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康四年,孟朝立國後極為重要的一年。
這一年不僅內部核算清楚了關中、並州戶籍,奠定了孟朝長治久安的基礎。
外部,孟朝也開始了掃清一切外患之路。
三月下旬的時候,右武衛大將軍馬超率軍抵達了孟朝的江南重鎮江都。
江都即後世著名的揚州。著名詩詞煙花三月下揚州,描述了一副唯美且生機勃勃的景象。
右武衛將士的心情一如詩中所描述一般。
整個長江北岸都生機盎然,到處是整齊的田壟,新建的廠房,以及遍布於野、熱火朝天的工人、農夫。
萬丈高樓平地起,就在所有人的注目下一點一點完成。
更難能可貴的是,這些忙碌的人群臉上,都帶著笑意,而非一臉麻木,痛苦不堪。
這是因為在江都的開發過程中,官府選擇了盡量減少參與。
自古民不聊生都少不了貪官汙吏的從中作梗,上下其手。
無論皇帝、朝廷還是地方官員,都十分清楚這些官吏的德行。所以各項工程都盡量交給商人前去推動。
商人們的德行雖然沒有好過官吏多少。但至少他們頭頂還有個官府監督,違法亂紀,草菅人命會麵臨嚴重的後果。無法像官員一樣無法無天。
在甄氏、糜氏等各大豪族,金錢攻勢的開路下,百姓爆發了高度的工作熱情。
曆時一年左右,邗溝在大量工人的疏通下已經初步恢複了暢通。
這麽快的進度,不僅僅是因為工人們的努力。也與孟朝迅速一統天下密切相關,從董卓亂政,到孟朝建立,不足十年的時間。
這十年間,邗溝雖然在緩慢淤塞,但畢竟積弊時間尚短,問題沒有太過嚴重。疏通邗溝與新挖一條運河的難度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邗溝連接了長江、淮河兩地後,來自兩地的大量船隻都匯聚在江都沿岸。
孟朝全部水師戰艦與巨型商船共計四千三百二十八艘,排列在江麵,旌旗蔽日,戰艦覆水。就算是四千朵花瓣飄在水麵上也是密密麻麻,更何況四千艘巨大戰艦。觀者無不心弦澎湃。
所有船隻中戰艦一千一百二十六艘,剩下的三千餘大型船隻都為民間所有。
這個時代,不講究戰艦對轟。民用船隻與戰艦也沒有特別顯著差距。
尤其孟朝軍隊以陸戰為主,這些船隻也無需長期漂泊在江麵上與東吳水軍作戰,隻要能渡過江麵,將府兵送到對岸就可以。
與赤壁之戰不同,這些商船的水手常年在水上漂泊,精於水性,完全無需鐵索相連。
火攻對這支軍隊能起到效果微乎其微。
四月下旬,經過了長期的適應之後,孟朝水師開始向江東水師發起進攻。
戰事的結果,還在天下人意料之中。
孟朝水師沒能如陸地上一樣,打出摧枯拉朽的戰績。
雙方在水麵交戰數次,互有勝負。
能有這結果,必須要歸功於孟朝軍隊軍魂。
孟朝水軍雖然處於不利局麵,但絕對沒有發生大規模崩潰的情況。
但要知道,江北水師體量與江東水師體量,完全不在一個量級。
江東水師打不出摧枯拉朽的戰績,陷入僵持就是失敗。
江東水師今天擊沉一艘孟朝水師戰艦,明天孟朝水師就能增兵十艘。
尤其五月初雙方爆發的大規模水麵決戰,孟朝水軍將領關羽率領戰艦四百餘艘、水師四萬餘人,與周瑜統帥的江東水師兩萬餘人激戰一日。
孟朝戰艦沉沒百餘艘,江東水師也傷亡四千餘人。
可是這種勝利,對周瑜而言毫無意義。
百餘艘戰艦的損失,對孟朝而言連小搓都算不上。明日,關羽就能繼續再率領四百餘艘戰艦前來迎戰。而江東水師就要用剩下的一萬餘人,去迎戰孟朝齊裝滿員的四萬大軍。日複一日,江東水師隻會越來越虛弱。
但偏偏大勢所迫,周瑜還不敢不迎戰。
一旦江東水師龜縮在營中,孟朝水師占領了江麵。大軍就會源源不絕的渡過長江,進入江東。
在陸地上迎戰孟朝禁軍,戰事隻會更被動。
周瑜也知道自己是在以人力逆天,試圖裱糊江東這個四麵漏風的破敗房屋。
但周瑜的努力還是在五月中旬功虧一簣。
孟朝大量府兵在長江上遊跨國了天險,進入長江南岸,直接從豫章、長沙等地向丹陽郡、會稽郡發起猛攻。
孫策親自率兵在這裏防禦,卻也被戰力剽悍的禁軍打的大敗一場。
這場戰敗完全是由孫策的驕狂大意所致。
在戰前,周瑜、孫策定下策略,西線以防守為主,死守城池。由周瑜在水麵決勝負。
隻要江東水師能擊潰孟朝水師主力,豫章方向的偏師無法孤軍深入,也會退兵。
但孫策見西線前鋒將領是一位年輕小將,便起了輕視之心。
率軍萬餘出戰,意圖一戰擊潰豫章方向偏師,然後去支援周瑜。
但這位年輕將領可是孟朝的帝國雙壁之一,羊承。
羊承在長安學宮中,是出了名的善用兵,變化若神。最擅長戰場臨機應變。
而且他與趙括不同,他手上沒有太多的軍權。就寥寥五千人,他隨便怎麽浪都不會引起關鍵性的戰敗。
於是他當即率軍向孫策發起了猛烈進攻,逼著孫策不得不一次次投入戰場預備隊,以防止戰線正麵被府兵砍穿。
善用兵,並不意味著要用陰謀詭計。
羊承就是在以強攻弱,充分發揮孟朝大軍戰力剽悍,人多勢眾的優勢。從而將江東軍隊逼入不利局麵。
交戰兩個時辰,孫策就發現了羊承的意圖。他是想誘使自己全軍出戰,陷入疲敝,在日暮時刻,派遣騎兵從江東大軍背後發起猛攻,使江東大軍慘遭覆滅。
以孟朝鐵騎之迅捷,得知前鋒正在大戰,日暮前絕對足夠從中軍支援過來。
泰山之戰禁軍突襲徐州大軍的戰例,孫策研究過。步兵一日都能疾行軍百裏,騎兵更不在話下。
所以孫策早有防備,準備了三千人一直沒有投入戰場。
但當戰事焦灼,烈日當空時。孫策發現自己的判斷可能出現了巨大失誤。
因為自己的部署,七千江東士卒要正麵抵擋五千精銳孟朝大軍。
雙方血戰到下午,江東大軍的陣形已經支離破碎。損傷之慘重,觸目驚心。陣線隨時有可能崩潰。
大戰到此時,羊承變化若神的特點展現的淋漓盡致。完全不拘泥於一個戰略,隨時可能轉換戰術,克敵製勝。
這一年不僅內部核算清楚了關中、並州戶籍,奠定了孟朝長治久安的基礎。
外部,孟朝也開始了掃清一切外患之路。
三月下旬的時候,右武衛大將軍馬超率軍抵達了孟朝的江南重鎮江都。
江都即後世著名的揚州。著名詩詞煙花三月下揚州,描述了一副唯美且生機勃勃的景象。
右武衛將士的心情一如詩中所描述一般。
整個長江北岸都生機盎然,到處是整齊的田壟,新建的廠房,以及遍布於野、熱火朝天的工人、農夫。
萬丈高樓平地起,就在所有人的注目下一點一點完成。
更難能可貴的是,這些忙碌的人群臉上,都帶著笑意,而非一臉麻木,痛苦不堪。
這是因為在江都的開發過程中,官府選擇了盡量減少參與。
自古民不聊生都少不了貪官汙吏的從中作梗,上下其手。
無論皇帝、朝廷還是地方官員,都十分清楚這些官吏的德行。所以各項工程都盡量交給商人前去推動。
商人們的德行雖然沒有好過官吏多少。但至少他們頭頂還有個官府監督,違法亂紀,草菅人命會麵臨嚴重的後果。無法像官員一樣無法無天。
在甄氏、糜氏等各大豪族,金錢攻勢的開路下,百姓爆發了高度的工作熱情。
曆時一年左右,邗溝在大量工人的疏通下已經初步恢複了暢通。
這麽快的進度,不僅僅是因為工人們的努力。也與孟朝迅速一統天下密切相關,從董卓亂政,到孟朝建立,不足十年的時間。
這十年間,邗溝雖然在緩慢淤塞,但畢竟積弊時間尚短,問題沒有太過嚴重。疏通邗溝與新挖一條運河的難度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邗溝連接了長江、淮河兩地後,來自兩地的大量船隻都匯聚在江都沿岸。
孟朝全部水師戰艦與巨型商船共計四千三百二十八艘,排列在江麵,旌旗蔽日,戰艦覆水。就算是四千朵花瓣飄在水麵上也是密密麻麻,更何況四千艘巨大戰艦。觀者無不心弦澎湃。
所有船隻中戰艦一千一百二十六艘,剩下的三千餘大型船隻都為民間所有。
這個時代,不講究戰艦對轟。民用船隻與戰艦也沒有特別顯著差距。
尤其孟朝軍隊以陸戰為主,這些船隻也無需長期漂泊在江麵上與東吳水軍作戰,隻要能渡過江麵,將府兵送到對岸就可以。
與赤壁之戰不同,這些商船的水手常年在水上漂泊,精於水性,完全無需鐵索相連。
火攻對這支軍隊能起到效果微乎其微。
四月下旬,經過了長期的適應之後,孟朝水師開始向江東水師發起進攻。
戰事的結果,還在天下人意料之中。
孟朝水師沒能如陸地上一樣,打出摧枯拉朽的戰績。
雙方在水麵交戰數次,互有勝負。
能有這結果,必須要歸功於孟朝軍隊軍魂。
孟朝水軍雖然處於不利局麵,但絕對沒有發生大規模崩潰的情況。
但要知道,江北水師體量與江東水師體量,完全不在一個量級。
江東水師打不出摧枯拉朽的戰績,陷入僵持就是失敗。
江東水師今天擊沉一艘孟朝水師戰艦,明天孟朝水師就能增兵十艘。
尤其五月初雙方爆發的大規模水麵決戰,孟朝水軍將領關羽率領戰艦四百餘艘、水師四萬餘人,與周瑜統帥的江東水師兩萬餘人激戰一日。
孟朝戰艦沉沒百餘艘,江東水師也傷亡四千餘人。
可是這種勝利,對周瑜而言毫無意義。
百餘艘戰艦的損失,對孟朝而言連小搓都算不上。明日,關羽就能繼續再率領四百餘艘戰艦前來迎戰。而江東水師就要用剩下的一萬餘人,去迎戰孟朝齊裝滿員的四萬大軍。日複一日,江東水師隻會越來越虛弱。
但偏偏大勢所迫,周瑜還不敢不迎戰。
一旦江東水師龜縮在營中,孟朝水師占領了江麵。大軍就會源源不絕的渡過長江,進入江東。
在陸地上迎戰孟朝禁軍,戰事隻會更被動。
周瑜也知道自己是在以人力逆天,試圖裱糊江東這個四麵漏風的破敗房屋。
但周瑜的努力還是在五月中旬功虧一簣。
孟朝大量府兵在長江上遊跨國了天險,進入長江南岸,直接從豫章、長沙等地向丹陽郡、會稽郡發起猛攻。
孫策親自率兵在這裏防禦,卻也被戰力剽悍的禁軍打的大敗一場。
這場戰敗完全是由孫策的驕狂大意所致。
在戰前,周瑜、孫策定下策略,西線以防守為主,死守城池。由周瑜在水麵決勝負。
隻要江東水師能擊潰孟朝水師主力,豫章方向的偏師無法孤軍深入,也會退兵。
但孫策見西線前鋒將領是一位年輕小將,便起了輕視之心。
率軍萬餘出戰,意圖一戰擊潰豫章方向偏師,然後去支援周瑜。
但這位年輕將領可是孟朝的帝國雙壁之一,羊承。
羊承在長安學宮中,是出了名的善用兵,變化若神。最擅長戰場臨機應變。
而且他與趙括不同,他手上沒有太多的軍權。就寥寥五千人,他隨便怎麽浪都不會引起關鍵性的戰敗。
於是他當即率軍向孫策發起了猛烈進攻,逼著孫策不得不一次次投入戰場預備隊,以防止戰線正麵被府兵砍穿。
善用兵,並不意味著要用陰謀詭計。
羊承就是在以強攻弱,充分發揮孟朝大軍戰力剽悍,人多勢眾的優勢。從而將江東軍隊逼入不利局麵。
交戰兩個時辰,孫策就發現了羊承的意圖。他是想誘使自己全軍出戰,陷入疲敝,在日暮時刻,派遣騎兵從江東大軍背後發起猛攻,使江東大軍慘遭覆滅。
以孟朝鐵騎之迅捷,得知前鋒正在大戰,日暮前絕對足夠從中軍支援過來。
泰山之戰禁軍突襲徐州大軍的戰例,孫策研究過。步兵一日都能疾行軍百裏,騎兵更不在話下。
所以孫策早有防備,準備了三千人一直沒有投入戰場。
但當戰事焦灼,烈日當空時。孫策發現自己的判斷可能出現了巨大失誤。
因為自己的部署,七千江東士卒要正麵抵擋五千精銳孟朝大軍。
雙方血戰到下午,江東大軍的陣形已經支離破碎。損傷之慘重,觸目驚心。陣線隨時有可能崩潰。
大戰到此時,羊承變化若神的特點展現的淋漓盡致。完全不拘泥於一個戰略,隨時可能轉換戰術,克敵製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