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雁翎洞天
正文
第一迴 南山狩獵
安徽廬州知府鄧九孺,一代廉吏,兩袖清風,在他的治理之下,可以說百姓是安居樂業,到處都是歡聲笑語,家家夜可不閉戶。。。
這一日,鄧大人一陣心血來潮,聽聞南山多有野獸出沒,便喚來手下得力的幹將:張昭、馬魯、王仁、王義,四位班頭;且說這四位跟隨大人走南闖北,曆經風雨,真可以說是肝膽相照、生死與共。
鄧大人問道:聽聞南山最近多有野獸出沒,不知是否屬實?
張昭雙手抱腕當胸:大人,正是如此,莫非大人對這南山野獸頗有興趣?
鄧大人道:不錯,近日來我心血來潮,看到百姓生活富足,人人都有喜樂發自於心中,我甚是欣慰,然平日生活倒也索然無味,遂想改變一下生活方向,想去出遊打獵,不知爾等以為如何?
王仁一聽,便雙手鼓掌稱善:大人,屬下等人也在府中都呆煩了,也想換一種生活念想,您這麽一提,我們現在手腳都癢癢,好久也都沒有活動筋骨了。。。
王義迫不及待地打斷了王仁的話:那大人,我們何時動身?
鄧大人哈哈大笑:好,我們馬上動身!
於是,知府衙門裏迅速動了起來,牽馬的牽馬,準備打獵器械的準備打獵器械,大約下午兩點整理完畢,鄧大人飛身上馬,隻見他身披金絲戰甲,外罩大紅鬥篷,下身穿兜襠袞褲,足上穿著抓地虎的快靴,腰中懸劍,鳥翅環得勝鉤上掛著一杆“五鉤神飛亮銀槍”,背後背弓,雕壺插著雕翎箭,是威風凜凜。各位班頭也是各自懸刀佩劍,英姿颯爽。
鄧大人帶的人不多,除了四大班頭之外,還有八名精壯的親兵,四班頭左右相陪,八名親兵尾隨其後,隊伍出發。。。
南山位於廬州南部,據廬州城大約50裏,此處山嶺重疊,怪石恆生,山勢甚為險峻,多數木雜草,尤其是晚上,這裏猛獸常有出沒,白天還好,但是也有很多野獸出沒。
鄧大人一行人來到南山腳下,望著這崇山峻嶺,頗為感慨,他們沿著一條小路進了山,可是很奇怪,一路走來,沒有發現任何野獸,甚至連隻山雞也沒有看到,鄧大人不禁有些失望,四大班頭也是有些倦意,所以馬的速度就不知不覺的降了下來。。。正往前走著,突然起風了,由小變大,一陣惡風襲來,鄧大人有些吃驚,趕緊下了馬,幾個人將馬牽到了樹後,大家剛剛把馬拴好,其中有一個衛兵眼尖,往前麵一看,大聲驚唿:“大人,你看,有老虎!”,眾人順方向往前麵觀瞧,不看則可,一看都嚇得是魂不附體,隻見在前麵不遠處狂風暴雨一般跑來了一隻斑斕猛虎,俗話說野獸行風,山林之中有猛獸行動必有異常;這些馬匹一見到老虎四腿一軟便癱倒於地,此時老虎已經離隊伍不遠了,四位班頭這時也才醒過神來,趕緊拔出腰中佩刀向前護住大人,其實這四位你別看經曆的戰場無數,但是和猛獸打仗還是頭一次,四個人也是一陣的緊張,老虎看到人,心中高興,心想終於可以飽餐一頓,於是張開血盆大口,撲向狩獵隊伍。
鄧大人此時也是嚇得戰栗不安,書中代言:鄧九孺是一個文官,自從上任以後才和班頭們學習一些長拳短打的功夫,學了幾年,但是技藝卻身為普通,但是三、四個普通人還真是難以近身。他此時也拔出佩劍,嚴陣以待,準備時刻與野獸拚殺。。。
老虎,根本就不管你前麵有多少人,隻管向前來,將頭一搖大嘴一張直奔隊伍最前麵的兩個人,誰?張昭、馬魯兩位班頭;隻見它用前左爪直拍張昭的頭顱,右爪斜著打向馬魯的肩頭,如果真給擊中,這二人性命不保,兩個人見勢不好,張昭往旁邊一竄,縱身出去六尺多遠;馬魯往下使了一招打哈腰,老虎兩爪撲空,它甚是憤怒,看前麵還有一群人,於是放棄了張、馬兩位班頭,撲向王仁、王義,這二人一看,先下手為強,趕緊手持鋼刀,王仁以上是下力劈華山對準老虎的腦袋就是一刀,與此同時王義從右側來個攔腰所欲帶又叫橫掃千軍,刀橫著奔老虎的當胸便掃,速度甚快;老虎一個沒注意,王仁這把刀正好看在老虎腦袋上,隻聽見“哢吧”一聲,眾人閃目觀瞧,都以為定將那老虎劈為兩節,可這麽一看人們是大驚失色,原來由於王仁用力過猛,老虎皮糙肉厚,頭顱甚是堅硬,那把刀被斷兩節;與此同時王義的那把刀盡管結結實實地砍到老虎身上也沒有砍動,盡管如此,但是老虎也非常疼痛,張牙舞爪是直奔大人鄧九孺,此時的鄧大人也是嚇得抖作一團,不知如何是好。。。。。。
第二迴 陶源出世
正當老虎猖狂之際,此情此景卻被一人盡收眼底,再看他迅速取下背後的寶雕弓,抽出三支金翎箭,搭箭在弦,對準老虎的腦袋,“哢吧,哧”的一聲,箭離弓弦,從此人取弓搭箭到將箭發出,用現在的話說不超過三秒鍾,可見此人的身手之敏捷,動作之迅速。
隨著一聲弓弦響,眾人茫然之中定睛瞧看,老虎的身體已經飛出八尺開外,死於非命,再看,眾人不由得大吃一驚,隻見老虎身重三支箭,一支箭射中左眼,一支箭射中右眼,第三支箭射中更梗嗓咽喉,不差分毫;過了一會兒,大家這才迴過身來,向四處張望,不知這箭從何來;張昭眼尖:“大人,你們看!”眾人順著手指的方向望去,隻見在他們後麵不遠處站定一人!
此人身高七尺掛零,黃白鏡子,頭梳日月雙紮記,用婉線紮住頭發,兩根飄帶飄在胸前,穿白掛素,腰擠水火絲絛,足蹬薄底快靴,背背寶雕弓,箭壺內插著幾隻金翎箭,真是傲骨迎風,小夥兒長的漂亮,看上去也就是二十出頭,尤其是這雙眼睛炯炯有神,旁邊放著一個采藥的籃子,裏麵放著采集的一些草藥。。。
眾人看罷多時,趕緊向前,鄧九孺不愧為一代賢良,搶步起身來到這位漂亮小夥兒麵前,一抱拳:“今日多虧小英雄相助,如若不然,我等必成這老虎腹中之食,恩公請上,受我等一禮!”
那位公子見狀,趕忙上前相迎:“各位不必多禮,裏見不平,八大相助,此乃俠義道的本職,今有野獸行兇,即使喚作旁人,業不會袖手旁觀。”
鄧大人再次打量這位公子,言到:“不知恩公尊姓大名,仙鄉何處?”
公子言:“我的名姓不值一提,隻是今日到這南山中采藥,偶遇此事,各位不必記掛於心。”
鄧大人道:“公子此德,真是無以為報,若公子不肯留下名姓,這讓我等實在是。。。”
還沒等大人說完,周圍的人也說:是啊是啊,請恩公務必留下姓名,哪怕喝我們一杯薄酒,我們也是非常高興的。。。”
那公子思索了一會兒,言道:“好吧,既然如此,那我不便推辭,我乃廬州管轄安慶鎮下屬樅陽村的人士,姓陶名源,字洞天。。。”
還沒等公子說完,王仁詫異的說道:“什麽?您就是人稱‘三絕劍氣、氣吞山河’的陶源,陶大俠?!”
這位公子看了看王仁,“不錯,就是我”,鄧大人雖然不太了解江湖,什麽五宗十三派八十一門等等,但是一看眾人如此驚訝之意,也必知麵前這位公子非等閑之輩,於是再三請求,這才把陶源接到廬州知府衙門,一路攀談,陶源也才知道原來這位就是廉吏鄧九孺鄧大人,也甚是歡喜。
酒席宴前,二人交談甚歡,大人就問:“陶大俠,你現在就住在廬州城附近麽?”
陶:“大人,我其實一直都雲遊四海,廣交天下豪傑,偶路過南山南下小漁村,發現村子裏麵一些村民患了病,於是便在此停留幾日,每日上南山采藥,迴去給村民治病。”
大人:“哦?有這等事?不知那些村民所患何病?”
陶:“據我所查,那裏的村民都是中了毒了,此毒名喚‘一滴淚’,據說此毒江湖上也隻有下五門的才有,其無色無味,屬於慢性毒藥,開始時並無任何異樣,一般每月月初會感覺不適,而後每隔一個月就會發作一次,一次甚於一次,一年就會將人置於死地,一般的大夫是查不出來的。”
大人:“哦?一滴淚?那他們是因何中毒?”
陶:“據我調查得知,因為小漁村靠著碧水湖,村民都以打漁為生,自從上個月開始村裏的部分村民的這種不適症狀加重,才被我發現,後來檢查他們所打的魚,才知道是吃了魚之後的結果,後來再仔細的調查,發現這些患病的村民原來都吃了他們打撈上來的鱸魚,才至於此。”
大人:“這是為何?怎麽偏偏隻有吃了鱸魚的村民中毒呢?”
陶:“大人,這也是我感到奇怪的地方,不過現時還是給村民治病要緊,還沒有來得及繼續追查。”
大人:“嗯,好,這畢竟是在我廬州府管轄的範圍內出的事情,我也會派人調查,有什麽消息,我們可以互通有無。”
陶:“大人說的極是,我也正有此想法。”。。。
兩人又談到國家社稷、風土人情、理想抱負等等,一直談到深夜還未盡興,突然鄧大人站了起來,道:“陶大俠,不如你我義結金蘭如何?”,
此語一出,陶源心中一驚,隨後言道:“如若大人不嫌棄,小弟願意。”
“好!那我們現在就擺”於是兩人擺好所需之物,皆為兄弟,鄧九孺年長,稱哥哥,陶源稱弟弟,兩人便又親近了許多,更是無話不談了。。。
第三迴 陶源聽案
到了第二天,鄧大人再次宴請陶源,並問道:“賢弟下一步準備怎麽辦?”
陶源道:“從小漁村的村民中毒的情況看來,可能與這碧水湖有關,我今晚要夜探碧水湖,看看有沒有什麽發現。”
鄧大人問:“這碧水湖可是個兇險之地?”
陶:“碧水湖因其湖水都是綠色而得名,湖中心有一個島,名叫‘盤蛇嶺’,盤蛇嶺有五位寨主,甚是了得,不是等閑之輩呀。”
“那五位寨主是何許人?竟連賢弟也如此說?”
陶源略微思索了一會兒,言到:“大哥,他們也都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人物,聽我道來:總瞎大寨主,人送綽號‘八步登空草上飛’,名叫張宗武,手中一把三尖兩刃刀,藝壓群雄;二寨主,人送綽號‘三頭怪’,名叫李秉德,善打毒藥飛鏢;三寨主,人送綽號‘金錘將’,名叫趙明亮,力猛錘沉;四寨主,人送綽號‘賽活猴’,名叫鍾小巧,他也是寨中的軍師;五寨主,人送綽號‘小蝴蝶’,名叫歐陽華,這個人在江湖上口碑甚是不好。。。”
還沒有等陶源話說完,就聽府衙門前有人擊鼓,鄧大人趕緊問兩旁發生何事,不一會有人報說一個老者門前哭泣擊鼓,鄧大人不敢怠慢,立即升堂,陶源也隨著進入大堂,站在大人身後。。。
鄧大人驚堂木一拍,“將擊鼓之人待到堂上,”兩班衙役“威武”,
“帶擊鼓之人上堂。。。”
不一會兒,從堂下走上一人:身高五尺,看年歲大概有五十左右,頭發散亂,滿臉皺紋,稍微有點駝背,步履蹣跚。
老者來到堂上雙膝跪倒:“大人,小人前來報案”老者邊哭邊說,鄧大人趕緊站起身了,來到來這麵前,雙手相攙,
“老人家,起來說話,您有何冤情,向我講來,慢慢說,別著急,來人啊,給老人家看座。”
老者受寵若驚,一個報案的老頭,大人竟然如此,老者趕忙謝過大人,哆嗦著坐在椅子上,劉師爺給老者端來一杯水,老者喝完水,鄧大人就問:“老人家,有什麽事,慢慢講來。”
老者擦了擦眼淚:“大人容秉,小老兒家住城南小劉村,一家三口,我老伴還有一個年芳十九的女兒,我們一家人雖說生活並不富裕但是也還說得過去,可是前天晚上我們一起吃過飯之後,女兒迴到房中睡覺,我們老兩口也像平常一樣沒事了迴去休息,第二天早上就發現我女兒不見了,一開始我們也沒有感覺出什麽,可是等到晚上姑娘也沒有迴來,我們出去找個好一陣也沒有找到,問了所有的村民都說沒有看到我們家小蓮,後來我們來到小女的房間,看看有沒有什麽蛛絲馬跡,發現在小女的床上發現了一隻繡著紫蝴蝶的手帕,我們也沒有什麽辦法就隻好前來報官,大人,可得替小人我做主啊!”
老者又哭了起來,鄧大人緊鎖雙眉,一個好端端的女孩,一夜之間竟然不知所蹤,還真是奇怪,突然他想起了那隻手帕:“老人家,那手帕現在何處?”
“就在小人身上。”“快拿來我看!”
鄧大人接過手帕,仔細端詳,原來是一隻繡著紫蝴蝶的白絲手帕,可是翻來覆去的檢查也發現不了什麽端倪,
正在這時,站在大人身後的陶源走了過來:“大哥,讓小弟看看”,
陶源接過手帕仔細一看,不由得一驚,他雙眉皺了皺,說:“大哥,我看這手帕定是有些來曆,這讓我想起了碧水湖盤蛇嶺的五寨主歐陽華。”
“哦,卻是為何?”
桃源道:“這歐陽華在江湖上口碑甚是不好,聽說他經常到外麵采花盜柳,況且他的外號又叫小蝴蝶,所以我便想到了他。”
鄧大人道:“我們沒有確鑿的證據,也不能隨便下定論,不可貿然行事啊。”
陶源往前走了幾步:“大哥,反正我今晚也要去一趟盤蛇嶺,正好打探一下小蓮姑娘是不是被掠到寨中。”
“賢弟,你孤身一人前去,愚兄放心不下,還是帶些人一同前往。”
陶源一笑:“大哥不必多慮,小弟本身也習慣了獨來獨往,再說了,人多目標大,容易被發現,另外我一個人也方便。”
張昭湊過來了:“大人,您就放心吧,陶大俠武功高強,絕對沒有危險,即使有危險,他也能逢兇化吉的。”
鄧大人一聽,便也不說什麽了,迴過頭來對那位老者說:“老人家,您的案子我們收下了,我們馬上立案,您就在家中靜候我們的消息吧。”
老人謝過大人,有兩名官差把他送迴家暫且不說;
鄧大人和陶源來到後堂:“賢弟,此番前去,一定要多加小心,愚兄等你的好消息!”
第四迴 夜探盤蛇
到了晚上,陶源周身上下收拾得緊趁利落,一身夜行衣,手提一把寶劍(書中代言,此劍名曰:乾坤宇宙鋒,是曆代傳下的寶刃,千金斷玉,削鐵如泥),腰中帶著百寶囊,背後背著寶弓和金翎箭,一切就緒,陶源來到前廳,跟大哥告別,鄧大人拉著陶源的手:“賢弟,此番一去,真可是入了虎穴啊,一定要多加小心。。。”
陶源點頭,話也不必多說,告別了眾人,再看陶源來院中,飛身上房,三晃兩晃是蹤跡不見,張昭不禁感歎:“陶大俠好快的身法,有他去查,一定能夠水落石出。”
眾人聽信暫且不提,單說陶源,離開了知府衙門,趁著夜色,施展陸地飛騰法十二個字的跑字功,“哧哧哧哧哧”一會兒的功夫就來到了碧水湖畔,黑燈瞎火,沒有船怎麽能行?
陶源圍著湖邊向盤蛇嶺的後山繞,果然在後山方向的碧水湖蘆葦蕩裏發現個一隻船,船艙裏隱隱約約有燈光,陶源輕輕地來到船前,小聲地問:“船上有人麽?”
連問了三聲,從船艙中晃晃悠悠都出一個船家,朦朧間睜開睡眼,打了個哈欠:“您有事兒?”
“當然,船家,我要雇用你這隻船”,
川家看了看陶源:“你要去哪裏?”陶源答道:“去盤蛇嶺!”
船家馬上就沒有了困意,瞪大眼睛:“您要去盤蛇嶺?我隻是個打漁的,您可別拿小的性命開玩笑,那盤蛇嶺可是個好去處,我不能去,我也要建議您也別去,這麽晚了萬一出什麽事,可實在是不好玩兒。”
陶源問道:“你這船家,這麽晚還在湖邊不是做生意那是做什麽?我說雇傭你的船,你又不肯,這是何意?”
“這位公子,不瞞您說,小的今天打完漁,賣了個好價錢,迴到船艙小喝了幾杯酒,有點暈就睡著了,要不然我早就迴家了,這不是您剛把我叫醒麽,也不知道什麽事兒,如果是好事兒,小的我還能賺上一筆,可您說要去盤蛇嶺,那地方別說是您,官府這麽多年也沒有把它怎麽樣。”
陶源道:“船家,你看這是什麽?”
桃源一伸手,從懷裏掏出十兩銀子,您可聽好了,十兩啊,多大的數目啊,船家一看,馬上這臉上就露出笑容:“您這。。。這。。。都給我?”
正文
第一迴 南山狩獵
安徽廬州知府鄧九孺,一代廉吏,兩袖清風,在他的治理之下,可以說百姓是安居樂業,到處都是歡聲笑語,家家夜可不閉戶。。。
這一日,鄧大人一陣心血來潮,聽聞南山多有野獸出沒,便喚來手下得力的幹將:張昭、馬魯、王仁、王義,四位班頭;且說這四位跟隨大人走南闖北,曆經風雨,真可以說是肝膽相照、生死與共。
鄧大人問道:聽聞南山最近多有野獸出沒,不知是否屬實?
張昭雙手抱腕當胸:大人,正是如此,莫非大人對這南山野獸頗有興趣?
鄧大人道:不錯,近日來我心血來潮,看到百姓生活富足,人人都有喜樂發自於心中,我甚是欣慰,然平日生活倒也索然無味,遂想改變一下生活方向,想去出遊打獵,不知爾等以為如何?
王仁一聽,便雙手鼓掌稱善:大人,屬下等人也在府中都呆煩了,也想換一種生活念想,您這麽一提,我們現在手腳都癢癢,好久也都沒有活動筋骨了。。。
王義迫不及待地打斷了王仁的話:那大人,我們何時動身?
鄧大人哈哈大笑:好,我們馬上動身!
於是,知府衙門裏迅速動了起來,牽馬的牽馬,準備打獵器械的準備打獵器械,大約下午兩點整理完畢,鄧大人飛身上馬,隻見他身披金絲戰甲,外罩大紅鬥篷,下身穿兜襠袞褲,足上穿著抓地虎的快靴,腰中懸劍,鳥翅環得勝鉤上掛著一杆“五鉤神飛亮銀槍”,背後背弓,雕壺插著雕翎箭,是威風凜凜。各位班頭也是各自懸刀佩劍,英姿颯爽。
鄧大人帶的人不多,除了四大班頭之外,還有八名精壯的親兵,四班頭左右相陪,八名親兵尾隨其後,隊伍出發。。。
南山位於廬州南部,據廬州城大約50裏,此處山嶺重疊,怪石恆生,山勢甚為險峻,多數木雜草,尤其是晚上,這裏猛獸常有出沒,白天還好,但是也有很多野獸出沒。
鄧大人一行人來到南山腳下,望著這崇山峻嶺,頗為感慨,他們沿著一條小路進了山,可是很奇怪,一路走來,沒有發現任何野獸,甚至連隻山雞也沒有看到,鄧大人不禁有些失望,四大班頭也是有些倦意,所以馬的速度就不知不覺的降了下來。。。正往前走著,突然起風了,由小變大,一陣惡風襲來,鄧大人有些吃驚,趕緊下了馬,幾個人將馬牽到了樹後,大家剛剛把馬拴好,其中有一個衛兵眼尖,往前麵一看,大聲驚唿:“大人,你看,有老虎!”,眾人順方向往前麵觀瞧,不看則可,一看都嚇得是魂不附體,隻見在前麵不遠處狂風暴雨一般跑來了一隻斑斕猛虎,俗話說野獸行風,山林之中有猛獸行動必有異常;這些馬匹一見到老虎四腿一軟便癱倒於地,此時老虎已經離隊伍不遠了,四位班頭這時也才醒過神來,趕緊拔出腰中佩刀向前護住大人,其實這四位你別看經曆的戰場無數,但是和猛獸打仗還是頭一次,四個人也是一陣的緊張,老虎看到人,心中高興,心想終於可以飽餐一頓,於是張開血盆大口,撲向狩獵隊伍。
鄧大人此時也是嚇得戰栗不安,書中代言:鄧九孺是一個文官,自從上任以後才和班頭們學習一些長拳短打的功夫,學了幾年,但是技藝卻身為普通,但是三、四個普通人還真是難以近身。他此時也拔出佩劍,嚴陣以待,準備時刻與野獸拚殺。。。
老虎,根本就不管你前麵有多少人,隻管向前來,將頭一搖大嘴一張直奔隊伍最前麵的兩個人,誰?張昭、馬魯兩位班頭;隻見它用前左爪直拍張昭的頭顱,右爪斜著打向馬魯的肩頭,如果真給擊中,這二人性命不保,兩個人見勢不好,張昭往旁邊一竄,縱身出去六尺多遠;馬魯往下使了一招打哈腰,老虎兩爪撲空,它甚是憤怒,看前麵還有一群人,於是放棄了張、馬兩位班頭,撲向王仁、王義,這二人一看,先下手為強,趕緊手持鋼刀,王仁以上是下力劈華山對準老虎的腦袋就是一刀,與此同時王義從右側來個攔腰所欲帶又叫橫掃千軍,刀橫著奔老虎的當胸便掃,速度甚快;老虎一個沒注意,王仁這把刀正好看在老虎腦袋上,隻聽見“哢吧”一聲,眾人閃目觀瞧,都以為定將那老虎劈為兩節,可這麽一看人們是大驚失色,原來由於王仁用力過猛,老虎皮糙肉厚,頭顱甚是堅硬,那把刀被斷兩節;與此同時王義的那把刀盡管結結實實地砍到老虎身上也沒有砍動,盡管如此,但是老虎也非常疼痛,張牙舞爪是直奔大人鄧九孺,此時的鄧大人也是嚇得抖作一團,不知如何是好。。。。。。
第二迴 陶源出世
正當老虎猖狂之際,此情此景卻被一人盡收眼底,再看他迅速取下背後的寶雕弓,抽出三支金翎箭,搭箭在弦,對準老虎的腦袋,“哢吧,哧”的一聲,箭離弓弦,從此人取弓搭箭到將箭發出,用現在的話說不超過三秒鍾,可見此人的身手之敏捷,動作之迅速。
隨著一聲弓弦響,眾人茫然之中定睛瞧看,老虎的身體已經飛出八尺開外,死於非命,再看,眾人不由得大吃一驚,隻見老虎身重三支箭,一支箭射中左眼,一支箭射中右眼,第三支箭射中更梗嗓咽喉,不差分毫;過了一會兒,大家這才迴過身來,向四處張望,不知這箭從何來;張昭眼尖:“大人,你們看!”眾人順著手指的方向望去,隻見在他們後麵不遠處站定一人!
此人身高七尺掛零,黃白鏡子,頭梳日月雙紮記,用婉線紮住頭發,兩根飄帶飄在胸前,穿白掛素,腰擠水火絲絛,足蹬薄底快靴,背背寶雕弓,箭壺內插著幾隻金翎箭,真是傲骨迎風,小夥兒長的漂亮,看上去也就是二十出頭,尤其是這雙眼睛炯炯有神,旁邊放著一個采藥的籃子,裏麵放著采集的一些草藥。。。
眾人看罷多時,趕緊向前,鄧九孺不愧為一代賢良,搶步起身來到這位漂亮小夥兒麵前,一抱拳:“今日多虧小英雄相助,如若不然,我等必成這老虎腹中之食,恩公請上,受我等一禮!”
那位公子見狀,趕忙上前相迎:“各位不必多禮,裏見不平,八大相助,此乃俠義道的本職,今有野獸行兇,即使喚作旁人,業不會袖手旁觀。”
鄧大人再次打量這位公子,言到:“不知恩公尊姓大名,仙鄉何處?”
公子言:“我的名姓不值一提,隻是今日到這南山中采藥,偶遇此事,各位不必記掛於心。”
鄧大人道:“公子此德,真是無以為報,若公子不肯留下名姓,這讓我等實在是。。。”
還沒等大人說完,周圍的人也說:是啊是啊,請恩公務必留下姓名,哪怕喝我們一杯薄酒,我們也是非常高興的。。。”
那公子思索了一會兒,言道:“好吧,既然如此,那我不便推辭,我乃廬州管轄安慶鎮下屬樅陽村的人士,姓陶名源,字洞天。。。”
還沒等公子說完,王仁詫異的說道:“什麽?您就是人稱‘三絕劍氣、氣吞山河’的陶源,陶大俠?!”
這位公子看了看王仁,“不錯,就是我”,鄧大人雖然不太了解江湖,什麽五宗十三派八十一門等等,但是一看眾人如此驚訝之意,也必知麵前這位公子非等閑之輩,於是再三請求,這才把陶源接到廬州知府衙門,一路攀談,陶源也才知道原來這位就是廉吏鄧九孺鄧大人,也甚是歡喜。
酒席宴前,二人交談甚歡,大人就問:“陶大俠,你現在就住在廬州城附近麽?”
陶:“大人,我其實一直都雲遊四海,廣交天下豪傑,偶路過南山南下小漁村,發現村子裏麵一些村民患了病,於是便在此停留幾日,每日上南山采藥,迴去給村民治病。”
大人:“哦?有這等事?不知那些村民所患何病?”
陶:“據我所查,那裏的村民都是中了毒了,此毒名喚‘一滴淚’,據說此毒江湖上也隻有下五門的才有,其無色無味,屬於慢性毒藥,開始時並無任何異樣,一般每月月初會感覺不適,而後每隔一個月就會發作一次,一次甚於一次,一年就會將人置於死地,一般的大夫是查不出來的。”
大人:“哦?一滴淚?那他們是因何中毒?”
陶:“據我調查得知,因為小漁村靠著碧水湖,村民都以打漁為生,自從上個月開始村裏的部分村民的這種不適症狀加重,才被我發現,後來檢查他們所打的魚,才知道是吃了魚之後的結果,後來再仔細的調查,發現這些患病的村民原來都吃了他們打撈上來的鱸魚,才至於此。”
大人:“這是為何?怎麽偏偏隻有吃了鱸魚的村民中毒呢?”
陶:“大人,這也是我感到奇怪的地方,不過現時還是給村民治病要緊,還沒有來得及繼續追查。”
大人:“嗯,好,這畢竟是在我廬州府管轄的範圍內出的事情,我也會派人調查,有什麽消息,我們可以互通有無。”
陶:“大人說的極是,我也正有此想法。”。。。
兩人又談到國家社稷、風土人情、理想抱負等等,一直談到深夜還未盡興,突然鄧大人站了起來,道:“陶大俠,不如你我義結金蘭如何?”,
此語一出,陶源心中一驚,隨後言道:“如若大人不嫌棄,小弟願意。”
“好!那我們現在就擺”於是兩人擺好所需之物,皆為兄弟,鄧九孺年長,稱哥哥,陶源稱弟弟,兩人便又親近了許多,更是無話不談了。。。
第三迴 陶源聽案
到了第二天,鄧大人再次宴請陶源,並問道:“賢弟下一步準備怎麽辦?”
陶源道:“從小漁村的村民中毒的情況看來,可能與這碧水湖有關,我今晚要夜探碧水湖,看看有沒有什麽發現。”
鄧大人問:“這碧水湖可是個兇險之地?”
陶:“碧水湖因其湖水都是綠色而得名,湖中心有一個島,名叫‘盤蛇嶺’,盤蛇嶺有五位寨主,甚是了得,不是等閑之輩呀。”
“那五位寨主是何許人?竟連賢弟也如此說?”
陶源略微思索了一會兒,言到:“大哥,他們也都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人物,聽我道來:總瞎大寨主,人送綽號‘八步登空草上飛’,名叫張宗武,手中一把三尖兩刃刀,藝壓群雄;二寨主,人送綽號‘三頭怪’,名叫李秉德,善打毒藥飛鏢;三寨主,人送綽號‘金錘將’,名叫趙明亮,力猛錘沉;四寨主,人送綽號‘賽活猴’,名叫鍾小巧,他也是寨中的軍師;五寨主,人送綽號‘小蝴蝶’,名叫歐陽華,這個人在江湖上口碑甚是不好。。。”
還沒有等陶源話說完,就聽府衙門前有人擊鼓,鄧大人趕緊問兩旁發生何事,不一會有人報說一個老者門前哭泣擊鼓,鄧大人不敢怠慢,立即升堂,陶源也隨著進入大堂,站在大人身後。。。
鄧大人驚堂木一拍,“將擊鼓之人待到堂上,”兩班衙役“威武”,
“帶擊鼓之人上堂。。。”
不一會兒,從堂下走上一人:身高五尺,看年歲大概有五十左右,頭發散亂,滿臉皺紋,稍微有點駝背,步履蹣跚。
老者來到堂上雙膝跪倒:“大人,小人前來報案”老者邊哭邊說,鄧大人趕緊站起身了,來到來這麵前,雙手相攙,
“老人家,起來說話,您有何冤情,向我講來,慢慢說,別著急,來人啊,給老人家看座。”
老者受寵若驚,一個報案的老頭,大人竟然如此,老者趕忙謝過大人,哆嗦著坐在椅子上,劉師爺給老者端來一杯水,老者喝完水,鄧大人就問:“老人家,有什麽事,慢慢講來。”
老者擦了擦眼淚:“大人容秉,小老兒家住城南小劉村,一家三口,我老伴還有一個年芳十九的女兒,我們一家人雖說生活並不富裕但是也還說得過去,可是前天晚上我們一起吃過飯之後,女兒迴到房中睡覺,我們老兩口也像平常一樣沒事了迴去休息,第二天早上就發現我女兒不見了,一開始我們也沒有感覺出什麽,可是等到晚上姑娘也沒有迴來,我們出去找個好一陣也沒有找到,問了所有的村民都說沒有看到我們家小蓮,後來我們來到小女的房間,看看有沒有什麽蛛絲馬跡,發現在小女的床上發現了一隻繡著紫蝴蝶的手帕,我們也沒有什麽辦法就隻好前來報官,大人,可得替小人我做主啊!”
老者又哭了起來,鄧大人緊鎖雙眉,一個好端端的女孩,一夜之間竟然不知所蹤,還真是奇怪,突然他想起了那隻手帕:“老人家,那手帕現在何處?”
“就在小人身上。”“快拿來我看!”
鄧大人接過手帕,仔細端詳,原來是一隻繡著紫蝴蝶的白絲手帕,可是翻來覆去的檢查也發現不了什麽端倪,
正在這時,站在大人身後的陶源走了過來:“大哥,讓小弟看看”,
陶源接過手帕仔細一看,不由得一驚,他雙眉皺了皺,說:“大哥,我看這手帕定是有些來曆,這讓我想起了碧水湖盤蛇嶺的五寨主歐陽華。”
“哦,卻是為何?”
桃源道:“這歐陽華在江湖上口碑甚是不好,聽說他經常到外麵采花盜柳,況且他的外號又叫小蝴蝶,所以我便想到了他。”
鄧大人道:“我們沒有確鑿的證據,也不能隨便下定論,不可貿然行事啊。”
陶源往前走了幾步:“大哥,反正我今晚也要去一趟盤蛇嶺,正好打探一下小蓮姑娘是不是被掠到寨中。”
“賢弟,你孤身一人前去,愚兄放心不下,還是帶些人一同前往。”
陶源一笑:“大哥不必多慮,小弟本身也習慣了獨來獨往,再說了,人多目標大,容易被發現,另外我一個人也方便。”
張昭湊過來了:“大人,您就放心吧,陶大俠武功高強,絕對沒有危險,即使有危險,他也能逢兇化吉的。”
鄧大人一聽,便也不說什麽了,迴過頭來對那位老者說:“老人家,您的案子我們收下了,我們馬上立案,您就在家中靜候我們的消息吧。”
老人謝過大人,有兩名官差把他送迴家暫且不說;
鄧大人和陶源來到後堂:“賢弟,此番前去,一定要多加小心,愚兄等你的好消息!”
第四迴 夜探盤蛇
到了晚上,陶源周身上下收拾得緊趁利落,一身夜行衣,手提一把寶劍(書中代言,此劍名曰:乾坤宇宙鋒,是曆代傳下的寶刃,千金斷玉,削鐵如泥),腰中帶著百寶囊,背後背著寶弓和金翎箭,一切就緒,陶源來到前廳,跟大哥告別,鄧大人拉著陶源的手:“賢弟,此番一去,真可是入了虎穴啊,一定要多加小心。。。”
陶源點頭,話也不必多說,告別了眾人,再看陶源來院中,飛身上房,三晃兩晃是蹤跡不見,張昭不禁感歎:“陶大俠好快的身法,有他去查,一定能夠水落石出。”
眾人聽信暫且不提,單說陶源,離開了知府衙門,趁著夜色,施展陸地飛騰法十二個字的跑字功,“哧哧哧哧哧”一會兒的功夫就來到了碧水湖畔,黑燈瞎火,沒有船怎麽能行?
陶源圍著湖邊向盤蛇嶺的後山繞,果然在後山方向的碧水湖蘆葦蕩裏發現個一隻船,船艙裏隱隱約約有燈光,陶源輕輕地來到船前,小聲地問:“船上有人麽?”
連問了三聲,從船艙中晃晃悠悠都出一個船家,朦朧間睜開睡眼,打了個哈欠:“您有事兒?”
“當然,船家,我要雇用你這隻船”,
川家看了看陶源:“你要去哪裏?”陶源答道:“去盤蛇嶺!”
船家馬上就沒有了困意,瞪大眼睛:“您要去盤蛇嶺?我隻是個打漁的,您可別拿小的性命開玩笑,那盤蛇嶺可是個好去處,我不能去,我也要建議您也別去,這麽晚了萬一出什麽事,可實在是不好玩兒。”
陶源問道:“你這船家,這麽晚還在湖邊不是做生意那是做什麽?我說雇傭你的船,你又不肯,這是何意?”
“這位公子,不瞞您說,小的今天打完漁,賣了個好價錢,迴到船艙小喝了幾杯酒,有點暈就睡著了,要不然我早就迴家了,這不是您剛把我叫醒麽,也不知道什麽事兒,如果是好事兒,小的我還能賺上一筆,可您說要去盤蛇嶺,那地方別說是您,官府這麽多年也沒有把它怎麽樣。”
陶源道:“船家,你看這是什麽?”
桃源一伸手,從懷裏掏出十兩銀子,您可聽好了,十兩啊,多大的數目啊,船家一看,馬上這臉上就露出笑容:“您這。。。這。。。都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