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節 破軍
部下走出營帳後,鎮東侯緩緩坐倒在椅子中,顯得非常疲憊,楊致遠向前走上兩步安慰道:“大人,他們對您忠心耿耿。”
“我知道,所以我才為難。”鎮東侯點點頭,他的部下數以萬計,但隻有四個人是對他絕對忠誠的,再也沒有人能夠相比,就是賀寶刀都遠遠不如。十幾年前,朝廷決定賜給他侯爵的身份,打算以此為幌子關閉大都督府。早在朝廷正式的旨意下來前,鎮東侯已經得知了這個消息,另外三個發誓效忠鎮東侯的人,當著楊致遠的麵無所顧忌地把野心吐露出來……直到今天,鎮東侯還記得當時楊致遠的震驚。不過震驚之餘,楊致遠默默地接受了它,成為繼趙慢熊、金求德和李雲睿外,鎮東侯可以完全放心的人。
“就憑這幫家夥!”鎮東侯罵道:“連一個小小的新軍都辦成這個樣子,還總妄想開辟什麽太平盛世。說什麽解民倒懸,我看都未必能比現在強。”
楊致遠默默不言——雖然他的大人和他有著絕對的信任,但這仍是一個雙方都盡力避諱的話題,聽到鎮東侯這句話時,楊致遠明白這次趙慢熊的舉動肯定讓他的大人非常不滿,但又無可奈何,所以才會如此激動,不過他同樣深信大人不會再說第二句關於這個話題的話。
在十幾年前那場令人震驚的攤派中,楊致遠曾冒著另外幾人惡毒的目光和陣陣冷笑,咬緊牙關表示反對,他背心流著冷汗質問趙慢熊:“大人在萬民中的威望,類似嶽王爺,如果大人突然當了董卓,天下人又會如何看待大人?賀兄弟若是不同意又該怎麽辦?以往大人的好名聲會十倍、百倍地變成惡名,兩京十三省,二百萬官吏兵將,有幾個能心服?”。
另外三人毫不猶豫地迴答他:要說名不正、言不順、人心不服,難道還能有比元寇和宋室的差距大麽?韃子會殺,難道我們就不會麽?有不服的就殺,天下有一半人不服就殺一半,有七成不服就殺七成。殺他一個屍山血海,剩下的自然就服了,就是當年小小的建奴,不也差點把遼東殺服了麽?至於賀寶刀,若是不同意更好,我們正需要個首級祭旗。
當時楊致遠繼續表示反對時,他已經做好和賀寶刀一起被用來當叛旗祭品的準備,其實楊致遠很清楚自己一定會服從大人的任何決定,但他絕不會表現出一絲一毫。因為楊致遠堅信他的大人,絕不會對百姓舉起屠刀……萬一,萬一真的要他看見這一天,或是被迫去服從大人的這種決定,他寧可死於那一天之前。
“我說過我不會負了你們,但我也絕不會負了百姓。”
當楊致遠從大人口中聽到這句話時,他知道他猜對了,鎮東侯堅決要交出兵權。麵對其他三人的瘋狂勸阻,鎮東侯冷靜地答道:他不相信會大明朝廷上任何熱衷權利的文臣,會冒著身敗名裂的危險,攻擊一個已經賦閑的侯爵,攻擊一個自願交出兵權、名滿天下的功臣,至於皇帝的猜疑,更會因為自己放棄兵權而消散大半,轉而關心起自身的名聲來。當鎮東侯作出決定後還說了一句讓人有些莫名其妙隻能明白大概意思的話:我不會搞揚州十日或是嘉定三屠,更不會去幹南京大屠殺。
事後的發展證明了鎮東侯的判斷,渴望權利的文臣們忙於瓜分剛剛收迴的權利,而之前對鎮東侯疑慮頗深的閣老孫承宗等人,也從攻擊轉為保護,鎮東侯在朝廷和福建的文臣盟友,更因為事態緩解而恢複了與鎮東侯的合作。
至於楊致遠,則把秘密深埋在心中,辭去兵權成為一個賦閑的武將,切斷了和舊友們的聯係,專心奔波在福建大地上,後來又加上了廣東,兩年前再加上浙江。成為難以出京的鎮東侯的眼睛和耳朵,守衛著鎮東侯建立的學校和工廠,平衡著支持鎮東侯的商人和工人之間的關係,向鎮東侯匯報各地的災情、瘟疫,還有糧種和疫苗的進展……雖然不明白鎮東侯的很多用意,楊致遠仍竭力按照鎮東侯的交代去建造、維持各種機構,直到這次重開新軍才返迴京師。現在福建、廣東的底層官吏,幾乎都是出自鎮東侯的學校,他們能寫會算,懂得工商海貿,以楊致遠的暗自推測,鎮東侯這分明就是在訓練新朝的官吏,而且是一種與以往截然不同的官吏。每一年都有大批的學生畢業,他們或許沒有見過鎮東侯,甚至不知道自己所學的教材就是鎮東侯秘密編寫的,但是他們都服膺鎮東侯的學說,覆蓋在官場和民間的崗位上。若是再有數年的鍛煉,楊致遠相信鎮東侯可以輕易得到足以控製整個南方的人才,而且是一批誌同道合,能夠讓國家運轉得更好的新官吏。當年,隻有一支軍隊,現在還差一支軍隊,和一點點時間。
“大人,新軍的問題……”楊致遠斟酌著字語,因為涉及到的人太多,牽連太廣,而大人始終說要不負舊部。雖然楊致遠隱隱感到這些年大人交給他的任務就是在做準備,但畢竟大人最關心的一批部屬都在新軍中,他們忠心耿耿,聽說鎮東侯被重新啟用就急忙前來投奔。他們為鎮東侯立過功、流過血,很多人鎮東侯叫他們去死都不會皺一皺眉:“到底該如何解決?”
“我不知道。”鎮東侯的聲音聽起來帶著一線淒涼,接著又是一聲:“不知道。”
如果除去那次談話外,最令楊致遠震驚的莫過於第一次從他的大人口中聽到這種帶著淒涼口吻說出來的“不知道”三個字。從遼東開始,小事小到煉鋼、鑄器,大到練兵、定製,還有海外的礦產、泰西人的風俗、如何消除瘟疫,大人永遠知道,始終知道。甚至還有那個神鬼莫測的蒸汽機,大人可以什麽都不看,光憑空想就預見到它的力量和成功。隻要大人認定的路,無論如何匪夷所思,都一定能夠完成,一定能夠把事辦好。無論是楊致遠,還是其他的人,包括那野心勃勃的三個人,對鎮東侯的遠見都是一種近乎迷信的崇拜。
但對於新軍將門的日益腐敗,楊致遠已經不是第一次從鎮東侯口中聽到這三個字,早在大都督府關閉前就有過一次,那次談話始於楊致遠指出:腐敗的種子早已經種下,甚至在喜峰口、遵化大戰還沒有出結果前,部眾竟然就忙著和遼西將門聯姻攀親。
鎮東侯振作一下精神,對楊致遠道:“你要立刻物色好我要的那隊人選。”
“是,大人。其實屬下心目總已經有了一些,不過還在觀察。”楊致遠一頓後,問道:“大人,是不是可以把他們先調去軍法隊?那個隊都是屬下的人。”
“多少人?”
“有十七、八個初步人選,其中三個屬下很看好,應該能滿足大人的要求。”
“那太明顯了,脫離軍隊也不好。”鎮東搖搖頭,歎息一聲:“你也說過,他們對我忠心耿耿,新軍肇造難免會人心不穩。”
隨即鎮東侯又問道:“長青營士氣如何?”
“一塌糊塗,邸報發出後長青營就群情激憤,但吳忠還能勉強壓住,畢竟大家都以為他死了。山嵐營最初看到邸報時也是嘩然,因為吳忠作證控告許平,魏蘭度還和他大吵一架然後再不往來。這個懸賞的消息一出,長青營差點嘩變,山嵐營中也有人蠢蠢欲動,這還是我們新軍中的第一次,屬下不敢讓軍法官執行條例,而是給為首者統統放假,讓他們先去靜靜心。”當時聽說金求德下令其他營出動鎮壓時,楊致遠覺得這簡直是火上澆油,連忙和賈明河一起趕去說服嘩變軍官,撫平了兵變。說到這裏楊致遠苦笑了一聲:“本來長青營中,有幾個也是屬下心中的人選,但這次都在放假之列,可惜了。”
“張承業帶的好兵啊。”鎮東侯感歎一聲,又點點頭:“你做得很好,不能管規矩了,立刻任命魏蘭度接任山嵐營指揮使,嗯……吳忠為長青營指揮使吧。那些放假的,轉去教導隊吧。”
……
聽到許平的口氣如此的堅定,鍾龜年幾次張口欲言,幾次又一字不出就又把嘴閉上,最後他似乎下定了什麽決心,冷冷地問道:“聽許兄的意思,是覺得鎮東侯嫁女,不關你的事麽?”
“這幹我何事?”許平搖頭道:“隻是我的一片癡心妄想。”
“那為何新軍一定要置許將軍於死地?”鍾龜年厲聲問道,不等許平迴答就從懷中掏出一物,直挺挺地遞到許平手中。
許平有些茫然地接過那卷東西,接著鍾龜年手中燈籠的火光,許平看到這是一捆卷宗,將它打開看了起來。
才讀了幾行,許平的手就開始發抖,上麵詳細列著長青營的駐紮地點、兵力虛實,規格更是按照新軍的慣例書寫,一看就是新軍內部的機密文件,絕非一般的朝廷塘報,他猛地抬起頭:“鍾兄如何能有此物?”
鍾龜年盯著許平:“許兄沒有猜錯,這份卷宗是新軍參謀部一人交給我的,季大王也是看過的,若不是對新軍部署了如指掌,季大王又怎麽敢以全軍來攻打貴營?”
許平隻感到一陣陣的天旋地轉,口中喃喃說道:“有人要害死我的營?”
“是的!”鍾龜年立刻斬釘截鐵地說道,片刻後又把話輕輕送入許平耳中:“本來很多事我都不明白,但是現在都明白了,為什麽許將軍你們會陷入埋伏,為什麽沒有人來救你們,為什麽許將軍你會蒙受不白之冤……”
“夠了!”許平垂下頭,心裏像是有千萬把鋼刀在攪:“曹兄弟、江兄弟、餘兄弟……原來都是我害死的。”
“張大人!”許平突然鼻頭一酸,痛聲叫道:“大人啊,也是我害死的。”
“不是許將軍你害死的。”鍾龜年對此斷然否認,他搶上一步在許平耳邊質問道:“許將軍,你不打算為他們報仇了嗎?”
許平垂著腦袋嗤笑一聲,隻感到心頭正在滴血,突然間膝蓋一軟,竟然跪倒在地上。許平根本沒有站起來的意願:“報仇?我許平是天下至無用之人,舅舅為我而生死不明,友為人所殺,妻為人所得,報仇?我一個赤手空拳之人,更是天下通緝的欽犯,如何能向鎮東侯的女婿報仇?”
許平能感到鍾龜年就靜候在自己身旁,他聽見對方正用一種低沉的口吻道:“許將軍,我有個神通廣大的朋友,或許他能幫上你。”
聞言許平又是一聲冷笑,道:“還能神通廣大過練兵總理、鎮東侯不成?”
“我的朋友……”鍾龜年的聲音雖然還是那樣低沉,但卻充滿著不容質疑的自信力量:“即使是當今天子,聽到我的朋友的名字時,也會夜不能入眠,食不能下咽。”
許平眯著眼揚起頭,看向身旁的鍾龜年。後者的臉龐被星光照得朦朧可見,上麵交織著驕傲和剛毅,隻聽鍾龜年一字一頓地道:“我的朋友,他的名字叫——李自成!”
許平緩緩站起身,用看著一個陌生人般的眼光看著鍾龜年,輕聲重複著:“李自成?”
“是的。”鍾龜年微微點頭,表情變得更加嚴肅:“許平,鎮東侯對你有恩,所以你就帶著官兵燒殺搶掠,還有那些被你屠殺的義軍的士兵,你可知道他們家裏也有白發蒼蒼的老人,你可知道他們膝下也有嗷嗷待哺的兒女,你可知道他們本是安分守己的農民,所圖不過是能讓親人免於饑寒?”鍾龜年發出一聲不屑的冷笑:“現在鎮東侯棄你如鄙履,你卻說什麽不能相負,當真可笑!你這個雙手染滿血腥的人有什麽資格談清高?”
許平無言以對。
這時鍾龜年突然把手向夜空中一指:“許將軍,你可認識這顆星?”
許平揚起頭看著浩瀚的星空,鍾龜年指向的位置上有一團耀眼的光芒,他茫然問道:“客星?熒惑?”
在中國古代,人們還不了解超新星爆發的原理,把這種天文現象稱作客星。有時超新星爆發的位置非常接近於某顆常星,人們也或許會誤解為這是那顆星在發光。
“不是!”
鍾龜年對許平的說法斷然否決,當後者又一次把迷惑的眼神投向他時,鍾龜年說道:“這是破軍星!”
許平又一次抬起頭看向那團光芒,輕輕搖頭道:“怎麽會?破軍星哪裏會有那麽亮。”
高懸於天空中的那團光芒把身邊的星空照耀得通亮,北鬥眾星在它麵前顯得黯然無光,一貫高踞天樞的紫微帝星也被嚴嚴實實地遮擋在這團光輝之後。
“是的,這就是破軍星,這才是破軍星的本色,當破軍星發光時,萬星失色!”鍾龜年不再盯著許平,而是和他肩並肩一起仰望那團讓群星失色的光輝,發出喜悅的讚歎聲:“這是薑太公的星,這是項羽的星,這是黃巢的星,這是劉福通的星。而這,也是許將軍你的星,”
“我的星……”
“是的,三日前破軍星就開始發光了,就是在許將軍和朝廷、新軍恩斷義絕的那天。這幾天陰雨綿綿,我一直著急地等著陰雲散去。果然,今天破軍星比三日前更亮了,我由此深信這必然是許將軍你的星,而許將軍也將不再猶豫。”
鍾龜年微微側頭看向許平,此時許平的臉上顯出如在夢中般的神色,癡癡地望著那顆星。
“許將軍,破軍星非大劫不亮,非天命革新不亮。此星一旦發光,那就說明舊朝已是國祚將盡。”鍾龜年那催眠似的話還在聲聲傳來:“許將軍,您的將星終於發光了,您就是搖光宮破軍星君在人世間的分身轉世。”
“破軍星,破軍星……”許平連著念了幾遍,突然發出一聲長嘯:“破軍星!”
此時街上還有一兩個行人,許平的這聲大叫引來他們詫異的目光。許平深吸一口氣,朝著那顆星大喊著:“破軍星,你真是我許平的將星嗎?”
五天前許平叛出新軍後,消息已於昨日報到京師,今天直隸各城市開始到處貼榜,懸賞捉拿叛將許平,畫了他麵貌的圖像也已經貼在京師的城牆上、大路邊。鍾龜年有些緊張地四下張望,發現幾個路人注意到許平的異舉,他不由得小聲提醒道:“許將軍!”
可是許平對此根本充耳不聞,他自顧自地向著那顆星繼續喊著:“破軍星,你真的是為了許平而發光的嗎?”
夜空中,仿佛真的是為了迴應這聲詢問,來自億萬光年之外的超新星,在蒼穹中噴吐著耀眼的光輝,也照亮了地麵上那個年輕人的雙瞳。
第二章完
---------------------
我在作品相關添加了一段感觸,網絡寫作這個東西,沒有什麽好隱瞞的,朋友們去看看吧。
明後天還是放假,我明晚去竹林迴答問題,如果大家有興趣去問的話。
第三章 鼓角揭天嘉氣冷
第一節 三入
十月三日,許平再次來到德州,鍾龜年帶著他潛入城內住下,而接頭人則負責去幫他們尋覓換乘的坐騎。
這一路來,鍾龜年已經向許平坦承他根本不是走私商人,而是以走私商人身份為掩護的闖部,這次來山東是為了押送李自成給季退思的援助物資。
闖營軍師牛金星在鍾龜年離開時交給他另外一個任務,就是要他設法和新軍拉上關係,盡一切可能打入新軍內部。鍾龜年始終記得這個任務,所以在發現許平後,他不但沒有去向季退思報告,反而出力幫他脫險。鍾龜年認為牛金星交給自己的任務已經圓滿完成,從許平這個熟知新軍內情的將領身上可以獲得許多情報,無論怎麽打探都不可能比拉攏到這個人的收獲更大。
鍾龜年建議許平取道山東,然後向西前往河南,這雖然不是從直隸去河南最近的路,但是一旦越過德州就是叛軍活動區,從山東到河南之間的地方官府大多被被叛軍趕走,一路上的關卡也都已經荒廢。明日離開德州後,許平會繼續向南到濟南,然後通過曲阜去商丘。
鍾龜年去追許平前,已經讓他的商隊向東昌府進發,所以他要告別許平,西去東昌追趕商隊,他需要繼續用商隊做掩護,收集明軍軍情,同時為闖王購買急需的物資。
“送君千日,終有一別。”鍾龜年對許平言道:“剛才許將軍見到的那個大漢名叫黑保一,我已經和他說過,由他帶許將軍去闖王那裏。”
許平聞言點點頭。
潛伏在德州城內的闖營細作並不多,不過據鍾龜年說還算可靠。鍾龜年向許平介紹了城內的兩個闖營細作,因為許平叛出朝廷的事已經盡人皆知,所以他們看許平的眼神也頗為複雜。細作之一是個貌不驚人的瘦猴,公開的身份是德州北城軍中的一個小把總,下午就是由他把鍾龜年和許平接應入城,現在又堂而皇之地去給他們換馬。另一人是個魁梧的大漢,看裝束像個迴民,名叫黑保一,他看向許平的眼神似乎很不友好。那個小把總是闖營用金銀收買的本地兵丁,而黑保一則不同,是跟隨闖王多年的舊部,奉命跟著鍾龜年一起押運物資給季退思,鍾龜年去京師追趕許平的時候,黑保一就潛伏在德州等候消息。
鍾龜年遞給許平一封信和一塊信物,告訴他萬一路上和黑保一失散,憑借這個信物,各地義軍就不會為難他,還會幫助他前往闖王那裏,而信則是要交給牛金星的。除此以外,鍾龜年在離京前還搞到一份假的路引,許平暗暗驚訝闖營確實神通廣大,連這種東西都能輕易取得。
把各種事情交代清楚後,兩人坐在飯桌前拿起筷子,剛剛吃了兩口飯,門就“砰”的一聲被人撞開,黑保一衝進來大叫:“鍾兄弟,大事不好!”
原來,剛才許平和鍾龜年進城時,有個守城的德州士兵起了疑心,報告給了上級軍官。不巧小把總正在這個時候去換馬,更引起軍官的懷疑,當即就喝令把那個內應拿下。黑保一見勢不妙,奪路逃迴,他上氣不接下氣地嚷著:“鍾兄弟快走,用不了半個時辰就該四門緊閉,全城大搜捕了。”
既然事情敗露,當然不能久留,鍾龜年和許平二話不說,抓起武器就和黑保一一起向南城衝去。等三人趕到南門附近,就看見城門口已經亂成一團,士兵正亂轟轟地趕散行人,阻絕城內外的交通,鍾龜年急忙扯著許平躲進巷內,再看去時,城門已經關閉,鑼聲轟響。
“太晚了!”鍾龜年跌足叫起來。一旦官府懷疑欽犯在城中,各家旅館都會被逐一排查,假的路引是經不起認真核查的。
黑保一默不吭聲地從包袱裏抽出匕首和長柄斧頭,對二人說道:“鍾兄弟和許將軍去搶馬,我去砍散門口的鷹爪牙。”
鍾龜年遙望遠處的官兵,片刻後點點頭,也從懷裏摸出裝劍的布囊,對許平道:“許將軍隨我來。”
此時城門前警戒的鑼聲敲得震天響,不算高處城樓上嚴密戒備的衛兵,光地麵上就足有上百官兵,還有騎兵往來巡邏,普通百姓都被驅逐到遠處,城門前留出一大片空地。許平心中也是萬分焦急,但他沒有伸手去拿武器,而是判斷道:“我們衝不出去。”
“不試試怎麽知道?”鍾龜年急道:“再不走就走不脫了。”
黑保一默默地祈禱,然後雙眼一睜,右手緊握著斧頭,左手抓牢匕首,催促鍾龜年道:“鍾兄弟,上吧!”
許平阻止他們兩個:“衝不過去的,這是白白送死。”
“這不過是考驗!”黑保一截口打斷許平,不耐煩地說道:“這是真主的考驗。衝過去我們就繼續我們的路,衝不過去我們就去天堂,反正我們遲早要去那裏。”
“許將軍跟緊我。”鍾龜年說著就要拔劍跳出去。
許平拉住他:“鍾兄,我還有個辦法。”
蓄勢待發的黑保一碰到鍾龜年的身體上,差點站立不穩摔倒在地上。看見許平已經拖著鍾龜年鑽進巷子的深處,黑保一忍不住低聲罵道:“你們這些漢人,都是些嘴把式!”
……
“師尊,弟子今日開始傳他鐵砂掌,請您老人家指點。”
供著牌位的條案前擺著幾個蒲團,一前一後跪著兩個人,前麵是薑燁,後麵是一個少年人。薑燁畢恭畢敬地祈禱完畢,站起身來,點燃三根香插上香爐,然後站到側麵,看著少年郎向師祖的牌位叩頭。
薑燁有很多弟子,大部分僅僅是名義上的,不過這個少年郎與眾不同,是他的嫡傳弟子,也是薑燁兩年前收的關門弟子。以他挑剔的眼光看來,這種資質優秀的人三、四年裏也僅能碰上一個。今年小弟子年滿十八歲,骨骼發育成熟,薑燁開始教他學習師門的武術,今天要學的正是鐵砂掌。
雖說是鐵砂掌,但在開始階段,薑燁也隻是讓這個弟子用綠豆來練習,兩年後改成碎石子,真正能用上鐵砂至少得等十五年。薑燁的資質自是出類拔萃,不然也不能得到先師的衣缽。說起來,他最擅長的是刀劍而不是拳腳,不過對於鐵砂掌他也曾下過一番功夫。
薑燁若無其事地一掌擊下,整個手掌便深深地陷入盛滿綠豆的鍋中,豆粒覆蓋了他的手背。做完示範,薑燁就對他的小弟子道:“你來試試看。”
“是。”少年人把綠豆的表麵撫平,然後學著薑燁的樣子一掌重重地揮下去,隨著一聲悶響,那個弟子疼得呲牙咧嘴。可是當他抬起手,卻發現綠豆表麵沒有什麽變化,隻是微微有些凹下去的痕跡。
“剛開始會有些疼,兩日內你的手掌也會腫脹起來,不過隻要每日堅持練習,三個月後就好了。”
部下走出營帳後,鎮東侯緩緩坐倒在椅子中,顯得非常疲憊,楊致遠向前走上兩步安慰道:“大人,他們對您忠心耿耿。”
“我知道,所以我才為難。”鎮東侯點點頭,他的部下數以萬計,但隻有四個人是對他絕對忠誠的,再也沒有人能夠相比,就是賀寶刀都遠遠不如。十幾年前,朝廷決定賜給他侯爵的身份,打算以此為幌子關閉大都督府。早在朝廷正式的旨意下來前,鎮東侯已經得知了這個消息,另外三個發誓效忠鎮東侯的人,當著楊致遠的麵無所顧忌地把野心吐露出來……直到今天,鎮東侯還記得當時楊致遠的震驚。不過震驚之餘,楊致遠默默地接受了它,成為繼趙慢熊、金求德和李雲睿外,鎮東侯可以完全放心的人。
“就憑這幫家夥!”鎮東侯罵道:“連一個小小的新軍都辦成這個樣子,還總妄想開辟什麽太平盛世。說什麽解民倒懸,我看都未必能比現在強。”
楊致遠默默不言——雖然他的大人和他有著絕對的信任,但這仍是一個雙方都盡力避諱的話題,聽到鎮東侯這句話時,楊致遠明白這次趙慢熊的舉動肯定讓他的大人非常不滿,但又無可奈何,所以才會如此激動,不過他同樣深信大人不會再說第二句關於這個話題的話。
在十幾年前那場令人震驚的攤派中,楊致遠曾冒著另外幾人惡毒的目光和陣陣冷笑,咬緊牙關表示反對,他背心流著冷汗質問趙慢熊:“大人在萬民中的威望,類似嶽王爺,如果大人突然當了董卓,天下人又會如何看待大人?賀兄弟若是不同意又該怎麽辦?以往大人的好名聲會十倍、百倍地變成惡名,兩京十三省,二百萬官吏兵將,有幾個能心服?”。
另外三人毫不猶豫地迴答他:要說名不正、言不順、人心不服,難道還能有比元寇和宋室的差距大麽?韃子會殺,難道我們就不會麽?有不服的就殺,天下有一半人不服就殺一半,有七成不服就殺七成。殺他一個屍山血海,剩下的自然就服了,就是當年小小的建奴,不也差點把遼東殺服了麽?至於賀寶刀,若是不同意更好,我們正需要個首級祭旗。
當時楊致遠繼續表示反對時,他已經做好和賀寶刀一起被用來當叛旗祭品的準備,其實楊致遠很清楚自己一定會服從大人的任何決定,但他絕不會表現出一絲一毫。因為楊致遠堅信他的大人,絕不會對百姓舉起屠刀……萬一,萬一真的要他看見這一天,或是被迫去服從大人的這種決定,他寧可死於那一天之前。
“我說過我不會負了你們,但我也絕不會負了百姓。”
當楊致遠從大人口中聽到這句話時,他知道他猜對了,鎮東侯堅決要交出兵權。麵對其他三人的瘋狂勸阻,鎮東侯冷靜地答道:他不相信會大明朝廷上任何熱衷權利的文臣,會冒著身敗名裂的危險,攻擊一個已經賦閑的侯爵,攻擊一個自願交出兵權、名滿天下的功臣,至於皇帝的猜疑,更會因為自己放棄兵權而消散大半,轉而關心起自身的名聲來。當鎮東侯作出決定後還說了一句讓人有些莫名其妙隻能明白大概意思的話:我不會搞揚州十日或是嘉定三屠,更不會去幹南京大屠殺。
事後的發展證明了鎮東侯的判斷,渴望權利的文臣們忙於瓜分剛剛收迴的權利,而之前對鎮東侯疑慮頗深的閣老孫承宗等人,也從攻擊轉為保護,鎮東侯在朝廷和福建的文臣盟友,更因為事態緩解而恢複了與鎮東侯的合作。
至於楊致遠,則把秘密深埋在心中,辭去兵權成為一個賦閑的武將,切斷了和舊友們的聯係,專心奔波在福建大地上,後來又加上了廣東,兩年前再加上浙江。成為難以出京的鎮東侯的眼睛和耳朵,守衛著鎮東侯建立的學校和工廠,平衡著支持鎮東侯的商人和工人之間的關係,向鎮東侯匯報各地的災情、瘟疫,還有糧種和疫苗的進展……雖然不明白鎮東侯的很多用意,楊致遠仍竭力按照鎮東侯的交代去建造、維持各種機構,直到這次重開新軍才返迴京師。現在福建、廣東的底層官吏,幾乎都是出自鎮東侯的學校,他們能寫會算,懂得工商海貿,以楊致遠的暗自推測,鎮東侯這分明就是在訓練新朝的官吏,而且是一種與以往截然不同的官吏。每一年都有大批的學生畢業,他們或許沒有見過鎮東侯,甚至不知道自己所學的教材就是鎮東侯秘密編寫的,但是他們都服膺鎮東侯的學說,覆蓋在官場和民間的崗位上。若是再有數年的鍛煉,楊致遠相信鎮東侯可以輕易得到足以控製整個南方的人才,而且是一批誌同道合,能夠讓國家運轉得更好的新官吏。當年,隻有一支軍隊,現在還差一支軍隊,和一點點時間。
“大人,新軍的問題……”楊致遠斟酌著字語,因為涉及到的人太多,牽連太廣,而大人始終說要不負舊部。雖然楊致遠隱隱感到這些年大人交給他的任務就是在做準備,但畢竟大人最關心的一批部屬都在新軍中,他們忠心耿耿,聽說鎮東侯被重新啟用就急忙前來投奔。他們為鎮東侯立過功、流過血,很多人鎮東侯叫他們去死都不會皺一皺眉:“到底該如何解決?”
“我不知道。”鎮東侯的聲音聽起來帶著一線淒涼,接著又是一聲:“不知道。”
如果除去那次談話外,最令楊致遠震驚的莫過於第一次從他的大人口中聽到這種帶著淒涼口吻說出來的“不知道”三個字。從遼東開始,小事小到煉鋼、鑄器,大到練兵、定製,還有海外的礦產、泰西人的風俗、如何消除瘟疫,大人永遠知道,始終知道。甚至還有那個神鬼莫測的蒸汽機,大人可以什麽都不看,光憑空想就預見到它的力量和成功。隻要大人認定的路,無論如何匪夷所思,都一定能夠完成,一定能夠把事辦好。無論是楊致遠,還是其他的人,包括那野心勃勃的三個人,對鎮東侯的遠見都是一種近乎迷信的崇拜。
但對於新軍將門的日益腐敗,楊致遠已經不是第一次從鎮東侯口中聽到這三個字,早在大都督府關閉前就有過一次,那次談話始於楊致遠指出:腐敗的種子早已經種下,甚至在喜峰口、遵化大戰還沒有出結果前,部眾竟然就忙著和遼西將門聯姻攀親。
鎮東侯振作一下精神,對楊致遠道:“你要立刻物色好我要的那隊人選。”
“是,大人。其實屬下心目總已經有了一些,不過還在觀察。”楊致遠一頓後,問道:“大人,是不是可以把他們先調去軍法隊?那個隊都是屬下的人。”
“多少人?”
“有十七、八個初步人選,其中三個屬下很看好,應該能滿足大人的要求。”
“那太明顯了,脫離軍隊也不好。”鎮東搖搖頭,歎息一聲:“你也說過,他們對我忠心耿耿,新軍肇造難免會人心不穩。”
隨即鎮東侯又問道:“長青營士氣如何?”
“一塌糊塗,邸報發出後長青營就群情激憤,但吳忠還能勉強壓住,畢竟大家都以為他死了。山嵐營最初看到邸報時也是嘩然,因為吳忠作證控告許平,魏蘭度還和他大吵一架然後再不往來。這個懸賞的消息一出,長青營差點嘩變,山嵐營中也有人蠢蠢欲動,這還是我們新軍中的第一次,屬下不敢讓軍法官執行條例,而是給為首者統統放假,讓他們先去靜靜心。”當時聽說金求德下令其他營出動鎮壓時,楊致遠覺得這簡直是火上澆油,連忙和賈明河一起趕去說服嘩變軍官,撫平了兵變。說到這裏楊致遠苦笑了一聲:“本來長青營中,有幾個也是屬下心中的人選,但這次都在放假之列,可惜了。”
“張承業帶的好兵啊。”鎮東侯感歎一聲,又點點頭:“你做得很好,不能管規矩了,立刻任命魏蘭度接任山嵐營指揮使,嗯……吳忠為長青營指揮使吧。那些放假的,轉去教導隊吧。”
……
聽到許平的口氣如此的堅定,鍾龜年幾次張口欲言,幾次又一字不出就又把嘴閉上,最後他似乎下定了什麽決心,冷冷地問道:“聽許兄的意思,是覺得鎮東侯嫁女,不關你的事麽?”
“這幹我何事?”許平搖頭道:“隻是我的一片癡心妄想。”
“那為何新軍一定要置許將軍於死地?”鍾龜年厲聲問道,不等許平迴答就從懷中掏出一物,直挺挺地遞到許平手中。
許平有些茫然地接過那卷東西,接著鍾龜年手中燈籠的火光,許平看到這是一捆卷宗,將它打開看了起來。
才讀了幾行,許平的手就開始發抖,上麵詳細列著長青營的駐紮地點、兵力虛實,規格更是按照新軍的慣例書寫,一看就是新軍內部的機密文件,絕非一般的朝廷塘報,他猛地抬起頭:“鍾兄如何能有此物?”
鍾龜年盯著許平:“許兄沒有猜錯,這份卷宗是新軍參謀部一人交給我的,季大王也是看過的,若不是對新軍部署了如指掌,季大王又怎麽敢以全軍來攻打貴營?”
許平隻感到一陣陣的天旋地轉,口中喃喃說道:“有人要害死我的營?”
“是的!”鍾龜年立刻斬釘截鐵地說道,片刻後又把話輕輕送入許平耳中:“本來很多事我都不明白,但是現在都明白了,為什麽許將軍你們會陷入埋伏,為什麽沒有人來救你們,為什麽許將軍你會蒙受不白之冤……”
“夠了!”許平垂下頭,心裏像是有千萬把鋼刀在攪:“曹兄弟、江兄弟、餘兄弟……原來都是我害死的。”
“張大人!”許平突然鼻頭一酸,痛聲叫道:“大人啊,也是我害死的。”
“不是許將軍你害死的。”鍾龜年對此斷然否認,他搶上一步在許平耳邊質問道:“許將軍,你不打算為他們報仇了嗎?”
許平垂著腦袋嗤笑一聲,隻感到心頭正在滴血,突然間膝蓋一軟,竟然跪倒在地上。許平根本沒有站起來的意願:“報仇?我許平是天下至無用之人,舅舅為我而生死不明,友為人所殺,妻為人所得,報仇?我一個赤手空拳之人,更是天下通緝的欽犯,如何能向鎮東侯的女婿報仇?”
許平能感到鍾龜年就靜候在自己身旁,他聽見對方正用一種低沉的口吻道:“許將軍,我有個神通廣大的朋友,或許他能幫上你。”
聞言許平又是一聲冷笑,道:“還能神通廣大過練兵總理、鎮東侯不成?”
“我的朋友……”鍾龜年的聲音雖然還是那樣低沉,但卻充滿著不容質疑的自信力量:“即使是當今天子,聽到我的朋友的名字時,也會夜不能入眠,食不能下咽。”
許平眯著眼揚起頭,看向身旁的鍾龜年。後者的臉龐被星光照得朦朧可見,上麵交織著驕傲和剛毅,隻聽鍾龜年一字一頓地道:“我的朋友,他的名字叫——李自成!”
許平緩緩站起身,用看著一個陌生人般的眼光看著鍾龜年,輕聲重複著:“李自成?”
“是的。”鍾龜年微微點頭,表情變得更加嚴肅:“許平,鎮東侯對你有恩,所以你就帶著官兵燒殺搶掠,還有那些被你屠殺的義軍的士兵,你可知道他們家裏也有白發蒼蒼的老人,你可知道他們膝下也有嗷嗷待哺的兒女,你可知道他們本是安分守己的農民,所圖不過是能讓親人免於饑寒?”鍾龜年發出一聲不屑的冷笑:“現在鎮東侯棄你如鄙履,你卻說什麽不能相負,當真可笑!你這個雙手染滿血腥的人有什麽資格談清高?”
許平無言以對。
這時鍾龜年突然把手向夜空中一指:“許將軍,你可認識這顆星?”
許平揚起頭看著浩瀚的星空,鍾龜年指向的位置上有一團耀眼的光芒,他茫然問道:“客星?熒惑?”
在中國古代,人們還不了解超新星爆發的原理,把這種天文現象稱作客星。有時超新星爆發的位置非常接近於某顆常星,人們也或許會誤解為這是那顆星在發光。
“不是!”
鍾龜年對許平的說法斷然否決,當後者又一次把迷惑的眼神投向他時,鍾龜年說道:“這是破軍星!”
許平又一次抬起頭看向那團光芒,輕輕搖頭道:“怎麽會?破軍星哪裏會有那麽亮。”
高懸於天空中的那團光芒把身邊的星空照耀得通亮,北鬥眾星在它麵前顯得黯然無光,一貫高踞天樞的紫微帝星也被嚴嚴實實地遮擋在這團光輝之後。
“是的,這就是破軍星,這才是破軍星的本色,當破軍星發光時,萬星失色!”鍾龜年不再盯著許平,而是和他肩並肩一起仰望那團讓群星失色的光輝,發出喜悅的讚歎聲:“這是薑太公的星,這是項羽的星,這是黃巢的星,這是劉福通的星。而這,也是許將軍你的星,”
“我的星……”
“是的,三日前破軍星就開始發光了,就是在許將軍和朝廷、新軍恩斷義絕的那天。這幾天陰雨綿綿,我一直著急地等著陰雲散去。果然,今天破軍星比三日前更亮了,我由此深信這必然是許將軍你的星,而許將軍也將不再猶豫。”
鍾龜年微微側頭看向許平,此時許平的臉上顯出如在夢中般的神色,癡癡地望著那顆星。
“許將軍,破軍星非大劫不亮,非天命革新不亮。此星一旦發光,那就說明舊朝已是國祚將盡。”鍾龜年那催眠似的話還在聲聲傳來:“許將軍,您的將星終於發光了,您就是搖光宮破軍星君在人世間的分身轉世。”
“破軍星,破軍星……”許平連著念了幾遍,突然發出一聲長嘯:“破軍星!”
此時街上還有一兩個行人,許平的這聲大叫引來他們詫異的目光。許平深吸一口氣,朝著那顆星大喊著:“破軍星,你真是我許平的將星嗎?”
五天前許平叛出新軍後,消息已於昨日報到京師,今天直隸各城市開始到處貼榜,懸賞捉拿叛將許平,畫了他麵貌的圖像也已經貼在京師的城牆上、大路邊。鍾龜年有些緊張地四下張望,發現幾個路人注意到許平的異舉,他不由得小聲提醒道:“許將軍!”
可是許平對此根本充耳不聞,他自顧自地向著那顆星繼續喊著:“破軍星,你真的是為了許平而發光的嗎?”
夜空中,仿佛真的是為了迴應這聲詢問,來自億萬光年之外的超新星,在蒼穹中噴吐著耀眼的光輝,也照亮了地麵上那個年輕人的雙瞳。
第二章完
---------------------
我在作品相關添加了一段感觸,網絡寫作這個東西,沒有什麽好隱瞞的,朋友們去看看吧。
明後天還是放假,我明晚去竹林迴答問題,如果大家有興趣去問的話。
第三章 鼓角揭天嘉氣冷
第一節 三入
十月三日,許平再次來到德州,鍾龜年帶著他潛入城內住下,而接頭人則負責去幫他們尋覓換乘的坐騎。
這一路來,鍾龜年已經向許平坦承他根本不是走私商人,而是以走私商人身份為掩護的闖部,這次來山東是為了押送李自成給季退思的援助物資。
闖營軍師牛金星在鍾龜年離開時交給他另外一個任務,就是要他設法和新軍拉上關係,盡一切可能打入新軍內部。鍾龜年始終記得這個任務,所以在發現許平後,他不但沒有去向季退思報告,反而出力幫他脫險。鍾龜年認為牛金星交給自己的任務已經圓滿完成,從許平這個熟知新軍內情的將領身上可以獲得許多情報,無論怎麽打探都不可能比拉攏到這個人的收獲更大。
鍾龜年建議許平取道山東,然後向西前往河南,這雖然不是從直隸去河南最近的路,但是一旦越過德州就是叛軍活動區,從山東到河南之間的地方官府大多被被叛軍趕走,一路上的關卡也都已經荒廢。明日離開德州後,許平會繼續向南到濟南,然後通過曲阜去商丘。
鍾龜年去追許平前,已經讓他的商隊向東昌府進發,所以他要告別許平,西去東昌追趕商隊,他需要繼續用商隊做掩護,收集明軍軍情,同時為闖王購買急需的物資。
“送君千日,終有一別。”鍾龜年對許平言道:“剛才許將軍見到的那個大漢名叫黑保一,我已經和他說過,由他帶許將軍去闖王那裏。”
許平聞言點點頭。
潛伏在德州城內的闖營細作並不多,不過據鍾龜年說還算可靠。鍾龜年向許平介紹了城內的兩個闖營細作,因為許平叛出朝廷的事已經盡人皆知,所以他們看許平的眼神也頗為複雜。細作之一是個貌不驚人的瘦猴,公開的身份是德州北城軍中的一個小把總,下午就是由他把鍾龜年和許平接應入城,現在又堂而皇之地去給他們換馬。另一人是個魁梧的大漢,看裝束像個迴民,名叫黑保一,他看向許平的眼神似乎很不友好。那個小把總是闖營用金銀收買的本地兵丁,而黑保一則不同,是跟隨闖王多年的舊部,奉命跟著鍾龜年一起押運物資給季退思,鍾龜年去京師追趕許平的時候,黑保一就潛伏在德州等候消息。
鍾龜年遞給許平一封信和一塊信物,告訴他萬一路上和黑保一失散,憑借這個信物,各地義軍就不會為難他,還會幫助他前往闖王那裏,而信則是要交給牛金星的。除此以外,鍾龜年在離京前還搞到一份假的路引,許平暗暗驚訝闖營確實神通廣大,連這種東西都能輕易取得。
把各種事情交代清楚後,兩人坐在飯桌前拿起筷子,剛剛吃了兩口飯,門就“砰”的一聲被人撞開,黑保一衝進來大叫:“鍾兄弟,大事不好!”
原來,剛才許平和鍾龜年進城時,有個守城的德州士兵起了疑心,報告給了上級軍官。不巧小把總正在這個時候去換馬,更引起軍官的懷疑,當即就喝令把那個內應拿下。黑保一見勢不妙,奪路逃迴,他上氣不接下氣地嚷著:“鍾兄弟快走,用不了半個時辰就該四門緊閉,全城大搜捕了。”
既然事情敗露,當然不能久留,鍾龜年和許平二話不說,抓起武器就和黑保一一起向南城衝去。等三人趕到南門附近,就看見城門口已經亂成一團,士兵正亂轟轟地趕散行人,阻絕城內外的交通,鍾龜年急忙扯著許平躲進巷內,再看去時,城門已經關閉,鑼聲轟響。
“太晚了!”鍾龜年跌足叫起來。一旦官府懷疑欽犯在城中,各家旅館都會被逐一排查,假的路引是經不起認真核查的。
黑保一默不吭聲地從包袱裏抽出匕首和長柄斧頭,對二人說道:“鍾兄弟和許將軍去搶馬,我去砍散門口的鷹爪牙。”
鍾龜年遙望遠處的官兵,片刻後點點頭,也從懷裏摸出裝劍的布囊,對許平道:“許將軍隨我來。”
此時城門前警戒的鑼聲敲得震天響,不算高處城樓上嚴密戒備的衛兵,光地麵上就足有上百官兵,還有騎兵往來巡邏,普通百姓都被驅逐到遠處,城門前留出一大片空地。許平心中也是萬分焦急,但他沒有伸手去拿武器,而是判斷道:“我們衝不出去。”
“不試試怎麽知道?”鍾龜年急道:“再不走就走不脫了。”
黑保一默默地祈禱,然後雙眼一睜,右手緊握著斧頭,左手抓牢匕首,催促鍾龜年道:“鍾兄弟,上吧!”
許平阻止他們兩個:“衝不過去的,這是白白送死。”
“這不過是考驗!”黑保一截口打斷許平,不耐煩地說道:“這是真主的考驗。衝過去我們就繼續我們的路,衝不過去我們就去天堂,反正我們遲早要去那裏。”
“許將軍跟緊我。”鍾龜年說著就要拔劍跳出去。
許平拉住他:“鍾兄,我還有個辦法。”
蓄勢待發的黑保一碰到鍾龜年的身體上,差點站立不穩摔倒在地上。看見許平已經拖著鍾龜年鑽進巷子的深處,黑保一忍不住低聲罵道:“你們這些漢人,都是些嘴把式!”
……
“師尊,弟子今日開始傳他鐵砂掌,請您老人家指點。”
供著牌位的條案前擺著幾個蒲團,一前一後跪著兩個人,前麵是薑燁,後麵是一個少年人。薑燁畢恭畢敬地祈禱完畢,站起身來,點燃三根香插上香爐,然後站到側麵,看著少年郎向師祖的牌位叩頭。
薑燁有很多弟子,大部分僅僅是名義上的,不過這個少年郎與眾不同,是他的嫡傳弟子,也是薑燁兩年前收的關門弟子。以他挑剔的眼光看來,這種資質優秀的人三、四年裏也僅能碰上一個。今年小弟子年滿十八歲,骨骼發育成熟,薑燁開始教他學習師門的武術,今天要學的正是鐵砂掌。
雖說是鐵砂掌,但在開始階段,薑燁也隻是讓這個弟子用綠豆來練習,兩年後改成碎石子,真正能用上鐵砂至少得等十五年。薑燁的資質自是出類拔萃,不然也不能得到先師的衣缽。說起來,他最擅長的是刀劍而不是拳腳,不過對於鐵砂掌他也曾下過一番功夫。
薑燁若無其事地一掌擊下,整個手掌便深深地陷入盛滿綠豆的鍋中,豆粒覆蓋了他的手背。做完示範,薑燁就對他的小弟子道:“你來試試看。”
“是。”少年人把綠豆的表麵撫平,然後學著薑燁的樣子一掌重重地揮下去,隨著一聲悶響,那個弟子疼得呲牙咧嘴。可是當他抬起手,卻發現綠豆表麵沒有什麽變化,隻是微微有些凹下去的痕跡。
“剛開始會有些疼,兩日內你的手掌也會腫脹起來,不過隻要每日堅持練習,三個月後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