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敬之瞧到麵前的少女如此模樣,心裏明白,定是說及孟子德,觸碰到了少女的傷心事,寬慰道:“杜姑娘,其實皇上並未真的怪罪孟大哥,等他迴到京城,皇上肯定會下旨赦免他的罪過。
而且京城有很多名醫,說不準用不了多久,就能醫好孟大哥的病症。”
“真的?”杜姓少女美眸瞬間大亮,“若果真如此,那民女就雇傭一輛馬車,與母親去京城尋他。”
雖然林敬之從胡嬌奴那裏知道,這位少女與孟子德私定了終身,但眼見她一點都不嫌棄現在的孟子德已經是階下囚,並且精神都不正常了,心中升起一抹欽佩與感動,不過她二人都是弱女子,要千裏迢迢的趕到京城,路上怕是不安全。
“恩公莫不是在瞞騙小女子?孟大哥他……”眼見林敬之皺眉不答,杜姓女子慘白著一張小臉,不敢再往下想。
林敬之連忙擺手道:“林某絕對沒有欺騙你,皇上真的是很倚重孟大哥。隻不過要從這裏趕到京城,最少也得花大半個月的時間,你與你母親又都是女子,出遠門真的是很不方便。再說,自北方爆發了大麵積的蝗災以後,路上就很不太平,萬一你們遇到了強盜,那可怎麽得了?”
杜姓姑娘聞聽孟子德不會被殺頭,就打定主意要求京城尋他,就算心上人的瘋病一輩子都治不好,她也要守在他的身邊,細心的伺候他,她剛待再次表明態度,卻見一個丫環掀起門簾急慌慌的跑了進來,“醒了,杜小姐的母親醒過來了。”
杜姓姑娘,還有玉姨娘,林敬之,趕緊抬腿走向了旁邊的廂房。
暈倒的美婦原本擔心女兒,怎麽也不聽屋內一個小丫頭的勸慰,非要起床,直到見自己的女兒真的沒事,跑了進來,才重又無力的躺了迴去。
“娘,是女兒不好,害您擔心受怕。”杜姓女子撲到婦人的懷中,大哭不已。
“令荷……”婦人天生性子柔弱,膽子較小,隻是死死的抱著女兒的肩膀哭泣,連句整話都說不出來。
這對母女哭了好一會,才想起屋內還有外人,杜令荷的母親扶著女兒的肩膀下了床榻,就要再次給林敬之磕頭謝恩,林敬之哪裏能讓她跪下去?連忙讓玉姨娘上前強行按著她,重又躺了迴去。
杜令荷坐在床榻上,幫母親把棉被掖好,一邊用絲絹幫其擦眼淚,一邊把想要去京城尋找孟子德的想法,說了出來,婦人聽完大驚,緊緊的拉著女兒的手,說什麽也不同意。
孟子德如今不但是朝廷欽犯,而且都已經瘋了,做母親的,哪能眼睜睜的看著女兒往火坑裏跳!
“娘,女兒已經下定決心,非要去京城尋找孟大哥,你就說陪不陪我去吧!”勸了良久,見母親始終不鬆口,杜令荷急了,發下了狠話,“而且這輩子,女兒非孟大哥不嫁!”
“你……”杜令荷的母親杜姚氏眼淚又流了下來,她知道女兒的性子強,一旦拿定了主意,八頭牛也拉不迴來,隻是捂著臉,嚶嚶低泣。
瞧見母親哭的傷心,杜令荷心中一軟,又道:“娘親,您別擔心,恩公大人說了,孟大哥深受皇上重用,此番去了京城,就會被釋放出來,而且還會讓京城的名醫,給孟大哥醫病呢。”
杜姚氏聞言,淚眼婆娑的看向了林敬之。
麵前的美婦人身材纖瘦,皮膚白晰,一雙細長的眼瞼紅腫著,忍不住的讓人心生憐惜,林敬之從胡嬌奴那裏知道,其實這杜氏一家並非平頭百姓,而是肅清城頗有名氣的一個富戶地主,隻是生了個漂亮的女兒,被胡槐安的兒子給惦記上了。
胡槐安是肅清城的屯田郎中,便利用手中的權力,大肆侵占杜家的田地,向杜令荷的父親施壓。不過杜令荷的父親雖然本性仁善,但脾氣卻很剛硬,尤其是膝下就隻有這麽一個女兒,他哪裏能忍心讓獨女嫁給那個整天就知道賭鷹鬥狗,鬥大的字不識一筐的紈絝敗類?到後來,杜令荷的父親上告無門,最後還被肅清城的城守大人,給關進了大牢。
杜家找人拖關係,花了不少的銀子,才又將其贖了出來,不過第二天,胡槐安的長子就領著家中豪奴,登門強行逼婚,杜令荷的父親在大獄裏遭了不少罪,又吃這一氣,當著妻女的麵,吐血身亡。
正因如此,杜令荷才會對胡槐安的兒子恨之如骨!非要親自報仇。
“杜姑娘說的不錯,孟大哥深愛皇上重用,到了京城以後,皇上定然會放了他,並且會尋找名醫給他治病。”林敬之瞧著婦人柔柔弱弱的模樣,心頭發軟,口氣不自覺的就緩和了許多,生怕婦人不放心,又補充了一句,“實不相瞞,其實林某也是前不久,才從京城而來。”
“娘親,這下您總該放心了吧。”杜令荷搖了搖母親的胳膊。
杜姚氏雖然相信林敬之不會騙她,但就算皇上會赦免了孟子德的罪過,並給他請來名醫診病,那又怎麽樣?人瘋了,可不比平常的傷寒頭痛,那是有可能一輩子也看不好的,她心中有自己的思量,沉默不語。
“娘,您可是擔心路途遙遠,不太平?”杜令荷又問。
杜姚氏曉得女兒與孟子德私定終身一事,不好說出自己心中的想法,不然顯得太過無情,就輕輕點了點頭。
“沒關係,我們可以女扮男裝呀,您看,就像玉兒姐姐這樣。”杜令荷一把拉住玉姨娘的小手,指給母親觀看。
林敬之自杜令荷說出要去京城尋人,自己的心下也有了思量,不管怎麽說,這位孟子德是因為自己出的主意,才被打入囚車瘋掉了,等日後迴到京城,皇上難免會責備他的不是,如果自己能將這對母女護送到京城,並把自己救下她們的事情,說與皇上知道,說不準功過就可以抵消了。
此時眼見杜姚氏還是不點頭,他又道:“如果你是擔心路上不安全,或者到了京城沒地方住,林某到是可以幫忙。”
第三百六十二章 宣讀聖旨
杜令荷一心想要去京城尋找孟子德,此時聞聽林敬之的話語,心中大喜。
杜姚氏性格柔弱,原本是堅持不要去京城的,但此時聞聽救了自己母女性命的恩人再次願意幫忙,心思有了轉變。
此行去京城的確是千裏迢迢,背井離鄉的,做什麽事情也會變的很難,但她的相公已經身亡,就算留在此地,她們孤兒寡母的,日子也不會好過。胡槐安一家現在的確是伏法待誅了,但肅清城可不止胡槐安一個貪官。
相公在世時,還能與胡家這樣的貪官抵抗一時半會的,但如今家中隻剩下她母女二人,又頗有田產家財,相信過不了多久,就會引來歹人的窺伺。
瞧著杜姚氏,林敬之又道:“你如果改變了主意,林某可以先找個人幫你們把這裏的田產賣掉,然後派人一路護送你們去京城,到了京城以後,如果沒有落腳的地方,你們也可以先住到林某那裏,林某在京城有一個不大不小的院落,現在還空著。”
“娘!”杜令荷見母親還不答應,一下急了,這麽個大好機會,她可不想錯過。
杜姚氏看了眼女兒,又偏頭看向了林敬之,終於點了點頭,一臉感激的說道:“民婦與先夫皆是家中獨子,老父老母,與公公婆婆,也已經去世多年,在這裏沒有什麽親人了,如果恩公願意幫忙,民婦願意與女兒一起遷往京師。”
“好,那林某這就派人聯係買家,盡快幫你們把田產賣掉。實不相瞞,林某還有大事要辦,不能在這裏擔擱太久。”
杜姚氏聞言柳眉蹙起,又道:“恩公,民婦的家中本來頗有田產,但就在前不久,大部公都被胡槐安那狗官給霸占了去……”
“你放心,林某會幫你追討迴來。”杜姚氏話隻說了一半,林敬之就聽明白了意思,痛快的應了下來,有蘇博在此,要辦這點小事,輕而易舉。
杜氏母女再次開口感謝。
留下杜氏母女在廂房休息,林敬之與玉姨娘退了出來,迴到大廳,林敬之坐下想了一會,吃過午飯,就再次朝著欽差行館走去。
二路欽差的壞名聲已經傳遍了流洲,是時候拿出懷中的聖旨了。
來到欽差行館,分賓主坐定,林敬之直奔主題:“蘇大人,學子此次前來,除了希望您能幫助杜氏母女討迴原本屬於杜家的田地以外,還有一件大事相商。”
“哦?什麽事情,你說來聽聽。”蘇博先招來一名護衛,要其找到城守,把杜家的田地事情辦妥當,隨後才開口詢問。
桂公公與丁公公一直與蘇博待在一起,寸步不離,應該是皇上與皇太後不放心,分派下來監視他的。
林敬之先小心翼翼的從懷中取出聖旨,遞了過去,才道:“蘇大人,學子此次前來,是想要借一位公公,去堅城鄭家宣讀聖旨,來之前,學子已經將此事稟明了皇上。”
瞧見一卷黃金燦燦的聖旨,蘇博微微一愣,隨後趕緊站了起來,說了句恭迎聖旨,這才將之接到手中,緩緩的打了開來,丁公公與桂公公也驚了一跳,站起身,疾步走到蘇博的身後,細細觀看。
待看完了聖旨,混跡官場數十年的蘇博微一思量,就曉得這封聖旨是何用意了,桂公公與丁公公則互相對視了一眼,皺眉不語。
“桂公公與丁公公事務繁忙,怕是抽不開身,要不本官另尋一人前去宣旨?”蘇博是何等眼力?隻用眼角的餘光掃了二人一眼,就知道他們並不想去鄭家冒險宣讀聖旨。
蘇博,桂公公,還有丁公公,這三人是清楚的知道田鄭兩家想要密謀造反一事的,如今流洲形勢仍不明朗,萬一鄭家與田家鐵了心要造反,那去鄭府宣布旨意的太監,定然是兇多吉少。
“嗯,也好。”桂公公與丁公公齊聲應下,點了點頭。
隨行在蘇博身側的太監足有十五六個,他想了想,挑了位在京城時,經常會奉命出宮宣讀旨意的太監,要其拿著聖旨,先一步去了堅城。林敬之在見到那位年輕的公公時,小聲給其耳語了幾句。
當然,除了蘇博三人,其餘隨行的太監,以及護衛統領等人,並不曉得二路欽差此行的真正目的。
那位太監拿著聖旨,領著數十名羽林軍前腳離開,林敬之後腳就開口告辭,等聖旨宣讀完畢,他想要及時的與鄭劍秋會麵,也好在鄭劍秋初聞喜事,心情激動的時候,挑撥鄭田兩家的關係,所以必須得盡快趕到堅城籌劃。
離了欽差行館,林敬之迴到小院,留下兩名林家暗衛幫著杜氏母女打點這裏的事宜,並囑咐他們過幾日直接護送二女先一步迴京,等到了京城,可以將二女安頓在前不久才買下來的那座小院之中。
隨後,林敬之就與杜令荷母女告辭,駕馬飛速朝著堅城趕去。
因為林敬之救了自家二人的性命,所以杜姚氏與杜令荷,都相信他是好人。
自鄭劍秋去京城打探了一迴消息,並沒有聞聽到有對鄭家不利的傳聞,鄭勝算是暫時放下心來,如今孟子德被打入囚牢,押解迴京,而二路欽差又換成了一個大大的貪官,這對於鄭田兩家起兵造反來說,是相當的不利。
沒有外力苦苦逼迫,是不會有人跟著他們二人反叛朝廷的。
他在軍中廣布眼線,已經察覺到有不少的屬下,提前派人趕到肅清城,送銀子保命了。此時的他,大是慶幸,還好前段時日頂住壓力,沒有給手底下的將領講明為了不被砍頭,自己與田機達到共識,想要扯旗造反的事情,不然今日沒有了退路,後果不堪設想。
這一日清晨,鄭勝早早起床,在小院裏打了一會功夫,正待要去餐廳用飯,卻見一個小丫環冒冒失失的闖了進來,他剛待要怒聲喝斥幾句,卻見那個小丫環喘著粗氣,斷斷續續的說道:“老爺,府……府上來了位……公公,說,說是要您快點趕去大廳,恭迎……聖旨……”
“什麽?”鄭勝聞言臉色大變!
第三百六十三章 堅城守備
一大清早的,突然跑來一個太監要宣讀聖旨,就算鄭勝當官多年,沉穩老辣,也是給驚了一大跳,他差點以為自己聽錯了。
“那位公公身邊帶了多少人?”穩了穩心神,鄭勝板下臉來,開口喝道。
小丫環搞不懂自家老爺怎麽突然之間就變了臉,連忙囁囁的答道:“人……數不多,大約有三四十個吧。”
‘隻有三四十個人!’鄭勝皺起眉頭想了想,覺得這道聖旨,應該不會是問罪的。
擺了擺手,示意小丫環退了下去,他去屋內換上了官服,然後集合府內所有的主子奴仆,向大廳走去。
鄭劍秋也是剛剛習練過武藝,腦門上還有些汗珠,沒來的及擦拭。
前來傳旨的太監在鄭家大廳沒坐多久,就見換上了朝服的鄭勝走在最前邊,身後跟著幾位衣著華麗,相貌美豔的夫人,姨娘,還有兒子女兒,以及近百名仆人,拜到在了大廳的門前,恭迎聖旨。
聖旨在手,就代表的是皇上,所以這位年輕太監走路時,挺直了腰背,臉色肅然,來到門前,尖聲喝道:“流洲宣威將軍鄭勝,跪下接旨!”
“微臣領旨。”鄭勝雙手扶地,恭敬的磕了三個響頭。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流洲宣威將軍鄭勝,為人勤免,忠君愛國……聽聞膝下長子鄭劍秋,文武雙全,乃南方四洲不可多得的青年俊傑,今特封其為堅城守備,以示恩典!原堅城守備,離職進京,另有大用。”
此旨一出,鄭勝的兩位平妻,還有幾個嫡子,嫡女,盡皆臉色大變,她們想不通,當今皇上是從哪裏聽說到鄭劍秋的名聲的。
鄭勝也是吃了一驚,不過隨後就迴過神來,暗忖道:‘難道那個林敬之不記前嫌,果真在皇上麵前幫我兒說了好話?’
鄭劍秋迴來後,把在京城尋找到林敬之的事情,也說與了父親知道,所以鄭勝才能猜到這一點,不過與其父的冷靜相比,鄭劍秋可是激動了太多,升官了,自己終於有官職了!
以前在鄭府,他的地位遠不及幾個嫡係的弟弟妹妹,但現在,他終於可以挺直腰板說話做人了!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經過短暫的沉靜,眾人磕頭齊聲山唿。
磕了三個響頭,鄭家眾人才站了起來,鄭勝彎著腰,上前幾步,將聖旨舉著,接到了手中,這時年輕的公公才恢複了常態,嬉笑著說道:“恭喜鄭大人,賀喜鄭大人,此次鄭大人的嫡長子升任堅城守備,日後前途定然不可限量。”
“謝公公吉言!”皇宮中的太監,鄭勝可不敢得罪,連忙給管家打了個眼色,那個官家見狀,趕緊彎腰走上前,往傳旨公公的手中塞了幾張銀票。
年輕公公瞄了眼銀票的麵值,臉上的笑容頓時如菊花綻放,“鄭大人真是太客氣了,對了,不知這裏哪位是鄭劍秋,鄭公……不對,得改稱鄭守備了。”
鄭劍秋聞言緊走幾步,彎下腰深深的施了一禮,“公公,在下就是鄭劍秋。”
雖然他強自想要讓自己鎮定下來,但聲音中仍然帶著一絲顫抖。
“鄭守備果然如傳言一般,一表人才。”年輕公公上上下下打量了鄭劍秋一番,笑容燦爛,然後虛引了一把,與鄭劍秋走向了一旁,俯身到他耳旁,輕聲道:“你此次能榮升堅城守備,完全是因為林敬之林舉人在皇上麵前大力推薦,林舉人不日就會南下,接送女眷去京城久住,說不準還會來鄭府坐客。”
“有勞公公了。”鄭劍秋聞言又從懷中取出一張銀票,塞進了太監的手中。
年輕公公臉上又笑開了花,衝著鄭勝抱了抱拳頭,說道:“咱家任傷完成,這就迴京複旨了。”
“公公還是在府上用過早飯再起程吧。”鄭勝開口挽留。不過年輕公公並沒有答應,直接帶著三十餘名羽林軍,離開鄭府,飛奔出了堅城北門。
“劍秋,你隨我來。”鄭勝拿著聖旨,當先走向了後院。
鄭劍秋的生母是鄭勝的正妻,此時聞聽自己的兒子被皇上親自賜封了官職,高興的連連在心中念叨無量天尊,阿彌陀佛,扶著貼身丫環的胳膊離開的她,並沒有看到鄭勝的兩個平妻,正一臉憤恨的盯著她的背影。
‘這低賤的雜種當真是走了狗屎運!’不光是兩位平妻,就是鄭府的幾個嫡係子女,也是滿臉嫉恨的在心中怒罵。
至於鄭府的下人們,從今天起,絕對不敢再怠慢鄭家的嫡長子了。
來到書房,鄭勝將聖旨放在書架上,還未落座,就開口問道:“劍秋,剛剛那位傳旨公公離開前,給你說了些什麽?”
“迴父親大人,那位公公告訴孩兒,說孩兒之所以能當上堅城守備,是因為林敬之林賢弟在皇上麵前大力推薦,還說過不了多久,林賢弟就會返迴流洲,接送自己的妻妾,到京城居住。”鄭劍秋難壓心頭的興奮,嘴都合不攏。
鄭勝聞言眉頭緊皺,緩緩的撫著胡須,閉上眼睛,不言不語。
“父親,您怎麽了?”過了好久,鄭劍秋才發現父親的臉色有些不對勁,疑惑的問道,自己升官了,而且是皇上親自下旨授封的,難道父親不替自己高興麽?
而且京城有很多名醫,說不準用不了多久,就能醫好孟大哥的病症。”
“真的?”杜姓少女美眸瞬間大亮,“若果真如此,那民女就雇傭一輛馬車,與母親去京城尋他。”
雖然林敬之從胡嬌奴那裏知道,這位少女與孟子德私定了終身,但眼見她一點都不嫌棄現在的孟子德已經是階下囚,並且精神都不正常了,心中升起一抹欽佩與感動,不過她二人都是弱女子,要千裏迢迢的趕到京城,路上怕是不安全。
“恩公莫不是在瞞騙小女子?孟大哥他……”眼見林敬之皺眉不答,杜姓女子慘白著一張小臉,不敢再往下想。
林敬之連忙擺手道:“林某絕對沒有欺騙你,皇上真的是很倚重孟大哥。隻不過要從這裏趕到京城,最少也得花大半個月的時間,你與你母親又都是女子,出遠門真的是很不方便。再說,自北方爆發了大麵積的蝗災以後,路上就很不太平,萬一你們遇到了強盜,那可怎麽得了?”
杜姓姑娘聞聽孟子德不會被殺頭,就打定主意要求京城尋他,就算心上人的瘋病一輩子都治不好,她也要守在他的身邊,細心的伺候他,她剛待再次表明態度,卻見一個丫環掀起門簾急慌慌的跑了進來,“醒了,杜小姐的母親醒過來了。”
杜姓姑娘,還有玉姨娘,林敬之,趕緊抬腿走向了旁邊的廂房。
暈倒的美婦原本擔心女兒,怎麽也不聽屋內一個小丫頭的勸慰,非要起床,直到見自己的女兒真的沒事,跑了進來,才重又無力的躺了迴去。
“娘,是女兒不好,害您擔心受怕。”杜姓女子撲到婦人的懷中,大哭不已。
“令荷……”婦人天生性子柔弱,膽子較小,隻是死死的抱著女兒的肩膀哭泣,連句整話都說不出來。
這對母女哭了好一會,才想起屋內還有外人,杜令荷的母親扶著女兒的肩膀下了床榻,就要再次給林敬之磕頭謝恩,林敬之哪裏能讓她跪下去?連忙讓玉姨娘上前強行按著她,重又躺了迴去。
杜令荷坐在床榻上,幫母親把棉被掖好,一邊用絲絹幫其擦眼淚,一邊把想要去京城尋找孟子德的想法,說了出來,婦人聽完大驚,緊緊的拉著女兒的手,說什麽也不同意。
孟子德如今不但是朝廷欽犯,而且都已經瘋了,做母親的,哪能眼睜睜的看著女兒往火坑裏跳!
“娘,女兒已經下定決心,非要去京城尋找孟大哥,你就說陪不陪我去吧!”勸了良久,見母親始終不鬆口,杜令荷急了,發下了狠話,“而且這輩子,女兒非孟大哥不嫁!”
“你……”杜令荷的母親杜姚氏眼淚又流了下來,她知道女兒的性子強,一旦拿定了主意,八頭牛也拉不迴來,隻是捂著臉,嚶嚶低泣。
瞧見母親哭的傷心,杜令荷心中一軟,又道:“娘親,您別擔心,恩公大人說了,孟大哥深受皇上重用,此番去了京城,就會被釋放出來,而且還會讓京城的名醫,給孟大哥醫病呢。”
杜姚氏聞言,淚眼婆娑的看向了林敬之。
麵前的美婦人身材纖瘦,皮膚白晰,一雙細長的眼瞼紅腫著,忍不住的讓人心生憐惜,林敬之從胡嬌奴那裏知道,其實這杜氏一家並非平頭百姓,而是肅清城頗有名氣的一個富戶地主,隻是生了個漂亮的女兒,被胡槐安的兒子給惦記上了。
胡槐安是肅清城的屯田郎中,便利用手中的權力,大肆侵占杜家的田地,向杜令荷的父親施壓。不過杜令荷的父親雖然本性仁善,但脾氣卻很剛硬,尤其是膝下就隻有這麽一個女兒,他哪裏能忍心讓獨女嫁給那個整天就知道賭鷹鬥狗,鬥大的字不識一筐的紈絝敗類?到後來,杜令荷的父親上告無門,最後還被肅清城的城守大人,給關進了大牢。
杜家找人拖關係,花了不少的銀子,才又將其贖了出來,不過第二天,胡槐安的長子就領著家中豪奴,登門強行逼婚,杜令荷的父親在大獄裏遭了不少罪,又吃這一氣,當著妻女的麵,吐血身亡。
正因如此,杜令荷才會對胡槐安的兒子恨之如骨!非要親自報仇。
“杜姑娘說的不錯,孟大哥深愛皇上重用,到了京城以後,皇上定然會放了他,並且會尋找名醫給他治病。”林敬之瞧著婦人柔柔弱弱的模樣,心頭發軟,口氣不自覺的就緩和了許多,生怕婦人不放心,又補充了一句,“實不相瞞,其實林某也是前不久,才從京城而來。”
“娘親,這下您總該放心了吧。”杜令荷搖了搖母親的胳膊。
杜姚氏雖然相信林敬之不會騙她,但就算皇上會赦免了孟子德的罪過,並給他請來名醫診病,那又怎麽樣?人瘋了,可不比平常的傷寒頭痛,那是有可能一輩子也看不好的,她心中有自己的思量,沉默不語。
“娘,您可是擔心路途遙遠,不太平?”杜令荷又問。
杜姚氏曉得女兒與孟子德私定終身一事,不好說出自己心中的想法,不然顯得太過無情,就輕輕點了點頭。
“沒關係,我們可以女扮男裝呀,您看,就像玉兒姐姐這樣。”杜令荷一把拉住玉姨娘的小手,指給母親觀看。
林敬之自杜令荷說出要去京城尋人,自己的心下也有了思量,不管怎麽說,這位孟子德是因為自己出的主意,才被打入囚車瘋掉了,等日後迴到京城,皇上難免會責備他的不是,如果自己能將這對母女護送到京城,並把自己救下她們的事情,說與皇上知道,說不準功過就可以抵消了。
此時眼見杜姚氏還是不點頭,他又道:“如果你是擔心路上不安全,或者到了京城沒地方住,林某到是可以幫忙。”
第三百六十二章 宣讀聖旨
杜令荷一心想要去京城尋找孟子德,此時聞聽林敬之的話語,心中大喜。
杜姚氏性格柔弱,原本是堅持不要去京城的,但此時聞聽救了自己母女性命的恩人再次願意幫忙,心思有了轉變。
此行去京城的確是千裏迢迢,背井離鄉的,做什麽事情也會變的很難,但她的相公已經身亡,就算留在此地,她們孤兒寡母的,日子也不會好過。胡槐安一家現在的確是伏法待誅了,但肅清城可不止胡槐安一個貪官。
相公在世時,還能與胡家這樣的貪官抵抗一時半會的,但如今家中隻剩下她母女二人,又頗有田產家財,相信過不了多久,就會引來歹人的窺伺。
瞧著杜姚氏,林敬之又道:“你如果改變了主意,林某可以先找個人幫你們把這裏的田產賣掉,然後派人一路護送你們去京城,到了京城以後,如果沒有落腳的地方,你們也可以先住到林某那裏,林某在京城有一個不大不小的院落,現在還空著。”
“娘!”杜令荷見母親還不答應,一下急了,這麽個大好機會,她可不想錯過。
杜姚氏看了眼女兒,又偏頭看向了林敬之,終於點了點頭,一臉感激的說道:“民婦與先夫皆是家中獨子,老父老母,與公公婆婆,也已經去世多年,在這裏沒有什麽親人了,如果恩公願意幫忙,民婦願意與女兒一起遷往京師。”
“好,那林某這就派人聯係買家,盡快幫你們把田產賣掉。實不相瞞,林某還有大事要辦,不能在這裏擔擱太久。”
杜姚氏聞言柳眉蹙起,又道:“恩公,民婦的家中本來頗有田產,但就在前不久,大部公都被胡槐安那狗官給霸占了去……”
“你放心,林某會幫你追討迴來。”杜姚氏話隻說了一半,林敬之就聽明白了意思,痛快的應了下來,有蘇博在此,要辦這點小事,輕而易舉。
杜氏母女再次開口感謝。
留下杜氏母女在廂房休息,林敬之與玉姨娘退了出來,迴到大廳,林敬之坐下想了一會,吃過午飯,就再次朝著欽差行館走去。
二路欽差的壞名聲已經傳遍了流洲,是時候拿出懷中的聖旨了。
來到欽差行館,分賓主坐定,林敬之直奔主題:“蘇大人,學子此次前來,除了希望您能幫助杜氏母女討迴原本屬於杜家的田地以外,還有一件大事相商。”
“哦?什麽事情,你說來聽聽。”蘇博先招來一名護衛,要其找到城守,把杜家的田地事情辦妥當,隨後才開口詢問。
桂公公與丁公公一直與蘇博待在一起,寸步不離,應該是皇上與皇太後不放心,分派下來監視他的。
林敬之先小心翼翼的從懷中取出聖旨,遞了過去,才道:“蘇大人,學子此次前來,是想要借一位公公,去堅城鄭家宣讀聖旨,來之前,學子已經將此事稟明了皇上。”
瞧見一卷黃金燦燦的聖旨,蘇博微微一愣,隨後趕緊站了起來,說了句恭迎聖旨,這才將之接到手中,緩緩的打了開來,丁公公與桂公公也驚了一跳,站起身,疾步走到蘇博的身後,細細觀看。
待看完了聖旨,混跡官場數十年的蘇博微一思量,就曉得這封聖旨是何用意了,桂公公與丁公公則互相對視了一眼,皺眉不語。
“桂公公與丁公公事務繁忙,怕是抽不開身,要不本官另尋一人前去宣旨?”蘇博是何等眼力?隻用眼角的餘光掃了二人一眼,就知道他們並不想去鄭家冒險宣讀聖旨。
蘇博,桂公公,還有丁公公,這三人是清楚的知道田鄭兩家想要密謀造反一事的,如今流洲形勢仍不明朗,萬一鄭家與田家鐵了心要造反,那去鄭府宣布旨意的太監,定然是兇多吉少。
“嗯,也好。”桂公公與丁公公齊聲應下,點了點頭。
隨行在蘇博身側的太監足有十五六個,他想了想,挑了位在京城時,經常會奉命出宮宣讀旨意的太監,要其拿著聖旨,先一步去了堅城。林敬之在見到那位年輕的公公時,小聲給其耳語了幾句。
當然,除了蘇博三人,其餘隨行的太監,以及護衛統領等人,並不曉得二路欽差此行的真正目的。
那位太監拿著聖旨,領著數十名羽林軍前腳離開,林敬之後腳就開口告辭,等聖旨宣讀完畢,他想要及時的與鄭劍秋會麵,也好在鄭劍秋初聞喜事,心情激動的時候,挑撥鄭田兩家的關係,所以必須得盡快趕到堅城籌劃。
離了欽差行館,林敬之迴到小院,留下兩名林家暗衛幫著杜氏母女打點這裏的事宜,並囑咐他們過幾日直接護送二女先一步迴京,等到了京城,可以將二女安頓在前不久才買下來的那座小院之中。
隨後,林敬之就與杜令荷母女告辭,駕馬飛速朝著堅城趕去。
因為林敬之救了自家二人的性命,所以杜姚氏與杜令荷,都相信他是好人。
自鄭劍秋去京城打探了一迴消息,並沒有聞聽到有對鄭家不利的傳聞,鄭勝算是暫時放下心來,如今孟子德被打入囚牢,押解迴京,而二路欽差又換成了一個大大的貪官,這對於鄭田兩家起兵造反來說,是相當的不利。
沒有外力苦苦逼迫,是不會有人跟著他們二人反叛朝廷的。
他在軍中廣布眼線,已經察覺到有不少的屬下,提前派人趕到肅清城,送銀子保命了。此時的他,大是慶幸,還好前段時日頂住壓力,沒有給手底下的將領講明為了不被砍頭,自己與田機達到共識,想要扯旗造反的事情,不然今日沒有了退路,後果不堪設想。
這一日清晨,鄭勝早早起床,在小院裏打了一會功夫,正待要去餐廳用飯,卻見一個小丫環冒冒失失的闖了進來,他剛待要怒聲喝斥幾句,卻見那個小丫環喘著粗氣,斷斷續續的說道:“老爺,府……府上來了位……公公,說,說是要您快點趕去大廳,恭迎……聖旨……”
“什麽?”鄭勝聞言臉色大變!
第三百六十三章 堅城守備
一大清早的,突然跑來一個太監要宣讀聖旨,就算鄭勝當官多年,沉穩老辣,也是給驚了一大跳,他差點以為自己聽錯了。
“那位公公身邊帶了多少人?”穩了穩心神,鄭勝板下臉來,開口喝道。
小丫環搞不懂自家老爺怎麽突然之間就變了臉,連忙囁囁的答道:“人……數不多,大約有三四十個吧。”
‘隻有三四十個人!’鄭勝皺起眉頭想了想,覺得這道聖旨,應該不會是問罪的。
擺了擺手,示意小丫環退了下去,他去屋內換上了官服,然後集合府內所有的主子奴仆,向大廳走去。
鄭劍秋也是剛剛習練過武藝,腦門上還有些汗珠,沒來的及擦拭。
前來傳旨的太監在鄭家大廳沒坐多久,就見換上了朝服的鄭勝走在最前邊,身後跟著幾位衣著華麗,相貌美豔的夫人,姨娘,還有兒子女兒,以及近百名仆人,拜到在了大廳的門前,恭迎聖旨。
聖旨在手,就代表的是皇上,所以這位年輕太監走路時,挺直了腰背,臉色肅然,來到門前,尖聲喝道:“流洲宣威將軍鄭勝,跪下接旨!”
“微臣領旨。”鄭勝雙手扶地,恭敬的磕了三個響頭。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流洲宣威將軍鄭勝,為人勤免,忠君愛國……聽聞膝下長子鄭劍秋,文武雙全,乃南方四洲不可多得的青年俊傑,今特封其為堅城守備,以示恩典!原堅城守備,離職進京,另有大用。”
此旨一出,鄭勝的兩位平妻,還有幾個嫡子,嫡女,盡皆臉色大變,她們想不通,當今皇上是從哪裏聽說到鄭劍秋的名聲的。
鄭勝也是吃了一驚,不過隨後就迴過神來,暗忖道:‘難道那個林敬之不記前嫌,果真在皇上麵前幫我兒說了好話?’
鄭劍秋迴來後,把在京城尋找到林敬之的事情,也說與了父親知道,所以鄭勝才能猜到這一點,不過與其父的冷靜相比,鄭劍秋可是激動了太多,升官了,自己終於有官職了!
以前在鄭府,他的地位遠不及幾個嫡係的弟弟妹妹,但現在,他終於可以挺直腰板說話做人了!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經過短暫的沉靜,眾人磕頭齊聲山唿。
磕了三個響頭,鄭家眾人才站了起來,鄭勝彎著腰,上前幾步,將聖旨舉著,接到了手中,這時年輕的公公才恢複了常態,嬉笑著說道:“恭喜鄭大人,賀喜鄭大人,此次鄭大人的嫡長子升任堅城守備,日後前途定然不可限量。”
“謝公公吉言!”皇宮中的太監,鄭勝可不敢得罪,連忙給管家打了個眼色,那個官家見狀,趕緊彎腰走上前,往傳旨公公的手中塞了幾張銀票。
年輕公公瞄了眼銀票的麵值,臉上的笑容頓時如菊花綻放,“鄭大人真是太客氣了,對了,不知這裏哪位是鄭劍秋,鄭公……不對,得改稱鄭守備了。”
鄭劍秋聞言緊走幾步,彎下腰深深的施了一禮,“公公,在下就是鄭劍秋。”
雖然他強自想要讓自己鎮定下來,但聲音中仍然帶著一絲顫抖。
“鄭守備果然如傳言一般,一表人才。”年輕公公上上下下打量了鄭劍秋一番,笑容燦爛,然後虛引了一把,與鄭劍秋走向了一旁,俯身到他耳旁,輕聲道:“你此次能榮升堅城守備,完全是因為林敬之林舉人在皇上麵前大力推薦,林舉人不日就會南下,接送女眷去京城久住,說不準還會來鄭府坐客。”
“有勞公公了。”鄭劍秋聞言又從懷中取出一張銀票,塞進了太監的手中。
年輕公公臉上又笑開了花,衝著鄭勝抱了抱拳頭,說道:“咱家任傷完成,這就迴京複旨了。”
“公公還是在府上用過早飯再起程吧。”鄭勝開口挽留。不過年輕公公並沒有答應,直接帶著三十餘名羽林軍,離開鄭府,飛奔出了堅城北門。
“劍秋,你隨我來。”鄭勝拿著聖旨,當先走向了後院。
鄭劍秋的生母是鄭勝的正妻,此時聞聽自己的兒子被皇上親自賜封了官職,高興的連連在心中念叨無量天尊,阿彌陀佛,扶著貼身丫環的胳膊離開的她,並沒有看到鄭勝的兩個平妻,正一臉憤恨的盯著她的背影。
‘這低賤的雜種當真是走了狗屎運!’不光是兩位平妻,就是鄭府的幾個嫡係子女,也是滿臉嫉恨的在心中怒罵。
至於鄭府的下人們,從今天起,絕對不敢再怠慢鄭家的嫡長子了。
來到書房,鄭勝將聖旨放在書架上,還未落座,就開口問道:“劍秋,剛剛那位傳旨公公離開前,給你說了些什麽?”
“迴父親大人,那位公公告訴孩兒,說孩兒之所以能當上堅城守備,是因為林敬之林賢弟在皇上麵前大力推薦,還說過不了多久,林賢弟就會返迴流洲,接送自己的妻妾,到京城居住。”鄭劍秋難壓心頭的興奮,嘴都合不攏。
鄭勝聞言眉頭緊皺,緩緩的撫著胡須,閉上眼睛,不言不語。
“父親,您怎麽了?”過了好久,鄭劍秋才發現父親的臉色有些不對勁,疑惑的問道,自己升官了,而且是皇上親自下旨授封的,難道父親不替自己高興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