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雨林裏靜悄悄的,初春的世界裏倒是活動的昆蟲並不說,也沒有夏天那惱人的蟬鳴。


    穿著厚重的熱帶雨林偽裝服,葉仁和尹夢雅趴在陣地上一動不動。


    葉仁他們現在所在的山下就是一條河,河的對麵的山上有一條當年開礦留下的泥土路,現在基本上是已經荒廢了,隻有路徑的采藥人會走。現在道路方便了,這樣的路基本上已經不可能再有什麽做正經生意的生意人會去走了。


    在交通不發達的年代,山區裏麵經常還會有行商的駝隊來往,這樣的駝隊踩出來的道路也通常被稱為驛道。這樣的道路雖然經常翻山越嶺,走的基本上是人跡罕至的荒郊野嶺,但是卻也是比較省時省力的路線。


    而在這座山裏,最初是有過一個小煤礦,所以修了這麽一條泥土路方便運輸煤礦的車輛通行。那個年代交通也不是很方便,所以會經常有走腳的商人沿著山路翻山過來之後在這裏花一點點錢搭乘煤礦的車到前麵的鄉鎮。不過後來煤礦發生了礦難,然後就被關停了,跟著道路的覆蓋變得完善,這條路也就漸漸沒有了人通信。


    不過,這樣的道路對於走私、販毒、偷渡之類的犯罪活動卻是很有用的了。


    而特種兵們已經提前得到了情報,沙祖的販毒隊伍會從這裏經過。


    這個時候,“隱殺”小隊都偽裝在樹林裏,監視著周圍會不會有雇傭兵進行反伏擊。而“惡靈”小隊這個時候是在對麵的山上已經埋伏好了,就等著運送毒品的隊伍過來了。


    “木蘭”在另外的一個方向上幹著和“隱殺”小隊一樣的工作。


    “半天都不來。”尹夢雅很是無聊的說了一句。


    “該做好的準備都弄好了嗎?”葉仁問道。


    “你看看呢,我這邊都沒有問題了。”尹夢雅把一個小本子推到了葉仁的麵前。


    本子上畫了一個任務區域的簡要的地形圖。


    這個地形圖在狙擊手的行話裏叫目標區域速寫圖。


    要準確記錄形象化的目標區信息,一幅照片或者圖畫往往勝過良好的記憶力。因此,圖像是狙擊手在進行記錄時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事實上,狙擊小組的角色是獵殺目標和收集情報。狙擊小組必須通過敏銳的觀察,掌握目標區域內的一切動靜,從中篩選出有用的信息,以及鑒別出有價值的目標。由於大多數時間,狙擊小組的觀察時間很長,信息量很大,僅僅依靠記憶力是不可能應付過來的,因此需要把觀察中所見所聞詳細記錄下來,這樣除了發動攻擊時能夠迅速而又準確地獲得目標的參數外,還可以通過比較和分析不同時段的觀察記錄,找出敵人活動規律以及意圖。


    而狙擊手的記錄是有一套完整的係統的,包括:觀察文字記錄、目標區域速寫圖和射程卡三個部分。


    文字記錄並沒有固定的表格,一般會根據狙擊小組的個人習慣來進行。但是,最基本的是要記錄五個重要的問題:誰?什麽?哪裏?何時?如何?


    而實際上有可能會被細化到門鎖在房門的哪一側?窗戶的開啟方式?等等瑣碎的問題。


    現場草圖所需要的製圖工具簡單,觀察手在繪製目標區草圖時,由於要仔細觀察,繪製每項景物,逐一測量距離並把方位記錄下來,因此在這個過程中能夠快速而又深入地了解目標區域內的一切事物。這些草圖不僅是畫出地形地貌,還要標出細節部分,如圍牆的類型、電話線數量、河流的深度等等。


    現場草圖一般分為兩類——全景圖和地形圖,全景草圖是以透視法畫出從狙擊小組的位置所觀察到的實際畫麵,在全景草圖中應包括以下信息:姓名、軍銜、單位、地區注釋、草圖名稱、狙擊下注位置的方格坐標、天氣、穿過草圖中心的磁方位、草圖編號和比例、日期和時間。


    繪製草圖時,對於有藝術細胞的人來說會輕而易舉,不過通過專門的練習任何人都能畫出滿意的軍事草圖來。繪畫草圖的基本方針是:1、從整體到部分。首先決定草圖的邊界,然後描繪較大的物體,如小丘、山脈或大型建築物的輪廓,畫完較大物體的輪廓後再開始畫較小的細節。2、用同樣的形狀表示同樣的物體。不必描繪每棵樹、


    灌木籬牆或林木線的細節,不必專注於不必要的詳細細節,除非特殊任務中需要如此。


    另外就是最後的射程卡,這個東西在國內的一些軍事電影中很少會去表現,狙擊手基本上都是端著槍就射擊目標。


    實際上,在真正的作戰中狙擊手也可以對於不同方位的狙擊手進行迅速的修正並開火,但這絕不是拒絕時候天賦異稟,或者是手撕鬼子般超神附體,而是因為狙擊手在進入狙擊陣地潛伏下來之後就會製作射程卡。


    射程卡,簡單說就是標注了射擊距離的卡片。


    通常軍方狙擊手用的射程卡至少要有8個同心圓弧,圓心是觀察手的位置,圓弧代表前方180度扇麵視野裏不同的距離,弧線間隔相當於100米實地距離,也就是說軍方射程卡至少標定800米的距離,大口徑狙擊步槍有著更遠的有效射程,射程卡也就需要標定更遠的距離。


    在製作射程卡的時候要首先精確測量區域內的關鍵地標和可疑目標物的方向、距離、相對高度、俯仰角,然後按照半圓弧線的標定距離,以俯瞰的視角畫出來;然後給各個目標物編號,並逐一填入射程卡下方的目標資料欄中;第三點需要注意的是,目標距離是十分重要的數據,測量後要經過小組另一成員用另一觀瞄設備核實。射程卡的右上角通常有一個小圓圈,這是用來記錄風速和風向,由於風速風向會經常變化,因此應該每半個小時複核一次。


    除了製作射程卡之外,目標區域的現場仿偽卡也是作為射程卡的一個補充,能有讓狙擊手更快速,範圍更廣的確定射擊距離。


    說到測定距離,很多人肯定在電視上看過一些迫擊炮手或者是步槍手伸出一隻手臂,豎起大拇指然後用眼睛看了看就知道了距離的畫麵。


    很多人都有疑問,他們究竟是怎麽做到的。


    那麽這種技巧到底是怎麽一迴事呢?下麵就會介紹幾種比較簡單實用的概率測距的方法。


    我們知道,影響射擊的因素很多,但在遠距離射擊中,射擊失準最常見的原因則是錯誤估計目標距離。槍彈的彈道因地心引力的作用而成拋物線狀,並隨著距離的變遠,彈道下落的問題變得越嚴重,對中短距離的目標來說,即便估計的距離稍有誤差,彈道的偏差可能也不是很明顯,但在射擊遠距離目標時,由於彈道急速變化,小小的誤差,會造成彈丸嚴重偏離目標。例如:狙擊手瞄準200米處敵人的胸膛射擊,如果把距離誤判為300米(誤差50%),彈頭依舊會擊中目標,但如果把500米的距離誤判為600米(誤差20%),彈丸將會從目標上方掠過。


    激光技術的發展使測距工作變得輕鬆起來,狙擊小組在執行任務時通常都會攜帶激光測距儀,但儀器會有失效的可能,而且測距儀發射的激光束在夜晚很容易被使用夜視器材的敵軍發現,狙擊手不應該過分依賴儀器,應該具備在缺乏裝備的惡劣環境下作戰的能力。因此,靠眼睛判斷距離,依舊是狙擊訓練科目中必學的科目。


    1、按照能見度判定距離


    在觀察目標時,目標距離是影響細節能見度的主要因素,分辨能見度的目測法正是利用了這種現象來判定距離。訓練開始時,教官安排一名士兵全副武裝,站立在100米外,讓學員分別以裸眼和望遠鏡進行觀察,仔細記t看見的影像細節,跟著該名士兵向遠處走去,每次走遠100米,學員都要重複觀察和紀錄,直到600米處。


    在這個距離上,先前還能辨別的細節,現在都已模糊,隻能看見輪廓。由於每個人的視力不同,因此觀察紀錄都不一樣,隻要牢記心得,認清不同距離的能見度,便可作為判斷敵人距離時的參考。


    天氣良好情況下,正常視力對不同距離上的人體分辨能力大致如下:


    200米:能辨別出人的麵孔、膚色以及衣服和裝備。


    300米——400米:仍可辨別衣服的顏色,能辨認出所攜帶的武器。


    500米——600米:僅能辨別出人的輪廓,看出手臂和腿部的運動。


    700米——800米:除了看出人走動或跑步時兩腿運動外,其他什麽都看不清楚。


    2、按照兩眼視距判定距離


    這種技巧就是電視中最常見的伸拇指判斷距離了。


    正常人兩眼相距8厘米(瞳距),把手臂向前水平伸直並豎起大拇指,拇指至眼睛處約60厘米。按照兩眼視差判定距離的方法就是利用三角幾何原理,得到目標距離:


    兩眼距離/拇指至眼睛距離=兩參考點距離/目標距離


    兩眼距離與拇指到眼睛距離之比率為8:60,即1:7.5,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得出自己的準確比率。


    具體的操作就是:


    1觀察手麵向目標,右臂向前水平伸直,豎起拇指於兩眼之間。


    2閉起左眼,以右眼視線通過拇指一側正對目標,頭和手保持不動,得出第一個參考點。


    3閉起右眼,以左眼視線通過拇指同一側,得到與目標在同一距離上的第二個參考點。,然後,判斷兩個參考點距離,再乘以7.5便是目標距離。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身體姿態有較大幅度的變化,如由立姿變為臥姿,則需要重新確定比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鋒利的刺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JooHero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JooHero並收藏鋒利的刺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