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太監笑道:“咱家雖然是個閹人,體會不到那些,可是眼裏來來往往地也看了不少,這人情世故上,體會的不是一點半點的,自也不差。”
季淑說道:“小女子甘拜下風,很是佩服。”王太監見她麵露笑意,並無揶揄之意,他心中快活,道:“咱家見了形形色色的人,卻沒見過你這樣兒的,唉,看到你,就又想到那一位,可憐的……”忽地自覺失言,就咳嗽了聲,道,“好罷,咱家就再多說一句話,替你提個醒兒……”
季淑不知道他忽然發什麽感慨,“那一位”又是誰,情知就算問他也不會說,何況多問多錯,就隻說道:“請公公賜教。”
王太監見小太監們跟在身後,就略湊近了,低聲說道:“你這番進宮,應該無事的,你隻要應對好了皇後娘娘,自是最好……昭王殿下同明王殿下向來親厚,皇後娘娘自也會對你不錯的,隻是皇貴妃那邊兒……你可要留神些,她不見你就罷了,若是要見你……”說到這裏,就使了個眼色,道:“你可要打起十萬分的精氣神兒應付那尊神!”
季淑垂頭略行了個禮,道:“承蒙公公指點,多謝。”
王太監領著季淑進了皇後寢宮,見廊下站著許多的太監宮女,垂手等候吩咐,入了大殿一路向內,隱隱地聽到裏頭傳來說笑聲,隔著簾幕,王太監衝季淑做了個手勢,示意她在此等候。
王太監自進內通報,片刻出來,說道:“來來,跟我去見娘娘,記得要守規矩,萬萬不要抬頭亂看,娘娘叫你抬頭再抬頭。”季淑答應了,便跟著他入內。
一路小步到了裏頭,裏麵的說話聲也停了,也沒有人教導季淑具體如何。季淑就按照苓雪她們素日的舉動行了個禮,口裏說道:“拜見皇後娘娘。”
季淑做完了這個,目光一動,見旁邊站著的王太監雙眉蹙起,一臉“大事不妙”,而上頭有人說道:“她大概是因為不是北疆的人,故而不會我們這裏的禮節,竟不知怎麽給娘娘行禮,娘娘勿怪。”
上頭皇後娘娘說道:“我看她行的是咱們這裏的禮,卻有些半生不熟的,想必是跟別人學的?——你跟誰學的?”
季淑道:“是王府裏頭的苓雪等幾位妹妹。”
皇後娘娘笑道:“我說呢。”
皇後說罷,另一個陌生的聲音道:“這苓雪也不懂事了,怎麽教也不教全套,見了娘娘什麽禮數也不教明白麽?”
先前那個開脫的聲音輕聲道:“怕是她們不知道娘娘會召見,故而才未曾教。”
季淑屈著膝,幾乎有些堅持不住。聽了這幾個聲音,垂著頭眼睛瞟來瞟去,到底不好直接抬頭看,就把這幾人分成abc三人,a貌似向著自己,暫時是好人,b是皇後,現在中立,而c,正在找茬,第一印象便是個壞的。
季淑心中暗暗思忖,上頭皇後娘娘道:“好了,畢竟是東明的人,不懂也是有的,不必計較這個,好了,你起來罷,你叫什麽?”
季淑鬆了口氣,便緩緩起身,說道:“迴娘娘,我叫花梔子。”
皇後娘娘道:“花梔子,好古怪的名字……聽聞你生的國色天香,故而把昭王殿下也迷住了,你抬起頭來給我看看,到底是生得什麽模樣。”
季淑心道:“這是開始挑白菜了。”無法,人在屋簷下,隻好慢慢地抬起頭來。卻也因為這一抬頭,將上麵abc三人看得明白了。
當中坐著的一個,打扮的簡直隻能用一個“富麗堂皇”來形容,生的端莊雍容,眉眼秀美,大概是素日頤指氣使慣了,隱隱地透著高貴,必然是皇後娘娘。
而在她左手邊坐著的,是個華服的美人,看起來不過三四十歲,生得極美,比皇後要美上數倍,望著季淑之時,眼中透出幾分驚詫並不屑之色來,自然是先頭給季淑沒留下好印象的c。
而在皇後的右手上,卻坐著個看似瘦削,麵容清秀的女子,深眸高鼻,雙眸恬靜,雖看著有些沉默寡言的,但麵上卻是一派溫柔之色,此人自然是季淑心裏的a,季淑一看她的模樣,就覺得自己的第一印象大概是沒騙人,這人應該是個好的,隻不過……她又不認識自己,為何要替自己說話?
季淑抬起頭來,皇後娘娘細細看了會兒,終於歎了口氣,讚道:“我心想為何老三放著院子裏苓雪幾個不去寵愛,卻自外頭找了個迴來,原本我心裏頭還有些生氣呢,如今一看,倒果然是老三的眼光更勝一籌。”
a說道:“娘娘開恩,不怪他擅自行事,就是他的造化了。”
皇後笑道:“老三沒把苓雪跟雲吉幾個放在眼裏,我還暗暗著急呢,他能自己找個迴來,我想開了,卻替他高興……還有,慶鸞前日來,還大大地誇獎了一番他這個三弟,說三弟能幹又忠心,我也知道,那孩子是怕我因此動怒,怕我會處置老三……哈,看到他們兄弟情深,我縱然是有點兒小氣,也自煙消雲散了,妹妹,你該替你的兒子高興才是。”
季淑聽到這裏,身子一震,就看向那麵容清瘦的女子,心中想道:“這是楚昭的娘?”
果然,皇後說罷,旁邊的c說道:“嫻妃自然是高興了,三王爺跟大王爺走得這麽近,簡直是他的左膀右臂,連我都看得眼熱,我們家永琰雖然是太子,可身邊也沒個得力相助的,卻真真是個‘孤家寡人’的命了!”話雖如此,卻眉尖都是傲然的。
季淑又是一驚,想道:“原來這對我不好的……居然是皇貴妃……怪不得,是因為楚昭跟皇後的兒子明王好,不跟太子好,所以她不高興。”
皇後笑道:“行了行了,孤家寡人不好麽?如果你覺得不好,可以讓他別當啊,無官一身輕是不是?”皇貴妃一怔,剛要說話,皇後又笑了兩聲,話語轉得柔和,說道:“妹妹,不是我說你,你心裏頭高興吧,嘴上就別說得那麽淒惶,你試想想,永琰他貴為太子,慶鸞同老三兩個自然不能就不能如尋常兄弟相處一樣的對他,免得哪裏做的不好、冒犯了太子那豈不是反而弄巧成拙了……因此才顯得大家有些疏遠,若是永琰要用人,慶鸞跟老三老四也都會衝上去相助的,畢竟都是兄弟,你說對麽?”
皇貴妃的臉色這才緩和下來,微微一笑,不露行跡地說道:“姐姐你說得對極了,我一時說錯了話,就又讓你訓了一頓。”
皇後道:“哪裏是訓,我也是為了妹妹好,永琰畢竟是太子,你這個當娘的,也要多為他想想,多留心些言行,在我們這裏私下說說倒沒什麽,若是有什麽言差語錯傳到外頭去,那可就不好了。”
皇貴妃有些撐不住,麵色微微有些悻悻地,等皇後說完,就笑著道:“多謝姐姐點撥,以後我定然會時時留心,讓永琰這太子當得順順利利地,不出什麽波折。”
皇後一笑,又說道:“對了……我們就別再這裏閑話這些,倒是冷落了人了。”皇後說著,就望著季淑,道:“嗯……你雖然並無誥命在身,但這兒並無別人,咱們就自在些,你去跟嫻妃妹妹坐在一塊兒罷。”
季淑說道:“多謝皇後娘娘。”果然走到嫻妃身邊,嫻妃見她過來,便探出手來將季淑的手握住了。
季淑隻覺得她對待自己很是親切,隻不過一雙手卻極為冰冷,心中微震,麵上卻笑著向嫻妃點了點頭。
皇貴妃又坐了會兒,便借故告辭離去。皇後就又問了季淑好些話,譬如家在何處,年齡幾何,季淑隻是胡說了一陣。本以為皇後會問起康華之時,沒想到自始至終竟都未曾問起。
片刻後,皇後便說乏了,嫻妃起身告退,又求皇上恩準她帶季淑迴宮,皇後也允了。
嫻妃握著季淑的手,同她一並出了皇後寢宮。站在宮門口,轉頭看了季淑一眼,季淑見她雙眸望著自己,帶著驚奇跟期盼之色,此刻在明亮的光下看來,她的眸子竟隱隱地有些透明的藍色。
季淑疑心是自己錯覺,正要再看,嫻妃卻對她一笑,說道:“來,我帶你到我宮裏去。”不由分說地拉著季淑的手往前走。
季淑隻好跟著嫻妃走,一路到了嫻妃宮中,季淑放眼看去,卻見這宮殿布置的很是樸素無華,皇後所住的地方本也不算華貴,可比之此處,卻顯然是天上人間了。
嫻妃卻隻拉著季淑入內,宮人們迎了,就去備茶,嫻妃拉著季淑到了宮殿裏頭,進了重簾內側,於矮榻上落座,宮人們捧了茶上來,嫻妃道:“喝口茶罷。”
季淑說道:“多謝嫻妃娘娘。”低頭看著麵前那盞茶,茶杯是樸拙的瓷杯,季淑捧起來,略嚐了口,隻覺得入口極苦。
嫻妃微微一笑,卻隻打量著季淑。季淑被她看得不自在,就把茶放下,說道:“我聽說,王爺也在宮內?”嫻妃說道:“你說阿狼?不不、是昭兒麽?他好似在前頭陪著皇上。”
季淑說道:“不知為何皇後娘娘叫我進來?”嫻妃說道:“我也不知,忽然就下了令,我聽說了,才忙不迭地過去了。”季淑說道:“謝謝嫻妃娘娘。”嫻妃搖頭,說道:“謝個什麽呢?”季淑道:“多謝嫻妃娘娘在皇後跟前替我說話。”嫻妃笑道:“傻孩子,你是昭兒的人,我不替你說話,卻替誰說?”
兩人所坐的矮榻靠近窗邊,光線明亮,兩人又靠得極近,瞬間季淑看得明白,原來嫻妃的眼睛當真有一些藍。她本來極為瘦削,要說美也是有限,但當望著她的雙眸之時,卻隻覺得有種異乎尋常的美,季淑怔怔地看著,不由地有些出神,嫻妃察覺了,便伸手摸摸臉頰,將眼睛垂下,略有些不自在。
季淑怔怔看著,急忙說道:“對不住,我一時……”嫻妃垂著頭笑了笑,說道:“其實不要緊的,昭兒該同你說過了罷?我並非是北疆人,我是邊漠部落裏的……”說到這裏,聲音漸低。
98.錦帶:旋賜銀緋與紫金
季淑見嫻妃有些不自在的,眼神也躲躲閃閃,心裏一動,便說道:“我是東明之人,對這些不大清楚,邊漠部落是什麽?”嫻妃抬眸看了季淑一眼,道:“那個……是、就是外族人。”她支支吾吾,語焉不詳,說話時候亦不敢看季淑,仿佛這個問題很難迴答。
季淑見狀,就不再追問,隻說道:“我對這些一概不知,隻是聽聞王爺先前住在北疆邊漠,在王府內,有個小丫頭總是叫他阿狼哥哥呢。”
嫻妃聽她將話題轉開,鬆了口氣,便說道:“是啊,你說的那個大概是果兒公主,是飛婭的妹妹。”說到這裏,麵上微微露出一絲笑意。
季淑說道:“飛婭?定然是她口中說的那個女英雄了。”又問道,“噫,她竟然是個公主?”嫻妃麵上略露羞澀之色,道:“我們部族裏族長的女兒,便稱為公主了,飛婭是大公主,果兒是小公主。”
季淑點點頭,說道:“好尊貴的身份。”
嫻妃麵上略微露出惆悵之色,說道:“現在已不算尊貴了,因我們部族已經覆亡了,是以昭兒才會……”
季淑見她欲言又止,就道:“所以王爺才把她接來王府麽?”
嫻妃見她屢屢問起塔琳果兒,便說道:“是不是果兒公主有什麽冒犯之處?她自小性格倔強,又任性……初次來帝京的時候,也惹了不少禍端,總是學不會跟周遭之人相處。”
季淑說道:“也沒什麽,隻是些小事,不過她一直都說王爺心裏隻有飛婭公主什麽的……”嫻妃笑了笑,說道:“那些其實都是陳年往事,果兒公主不太懂事……那時候,我們在邊漠的日子很是辛苦,就算是飛婭公主有意,她跟昭兒之間也未必能成的。”
季淑問道:“為什麽?郎情妾意,怎會不成?”嫻妃說道:“飛婭是公主,昭兒是……”說到這裏,吞吞吐吐地,也皺了眉,深深將頭低了下去。
季淑說道:“要是不便說的話,就不用說的,是我一時多問了。”
嫻妃隻是輕輕地搖了搖頭,道:“不是、不是……”卻不說是因何不是。
如此,嫻妃許久不曾做聲,到最後便伸出手來,將季淑的手握了,說道:“昭兒先前吃了許多苦頭……一直到現在,極不容易,你是他喜歡的人,我見了你,也很是高興,他總算有個肯放在心上的人了。”
季淑語塞,想問什麽,卻又怕不留神碰到這嫻妃的痛楚,何況才是第一次見,何必就如此不依不饒地追根問底?就隻好按下。
嫻妃見她不再吱聲,也自高興,就叫人取點心果子來,那宮女去了,半晌隻帶了兩樣簡單的點心來,放在桌上,偌大盤子,隻放了幾枚點心,季淑暗自驚詫。
嫻妃見了,臉上有些掛不住,卻仍笑道:“你多少吃一些……大概是時間倉促了,也沒準備些好的給你。”
季淑見桌上的兩樣點心又少有寡淡,心中疑雲重重,想道:“這點心應該是從禦膳房拿來的?可是為什麽一個妃嬪的待遇竟這麽寒酸?難道說……”抬頭看著嫻妃瘦削的臉容,又想道:“難道她在宮內的日子不好過?”
季淑低頭看了兩眼,就說道:“我現在不餓,卻不想吃這些。對了,嫻妃娘娘,我什麽時候可以迴去?”
嫻妃說道:“湊合著吃些……等晌午時候用了飯,再聽皇後娘娘旨意罷。”
到了中午頭,皇後那邊未有信來,季淑果然就留在嫻妃這裏,擺飯的時候到了,嫻妃就先出去,季淑跟著起身,往外走了兩步,見嫻妃站在宮殿門口,低低地同個宮女不知說什麽。急速停了步子,凝神聽了聽,卻聽嫻妃道:“你去說一說,我這裏有宮外的客人,讓他們……多……勞煩些……”
那宮女麵有難色,道:“娘娘……您也知道,若是給……知道了,怕是要動怒的……”嫻妃遲疑了會兒,手在腕上摸了摸,將那枚銀鐲子擼下來,略一遲疑,說道:“你拿了這個去給……讓他多多包涵……”
那宮女雙手接了過去,兀自一臉為難地,卻到底去了。
嫻妃見狀,才也鬆了口氣,拉了拉袖子遮著手腕,轉過身來。
季淑見到這一幕,不知為何心頭很是不好受,怕嫻妃發覺,便皺了眉先返迴去,靜靜地仍坐在榻上等候。
嫻妃進來,落了座,就微笑說道:“你是東明之人,不遠千裏到了這裏,還可以麽?”季淑說道:“挺好的,沒什麽水土不服症狀。”嫻妃笑道:“當初我剛來,可是很不適應的,幾天沒吃好飯。”
季淑留神看她縮在袖子裏的手腕,才覺得那手腕實在纖瘦的太過。
季淑一時不知說什麽好,就做出神狀。
嫻妃卻說道:“昭兒他對你,還好麽?”季淑道:“挺好的。”嫻妃很高興般,伸手按了按胸口,微笑說道:“我就放心了。”她這樣一笑,才覺得有幾分明媚。
季淑隻覺得場麵尷尬,又很不想吃她這頓飯,隻想要離開,絞盡腦汁想了會兒,就道:“嫻妃娘娘,我剛來這皇宮,都不熟悉的,你能否帶我出去走走?”嫻妃說道:“自是可以的。”便起了身,帶季淑出了宮殿。
兩個走著,嫻妃就問道:“你平素喜歡些什麽?”季淑道:“我沒有什麽特殊的喜好,就喜歡看個花兒草兒什麽的。”嫻妃說道:“那我帶你去禦花園轉轉好麽?”季淑說道:“甚好。”
嫻妃探手握了季淑的手,領著季淑往前走,季淑看她一舉一動,對自己真是極為親熱的,每到一處,便行介紹,一路到了禦花園處,便道:“你看看,這裏的花草你喜歡麽?你最喜歡什麽?”問長問短地,很是歡悅。
季淑就慢慢地同她說,走了一會兒,見地上一支花枝不知怎地折在地上,季淑便停了步子,蹲下去扶起來,就在這一瞬間,那花叢的前頭有個人影大步經過,見了嫻妃在此,略停了步子,道:“嫻妃娘娘。”
嫻妃急忙道:“大殿下。”那人笑笑,點了點頭便也走了。
季淑正扶好了花枝,聽到先前那個聲音,心裏一怔,便站起身來,卻見前頭有個高挑的背影,青絲如瀑灑落肩頭,身後跟著兩個隨行,而他大步流星地離開了,季淑歪了歪頭,心道:“怎麽那個聲音好似在哪裏聽到過?”
嫻妃見季淑看那人,就說道:“方才未曾來得及叫你來拜見大殿下,不過他似是有事,匆匆地走了。”
季淑再看,那人已經走的遠了,季淑就說道:“啊,他就是明王啊。”
嫻妃說道:“是啊,明王是個很好的人。”
季淑笑笑,說道:“我聽聞明王也是最近才迴京不久的。”嫻妃道:“嗯,先前明王在南楚。”季淑說道:“這是為何呢?”嫻妃道:“好似先前有什麽緣故,具體我也不太清楚的。”季淑說道:“唔。”
兩人轉了會兒,季淑見那牆邊上的薔薇花開的繁盛,就多站了會兒,嫻妃見她喜歡,就說道:“你的名字是梔子,莫非最愛的是梔子花麽?”季淑說道:“我喜歡她那甜香,香而不膩,叫人精神一振。”嫻妃說道:“我對花兒不甚知道,隻記得這院子裏好像有一種這樣的花兒,花香甜甜地,我也很是喜歡。”說著,就領著季淑,憑記憶去找,找了片刻,果真找到一株梔子,卻因為已經是過了花季,上頭都沒有花兒了。
季淑倒沒什麽,嫻妃卻有幾分失望,將那株梔子花左看右看看了會兒,探手將花叢撥開,說道:“快看,這裏還有一朵。”季淑一驚,急忙俯身去看,果然見在花叢裏頭有一朵星星白花,盈盈綻放,不由地也驚喜交加,道:“果然是有!”
嫻妃很是高興,探手將那朵雪白的花兒摘下來,說道:“真是好兆頭!好孩子,我替你戴在發上罷。”季淑本沒這個心情的,但見嫻妃已經摘了下來,便說道:“我自己來……”不料嫻妃道:“我來我來,你自個不方便。”
季淑見她盛情,就也未曾推辭,便將頭略低了低,嫻妃喜滋滋地替季淑別再鬢角發間,又看了她一會兒,才歎道:“真是好看。”
嫻妃拉著季淑的手,在禦花園裏徜徉,有宮女來到,說飯菜準備妥當,嫻妃便同季淑往迴走,迴到殿內,卻又正好遇到皇後派了王太監來,賜了季淑些東西,一串檀香木的腕珠,兩支紫金鑲珠釵子,一枚小小的白玉如意,一襲淺銀色繡褐黃雀兒的綢裙。
王太監說道:“本是想讓花娘子去娘娘宮裏一並用膳的,體恤花娘子同嫻妃娘娘初次相見,便隻等午膳過後再聚,這些東西,當是娘娘給花娘子的見麵禮。”說完了場麵話,又笑著對季淑說道:“這可是娘娘的一片心意啊。”
嫻妃道:“多謝公公專程跑這趟了。”王太監笑哈哈地,道:“嫻妃娘娘客套了。”掃了一眼裏頭布置的飯菜,說道:“好了,咱家不打擾嫻妃娘娘同花娘子用膳了,先告退了。”
王太監去後,嫻妃甚是高興,把賜的東西看了一遍,鄭重放好了,又拉季淑過來吃飯,季淑見桌子上的菜有四五樣,做得倒也過得去,然而跟嫻妃交付的那支鐲子比起來,卻仍不足道,又不是什麽山珍海味。
季淑提了筷子勉強吃了些,嫻妃屢屢替她夾菜,勸她多吃些,季淑捱不過,就也勸嫻妃多吃些,嫻妃很是高興,季淑夾給她的東西多半都吃了,到最後卻不再吃,季淑問道:“娘娘怎麽吃這麽點兒?”嫻妃說道:“我隻能吃這些,再也就吃不下了。”
季淑也食之無味,看著這桌子飯菜,想到嫻妃的苦心,隻有在心中自己歎息而已。
吃完了中飯,嫻妃道:“娘娘吃過午膳後要歇息會兒,我們等會兒再去罷。”季淑道:“也好。”嫻妃拉著季淑,在矮榻上坐著歇了會兒,看時候差不多了,便出了宮殿,往皇後宮去,正走到半道,卻見前頭一堆人浩浩蕩蕩而來,嫻妃道:“是皇貴妃……”臉上頗有幾分忐忑畏懼。
片刻那一堆人來到,果然見鑾駕上坐著的正是皇貴妃,到了這邊,也不下來,眼睛就斜睨下來,道:“妹妹這是去哪啊?”
嫻妃道:“迴娘娘,奉命去見皇後娘娘。”皇貴妃見她低著頭,便一聲冷笑,道:“奉命?哪門子的命,恐怕是拿著雞毛當令箭罷。”嫻妃隻是低著頭不說話。
皇貴妃的眼睛就瞥向季淑這邊,道:“聽聞皇後賜了你好些東西?”季淑道:“是啊。”
季淑說道:“小女子甘拜下風,很是佩服。”王太監見她麵露笑意,並無揶揄之意,他心中快活,道:“咱家見了形形色色的人,卻沒見過你這樣兒的,唉,看到你,就又想到那一位,可憐的……”忽地自覺失言,就咳嗽了聲,道,“好罷,咱家就再多說一句話,替你提個醒兒……”
季淑不知道他忽然發什麽感慨,“那一位”又是誰,情知就算問他也不會說,何況多問多錯,就隻說道:“請公公賜教。”
王太監見小太監們跟在身後,就略湊近了,低聲說道:“你這番進宮,應該無事的,你隻要應對好了皇後娘娘,自是最好……昭王殿下同明王殿下向來親厚,皇後娘娘自也會對你不錯的,隻是皇貴妃那邊兒……你可要留神些,她不見你就罷了,若是要見你……”說到這裏,就使了個眼色,道:“你可要打起十萬分的精氣神兒應付那尊神!”
季淑垂頭略行了個禮,道:“承蒙公公指點,多謝。”
王太監領著季淑進了皇後寢宮,見廊下站著許多的太監宮女,垂手等候吩咐,入了大殿一路向內,隱隱地聽到裏頭傳來說笑聲,隔著簾幕,王太監衝季淑做了個手勢,示意她在此等候。
王太監自進內通報,片刻出來,說道:“來來,跟我去見娘娘,記得要守規矩,萬萬不要抬頭亂看,娘娘叫你抬頭再抬頭。”季淑答應了,便跟著他入內。
一路小步到了裏頭,裏麵的說話聲也停了,也沒有人教導季淑具體如何。季淑就按照苓雪她們素日的舉動行了個禮,口裏說道:“拜見皇後娘娘。”
季淑做完了這個,目光一動,見旁邊站著的王太監雙眉蹙起,一臉“大事不妙”,而上頭有人說道:“她大概是因為不是北疆的人,故而不會我們這裏的禮節,竟不知怎麽給娘娘行禮,娘娘勿怪。”
上頭皇後娘娘說道:“我看她行的是咱們這裏的禮,卻有些半生不熟的,想必是跟別人學的?——你跟誰學的?”
季淑道:“是王府裏頭的苓雪等幾位妹妹。”
皇後娘娘笑道:“我說呢。”
皇後說罷,另一個陌生的聲音道:“這苓雪也不懂事了,怎麽教也不教全套,見了娘娘什麽禮數也不教明白麽?”
先前那個開脫的聲音輕聲道:“怕是她們不知道娘娘會召見,故而才未曾教。”
季淑屈著膝,幾乎有些堅持不住。聽了這幾個聲音,垂著頭眼睛瞟來瞟去,到底不好直接抬頭看,就把這幾人分成abc三人,a貌似向著自己,暫時是好人,b是皇後,現在中立,而c,正在找茬,第一印象便是個壞的。
季淑心中暗暗思忖,上頭皇後娘娘道:“好了,畢竟是東明的人,不懂也是有的,不必計較這個,好了,你起來罷,你叫什麽?”
季淑鬆了口氣,便緩緩起身,說道:“迴娘娘,我叫花梔子。”
皇後娘娘道:“花梔子,好古怪的名字……聽聞你生的國色天香,故而把昭王殿下也迷住了,你抬起頭來給我看看,到底是生得什麽模樣。”
季淑心道:“這是開始挑白菜了。”無法,人在屋簷下,隻好慢慢地抬起頭來。卻也因為這一抬頭,將上麵abc三人看得明白了。
當中坐著的一個,打扮的簡直隻能用一個“富麗堂皇”來形容,生的端莊雍容,眉眼秀美,大概是素日頤指氣使慣了,隱隱地透著高貴,必然是皇後娘娘。
而在她左手邊坐著的,是個華服的美人,看起來不過三四十歲,生得極美,比皇後要美上數倍,望著季淑之時,眼中透出幾分驚詫並不屑之色來,自然是先頭給季淑沒留下好印象的c。
而在皇後的右手上,卻坐著個看似瘦削,麵容清秀的女子,深眸高鼻,雙眸恬靜,雖看著有些沉默寡言的,但麵上卻是一派溫柔之色,此人自然是季淑心裏的a,季淑一看她的模樣,就覺得自己的第一印象大概是沒騙人,這人應該是個好的,隻不過……她又不認識自己,為何要替自己說話?
季淑抬起頭來,皇後娘娘細細看了會兒,終於歎了口氣,讚道:“我心想為何老三放著院子裏苓雪幾個不去寵愛,卻自外頭找了個迴來,原本我心裏頭還有些生氣呢,如今一看,倒果然是老三的眼光更勝一籌。”
a說道:“娘娘開恩,不怪他擅自行事,就是他的造化了。”
皇後笑道:“老三沒把苓雪跟雲吉幾個放在眼裏,我還暗暗著急呢,他能自己找個迴來,我想開了,卻替他高興……還有,慶鸞前日來,還大大地誇獎了一番他這個三弟,說三弟能幹又忠心,我也知道,那孩子是怕我因此動怒,怕我會處置老三……哈,看到他們兄弟情深,我縱然是有點兒小氣,也自煙消雲散了,妹妹,你該替你的兒子高興才是。”
季淑聽到這裏,身子一震,就看向那麵容清瘦的女子,心中想道:“這是楚昭的娘?”
果然,皇後說罷,旁邊的c說道:“嫻妃自然是高興了,三王爺跟大王爺走得這麽近,簡直是他的左膀右臂,連我都看得眼熱,我們家永琰雖然是太子,可身邊也沒個得力相助的,卻真真是個‘孤家寡人’的命了!”話雖如此,卻眉尖都是傲然的。
季淑又是一驚,想道:“原來這對我不好的……居然是皇貴妃……怪不得,是因為楚昭跟皇後的兒子明王好,不跟太子好,所以她不高興。”
皇後笑道:“行了行了,孤家寡人不好麽?如果你覺得不好,可以讓他別當啊,無官一身輕是不是?”皇貴妃一怔,剛要說話,皇後又笑了兩聲,話語轉得柔和,說道:“妹妹,不是我說你,你心裏頭高興吧,嘴上就別說得那麽淒惶,你試想想,永琰他貴為太子,慶鸞同老三兩個自然不能就不能如尋常兄弟相處一樣的對他,免得哪裏做的不好、冒犯了太子那豈不是反而弄巧成拙了……因此才顯得大家有些疏遠,若是永琰要用人,慶鸞跟老三老四也都會衝上去相助的,畢竟都是兄弟,你說對麽?”
皇貴妃的臉色這才緩和下來,微微一笑,不露行跡地說道:“姐姐你說得對極了,我一時說錯了話,就又讓你訓了一頓。”
皇後道:“哪裏是訓,我也是為了妹妹好,永琰畢竟是太子,你這個當娘的,也要多為他想想,多留心些言行,在我們這裏私下說說倒沒什麽,若是有什麽言差語錯傳到外頭去,那可就不好了。”
皇貴妃有些撐不住,麵色微微有些悻悻地,等皇後說完,就笑著道:“多謝姐姐點撥,以後我定然會時時留心,讓永琰這太子當得順順利利地,不出什麽波折。”
皇後一笑,又說道:“對了……我們就別再這裏閑話這些,倒是冷落了人了。”皇後說著,就望著季淑,道:“嗯……你雖然並無誥命在身,但這兒並無別人,咱們就自在些,你去跟嫻妃妹妹坐在一塊兒罷。”
季淑說道:“多謝皇後娘娘。”果然走到嫻妃身邊,嫻妃見她過來,便探出手來將季淑的手握住了。
季淑隻覺得她對待自己很是親切,隻不過一雙手卻極為冰冷,心中微震,麵上卻笑著向嫻妃點了點頭。
皇貴妃又坐了會兒,便借故告辭離去。皇後就又問了季淑好些話,譬如家在何處,年齡幾何,季淑隻是胡說了一陣。本以為皇後會問起康華之時,沒想到自始至終竟都未曾問起。
片刻後,皇後便說乏了,嫻妃起身告退,又求皇上恩準她帶季淑迴宮,皇後也允了。
嫻妃握著季淑的手,同她一並出了皇後寢宮。站在宮門口,轉頭看了季淑一眼,季淑見她雙眸望著自己,帶著驚奇跟期盼之色,此刻在明亮的光下看來,她的眸子竟隱隱地有些透明的藍色。
季淑疑心是自己錯覺,正要再看,嫻妃卻對她一笑,說道:“來,我帶你到我宮裏去。”不由分說地拉著季淑的手往前走。
季淑隻好跟著嫻妃走,一路到了嫻妃宮中,季淑放眼看去,卻見這宮殿布置的很是樸素無華,皇後所住的地方本也不算華貴,可比之此處,卻顯然是天上人間了。
嫻妃卻隻拉著季淑入內,宮人們迎了,就去備茶,嫻妃拉著季淑到了宮殿裏頭,進了重簾內側,於矮榻上落座,宮人們捧了茶上來,嫻妃道:“喝口茶罷。”
季淑說道:“多謝嫻妃娘娘。”低頭看著麵前那盞茶,茶杯是樸拙的瓷杯,季淑捧起來,略嚐了口,隻覺得入口極苦。
嫻妃微微一笑,卻隻打量著季淑。季淑被她看得不自在,就把茶放下,說道:“我聽說,王爺也在宮內?”嫻妃說道:“你說阿狼?不不、是昭兒麽?他好似在前頭陪著皇上。”
季淑說道:“不知為何皇後娘娘叫我進來?”嫻妃說道:“我也不知,忽然就下了令,我聽說了,才忙不迭地過去了。”季淑說道:“謝謝嫻妃娘娘。”嫻妃搖頭,說道:“謝個什麽呢?”季淑道:“多謝嫻妃娘娘在皇後跟前替我說話。”嫻妃笑道:“傻孩子,你是昭兒的人,我不替你說話,卻替誰說?”
兩人所坐的矮榻靠近窗邊,光線明亮,兩人又靠得極近,瞬間季淑看得明白,原來嫻妃的眼睛當真有一些藍。她本來極為瘦削,要說美也是有限,但當望著她的雙眸之時,卻隻覺得有種異乎尋常的美,季淑怔怔地看著,不由地有些出神,嫻妃察覺了,便伸手摸摸臉頰,將眼睛垂下,略有些不自在。
季淑怔怔看著,急忙說道:“對不住,我一時……”嫻妃垂著頭笑了笑,說道:“其實不要緊的,昭兒該同你說過了罷?我並非是北疆人,我是邊漠部落裏的……”說到這裏,聲音漸低。
98.錦帶:旋賜銀緋與紫金
季淑見嫻妃有些不自在的,眼神也躲躲閃閃,心裏一動,便說道:“我是東明之人,對這些不大清楚,邊漠部落是什麽?”嫻妃抬眸看了季淑一眼,道:“那個……是、就是外族人。”她支支吾吾,語焉不詳,說話時候亦不敢看季淑,仿佛這個問題很難迴答。
季淑見狀,就不再追問,隻說道:“我對這些一概不知,隻是聽聞王爺先前住在北疆邊漠,在王府內,有個小丫頭總是叫他阿狼哥哥呢。”
嫻妃聽她將話題轉開,鬆了口氣,便說道:“是啊,你說的那個大概是果兒公主,是飛婭的妹妹。”說到這裏,麵上微微露出一絲笑意。
季淑說道:“飛婭?定然是她口中說的那個女英雄了。”又問道,“噫,她竟然是個公主?”嫻妃麵上略露羞澀之色,道:“我們部族裏族長的女兒,便稱為公主了,飛婭是大公主,果兒是小公主。”
季淑點點頭,說道:“好尊貴的身份。”
嫻妃麵上略微露出惆悵之色,說道:“現在已不算尊貴了,因我們部族已經覆亡了,是以昭兒才會……”
季淑見她欲言又止,就道:“所以王爺才把她接來王府麽?”
嫻妃見她屢屢問起塔琳果兒,便說道:“是不是果兒公主有什麽冒犯之處?她自小性格倔強,又任性……初次來帝京的時候,也惹了不少禍端,總是學不會跟周遭之人相處。”
季淑說道:“也沒什麽,隻是些小事,不過她一直都說王爺心裏隻有飛婭公主什麽的……”嫻妃笑了笑,說道:“那些其實都是陳年往事,果兒公主不太懂事……那時候,我們在邊漠的日子很是辛苦,就算是飛婭公主有意,她跟昭兒之間也未必能成的。”
季淑問道:“為什麽?郎情妾意,怎會不成?”嫻妃說道:“飛婭是公主,昭兒是……”說到這裏,吞吞吐吐地,也皺了眉,深深將頭低了下去。
季淑說道:“要是不便說的話,就不用說的,是我一時多問了。”
嫻妃隻是輕輕地搖了搖頭,道:“不是、不是……”卻不說是因何不是。
如此,嫻妃許久不曾做聲,到最後便伸出手來,將季淑的手握了,說道:“昭兒先前吃了許多苦頭……一直到現在,極不容易,你是他喜歡的人,我見了你,也很是高興,他總算有個肯放在心上的人了。”
季淑語塞,想問什麽,卻又怕不留神碰到這嫻妃的痛楚,何況才是第一次見,何必就如此不依不饒地追根問底?就隻好按下。
嫻妃見她不再吱聲,也自高興,就叫人取點心果子來,那宮女去了,半晌隻帶了兩樣簡單的點心來,放在桌上,偌大盤子,隻放了幾枚點心,季淑暗自驚詫。
嫻妃見了,臉上有些掛不住,卻仍笑道:“你多少吃一些……大概是時間倉促了,也沒準備些好的給你。”
季淑見桌上的兩樣點心又少有寡淡,心中疑雲重重,想道:“這點心應該是從禦膳房拿來的?可是為什麽一個妃嬪的待遇竟這麽寒酸?難道說……”抬頭看著嫻妃瘦削的臉容,又想道:“難道她在宮內的日子不好過?”
季淑低頭看了兩眼,就說道:“我現在不餓,卻不想吃這些。對了,嫻妃娘娘,我什麽時候可以迴去?”
嫻妃說道:“湊合著吃些……等晌午時候用了飯,再聽皇後娘娘旨意罷。”
到了中午頭,皇後那邊未有信來,季淑果然就留在嫻妃這裏,擺飯的時候到了,嫻妃就先出去,季淑跟著起身,往外走了兩步,見嫻妃站在宮殿門口,低低地同個宮女不知說什麽。急速停了步子,凝神聽了聽,卻聽嫻妃道:“你去說一說,我這裏有宮外的客人,讓他們……多……勞煩些……”
那宮女麵有難色,道:“娘娘……您也知道,若是給……知道了,怕是要動怒的……”嫻妃遲疑了會兒,手在腕上摸了摸,將那枚銀鐲子擼下來,略一遲疑,說道:“你拿了這個去給……讓他多多包涵……”
那宮女雙手接了過去,兀自一臉為難地,卻到底去了。
嫻妃見狀,才也鬆了口氣,拉了拉袖子遮著手腕,轉過身來。
季淑見到這一幕,不知為何心頭很是不好受,怕嫻妃發覺,便皺了眉先返迴去,靜靜地仍坐在榻上等候。
嫻妃進來,落了座,就微笑說道:“你是東明之人,不遠千裏到了這裏,還可以麽?”季淑說道:“挺好的,沒什麽水土不服症狀。”嫻妃笑道:“當初我剛來,可是很不適應的,幾天沒吃好飯。”
季淑留神看她縮在袖子裏的手腕,才覺得那手腕實在纖瘦的太過。
季淑一時不知說什麽好,就做出神狀。
嫻妃卻說道:“昭兒他對你,還好麽?”季淑道:“挺好的。”嫻妃很高興般,伸手按了按胸口,微笑說道:“我就放心了。”她這樣一笑,才覺得有幾分明媚。
季淑隻覺得場麵尷尬,又很不想吃她這頓飯,隻想要離開,絞盡腦汁想了會兒,就道:“嫻妃娘娘,我剛來這皇宮,都不熟悉的,你能否帶我出去走走?”嫻妃說道:“自是可以的。”便起了身,帶季淑出了宮殿。
兩個走著,嫻妃就問道:“你平素喜歡些什麽?”季淑道:“我沒有什麽特殊的喜好,就喜歡看個花兒草兒什麽的。”嫻妃說道:“那我帶你去禦花園轉轉好麽?”季淑說道:“甚好。”
嫻妃探手握了季淑的手,領著季淑往前走,季淑看她一舉一動,對自己真是極為親熱的,每到一處,便行介紹,一路到了禦花園處,便道:“你看看,這裏的花草你喜歡麽?你最喜歡什麽?”問長問短地,很是歡悅。
季淑就慢慢地同她說,走了一會兒,見地上一支花枝不知怎地折在地上,季淑便停了步子,蹲下去扶起來,就在這一瞬間,那花叢的前頭有個人影大步經過,見了嫻妃在此,略停了步子,道:“嫻妃娘娘。”
嫻妃急忙道:“大殿下。”那人笑笑,點了點頭便也走了。
季淑正扶好了花枝,聽到先前那個聲音,心裏一怔,便站起身來,卻見前頭有個高挑的背影,青絲如瀑灑落肩頭,身後跟著兩個隨行,而他大步流星地離開了,季淑歪了歪頭,心道:“怎麽那個聲音好似在哪裏聽到過?”
嫻妃見季淑看那人,就說道:“方才未曾來得及叫你來拜見大殿下,不過他似是有事,匆匆地走了。”
季淑再看,那人已經走的遠了,季淑就說道:“啊,他就是明王啊。”
嫻妃說道:“是啊,明王是個很好的人。”
季淑笑笑,說道:“我聽聞明王也是最近才迴京不久的。”嫻妃道:“嗯,先前明王在南楚。”季淑說道:“這是為何呢?”嫻妃道:“好似先前有什麽緣故,具體我也不太清楚的。”季淑說道:“唔。”
兩人轉了會兒,季淑見那牆邊上的薔薇花開的繁盛,就多站了會兒,嫻妃見她喜歡,就說道:“你的名字是梔子,莫非最愛的是梔子花麽?”季淑說道:“我喜歡她那甜香,香而不膩,叫人精神一振。”嫻妃說道:“我對花兒不甚知道,隻記得這院子裏好像有一種這樣的花兒,花香甜甜地,我也很是喜歡。”說著,就領著季淑,憑記憶去找,找了片刻,果真找到一株梔子,卻因為已經是過了花季,上頭都沒有花兒了。
季淑倒沒什麽,嫻妃卻有幾分失望,將那株梔子花左看右看看了會兒,探手將花叢撥開,說道:“快看,這裏還有一朵。”季淑一驚,急忙俯身去看,果然見在花叢裏頭有一朵星星白花,盈盈綻放,不由地也驚喜交加,道:“果然是有!”
嫻妃很是高興,探手將那朵雪白的花兒摘下來,說道:“真是好兆頭!好孩子,我替你戴在發上罷。”季淑本沒這個心情的,但見嫻妃已經摘了下來,便說道:“我自己來……”不料嫻妃道:“我來我來,你自個不方便。”
季淑見她盛情,就也未曾推辭,便將頭略低了低,嫻妃喜滋滋地替季淑別再鬢角發間,又看了她一會兒,才歎道:“真是好看。”
嫻妃拉著季淑的手,在禦花園裏徜徉,有宮女來到,說飯菜準備妥當,嫻妃便同季淑往迴走,迴到殿內,卻又正好遇到皇後派了王太監來,賜了季淑些東西,一串檀香木的腕珠,兩支紫金鑲珠釵子,一枚小小的白玉如意,一襲淺銀色繡褐黃雀兒的綢裙。
王太監說道:“本是想讓花娘子去娘娘宮裏一並用膳的,體恤花娘子同嫻妃娘娘初次相見,便隻等午膳過後再聚,這些東西,當是娘娘給花娘子的見麵禮。”說完了場麵話,又笑著對季淑說道:“這可是娘娘的一片心意啊。”
嫻妃道:“多謝公公專程跑這趟了。”王太監笑哈哈地,道:“嫻妃娘娘客套了。”掃了一眼裏頭布置的飯菜,說道:“好了,咱家不打擾嫻妃娘娘同花娘子用膳了,先告退了。”
王太監去後,嫻妃甚是高興,把賜的東西看了一遍,鄭重放好了,又拉季淑過來吃飯,季淑見桌子上的菜有四五樣,做得倒也過得去,然而跟嫻妃交付的那支鐲子比起來,卻仍不足道,又不是什麽山珍海味。
季淑提了筷子勉強吃了些,嫻妃屢屢替她夾菜,勸她多吃些,季淑捱不過,就也勸嫻妃多吃些,嫻妃很是高興,季淑夾給她的東西多半都吃了,到最後卻不再吃,季淑問道:“娘娘怎麽吃這麽點兒?”嫻妃說道:“我隻能吃這些,再也就吃不下了。”
季淑也食之無味,看著這桌子飯菜,想到嫻妃的苦心,隻有在心中自己歎息而已。
吃完了中飯,嫻妃道:“娘娘吃過午膳後要歇息會兒,我們等會兒再去罷。”季淑道:“也好。”嫻妃拉著季淑,在矮榻上坐著歇了會兒,看時候差不多了,便出了宮殿,往皇後宮去,正走到半道,卻見前頭一堆人浩浩蕩蕩而來,嫻妃道:“是皇貴妃……”臉上頗有幾分忐忑畏懼。
片刻那一堆人來到,果然見鑾駕上坐著的正是皇貴妃,到了這邊,也不下來,眼睛就斜睨下來,道:“妹妹這是去哪啊?”
嫻妃道:“迴娘娘,奉命去見皇後娘娘。”皇貴妃見她低著頭,便一聲冷笑,道:“奉命?哪門子的命,恐怕是拿著雞毛當令箭罷。”嫻妃隻是低著頭不說話。
皇貴妃的眼睛就瞥向季淑這邊,道:“聽聞皇後賜了你好些東西?”季淑道:“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