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若是真要動兵,除了要嚴加訓練士卒,提高軍士的戰鬥力,軍隊中還得出幾名卓越的武將帥才,不然攻打突刺,隻不過是個夢罷了。
“皇上,學子請問,您登基皇位多久了?”林敬之現在有皇太後撐腰,倒是不怕皇上真的一怒之下會把他給斬了,所以打算狠狠的打擊一下年輕皇上的自信心,要不然依著他那幼稚的想法胡鬧,早晚有一天得把大乾王朝給敗了。
年輕皇上一怔,答道:“快有一年了吧。”
“那自皇上您登基以來,都做了些什麽?”林敬之又問。
“這~”年輕皇上的臉色瞬間變的極為難看,自他登基以來,由他親自做主的事情,隻有一件,就是派遣孟子德為欽差南下,捉拿貪官汙吏。
而這件事情,不但算不得功勞政績,還是一大敗筆,差點逼反了田機鄭勝。
林敬之偷偷抬起眼皮,朝著上位瞄了一眼,見年輕皇上臉色漲的通紅,說不出半句話來,他知道火候夠了,不然讓皇上太難堪也是不成的,便又道:“學子進京之前,並不曉得皇上都做了些什麽,隻曉得進京之後,皇上派遣使團去邊關,用智計退了突刺人數十萬大軍;降低山地價格,為國庫籌集了不少的銀兩;拿下了叛賊王蒙,田機等人;還有便是利用多方手段,大致平息了北方爆發的大麵積蝗災。”
“這裏邊有很多事情,是你出的主意吧?”年輕皇上疑惑的發問,少了幾許難堪。
“迴皇上,想當初先皇始祖,揭竿起義,率領眾多大將,打下了大乾王朝的江山,試問,那些大將們欲血奮戰,拚死衝殺,可能說這大乾王朝,是他們打下來的麽?”
林敬之小心措辭,反問了一句。
“當然不能!這大乾王朝是先皇始祖打下的,那些將領,頂多是輔佐有功而已。”年輕皇上眉頭一皺,從龍椅上站了起來。
“不錯,那些大將們的確隻是有輔佐之功而已,那麽同樣,學子隻是出了幾個主意,而真正將這些主意實現的,是您,是皇上!所以學子隻有輔佐之功,而實際的功勞,都是皇上您的。”
林敬之的幾句話,雖簡單,卻貌似蘊含著哲理,年輕皇上背著手,來迴的踱著步子,凝神思考。
第四百四十五章 微服私訪
高台上,年輕皇上走來走去,想了好一會,才停下了腳步,開口道:“林舉人,你的意思朕明白了,臣子有再好的辦法,也得由朕點頭,才能順利的施行,所以辦法雖然是臣子們想出來的,但卻少不了朕的一份功勞。
而且,你還想要提醒朕,很多好辦法,如果得不到朕的同意,就無法施行了!”
“皇上聖明。”林敬之直接應了下來。
年輕皇上現在除了上早朝,其他時間幾乎並不理會政事,想了想,覺得有必要把早朝的時間延長,還有,他已經答應皇太後,過陣子就要把經常替他管理一些事務的齊德盛拿下,於是便決定多放些心思在政務上,這樣也免得一些好的建議,給生生錯過。
“林舉人,你說朕要怎樣,才能做一個真正的聖明君主呢?”年輕皇上話音一轉,又繞了迴去。
林敬之瞧出年輕皇上誌向不小,便決定盡自己的能力幫上一把,他胸中沒什麽大的才能,隻是多了一點超前的見識,至於年輕皇上將來到底能走到哪一步,也隻能盡人事,聽天命了,“迴皇上,要想在史書之中留下重重的一段筆墨,被稱為一代明君,並非一朝一夕之事。
古人有雲,民為水,社稷如舟;水可載舟,亦可覆舟;所以學子以為,要想當一個明君,首先得體察民生,做到愛民如子才成。
至於政績,功勞,則應全部體現在愛護子民的事情上。”
“哦?”年輕皇上皺了皺眉頭,他的誌向是平突刺,滅海盜,最好能再替大乾王朝開疆裂土,卻是從來沒想過要為大乾王朝的百姓做些什麽。
“皇上,要想體察百姓生活,真正的做到愛民如子,非是易事!學子大膽的提個建議,如果有空,希望您能出趟皇宮,去民間微服私訪。
看看您的子民到底過的是怎麽樣的生活,他們是怎樣的一個群體!
他們需要什麽?
有什麽理想?
隻有真正了解了這些,您才能幫助他們,過上想要的生活,子民們的日子過的好了,幸福了,那您這個皇上,自然就是一代聖君了!”
出宮,微服私訪?
年輕皇上聞言眼睛大亮,以前先皇在世時,他也偷偷溜出過皇宮,但那個時候兩三個月才能出去一次,抓緊時間玩耍還來不及,他哪有心思去體察民情?
現在聽到林敬之的提議,頓時將正事拋在了腦後,迫切的想要走出皇宮遊玩,以前有父皇在上邊壓著,他不好時常出宮,但現在嘛,還不是想出去就出去?便道:“嗯,你提的這個建議很不錯,要不朕現在就讓齊德盛安排一下,明天就去宮外逛……不,是體察民情。”
瞧到年輕皇上臉上的喜悅表情,林敬之哪裏會猜不透他的想法,開口道:“不行!皇上,現如今有好幾位皇子盤踞京城,對皇帝寶座虎視眈眈,您若是想要出宮,萬不可提前走漏了風聲,不然一旦被他們曉得,後果不堪設想。”
“這~,齊德盛辦事,朕還是挺放心的。”年輕皇上心中升起了一絲猶豫。
“齊公公的忠心,自然不必懷疑,但皇上要出宮,必然得安排眾多的內廠廠衛保護,怕就怕在這一環節,會出什麽漏洞。”林敬之仍是勸阻。
“那你說怎麽辦?要不現在朕就出去體察民情?”一說到走出皇宮,年輕皇上的心就發癢,自先皇重病直到駕崩後,他可是再也沒有踏出過皇宮半步了。
林敬之算了下時間,此時還早,便道:“皇上出宮畢竟是大事,不如您去詢問一番皇太後的意思?”
聽到林敬之提起皇太後,年輕皇上猶如被人潑了一盆冷水,興致大減,他可沒把握說服皇太後,允許他出宮體察民情。
“這個,不必了吧?”
林敬之從年輕皇上的表現大體猜測出了其心中的想法,忍不住輕輕搖了搖頭,又道:“皇上可是擔心皇太後不同意您出宮?”
年輕皇上坐迴了龍椅,沒有迴答,顯然是默認了。
“皇上,其實您大可不必擔心!學子以為,隻要您出宮是要去辦理正事,皇太後絕對不會阻攔您!”
林敬之的話音剛落地,年輕皇上就重重點了點頭,“不錯,朕是去辦理正事,又不是出宮遊玩。”
說罷,年輕皇上讓林敬之在禦書房等著,自己則坐上龍輦,徑直朝著慈寧宮的方向行去。
林敬之站在禦書房中,隻是等了一盞茶的時間,就見年輕皇上一臉興奮的走了迴來,年輕皇上是真沒想到,他一開口說林敬之建議他出宮去外邊微服私訪,皇太後連眉頭都沒有皺一下,就爽快的點頭同意。
他原本還想了好多借口,結果一個也沒用上。
來到禦書房,年輕皇上便道:“林舉人,皇太後同意了,走,我們現在就出宮,哈哈,朕可是好久沒有出宮散散心了。”
“皇上,學子想問問您,您是打算就出一次皇宮,然後就再也別想出去觀看皇宮外邊的世界了麽?”林敬之突然板起了臉色,沉聲問道。
年輕皇上正在興頭上,搖了搖頭,“當然不是,如果每個月都能出一趟皇宮,那才叫好。”
“學子認為,如果此次皇上出了皇宮後,能收集到足夠的信息,能真正體會到什麽叫做民間疾苦,能真正的了解您的子民是怎樣生活的,皇太後日後就絕對不會再阻止您出宮微服私訪了。”林敬之彎著腰,開口說道。
“呃~,你放心,朕這次出去,是真的要體察民情。”年輕皇上唿吸一滯,然後擺了擺手,正在此時,皇上半路使出小太監去尋找的齊德盛,肖建,還有全繼三人結伴趕來了禦書房。
見到這三個人,年輕皇上的臉上再次浮現出燦爛的笑容,告訴他們找些可靠的人手,立馬出宮。
這三人聞言大吃一驚,連忙勸阻,不然皇上出宮後一旦出點什麽叉子,他們三個還不得賠上身家性命?
不過等皇上說皇太後已經同意他出宮了,這三人便不再多言,立馬去尋可靠的手下了。
齊德盛等人辦事的效率還是極高的,不一會,就聚集了二十餘名內廠廠衛,並且還暗中安排了近百名羽林軍軍士,讓他們換了常服,待會在四周護衛。
見三人準備好了,年輕皇上便換了一身錦繡長衫,在幾人的簇擁下,悄悄從皇宮後門離開。
第四百四十六章 天子賽馬
前腳離開皇宮,年輕皇上後腳就要去大街上遊玩,瞧著年輕皇上那張略顯稚嫩的臉上,好不容易露出一股子發自內心的開心笑容,林敬之雖不忍拂了他的興致,但仍是踏前一步,擋在前邊阻止。
不錯,眼前這個高貴的男子出身皇家,又是太子,從小必然是受到了嚴格的教育,林敬之可以肯定,他的童年,肯定是枯燥的,單調的,辛苦的。
但這世間好事情不可能讓一個人給占全了,他的童年雖然並不快樂,但總比那些貧苦百姓家的孩子,天天餓肚子強吧?
相比之下,年輕皇上的童年,自然是要幸福多了。
抬腿攔在年輕皇上的麵前,林敬之彎下腰,慎重的說道:“皇上,今天您走出皇宮,是來體察民情的。”
“大膽!皇上要做什麽事情,還用的著你來指手劃腳?”皇上還沒說什麽,齊德盛先跳了出來,尖聲厲喝。
“就是,林舉人,你當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膽!”全粥也附議責斥。
林敬之聞言隻是抬起頭,冷冷的掃了二人一眼,並未讓步。
年輕皇上顯然也被林敬之的大膽舉動惹的有些不愉快,不過到是沒有到發怒的邊緣,便擺了擺手道:“好,聽你的,去體察民情,你前邊帶路吧。”
“是。”林敬之應了一聲,然後果真走在了年輕皇上的前邊帶路。
齊德盛見狀大怒,剛待喝斥林敬之好大的膽子,竟然敢走在皇上的前邊,但卻被年輕皇上擺手阻止,把衝到嘴邊的話又吞咽了迴去。
全繼則臉色變的極為難看,因為皇上對於林敬之,太過寵讓了,這是以前連秦牧等人也從來沒有得到過的禮遇。
首次,他心中生起了懷疑,自己選擇幫助齊公公鬥倒林敬之,是不是錯誤的。
不過接下來,他看到齊公公細心的幫年輕皇上係好披風,小聲的囑咐,年輕皇上投過去兩道親切的目光,他心中的疑問瞬間消失不見。
不管怎麽說,皇上終歸是齊公公帶著長大的,他們之間的感情,絕非一個林敬之能比擬的了的。
林敬之當先帶路,並沒有看到齊公公為年輕皇上係披風,小聲話語的情景,不然心中恐怕會少幾分與齊德盛爭鬥的底氣。
走出數十步遠,有人牽來了馬匹,林敬之順手接過韁繩,利落的翻身而上。
年輕皇上除了習文,武課也不曾拉下,同樣接過韁繩,瀟灑的翻坐到馬背上,能到內廠中當差,齊公公等人自然也不會手無縛雞之力,待眾人全部坐好,林敬之便一揚馬鞭,朝著京城西城門的方向,勻速的跑去。
此刻午時剛過,大街上人來人往,商販不時的在吆喝著售賣商品,年輕皇上好不容易出來一遭,騎在馬背上,腦袋不停的左瞧右看,忍了又忍,才終是沒有緊拉馬韁停下。
齊公公,全公公,還有肖公公這三個人雖然忠於皇上,但他們心中是沒有什麽王朝社稷的,百姓們的死活,幹他們什麽事情?他們隻需把皇上伺候好,逗皇上開心,才能永保聖寵不失。
所以一路上,這三個人一個勁的巴結,而且見年輕皇上明顯想要停下來遊逛,也是一個勁的攛掇,慫恿。
林敬之駕馬走在前邊,把身後幾人的對話聽了個一清二楚,也甚是擔心年輕皇上會改變主意,畢竟人家才是一國之君,真要下馬遊逛大街,他是攔不住的。不過好在年輕皇上一直記著離開皇宮之前,林敬之說隻要他這次出宮能有所收獲,那麽皇太後就不會再拘禁他,到那時,他就可以每個月都能出來遊逛一番了。
為了以後能夠順利出宮,年輕皇上打算忍一忍。
就這樣,眾人一路順利的出了京城西門,林敬之一馬當先,加快了速度。
出了京城後,人少了,年輕皇上自然沒了遊逛的心思,於是便一揚馬鞭,打算與眾人騎馬賽跑。
“唉喲我的天呐,皇上您慢點,騎慢點,這要是摔下來了可如何是好!”年輕皇上剛剛揮動馬鞭加速,齊德盛就尖著嗓門喊叫了起來,同時雙腿用力一夾馬肚子,縱馬便追。
全公公與肖公公同樣被驚了一跳,駕馬追趕。
隻有林敬之瞧見年輕皇上超過自己時,在馬背上坐的穩穩當當的,騎術極高,沒有大叫阻止,反而也加快速度,與年輕皇上比拚了起來。
年輕皇上迴過頭,見林敬之一副要與自己一爭高下的模樣,賽馬的興致再次飆升,揚起鞭子狠狠的抽了馬臀一記,爽朗的笑道:“來呀,林舉人,你如果能追上朕,朕就賞你一百兩紋銀!”
“好,皇上您可不能說話不算數。”林敬之現在的身體,早已不比剛穿越到這裏時,那病殃殃的了,他把身子俯在馬背上,連連揮動馬鞭加速。
“嘿嘿,朕可是天子,豈有言而無信的道理!”
年輕皇上仰天大笑,再次加速。
這二人一路領先,相差隻有一個馬的身位,齊公公等人則跟在後邊大唿小叫,一個勁的勸皇上停下來,於是一眾人在唿喝喧鬧中,漸行漸遠。
大約跑了一柱香的時間,年輕皇上才一拉馬韁,驟然停下,指著林敬之大笑道:“怎麽樣,不是朕的對手吧。”
林敬之無奈的點了點頭,用衣袖抹了把腦門上的汗水,隨後故意在語氣中夾雜了一絲慶幸,開口道:“沒想到皇上的騎術竟然這般高明,不過還好,皇上沒有說追不上,就讓學子輸您一百兩紋銀。”
“哈哈,好你個林敬之,果然不愧是商人出身,忒是精明。”年輕皇上興致頗高,一直等齊公公等人全部趕了上來,才一指不遠處的村莊,開口道:“林舉人,不如我們就先去那邊瞧瞧?”
林敬之順著皇上的馬鞭望去,隻見那個村莊不大,房屋全是用黃土堆砌而成,應該是一處頗為貧困的小村莊,便點了點頭。
隻有去最為貧困的農家做客,才能讓皇上曉得最底層的老百姓,過的是什麽日子。
騎著馬來到村莊路口,不用年輕皇上吩咐,齊公公就讓屬下去敲開了一家農戶的房門,因為現在還未到種值糧食的時節,所以這戶農家的主人都在。
一個老伯,一個老婦,一個青年,還有一個二十餘歲的少婦,懷裏抱著一個四五歲的孩子。
見到門外有二十幾個大漢,這戶人家嚇的聚在院落一角,那個老伯佝僂著腰,小心翼翼的開口問道:“敢問幾位大爺,是要問路,還是想要在小老兒這裏歇息一會?”
“皇上,學子請問,您登基皇位多久了?”林敬之現在有皇太後撐腰,倒是不怕皇上真的一怒之下會把他給斬了,所以打算狠狠的打擊一下年輕皇上的自信心,要不然依著他那幼稚的想法胡鬧,早晚有一天得把大乾王朝給敗了。
年輕皇上一怔,答道:“快有一年了吧。”
“那自皇上您登基以來,都做了些什麽?”林敬之又問。
“這~”年輕皇上的臉色瞬間變的極為難看,自他登基以來,由他親自做主的事情,隻有一件,就是派遣孟子德為欽差南下,捉拿貪官汙吏。
而這件事情,不但算不得功勞政績,還是一大敗筆,差點逼反了田機鄭勝。
林敬之偷偷抬起眼皮,朝著上位瞄了一眼,見年輕皇上臉色漲的通紅,說不出半句話來,他知道火候夠了,不然讓皇上太難堪也是不成的,便又道:“學子進京之前,並不曉得皇上都做了些什麽,隻曉得進京之後,皇上派遣使團去邊關,用智計退了突刺人數十萬大軍;降低山地價格,為國庫籌集了不少的銀兩;拿下了叛賊王蒙,田機等人;還有便是利用多方手段,大致平息了北方爆發的大麵積蝗災。”
“這裏邊有很多事情,是你出的主意吧?”年輕皇上疑惑的發問,少了幾許難堪。
“迴皇上,想當初先皇始祖,揭竿起義,率領眾多大將,打下了大乾王朝的江山,試問,那些大將們欲血奮戰,拚死衝殺,可能說這大乾王朝,是他們打下來的麽?”
林敬之小心措辭,反問了一句。
“當然不能!這大乾王朝是先皇始祖打下的,那些將領,頂多是輔佐有功而已。”年輕皇上眉頭一皺,從龍椅上站了起來。
“不錯,那些大將們的確隻是有輔佐之功而已,那麽同樣,學子隻是出了幾個主意,而真正將這些主意實現的,是您,是皇上!所以學子隻有輔佐之功,而實際的功勞,都是皇上您的。”
林敬之的幾句話,雖簡單,卻貌似蘊含著哲理,年輕皇上背著手,來迴的踱著步子,凝神思考。
第四百四十五章 微服私訪
高台上,年輕皇上走來走去,想了好一會,才停下了腳步,開口道:“林舉人,你的意思朕明白了,臣子有再好的辦法,也得由朕點頭,才能順利的施行,所以辦法雖然是臣子們想出來的,但卻少不了朕的一份功勞。
而且,你還想要提醒朕,很多好辦法,如果得不到朕的同意,就無法施行了!”
“皇上聖明。”林敬之直接應了下來。
年輕皇上現在除了上早朝,其他時間幾乎並不理會政事,想了想,覺得有必要把早朝的時間延長,還有,他已經答應皇太後,過陣子就要把經常替他管理一些事務的齊德盛拿下,於是便決定多放些心思在政務上,這樣也免得一些好的建議,給生生錯過。
“林舉人,你說朕要怎樣,才能做一個真正的聖明君主呢?”年輕皇上話音一轉,又繞了迴去。
林敬之瞧出年輕皇上誌向不小,便決定盡自己的能力幫上一把,他胸中沒什麽大的才能,隻是多了一點超前的見識,至於年輕皇上將來到底能走到哪一步,也隻能盡人事,聽天命了,“迴皇上,要想在史書之中留下重重的一段筆墨,被稱為一代明君,並非一朝一夕之事。
古人有雲,民為水,社稷如舟;水可載舟,亦可覆舟;所以學子以為,要想當一個明君,首先得體察民生,做到愛民如子才成。
至於政績,功勞,則應全部體現在愛護子民的事情上。”
“哦?”年輕皇上皺了皺眉頭,他的誌向是平突刺,滅海盜,最好能再替大乾王朝開疆裂土,卻是從來沒想過要為大乾王朝的百姓做些什麽。
“皇上,要想體察百姓生活,真正的做到愛民如子,非是易事!學子大膽的提個建議,如果有空,希望您能出趟皇宮,去民間微服私訪。
看看您的子民到底過的是怎麽樣的生活,他們是怎樣的一個群體!
他們需要什麽?
有什麽理想?
隻有真正了解了這些,您才能幫助他們,過上想要的生活,子民們的日子過的好了,幸福了,那您這個皇上,自然就是一代聖君了!”
出宮,微服私訪?
年輕皇上聞言眼睛大亮,以前先皇在世時,他也偷偷溜出過皇宮,但那個時候兩三個月才能出去一次,抓緊時間玩耍還來不及,他哪有心思去體察民情?
現在聽到林敬之的提議,頓時將正事拋在了腦後,迫切的想要走出皇宮遊玩,以前有父皇在上邊壓著,他不好時常出宮,但現在嘛,還不是想出去就出去?便道:“嗯,你提的這個建議很不錯,要不朕現在就讓齊德盛安排一下,明天就去宮外逛……不,是體察民情。”
瞧到年輕皇上臉上的喜悅表情,林敬之哪裏會猜不透他的想法,開口道:“不行!皇上,現如今有好幾位皇子盤踞京城,對皇帝寶座虎視眈眈,您若是想要出宮,萬不可提前走漏了風聲,不然一旦被他們曉得,後果不堪設想。”
“這~,齊德盛辦事,朕還是挺放心的。”年輕皇上心中升起了一絲猶豫。
“齊公公的忠心,自然不必懷疑,但皇上要出宮,必然得安排眾多的內廠廠衛保護,怕就怕在這一環節,會出什麽漏洞。”林敬之仍是勸阻。
“那你說怎麽辦?要不現在朕就出去體察民情?”一說到走出皇宮,年輕皇上的心就發癢,自先皇重病直到駕崩後,他可是再也沒有踏出過皇宮半步了。
林敬之算了下時間,此時還早,便道:“皇上出宮畢竟是大事,不如您去詢問一番皇太後的意思?”
聽到林敬之提起皇太後,年輕皇上猶如被人潑了一盆冷水,興致大減,他可沒把握說服皇太後,允許他出宮體察民情。
“這個,不必了吧?”
林敬之從年輕皇上的表現大體猜測出了其心中的想法,忍不住輕輕搖了搖頭,又道:“皇上可是擔心皇太後不同意您出宮?”
年輕皇上坐迴了龍椅,沒有迴答,顯然是默認了。
“皇上,其實您大可不必擔心!學子以為,隻要您出宮是要去辦理正事,皇太後絕對不會阻攔您!”
林敬之的話音剛落地,年輕皇上就重重點了點頭,“不錯,朕是去辦理正事,又不是出宮遊玩。”
說罷,年輕皇上讓林敬之在禦書房等著,自己則坐上龍輦,徑直朝著慈寧宮的方向行去。
林敬之站在禦書房中,隻是等了一盞茶的時間,就見年輕皇上一臉興奮的走了迴來,年輕皇上是真沒想到,他一開口說林敬之建議他出宮去外邊微服私訪,皇太後連眉頭都沒有皺一下,就爽快的點頭同意。
他原本還想了好多借口,結果一個也沒用上。
來到禦書房,年輕皇上便道:“林舉人,皇太後同意了,走,我們現在就出宮,哈哈,朕可是好久沒有出宮散散心了。”
“皇上,學子想問問您,您是打算就出一次皇宮,然後就再也別想出去觀看皇宮外邊的世界了麽?”林敬之突然板起了臉色,沉聲問道。
年輕皇上正在興頭上,搖了搖頭,“當然不是,如果每個月都能出一趟皇宮,那才叫好。”
“學子認為,如果此次皇上出了皇宮後,能收集到足夠的信息,能真正體會到什麽叫做民間疾苦,能真正的了解您的子民是怎樣生活的,皇太後日後就絕對不會再阻止您出宮微服私訪了。”林敬之彎著腰,開口說道。
“呃~,你放心,朕這次出去,是真的要體察民情。”年輕皇上唿吸一滯,然後擺了擺手,正在此時,皇上半路使出小太監去尋找的齊德盛,肖建,還有全繼三人結伴趕來了禦書房。
見到這三個人,年輕皇上的臉上再次浮現出燦爛的笑容,告訴他們找些可靠的人手,立馬出宮。
這三人聞言大吃一驚,連忙勸阻,不然皇上出宮後一旦出點什麽叉子,他們三個還不得賠上身家性命?
不過等皇上說皇太後已經同意他出宮了,這三人便不再多言,立馬去尋可靠的手下了。
齊德盛等人辦事的效率還是極高的,不一會,就聚集了二十餘名內廠廠衛,並且還暗中安排了近百名羽林軍軍士,讓他們換了常服,待會在四周護衛。
見三人準備好了,年輕皇上便換了一身錦繡長衫,在幾人的簇擁下,悄悄從皇宮後門離開。
第四百四十六章 天子賽馬
前腳離開皇宮,年輕皇上後腳就要去大街上遊玩,瞧著年輕皇上那張略顯稚嫩的臉上,好不容易露出一股子發自內心的開心笑容,林敬之雖不忍拂了他的興致,但仍是踏前一步,擋在前邊阻止。
不錯,眼前這個高貴的男子出身皇家,又是太子,從小必然是受到了嚴格的教育,林敬之可以肯定,他的童年,肯定是枯燥的,單調的,辛苦的。
但這世間好事情不可能讓一個人給占全了,他的童年雖然並不快樂,但總比那些貧苦百姓家的孩子,天天餓肚子強吧?
相比之下,年輕皇上的童年,自然是要幸福多了。
抬腿攔在年輕皇上的麵前,林敬之彎下腰,慎重的說道:“皇上,今天您走出皇宮,是來體察民情的。”
“大膽!皇上要做什麽事情,還用的著你來指手劃腳?”皇上還沒說什麽,齊德盛先跳了出來,尖聲厲喝。
“就是,林舉人,你當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膽!”全粥也附議責斥。
林敬之聞言隻是抬起頭,冷冷的掃了二人一眼,並未讓步。
年輕皇上顯然也被林敬之的大膽舉動惹的有些不愉快,不過到是沒有到發怒的邊緣,便擺了擺手道:“好,聽你的,去體察民情,你前邊帶路吧。”
“是。”林敬之應了一聲,然後果真走在了年輕皇上的前邊帶路。
齊德盛見狀大怒,剛待喝斥林敬之好大的膽子,竟然敢走在皇上的前邊,但卻被年輕皇上擺手阻止,把衝到嘴邊的話又吞咽了迴去。
全繼則臉色變的極為難看,因為皇上對於林敬之,太過寵讓了,這是以前連秦牧等人也從來沒有得到過的禮遇。
首次,他心中生起了懷疑,自己選擇幫助齊公公鬥倒林敬之,是不是錯誤的。
不過接下來,他看到齊公公細心的幫年輕皇上係好披風,小聲的囑咐,年輕皇上投過去兩道親切的目光,他心中的疑問瞬間消失不見。
不管怎麽說,皇上終歸是齊公公帶著長大的,他們之間的感情,絕非一個林敬之能比擬的了的。
林敬之當先帶路,並沒有看到齊公公為年輕皇上係披風,小聲話語的情景,不然心中恐怕會少幾分與齊德盛爭鬥的底氣。
走出數十步遠,有人牽來了馬匹,林敬之順手接過韁繩,利落的翻身而上。
年輕皇上除了習文,武課也不曾拉下,同樣接過韁繩,瀟灑的翻坐到馬背上,能到內廠中當差,齊公公等人自然也不會手無縛雞之力,待眾人全部坐好,林敬之便一揚馬鞭,朝著京城西城門的方向,勻速的跑去。
此刻午時剛過,大街上人來人往,商販不時的在吆喝著售賣商品,年輕皇上好不容易出來一遭,騎在馬背上,腦袋不停的左瞧右看,忍了又忍,才終是沒有緊拉馬韁停下。
齊公公,全公公,還有肖公公這三個人雖然忠於皇上,但他們心中是沒有什麽王朝社稷的,百姓們的死活,幹他們什麽事情?他們隻需把皇上伺候好,逗皇上開心,才能永保聖寵不失。
所以一路上,這三個人一個勁的巴結,而且見年輕皇上明顯想要停下來遊逛,也是一個勁的攛掇,慫恿。
林敬之駕馬走在前邊,把身後幾人的對話聽了個一清二楚,也甚是擔心年輕皇上會改變主意,畢竟人家才是一國之君,真要下馬遊逛大街,他是攔不住的。不過好在年輕皇上一直記著離開皇宮之前,林敬之說隻要他這次出宮能有所收獲,那麽皇太後就不會再拘禁他,到那時,他就可以每個月都能出來遊逛一番了。
為了以後能夠順利出宮,年輕皇上打算忍一忍。
就這樣,眾人一路順利的出了京城西門,林敬之一馬當先,加快了速度。
出了京城後,人少了,年輕皇上自然沒了遊逛的心思,於是便一揚馬鞭,打算與眾人騎馬賽跑。
“唉喲我的天呐,皇上您慢點,騎慢點,這要是摔下來了可如何是好!”年輕皇上剛剛揮動馬鞭加速,齊德盛就尖著嗓門喊叫了起來,同時雙腿用力一夾馬肚子,縱馬便追。
全公公與肖公公同樣被驚了一跳,駕馬追趕。
隻有林敬之瞧見年輕皇上超過自己時,在馬背上坐的穩穩當當的,騎術極高,沒有大叫阻止,反而也加快速度,與年輕皇上比拚了起來。
年輕皇上迴過頭,見林敬之一副要與自己一爭高下的模樣,賽馬的興致再次飆升,揚起鞭子狠狠的抽了馬臀一記,爽朗的笑道:“來呀,林舉人,你如果能追上朕,朕就賞你一百兩紋銀!”
“好,皇上您可不能說話不算數。”林敬之現在的身體,早已不比剛穿越到這裏時,那病殃殃的了,他把身子俯在馬背上,連連揮動馬鞭加速。
“嘿嘿,朕可是天子,豈有言而無信的道理!”
年輕皇上仰天大笑,再次加速。
這二人一路領先,相差隻有一個馬的身位,齊公公等人則跟在後邊大唿小叫,一個勁的勸皇上停下來,於是一眾人在唿喝喧鬧中,漸行漸遠。
大約跑了一柱香的時間,年輕皇上才一拉馬韁,驟然停下,指著林敬之大笑道:“怎麽樣,不是朕的對手吧。”
林敬之無奈的點了點頭,用衣袖抹了把腦門上的汗水,隨後故意在語氣中夾雜了一絲慶幸,開口道:“沒想到皇上的騎術竟然這般高明,不過還好,皇上沒有說追不上,就讓學子輸您一百兩紋銀。”
“哈哈,好你個林敬之,果然不愧是商人出身,忒是精明。”年輕皇上興致頗高,一直等齊公公等人全部趕了上來,才一指不遠處的村莊,開口道:“林舉人,不如我們就先去那邊瞧瞧?”
林敬之順著皇上的馬鞭望去,隻見那個村莊不大,房屋全是用黃土堆砌而成,應該是一處頗為貧困的小村莊,便點了點頭。
隻有去最為貧困的農家做客,才能讓皇上曉得最底層的老百姓,過的是什麽日子。
騎著馬來到村莊路口,不用年輕皇上吩咐,齊公公就讓屬下去敲開了一家農戶的房門,因為現在還未到種值糧食的時節,所以這戶農家的主人都在。
一個老伯,一個老婦,一個青年,還有一個二十餘歲的少婦,懷裏抱著一個四五歲的孩子。
見到門外有二十幾個大漢,這戶人家嚇的聚在院落一角,那個老伯佝僂著腰,小心翼翼的開口問道:“敢問幾位大爺,是要問路,還是想要在小老兒這裏歇息一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