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小罐子是裝什麽的,怎麽如此精巧?”


    紫禁城乾清宮裏,隆慶皇帝朱載坖坐在禦座上,身體左搖右晃的,仔細端詳著禦書案上擺放的一個青花小瓷罐。


    瓷罐有多小?


    不到巴掌大小,但是做成罐子的樣式,也無怪隆慶皇帝不知道這東西用來裝什麽的。


    仔細觀察半晌,看了眼麵前奴顏婢膝的陳洪,隆慶皇帝伸手把小瓷罐拿到手裏,輕輕搖了搖,似乎裏麵還真的裝了東西。


    扒開小巧的罐子蓋,一股從未聞過的香味從罐子口飄出。


    隆慶皇帝看了眼陳洪,見他沒有絲毫動作,知道這股味道是沒有危害的,於是把瓷罐放到鼻下輕輕嗅了一下。


    “裏麵是什麽,怎麽有如此古怪的香味。”


    隆慶皇帝把蓋子重新蓋上,不過卻把小瓷罐握在手裏沒有放迴去。


    看差不多了,陳洪舔著臉笑道:“迴稟皇爺,這東西叫士拿乎,是福建月港進貢上來的。”


    “士拿乎?這是什麽東西?”


    隆慶皇帝奇道。


    “據月港鎮守太監傳來的消息說,這東西是那些紅毛鬼隨身帶的,想要的時候就倒出一點,用鼻子嗅嗅,讓人有心曠神怡之感,還可以提神醒腦。”


    陳洪諂笑著說道。


    “月港?夷人的東西呀。”


    隆慶皇帝知道了,這東西是個舶來品,不過這個罐子可不像是夷人製作的。


    “皇爺,這罐子不是夷人的,乃是我大明製作。”


    陳洪又是笑道,“不過是夷人定製的,鎮守看他們把煙粉倒入這個罐子封口覺得奇怪,所以就討要了一些試了試,卻是很是新奇。


    按那夷人所說,可以按照使用人的喜好,調出其他味道,比如放入麝香、煙草、薄荷、龍涎香,都是可以的。”


    “這是什麽味兒?”


    隆慶皇帝聽到香味還可以調,不過想想就明白了,無非就是把喜歡的東西放在裏麵。


    剛才他也透過打開的罐口看到了,瓷罐裏裝的就是一些粉末,也就明白是怎麽迴事了。


    “隻是煙草味,並未調入其他東西。”


    在兩人一問一答間,這個小瓷罐裏的東西,隆慶皇帝總算搞明白是做什麽的了。


    如果魏廣德在這裏,雖然或許第一眼不會知道這是個什麽東西,可隻要演示一下使用,就應該一下子能猜出來,這不就是後世的鼻煙壺嗎?


    隻不過這個時候,還沒有像乾隆那會兒,用各種珍貴材料製作鼻煙壺,還隻是用中國最經典的材料瓷器來製作。


    中國鼻煙壺,作為精美的工藝品,采用瓷、銅、象牙、玉石、瑪瑙、琥珀等材質,運用青花、五彩、雕瓷、套料、巧作、內畫等技法,汲取了域內外多種工藝的優點,被雅好者視為珍貴文玩,在海內外皆享有盛譽。


    在世界上,中國素有「煙壺之鄉」的稱譽,其中鼻煙壺以其精巧卓絕的製作技術,被稱為「集多種工藝之大成於一身的袖珍藝術品」。


    鼻煙壺為盛裝鼻煙之容器,鼻煙係一種煙草製品,原為西洋之物,明朝隆慶年間自歐洲商人傳入中國,加工轉化後成為粉末狀藥材,吸聞之後不但具有明目避疫的功效,吸聞鼻煙在各階層更是蔚為風尚,且迅速地融入了中國的藝術風格,發展出匠心獨運的各式鼻煙壺,在清代美學工藝上大放異彩,成為清代藝術的重要標誌之一。


    有這東西出現,估計魏廣德也很樂意嚐試一下。


    畢竟在後世,雖然也有鼻煙銷售,可是人們嗜用鼻煙的習慣幾近絕跡。


    至於為什麽不用了,原因當然有很多,比如因為是直接通過鼻腔吸入身體,所以會對鼻腔的黏膜造成刺激和傷害,所以很多影視劇裏展現吸食鼻煙的時候,使用人往往會在之後打個噴嚏。


    而對於身體不是那麽敏感的人,就需要做鼻腔清理。


    好吧,就是用棉棍在鼻子裏清理,對許多人來說反而更加難以接受。


    後世的研究還認為,吸鼻煙會增加鼻咽癌、鼻竇癌等癌症的患病風險,而作為替代品的香煙雖然也是對身體有危害,可使用方便,也更加便宜,自然就取代了鼻煙的地位。


    見識過了,也就不會有興趣,可正因為沒嚐試過,所以更會感興趣。


    不過當下雖然鼻煙已經傳入國內,但也隻是在福建月港周圍流傳,而京城皇宮就是除此以外的獨一份。


    魏廣德當然是不知道的,因為這個時候他還在京郊大營裏觀看大閱禮。


    陳洪是禦用監掌印太監,收到下麵人進貢的東西也是覺得新奇,試了試覺得還可以,所以就獻寶似的送到了隆慶皇帝麵前。


    “你讓人各種味兒都調製一批出來,朕再看看,另外後宮.還是算了。”


    隆慶皇帝本來想著好東西是不是給後宮也享用,不過想到這個東西是夷人用的,到底好不好,有沒有什麽危害也說不定,於是就打消了這個念頭。


    隆慶皇帝雖然沒有見過夷人,可是也看過奏報,聽見過的人提到過,這些西藩之人頭發和大明是大不相同,除了顏色接近的棕褐色,還有人是紅色和黃色的,外貌特征差異巨大。


    他可擔心夷人的東西用多了,後宮中人也變成那個鬼樣子。


    “老奴遵旨,迴去就叫匠人用心調製。”


    陳洪笑著答道。


    “現在京營那邊應該已經在操演了吧。”


    隆慶皇帝忽然又沒頭沒腦的的說了句話,讓陳洪心裏一動。


    “皇爺,要不要老奴派個宮人裏過去。”


    陳洪說道這裏,不由得湊前兩步說道:“皇爺,老奴覺得吧,最好還是每年都從宮裏派人去京營視閱,免得那些大臣欺瞞陛下。


    宮裏的人,老奴是敢拍胸脯保證,都是向著皇爺的,看到什麽迴來都會一五一十的詳細稟報,絕不會有半分虛假。”


    隆慶皇帝看了眼陳洪,隻是笑笑。


    他知道陳洪這麽說的目的,他其實也知道,不過上次魏廣德奏疏的理由也很充分,每三年皇帝大閱京營,自然就不需要太監去一直盯著。


    自己能夠親眼看到,難道還不信嗎?


    他其實更期待一個月後的大閱,京營會給自己一個什麽麵貌。


    拱衛京師的部隊,現在墮落成什麽樣子了,他是一清二楚,他很期待魏廣德、譚綸和戚繼光能給他一份什麽答卷。


    所以在此以前,他都不會再考慮這事兒。


    太監想攬權,他知道是為什麽,不過就現在他不覺得有這個必要。


    隻有他想要的時候,才會考慮讓他們去做。


    “選宮女的事兒,順天府進行的怎麽樣?”


    隆慶皇帝沒接這個話茬,而是又轉到其他去了。


    “聽說大致已經定下,過些天秀女就會陸陸續續抵京。”


    陳洪依舊是諂笑著說道:“還是內閣和禮部辦事不力,本來去年就該辦成的事兒,生生拖延到現在還沒辦好。


    記得去年說起的時候,徐閣老還說會囑咐禮部做好準備,一旦時機合適就馬上進行。


    內閣高閣老走了後,徐閣老又走了,現在的內閣辦事兒是越來越拖拉了。”


    “李春芳本就是綿軟的性子,陳逸甫也差不多,沒個擔當,也就是張叔大和魏善貸還能出主意做個決斷。”


    隆慶皇帝沉默片刻後才說道,“殷正甫倒是能辦事兒,可就是有些衝動,隨機應變的能力又有些欠缺。”


    “若是高閣老還在內閣,當可調和陰陽,讓內閣不至於如此辦事。”


    陳洪偷眼瞧了眼隆慶皇帝,但見他麵無表情,於是心裏打定主意,今日就暫時說道這裏。


    欲速則不達,這是個水磨工夫的活兒,一下子就想激起皇帝召迴高拱,怕是會時而其反。


    伺候隆慶皇帝這麽久,陳洪也算是看出來了,隆慶皇帝並不是個做事主動的君主。


    能躺著就沒必要站著,朝政能拖得過去那就讓現在的這幫人繼續幹著,幹不動了才考慮換一批人。


    看來現在的皇帝,對內閣五人還比較滿意,並沒有重新召人的打算。


    還得等等,等朝廷出現大事兒,內閣猶豫不決之時,再在皇帝麵前提起高拱的名字,那樣效果或許更好。


    “你去司禮監催催,問問今日的奏疏,怎麽還沒有送過來。”


    就在這個時候,隆慶皇帝忽然開口吩咐道。


    “老奴這就去司禮監看看,老奴告退。”


    陳洪很識時務的請辭,退出乾清宮往司禮監而去,隻是隆慶皇帝起身,走到了大殿門口,看著他遠去的背影。


    陳洪的小心思,他當然聽出來了。


    高拱。


    這個名字快兩年沒人在他麵前提到了。


    可是想到那個做事嚴肅認真的人影,隆慶皇帝天然的有些不想去想。


    實在是高拱在他麵前讓他感覺到的壓力太大了。


    高拱對他好,他知道,可高拱的性格,有時候他也覺得難以接受。


    所以徐階離開後,隆慶皇帝並沒有馬上就考慮召迴高拱,因為當下的朝政運轉順暢,既然無事自然不需要召迴他。


    而另一個不召迴的原因,則是當下朝堂各方勢力還算平衡,能夠保證皇權的穩固。


    現在內閣名義上是李春芳,可實際上這是陳以勤和殷士譫、魏廣德三個人的小圈子在主事。


    到目前為止,他還沒有看出這個小圈子會威脅到皇權的地步,自然不需要召迴高拱進行打壓。


    更何況,他們要在朝堂上混的風生水起,還少不得他這個皇帝背書,提供支持。


    “算了,明日召見陳以勤和魏廣德他們,再詳細問問現在京營是個什麽樣子,可千萬別讓朕失望才是。”


    隆慶皇帝心裏想著,迴頭走迴禦座時,看到禦書案上的小瓷罐,不覺見獵心喜又拿到手裏把玩起來。


    “阿嚏.”


    隆慶皇帝皺皺鼻子,剛才想到陳洪所說士拿乎的用法,他就嚐試了下,倒出一點粉末用鼻子吸了吸,然後就連打兩個噴嚏。


    還好先前陳洪在麵前的時候沒有嚐試,否則就有失君威了。


    想是這麽想,不過隆慶皇帝這會兒也感覺到陳洪話裏提神醒腦是個什麽說法了,這會兒他感覺很不錯。


    陳以勤、魏廣德等一行人已經一起乘轎返迴城裏,不過成國公朱希忠並沒有隨行,說是要和戚繼光再商量一些事兒。


    魏廣德心裏大致猜出來,就是軍陣受閱的順序,楊博既然提出來了,自然要改改,確實不能讓大閱虎頭蛇尾。


    京營應該說被戚繼光調教的不錯,可其他軍陣就差了些,還得想想辦法,提高觀賞性。


    適用不適用並不重要,要的就是皇帝看得爽,大臣們也滿意,周邊藩國使臣還得受到足夠的震懾,大閱的目的才達成了。


    魏廣德估計,晚上戚繼光應該會跑自己家來問計,不過魏廣德其實也沒太多辦法。


    畢竟閱兵其實也就那樣,後世閱兵說白了就是步兵方隊邁著整齊的步伐接受檢閱,然後就是裝備方陣,大家關注的就是有什麽新式裝備亮相,然後就沒有了。


    這大明朝,又沒坦克大炮,也沒有二踢腳這些大殺器,就隻能在軍陣演練中想辦法。


    怎麽樣搞的更加盛大一些?


    魏廣德坐在轎子裏,滿腦子就在思考這個問題。


    想想後世,魏廣德忽然心裏一動,他想到一些法子,可是總覺得不靠譜。


    後世閱兵大家看什麽,當然是看大家夥,國之重器,魏廣德又開始想歪門邪道了。


    弄出更大更長的大炮出來嚇唬人,記得看哪部的時候知道倭國那邊把鳥銃叫炮,把小炮叫國崩。


    神機營的大炮,最大的就是大號將軍炮,不過用魏廣德的眼光看來,還是偏小了,至於裝備數量眾多的佛朗機炮,即便是大型佛郎機,個頭也就那樣。


    明末最有名的那個炮叫什麽來著?


    紅衣大炮還是紅夷大炮?


    讓工部趕工弄出十門來,就隨著神機營從大閱台下過一下,至於發炮就算了,陛下問起就說這炮發則威震數十裏,一炮靡費數裏,而且還在研發,安全性不高,所以就不在大閱禮上展示。


    魏廣德心裏有了定計,心下大定。


    讓工部那邊搞紅夷大炮,也算是給他們立項。


    肥水不流外人田,怎麽說朱衡都是自己老鄉,好處給自己人當然最好。


    而且在魏廣德的印象裏,大明朝後期好像主要就是自己製造紅夷大炮,這說明這項鑄炮技術也並不是很難。


    頭小屁股大,身管長,這就是魏廣德印象裏紅夷大炮的形象。


    “去工部。”


    敲了敲轎子裏吊著的小鑼,魏廣德對外麵吩咐道。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隆萬盛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平行空間來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平行空間來客並收藏隆萬盛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