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起笑著說:“格萊姆閣下,我一直把你當朋友,你卻一直在和我說謊。德國國防軍是十萬人,但是這是十萬軍官而不是士兵。德國想要重新武裝起來也輕而易舉,高素質的兵源隻需要三個月到半年就可以訓練成合格的士兵。”


    格萊姆不再接話題了,直接說:“陳將軍,我馬上就將你的要求發給國內,我想他們會同意的。”


    第七十二章聚才


    2月22日歸心似箭的東北軍,馬上就要撤離東北了。現在除了留在東北繼續和日軍戰鬥的五萬多軍人外,就剩下沈陽附近的一萬多人沒有撤退了。這些天日本人一直很守規矩,他們不進攻陳起也懶得去轟炸他們的部隊。不過日本人的鐵路是一時半會兒別想修好了,陳起懶得講這些彈藥帶迴關內全都投到鬼子的鐵路上去了。


    日本人很默契的和張學良達成了協議,張學良不進攻第八師團日軍就不再進攻東北軍。陳起一出任關外東北軍總指揮,張學良馬上就派出第九旅接管了秦皇島第二師圍困日軍的任務。同時張學良將除東北軍以外的雜牌軍全都派到了長城一線駐防,讓撤到關內的東北軍接管了所有的大城市和要地的防務。


    當最後一列裝載滿車的東北軍將士的火車駛出車站時,整個關外已經沒有東北軍了。就連原本很活躍的義勇軍也銷聲匿跡了。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在死守城市時被日軍消滅了,剩下的義勇軍都藏進了深山老林舔舐傷口。


    孫立人和王鐵漢是最後的殿後部隊。他們一路上將能拆走的鐵軌全部都拆走,不能拆走的就全都炸掉。跟在後麵的日軍第六師團氣得牙癢癢,可就是沒辦法。一旦第六師團發起進攻,中國人馬上就會唿叫空中支援,到時候第六師團可能在坦克和飛機的打擊下損失慘重失去作戰能力。


    24日陳起的最後一支部隊已經完全撤迴關內了。所有的出關軍隊都垂頭喪氣丟盔棄甲,隻有陳起的部隊滿載而歸。陳起這次關外之戰收獲最大的就是這兩百多車廂的設備和近五六萬熟練工人。至於這些幾百公裏的鐵軌、大量的火車車頭和車廂隻是小收獲。


    陳起和東北軍撤走了,日本人馬上就趁勢占領了錦州一帶。日軍的第八師團也被張學良放出來了,他們現在就駐紮在錦州補充修正。日本人的策反工作做得十分得力,東北打這麽久近在咫尺的熱河湯玉麟卻連一粒糧食都沒有支援,更別說什麽士兵和武器彈藥了。


    陳起不願意和關內的這幫家夥多打交道,不過為了多招募一些人才隻能在北平多呆一些時間。陳起即將開始的許多研究離不開這些專家教授。雖然他可以通過小白製造出最完美的的機械,但是中國人想要真正站立起來還是要將這些知識學到自己腦子裏。


    陳起並沒有馬上采取行動,而是直接派人在北平各大高校門口設置一個征兵點。這就是陳起準備招收的第一批軍校學員,他們加上在軍中東北大學和馮庸大學等東北高校的二百餘名學生組成了陳起的第一屆新學員。陳起準備新軍校每半年招生一次,每次招生一千人。學員的要求必須具有初中以上文化學曆。


    陳起的征兵活動很快就取得了極大的成就,原本就對擁有裝甲坦克部隊很好奇的年輕人都瘋狂的報名參軍了。這迴陳起的部隊男女兵都招收,如果有一技之長的還可以馬上特招。陳起一直在家裏等著,他就是要將這人多招募一些到軍隊中去。因為德國已經同意了陳起的要求,德國人即將幫助陳起建立一所醫科大學和一所工科學校。陳起將這些大學生招收軍隊中。不能搞科研的就去軍官學校和醫科學校,能搞科研的就去工科學校。


    陳起的征兵行動馬上就讓北平各大學校的校長不安起來,因為每天都有學生離校參軍去了。他們如果再不行動,估計要不了多久學校有的班就要停課了。最後北平和天津幾大高校一致推舉北大和清華校長與陳起交涉,要求陳起停止這種征兵。


    蔣夢麟和梅貽琦兩人隻能相約拜訪陳起,其實陳起早就想拜訪他們。可是一想到自己是要去挖牆腳,就不好意思再直接上門了。這迴搞這麽大的事,主要是解決軍官緊缺和逼兩位校長就範。


    陳起會見清華北大兩校長是在林可勝醫生的陪同下進行的,林可勝最近已經被陳起的德國援建新式醫科大學給吸引住了。他決定就任醫科大學校長,為中國培養出更多的醫生和醫學人才。


    蔣夢麟看著陳起和林可勝兩人正在悠哉的品著茶,就氣不打一處來。林可勝還是他介紹到陳起那裏去的,可是現在他也不幫自己勸阻陳起。蔣夢麟哪裏知道,林可勝也和陳起一樣正心虛呢!他們二人都在北平和天津兩地高校教授的主意,畢竟學校是需要老師的。他們二人喝茶隻是為了掩飾自己的心裏不安。陳起的臉皮已經算是練出來了,他一見蔣夢麟就一忙放下茶碗起身迎接說:“蔣校長,歡迎光臨!我正準備到尊府去感謝你為我軍送去了那麽多醫生和護士了!”


    蔣夢麟沒好氣地說:“感謝可不敢當!隻要你不再在我們學校招兵就算是燒高香了!”


    陳起假裝問道:“蔣校長,你說我去你們學校招兵?這肯定是沒有的事。我實在平津地區招收新兵,可是我已經下令不得招收在校學生了!”


    蔣夢麟怒道:“學生自己退學了當然不算是在校生了!你開著坦克帶著士兵往學校旁邊一設征兵點,我們學校已經跑了五十多人他們全都退學去當兵了。”


    陳起苦惱地說:“蔣校長,這可不能怪我。現在中國哪裏還能放的下一張安靜的書桌!要是我還在讀書,我也會扔掉書本去參軍。”


    蔣夢麟反駁說:“他們都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你難道就讓他們去戰死疆場。他們如果能夠讀完大學,將來的作用勝過成千上萬的士兵。”


    陳起點頭說:“這個我知道,可是我們不能因此打擊學生的愛國熱情吧!你也不希望自己的學生全都變成一群不愛國的人吧?”


    蔣夢麟說道:“這都是你惹的禍,你自己負責解決。”


    陳起等的就是這句話,他慢慢說道:“蔣校長,你看這樣行不。我在包頭以軍隊的名義建一所高校,將這些新招收的學生全都送到軍校中完成他的學業。然後讓他們進入軍隊的研究室和工廠,你覺得怎麽樣?”


    蔣夢麟點頭說:“也隻能如此了!”


    陳起苦惱地說:“但是還學要蔣校長幫忙解決一個問題?”


    蔣夢麟問道:“什麽問題?”


    陳起說:“我怕蔣校長會舍不得這些東西,到時候會不同意。”


    蔣夢麟以為陳起要自己私人物品,他拍著胸脯說:“我蔣夢麟說話算話,你可以讓林可勝和梅貽琦作證!”


    旁邊的梅貽琦剛剛拉了一下蔣夢麟的袖子,結果蔣夢麟還沒有反應過來就已經把話說出口。陳起等的就是這句話,陳起說:“我想以幾位的品學兼優和德高望重,一定不會騙我這個當兵的吧!我就是希望能夠從北平和天津的高校裏招收個一兩百名教授和講師之類的老師去我們新組建的學校任教,我想蔣校長一定會幫我辦妥的吧?”


    蔣夢麟在也顧不得什麽為人師表了,他怒氣衝天的罵道:“你這個土匪,怎麽不去搶!開口就是一兩百個教授,你當是你家的大白菜呀!”


    這時一旁的梅貽琦開口說:“孟鄰兄,你太激動了!你從一開始就中了陳將軍的計了!”


    蔣夢麟一想馬上就反應過來了,他也不說話了隻是兩眼狠狠地盯著陳起。林可勝這時過來打圓場說:“你們也別吵了。我來介紹一下這位是清華的學長梅貽琦校長,這位就是救國軍的軍長陳起。你們可以好好的談一談。”


    梅貽琦拱手說:“久仰陳軍長大名,如雷貫耳!”


    陳起笑著說:“怎麽梅校長從美國留學迴來還把中國人的這套學的這麽全?什麽久仰大名,我看梅校長根本就沒有聽過吧?”


    梅貽琦有些不好意思,名字是聽過卻不是什麽大名。陳起的救國軍在從打山海關之後,國內的報紙幾乎全都是以東北軍某部稱唿。後來接受了南京的番號後,及直接成了英勇的國軍。真正知道救國軍的,隻是那些軍隊中人和救國軍的親朋好友。


    梅貽琦馬上就說:“我是中國人,當讓要學中國人的做派。怎麽陳將軍不是中國人嗎?”


    陳起急忙拱手說:“我知道你們都是大學問家,不用扣住我的一點小毛病就不放吧!其實我是實在沒辦法,才出此下策。我想請二位出麵將平津地區理工科和醫科知名的教授介紹到我們學校去任教,特別是你們兩位學校的化學、數學和物理係的教授。”


    蔣夢麟毫不猶豫的拒絕了,他直接說:“不行!”


    陳起也不生氣說:“二位聽我說完再決定。我已經從歐美各國訂購了大量的工業和科研設備,他們馬上就陸續迴國。這些工業設備和研究室設備將可以極大的提高我們軍事工業水平。讓我們可以擁有和日本人繼續對抗下去的本錢。現在我們可以暫時依靠歐美技術工程師,但是長久了對我國有什麽用呢?所以我需要航空動力學的專家去研製發動機;需要化學家去研製火藥和化學武器;需要醫學家去研製新藥………”


    第七十三章聚才(下)


    林可勝這時也過來說:“這迴陳起從德國和美國聘請了大約四到五十名教授和學者,工程師的人數就更多了達上千人。大時候大家可以互相交流,共同提高。最重要的是陳起從歐美購買迴了大量的圖書資料和科研設備,這些設備都是歐美最先進。”


    蔣夢麟和梅貽琦都不說話,隻是互相用眼神交流著。陳起繼續下猛藥說:“我隻所有沒有上門直接挖牆腳,主要是看在你們是德高望重的中國人。現在你們都知道要抗日,可是抗日不是停留在嘴巴上的。現在需要你們出力,你們卻開始畏縮不前了。看來你們真是一群百無一用的書生,隻是嘴皮子厲害。”


    蔣夢麟說:“你製造槍炮武器需要專家指導我們可以幫你,但是化學武器是不行。我想大多數化學專家都不會幫你們製造化學武器。”


    陳起鬆了口氣說:“蔣大爺!你真是老了。你問一下林博士,我們在前線是否受到日本人的毒氣攻擊?我們擁有化學武器並不是說我們一定要使用化學武器,當中日雙方都擁有了化學武器之後他就隻是一種擺設。因為雙方誰也不能承受對方毫無顧忌的大規模使用化學武器帶來的災難性後果,那麽這些武器隻能被儲存起來而不會用到實戰。就像兩個人打架,你拿著機槍,最少另一個人要一支步槍吧!如果另一個人空手,那麽悲劇就會產生。”


    林可勝說:“日本人在戰爭中的確是有了路易斯氣體和其他兩種化學氣體,如果不是有防毒麵具和一些特效藥隻怕死傷會很慘重。”


    梅貽琦直接問道:“你要建的大學肯定很大吧!你怎麽能保證學校的辦學經費和科研經費不缺呢?要知道南京政府很難撥出錢來支援學校建設的。”


    陳起直接說:“你可以問林教授,我已經決定將磺胺藥的專利收入全部投入到學校中。每年兩三千萬的收入夠這幾所學校開支吧!”


    蔣夢麟點頭說:“足足有餘!”


    林可勝沒好氣地說:“不是足足有餘,而是多了很多。他說的是美元,不是袁大頭。”


    梅貽琦和蔣夢麟在心裏暗罵不已,這簡直就是赤裸裸的在他們麵前炫耀。同時他們也深深感到了危機,今後北大清華的排名可能要危險了。


    陳起繼續說:“二位我們新建的學校辦學條件的確不錯。為了能建立一所好的大學,我可是將德國科隆大學和慕尼黑大學所有的教學器材和圖書都給運到中國來了。我不向學校安插一個私人,也不幹涉學校的任何事情。”


    梅貽琦和蔣夢麟同時大聲說:“什麽?你把德國的科隆大學和慕尼黑大學的圖書館搬到中國來了?德國人怎麽會同意你將這兩所學校搬到中國來呢?”


    陳起急忙解釋說:“是我說的太急了。那些書都是我按照兩所大學的圖書館收藏去全世界收羅到的,有些是在找不到就讓人人工抄寫的書。實驗室的設備都是德國最新的,這些東西馬上就能運到中國。”


    蔣夢麟說:“為什麽不在北平和天津建立學校工廠?”


    陳起說:“北平和天津我控製不了,到時候會有很多麻煩。而且這裏離日本人太近了,到時候可能就會被日本給破壞掉。”


    梅貽琦歎氣地說:“我們如果不同意,隻怕你會直接將想辦法將我們學校的教授挖走吧?”


    陳起點頭說:“我會很直接的去告訴他們,我們的需要勘察礦產要地質專家;我們修鐵路需要交通專家;我們建鋼鐵廠需要冶金專家……如果你們不怕吃苦,真的想為國家盡一份力量就來加入我們吧。別的不敢保證,將來最少你可以挺直腰杆告訴別人打敗日本人你是出過力的。我們對得起生我養我的祖國。”


    蔣夢麟說:“你就給我們留下一點教授吧!你這樣一弄,估計整個清華北大的理工教授有八成會被你拐走。”


    陳起想了想說:“你們可以將大學遷到包頭去,我們教學資源可以共享。”


    蔣夢麟搖頭說:“遷到包頭去改名叫包頭大學嗎?”


    陳起說:“這樣吧,讓所有的人兼任各大高校的教授。而且每個專家可以帶著學生一起加入到這些工程中。梁思成教授已經在包頭建立大學城了,估計今年三月初就能簡易校區建設。到時候學生就能去上課了,今年底所有的學生就能搬到新教學區上課。忘了告訴你們,我們的學校不收學費提供獎學金和助學貸款。學生可以在學校勤工儉學養活自己。”


    梅貽琦問道:“你準備招收多少人?”


    陳起想了想說:“這個由新上任的校長決定,我的意見是越多越好。我們不會在文科方麵和你們有太大的競爭,但是我相信理工方麵我們一定能夠成為中國的第一學府。”


    蔣夢麟問道:“誰是你們的新校長呀?”


    陳起抓了抓鼻尖說:“現在還沒確定,估計就是竺可楨教授或者是傅斯年教授。他們誰如果同意誰就來當大學校長。”


    蔣夢麟搖頭苦笑說:“如果他們兩人都同意呢?”


    陳起馬上就說:“那更好。反正德國援建四所大學,醫科大學已經交給林可勝博士了。軍校想請蔣百裏先生出任校長,工業大學和綜合大學剛好缺兩名校長。到時候三所大學和幾所高中每年往國外派遣五百名留學生,我想要不了多久我們就能成為一所知名大學。”


    梅貽琦苦笑地說:“你這幾乎將中國的頂尖人才一網打盡了,你這讓別的學校怎麽招生呀?”


    陳起說:“我會拿出兩百個名額麵向全國進行招生考試的。不過公費留學必須迴國報效祖國,我不想國內省吃儉用供出了一個白眼狼。”


    梅貽琦問道:“你和他們有聯係嗎?”


    陳起搖頭說:“我過一段時間就會去南京一趟,到時順便將他們帶迴來。”


    蔣夢麟沒好氣地說:“你難道準備綁架嗎?你讓他們來他們就一點要來嗎?”


    陳起無奈的說:“我又沒請他們來享受,是來為國受苦的。隻有他們還有一顆中國人的良心,一定會來的。再說了綁架也是也個不錯的選擇,到時候就說是蔣校長提供的方法。”


    梅貽琦說:“孟鄰兄和他們二人有舊,你讓他寫一封信應該沒問題。”


    陳起急忙問道:“你們誰和束星北以及王助二人熟悉,最好也給我寫封介紹信。這樣我不用擔心吃閉門羹了。”


    蔣夢麟說:“你找到了新建大學的校長,然後由校長出麵不就可以完成了嗎?”


    陳起點頭說:“是我太心急了!為了提高中國學校的教學水平,我每年會將一些必要的科研項目交給一些學校去研究。研究出來成果我會給學校大筆獎金,讓學校能夠快速發展。你們覺得這個主意怎麽樣?”


    蔣夢麟說:“這還算不錯,最起碼可以讓學校可以快速發展。”


    蔣夢麟剛準備告辭,突然想起來了自己的任務還沒有完成。他急忙問道:“你明天不會再跑到學校門口起招生吧?”


    陳起說:“怎麽迴呢?我就招些初中好高中生,最少將來他們可以培訓成合適的軍官。”


    陳起每天在學校大挖人才的時候,日本人也發狠了。日本人想早日結束戰爭,他們一次性的抽調第十一師團和第十四師團一起增援上海。日軍在上海的兵力增至九萬人、軍艦80艘、飛機300架,日軍戰鬥力驟增。


    當時中國守軍總兵力不足五萬人,裝備又差,而且經一月苦戰,傷亡比較嚴重,左側瀏河地區江防薄弱。白川義則汲取前三任指揮官正麵進攻失利的教訓,決定從側翼瀏河登陸,兩麵夾擊淞滬守軍。


    2月27日,白川大將日軍指揮第九師團師等部正麵進攻淞滬,以第3艦隊護送第十一師團駛入長江口,從瀏河口、楊林口、七丫口突然登陸,疾速包抄中國守軍後路。淞滬守軍腹背受敵,被迫退守嘉定、太倉一線。國民革命軍在江灣一帶抵抗日軍進攻至2月28日,由於日軍在太倉瀏河登陸,形成腹背受敵的局麵,於是被迫全線撤退。2月29日,日軍占領真如、南翔後宣布停戰。


    同時日本人中國軍隊撤出東北之後馬上就開始組建東北的偽政權——偽滿洲國,大量逃到大連和隱藏在民間的漢奸紛紛浮出水麵出任滿洲國的官員。前清廢帝溥儀出任偽滿政權執政,建年號“大同”。


    武藤信義雖然沒有消滅東北軍的主力部隊,但是他成功將東北地區的義勇軍由深山老林吸引到了城市。這也為日本人能夠快速平定東北地區的治安創造了條件,此後不到一年的時間裏東北義勇軍的主力部隊幾乎不是被全殲就是退到蘇聯暫避,隻有少量部隊退到了熱河和蒙古地區。還有不少人因為難以忍受這種艱苦地戰鬥投降當了漢奸,成為了日本人的走狗。


    七十四章訪傅


    陳起在北平呆了一個星期,既沒有去拜訪張學良也沒有去拜訪東北軍中將領。但是陳起依然按照以前的約定將東北軍需要的槍支和大炮全都交付給了東北軍。東北軍諸將卻在是否將包頭交給陳起的問題上再次發生過了爭執。以張作相為首的老成保守派認為陳起現在實力太大,再讓陳起有一塊地盤,不出幾年就沒人能製得住陳起了。於學忠等人認為大敵當前,如果和陳起發生衝突就會給日本人機會。而且陳起已經按照約定將所有的東西都給東北軍了,如果不履行承諾就是不義之舉。最後張學良拍板讓於學忠將任命書送給了陳起。


    3月5日陳起乘坐火車帶著十萬大軍直接去了包頭,陳起在半道下了火車去拜訪綏遠省主席傅作義。綏遠省現在已經被完全並入內蒙古自治區了,已經成為了一個曆史名詞。綏遠的省會在歸綏城就是現在的唿和浩特,在當時來說綏遠的經濟和文化還很落後,但是這裏卻是中國資源非常豐富的地區之一。


    傅作義的軍部和省政府就設在市中心的綏遠將軍府,陳起直接帶著警衛去拜訪傅作義。傅作義現在是綏遠省主席兼三十五軍軍長,三十五軍目前有三四萬人。武器裝備還算不錯的,就是缺少大炮。


    陳起一進屋就敬禮說:“見過傅作義將軍!”


    傅作義也不客氣說:“別客氣,坐吧。我知道你要來拜會我,所以我在歸綏城等了你好多天。”


    陳起說:“謝謝將軍派兵保護包頭的物資和人員,要是讓土匪給破壞了就可惜了。”


    傅作義說:“我是省主席,保境安民是我的本職工作。再說那些百姓都是關外同日軍血戰的弟兄的親屬,如果我們這些人連他們的親屬都保護不了就妄為軍人。”


    陳起說:“我替全軍兄弟謝謝將軍了!”


    傅作義搖頭說:“別謝我,我還有事情請教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二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冷漠的世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冷漠的世界並收藏我的二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