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黑進去了,正在迴傳畫麵。”x小組的一個黑客對李佳淩說道。
“把畫麵切換到大屏幕,再發給大隊長和戈聖潔、柳風。”李佳淩命令道。
這個時候,軍方的專機已經起飛前往烏塔堡空軍基地。
在飛機場,軍方的官員們都在進行著緊張的討論這次事件,以及策劃著特種部隊的行動。
此時,飛機上的軍官們都已經拿到了情報部門發過來的富士康工廠周邊環境的實景衛星地圖和等高線地形圖,最關鍵的是拿到了建築的設計圖並且已經完成了3d建模。
這樣的3d地圖不僅僅是一個立體的建築圖,而是衛星進行掃描之後的結果,裏麵已經標繪出了建築物內部的障礙物的情況。
“美軍的情報共享還沒有建立好嗎?”王朗問道。
“已經快了,我們正在協商。”一個軍區情報處的軍官說道。
“盡快協調,衛星的熱成像還沒有結果嗎?我們需要對任務情況進行評估。”王朝陽對這個那個軍官說道。
“是!”
這個時候,王朝陽的手機響了起來。王朝陽接起了電話,是李佳淩打過來的。
王朝陽聽了一下電話,馬上走到電腦前操作了一下,調出了一個視頻畫麵。
“把這個調到大屏幕。”王朝陽收起電話,對操縱電腦的士官說道。
士官在鍵盤上敲了幾下之後,將視頻畫麵調整到了大屏幕上。
“這是泰國特種部隊的現場錄像信號,現場直播了。”王朝陽說道。
或許會有一些讀者有這樣的疑問,在飛機上為何王朝陽還在使用電話。
在一般的常識裏,飛機上確實是不能使用發射電磁信號的電子設備。曾經也確實發生過飛機在起飛階段無線電通訊突然受到幹擾,收到了地麵上城市裏的出租車的信號的事情。
在成都,一架飛機剛剛從雙流國際機場離地升空,等待地麵塔台的下一步指令。本來無線電話筒裏傳來的聲音應當是“ca4107,高度3300米出走廊,金堂報告”,可現實並非這樣———飛行員在接聽指令時聽到的卻是:“晚上吃蹄花還是羊肉湯?”“指令”還伴有嚴重的雜音。
這樣的事情還不是一次發生了,飛行員們除了聽到“晚上吃蹄花還是羊肉湯”之外,還聽到過“下了班打麻將”、“機場有好多人等出租,趕緊來”、“你說去牛背山照相開個啥子車呢”、“可能還是要開個雙氣囊越野車靠譜些”、“就是,至少得是個四驅的”……
所以,最好大家還是不要隨便的私設電台,無線電波屬於國家資源,一切單位和個人需要使用無線電通訊時,都必須到當地的無線電管理委員會辦公室辦理相關使用執照,否則就是違法行為。
無線電通訊於航空飛行如地麵紅綠燈,一旦通訊不暢,極有可能發生撞機、起降事故造成機毀人亡的慘劇。
而說到手機造成的無線電幹擾,飛機上不準打電話的禁令始於1991年,其最大的原因是,要消滅手機信號對飛機跟地麵通訊的幹擾。手機的一個最基本技術特點就是“頻率複用”。手機上發出的信號不會永遠存在下去,信號在經過幾公裏後會衰減,如果有建築物,小山等障礙物的阻擋,這種衰減的速度會更快。頻率複用原理是指允許不同的運營商重複使用相同的頻率。
但是在飛機上手機打向地麵電話的信號幾乎不會遇到令其衰減的障礙,因此這種信號會非常的強,它能夠份輕鬆的抵達地麵,保持自己的頻率。但是,如果頻率屬於幾個不同的運營商,那麽很可能這個頻率中的其它信號將會受到幹擾。
在飛機上,使用中的這些電子裝置會幹擾飛機的通訊、導航、操縱係統,會幹擾飛機與地麵的無線信號聯係,尤其在飛機起飛下降時幹擾更大,即使隻造成很小角度的航向偏離,也可能導致機毀人亡的後果,是威脅飛行安全的“殺手”。以移動電話為例:移動電話不僅在撥打或接聽過程中會發射電磁波信號,在侍機狀態下也在不停地和地麵基站聯係,雖然每次發射信號的時間很短,但具有很強的連續性。飛機在平穩飛行時,距地麵6000米至12000米,此時手機根本接收不到信號,無法使用,在起飛和降落過程中,手機才有可能與地麵基站取得聯係,但此時幹擾導航係統產生的後果最為嚴重。
但是這都已經是過去式了,從技術的層麵來講,隻需要給飛機安裝一個“轉接設備”,打手機就可成為可能。
通過在客艙裝備特定的通訊係統,用戶的手機信號先傳送到飛機上的衛星基站那裏,然後基站會將這些信號傳送至地麵基站,繼而通過基站完成與地麵通訊設備之間的數據交換。在此過程中,旅客手機隻與飛機客艙內的專用網絡建立聯係,其發射能量很低,在飛機安全操作範圍內,也就不會對飛機與地麵的通訊信號造成幹擾。
雖然從經濟性的角度來說,除去遠程航班之外,一般航班還是沒有安裝這樣的設備。不過軍方的指揮機上基本上都已經安裝了這樣的設備,在今天這樣的情況中就很實用了。
……
大批的泰國特種兵包圍了廢棄的富士康工廠。幾輛裝甲車掩護著特種兵們進入了富士康工廠的大門。
夜色裏,富士康工廠高大的廠房顯得很詭異進入工廠大門,右側有一棟員工宿舍樓,二樓的位置上還有鋼管掛起來的一圈防跳樓的金屬網。
“搜一下!”特種部隊的指揮官揮了揮手說道。
在烏塔堡空軍基地的一個機庫裏,中國的八個特種兵和艾帶領的一隊特種兵一起在觀看李佳淩黑進泰國特種部隊的指揮係統之後竊取的泰國特種部隊行動的實時現場錄像。
現在的軍隊在進行軍事行動的時候為了能夠保存第一手的戰鬥資料,方便在行動結束之後對行動過程進行研究,一般都會給一線士兵配備一種便攜式攝像機,安裝在步槍或者是頭盔上,自動進行錄像。特種部隊、特警隊之類的單位是這種攝像機的大用戶之一,他們在作業時攜帶這種設備可以實時記錄現場情況,既可以作為證據資料留存,也可以供日後行動匯報或任務總結時參考。
像中國特種兵們一般就是使用的就是一種聯想集團開發的流行於戶外運動和極限運動領域的小型hd攝錄設備。當然,軍方使用的並不是一般的民用版。民用版和軍用版的安裝方式有所不同,主要的區別就在於連接座。民用版不適合裝在在武器上的“皮卡尼汀”導軌和頭盔側麵的“皮卡尼汀”導軌上的。
而聯想的這款攝錄設備推出專門給軍隊的版本就非常的適合,而且還開發了大量專門為武器和軍用頭盔定製的附件可供選用,所以特種部隊的采購才選擇了這一款。
這款攝像機的外向小巧,輕便,操作簡單,最大的攝錄角度可以達到170度,而且這款攝像機甚至都不需要專門的防水盒就可以實現非潛水用途防水。
隨著指揮官的命令下達,特種部隊的兩個小隊脫離了大部隊進入了員工宿舍樓進行搜索。
永遠都要保證自己的側翼安全,這絕對是真理。
其他的特種兵繼續在裝甲車的掩護下向著廠房推進。
廠房在左前方,特種兵們的左翼是開闊的草坪。
在指揮官的指揮下,一輛裝甲車掩護著一些特種兵繼續沿著廠區道路向前運動,插向廠房的右側。
而另外的幾輛裝甲車轉向,利用車體作為掩護。特種兵們利用裝甲車的掩護,向著廠房的正麵大門接近。
還有特種兵正在接近工廠後麵的圍牆。
“老大,他們來了!”隱藏在暗處的狙擊手在無線電裏說道。
“動手!”
“嘭!”
突然發出了一聲巨響,工廠大門口的那棟員工宿舍樓裏突然發生了爆炸,爆炸的範圍非常的廣,每一個房間都發生了爆炸,每一個窗口都噴出了火光。
進入大樓的一些特種兵被爆炸的衝擊波直接拋出了大樓。
爆炸中,整棟大樓轟爛坍塌。
就在特種兵們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一枚反坦克飛彈從廠房頂部的一個窗口打了出來,直接命中中間的一輛裝甲車。
裝甲車的防護裝甲直接被擊穿,飛彈在裝甲車的內部發生了爆炸。
裝甲車爆炸的時候被掀飛了起來,裝甲車後麵的特種兵就倒了黴了,被裝甲車直接掃倒壓在了下麵,傷亡慘重。
“我們中埋伏了!快撤退!”指揮官大聲地喊道。
特種兵們剛剛要準備撤退,身後的草坪上也開始發生爆炸了。
爆炸是從四麵開始的,逐漸相同中心進行爆炸,這是在地麵上就已經布置好了炸彈。
而且雇傭兵埋設的炸彈還都是燃燒彈,爆炸過的地方已經全部燃起了熊熊的大火。
特種部隊無路可退,更多的飛彈打了過來,幾輛裝甲車全部被擊中了。
在側翼的通道上的特種兵趕緊往外撤,但是也已經晚了,他們的身邊也發生了爆炸。
退無可退、避無可避的特種兵們被燃燒彈已經逼得無路可走。
“我們完了!”
在烏塔堡基地的特種兵們在視頻裏聽到的最後一句話就是這麽一句,然後視頻就沒了。
“把畫麵切換到大屏幕,再發給大隊長和戈聖潔、柳風。”李佳淩命令道。
這個時候,軍方的專機已經起飛前往烏塔堡空軍基地。
在飛機場,軍方的官員們都在進行著緊張的討論這次事件,以及策劃著特種部隊的行動。
此時,飛機上的軍官們都已經拿到了情報部門發過來的富士康工廠周邊環境的實景衛星地圖和等高線地形圖,最關鍵的是拿到了建築的設計圖並且已經完成了3d建模。
這樣的3d地圖不僅僅是一個立體的建築圖,而是衛星進行掃描之後的結果,裏麵已經標繪出了建築物內部的障礙物的情況。
“美軍的情報共享還沒有建立好嗎?”王朗問道。
“已經快了,我們正在協商。”一個軍區情報處的軍官說道。
“盡快協調,衛星的熱成像還沒有結果嗎?我們需要對任務情況進行評估。”王朝陽對這個那個軍官說道。
“是!”
這個時候,王朝陽的手機響了起來。王朝陽接起了電話,是李佳淩打過來的。
王朝陽聽了一下電話,馬上走到電腦前操作了一下,調出了一個視頻畫麵。
“把這個調到大屏幕。”王朝陽收起電話,對操縱電腦的士官說道。
士官在鍵盤上敲了幾下之後,將視頻畫麵調整到了大屏幕上。
“這是泰國特種部隊的現場錄像信號,現場直播了。”王朝陽說道。
或許會有一些讀者有這樣的疑問,在飛機上為何王朝陽還在使用電話。
在一般的常識裏,飛機上確實是不能使用發射電磁信號的電子設備。曾經也確實發生過飛機在起飛階段無線電通訊突然受到幹擾,收到了地麵上城市裏的出租車的信號的事情。
在成都,一架飛機剛剛從雙流國際機場離地升空,等待地麵塔台的下一步指令。本來無線電話筒裏傳來的聲音應當是“ca4107,高度3300米出走廊,金堂報告”,可現實並非這樣———飛行員在接聽指令時聽到的卻是:“晚上吃蹄花還是羊肉湯?”“指令”還伴有嚴重的雜音。
這樣的事情還不是一次發生了,飛行員們除了聽到“晚上吃蹄花還是羊肉湯”之外,還聽到過“下了班打麻將”、“機場有好多人等出租,趕緊來”、“你說去牛背山照相開個啥子車呢”、“可能還是要開個雙氣囊越野車靠譜些”、“就是,至少得是個四驅的”……
所以,最好大家還是不要隨便的私設電台,無線電波屬於國家資源,一切單位和個人需要使用無線電通訊時,都必須到當地的無線電管理委員會辦公室辦理相關使用執照,否則就是違法行為。
無線電通訊於航空飛行如地麵紅綠燈,一旦通訊不暢,極有可能發生撞機、起降事故造成機毀人亡的慘劇。
而說到手機造成的無線電幹擾,飛機上不準打電話的禁令始於1991年,其最大的原因是,要消滅手機信號對飛機跟地麵通訊的幹擾。手機的一個最基本技術特點就是“頻率複用”。手機上發出的信號不會永遠存在下去,信號在經過幾公裏後會衰減,如果有建築物,小山等障礙物的阻擋,這種衰減的速度會更快。頻率複用原理是指允許不同的運營商重複使用相同的頻率。
但是在飛機上手機打向地麵電話的信號幾乎不會遇到令其衰減的障礙,因此這種信號會非常的強,它能夠份輕鬆的抵達地麵,保持自己的頻率。但是,如果頻率屬於幾個不同的運營商,那麽很可能這個頻率中的其它信號將會受到幹擾。
在飛機上,使用中的這些電子裝置會幹擾飛機的通訊、導航、操縱係統,會幹擾飛機與地麵的無線信號聯係,尤其在飛機起飛下降時幹擾更大,即使隻造成很小角度的航向偏離,也可能導致機毀人亡的後果,是威脅飛行安全的“殺手”。以移動電話為例:移動電話不僅在撥打或接聽過程中會發射電磁波信號,在侍機狀態下也在不停地和地麵基站聯係,雖然每次發射信號的時間很短,但具有很強的連續性。飛機在平穩飛行時,距地麵6000米至12000米,此時手機根本接收不到信號,無法使用,在起飛和降落過程中,手機才有可能與地麵基站取得聯係,但此時幹擾導航係統產生的後果最為嚴重。
但是這都已經是過去式了,從技術的層麵來講,隻需要給飛機安裝一個“轉接設備”,打手機就可成為可能。
通過在客艙裝備特定的通訊係統,用戶的手機信號先傳送到飛機上的衛星基站那裏,然後基站會將這些信號傳送至地麵基站,繼而通過基站完成與地麵通訊設備之間的數據交換。在此過程中,旅客手機隻與飛機客艙內的專用網絡建立聯係,其發射能量很低,在飛機安全操作範圍內,也就不會對飛機與地麵的通訊信號造成幹擾。
雖然從經濟性的角度來說,除去遠程航班之外,一般航班還是沒有安裝這樣的設備。不過軍方的指揮機上基本上都已經安裝了這樣的設備,在今天這樣的情況中就很實用了。
……
大批的泰國特種兵包圍了廢棄的富士康工廠。幾輛裝甲車掩護著特種兵們進入了富士康工廠的大門。
夜色裏,富士康工廠高大的廠房顯得很詭異進入工廠大門,右側有一棟員工宿舍樓,二樓的位置上還有鋼管掛起來的一圈防跳樓的金屬網。
“搜一下!”特種部隊的指揮官揮了揮手說道。
在烏塔堡空軍基地的一個機庫裏,中國的八個特種兵和艾帶領的一隊特種兵一起在觀看李佳淩黑進泰國特種部隊的指揮係統之後竊取的泰國特種部隊行動的實時現場錄像。
現在的軍隊在進行軍事行動的時候為了能夠保存第一手的戰鬥資料,方便在行動結束之後對行動過程進行研究,一般都會給一線士兵配備一種便攜式攝像機,安裝在步槍或者是頭盔上,自動進行錄像。特種部隊、特警隊之類的單位是這種攝像機的大用戶之一,他們在作業時攜帶這種設備可以實時記錄現場情況,既可以作為證據資料留存,也可以供日後行動匯報或任務總結時參考。
像中國特種兵們一般就是使用的就是一種聯想集團開發的流行於戶外運動和極限運動領域的小型hd攝錄設備。當然,軍方使用的並不是一般的民用版。民用版和軍用版的安裝方式有所不同,主要的區別就在於連接座。民用版不適合裝在在武器上的“皮卡尼汀”導軌和頭盔側麵的“皮卡尼汀”導軌上的。
而聯想的這款攝錄設備推出專門給軍隊的版本就非常的適合,而且還開發了大量專門為武器和軍用頭盔定製的附件可供選用,所以特種部隊的采購才選擇了這一款。
這款攝像機的外向小巧,輕便,操作簡單,最大的攝錄角度可以達到170度,而且這款攝像機甚至都不需要專門的防水盒就可以實現非潛水用途防水。
隨著指揮官的命令下達,特種部隊的兩個小隊脫離了大部隊進入了員工宿舍樓進行搜索。
永遠都要保證自己的側翼安全,這絕對是真理。
其他的特種兵繼續在裝甲車的掩護下向著廠房推進。
廠房在左前方,特種兵們的左翼是開闊的草坪。
在指揮官的指揮下,一輛裝甲車掩護著一些特種兵繼續沿著廠區道路向前運動,插向廠房的右側。
而另外的幾輛裝甲車轉向,利用車體作為掩護。特種兵們利用裝甲車的掩護,向著廠房的正麵大門接近。
還有特種兵正在接近工廠後麵的圍牆。
“老大,他們來了!”隱藏在暗處的狙擊手在無線電裏說道。
“動手!”
“嘭!”
突然發出了一聲巨響,工廠大門口的那棟員工宿舍樓裏突然發生了爆炸,爆炸的範圍非常的廣,每一個房間都發生了爆炸,每一個窗口都噴出了火光。
進入大樓的一些特種兵被爆炸的衝擊波直接拋出了大樓。
爆炸中,整棟大樓轟爛坍塌。
就在特種兵們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一枚反坦克飛彈從廠房頂部的一個窗口打了出來,直接命中中間的一輛裝甲車。
裝甲車的防護裝甲直接被擊穿,飛彈在裝甲車的內部發生了爆炸。
裝甲車爆炸的時候被掀飛了起來,裝甲車後麵的特種兵就倒了黴了,被裝甲車直接掃倒壓在了下麵,傷亡慘重。
“我們中埋伏了!快撤退!”指揮官大聲地喊道。
特種兵們剛剛要準備撤退,身後的草坪上也開始發生爆炸了。
爆炸是從四麵開始的,逐漸相同中心進行爆炸,這是在地麵上就已經布置好了炸彈。
而且雇傭兵埋設的炸彈還都是燃燒彈,爆炸過的地方已經全部燃起了熊熊的大火。
特種部隊無路可退,更多的飛彈打了過來,幾輛裝甲車全部被擊中了。
在側翼的通道上的特種兵趕緊往外撤,但是也已經晚了,他們的身邊也發生了爆炸。
退無可退、避無可避的特種兵們被燃燒彈已經逼得無路可走。
“我們完了!”
在烏塔堡基地的特種兵們在視頻裏聽到的最後一句話就是這麽一句,然後視頻就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