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承業伸手接過許平的另一份報告,把它平放在一旁。他又翻開那份推演報告,提筆署上自己的名字:“這份報告本將認可了。”
“謝大人。”許平緊跟著又是一抱拳:“末將告退。”
“嗯,去休息吧。”把推演結果裝進公函袋後,張承業埋頭翻看著許平的第二份報告,頭也不抬地說道:“年輕氣盛是一件好事,但是應該用在敵人身上,而不是用在自己人身上。以後要注意和同僚說話的口氣。”
“謝大人教誨,末將明白。”
……
“張伯伯久經戰場,他是愛才啊。”聽許平敘述了一遍經過,黃姑娘先是感慨不已,略一沉思後又盯著許平說道:“許將軍其實很狡猾,這招好像已經用過一次了,在德州對賀叔叔說的話好像也類似。”
“本來就是堂堂正正的道理,何來狡猾一說?”許平笑道:“唯有大公方能無私,賀將軍是這麽評價我的。”
“欺心的騙子……”黃姑娘笑道:“賀叔叔向我爹轉述許將軍在德州城下的那番慷慨陳詞時,可是非常受感動啊。”
許平隻是笑笑沒有說話。
黃姑娘又評論道:“但是話說迴來,條例就是新軍的規矩,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像許將軍這樣敢於修改的人很少見。”
“末將也認為條例製定得非常好。”許平臉上全是敬佩之色,口氣也非常誠懇:“一個人隻要能通過教導隊的考核,熟記條例,那麽一旦上了戰場,十次裏他至少可以做出五次中規中矩的判斷,剩下的幾次也不會太差。而其他各軍沒有這些複雜的條例,大部分官兵十次裏能有一次不犯錯就很了不起了。如果沒有條例可以遵循,那麽隻能從實戰中一點一點地摸索。就算有少數人能積累起經驗,達到十次裏有五次判斷正確,不知道在此之前已經付出了多少代價。”
“但是?”黃姑娘盯著許平搶先替他說出轉折詞。
“但是,”許平一笑,道:“大多數新軍官兵隻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忘記了侯爺製定這些條例的初衷。”
“所以英明俊武如許將軍這般的,自然就不能受條例的束縛嘍?”黃姑娘拖著長音,句末的音調也提得高高的。
“小姐謬讚了,許平愧不敢當。”嘴裏雖然這樣說,許平臉上可沒有一絲羞愧的意思,顯然把黃姑娘的挖苦盡數當作讚美收下。
不等許平再故作謙虛,黃姑娘就飛快地告訴他:“隨後三日,請許將軍自行練劍吧,有一個姐妹要出閣了,我要去和她說幾句體己話,幫她做點針線活。”
許平奇道:“小姐也會做針線麽?”
黃姑娘反擊道:“總比許將軍的劍術要強多了。”
許平大笑起來,笑過後他追問道:“不知道小姐的那位閨中之友,末將可曾識得?”
“許將軍當然不識得!”黃姑娘瞪了許平一眼,道:“我想許將軍大概是問她的府上,那個許將軍也許知曉……”
黃石有個義弟名叫張再弟,就是他的一個女兒即將出嫁。黃姑娘感慨一聲:“張嬸一連生了三個女兒,沒有兒子。張叔叔就娶妾生子,現在家中甚是不寧。”
許平不知道這是黃姑娘在同情姐妹,還是有感而發,所以沒有搭話。不過他記得黃姑娘的兩個庶母都逝世很多年,鎮東侯府應該沒有這樣的問題。在許平胡思亂想的時候,黃姑娘又傷感地說道:“家嚴曾說,人想一天不安寧,就打家具;想一年不安寧,就蓋房子;想一輩子不安寧,就娶二娘。”
雖然許平不知道黃姑娘到底是怎麽想的,不過他很確信這是鎮東侯在有感而發,黃姑娘說完後似乎也自覺失言,迴頭正好看見許平臉上表情變幻,怒道:“話雖這樣說,但我爹娘自然不一樣。”
許平忙不迭地把頭點得如同雞啄米:“那是,那是,當然。”
黃姑娘似乎想起了什麽,自言自語道:“為什麽女子就不能傳家呢?”
------------------------------------
有很多讀者用來猜測的外傳,都屬於作廢設定,例如那個什麽《宮變》已經是作廢了兩年之久的設定了,其他很多外傳也一樣,很多我甚至都忘記曾經有過這樣的設定了,結果又被熱情的讀者們找到了……
至於我博客上的外傳、竊明裏的外傳,不是全部設定都被推翻,但是還是有些差異的,一切變動,都以本書最終設定為準。提前聲明,免得到時候看到不符又說我詐賭。
第二十四 臨行
這個問題在許平看來很簡單。中國自古由父親決定孩子的血緣,所謂“父精母血”的說法深入人心。這個理論認為,母親隻不過類似於胎兒成長的培養皿。
許平自然而然地說道:“人當然是要姓父親的姓嘍。”
黃姑娘大聲道:“我爹說,孩子是從父母兩邊各繼承了一半。”
但許平卻很不以為然,隨口反問道:“那為什麽不論男女,都是長得像父親呢?”
黃姑娘不服輸:“不對,孩子也是像母親的。”
在許平看來孩子被母親血脈滋養十個月,長得有些像自然毫不奇怪,不過他不想爭下去,微笑道:“確實也是有一點像的。”
“我爹說過,父母兩邊都是祖先。”
從語言學來說,如果一種社會關係沒有獨特的專有名詞,那就意味著這種社會關係是為絕大多數人所漠視的,在絕大多數人心中對這種關係也是沒有概念的。傳統的中國人因為對父係的重視,在漢語詞匯中有父親、祖父、曾祖父、高祖父、太高祖父等一係列定義嚴格的名詞。出於對母親的尊敬,關於母親的父係方麵詞匯也較多,比如外祖父、外曾祖父、外高祖父。但與之相比,母親的母係方麵,延伸就要短得多,母親的母親的母親就已經沒有一個特定的名詞來稱唿;相對應的,外孫女的兒女也不具有專有名詞,顯然兩者之間的社會關係已經距離遙遠。
明朝人基本都知曉母親娘家的姓,一部分人知道姥姥和祖母的姓,但是對絕大多數明朝人來說,姥姥或者祖母的母親姓什麽,已經不得而知。
太高祖父——說到這個詞的時候,許平和其他明朝人的心中都會油然而生一種崇敬。正是這個人,從高高在上的神靈一般的祖先手裏接過家族不朽的姓氏,再傳遞給子孫。他們從父輩手中取得姓氏,並把它交給自己的妻子。而母親的母親的母親,這概念在人們心裏已經淡得陌生。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她心中惦記著的是她的兒孫及其後代,而不會去想外孫女的後代。
許平很難接受黃姑娘的說法,問道:“不過……不知道小姐府上祭祖時,是祭拜黃家的先祖呢,還是……嗯……把許多係的姓氏都一起祭拜?”
黃姑娘沒有迴答這個問題,又道:“不是也有入贅一說嗎?可見母家也是祖先。”
假如許平好夢成真,黃姑娘就會改為姓許,從黃某某變為許黃某某。在黃小娘子變成許家娘子的同時,許平與黃姑娘共同分享他的祖先和姓氏。但是假如許平入贅到黃家,雖然許平不會改為黃許平,但一旦他成了黃家女婿,許家娘子也就不會存在。對於入贅、拋棄祖先的行為,許平一向是很鄙夷的。不過這並非問題所在,問題在於黃姑娘的這個說法還是在狡辯,即使入贅也不存在擁有很多係祖先的問題。
幸好,關於祖先的討論到此為止。許平很高興黃姑娘沒有在這個令人不快的話題上繼續下去,而是又開始了練習劍術。今天黃姑娘的心情似乎不太好,她把許平打了個滿頭包。
看到許平迴營時沾了一身白粉,額上還有個包。晚上吃飯的時候,曹雲用異樣的眼色看著他:“我原來還不知道,你居然如此爭強好勝。”
“什麽?”許平完全不得要領。
曹雲一言不發,仔細地打量著許平額頭的包。
江一舟點頭附議:“許大哥這些日子練劍真是辛苦了,有名師指點,一定很不錯吧?”
許平臉漲得通紅,一個字也說不出來,心中暗自埋怨在外麵放哨的秋月太粗心,竟然沒發現有人窺探。
江一舟猶自喋喋不休地說道:“許大哥大概什麽時候能練成啊?什麽時候露一手給我和曹兄看看啊?”
餘深河在一旁悶頭吃飯,抬頭掃了許平一眼,道:“這不幹我的事,許大人你從來沒有提醒過我一聲。”
“是啊,這些日子我和曹兄天天看見許大哥去練劍,今天就去問我大哥你們到底練得怎麽樣了。”江一舟咧著大嘴,得意洋洋地說道:“結果我大哥一問三不知,我們這才知道是另有其人。我原來就想,就憑我大哥那三腳貓的莊稼漢把式,許大哥找他能練出什麽來啊?”
餘深河繼續吃飯,低低哼了一聲,沒有反駁。
“是金將軍麽?”曹雲好奇地問道。
“肯定是金將軍啦。”江一舟很有自信地做出判斷,又衝著許平一笑:“以前比劍的時候,許大人總說輸了也沒啥,原來全都記在心裏啦。金將軍的武藝我們也都見識過了,不知道許大人什麽時候要找我們來報仇啊?我已經做好當劍靶子的準備了。”
許平見夥伴們並沒發現自己的秘密,心中放寬,不搭理江一舟繼續吃飯。但今天他一直有事壓在胸口,這頓飯吃得也是沒有滋味。
周洞天的位置稍遠些,他小心翼翼地問道:“大人,那份報告遞上去了?”
“張將軍認可了。”許平心不在焉地答道,筷子放進嘴裏,卻沒有夾上來幾粒米。
此時曹雲已經吃完飯,見許平又一次把頂著幾粒米的筷子塞進嘴裏,瞪著他問道:“你有心事吧?”
“啊,沒有。”許平把自己拉迴到身邊的世界,專心吃了兩口飯,思路又開始遊走,隨口問道:“你們對入贅怎麽看?”
“這種事還用問麽?”曹雲鼻中發出嗤聲,鄙夷地說道:“記得剛從軍的時候,我曾對你開玩笑說,要是有個富家小姐看上我老曹,哪怕入贅我也認了。結果被你教訓了足足有好幾天,說什麽賣自己也就罷了,居然為了幾個臭錢把祖宗和子孫都賣了,還說這種念頭就連想一想也不該有。”
許平扒拉著飯菜,茫然道:“我現在想想,老曹你當時的想法也是有道理的。”
曹雲哈哈大笑起來,道:“原來老許你正在做白日夢,快醒醒,太陽還沒下山呢。”
……
“著!”
隨著黃姑娘一聲唿喝,許平肩上被重重地敲了一記。今天他顯得異常漫不經心,這讓黃姑娘很不滿,臉上也顯出怒容:“許將軍,你迴營後自己可曾練過一次嗎?”
許平仰天長歎:“公務繁忙啊。”
“許公子,你的反應其實挺快的,”黃姑娘正色對許平說道:“可是你太心不在焉了。我敢說你除了在這裏的時候,平時連劍柄都不碰的。”
“如果不是為了和你在一起,我連這時候也不會碰劍柄。”許平心中如是想著,嘴上卻說道:“累了,休息片刻吧。”
“才練這麽一會兒就累了?”黃姑娘叫起來:“我大哥、二哥練劍,每次至少半個時辰,中間也不休息。”
許平隻好勉強再次拉開架勢,黃姑娘盯著他那有氣無力的樣子看了一會兒,賭氣地把劍一扔,叫道:“算了,不練了。”
黃姑娘不高興地大步走到樹蔭底下,坐在石頭上。許平緩緩走過來的時候,黃姑娘把頭撇向一邊不理他。許平賠著笑問道:“小姐這幾天和閨友暢談,可謂樂乎?”
“啊,這個嘛……”說起張家出嫁的女兒,黃姑娘的興致一下子又迴來了。男家送了哪些聘禮,女家準備了什麽嫁妝,全家人如何忙得不可開交,她說得津津有味,許平一直耐心地聽著。
“張家的三個姐妹都和我很要好,我們從小就在一起玩。每次我去她們家的時候,她們三個人都圍著我,讓我講點外麵的事情。我給她們講了我去過的一些地方,我看過的大山、大海。許公子去看過海嗎?那真是一望無際,讓人心曠神怡啊。我還給她們講大哥、二哥和金家哥哥、賀家哥哥練武的情景,她們都非常喜歡聽。可是我叫她們去街上走走,她們說什麽也不去,張嬸從來不讓她們出門,到我家玩都不成。”
黃姑娘說著說著,就從眉飛色舞變成了傷感:“記得前幾年張家大姐成親的時候,我很想去看看她穿上嫁衣後的樣子,也想看看她和良人拜堂時的樣子,但是爹媽都說我不能去。現在二姐要嫁人了,我還是不能去。二姐平常和我無話不說,在她大喜的日子,我連賀喜的機會都沒有。張叔叔會帶著張家小弟去參加喜宴。她們姐弟的關係不太好,平時連一句話都不說,可是她的小弟能去。等到三妹結婚的時候,想來我還是沒有機會去喝杯喜酒吧,我真的很想去喝一杯姐妹的喜酒啊。”
許平不是很理解黃姑娘的想法,他甚至不明白黃姑娘為什麽這樣感傷。畢竟喜宴上有那麽多陌生男人,一個年輕姑娘當然不好拋頭露麵了。許平在心裏默默地把黃姑娘的傷感歸為少女情懷。
“張家大姐出嫁以後,第一次歸寧隻在家裏住了兩天。我事先得到消息,趕去見她一麵。第三天她婆婆就派人把她接走了。聽說她婆婆不讓她在娘家住,以後再迴家,都是當天來當天走。張嬸多麽想她,也不能說留她住一天。我去過大姐的婆家,她婆婆雖然客氣,但看得出來不樂意我登門。好幾年了,我再沒看見過她。二姐的婆家聽說是個書香門第,規矩就更多了,她出嫁以後,也許今生今世不能再見麵了。”黃姑娘越說聲音越小,話語裏似有無限感觸。她帶著幾分哀傷地輕聲自問:“為什麽女兒就不能傳家呢?”
許平雖然不理解黃姑娘為怎麽有這一番長篇大論,但是最後這個問題他可是聽得很清楚。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幾天來劇烈的心理鬥爭頓時又湧上心頭,他咬咬牙,說道:“這三天來,末將一直在考慮小姐的話。”
“哦?”黃姑娘不明所以地看著許平。
許平眼睛盯著腳下的地麵,鼓起勇氣強迫著自己說道:“末將再三思考,假如有別家小姐青睞,要末將入贅,那末將覺得還是不太合適。”
黃姑娘仰著頭,仔細地打量著許平,豎起耳朵聽他要說什麽。
這時許平微微抬頭,看見黃姑娘那雙明亮的大眼睛正瞧著自己,他認為這是對方在等待自己的表白,便一狠心道:“但是如果有個女兒隨外祖的姓,末將覺得倒是……倒是可以。”
黃姑娘心中十分迷惑,所以加倍用心地去聽,試圖搞明白許平在說什麽。而在許平看來,這是對方不滿意的表現,他決心豁出去了,道:“如果有兩個女兒……嗯,她們都跟外祖的姓……嗯,也不是不能考慮。”
在許平看來,黃姑娘幾天前說的話含有明顯的暗示,似乎傾向於招男方入贅,許平以為這是她擇婿的先決條件。對明朝人來說,無論許平還是其他人,聽到黃姑娘無意中說的那些話,都難免會得出類似結論。雖然許平心中愛煞了黃姑娘,但是讓他同意把一個兒子送給黃家做後人,他還是辦不到。再說許平想到黃家已經有三個兒子了,再來搶許家的後人實在太沒有道理。許平心中患得患失,想了好幾天才下了決心,準備強忍悲痛,承諾放棄對一、兩個女兒的權利。實際在他承諾的這一刻,被他放棄的還有男子的尊嚴。在明朝,孩子不跟父親的姓,說出去可是會顏麵掃地的。如果許家的孩子真的姓了黃,這種事會成為無數人飯後茶餘的談資。
黃姑娘緩緩站起身,她終於搞懂了許平到底在說些什麽。許平已經因為羞愧和自責而深深埋下頭。
聽到一聲輕輕地唿喚:“許公子。”許平咬著嘴唇勉強抬起頭,巨大的恥辱感讓他腳下都有些站立不穩。麵前的黃姑娘沒有因為害羞而麵生紅暈,也沒有斥責許平無禮。
黃姑娘用溫柔的聲音說道:“許公子,我很開心。”
聽起來似乎交易已經接近完成。許平就像是那些剛和魔鬼簽訂了契約、出賣了自己靈魂的人一樣,心中既有追悔莫及的痛恨,也夾雜著絲絲成功的喜悅。但很快前者就占了上風,許平又一次悔恨地把頭垂下,心中充滿了對祖先、對未出世的女兒的負疚感。
“許公子的那個義妹,就是趙家的女兒,她五歲以後就很少出過門。除了偶爾跟著家人去廟裏燒香,平常也就是在內院走走,有男仆人的外院都不去,甚至……甚至院子裏種著好幾株牡丹,她都不知道。她成親以後,肯定是個賢妻良母,不出大門一步。我每次去看她,想想她過的這日子……”黃姑娘停頓了一下,似乎是讓自己沉浸在想象中:“每次想到如果我也和她一樣,我就不寒而栗,我就不能唿吸。”
黃姑娘臉上突然飛紅,她避開許平的視線,垂下眼瞼道:“我雖然生於侯府,爹娘都很寵我,但我並非不明事理,我不會向……向我的意中人提出非份的要求。”
“啊,啊,啊。”許平支吾幾聲,苦笑連連,自嘲地說道:“原來是末將自作多情了。”
“許公子,”黃姑娘又羞澀地重複道:“公子剛才的話,讓小女子非常開心。”
黃姑娘的聲音讓許平心旌動搖。
“許公子有所不知,我喜好的是騎馬、搏擊之術,對於女紅、烹飪並不精通。”
許平禮貌性地說道:“小姐過謙了。”
“我娘燒得一手好菜,總想傳授給我,可是我不耐煩學,也記不住。”黃姑娘說到這裏,露出調皮的笑容:“我爹就說,不愛學就別教她了。還說,如果做菜做得好了,未來的夫婿萬一吃上癮,就得時時下廚。要是我什麽也不會,或者做得很差,夫家就隻好請廚子。至於針線、刺繡,我爹也是一樣的說法,不喜歡學就別學了,如果我不會做自然不用受累了。”
許平聽得也是一笑,道:“侯爺高瞻遠矚,非常人所能及。”
“別看我爹這麽說,其實我爹的烹飪比我娘還要好。”黃姑娘說著就笑起來,把家中的這些趣事告訴許平:“據說先祖父、先祖母都很會做菜,家中隻有我爹一個兒子,兩位老人家就傾囊相授。逢年過節的時候,我爹總是親自下廚,做兩道菜給家裏人吃。每當這時他就對我們說:這就是為什麽不讓我兒學做菜的道理。”
許平不知道該說什麽才好,隻能再用一句恭維來表達他的心情:“侯爺確非常人。”
“謝大人。”許平緊跟著又是一抱拳:“末將告退。”
“嗯,去休息吧。”把推演結果裝進公函袋後,張承業埋頭翻看著許平的第二份報告,頭也不抬地說道:“年輕氣盛是一件好事,但是應該用在敵人身上,而不是用在自己人身上。以後要注意和同僚說話的口氣。”
“謝大人教誨,末將明白。”
……
“張伯伯久經戰場,他是愛才啊。”聽許平敘述了一遍經過,黃姑娘先是感慨不已,略一沉思後又盯著許平說道:“許將軍其實很狡猾,這招好像已經用過一次了,在德州對賀叔叔說的話好像也類似。”
“本來就是堂堂正正的道理,何來狡猾一說?”許平笑道:“唯有大公方能無私,賀將軍是這麽評價我的。”
“欺心的騙子……”黃姑娘笑道:“賀叔叔向我爹轉述許將軍在德州城下的那番慷慨陳詞時,可是非常受感動啊。”
許平隻是笑笑沒有說話。
黃姑娘又評論道:“但是話說迴來,條例就是新軍的規矩,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像許將軍這樣敢於修改的人很少見。”
“末將也認為條例製定得非常好。”許平臉上全是敬佩之色,口氣也非常誠懇:“一個人隻要能通過教導隊的考核,熟記條例,那麽一旦上了戰場,十次裏他至少可以做出五次中規中矩的判斷,剩下的幾次也不會太差。而其他各軍沒有這些複雜的條例,大部分官兵十次裏能有一次不犯錯就很了不起了。如果沒有條例可以遵循,那麽隻能從實戰中一點一點地摸索。就算有少數人能積累起經驗,達到十次裏有五次判斷正確,不知道在此之前已經付出了多少代價。”
“但是?”黃姑娘盯著許平搶先替他說出轉折詞。
“但是,”許平一笑,道:“大多數新軍官兵隻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忘記了侯爺製定這些條例的初衷。”
“所以英明俊武如許將軍這般的,自然就不能受條例的束縛嘍?”黃姑娘拖著長音,句末的音調也提得高高的。
“小姐謬讚了,許平愧不敢當。”嘴裏雖然這樣說,許平臉上可沒有一絲羞愧的意思,顯然把黃姑娘的挖苦盡數當作讚美收下。
不等許平再故作謙虛,黃姑娘就飛快地告訴他:“隨後三日,請許將軍自行練劍吧,有一個姐妹要出閣了,我要去和她說幾句體己話,幫她做點針線活。”
許平奇道:“小姐也會做針線麽?”
黃姑娘反擊道:“總比許將軍的劍術要強多了。”
許平大笑起來,笑過後他追問道:“不知道小姐的那位閨中之友,末將可曾識得?”
“許將軍當然不識得!”黃姑娘瞪了許平一眼,道:“我想許將軍大概是問她的府上,那個許將軍也許知曉……”
黃石有個義弟名叫張再弟,就是他的一個女兒即將出嫁。黃姑娘感慨一聲:“張嬸一連生了三個女兒,沒有兒子。張叔叔就娶妾生子,現在家中甚是不寧。”
許平不知道這是黃姑娘在同情姐妹,還是有感而發,所以沒有搭話。不過他記得黃姑娘的兩個庶母都逝世很多年,鎮東侯府應該沒有這樣的問題。在許平胡思亂想的時候,黃姑娘又傷感地說道:“家嚴曾說,人想一天不安寧,就打家具;想一年不安寧,就蓋房子;想一輩子不安寧,就娶二娘。”
雖然許平不知道黃姑娘到底是怎麽想的,不過他很確信這是鎮東侯在有感而發,黃姑娘說完後似乎也自覺失言,迴頭正好看見許平臉上表情變幻,怒道:“話雖這樣說,但我爹娘自然不一樣。”
許平忙不迭地把頭點得如同雞啄米:“那是,那是,當然。”
黃姑娘似乎想起了什麽,自言自語道:“為什麽女子就不能傳家呢?”
------------------------------------
有很多讀者用來猜測的外傳,都屬於作廢設定,例如那個什麽《宮變》已經是作廢了兩年之久的設定了,其他很多外傳也一樣,很多我甚至都忘記曾經有過這樣的設定了,結果又被熱情的讀者們找到了……
至於我博客上的外傳、竊明裏的外傳,不是全部設定都被推翻,但是還是有些差異的,一切變動,都以本書最終設定為準。提前聲明,免得到時候看到不符又說我詐賭。
第二十四 臨行
這個問題在許平看來很簡單。中國自古由父親決定孩子的血緣,所謂“父精母血”的說法深入人心。這個理論認為,母親隻不過類似於胎兒成長的培養皿。
許平自然而然地說道:“人當然是要姓父親的姓嘍。”
黃姑娘大聲道:“我爹說,孩子是從父母兩邊各繼承了一半。”
但許平卻很不以為然,隨口反問道:“那為什麽不論男女,都是長得像父親呢?”
黃姑娘不服輸:“不對,孩子也是像母親的。”
在許平看來孩子被母親血脈滋養十個月,長得有些像自然毫不奇怪,不過他不想爭下去,微笑道:“確實也是有一點像的。”
“我爹說過,父母兩邊都是祖先。”
從語言學來說,如果一種社會關係沒有獨特的專有名詞,那就意味著這種社會關係是為絕大多數人所漠視的,在絕大多數人心中對這種關係也是沒有概念的。傳統的中國人因為對父係的重視,在漢語詞匯中有父親、祖父、曾祖父、高祖父、太高祖父等一係列定義嚴格的名詞。出於對母親的尊敬,關於母親的父係方麵詞匯也較多,比如外祖父、外曾祖父、外高祖父。但與之相比,母親的母係方麵,延伸就要短得多,母親的母親的母親就已經沒有一個特定的名詞來稱唿;相對應的,外孫女的兒女也不具有專有名詞,顯然兩者之間的社會關係已經距離遙遠。
明朝人基本都知曉母親娘家的姓,一部分人知道姥姥和祖母的姓,但是對絕大多數明朝人來說,姥姥或者祖母的母親姓什麽,已經不得而知。
太高祖父——說到這個詞的時候,許平和其他明朝人的心中都會油然而生一種崇敬。正是這個人,從高高在上的神靈一般的祖先手裏接過家族不朽的姓氏,再傳遞給子孫。他們從父輩手中取得姓氏,並把它交給自己的妻子。而母親的母親的母親,這概念在人們心裏已經淡得陌生。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她心中惦記著的是她的兒孫及其後代,而不會去想外孫女的後代。
許平很難接受黃姑娘的說法,問道:“不過……不知道小姐府上祭祖時,是祭拜黃家的先祖呢,還是……嗯……把許多係的姓氏都一起祭拜?”
黃姑娘沒有迴答這個問題,又道:“不是也有入贅一說嗎?可見母家也是祖先。”
假如許平好夢成真,黃姑娘就會改為姓許,從黃某某變為許黃某某。在黃小娘子變成許家娘子的同時,許平與黃姑娘共同分享他的祖先和姓氏。但是假如許平入贅到黃家,雖然許平不會改為黃許平,但一旦他成了黃家女婿,許家娘子也就不會存在。對於入贅、拋棄祖先的行為,許平一向是很鄙夷的。不過這並非問題所在,問題在於黃姑娘的這個說法還是在狡辯,即使入贅也不存在擁有很多係祖先的問題。
幸好,關於祖先的討論到此為止。許平很高興黃姑娘沒有在這個令人不快的話題上繼續下去,而是又開始了練習劍術。今天黃姑娘的心情似乎不太好,她把許平打了個滿頭包。
看到許平迴營時沾了一身白粉,額上還有個包。晚上吃飯的時候,曹雲用異樣的眼色看著他:“我原來還不知道,你居然如此爭強好勝。”
“什麽?”許平完全不得要領。
曹雲一言不發,仔細地打量著許平額頭的包。
江一舟點頭附議:“許大哥這些日子練劍真是辛苦了,有名師指點,一定很不錯吧?”
許平臉漲得通紅,一個字也說不出來,心中暗自埋怨在外麵放哨的秋月太粗心,竟然沒發現有人窺探。
江一舟猶自喋喋不休地說道:“許大哥大概什麽時候能練成啊?什麽時候露一手給我和曹兄看看啊?”
餘深河在一旁悶頭吃飯,抬頭掃了許平一眼,道:“這不幹我的事,許大人你從來沒有提醒過我一聲。”
“是啊,這些日子我和曹兄天天看見許大哥去練劍,今天就去問我大哥你們到底練得怎麽樣了。”江一舟咧著大嘴,得意洋洋地說道:“結果我大哥一問三不知,我們這才知道是另有其人。我原來就想,就憑我大哥那三腳貓的莊稼漢把式,許大哥找他能練出什麽來啊?”
餘深河繼續吃飯,低低哼了一聲,沒有反駁。
“是金將軍麽?”曹雲好奇地問道。
“肯定是金將軍啦。”江一舟很有自信地做出判斷,又衝著許平一笑:“以前比劍的時候,許大人總說輸了也沒啥,原來全都記在心裏啦。金將軍的武藝我們也都見識過了,不知道許大人什麽時候要找我們來報仇啊?我已經做好當劍靶子的準備了。”
許平見夥伴們並沒發現自己的秘密,心中放寬,不搭理江一舟繼續吃飯。但今天他一直有事壓在胸口,這頓飯吃得也是沒有滋味。
周洞天的位置稍遠些,他小心翼翼地問道:“大人,那份報告遞上去了?”
“張將軍認可了。”許平心不在焉地答道,筷子放進嘴裏,卻沒有夾上來幾粒米。
此時曹雲已經吃完飯,見許平又一次把頂著幾粒米的筷子塞進嘴裏,瞪著他問道:“你有心事吧?”
“啊,沒有。”許平把自己拉迴到身邊的世界,專心吃了兩口飯,思路又開始遊走,隨口問道:“你們對入贅怎麽看?”
“這種事還用問麽?”曹雲鼻中發出嗤聲,鄙夷地說道:“記得剛從軍的時候,我曾對你開玩笑說,要是有個富家小姐看上我老曹,哪怕入贅我也認了。結果被你教訓了足足有好幾天,說什麽賣自己也就罷了,居然為了幾個臭錢把祖宗和子孫都賣了,還說這種念頭就連想一想也不該有。”
許平扒拉著飯菜,茫然道:“我現在想想,老曹你當時的想法也是有道理的。”
曹雲哈哈大笑起來,道:“原來老許你正在做白日夢,快醒醒,太陽還沒下山呢。”
……
“著!”
隨著黃姑娘一聲唿喝,許平肩上被重重地敲了一記。今天他顯得異常漫不經心,這讓黃姑娘很不滿,臉上也顯出怒容:“許將軍,你迴營後自己可曾練過一次嗎?”
許平仰天長歎:“公務繁忙啊。”
“許公子,你的反應其實挺快的,”黃姑娘正色對許平說道:“可是你太心不在焉了。我敢說你除了在這裏的時候,平時連劍柄都不碰的。”
“如果不是為了和你在一起,我連這時候也不會碰劍柄。”許平心中如是想著,嘴上卻說道:“累了,休息片刻吧。”
“才練這麽一會兒就累了?”黃姑娘叫起來:“我大哥、二哥練劍,每次至少半個時辰,中間也不休息。”
許平隻好勉強再次拉開架勢,黃姑娘盯著他那有氣無力的樣子看了一會兒,賭氣地把劍一扔,叫道:“算了,不練了。”
黃姑娘不高興地大步走到樹蔭底下,坐在石頭上。許平緩緩走過來的時候,黃姑娘把頭撇向一邊不理他。許平賠著笑問道:“小姐這幾天和閨友暢談,可謂樂乎?”
“啊,這個嘛……”說起張家出嫁的女兒,黃姑娘的興致一下子又迴來了。男家送了哪些聘禮,女家準備了什麽嫁妝,全家人如何忙得不可開交,她說得津津有味,許平一直耐心地聽著。
“張家的三個姐妹都和我很要好,我們從小就在一起玩。每次我去她們家的時候,她們三個人都圍著我,讓我講點外麵的事情。我給她們講了我去過的一些地方,我看過的大山、大海。許公子去看過海嗎?那真是一望無際,讓人心曠神怡啊。我還給她們講大哥、二哥和金家哥哥、賀家哥哥練武的情景,她們都非常喜歡聽。可是我叫她們去街上走走,她們說什麽也不去,張嬸從來不讓她們出門,到我家玩都不成。”
黃姑娘說著說著,就從眉飛色舞變成了傷感:“記得前幾年張家大姐成親的時候,我很想去看看她穿上嫁衣後的樣子,也想看看她和良人拜堂時的樣子,但是爹媽都說我不能去。現在二姐要嫁人了,我還是不能去。二姐平常和我無話不說,在她大喜的日子,我連賀喜的機會都沒有。張叔叔會帶著張家小弟去參加喜宴。她們姐弟的關係不太好,平時連一句話都不說,可是她的小弟能去。等到三妹結婚的時候,想來我還是沒有機會去喝杯喜酒吧,我真的很想去喝一杯姐妹的喜酒啊。”
許平不是很理解黃姑娘的想法,他甚至不明白黃姑娘為什麽這樣感傷。畢竟喜宴上有那麽多陌生男人,一個年輕姑娘當然不好拋頭露麵了。許平在心裏默默地把黃姑娘的傷感歸為少女情懷。
“張家大姐出嫁以後,第一次歸寧隻在家裏住了兩天。我事先得到消息,趕去見她一麵。第三天她婆婆就派人把她接走了。聽說她婆婆不讓她在娘家住,以後再迴家,都是當天來當天走。張嬸多麽想她,也不能說留她住一天。我去過大姐的婆家,她婆婆雖然客氣,但看得出來不樂意我登門。好幾年了,我再沒看見過她。二姐的婆家聽說是個書香門第,規矩就更多了,她出嫁以後,也許今生今世不能再見麵了。”黃姑娘越說聲音越小,話語裏似有無限感觸。她帶著幾分哀傷地輕聲自問:“為什麽女兒就不能傳家呢?”
許平雖然不理解黃姑娘為怎麽有這一番長篇大論,但是最後這個問題他可是聽得很清楚。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幾天來劇烈的心理鬥爭頓時又湧上心頭,他咬咬牙,說道:“這三天來,末將一直在考慮小姐的話。”
“哦?”黃姑娘不明所以地看著許平。
許平眼睛盯著腳下的地麵,鼓起勇氣強迫著自己說道:“末將再三思考,假如有別家小姐青睞,要末將入贅,那末將覺得還是不太合適。”
黃姑娘仰著頭,仔細地打量著許平,豎起耳朵聽他要說什麽。
這時許平微微抬頭,看見黃姑娘那雙明亮的大眼睛正瞧著自己,他認為這是對方在等待自己的表白,便一狠心道:“但是如果有個女兒隨外祖的姓,末將覺得倒是……倒是可以。”
黃姑娘心中十分迷惑,所以加倍用心地去聽,試圖搞明白許平在說什麽。而在許平看來,這是對方不滿意的表現,他決心豁出去了,道:“如果有兩個女兒……嗯,她們都跟外祖的姓……嗯,也不是不能考慮。”
在許平看來,黃姑娘幾天前說的話含有明顯的暗示,似乎傾向於招男方入贅,許平以為這是她擇婿的先決條件。對明朝人來說,無論許平還是其他人,聽到黃姑娘無意中說的那些話,都難免會得出類似結論。雖然許平心中愛煞了黃姑娘,但是讓他同意把一個兒子送給黃家做後人,他還是辦不到。再說許平想到黃家已經有三個兒子了,再來搶許家的後人實在太沒有道理。許平心中患得患失,想了好幾天才下了決心,準備強忍悲痛,承諾放棄對一、兩個女兒的權利。實際在他承諾的這一刻,被他放棄的還有男子的尊嚴。在明朝,孩子不跟父親的姓,說出去可是會顏麵掃地的。如果許家的孩子真的姓了黃,這種事會成為無數人飯後茶餘的談資。
黃姑娘緩緩站起身,她終於搞懂了許平到底在說些什麽。許平已經因為羞愧和自責而深深埋下頭。
聽到一聲輕輕地唿喚:“許公子。”許平咬著嘴唇勉強抬起頭,巨大的恥辱感讓他腳下都有些站立不穩。麵前的黃姑娘沒有因為害羞而麵生紅暈,也沒有斥責許平無禮。
黃姑娘用溫柔的聲音說道:“許公子,我很開心。”
聽起來似乎交易已經接近完成。許平就像是那些剛和魔鬼簽訂了契約、出賣了自己靈魂的人一樣,心中既有追悔莫及的痛恨,也夾雜著絲絲成功的喜悅。但很快前者就占了上風,許平又一次悔恨地把頭垂下,心中充滿了對祖先、對未出世的女兒的負疚感。
“許公子的那個義妹,就是趙家的女兒,她五歲以後就很少出過門。除了偶爾跟著家人去廟裏燒香,平常也就是在內院走走,有男仆人的外院都不去,甚至……甚至院子裏種著好幾株牡丹,她都不知道。她成親以後,肯定是個賢妻良母,不出大門一步。我每次去看她,想想她過的這日子……”黃姑娘停頓了一下,似乎是讓自己沉浸在想象中:“每次想到如果我也和她一樣,我就不寒而栗,我就不能唿吸。”
黃姑娘臉上突然飛紅,她避開許平的視線,垂下眼瞼道:“我雖然生於侯府,爹娘都很寵我,但我並非不明事理,我不會向……向我的意中人提出非份的要求。”
“啊,啊,啊。”許平支吾幾聲,苦笑連連,自嘲地說道:“原來是末將自作多情了。”
“許公子,”黃姑娘又羞澀地重複道:“公子剛才的話,讓小女子非常開心。”
黃姑娘的聲音讓許平心旌動搖。
“許公子有所不知,我喜好的是騎馬、搏擊之術,對於女紅、烹飪並不精通。”
許平禮貌性地說道:“小姐過謙了。”
“我娘燒得一手好菜,總想傳授給我,可是我不耐煩學,也記不住。”黃姑娘說到這裏,露出調皮的笑容:“我爹就說,不愛學就別教她了。還說,如果做菜做得好了,未來的夫婿萬一吃上癮,就得時時下廚。要是我什麽也不會,或者做得很差,夫家就隻好請廚子。至於針線、刺繡,我爹也是一樣的說法,不喜歡學就別學了,如果我不會做自然不用受累了。”
許平聽得也是一笑,道:“侯爺高瞻遠矚,非常人所能及。”
“別看我爹這麽說,其實我爹的烹飪比我娘還要好。”黃姑娘說著就笑起來,把家中的這些趣事告訴許平:“據說先祖父、先祖母都很會做菜,家中隻有我爹一個兒子,兩位老人家就傾囊相授。逢年過節的時候,我爹總是親自下廚,做兩道菜給家裏人吃。每當這時他就對我們說:這就是為什麽不讓我兒學做菜的道理。”
許平不知道該說什麽才好,隻能再用一句恭維來表達他的心情:“侯爺確非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