    “亮兒,帶他們過來。”一個渾厚的聲音從山坡傳了下來,公孫策仰望看去,隻見一道狼煙升起。那邊少年指揮麾下軍魂讓開一條道路,望著公孫策笑問道:“敢來不?”公孫策感覺不到對方的殺氣,有什麽好怕的。邁步就走,劉威無奈也隻能跟上,那十個符兵自然昂首挺胸,邁步緊隨。


    到了三岔口,公孫策見通向西邊和東北方向的兩條道路上各有軍魂五百組成戰陣,背對他們,明顯在防禦兩個方向的敵人。一個身著魚鱗鐵甲,掛紅色披風的中年武將已在等待他們。


    “亮兒拜見師尊!”少年拱手拜向這名武將,武將擺擺手聲音和藹說道:“你郭家世代為我廟宇掃塵擦灰,修繕補缺。我又看著你長大,你就像我的子侄,不要再有那麽多虛禮。”少年聽了,靦腆笑了笑,站到一旁。


    武將又問公孫策,語氣威嚴:“大秦已在鹹陽立住跟腳了?”這裏距離鹹陽不足五十公裏,就是公孫策不來,不久大秦軍魂不斷複蘇,規模龐大後秦軍根本不是他所能抵抗的。


    “五萬衛尉軍在今天早間就將鹹陽占據,鹹陽令李斯派遣我們這些兵家子弟四處征討,擴大大秦疆域,提高自身修為。”公孫策如實迴答,這個根本沒有好欺瞞的。


    那武將閉目似乎在緬懷,片刻才說到:“我本是大隋在此設立折衝府的鷹揚郎將魚士疾,阻擋叛軍於此處全軍覆沒。後被此處居民設廟供奉,香火不絕,與麾下兵馬一起複活。昨夜天變,有邪靈作祟,我率軍剿滅。後遷民於山,我率部在山下駐守,以報千年香火之恩。”


    “我也知此處距離鹹陽甚近,早晚必有秦軍前來攻伐,隻是沒想到來的是你們。”武將神情輕鬆不少,繼續說道:“秦軍所過之處,不留生口,就是想投降,都不見得會被接受。所以,本將有個不情之請……”


    聽著武將魚士疾自敘,可能有些地方自我美化,可他能全軍盡沒也可見他是個勇烈的人,否則死後不會有居民感恩為他設廟。現在又能保一方民眾安寧,雖然是出於報恩之心。也可見魚士疾也是有心的人,是個不錯的人。如果魚士疾能投降,自己也能有招降的權利話,這就是天降的大功啊!公孫策內心的歡喜,直接從彎起的嘴角顯露出來。


    “魚將軍,這個還需要試一下。”公孫策從劉威手中拿過大秦旗幟,一把插進腳下的路麵。鋪油的路麵開始震蕩,開裂,就連魚士疾都開始發生變化,一道黑氣從他腳下散出,緩緩順著小腿往上蔓延,公孫策發現黑氣在對魚士疾從下到上進行改造。


    幾個唿吸的時間,黑氣已經彌漫到魚士疾脖頸處,他的一張臉上五色變化,雜亂無序。一旁少年郭亮握著馬槊,神情緊張。公孫策也把心提到嗓子眼上,這事成了,他就是大功一件。失敗了,魚士疾並因此而死,他就要被上千的軍魂追殺,不死不休!


    魚士疾仰天長嘯一聲,五光十色的氣流從口中噴出,盡數被公孫策鐵戟吸收煉化。他千年被供奉,所受的信仰雜念盡數吐出,黑氣隨即也融進魚士疾身軀,渾身衣甲也發生了變化。魚士疾低頭展臂觀察一番後,哈哈大笑。


    他的笑聲中,他麾下府兵也開始被黑氣改造,紛紛從口中噴出信仰雜念,紛紛被公孫策鐵戟吸收煉化,總數約與魚士疾相差不大。公孫策手中的鐵戟光澤閃爍,開始發生變化,由鐵戟變成一把單耳青龍戟。


    青龍戟,單月牙,頂端槍刃如柳葉。杆上畫有盤龍,塗漆為飾,懸係五色彩帶。青龍戟似一條龍,戟頭如龍張牙舞爪的龍。公孫策持戟空刺,刺出去好似青龍探爪!青龍戟賣相十足,威力也是不凡。一旁劉威看了一把自己長槍,發現自己的槍尖甚至還不如公孫策青龍戟頂端槍刃有型,撇撇嘴扭頭不看。


    魚士疾一身青銅鑲嵌皮鎧,渾身除了青銅甲片護住重要位置,餘下地方都被皮甲遮掩。他頭戴板冠,卻比公孫策見過的秦軍板冠樣式複雜的多,他深知,板冠是秦軍軍官身份的象征,越複雜,越精美,說明軍職越高。


    公孫策有點羨慕的望了一眼魚士疾頂上束發的板冠,抱拳恭賀道:“恭喜魚將軍!”


    魚士疾也是一臉笑容,擺手忙說:“稱不得將軍,稱不得將軍。魚某隻是第七級公大夫之爵,軍職校尉,統率舊部罷了!還要多謝公孫大人成全!”在一群人相互恭喜之際,地下的秦軍軍魂也破土而出,這次足足五六百人上下。


    這些秦軍開始統計戶口,劃分民籍的時候,公孫策懷裏的虎符再次發燙,他不得不掏出來,見虎符上麵的花紋再次發生變化,卻沒有產生新的符兵。他知道,虎符升級了,升級的原因就是擴地增民和招降魚士疾一部。有軍功,卻沒有魂魄氣供虎符製造符兵,自然也沒有符兵產生。


    魚士疾看了公孫策的虎符,扭頭望著立在自己身後的郭亮,打定主意後說道:“恭喜公孫大人晉升簪嫋之爵,願以精銳四十名為賀,補足大人符兵所缺。”公孫策進爵簪嫋,軍職自然也升一級,成了隊率,統率五十人。魚士疾的舊部與他一起投入秦軍陣營,全部都是秦國兵馬,不是他私人部曲。


    但他還能有親兵,規模是麾下部隊的十分之一。這些都是他的隨意指揮或使用的,他送給公孫策,名額也就空了下來,以後他還可以補充。再說他手下一千五百人,少幾十人也無關大局。


    不像公孫策,四十人整整就是原有兵力的四倍!用他可以忽略的代價,這個代價換取對公孫策來說卻是不容忽視的人情。很劃算,不是麽?


    四十名魚士疾親兵全副武裝,兩側腰懸弓與刀,背背箭壺,手持步槊。魚士疾一揮手,親兵對著公孫策手中虎符一拜,虎符大放光芒,光芒將四十名親兵盡數改造成持戈士兵,身上各種原有武器消失幹淨。


    隨後五十名戈兵站成五列,公孫策發現了不同。自己原來的十名戈兵左肩有一塊肩章,正中綴著一根赤銅條,新來的四十名戈兵左肩卻是一根白銀條。軍銜?當然不是,這是符兵實力的展現方式!這說明他手下符兵實力,暴增的不僅僅是四倍那麽簡單,這個人情欠的可大了!


    “魚大人,如此高看小子,不知有何事吩咐。”公孫策收了好處,也對魚士疾好感大增,態度也放得低。再說人情這種東西,還的時候不是按價值來還,而是用比例來還的。越早還,付出的價值不會太大,心裏也不會有負擔。


    魚士疾摸著下巴的一把短須,很滿意公孫策的上道,笑嗬嗬的指著郭亮說道:“你看這個小子怎麽樣?可以的話我想把他交給你,在外麵好好鍛煉一下。他得到了我的傳承,想來也有自保之力。”


    ----ps:郭亮是我好友,確實很帥哦~----


    第十三章 分兵掠地


    夜裏,公孫策在秦軍建好的軍營裏宿夜。這個夜天空布滿陰雲,一場小雨稀稀落落。卻擋不住北鬥星光,星光匯聚成一束,照在公孫策所在的營房,透過屋頂,垂落在他身上。


    意識星空中,公孫策腳下土地已有方圓五畝,頭上七星圍繞一團火焰緩緩旋轉,搖光星最為璀璨,力壓其他六星。銀色星光和火光照耀在荒涼的土地上,土地中央的水池周圍竟然冒出了一點嫩綠芽苞,讓公孫策很是不解。


    一旁黛姬的神像徹底粉化,粉末散盡,四處飄揚,沒入公孫策腳下的土地。黛姬的身形再次顯化,這次她的臉龐終於讓公孫策看的明白。鵝蛋臉,柳葉眉,如水的眸子還有朱色薄唇,明亮青絲披在背後。一身素白袍,宛如出水芙蓉,清漣無垢。望著能讓人忘記一切憂煩,身心清靈。


    公孫策望著不由癡了,黛姬輕咳兩聲,公孫策急忙指著水泊周邊的嫩芽問道:“姐姐,這個是怎麽迴事?”黛姬見他轉移話題,掩嘴輕笑,公孫策裝作沒有看到。公孫策問的,也正是黛姬將要告訴他的。


    原來公孫策吸收了魚士疾和其麾下將士上千年的信仰之力,曆朝曆代所屬的五德不同,他們治下的百姓也就歸屬不同的德。古鎮百姓對將軍廟的供奉從未斷絕,所以魚士疾及其部下蘊含五德信仰之力。這些信仰之力又被公孫策吸收在意識星空演化,自然會演化成五德所屬的萬物。


    土德演化大地山脈,因為現在擁有的很少,不可能有山脈,就連山包都沒一個,隻是一片平原。有多少土德之力,就能演化多少土地。


    水德演化河川水流,因為公孫策投入大秦陣營,水德源源無竭盡,隨著他身份不斷提高,大秦統治的疆域不斷擴大,他每日能自動獲得的水德之力也會不斷增長。


    火德演化的就是天上的火球,燃燒自己,為公孫策腳下大地上的草木生靈提供生長必須要的光和熱。不過火德之力會不斷被消耗,想讓火德所化的火球一直存在或擴大。公孫策就必須不斷尋找火德之力,最簡單的就是殺火德軍魂,或者火德將軍!


    金德演化的自然就是各種金屬礦藏,不過此時完全可以忽略,五畝方圓的土地能產生礦脈麽?金德之力的獲取,除了殺金德屬性的軍魂外,殺死其他軍魂都能獲取極少的金德之力。


    木德能演化天下草木,草木生長離不開水火土乃至金德的力量。所以公孫策腳下的土地依舊荒蕪,隻有水泊附近才有一點綠意。


    五德之力突然齊聚,造成公孫策意識星空不穩,才有黛姬粉化神像,鎮壓五德的舉措。她以後就徹底和公孫策腳下的這片土地相依為命,榮衰與共。她不斷的解說,讓公孫策心裏多少有點愧疚之情。他本就是個自我的人,最不喜歡的就是愧疚。


    一夜時間說長不長,公孫策更是什麽感覺都沒有,就被軍鼓聲吵醒。與此同時神州內外,又有幾個人能夠安眠?猖狂一時的邪靈被各路軍魂消滅一空,軍魂除了一些亂軍軍魂對民眾大肆砍殺,餘下軍魂隻是控製民眾為他們效力。這些民眾還算幸運,起碼性命無憂。某些偏遠的地方,過了今夜可能已經被邪靈弄得十室九空,枯骨累累。


    鹹陽的雪淩她們,吃了一頓飽飯後各自安眠。她們雖然不受奴役之苦,性命也是安全。可人就是這樣,有了別人沒有的,還會想要擁有自己不曾擁有的。雪淩隻是想著家人和公孫策的安全,其他幾個女的,除了這些想法外,不得不多一些別的想法。


    她們與公孫策無親無故,卻在吃著他用命拚搏來的俸祿。經過一天的時間,她們也知道她們以前的同學過的是什麽樣的日子。所以她們對現在的生活格外珍惜,不想失去。能過現在的生活,憑借的還是她們和雪淩的同學友誼。這個能維持一時,但能維持一世麽?


    能考入鹹陽大學,智商你見過有低於一百五的麽?她們各自想著方法,公孫策不在,想從公孫策身上找辦法也是空談。唯有雪淩才是她們所能接觸的,對雪淩色誘是不可能的,隻能去討她的歡心,將這同學情誼先維持下去才是緊要。


    天明後她們一個個好像變了一個人似得,讓雪淩很不適應。聰明的她多少也能想到一些,隻是李青玄還是那副雲淡風輕的模樣,多少讓她還有一點慰藉。還有可愛的妙妙,成了她最貼心的寶貝。


    雖然知道感情會變,可她沒想到會變的這麽快。好在她知道公孫策是個死性子,怎麽都不會改變。可惜公孫策喜歡的那個人不是她,這是公孫策也說不清的事情,更別說隻是她。


    古鎮,魚士疾一早就接到李斯軍令,讓他率軍征討古鎮四周。將自己的傳人郭亮喊來吩咐道:“我受你郭家大恩將近十代,傳你一身本事隻能讓你在這紛亂的世道保命。大秦的前程,靠手裏的家夥就能殺出來。你跟著公孫小子,他日不說裂土封侯,封卿拜將不在話下!”


    郭亮沉默點頭,他知道這次分別就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相見。雖然他和魚士疾相見不到兩日,可魚士疾對他照顧周到,對他就像對待自己的子侄後人一樣。他是很感激魚士疾的,保了自己親友鄰居的性命,又傳了自己一身本事。


    早飯用罷,公孫策和魚士疾在三岔口相互告別。魚士疾麾下一千五百人,浩浩蕩蕩已經順著通向東北的公路前進。魚士疾抓著郭亮的手塞給公孫策,一句話沒說,在親兵的擁護下轉身就走。


    魚士疾的意思公孫策怎麽會不明白,他這是將郭亮完全托付給他了。望著有些傷感的郭亮說:“好好表現,你家裏人已經是民籍。你隨我立些戰功,爵位升上去後住的房子,大量的耕田,供家裏使喚的仆人什麽的都就有了!”說罷拍了拍郭亮的肩膀,示意劉威和郭亮多交流。


    他帶著符兵在前,劉威郭亮一人架著一輛馬車在後。兩輛馬車裝了五十人將近一周的夥食,其實一輛馬車就夠了。可駐守古鎮的秦軍認為他們必須帶這麽多糧草,否則和律法不符。他們之所以用馬車運載,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原來的汽車,或者可以說所有的汽車,都報廢了!


    按著地圖,向西的公路距離縣城隻有二十裏,沿途有三個小村子。公孫策估計一路戰鬥到縣城,也就到下午,天色早就一口氣攻占縣城,天色晚就在第三個叫小河的村子宿夜。這些符兵徹夜不眠也是可以的,可會加倍加倍的造成身體機能損耗。這些都是損失啊,公孫策表示沉受不起。


    一個小時後,一座小村出現在他們麵前,空空如也,直接插大秦旗幟,召喚出沉睡在地底的大秦軍魂後,公孫策他們喝了一點水後繼續前進。又過了大約兩個小時,一座空蕩蕩的村莊再次出現在他們麵前,這讓公孫策多少有點遺憾,插旗後走人。


    民眾主動向安全的地方轉移,好處就是公孫策他們占據村落很方便。比起這點好處,壞處可就太大了。民眾會吸引亂軍,民眾聚集的越多,亂軍也就越多!小股的亂軍公孫策可以啃掉,如果規模達到四五百人,他就會被啃掉。


    小股小股的戰鬥雖然繁瑣,可這是新人成長所必需經曆的。小魚吃多了蝦米才能成為大魚,安全而有效。小魚也可以吃大魚,直接變成大魚。問題是,其中的風險是呈幾何倍數增長的!蛇吞象,撐死者十之八九。


    小河村外一裏地,公孫策他們不得不停下來。因為已經有一夥潰逃的軍隊出現在他們麵前。郭亮將拉車的馬武裝起來,馬鐙,馬鞍,甚至還有一套披在馬身上的皮革!皮革兩側鑲嵌著鐵片,郭亮翻身上馬,拍了拍馬脖子,煩躁的戰馬很快就平靜下來。


    公孫策知道郭亮家裏是養馬的,養的不是挽馬,而是戰馬。在這亂世之前,每年養出三匹戰馬,就能有十來萬進賬。因為養馬技術不能傳給外人,所以家裏的馬群一直得不到擴大。光每年三匹戰馬,就讓郭亮家裏成了古鎮數一數二的富足人家,他也成了鎮裏少年的頭頭。


    兩輛馬車,四匹馬,都是郭亮家最出眾的戰馬。原來的都都被秦軍沒收,成大秦的財產。餘下三匹馬也被三個新歸來的符兵武裝起來,紛紛上馬持戈,隋唐府兵號稱全能,不隻是號稱那麽簡單。他們和郭亮組成了一支騎馬隊。這支騎馬隊可能是周圍百裏內唯一的機動性兵種。


    劉威很是羨慕,可他不會騎馬!原來沒學過,夏侯蘭也沒有給他騎術相關的傳承。不像郭亮,從小就在馬堆裏長大,又得到了魚士疾的全部騎術傳承。武將的騎術傳承不隻是騎馬一種技術,還包括騎戰!而公孫策也是如此,他在西北的家裏就有一匹自己養大的戰馬,他也得到了呂布的騎術傳承,隻缺騎戰部分。


    魚士疾給他的親兵,被轉化成的符兵是白銀一階,可以轉職,也有簡單意識。加上他們懂騎術,騎上戰馬,公孫策命令他們跟隨郭亮行動,紛紛稱諾,列隊在郭亮身後。


    對麵的亂軍也開始列陣,隻不過是背對公孫策列陣。一個高瘦的百人將帶著幾個亂軍走了過來,表示願意和公孫策聯手,共同抵抗來自縣城涼軍的攻伐。


    ----感謝‘守護小草’的支持,白塔會努力,一天一萬。-----


    第十四章 戰涼軍!


    百人將見公孫策打定主意打定主意要當漁夫,冷哼一聲:“希望不要被涼軍逐個擊破!你好自為之!”言罷轉身就走,毫不拖泥帶水。


    劉威不解,問道:“聯手勝率大一些,為什麽不和他們聯手?”


    公孫策迴答很簡單:“我怕有詐!再說我們都是戈兵,防禦起來不讓別人近身,那就是安全的。如果和他們聯手,他們突然反水,全軍覆沒就在眨眼之間!而且漁夫多好,出最少的力氣,能獲得更多的東西,還不用給別人分成!”


    劉威和郭亮點頭表示知道,可他們怎麽知道還有一個原因公孫策沒有說。他們加在一起隻有五十多人,對方卻有三百多人,過去聯手也隻能是附庸的待遇。什麽是附庸?隨手能使用的炮灰就是附庸!


    不一時,一股身著土色袍甲的涼兵出現了,也不做停頓,三五成群嘶吼著撞到三百亂軍的陣前。小股的涼兵不斷被槍陣收割,可也架不住涼兵源源不斷的補充,不一會就和亂軍全麵交戰。後來的涼軍開始繞道亂軍兩側,打算一口氣全吞了這股亂軍!


    公孫策示意部隊組成兩排,橫向緩慢行進。當靠近兩軍戰團一百米的時候,亂軍已經隻剩二百左右,原來的戰陣被涼兵衝的支零破碎,勉強組成一個圓陣,還在苦苦支撐。


    接近了公孫策才發現,僅僅過了一天的時間,亂軍的實力就有了不小的增幅。每個士兵身體都開始變得完整,充實起來。而且出刀的速度也快了一些,還有互相配合的能力也越來越熟稔。這都是讓他不得不思考的東西。


    “郭亮,你在左側遊擊,不要被包圍,然後你就隨意發揮吧!”公孫策見涼軍已經全部到來,約有五百人,這是他還有信心吃掉的!前提就是那股亂軍能堅持的時間多一點,多消耗一點涼軍。


    郭亮馬槊臨空甩刺幾下,算是熱身,眯眼望了望正午的日頭,對公孫策笑道:“知道了!趕緊幹掉他們,我有點餓了。”言罷縱馬出擊,戰馬雄壯奔騰,十八歲的郭亮更是英姿颯踏,讓公孫策有點喜歡這個帥氣英武的少年了。持戈騎兵緊隨郭亮之後,他們的命令就是跟隨郭亮,直到落馬或戰死。


    “劉威,守住我軍右側,不能讓任何人通過!必須保證我們身後沒有敵人,否則會怎樣你也清楚!”公孫策將會在陣中指揮戈兵,左側不用擔心,騎兵能讓涼軍縮成一團,不敢出擊。唯一的漏洞就是右側!戈兵推進,打步兵平原戰,他相信在沒有遠程兵種的前提下,能克製戈兵的兵種不多。


    “風!風!大風!”戈兵踏著步子,前排戈兵持戈向前,他們的工作就是用長戈將衝過來的敵人推迴去,或者用戈將他們勾殺。後排戈兵長戈向前斜向上指著,他們殺敵的方式就是一個字:啄!


    五十米的距離,騎馬隊眨眼就衝到了涼軍背後,這些涼軍隻顧著圍攻被包圍的亂軍,對隻有五十人的公孫策一部直接選擇無視。為此他們將付出巨大的代價!郭亮一馬當先,縱馬從涼軍身側奔馳而過,手中馬槊不斷甩擊,並借力打力,被擊中的涼軍無不頭顱爆裂,枯黃的漿體四處飛濺,尚未落地就成了飛灰。


    他身後的三名持戈騎兵更是幹脆,緊抓馬韁,右手持戈從涼軍頸後掠過,鋒利的戈刃如同鐮刀,亂軍的頭顱猶如雜草,幹脆的直接被梟首,頭顱落地,斷頸枯黑色血液還未溢出,就化成飛灰。不幹脆的脖子被切開一半,噴湧著血液,腦袋也有被餘下皮肉連接,尚未掉落,掛在胸前的。隻要傷了脖頸,這些軍魂必死無異,隻是早晚!


    郭亮四騎隻是一輪,就削掉涼軍一層人的首級!這也是涼軍沒有早做防範的緣故,還有涼軍軍魂複蘇不久,意識遲鈍的原因。公孫策帶的戈兵也將要加入戰團的時候,包圍亂軍後方的涼軍百人將嘶吼一聲,麾下涼軍調轉刀槍,轉身朝公孫策殺來。


    還未靠近,衝在前麵的涼兵就被長戈推倒在地,掙紮起身間就被靠近的戈兵狠狠一戈啄了下來。一戈穿胸透背,被釘死在地上,隨後戈兵持戈一拉,鋒利的戈刃劃開其枯骨腐肉。重獲自由的戈刃在戈兵的指揮下繼續或推或勾,或者就是狠狠一啄。地上的涼軍,抽搐掙紮片刻就化成飛灰,散逸的氣流分成幾股,分別飛向戈兵和公孫策懷裏的虎符。虎符連連振動,又會分出小部分魂魄氣給公孫策


    “三排列陣!”公孫策明顯高估了涼軍百人將,見他隻是一股腦的帶人直突,想撕裂自己的戈兵陣線。根本就沒有從側翼包抄自己的想法,原來的兩排戈兵顯得有些單薄,他必須要加厚!右側的劉威也如狼似虎殺進涼軍側翼,手中槍或挑或刺,身邊倒地的涼軍紛紛腐化,散逸出氣流被他吸收。


    涼軍百人將沒有想到單薄的兩排戈兵組成的戰線,因為戈兵配合緊密,極難近身,跟別說撕破防線。又見公孫策將陣線縮短,加厚陣線,大吼一聲,挺槍殺向公孫策。不想連續五六把長戈推來,這些戈兵都是白銀一階兵,力量不容小視,將他衝起的身軀頂住後,戈頭又從兩側繞過後,戈刃猛地被戈兵後抽,他的兩臂直接被戈刃勾斷!


    百人將仰天嘶吼一聲,一名戈兵一戈從他耳邊刺過,迴戈一勾,直接勾斷了他的脖子,一顆張大嘴,一臉猙獰的首級掉落在公孫策腳下,轉眼就腐化成灰。公孫策一腳踏在枯灰上,指揮戈兵向前碾壓。


    涼兵一開始就錯在沒有列陣和忽視了公孫策的五十來人。現在該他們吃苦頭了,左側郭亮四騎往來折衝,每次馬撞人砍,都能讓他們減員五六人,不一時公孫策一部就替亂軍解決了背後和左側的涼軍,使得亂軍被隻需麵對兩麵之敵,大大增加了亂軍生存能力,能讓他們消耗更多的涼軍。


    而公孫策消滅了眼前涼軍,更是沒有動手的意思,直接堵住了亂軍退路,讓亂軍不得不和涼軍死戰!不可謂不狠毒,消滅了近百的涼軍,公孫策手下戈兵也折損八人,也算損失頗重,這對他來說可是百分之十五的戰損!


    和郭亮糾纏的涼軍百人將帶人迴縮,退了迴去。郭亮抹了一把臉上的熱汗,帶著三名持戈騎兵返迴公孫策陣前。翻身下馬,直說:“痛快!公孫老大,你老人家真正的用兵如神啊!沒損失多少,就幹掉這麽多人,剩下的眨眼就能滅掉!”


    公孫策丟了一瓶水給郭亮,盯著前麵膠著的戰線說道:“等以後騎兵擴大了,一個衝鋒,就能踏平他們!你是個不錯的騎將,馬戰單挑你打不過我,率領騎兵搞騎戰,一百騎我能勝,二百騎平手,三百騎以上我就隻能逃走。上了五百騎你就能將我幹掉!好好努力!”


    聽了公孫策客觀的分析,不會騎馬的劉威蹲在地上畫著圈圈。郭亮一個勁的傻笑,公孫策的意思很簡單,以後的騎兵都是歸他指揮了!前提就是他要努力,怎麽努力?積極向公孫策靠攏,其次就是一身本事不能落下。


    亂軍不斷的消失在涼軍的刀刃下,隨著死亡的增加,殘存的亂軍越來越少,越少,對涼軍造成的傷害越是可以忽略不計。而涼軍攻擊力度不減,稀少的亂軍根本沒辦法通過以攻對攻的方法抵消涼軍的攻擊,所以死亡的速度越來越快。


    這就是兩軍作戰,需要戰陣的緣由。戰陣就是將各兵種的攻防屬性合理應用,科學的增加己方殺戮能力和生存能力。兵力相差太大,純步兵平原戰一般來說隻要步兵能展開,相等裝備和士氣的情況下,再忽視將領,那麽兵力多的勝!哪怕兩千對一千八,勝的依舊是兵力多的一方。


    因為平原戰無險可守,隻能硬碰硬,擺出戰陣相互對砍。人多的可以夾攻人少的一方,增加了攻擊力度。時間不斷推移,形成的局麵就是人少的一方越來越少,雙方兵力的差距越來越大。對於兵少的一方,這就是惡性循環。這種戰況很難出現,因為會有將領以及士氣變化和其他兵種出現。


    可是現在出現了,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都將是這種局麵。複蘇的軍魂隻有簡單的殺戮意識,隻有百人將才有簡單的意識,很難合理應用戰術。而且隻有步兵,沒有弓手,沒有騎兵,也沒有將領。


    可是等到將來他們的實力不斷恢複並加強後,那時候才是公孫策這些傳承者噩夢的開始!他們現在就是在拿削弱好幾倍的軍魂在升級,長經驗罷了。


    這些東西公孫策多少也猜測出來一些,所以時間對他極為緊要。乘軍魂弱小時就要高歌猛進,現在消滅的軍魂越多,將來所要麵臨的強敵就越少。而且還能不斷增加自己的實力,在將來不至於成為打雜的醬油黨。


    想想那些曆史名將,還有他們麾下的成名軍種。僅三國來說,鞠義的先登弩士,高順的陷陣營,公孫瓚的白馬義從,劉備的白耳精兵,還有曹操的虎衛,虎騎,豹騎!就連董卓的飛熊軍也是很強的存在,將來也是公孫策首先要麵對的!


    眼前的亂軍最後就剩四個百人將和不到二十個士兵時,扭身就跑向公孫策。殘餘的二百涼軍哪會放過他們,幾刀將殿後的亂軍軍魂碎屍後,嘶吼著追了過來。


    公孫策已經列陣完畢,已經打定主意先滅了四個亂軍百人將,再和涼兵一決生死。他相信這一戰自己勝了,就能爵升第四級不更,成為統率百人的屯將。這一戰將近八百的軍魂收入,就算手下折幹淨,虎符也能給他製造出一百實力不弱的符兵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兵家大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塔zZ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塔zZ並收藏兵家大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