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做好準備!我們要進去了!”立夏大聲說道。
特警隊員們迅速做好了準備。
特警隊搭乘突擊車到達了村莊在外圍。
這個時候切不可開車進去了,村莊裏麵的路較為狹窄還是次要,因為就算是城市大馬路,如果是在進入對手已經布防嚴密的城市,車輛如果缺乏步兵的嚴密保護也一定是悲劇。
1995年元旦,俄軍地麵部隊對格羅茲尼城區展開猛攻。戰鬥伊始,為了迅速奪取城區要點,俄軍投入多支裝甲部隊,希望以進攻行動的規模和速度震懾敵人,迫使他們投降或逃亡。俄軍沒有讓步兵下車保護坦克和裝甲車,因為那樣會降低前進速度。
俄軍第131摩托化步兵旅和第81摩托化步兵團幾乎暢通無阻地穿過該城,並奪取了火車站。士兵們沉醉在輕而易舉的勝利之中,沒有注意到其他方向俄軍遭受的重創,他們在城中心空曠區域停下坦克和bmp-1戰車,四下探望。該旅其他部分在側麵街道上停車,作為預備隊。誰知這是車臣武裝有意製造的圈套,在收拾了其他方向的俄軍後,車臣武裝集中至火車站,並將第131旅和第81團包圍。他們先摧毀該旅停在側街的預備隊車輛,將其餘的戰車陷在狹窄的街道中,第131旅一字排開的坦克無法做出有效的反應,因為坦克主炮無法壓低至打擊地下室目標的位置,也無法仰升至打擊屋頂敵人的位置,且坦克每次開火後,其炮口火光立即招來從四麵八方發射的火箭彈圍攻,編號為“537”的t-72a坦克被7枚火箭彈擊中,車內彈藥發生殉爆,3名成員當場陣亡,編號為“531”的t-72a坦克則被敵人連續擊中6次,最後一次一發次口徑穿甲彈在100米距離內打進炮塔上方,巨大的衝擊波將車長指揮塔掀掉,車長當場陣亡,炮長a?斯塔希科被嚴重震傷,但僥幸因主炮炮尾擋住了紛飛的彈片,才讓他撿迴一條命……俄軍機動性的完全喪失,使車臣武裝可以從上下兩個方向使用rpg-7火箭筒和手雷摧毀俄軍的坦克縱隊。第131旅旅長伊萬?薩文上校拚命地唿叫增援,但卻毫無結果,而且原本和該旅在一起的第81團率先潰退,把第131旅的側翼完全暴露了。在以後的兩天裏,第131旅損失了26輛坦克中的20輛和120輛裝甲戰車中的102輛,1000多官兵中有800多人陣亡(其中包括第131旅旅長薩文本人),這幾乎是俄軍在第一次車臣戰爭中80%的車輛損失和60%的人員損失。
這是第一次車臣戰爭中,俄軍在格羅茲尼的悲慘遭遇的一個縮影。俄軍在當時嚴重缺乏巷戰的經驗,即使他們曾經打贏過包括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和柏林戰役在內的多場城市攻堅戰。但是,1995年的俄軍已經隻有紅軍的外表,卻沒有了紅軍的戰鬥力。那時的俄軍還停留在冷戰時期的戰術思維,還沉浸在鐵甲洪流的恢弘氣勢中。俄軍認為隻要提供過分進合擊的坦克裝甲縱隊迅速攻占城市的要點就可以奪取城市的勝利,他們認為簡單粗暴的坦克裝甲部隊這麽野蠻的橫衝直撞一番就可以直接嚇尿對手。其實,當時俄軍的訓練、紀律、後勤和裝備的完好率都遠低於蘇聯時代,作戰單位經常是臨時合成,有些營級單位的兵員竟然從5~7個不同連隊抽調,同一作戰單位的人員幾乎不認識,很多戰士參戰前僅受過基本的武器訓練,對城市巷戰一無所知。在後來的巷戰中,俄軍雖以坦克和步兵戰車為進攻主體,但裏麵卻沒有足夠的步兵,甚至少數乘車步兵也是一路在車上睡大覺,不願下車作戰。據說甚至因為擔心坦克上披掛的反應裝甲在狹窄的街道上爆炸會波及周圍的步兵,裝甲裏根本就沒有安裝鈍性炸藥。結果就是這樣的俄軍部隊按照上峰狂飆突進一般的部署,拿著1:100000比例地圖,背著明碼傳輸的無線電台,在對格羅茲尼的地下排汙管道、地鐵係統以及敵人可能設伏的街巷等信息知之甚少的情況下進入了格羅茲尼。結果就真的被對手嚇尿了。
這些經驗當然現在就非常的普及了,美軍在伊拉克打了快十年的巷戰,傷亡數字也不過六七萬,其中陣亡的數字也不過四千五百人左右。而俄軍兩天時間就死了一千多人,受傷的就更統計不過來了。美軍的傷亡就有不少是靠著俄軍的教訓減少的。
美軍在伊拉克就采取小分隊作戰,步戰車和坦克進行混編,步兵分隊掩護裝甲力量行動的戰術,一旦遇到敵軍據點,首先就是坦克轟擊,步兵和步戰車掩護周圍。如果小分隊陷入包圍或伏擊就第一時間建立陣地保存有生力量,通過強大的通訊能力唿叫空軍和陸航以及周圍的其他小分隊進行增援。並且美軍士兵接受了完整的巷戰訓練,甚至在街道上要如何的行走都是有一些技巧的,例如行動時要靠近建築物行走,這樣既可以監視住另外一側的建築物,另外也可以使自身出於靠近的建築物的高層的射擊盲區裏麵。這些技巧在伊拉克拯救了不少美軍士兵的生命。
昨天晚上迴去之後連夜研究過特種部隊的立夏雖然是臨時抱佛腳,但是臨陣磨槍不亮也光啊。立夏雖然還是沒明白特種作戰的精髓,但是起碼知道特種部隊的那些家夥都是幹得刀尖上舔血的事,他們的所有技能都是以殺敵為前提的。他們所有的技能都是為了在戰場上能夠更加高效的殺敵,起到四兩撥千斤的戰術作用,從而實現戰略或戰役級目標。至於說特種兵的殺人技術,立夏昨天晚上還見識過一次,確實太快、太狠了。所以立夏知道,特種部隊是比起雇傭兵和恐怖分子更加難以對付的對手,因為特種部隊是有著嚴明軍紀和嚴格的官階等級的職業軍人組成的部隊。這樣的部隊,在遇到挫折或者是在劣勢的狀態下,隻會更加的團結、有序,不會出現因為一些傷亡就導致混亂的情況出現。更何況這還是一直中國的特種部隊。
因為軍階不明,官兵不分,在遇到重大傷亡或者部隊因為種種原因而導致各單位失散的情況之後,部隊就變得群龍無首,並且無法確定誰是新的指揮官而導致混亂。這一點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我們也是吃了大虧的,失散士兵重新聚集起來的部隊甚至是靠年齡來推選指揮官,這樣組織起來的部隊是缺乏約束力的。對越自衛反擊戰之後,我們的部隊才重新恢複了軍銜製,就是因為在戰場上吃了虧,所以才醒悟了當初所謂的“我軍的軍銜製度,是照搬蘇聯和其他國家的。過去沒有這種製度,也一樣打勝仗。實踐證明,這種製度不符合我軍的優良傳統,它是一種資產階級法權,等級表麵化,助長了個人名位思想和等級觀念。不利於我軍的革命化建設,不利於同誌之間、上下級之間和軍民之間的團結。同時增加了各級黨委和政治機關不少繁瑣事務”這種論調是片麵的,錯誤的。軍銜製是軍隊正規化建設的必經之路,也是戰鬥力的根本保障。
而且立夏也相信,這支實際上是來做培訓,不是來欺負人的特種部隊是不會有所保留的。立夏相信戈聖潔他們會盡最大的可能教給她們最有用的東西。
這一點也是實在話,且不說什麽戈聖潔他們今天有所保留就是對明天出任務的特警隊員的生命安全不負責任之內的大道理,就說但凡能找到一條戈聖潔他們有所保留的理由不?
所以有這麽一番想法的特警隊是會非常的謹慎的。立夏很清楚,如果開車進去,恐怕連下車都來不及就全部讓特種部隊拿火箭筒給轟上天去了。就算是步兵掩護車輛打進去,到時候一打起來,車輛被打癱在本來就狹窄的路上更麻煩。
特警隊將車輛停在村外,車上的特警隊員用車上的榴彈發射器警戒,隨時準備增援。
但是特警隊剛剛一行動就吃了虧。立夏是能想到的都已經想到了,但是還是著了特種部隊的道兒。這也沒辦法,特種部隊多賊啊?那幹得就是做賊的活兒,能隨便就讓你進了賊窩?
從村口進村的突擊隊一進去就踩了雷報銷了一個人。
“所有小隊暫停行動!周圍有地雷,注意檢查。”立夏一下子就在無線電裏麵叫停了所有的突擊小組的行動。
這次立夏沒有親自進去,而是和林霄在村外的指揮車裏通過衛星地圖和每個特警隊員隨身攜帶的定位係統坐鎮指揮。
“葉仁,我有把握射殺她們的指揮官,動手不?”尹夢雅在無線電裏對葉仁說道。
“不著急,看看再說。”
葉仁這會兒很是悠閑地趴在地上,左手拿了塊昨天晚上買的牛肉幹在慢慢嚼,右手拿著望遠鏡懶洋洋地觀察特警的行動部署。
特警隊的幾個小組都停了下來,開始在村莊周圍尋找隱藏的地雷。
在排爆和搜爆方麵特警隊是訓練過的,所以這一點倒也不是很難。並且這些地雷就是給特警隊看的,就是告訴你們老子埋了很多雷,你們不要衝進來。
雖然立夏的決心是排雷,但是特警隊員們一檢查,發現這些特種部隊布置的詭雷實在是太巧妙了,都沒法拆。
特警隊員們迅速做好了準備。
特警隊搭乘突擊車到達了村莊在外圍。
這個時候切不可開車進去了,村莊裏麵的路較為狹窄還是次要,因為就算是城市大馬路,如果是在進入對手已經布防嚴密的城市,車輛如果缺乏步兵的嚴密保護也一定是悲劇。
1995年元旦,俄軍地麵部隊對格羅茲尼城區展開猛攻。戰鬥伊始,為了迅速奪取城區要點,俄軍投入多支裝甲部隊,希望以進攻行動的規模和速度震懾敵人,迫使他們投降或逃亡。俄軍沒有讓步兵下車保護坦克和裝甲車,因為那樣會降低前進速度。
俄軍第131摩托化步兵旅和第81摩托化步兵團幾乎暢通無阻地穿過該城,並奪取了火車站。士兵們沉醉在輕而易舉的勝利之中,沒有注意到其他方向俄軍遭受的重創,他們在城中心空曠區域停下坦克和bmp-1戰車,四下探望。該旅其他部分在側麵街道上停車,作為預備隊。誰知這是車臣武裝有意製造的圈套,在收拾了其他方向的俄軍後,車臣武裝集中至火車站,並將第131旅和第81團包圍。他們先摧毀該旅停在側街的預備隊車輛,將其餘的戰車陷在狹窄的街道中,第131旅一字排開的坦克無法做出有效的反應,因為坦克主炮無法壓低至打擊地下室目標的位置,也無法仰升至打擊屋頂敵人的位置,且坦克每次開火後,其炮口火光立即招來從四麵八方發射的火箭彈圍攻,編號為“537”的t-72a坦克被7枚火箭彈擊中,車內彈藥發生殉爆,3名成員當場陣亡,編號為“531”的t-72a坦克則被敵人連續擊中6次,最後一次一發次口徑穿甲彈在100米距離內打進炮塔上方,巨大的衝擊波將車長指揮塔掀掉,車長當場陣亡,炮長a?斯塔希科被嚴重震傷,但僥幸因主炮炮尾擋住了紛飛的彈片,才讓他撿迴一條命……俄軍機動性的完全喪失,使車臣武裝可以從上下兩個方向使用rpg-7火箭筒和手雷摧毀俄軍的坦克縱隊。第131旅旅長伊萬?薩文上校拚命地唿叫增援,但卻毫無結果,而且原本和該旅在一起的第81團率先潰退,把第131旅的側翼完全暴露了。在以後的兩天裏,第131旅損失了26輛坦克中的20輛和120輛裝甲戰車中的102輛,1000多官兵中有800多人陣亡(其中包括第131旅旅長薩文本人),這幾乎是俄軍在第一次車臣戰爭中80%的車輛損失和60%的人員損失。
這是第一次車臣戰爭中,俄軍在格羅茲尼的悲慘遭遇的一個縮影。俄軍在當時嚴重缺乏巷戰的經驗,即使他們曾經打贏過包括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和柏林戰役在內的多場城市攻堅戰。但是,1995年的俄軍已經隻有紅軍的外表,卻沒有了紅軍的戰鬥力。那時的俄軍還停留在冷戰時期的戰術思維,還沉浸在鐵甲洪流的恢弘氣勢中。俄軍認為隻要提供過分進合擊的坦克裝甲縱隊迅速攻占城市的要點就可以奪取城市的勝利,他們認為簡單粗暴的坦克裝甲部隊這麽野蠻的橫衝直撞一番就可以直接嚇尿對手。其實,當時俄軍的訓練、紀律、後勤和裝備的完好率都遠低於蘇聯時代,作戰單位經常是臨時合成,有些營級單位的兵員竟然從5~7個不同連隊抽調,同一作戰單位的人員幾乎不認識,很多戰士參戰前僅受過基本的武器訓練,對城市巷戰一無所知。在後來的巷戰中,俄軍雖以坦克和步兵戰車為進攻主體,但裏麵卻沒有足夠的步兵,甚至少數乘車步兵也是一路在車上睡大覺,不願下車作戰。據說甚至因為擔心坦克上披掛的反應裝甲在狹窄的街道上爆炸會波及周圍的步兵,裝甲裏根本就沒有安裝鈍性炸藥。結果就是這樣的俄軍部隊按照上峰狂飆突進一般的部署,拿著1:100000比例地圖,背著明碼傳輸的無線電台,在對格羅茲尼的地下排汙管道、地鐵係統以及敵人可能設伏的街巷等信息知之甚少的情況下進入了格羅茲尼。結果就真的被對手嚇尿了。
這些經驗當然現在就非常的普及了,美軍在伊拉克打了快十年的巷戰,傷亡數字也不過六七萬,其中陣亡的數字也不過四千五百人左右。而俄軍兩天時間就死了一千多人,受傷的就更統計不過來了。美軍的傷亡就有不少是靠著俄軍的教訓減少的。
美軍在伊拉克就采取小分隊作戰,步戰車和坦克進行混編,步兵分隊掩護裝甲力量行動的戰術,一旦遇到敵軍據點,首先就是坦克轟擊,步兵和步戰車掩護周圍。如果小分隊陷入包圍或伏擊就第一時間建立陣地保存有生力量,通過強大的通訊能力唿叫空軍和陸航以及周圍的其他小分隊進行增援。並且美軍士兵接受了完整的巷戰訓練,甚至在街道上要如何的行走都是有一些技巧的,例如行動時要靠近建築物行走,這樣既可以監視住另外一側的建築物,另外也可以使自身出於靠近的建築物的高層的射擊盲區裏麵。這些技巧在伊拉克拯救了不少美軍士兵的生命。
昨天晚上迴去之後連夜研究過特種部隊的立夏雖然是臨時抱佛腳,但是臨陣磨槍不亮也光啊。立夏雖然還是沒明白特種作戰的精髓,但是起碼知道特種部隊的那些家夥都是幹得刀尖上舔血的事,他們的所有技能都是以殺敵為前提的。他們所有的技能都是為了在戰場上能夠更加高效的殺敵,起到四兩撥千斤的戰術作用,從而實現戰略或戰役級目標。至於說特種兵的殺人技術,立夏昨天晚上還見識過一次,確實太快、太狠了。所以立夏知道,特種部隊是比起雇傭兵和恐怖分子更加難以對付的對手,因為特種部隊是有著嚴明軍紀和嚴格的官階等級的職業軍人組成的部隊。這樣的部隊,在遇到挫折或者是在劣勢的狀態下,隻會更加的團結、有序,不會出現因為一些傷亡就導致混亂的情況出現。更何況這還是一直中國的特種部隊。
因為軍階不明,官兵不分,在遇到重大傷亡或者部隊因為種種原因而導致各單位失散的情況之後,部隊就變得群龍無首,並且無法確定誰是新的指揮官而導致混亂。這一點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我們也是吃了大虧的,失散士兵重新聚集起來的部隊甚至是靠年齡來推選指揮官,這樣組織起來的部隊是缺乏約束力的。對越自衛反擊戰之後,我們的部隊才重新恢複了軍銜製,就是因為在戰場上吃了虧,所以才醒悟了當初所謂的“我軍的軍銜製度,是照搬蘇聯和其他國家的。過去沒有這種製度,也一樣打勝仗。實踐證明,這種製度不符合我軍的優良傳統,它是一種資產階級法權,等級表麵化,助長了個人名位思想和等級觀念。不利於我軍的革命化建設,不利於同誌之間、上下級之間和軍民之間的團結。同時增加了各級黨委和政治機關不少繁瑣事務”這種論調是片麵的,錯誤的。軍銜製是軍隊正規化建設的必經之路,也是戰鬥力的根本保障。
而且立夏也相信,這支實際上是來做培訓,不是來欺負人的特種部隊是不會有所保留的。立夏相信戈聖潔他們會盡最大的可能教給她們最有用的東西。
這一點也是實在話,且不說什麽戈聖潔他們今天有所保留就是對明天出任務的特警隊員的生命安全不負責任之內的大道理,就說但凡能找到一條戈聖潔他們有所保留的理由不?
所以有這麽一番想法的特警隊是會非常的謹慎的。立夏很清楚,如果開車進去,恐怕連下車都來不及就全部讓特種部隊拿火箭筒給轟上天去了。就算是步兵掩護車輛打進去,到時候一打起來,車輛被打癱在本來就狹窄的路上更麻煩。
特警隊將車輛停在村外,車上的特警隊員用車上的榴彈發射器警戒,隨時準備增援。
但是特警隊剛剛一行動就吃了虧。立夏是能想到的都已經想到了,但是還是著了特種部隊的道兒。這也沒辦法,特種部隊多賊啊?那幹得就是做賊的活兒,能隨便就讓你進了賊窩?
從村口進村的突擊隊一進去就踩了雷報銷了一個人。
“所有小隊暫停行動!周圍有地雷,注意檢查。”立夏一下子就在無線電裏麵叫停了所有的突擊小組的行動。
這次立夏沒有親自進去,而是和林霄在村外的指揮車裏通過衛星地圖和每個特警隊員隨身攜帶的定位係統坐鎮指揮。
“葉仁,我有把握射殺她們的指揮官,動手不?”尹夢雅在無線電裏對葉仁說道。
“不著急,看看再說。”
葉仁這會兒很是悠閑地趴在地上,左手拿了塊昨天晚上買的牛肉幹在慢慢嚼,右手拿著望遠鏡懶洋洋地觀察特警的行動部署。
特警隊的幾個小組都停了下來,開始在村莊周圍尋找隱藏的地雷。
在排爆和搜爆方麵特警隊是訓練過的,所以這一點倒也不是很難。並且這些地雷就是給特警隊看的,就是告訴你們老子埋了很多雷,你們不要衝進來。
雖然立夏的決心是排雷,但是特警隊員們一檢查,發現這些特種部隊布置的詭雷實在是太巧妙了,都沒法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