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真是一派胡言,胡辰寡人也見過,他對大將軍忠心耿耿沒錯,但怎麽可能去走私呢?”李自成生氣地反問道:“難道你們覺得寡人眼瞎了麽?”
……
再數日。
“陛下,這是山東節度使的親筆奏章,許平劫持陳哲,導致節度使衙門和整個濟南城防混亂數個時辰;這是山東防禦使的奏章……這是濟南衙役元寶的證詞,那兩個殉職的官差是他的下屬……這是亡者遺族的血書……”
後麵還有其他有關此事的匯報:
“山東防禦使一開始仍不願動許平,脫困後隻下令擒拿胡辰歸案,許平命令這些人擅自離開軍營,自己滿不在乎地扔在濟南城中吃酒,揚言動動手指頭就能讓山東百官吃不了、兜著走。所有山東防禦使要擒拿的人犯,無一不事先得到消息逃脫,許平消息靈通,迄今為止一個也沒能拿到。”
“那許平呢?”李自成聽得無名火起:“先把他拿下了問話!”
“山東防禦使已經把許平請到衙門後院暫住,除了不讓許平迴鳳陽外仍以禮相待,現在鍾龜年實在不知道如何是好,所以請朝中示下。”
“哼。”李自成顯然也沒想好該如何處置許平,頓了一頓後問道:“太師,寡人不太懂律法,不過攻打衙門,劫持官員,這不是反麽?”
“如果許平心裏的念頭是要奪權、那是反,如果他覺得律法不公,暴力抗法、蔑視朝廷,那也是反……不過以臣所見,許平隻是想救他的手下,而且自覺朝廷不會把他怎麽樣,從他鬧事後還在濟南喝酒聽戲來看,臣以為很難說他有反心。”
李自成低頭沉思了一會兒,沉聲問道:“內閣打算怎麽處理此案?”
“人又不是許平殺的,臣覺得許平未必有反心,他早就不領俸祿了,”牛金星吞吞吐吐地說道:“臣以為,大王賜給許平的那些宮女和禦廚,不妨罰還。”
“就完了?”李自成大叫一聲,語氣裏滿是驚訝。
“是啊。”牛金星兩手一攤,顯得很無奈。
“你莫不是收了許平的賄賂?”李自成怒氣衝衝地質問道:“人命關天,這豈能就算了?”
“現在國家是用人之際,”牛金星道:“此案山東防禦使甚至不敢走漏風聲,唯恐擾亂軍心。”
李自成“嘿“了一聲也沒有了下文。
“許將軍在山東防禦使的衙門裏也說,關他也是無用,關的越久風聲走漏的可能性越大,到時候山東防禦使越沒法收場。臣深以為然,所以懇請陛下盡快了結此案。”
“寡人知道了。”
李自成說話的聲音很平靜,不過牛金星憑借著多年的經驗從中察覺到了殺氣。
……
牛金星主持的內閣散會後,李建泰慢悠悠地返迴了自己的官邸,見老爺吃飯的時候顯得有些神不守舍,李夫人把圍在桌子旁的年輕妾侍們都轟走,根據她的經驗這就說明李建泰心裏有什麽緊要的話想吐露一番。
“還是大將軍的案子麽?”
“是啊,”李建泰臉上浮起了一絲微笑,許平是個很討厭的阻礙,各方麵都是:“秦晉二藩乃是大將軍的好友,遼蜀二藩也是他的部將,湖廣、浙江、山東,處處都是他的故舊手握兵權,便是大將軍無爵,隻要他一天不去,這削藩終究是一句空話啊。”
李夫人從李閣老的臉上讀出了得意與歡樂,李建泰估計順王為了避免風波和議論,很可能就會給許平一個就地賜死,不過如果順王最終還是不顧醜聞外露和朝野大嘩的風險要把許平送入北京的話,一個服毒畏罪自盡想來牛丞相還是能安排得很妥貼的。
隻不過……
“王太子也就算了,王太孫對大將軍十分敬仰,這案是必翻無疑的,隻是時間問題,而我卻置身度外,完全扯不上關係。”李建泰情不自禁地嗬嗬笑起來,當初才一聽張縉彥的開頭,他就把對方的用意猜了個八九不離十,隻有牛金星這樣跟隨李自成多年的重臣分量才足夠,隻有他被拋出去謝罪才能讓武人心服口服;如果牛金星能夠脫身的話,那麽其他的閣員就都跑不了,即使你稱自己不同意此案的處理也未必有用。現在,則完全和內閣扯不上關係,雖然牛金星被眾人哄得去為國設想了,但到時候大家反戈一擊翻臉不認賬,就成了他私加陷害了。
“我堂堂的進士,庶吉士,卻給牛丞相這個臭蟲一般的小舉人當了三年的狗,”忍不住吐出這句心聲時,李建泰滿麵都是鄙夷之色,其中既有對牛金星的,更有對他自己的厭惡和不屑。以往每次牛金星大步走在百官之前時,李建泰不時總能從其他官員眼中察覺到同樣掩飾得很好的這種情緒。就是那兩個拜牛金星當老師的崇禎朝庶吉士也是一樣,不提牛金星,鍾龜年又是什麽東西?一個秀才居然能和狀元郎平起平坐,不,居然是爬到他們頭上去了:“牛金星見識淺薄,無才無德,等我當上了丞相,以我的才學……”
“老爺,還有張縉彥呢。”李夫人提醒道。
“他一個普通進士,如何能和我庶吉士相比?”李建泰輕蔑地評價道,接著臉上有充滿了憧憬:“我必定能輔佐陛下開太平之治,青史流傳。”
……
晚上剛剛睡下的牛金星就被叫醒了,順王派來緊急使者召見。牛金星跟著使者出城,一路直奔狼穴,最近一段時間順王李自成一直在這裏過夜。
走進燈火通明的狼穴大廳,牛金星看到李自成、劉宗敏等人臉上都神情嚴肅,連衛兵都是一副如臨大敵的模樣。
“杭州失守了。”李自成告訴牛金星:“我們需要派遣更多的軍隊南下增援,國庫如何?”
“杭州?杭州失守了,這怎麽可能?”牛金星吃驚得叫起來,才一開始交鋒,湖廣的餘深河就報告對麵至少有四萬有戰鬥力的明軍,他先左後右,一下子放棄了湖廣南部脫離了和明軍的接觸,然後就一個勁地請求援兵,要求至少立刻發給他一萬五千名精兵。
而浙江方麵也報告明軍有戰鬥力的部隊超過五萬,當時牛金星和李自成都覺得前方將領是在誇大其辭,不過浙江和湖廣的戰局確實越來越不妙,南京駐軍一波波地開赴浙江仍無法製止明軍的推進。不久前廬州又報告明軍大概又有兩萬生力軍從江西殺出,南京西部需要援兵。
一下子動員十幾萬主力軍出境作戰,李自成、劉宗敏和牛金星雖然吃驚,但是心中也紛紛寬了一口氣,這看起來是南明的垂死掙紮,這樣窮兵黷武他們估計南明是挺不了幾個月的。
“突然有好幾千兵馬從海路而來,現在戰線在浙西,杭州猝不及防,守將鬱董生死不知。”
發現南方的戰局開始脫離控製後,李自成星夜把牛金星找來讓他立刻籌備調兵南下所需要的後勤物資。
談完這些後,李自成把牛金星叫到寂靜處,啞著嗓子說道:“許平的事,寡人主意已定……”
牛金星看到李自成的獨目中滿是殺意,急忙叫道:“陛下,臣剛剛收到另外一份密報,濟南之事恐另有隱情。”
李自成聞言一愣,連忙問道:“什麽隱情?”
“還不清楚,剛剛收到的,臣已經派人連夜趕赴濟南追查,有個十五天大概就能搞清楚了。”
有個十五天,大概南方的戰局就能看得更清楚了。
第二十六節 官營
沈陽遼王王府,吳三桂手裏捧著一本書,津津有味地看著,不適還發出一兩聲輕笑。對麵一老一少兩位臣子都被賜座,這二人畢恭畢敬地坐著,目不斜視耐心等待著遼王的吩咐。片刻後遼王又發出一聲滿足的長歎,手中的書沒有合起來而是折起擺在桌麵上,兩位臣子仍是一動不動,完全沒有膽量去偷窺一眼是什麽故事讓遼王看得如此開懷。
山東的秘報已經送到沈陽,遼王看完後遞給那個老臣過目。
“也不知道許師兄到底都從齊公那裏學到了什麽?”私下裏吳三桂已經以黃石的弟子自居,腦表事件以後,吳三桂對黃石的畏懼加重了不少,以一世英雄自詡的吳三桂至今迴想起那事仍不寒而栗:被猜到大概的想法雖然不好,但是對麵既然是齊公那一點都不被猜到也不可能,但是對方能徹底猜透自己的喜好、意圖,更能推測到自己的隨後的一連串反應,這就不能不讓吳三桂駭然了。
聽說南邊又打起來以後,吳三桂立刻把齊國的使者賀飛虎還有那個什麽夏完淳禮送出境,從頭到尾吳三桂就沒有生出過一星半點的留難念頭。
反過來說,吳三桂覺得李自成倒不是什麽難對付的主,順並沒有定下完善的藩政製度,早在其他各藩想起來之前,吳三桂就把長子吳應熊派去北京當人質了。年來吳三桂不惜血本地賄賂內閣大臣,在大順朝中獲得了不錯的名聲。
這次許平的事變吳三桂也在第一時間察覺到了蛛絲馬跡,吳三桂的針對大順的藩外情報機關——貢禮司聞風出動,李自成還蒙在鼓裏的時候吳三桂就已經讀到了從山東發迴來的第一份報告。
“殿下,內閣這是削藩之心不死啊。”洪承疇陪吳三桂看完報告後,立刻點破了這一點。大順對南方相當樂觀,內閣普遍認為從曆史上,前朝餘孽被壓縮到這般地步後滅亡就是板上釘釘的事了,所以大順未來的主要敵人是自己的藩國。
雖然許平沒有藩國,但是貢禮司報告大順內閣仍然把他當作第一假想敵,削藩最危險的敵人就是那些能成為旗幟的反對者。許平和幾大強藩藩王關係都不錯,而且有極大的號召力和影響力,看上去似乎也不會同意削藩。秦晉二藩不必說,遼、蜀二藩藩王也是許平保舉並且曾是他的部下,將來可想而知心懷不滿的藩王們會試圖推舉誰當鬧事的挑頭人,丞相和內閣成員們暗中都為此頭疼不已。
“殿下,我們應該立刻揭發牛金星,保住許將軍。”不管對許平的所作所為有什麽看法,洪承疇第一個念頭就是要讓牛金星和內閣的陰謀流產,許平就是陰謀磁鐵,隻要他在遼藩就從容得多。
“不必慌張,沒有必要讓丞相和內閣對我們不滿。”吳三桂顯得心平氣和:“許將軍不會有事的。”
“這事可大意不得。”
“現在遠不是朝廷有餘力考慮削藩的時候,”和樂觀的大順內閣還有悲觀的洪承疇不同,吳三桂對齊國公非常有信心:“齊公很快就會粉碎丞相還有閣老們的削藩美夢。”
許平的表現讓吳三桂和洪承疇都非常驚訝,而旁邊那個始終沒有插嘴的年輕臣子仍在默默旁聽,偶爾把他認為的重要事項記到隨身攜帶的小本上。
“我和許將軍曆來都是言談甚歡,”吳三桂覺得大順重新啟用許平不過是時間問題,唯一要擔心的是許平心灰意冷不肯出山:“到時候許師兄要是不肯出來領軍對付齊公,本王就去一趟山東,親自勸說與他。”
洪承疇不打算詢問吳三桂打算怎麽勸說許平,臣子顯得太有好奇心不是一件好事。
“小國之道,在於合縱,大王說動許將軍出馬後,豈不是大大有利於朝廷。”洪承疇早就和吳三桂說過,南北的戰爭最好曠日持久地打下去,永遠地打下去才好。
“聯吳抗魏,存國之道”吳三桂笑道,不少心腹都建議他私通南方,泄露軍事機密給齊國公,不過吳三桂一直旗幟鮮明地支持朝廷:“隻是到底誰是吳,誰才是魏啊?”
洪承疇把嘴閉上顯出一副陷入深思的模樣,在主公麵前表現得太精明沒有好處,對大勢的預測更是屬於主公的專利,這方麵顯得愚蠢一點是不會有什麽壞處的,反正他已經向主上說出了想提醒對方注意的。
“這治國……”吳三桂接下來的話激起了洪承疇注意,作為國相他的首要任務就是把遼王布置的內政任務辦妥貼,隻要把這些事執行好,洪承疇相信吳三桂是不會介意自己表現出的目光有多麽短淺的,他隻聽吳三桂斷言道:“還是要靠法家。”
洪承疇沒有吭聲,自秦以後,不承認土地具有私有屬性的就是現在的遼藩了,而隨後的清洗運動又把大批企圖思考的罪犯消滅掉了。
“土地歸公,授田製隻是第一步。”吳三桂伸出一根指頭,大言不慚地說道:“現在下一步的時機已經成熟了。”
聽到這話的一瞬間,洪承疇腦海飛速轉過一連串的念頭,法家認為除大王之外其他人根本不應該思考,而種地以外的其他活動都難免會競爭、需要創新、會刺激思考行為,所以韓非子一針見血地指出:工商活動是需要和學者、言論一樣被徹底禁絕的。
“上農除末令!”洪承疇脫口而出。
吳三桂笑著點點頭,眼中滿是讚許和嘉獎:“相父說得不錯,遼藩是到了該頒布上農除末令的時候了。”
旁邊陪坐的年輕遼藩臣子是《遼東人民觀察家》的主編易成,這兩句對答在他聽來實在有如天書一般,無法理解就無法宣傳,得到吳三桂允許的示意後易成問道:“國相,上農除末令是什麽啊?”
“秦一統天下後,始皇帝讓李斯頒布上農除末令,禁絕鹽鐵陶林牧漁,”洪承疇告訴易成在先秦時代,不用說其他工業、手工業,就是冶鐵都是私營,隨著上農除末令的頒布,除了種田以外的所有生計在秦境內均為非法:“沒有陶器就無法烹飪、儲藏;林產歸公,砍材、燒炭、狩獵均為盜賊;畜牧歸公,禁止私人養家禽、家畜;在江河湖海捕魚也視同盜賊反亂。相比這些,鹽鐵反倒是小事了。”
“祖龍真是好氣魄!”易成由衷地歎息道,一個人如果想吃肉、吃魚、生火、烹飪……所有的生活必需品都必須從國家處獲得,秦政府掃除了一切競爭者壟斷了全部的商業:“這確實是富國之道。”
“隻是百姓未必肯依,百姓多時愚民愚婦,一點也不懂得以國家為重,以大局為重,”洪承疇對此卻是非常擔心,上農除末令頒布導致天下百姓生計斷絕,唯一的出路隻有種田,而土地還是國有的,秦律連父子的土地繼承權都不承認,而造反的百姓在反抗秦朝暴政則表現出比當初保衛六國國君要強得多的勇氣和犧牲精神:“陶林牧漁,漢太祖皆恢複之,鹽鐵之外,此事關民生的四項就沒有被再禁絕過,除了漁,前朝嘉靖年間曾在東南禁漁,百萬漁民轉而為盜,倭寇蜂起……”
吳三桂看得出洪承疇是真心替遼藩擔心,不過這種擔心隻是讓他哈哈大笑起來:“那是因為秦朝沒有《遼東人民觀察家》。”
說完吳三桂就轉頭往向易成,目光中充滿了信任和期待:“易卿家,你都想到了什麽?”
而易成果然沒有讓吳三桂失望,他抖擻精神答道:“首先,‘上農除末令’這個名字,臣以為是不能用的。”
“當然。”洪承疇不假思索地表示讚同,這個法令給他的唯一印象就是:暴秦之欲無厭。
“兩個月前,齊公曾在福建快報上發表署名文章,講述南朝未來的設想,和他的奮鬥理想,其中有兩個詞臣以為很適合借用過來解釋殿下的法令。”能夠從觀察司中脫穎而出,易成絕非憑借僥幸:“臣以為,殿下的法令可以改為:同工同酬,按勞分配。”
“哦,此話怎講?”
“比如養豬,有人運氣不好遭了豬瘟,有人則沒有,付出了同樣的努力卻沒有得到同樣的收獲,這是公平的麽?殿下愛民如子,公正嚴明,豈能允許這種不公的事現於我們遼東?同樣是捕魚,有人在賣魚的時候吆喝得好,差魚也能當成好魚賣掉,而有人笨嘴拙舌,好魚也賣不出去最後卻臭了,勞無所獲,殿下當然要替老實人撐腰。而唯一解決這種問題的辦法就是,一切收歸官營,隻要安心養豬、捕魚,藩府就能保證他衣食無憂……”秦的上農除末令,裏麵隻有六個血淋淋的禁字,而易成娓娓道來的官營法案,則充滿了人性的光輝。
吳三桂和洪承疇都一起叫好,新法案的實行和宣傳任務交代完畢,遼王又問道:“《遼東記略》,反應如何?”
觀察司最近在推廣署名作者為遼王本人的一本書《遼東記略》,這本書既是遼境內所有考試的必測內容之一,還正在製造縮減本準備當作給遼東的孩子們的識字課本。
“非常好,百姓們都說,讀了殿下的書,吃飯也香了,睡覺也踏實了。”
吳三桂又是一陣哈哈大笑:“拍馬屁。”
在洪承疇和易成走之前,吳三桂舉起桌子上的書以示二人,上麵寫的乃是趙高“指鹿為馬”的故事。
“臣明白。”
“自古忠孝不能兩全。”吳三桂笑著補充了一句。
“臣明白。”
……
三條溝這個村以前一向是自己推舉個村長,去負責和官府溝通事宜,遼東光複後不久,遼陽城那邊派來了一個老軍人出任村長,這個老軍懂的東西很多,領導全村的人領會遼王府意圖。
村長繼承了發展了觀察司“大同世界能夠在一個省先實現”的理論,將其進一步改進為“大同世界能夠在一個村先實現。”
村長領著全村人努力誦讀遼王殿下親著的《遼東記略》,欣喜地向縣裏報告三條溝村因此創造出了許多前所未有的奇跡:
比如村門口風魔了十多年的陳瘋子,再連續聽了十天的《遼東記略》後,突然不流口水了,而是站起來高唿:同工同酬,按勞分配,遼王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再比如老王家的傻子老二,在村裏人幫助他學會誦讀《遼東記略》後,眼睛一下子亮起來了,現在是宣傳同工同酬、按勞分配的村積極分子,幫助無數小農思想濃重的後進村民意識到自己的落後,主動上繳了私養的家畜和家禽。
最近《遼東人民觀察家》的記者到療養附近來了解同工同酬法案是如何造福遼民的,附近各村都爭先恐後地描述在實現按勞分配後,生產急劇提高,家畜……不,是國畜存欄和國魚產量都像是翻著筋鬥雲一般地節節攀升,糧食產量更是不用替了。三條溝的村長也當著《觀察家》記者的麵向縣裏激動地表示,明年三條溝夏糧要實現翻一番,秋糧則要再翻一番。
……
常由對海州最近發生的事情有點看不明白了,上麵說要清查南方的細作,遼王府估計每一百個人裏就有一個,所以常由住的這片民居得揪出來五個。現在街坊鄰裏相互之間就像防賊一樣地互相防備著,可是常由看誰也不像是被南方收買的的細作啊。
海州城已經開始普及小兒識字,常由的孩子已經去上過半年學了,衝著這個,哪怕是工錢再少給一些他也認了。兒子還沒有放學迴來,幹了一天活迴家的常由雖然饑腸轆轆,但堅持不讓妻子開飯。
……
再數日。
“陛下,這是山東節度使的親筆奏章,許平劫持陳哲,導致節度使衙門和整個濟南城防混亂數個時辰;這是山東防禦使的奏章……這是濟南衙役元寶的證詞,那兩個殉職的官差是他的下屬……這是亡者遺族的血書……”
後麵還有其他有關此事的匯報:
“山東防禦使一開始仍不願動許平,脫困後隻下令擒拿胡辰歸案,許平命令這些人擅自離開軍營,自己滿不在乎地扔在濟南城中吃酒,揚言動動手指頭就能讓山東百官吃不了、兜著走。所有山東防禦使要擒拿的人犯,無一不事先得到消息逃脫,許平消息靈通,迄今為止一個也沒能拿到。”
“那許平呢?”李自成聽得無名火起:“先把他拿下了問話!”
“山東防禦使已經把許平請到衙門後院暫住,除了不讓許平迴鳳陽外仍以禮相待,現在鍾龜年實在不知道如何是好,所以請朝中示下。”
“哼。”李自成顯然也沒想好該如何處置許平,頓了一頓後問道:“太師,寡人不太懂律法,不過攻打衙門,劫持官員,這不是反麽?”
“如果許平心裏的念頭是要奪權、那是反,如果他覺得律法不公,暴力抗法、蔑視朝廷,那也是反……不過以臣所見,許平隻是想救他的手下,而且自覺朝廷不會把他怎麽樣,從他鬧事後還在濟南喝酒聽戲來看,臣以為很難說他有反心。”
李自成低頭沉思了一會兒,沉聲問道:“內閣打算怎麽處理此案?”
“人又不是許平殺的,臣覺得許平未必有反心,他早就不領俸祿了,”牛金星吞吞吐吐地說道:“臣以為,大王賜給許平的那些宮女和禦廚,不妨罰還。”
“就完了?”李自成大叫一聲,語氣裏滿是驚訝。
“是啊。”牛金星兩手一攤,顯得很無奈。
“你莫不是收了許平的賄賂?”李自成怒氣衝衝地質問道:“人命關天,這豈能就算了?”
“現在國家是用人之際,”牛金星道:“此案山東防禦使甚至不敢走漏風聲,唯恐擾亂軍心。”
李自成“嘿“了一聲也沒有了下文。
“許將軍在山東防禦使的衙門裏也說,關他也是無用,關的越久風聲走漏的可能性越大,到時候山東防禦使越沒法收場。臣深以為然,所以懇請陛下盡快了結此案。”
“寡人知道了。”
李自成說話的聲音很平靜,不過牛金星憑借著多年的經驗從中察覺到了殺氣。
……
牛金星主持的內閣散會後,李建泰慢悠悠地返迴了自己的官邸,見老爺吃飯的時候顯得有些神不守舍,李夫人把圍在桌子旁的年輕妾侍們都轟走,根據她的經驗這就說明李建泰心裏有什麽緊要的話想吐露一番。
“還是大將軍的案子麽?”
“是啊,”李建泰臉上浮起了一絲微笑,許平是個很討厭的阻礙,各方麵都是:“秦晉二藩乃是大將軍的好友,遼蜀二藩也是他的部將,湖廣、浙江、山東,處處都是他的故舊手握兵權,便是大將軍無爵,隻要他一天不去,這削藩終究是一句空話啊。”
李夫人從李閣老的臉上讀出了得意與歡樂,李建泰估計順王為了避免風波和議論,很可能就會給許平一個就地賜死,不過如果順王最終還是不顧醜聞外露和朝野大嘩的風險要把許平送入北京的話,一個服毒畏罪自盡想來牛丞相還是能安排得很妥貼的。
隻不過……
“王太子也就算了,王太孫對大將軍十分敬仰,這案是必翻無疑的,隻是時間問題,而我卻置身度外,完全扯不上關係。”李建泰情不自禁地嗬嗬笑起來,當初才一聽張縉彥的開頭,他就把對方的用意猜了個八九不離十,隻有牛金星這樣跟隨李自成多年的重臣分量才足夠,隻有他被拋出去謝罪才能讓武人心服口服;如果牛金星能夠脫身的話,那麽其他的閣員就都跑不了,即使你稱自己不同意此案的處理也未必有用。現在,則完全和內閣扯不上關係,雖然牛金星被眾人哄得去為國設想了,但到時候大家反戈一擊翻臉不認賬,就成了他私加陷害了。
“我堂堂的進士,庶吉士,卻給牛丞相這個臭蟲一般的小舉人當了三年的狗,”忍不住吐出這句心聲時,李建泰滿麵都是鄙夷之色,其中既有對牛金星的,更有對他自己的厭惡和不屑。以往每次牛金星大步走在百官之前時,李建泰不時總能從其他官員眼中察覺到同樣掩飾得很好的這種情緒。就是那兩個拜牛金星當老師的崇禎朝庶吉士也是一樣,不提牛金星,鍾龜年又是什麽東西?一個秀才居然能和狀元郎平起平坐,不,居然是爬到他們頭上去了:“牛金星見識淺薄,無才無德,等我當上了丞相,以我的才學……”
“老爺,還有張縉彥呢。”李夫人提醒道。
“他一個普通進士,如何能和我庶吉士相比?”李建泰輕蔑地評價道,接著臉上有充滿了憧憬:“我必定能輔佐陛下開太平之治,青史流傳。”
……
晚上剛剛睡下的牛金星就被叫醒了,順王派來緊急使者召見。牛金星跟著使者出城,一路直奔狼穴,最近一段時間順王李自成一直在這裏過夜。
走進燈火通明的狼穴大廳,牛金星看到李自成、劉宗敏等人臉上都神情嚴肅,連衛兵都是一副如臨大敵的模樣。
“杭州失守了。”李自成告訴牛金星:“我們需要派遣更多的軍隊南下增援,國庫如何?”
“杭州?杭州失守了,這怎麽可能?”牛金星吃驚得叫起來,才一開始交鋒,湖廣的餘深河就報告對麵至少有四萬有戰鬥力的明軍,他先左後右,一下子放棄了湖廣南部脫離了和明軍的接觸,然後就一個勁地請求援兵,要求至少立刻發給他一萬五千名精兵。
而浙江方麵也報告明軍有戰鬥力的部隊超過五萬,當時牛金星和李自成都覺得前方將領是在誇大其辭,不過浙江和湖廣的戰局確實越來越不妙,南京駐軍一波波地開赴浙江仍無法製止明軍的推進。不久前廬州又報告明軍大概又有兩萬生力軍從江西殺出,南京西部需要援兵。
一下子動員十幾萬主力軍出境作戰,李自成、劉宗敏和牛金星雖然吃驚,但是心中也紛紛寬了一口氣,這看起來是南明的垂死掙紮,這樣窮兵黷武他們估計南明是挺不了幾個月的。
“突然有好幾千兵馬從海路而來,現在戰線在浙西,杭州猝不及防,守將鬱董生死不知。”
發現南方的戰局開始脫離控製後,李自成星夜把牛金星找來讓他立刻籌備調兵南下所需要的後勤物資。
談完這些後,李自成把牛金星叫到寂靜處,啞著嗓子說道:“許平的事,寡人主意已定……”
牛金星看到李自成的獨目中滿是殺意,急忙叫道:“陛下,臣剛剛收到另外一份密報,濟南之事恐另有隱情。”
李自成聞言一愣,連忙問道:“什麽隱情?”
“還不清楚,剛剛收到的,臣已經派人連夜趕赴濟南追查,有個十五天大概就能搞清楚了。”
有個十五天,大概南方的戰局就能看得更清楚了。
第二十六節 官營
沈陽遼王王府,吳三桂手裏捧著一本書,津津有味地看著,不適還發出一兩聲輕笑。對麵一老一少兩位臣子都被賜座,這二人畢恭畢敬地坐著,目不斜視耐心等待著遼王的吩咐。片刻後遼王又發出一聲滿足的長歎,手中的書沒有合起來而是折起擺在桌麵上,兩位臣子仍是一動不動,完全沒有膽量去偷窺一眼是什麽故事讓遼王看得如此開懷。
山東的秘報已經送到沈陽,遼王看完後遞給那個老臣過目。
“也不知道許師兄到底都從齊公那裏學到了什麽?”私下裏吳三桂已經以黃石的弟子自居,腦表事件以後,吳三桂對黃石的畏懼加重了不少,以一世英雄自詡的吳三桂至今迴想起那事仍不寒而栗:被猜到大概的想法雖然不好,但是對麵既然是齊公那一點都不被猜到也不可能,但是對方能徹底猜透自己的喜好、意圖,更能推測到自己的隨後的一連串反應,這就不能不讓吳三桂駭然了。
聽說南邊又打起來以後,吳三桂立刻把齊國的使者賀飛虎還有那個什麽夏完淳禮送出境,從頭到尾吳三桂就沒有生出過一星半點的留難念頭。
反過來說,吳三桂覺得李自成倒不是什麽難對付的主,順並沒有定下完善的藩政製度,早在其他各藩想起來之前,吳三桂就把長子吳應熊派去北京當人質了。年來吳三桂不惜血本地賄賂內閣大臣,在大順朝中獲得了不錯的名聲。
這次許平的事變吳三桂也在第一時間察覺到了蛛絲馬跡,吳三桂的針對大順的藩外情報機關——貢禮司聞風出動,李自成還蒙在鼓裏的時候吳三桂就已經讀到了從山東發迴來的第一份報告。
“殿下,內閣這是削藩之心不死啊。”洪承疇陪吳三桂看完報告後,立刻點破了這一點。大順對南方相當樂觀,內閣普遍認為從曆史上,前朝餘孽被壓縮到這般地步後滅亡就是板上釘釘的事了,所以大順未來的主要敵人是自己的藩國。
雖然許平沒有藩國,但是貢禮司報告大順內閣仍然把他當作第一假想敵,削藩最危險的敵人就是那些能成為旗幟的反對者。許平和幾大強藩藩王關係都不錯,而且有極大的號召力和影響力,看上去似乎也不會同意削藩。秦晉二藩不必說,遼、蜀二藩藩王也是許平保舉並且曾是他的部下,將來可想而知心懷不滿的藩王們會試圖推舉誰當鬧事的挑頭人,丞相和內閣成員們暗中都為此頭疼不已。
“殿下,我們應該立刻揭發牛金星,保住許將軍。”不管對許平的所作所為有什麽看法,洪承疇第一個念頭就是要讓牛金星和內閣的陰謀流產,許平就是陰謀磁鐵,隻要他在遼藩就從容得多。
“不必慌張,沒有必要讓丞相和內閣對我們不滿。”吳三桂顯得心平氣和:“許將軍不會有事的。”
“這事可大意不得。”
“現在遠不是朝廷有餘力考慮削藩的時候,”和樂觀的大順內閣還有悲觀的洪承疇不同,吳三桂對齊國公非常有信心:“齊公很快就會粉碎丞相還有閣老們的削藩美夢。”
許平的表現讓吳三桂和洪承疇都非常驚訝,而旁邊那個始終沒有插嘴的年輕臣子仍在默默旁聽,偶爾把他認為的重要事項記到隨身攜帶的小本上。
“我和許將軍曆來都是言談甚歡,”吳三桂覺得大順重新啟用許平不過是時間問題,唯一要擔心的是許平心灰意冷不肯出山:“到時候許師兄要是不肯出來領軍對付齊公,本王就去一趟山東,親自勸說與他。”
洪承疇不打算詢問吳三桂打算怎麽勸說許平,臣子顯得太有好奇心不是一件好事。
“小國之道,在於合縱,大王說動許將軍出馬後,豈不是大大有利於朝廷。”洪承疇早就和吳三桂說過,南北的戰爭最好曠日持久地打下去,永遠地打下去才好。
“聯吳抗魏,存國之道”吳三桂笑道,不少心腹都建議他私通南方,泄露軍事機密給齊國公,不過吳三桂一直旗幟鮮明地支持朝廷:“隻是到底誰是吳,誰才是魏啊?”
洪承疇把嘴閉上顯出一副陷入深思的模樣,在主公麵前表現得太精明沒有好處,對大勢的預測更是屬於主公的專利,這方麵顯得愚蠢一點是不會有什麽壞處的,反正他已經向主上說出了想提醒對方注意的。
“這治國……”吳三桂接下來的話激起了洪承疇注意,作為國相他的首要任務就是把遼王布置的內政任務辦妥貼,隻要把這些事執行好,洪承疇相信吳三桂是不會介意自己表現出的目光有多麽短淺的,他隻聽吳三桂斷言道:“還是要靠法家。”
洪承疇沒有吭聲,自秦以後,不承認土地具有私有屬性的就是現在的遼藩了,而隨後的清洗運動又把大批企圖思考的罪犯消滅掉了。
“土地歸公,授田製隻是第一步。”吳三桂伸出一根指頭,大言不慚地說道:“現在下一步的時機已經成熟了。”
聽到這話的一瞬間,洪承疇腦海飛速轉過一連串的念頭,法家認為除大王之外其他人根本不應該思考,而種地以外的其他活動都難免會競爭、需要創新、會刺激思考行為,所以韓非子一針見血地指出:工商活動是需要和學者、言論一樣被徹底禁絕的。
“上農除末令!”洪承疇脫口而出。
吳三桂笑著點點頭,眼中滿是讚許和嘉獎:“相父說得不錯,遼藩是到了該頒布上農除末令的時候了。”
旁邊陪坐的年輕遼藩臣子是《遼東人民觀察家》的主編易成,這兩句對答在他聽來實在有如天書一般,無法理解就無法宣傳,得到吳三桂允許的示意後易成問道:“國相,上農除末令是什麽啊?”
“秦一統天下後,始皇帝讓李斯頒布上農除末令,禁絕鹽鐵陶林牧漁,”洪承疇告訴易成在先秦時代,不用說其他工業、手工業,就是冶鐵都是私營,隨著上農除末令的頒布,除了種田以外的所有生計在秦境內均為非法:“沒有陶器就無法烹飪、儲藏;林產歸公,砍材、燒炭、狩獵均為盜賊;畜牧歸公,禁止私人養家禽、家畜;在江河湖海捕魚也視同盜賊反亂。相比這些,鹽鐵反倒是小事了。”
“祖龍真是好氣魄!”易成由衷地歎息道,一個人如果想吃肉、吃魚、生火、烹飪……所有的生活必需品都必須從國家處獲得,秦政府掃除了一切競爭者壟斷了全部的商業:“這確實是富國之道。”
“隻是百姓未必肯依,百姓多時愚民愚婦,一點也不懂得以國家為重,以大局為重,”洪承疇對此卻是非常擔心,上農除末令頒布導致天下百姓生計斷絕,唯一的出路隻有種田,而土地還是國有的,秦律連父子的土地繼承權都不承認,而造反的百姓在反抗秦朝暴政則表現出比當初保衛六國國君要強得多的勇氣和犧牲精神:“陶林牧漁,漢太祖皆恢複之,鹽鐵之外,此事關民生的四項就沒有被再禁絕過,除了漁,前朝嘉靖年間曾在東南禁漁,百萬漁民轉而為盜,倭寇蜂起……”
吳三桂看得出洪承疇是真心替遼藩擔心,不過這種擔心隻是讓他哈哈大笑起來:“那是因為秦朝沒有《遼東人民觀察家》。”
說完吳三桂就轉頭往向易成,目光中充滿了信任和期待:“易卿家,你都想到了什麽?”
而易成果然沒有讓吳三桂失望,他抖擻精神答道:“首先,‘上農除末令’這個名字,臣以為是不能用的。”
“當然。”洪承疇不假思索地表示讚同,這個法令給他的唯一印象就是:暴秦之欲無厭。
“兩個月前,齊公曾在福建快報上發表署名文章,講述南朝未來的設想,和他的奮鬥理想,其中有兩個詞臣以為很適合借用過來解釋殿下的法令。”能夠從觀察司中脫穎而出,易成絕非憑借僥幸:“臣以為,殿下的法令可以改為:同工同酬,按勞分配。”
“哦,此話怎講?”
“比如養豬,有人運氣不好遭了豬瘟,有人則沒有,付出了同樣的努力卻沒有得到同樣的收獲,這是公平的麽?殿下愛民如子,公正嚴明,豈能允許這種不公的事現於我們遼東?同樣是捕魚,有人在賣魚的時候吆喝得好,差魚也能當成好魚賣掉,而有人笨嘴拙舌,好魚也賣不出去最後卻臭了,勞無所獲,殿下當然要替老實人撐腰。而唯一解決這種問題的辦法就是,一切收歸官營,隻要安心養豬、捕魚,藩府就能保證他衣食無憂……”秦的上農除末令,裏麵隻有六個血淋淋的禁字,而易成娓娓道來的官營法案,則充滿了人性的光輝。
吳三桂和洪承疇都一起叫好,新法案的實行和宣傳任務交代完畢,遼王又問道:“《遼東記略》,反應如何?”
觀察司最近在推廣署名作者為遼王本人的一本書《遼東記略》,這本書既是遼境內所有考試的必測內容之一,還正在製造縮減本準備當作給遼東的孩子們的識字課本。
“非常好,百姓們都說,讀了殿下的書,吃飯也香了,睡覺也踏實了。”
吳三桂又是一陣哈哈大笑:“拍馬屁。”
在洪承疇和易成走之前,吳三桂舉起桌子上的書以示二人,上麵寫的乃是趙高“指鹿為馬”的故事。
“臣明白。”
“自古忠孝不能兩全。”吳三桂笑著補充了一句。
“臣明白。”
……
三條溝這個村以前一向是自己推舉個村長,去負責和官府溝通事宜,遼東光複後不久,遼陽城那邊派來了一個老軍人出任村長,這個老軍懂的東西很多,領導全村的人領會遼王府意圖。
村長繼承了發展了觀察司“大同世界能夠在一個省先實現”的理論,將其進一步改進為“大同世界能夠在一個村先實現。”
村長領著全村人努力誦讀遼王殿下親著的《遼東記略》,欣喜地向縣裏報告三條溝村因此創造出了許多前所未有的奇跡:
比如村門口風魔了十多年的陳瘋子,再連續聽了十天的《遼東記略》後,突然不流口水了,而是站起來高唿:同工同酬,按勞分配,遼王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再比如老王家的傻子老二,在村裏人幫助他學會誦讀《遼東記略》後,眼睛一下子亮起來了,現在是宣傳同工同酬、按勞分配的村積極分子,幫助無數小農思想濃重的後進村民意識到自己的落後,主動上繳了私養的家畜和家禽。
最近《遼東人民觀察家》的記者到療養附近來了解同工同酬法案是如何造福遼民的,附近各村都爭先恐後地描述在實現按勞分配後,生產急劇提高,家畜……不,是國畜存欄和國魚產量都像是翻著筋鬥雲一般地節節攀升,糧食產量更是不用替了。三條溝的村長也當著《觀察家》記者的麵向縣裏激動地表示,明年三條溝夏糧要實現翻一番,秋糧則要再翻一番。
……
常由對海州最近發生的事情有點看不明白了,上麵說要清查南方的細作,遼王府估計每一百個人裏就有一個,所以常由住的這片民居得揪出來五個。現在街坊鄰裏相互之間就像防賊一樣地互相防備著,可是常由看誰也不像是被南方收買的的細作啊。
海州城已經開始普及小兒識字,常由的孩子已經去上過半年學了,衝著這個,哪怕是工錢再少給一些他也認了。兒子還沒有放學迴來,幹了一天活迴家的常由雖然饑腸轆轆,但堅持不讓妻子開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