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人事多。


    顧則淮很快就將傅瑤如那麽點小心思給拋到腦後了,如今還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


    他如今雖借口臥床休養,可朝堂裏發生的那些事,他是一件都沒冒下,這一日更是將自己的貼身心腹小馬將軍喊了過來。


    這小馬將軍是當初老鎮南侯手下的兒子,原先馬將軍乃是老鎮南侯手下第一大將,驍勇善戰,可謂是老鎮南侯的左膀右臂。


    說起來也奇怪,這位已過世的馬將軍從小就喜歡顧則淮,說顧則淮最像向鎮南侯,他說的這個像可不是模樣相似,而是性子。


    這顧家的男兒,一個個都算是美男子,再加上身形高大,走到哪兒也算是一道風景線。


    但顧則淮和他們有點不一樣,他生得像他的生母,五官生得十分挺拔好看,性子倒是隨了老鎮南侯的要強且不輕易認輸……馬將軍從小比疼小馬將軍還疼他,將他架在自己脖子上到處跑,教他騎馬,教他如何打仗。


    可馬將軍就算是再喜歡他也無濟於事,老鎮南侯講究嫡庶有別,最看重的永遠是自己的嫡長子顧則重。


    在顧則重搶奪了顧則淮的軍功,顧則淮選擇弑殺他的時候,馬將軍都是站在了顧則淮這一邊的。


    若不是有馬將軍的支持,估計顧則淮也不能輕而易舉的解決了顧則重。


    從此之後,顧老夫人就怨恨上了馬將軍,馬家和顧老夫人算是徹底鬧翻了。


    不過那個時候顧則淮已經成了鎮南侯,馬家和顧老夫人鬧翻也無關緊要了。


    隻是,四年前馬將軍隨著顧則淮一起上陣殺敵,馬將軍為了掩護顧則淮而中箭身亡,留下了唯一的獨子,也就是如今的小馬將軍。


    小馬將軍如今不過十七八歲的年紀,卻已經位居正五品了,旁人不是沒有說三道四,可顧則淮什麽都不說什麽都不做,實打實的將小馬將軍的軍功擺出來,旁人便是一個屁都不敢放了。


    這小馬將軍和他老子一樣,也是聰明人,甚至比他老子還要多上幾個個心眼兒,如今正坐在書房裏頭與顧則淮說話了,“……說實話,已經有折子遞上來了!江浙那一帶已經發了洪災,江浙那一帶都已經鬧了洪災,我想就不僅僅限於江浙,還有黃河和福建一帶怕是要完了。”


    “這鬧了洪災,朝廷肯定是要開倉放糧的,我瞧著那件事兒,遲早怕是瞞不住了,也不知道王一惟會找哪個替死鬼出來頂罪!”


    顧則淮如今正坐在書桌前喝茶,聽到這話,連頭都不抬,“原本我以為齊閣老手下的都是清官,沒想到唯獨一個王一惟反其道而行,能做出這樣的事情了!就算是再清廉的人,手上多多少少有幾件見不得人的髒事兒,齊閣老重用王一惟也是有齊閣老的打算。”


    “不過齊閣老也算是心計頗多,在皇上眼皮子底下,居然能做出這種事情來,還能做到神不知鬼不覺!若不是我們多留了個心眼,隻怕也要被他瞞過去了。”


    小馬將軍手肘撐在書桌上,笑眯眯看著顧則淮,“可紙是包不住火的,這件事總有一日皇上會知道的!不管齊閣老是好心也好,還是為天下蒼生著想也好,一個欺君之罪總是逃不掉的,皇上可不管他是什麽心思!”


    顧則淮一向愛喝茶,在外行軍打仗的時候時間沒個準數,帶的茶葉喝完了連最普通的茶葉也喝。


    可如今白玉茶盅中裝的是綠眉茶,以金計價,喝到嘴裏卻還是沒什麽滋味兒,可見心裏藏著的事情多了,“所以啊,他們就要找個替死鬼!等著那個替死鬼一死,齊閣老仍就是享譽京城的清官。”


    “你也別太小瞧齊閣老,他厲害著了,他身後並沒有任何靠山,靠著一己之力、靠著勤學苦讀坐到了如今的位置,不是什麽人都有這個本事和心計的!”


    “先皇在世的時候是多看重齊閣老,那個時候不少人都說若非因為首輔熬了三朝資曆,年紀大了,隻怕咱們這首輔之位就要換人了!”


    “嘿,這文官之間的事兒,也不關咱們的事兒!甭管那首輔是誰,次輔是誰,反正沒誰能夠威脅到您的位置!”小馬將軍如今是很崇拜顧則淮的。


    還記得小時候他自詡自己樣樣都做到最好,可處處總是被顧則淮壓了一頭,那個時候馬將軍一迴家張口閉口就是二少爺,他年紀小,還覺得不服氣了。


    可最後比試了幾次,卻是心服口服,一直屁顛屁顛跟在顧則淮身後,如今更是成了顧則淮的心腹。


    有了這層關係,他在顧則淮跟前也多了幾分隨意,“您說這還要等多久才能看才能看好戲?”


    顧則淮將喝了最後一口茶,當即有丫鬟要上來添茶,他擺擺手,這才道:“等著吧,這雨一停,好戲就要開場了!”


    他的話很快就應驗了。


    到了第二天雨就停了,如今不僅是江浙一帶鬧了洪災,南方各地都鬧了洪災,其中以福建與黃河、長江一帶更是嚴重。


    當初上折子的大臣們都說雪災之後必是洪災,可皇上沒放在心上,諸位大臣也沒這個膽子在如今說皇上昏庸無能,畢竟皇上雖不是十分聰明,可好歹算是勤勉,像那種又勤勉人又聰明的君王,能有幾個了?倒是多的是那種既昏庸無能且狂妄自大之輩!


    這樣說起來,皇上說起來也算是好的了!


    諸位大臣都這樣安慰著自己,這幾日湊在禦書房裏,將禦書房圍得水泄不通,給皇上出主意。


    可主意出來出去都沒個決斷,當務之急最重要的就是解決百姓的溫飽問題,要不然這事還能有什麽談頭?


    就算是國庫空虛、糧倉不滿,皇上還是大喝一聲——開倉放糧!


    這滿朝文武百姓都說皇上是個好皇上,馬屁拍的啪啪直響。


    可誰都沒想到,這糧食剛運出京城城外,就出了事兒。


    京城因是天子腳下,不準流民入內,流民隻能在城郊一帶晃悠。


    糧食一出了城,那就成了活靶子,城郊的流民哄搶而上,官兵沒有準備,沒能護住。


    糧食是搶到了,可那些流民卻是傻了眼兒,頭先那幾包裏頭裝的是大米,可後頭的麻布包裏麵裝著的都是石頭……


    一石激起千層浪,原本個個流民念叨著皇上的好,頓時就開始罵人了,說皇上拿他們當成傻子,想拿這些東西來忽悠他們!


    消息傳到皇上的耳朵裏,皇上盛怒不已,氣那些百姓如此膽大,更是氣朝中官員在他眼皮子底下做手腳。


    他繼承皇位並沒有幾年,如今正是兢兢業業,想要做出成績的時候,可這事兒一鬧,他隻覺得顏麵無光,不僅是顏麵無光,更覺得到了九泉之下都沒臉麵去麵對皇家的列祖列宗了。


    皇上這下子是真的動怒了,勒令去查,狠狠的查。


    戶部的那些人一個都不能放過,甚至包括位列次輔的齊閣老。


    不過齊閣老是個十分聰明的人,還未等皇上派人去查他,他就主動來皇上跟前哭訴,說這件事是他的責任,他這個戶部尚書無能,說等著這件事查清楚後,就要辭官。


    算上如今這位皇上,齊閣老也算是三朝元老了,皇上如何會答應他辭官?


    皇上好好將他安撫了一頓,說什麽齊閣老忠心耿耿,這滿朝文武有誰不知道的?還說這件事兒要查起來,更是要多多仰仗齊閣老。


    可齊閣老還是說自己嫌疑頗深,這段時間就告假在家,呆在齊府內,哪都不會去,等著人上門調查了。


    齊閣老一告假,戶部頓時人人自危。


    那些米糧若擱在太平盛世值二三十萬兩白銀,也不算是一筆太大的數目,可如今饑荒年間,就是有銀子都買不到糧食了,原先二三十萬兩白銀的米糧如今一變怕要花上百萬兩白銀了。


    這件事情鬧得有多大了?就連整日在滕華園中陪著傅明月的念星都知道了,傅明月更是時時刻刻關注著戶部的動向。


    她一聽說這件事,心裏便是一個咯噔,“……這事兒莫不是會和爹爹扯上關係吧?”


    她這話問了鬆迎與念星也是白問,若說傅家內宅的辛秘,這兩個丫頭還能說道一二,可朝堂上的大事兒,這兩個丫頭便是一問三不知了。


    傅明月思來想去,想到了傅家長房老太太,當初傅家長房老太太說過若是碰上了什麽難事兒隻管去找她。


    此時不找,更待何時?


    傅明月命鬆迎從自己的庫房中選了些好東西,則動身去了傅家長房。


    如今天剛放晴,便是傅家長房也有些亂了,到處都是忙活著花草綠植的婆子,丫鬟們則拿著竹掃帚清掃路上的青苔,免得人滑到了。


    在偏廳等了片刻,便有媽媽請傅明月去佛堂說話。


    傅家長房老太太信佛,每天下午的時間都是在佛堂度過,不過能進她佛堂的人卻是沒幾個。


    傅明月進去的時候,正有丫鬟伺候著傅家長房老太太洗手。


    這小佛堂也是布置的簡單,就連屋子裏燃著的檀香也不似白馬寺那般濃鬱,極為清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掌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咩咩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咩咩桑並收藏掌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