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就如大人所說朝中隻剩下奸臣,但是,並不說明連士兵都如此,那些曾經是大人屬下的士兵們都在等著大人啊,他們都堅信著大人會再次引導他們,他們也是有妻兒的人,絕對不會坐視不管的,現在,隻要大人一聲令下,他們都會誓死追尋大人的。”
聽到下屬的話,楊子騫驚訝不已,看下屬說話的神情就好像一直在等著這個機會?
“也就是說,你暗地裏已經做好這種準備了嗎?楊超!!”
“是的,屬下認為大人終有一天會無法再忍受寮王的暴政,所以為了迎接這一天的來臨,屬下已做好一切的準備,隻等大人開口,如果大人覺得屬下這麽做有罪,屬下甘願受罰!”
楊超所做的無疑是叛亂行為,被知道隻有死路一條,不但會陷楊子騫與不仁不義,更會成為世人眼中不仁不義之徒,可楊超所做的一切都是為楊子騫著想的,此等覺悟,楊子騫又怎能怪罪或懲罰於他?
“罷了,這或許就是天意吧,如今用人之際,而我更不能少了你,今後就算被世人說成不義都讓我一個人來承受吧,楊超,你從小跟在我身邊,就連進了朝廷你也是如此,可我從未把你當成下人或下屬來看,你凡事總會先替我設身處地的著想,你的苦心我又怎麽會不知道呢?你是我最信賴的人,我甚至在想,有些時候若不是你在我身邊,我要如何走下來,如今我終於確定了,沒有你就沒有現在的我,這之後的路也許會很辛苦,你願意繼續留在我身邊嗎?”
“是!屬下定當誓死追尋大人!”
楊超是楊子騫的父親從外麵撿迴來的,名字也是他給的,之後就一直作為跟班常伴楊子騫的左右,與他一起讀書、習武,楊子騫之父從未將楊超當成外人,甚至將他當成自己的兒子看待,在他臨死的時候將楊子騫托付給他;楊超自知自己是名孤兒,高攀不起身為官宦子弟的楊子騫,為了報答楊老太爺的養育之恩,他早已下定決心將誓死追隨楊子騫的左右;楊子騫也從未將楊超當成外人或下人,有什麽、吃什麽都是一起的,他從不嫌棄楊超是父親撿迴來的孤兒,正因如此,他們彼此了解對方,楊超總是作為一個恪守本分從不做越舉行為,就好像作為影子般伴隨在他的左右;在楊子騫入朝為官時,楊超也憑借自己的能力爭得一席之地,但他和為朝廷效力的楊子騫不同,他之所以為官完全是因為保護楊子騫,他們兩人的牽絆,早已勝過主仆……
“想不到我楊家世世代代都為朝廷效力,如今到了我這一代卻不得不做出舍棄的選擇,九泉之下的列祖列宗們一定不會原諒我吧?而且做出叛逆之行的我也會受到懲罰吧?”
“就算如此,屬下也會與大人一起接受懲罰。”
“…話就到這裏吧,已經沒有時間了,楊超,聚集所有能夠聚集到的人,我們要為捍衛寮國百姓而戰了。”
“遵命,大人!”
戰火已經點燃,一場內鬥即將上演,與當初趙國不同的是,這些起義軍們都是被迫的,在瘟疫的威脅下、在被君主的舍棄下,他們已經走投無路,為了生存,他們隻能戰鬥,為了戰鬥,他們將要背負永世的叛亂罪名!
因為瘟疫而喪命、因為瘟疫而恐慌、因為瘟疫而失去家人和親人、因為瘟疫而被拋棄、因為瘟疫而被迫戰鬥
許多事並很可能不是天意、而是人為,生死或許都由天定,但能夠不顧生死而一心想要挽救更多人,和不顧他人生死隻想到自保,無情的災難前總是非常容易看穿一個人的心;與樊國君主的不畏生死也要救更多百姓相比,寮國君主貪生怕死而不顧其他百姓生死才是真正導致國家滅亡的原因。
事實證明,最可怕的不是災情、而是人心,瘟疫固然可怕,但隻要有人支持,人們還是會有活下去的希望;可是,沒有嚐試直接放棄,甚至是將感染卻還未死的人燒死,這種冷酷和殘暴令人心變冷,人心冷暖,有多少人不是死在瘟疫而是死在這種冷酷上?
正文 第五十六章:疫情(5)
書香屋 更新時間:2011-7-15 9:24:24 本章字數:2643
周國王宮禦書房
“都不樂觀啊,照這種情況,寮國很快就會毀滅了。”
“沒錯,皇上,能夠了解到這點,看來皇上你也已經恢複了呢。”
周丞與張仁正在探討政事,對周丞恢複往日的冷靜,張仁表示欣慰。
“真是抱歉啊,給丞相添麻煩了。”
“你能夠理解就好,現在也不晚,比起茵茵的事,你現在更應該注重國事才對。”
“…我知道。”
嘴上說是知道,可表情張仁又怎麽看不出周丞依然心係著茵茵?
“他們已經到了濰城了,從單將軍那裏最後一次得到情報後你好像就心緒不寧?能告訴我願意嗎?”
周丞一怔,這種話能告訴張仁嗎?
“…算了,如果你想讓我知道的話早讓我知道了。”
對周丞的反應,張仁又不是看不出,既然不想說,他也不想強求。
“那就先把單將軍的事放到一邊,說說你接下來該怎麽做吧?對於疫情的蔓延。”
“…隻好另派人去調查了。”
“另派人嗎?”
言下之意,周丞本來是想派單臻的,中途因為茵茵的事而不得不取消原定計劃,看來速度會減慢。
“這場疫情涉及範圍太大,所以我猜想會不會是認為,既是人為的話,原因又是什麽?瘟疫的根源又是什麽?尤其是疫情涉及的那些國家和地方,我實在看不出什麽所以,有太多的問題需要弄明白了。”
“哦,所以才會派單將軍去嗎?我倒覺得,與其派單臻,還不如派個更有用的人,比方說能夠找到疫情根源的——”
張仁故意拖長話題,似乎不想表明,不過,光是這樣,周丞就已經明白張仁所指的是誰,他又何曾不這麽想呢?能讓他有此煩惱的,不用說也是跟茵茵有關,既然事關茵茵,那麽這個人不用猜疑就知道是薛寒了;那些受到瘟疫侵擾的國家也有著眾多名醫,但都找不到病源,所以,身邊除了薛寒,周丞想不出還會有誰有這個能力,王冶的話可以不提。
“茵茵的情況已經穩定了,更何況有靖王在她身邊,為了茵茵靖王一定會找最好的大夫,沒必要將薛寒也留在她身邊,這樣太浪費他的才能了。”
如果不是茵茵的話,周丞也知道這麽做的確是浪費,可偏偏對象就是茵茵,周丞當然會想到要把最好的留在她的身邊,以確保她得到最完善的保護。
“丞相!”
“在!”
“等一切結束以後,我會取茵茵的。”
“…是!”
聽完周丞的話後,張仁思慮片刻後才迴答,結束一切,所謂的一切到底是多少,張仁可能十分清楚,之所以會讓他點頭的不是這個,而是周丞的覺悟,作為國君的覺悟,若本分的完成了君王的義務,張仁也就沒必要再從旁幹涉或阻攔,還有就是明天和以後的事都是未知的,到時候會如何張仁不敢妄加猜測,茵茵的事最終也會有結果,隻是這個結果是否能夠如周丞所願,張仁就不確定了。
“我想知道,那時候丞相會站在哪一邊?”
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周丞早就知道,就算如此,他還是想要聽張仁親口說出來,他的話其中含義甚廣,若對方不是張仁的話,周丞也不會用這種既簡單又意味深長的話來發問,至於其中的意味深長,不用說,周丞指的就是趙子恆和周延……
“我當然隻會站在茵茵所選擇的這一邊。”
張仁的迴答就和自己所想象的那般,聽到後周丞也沒有什麽表示,這也是理所當然的,茵茵最終的選擇隻有一個,到底會是誰周丞不介意,令他在意的事他的這份心意究竟是否能夠傳達到。
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得不到迴應。
片刻過後
“…那麽,丞相覺得出了薛寒和單臻之外,能夠擔當此次任務的人有誰?”
周丞收起對茵茵的那份用心,將話題轉迴原點,麵對君王該去處理的事繼續進行討論。
“以臣之見,為慎重起見,臣推薦郭達和史文弘!”
聽張仁所提及到的兩人,周丞隻能打從心裏的感到欽佩,雖然一直都隻張仁的能力,但還是會偶爾像這樣被他的話折震撼,他所提及到的兩個人一文一武,是朝廷年輕一代首屈一指的人物,郭達乃禦林軍校尉,是年輕武官中最被看好的,也是不久將來會統領禦林軍和成為將軍的人才;史文弘則有朝廷第一才子著稱,他年紀雖輕,見識卻甚廣,與一般的官員相比、甚至比一些資深的官員也要見多識廣,以他的才學,已具備成為日後丞相之能;無論如何,兩人都是朝廷的風雲人物。
“還有,為了填補薛寒的空缺,臣建議讓宋禦醫隨同。”
張仁的話再次令周丞為之一怔,他所提到的宋禦醫也和之前的兩人一樣,都是年青一代的人才,年紀輕輕已是聚集國內一流醫師團隊禦醫團中數一數二的人物了。
正文 第五十六章:疫情(6)
書香屋 更新時間:2011-7-15 9:24:24 本章字數:2734
“…丞相為何會選這三人?他們都很年輕不是嗎?”
說到這裏,周丞很想知道張仁的想法是否與自己一致,對他來說,比起得到天下人的認可也不及得到張仁的認同。
“就是因為年輕才選他們,他們都是經驗太少了,如果希望他們能在今後有更大的發揮,這是必須的,難道皇上不這麽認為嗎?”
到底還是被張仁看穿了,周丞隻能點了點頭,若是其他人的話,周丞當然就不會這麽容易點頭了,他對張仁每次都能直接切入問題重點感到十分欽佩,尤其是他那臨危不亂的機智與見解,周丞隻能說張仁不愧是當代舉世聞名的賢臣之一。
“對於任何事,丞相好像總能分析徹底呢,好像什麽都知道,如果我有丞相的見識和才學,是否會更成熟呢?”
“這一天遲早會到來的,我之所以比皇上你看的更遠、知道的更多,完全隻是因為比皇上多活了些年,以皇上現在的能力而言早已超出我當年,所以隻要累計經驗,皇上自然就會看的更遠、知道的更多,就好像學問是學無止盡的,如何使國家更加繁榮,這都要看今後皇上的治理,不要給自己太多的壓力,以皇上現在為國家所做的來說已經夠了,凡事都不能太急,做什麽也都需要過程,皇上隻要本著必須要經曆的過程向前邁進就好。”
“我知道了。”
聽張仁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自周丞繼位以來,能在國事上治理的條條有序,張仁可說功不可沒,也許他有時候不會直接切入要點或傳授方法、告知答案,但隻要經過張仁的提點,周丞就會知道應該怎麽去處理,周丞知道以現在的自己而言,要真正治療好周國還嫌不夠成熟,不過因為張仁,他可以邊學習邊治理,以便日後能夠成為獨當一麵的國君。
……………………
趙國王宮演武場
眼前的演武場,有著眾多不應該出現在這個時代的設施和場所,在每一個設施和場所都有士兵在奮力的練習當中,從他們的動作看來似乎早已熟悉?沒錯,這些重重設施都是出自趙子恆之意,是在他的命令下建成的,也是在他的演示下,這些經過層層訓練的人才會這麽有序,趙子恆本人就站在場地一旁觀看著眼前士兵的訓練,這些都是他在警察學校時必修的課程,為了今後的戰鬥,他認為這麽做非常有必要,至少在與趙子曦的戰鬥中,這些人就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趙子恆的計劃能夠成功也都是因為這些經過特殊訓練士兵的功勞,與眾不同和特殊的訓練,讓這些士兵能夠突破各種困境,為了訓練這些人趙子恆也花費不少功夫,模擬訓練和實戰訓練均有實施,麵對即將到來的戰爭,趙子恆認為加強訓練和讓更多的人有這種經驗將會帶來意想不到的結果……
“皇上!”
聚精會神於士兵訓練的趙子恆,並未因王冶的到來而動搖。
“新提拔的士兵好像已經逐漸熟悉這種訓練了啊。”
看著眼前士兵嫻熟中又帶著少許生澀的動作,王冶笑到,迴想當初第一次看到這種訓練時,王冶卻是是吃了已經,甚至是他也都未曾想過還有這種訓練,乍看之下眼前的這些設施確實有點奇怪,不過訓練很到位,想到這裏,王冶不禁心中一顫,也總算明白為何趙子恆會屢戰屢勝,若趙軍們全掌握了眼前這種訓練,在實戰中必定會占有絕大的上風,無論是偷襲、潛入敵營或是正麵交鋒,這些經過訓練的士兵們都會隨著這種訓練而提高生存與實戰的技巧,尤其是在昨天看到趙子恆現場指揮的軍隊演戲訓練,王冶十分肯定,隻要趙子恆有心,天下必定成為囊中之物。
“好,訓練結束,休息一刻鍾!”
一名教官的聲音終止了一段訓練,王冶也迴過神來,結束訓練的教官朝著趙子恆走來,將手中記錄士兵訓練情況的數據交給他,將記錄數據交給趙子恆後就自覺退下了。
“有什麽事嗎?”
趙子恆邊看著手中士兵訓練的數據,邊問,王冶不可能沒事就來找他的,剛剛隻是專注士兵訓練情況沒有理會罷了,反正也知道快結束了,隻好讓王冶多等下。
“關於之前趙將軍交托給我的東西,我已經分析完了。”
聽到王冶的話後,趙子恆的手微怔,放下手中資料,看向王冶……
“結果呢?”
“果然…不是真正瘟疫。”
“果然嗎?”
對這個‘果然’,趙子恆和王冶似乎有著相同的看法,若是瘟疫不可能頻繁發生,而且還是多國一起,王冶所提到的‘東西’指的就是病疫成份,是前不久趙子胤的副官武曜從剛到【壽城】特殊商隊那裏得到情報後一路探索之下找到的,趙子胤和武曜都覺得事有蹊蹺,時候王冶和趙子恆同迴來的時候,趙子胤就將得到的病疫成份交給了王冶,因為趙子胤相信王冶的醫術,隻是他也不會想到偶然間得到的東西會牽連到天下的存亡……
“醫治的方法呢?”
“已經配製完成。”
“哼,不愧是你。”
“那麽皇上打算什麽時候動身呢?”
聽到下屬的話,楊子騫驚訝不已,看下屬說話的神情就好像一直在等著這個機會?
“也就是說,你暗地裏已經做好這種準備了嗎?楊超!!”
“是的,屬下認為大人終有一天會無法再忍受寮王的暴政,所以為了迎接這一天的來臨,屬下已做好一切的準備,隻等大人開口,如果大人覺得屬下這麽做有罪,屬下甘願受罰!”
楊超所做的無疑是叛亂行為,被知道隻有死路一條,不但會陷楊子騫與不仁不義,更會成為世人眼中不仁不義之徒,可楊超所做的一切都是為楊子騫著想的,此等覺悟,楊子騫又怎能怪罪或懲罰於他?
“罷了,這或許就是天意吧,如今用人之際,而我更不能少了你,今後就算被世人說成不義都讓我一個人來承受吧,楊超,你從小跟在我身邊,就連進了朝廷你也是如此,可我從未把你當成下人或下屬來看,你凡事總會先替我設身處地的著想,你的苦心我又怎麽會不知道呢?你是我最信賴的人,我甚至在想,有些時候若不是你在我身邊,我要如何走下來,如今我終於確定了,沒有你就沒有現在的我,這之後的路也許會很辛苦,你願意繼續留在我身邊嗎?”
“是!屬下定當誓死追尋大人!”
楊超是楊子騫的父親從外麵撿迴來的,名字也是他給的,之後就一直作為跟班常伴楊子騫的左右,與他一起讀書、習武,楊子騫之父從未將楊超當成外人,甚至將他當成自己的兒子看待,在他臨死的時候將楊子騫托付給他;楊超自知自己是名孤兒,高攀不起身為官宦子弟的楊子騫,為了報答楊老太爺的養育之恩,他早已下定決心將誓死追隨楊子騫的左右;楊子騫也從未將楊超當成外人或下人,有什麽、吃什麽都是一起的,他從不嫌棄楊超是父親撿迴來的孤兒,正因如此,他們彼此了解對方,楊超總是作為一個恪守本分從不做越舉行為,就好像作為影子般伴隨在他的左右;在楊子騫入朝為官時,楊超也憑借自己的能力爭得一席之地,但他和為朝廷效力的楊子騫不同,他之所以為官完全是因為保護楊子騫,他們兩人的牽絆,早已勝過主仆……
“想不到我楊家世世代代都為朝廷效力,如今到了我這一代卻不得不做出舍棄的選擇,九泉之下的列祖列宗們一定不會原諒我吧?而且做出叛逆之行的我也會受到懲罰吧?”
“就算如此,屬下也會與大人一起接受懲罰。”
“…話就到這裏吧,已經沒有時間了,楊超,聚集所有能夠聚集到的人,我們要為捍衛寮國百姓而戰了。”
“遵命,大人!”
戰火已經點燃,一場內鬥即將上演,與當初趙國不同的是,這些起義軍們都是被迫的,在瘟疫的威脅下、在被君主的舍棄下,他們已經走投無路,為了生存,他們隻能戰鬥,為了戰鬥,他們將要背負永世的叛亂罪名!
因為瘟疫而喪命、因為瘟疫而恐慌、因為瘟疫而失去家人和親人、因為瘟疫而被拋棄、因為瘟疫而被迫戰鬥
許多事並很可能不是天意、而是人為,生死或許都由天定,但能夠不顧生死而一心想要挽救更多人,和不顧他人生死隻想到自保,無情的災難前總是非常容易看穿一個人的心;與樊國君主的不畏生死也要救更多百姓相比,寮國君主貪生怕死而不顧其他百姓生死才是真正導致國家滅亡的原因。
事實證明,最可怕的不是災情、而是人心,瘟疫固然可怕,但隻要有人支持,人們還是會有活下去的希望;可是,沒有嚐試直接放棄,甚至是將感染卻還未死的人燒死,這種冷酷和殘暴令人心變冷,人心冷暖,有多少人不是死在瘟疫而是死在這種冷酷上?
正文 第五十六章:疫情(5)
書香屋 更新時間:2011-7-15 9:24:24 本章字數:2643
周國王宮禦書房
“都不樂觀啊,照這種情況,寮國很快就會毀滅了。”
“沒錯,皇上,能夠了解到這點,看來皇上你也已經恢複了呢。”
周丞與張仁正在探討政事,對周丞恢複往日的冷靜,張仁表示欣慰。
“真是抱歉啊,給丞相添麻煩了。”
“你能夠理解就好,現在也不晚,比起茵茵的事,你現在更應該注重國事才對。”
“…我知道。”
嘴上說是知道,可表情張仁又怎麽看不出周丞依然心係著茵茵?
“他們已經到了濰城了,從單將軍那裏最後一次得到情報後你好像就心緒不寧?能告訴我願意嗎?”
周丞一怔,這種話能告訴張仁嗎?
“…算了,如果你想讓我知道的話早讓我知道了。”
對周丞的反應,張仁又不是看不出,既然不想說,他也不想強求。
“那就先把單將軍的事放到一邊,說說你接下來該怎麽做吧?對於疫情的蔓延。”
“…隻好另派人去調查了。”
“另派人嗎?”
言下之意,周丞本來是想派單臻的,中途因為茵茵的事而不得不取消原定計劃,看來速度會減慢。
“這場疫情涉及範圍太大,所以我猜想會不會是認為,既是人為的話,原因又是什麽?瘟疫的根源又是什麽?尤其是疫情涉及的那些國家和地方,我實在看不出什麽所以,有太多的問題需要弄明白了。”
“哦,所以才會派單將軍去嗎?我倒覺得,與其派單臻,還不如派個更有用的人,比方說能夠找到疫情根源的——”
張仁故意拖長話題,似乎不想表明,不過,光是這樣,周丞就已經明白張仁所指的是誰,他又何曾不這麽想呢?能讓他有此煩惱的,不用說也是跟茵茵有關,既然事關茵茵,那麽這個人不用猜疑就知道是薛寒了;那些受到瘟疫侵擾的國家也有著眾多名醫,但都找不到病源,所以,身邊除了薛寒,周丞想不出還會有誰有這個能力,王冶的話可以不提。
“茵茵的情況已經穩定了,更何況有靖王在她身邊,為了茵茵靖王一定會找最好的大夫,沒必要將薛寒也留在她身邊,這樣太浪費他的才能了。”
如果不是茵茵的話,周丞也知道這麽做的確是浪費,可偏偏對象就是茵茵,周丞當然會想到要把最好的留在她的身邊,以確保她得到最完善的保護。
“丞相!”
“在!”
“等一切結束以後,我會取茵茵的。”
“…是!”
聽完周丞的話後,張仁思慮片刻後才迴答,結束一切,所謂的一切到底是多少,張仁可能十分清楚,之所以會讓他點頭的不是這個,而是周丞的覺悟,作為國君的覺悟,若本分的完成了君王的義務,張仁也就沒必要再從旁幹涉或阻攔,還有就是明天和以後的事都是未知的,到時候會如何張仁不敢妄加猜測,茵茵的事最終也會有結果,隻是這個結果是否能夠如周丞所願,張仁就不確定了。
“我想知道,那時候丞相會站在哪一邊?”
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周丞早就知道,就算如此,他還是想要聽張仁親口說出來,他的話其中含義甚廣,若對方不是張仁的話,周丞也不會用這種既簡單又意味深長的話來發問,至於其中的意味深長,不用說,周丞指的就是趙子恆和周延……
“我當然隻會站在茵茵所選擇的這一邊。”
張仁的迴答就和自己所想象的那般,聽到後周丞也沒有什麽表示,這也是理所當然的,茵茵最終的選擇隻有一個,到底會是誰周丞不介意,令他在意的事他的這份心意究竟是否能夠傳達到。
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得不到迴應。
片刻過後
“…那麽,丞相覺得出了薛寒和單臻之外,能夠擔當此次任務的人有誰?”
周丞收起對茵茵的那份用心,將話題轉迴原點,麵對君王該去處理的事繼續進行討論。
“以臣之見,為慎重起見,臣推薦郭達和史文弘!”
聽張仁所提及到的兩人,周丞隻能打從心裏的感到欽佩,雖然一直都隻張仁的能力,但還是會偶爾像這樣被他的話折震撼,他所提及到的兩個人一文一武,是朝廷年輕一代首屈一指的人物,郭達乃禦林軍校尉,是年輕武官中最被看好的,也是不久將來會統領禦林軍和成為將軍的人才;史文弘則有朝廷第一才子著稱,他年紀雖輕,見識卻甚廣,與一般的官員相比、甚至比一些資深的官員也要見多識廣,以他的才學,已具備成為日後丞相之能;無論如何,兩人都是朝廷的風雲人物。
“還有,為了填補薛寒的空缺,臣建議讓宋禦醫隨同。”
張仁的話再次令周丞為之一怔,他所提到的宋禦醫也和之前的兩人一樣,都是年青一代的人才,年紀輕輕已是聚集國內一流醫師團隊禦醫團中數一數二的人物了。
正文 第五十六章:疫情(6)
書香屋 更新時間:2011-7-15 9:24:24 本章字數:2734
“…丞相為何會選這三人?他們都很年輕不是嗎?”
說到這裏,周丞很想知道張仁的想法是否與自己一致,對他來說,比起得到天下人的認可也不及得到張仁的認同。
“就是因為年輕才選他們,他們都是經驗太少了,如果希望他們能在今後有更大的發揮,這是必須的,難道皇上不這麽認為嗎?”
到底還是被張仁看穿了,周丞隻能點了點頭,若是其他人的話,周丞當然就不會這麽容易點頭了,他對張仁每次都能直接切入問題重點感到十分欽佩,尤其是他那臨危不亂的機智與見解,周丞隻能說張仁不愧是當代舉世聞名的賢臣之一。
“對於任何事,丞相好像總能分析徹底呢,好像什麽都知道,如果我有丞相的見識和才學,是否會更成熟呢?”
“這一天遲早會到來的,我之所以比皇上你看的更遠、知道的更多,完全隻是因為比皇上多活了些年,以皇上現在的能力而言早已超出我當年,所以隻要累計經驗,皇上自然就會看的更遠、知道的更多,就好像學問是學無止盡的,如何使國家更加繁榮,這都要看今後皇上的治理,不要給自己太多的壓力,以皇上現在為國家所做的來說已經夠了,凡事都不能太急,做什麽也都需要過程,皇上隻要本著必須要經曆的過程向前邁進就好。”
“我知道了。”
聽張仁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自周丞繼位以來,能在國事上治理的條條有序,張仁可說功不可沒,也許他有時候不會直接切入要點或傳授方法、告知答案,但隻要經過張仁的提點,周丞就會知道應該怎麽去處理,周丞知道以現在的自己而言,要真正治療好周國還嫌不夠成熟,不過因為張仁,他可以邊學習邊治理,以便日後能夠成為獨當一麵的國君。
……………………
趙國王宮演武場
眼前的演武場,有著眾多不應該出現在這個時代的設施和場所,在每一個設施和場所都有士兵在奮力的練習當中,從他們的動作看來似乎早已熟悉?沒錯,這些重重設施都是出自趙子恆之意,是在他的命令下建成的,也是在他的演示下,這些經過層層訓練的人才會這麽有序,趙子恆本人就站在場地一旁觀看著眼前士兵的訓練,這些都是他在警察學校時必修的課程,為了今後的戰鬥,他認為這麽做非常有必要,至少在與趙子曦的戰鬥中,這些人就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趙子恆的計劃能夠成功也都是因為這些經過特殊訓練士兵的功勞,與眾不同和特殊的訓練,讓這些士兵能夠突破各種困境,為了訓練這些人趙子恆也花費不少功夫,模擬訓練和實戰訓練均有實施,麵對即將到來的戰爭,趙子恆認為加強訓練和讓更多的人有這種經驗將會帶來意想不到的結果……
“皇上!”
聚精會神於士兵訓練的趙子恆,並未因王冶的到來而動搖。
“新提拔的士兵好像已經逐漸熟悉這種訓練了啊。”
看著眼前士兵嫻熟中又帶著少許生澀的動作,王冶笑到,迴想當初第一次看到這種訓練時,王冶卻是是吃了已經,甚至是他也都未曾想過還有這種訓練,乍看之下眼前的這些設施確實有點奇怪,不過訓練很到位,想到這裏,王冶不禁心中一顫,也總算明白為何趙子恆會屢戰屢勝,若趙軍們全掌握了眼前這種訓練,在實戰中必定會占有絕大的上風,無論是偷襲、潛入敵營或是正麵交鋒,這些經過訓練的士兵們都會隨著這種訓練而提高生存與實戰的技巧,尤其是在昨天看到趙子恆現場指揮的軍隊演戲訓練,王冶十分肯定,隻要趙子恆有心,天下必定成為囊中之物。
“好,訓練結束,休息一刻鍾!”
一名教官的聲音終止了一段訓練,王冶也迴過神來,結束訓練的教官朝著趙子恆走來,將手中記錄士兵訓練情況的數據交給他,將記錄數據交給趙子恆後就自覺退下了。
“有什麽事嗎?”
趙子恆邊看著手中士兵訓練的數據,邊問,王冶不可能沒事就來找他的,剛剛隻是專注士兵訓練情況沒有理會罷了,反正也知道快結束了,隻好讓王冶多等下。
“關於之前趙將軍交托給我的東西,我已經分析完了。”
聽到王冶的話後,趙子恆的手微怔,放下手中資料,看向王冶……
“結果呢?”
“果然…不是真正瘟疫。”
“果然嗎?”
對這個‘果然’,趙子恆和王冶似乎有著相同的看法,若是瘟疫不可能頻繁發生,而且還是多國一起,王冶所提到的‘東西’指的就是病疫成份,是前不久趙子胤的副官武曜從剛到【壽城】特殊商隊那裏得到情報後一路探索之下找到的,趙子胤和武曜都覺得事有蹊蹺,時候王冶和趙子恆同迴來的時候,趙子胤就將得到的病疫成份交給了王冶,因為趙子胤相信王冶的醫術,隻是他也不會想到偶然間得到的東西會牽連到天下的存亡……
“醫治的方法呢?”
“已經配製完成。”
“哼,不愧是你。”
“那麽皇上打算什麽時候動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