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耕時節發起戰事,實屬迫不得已而為之。
不過好在長安與洛陽之間距離比較近,馳道又修了三年,已經基本完工。信使從長安一路策馬疾馳,到洛陽隻需一天時間。所以損害被嚴格管控在了長安與洛陽之間。
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為供應十五萬大軍的人吃馬嚼,從正月開始,徭役就分批次搬運糧草往函穀關所在的新安縣。
徭役的主力是弘農郡青壯,畢竟運糧的起點在弘農郡西側,運糧的終點在弘農郡東側。動員弘農郡徭役是最優選擇。
正是因為這種情況,所以古代貧民百姓無比害怕周圍的兵災。隻要戰爭發生在周圍,官府必然會就近征發徭役,運送糧草。不僅百姓勞苦,還會耽誤農時。
因為是春耕時期,官府也極力體恤百姓艱苦。所以官府下令,隻要百姓願意參加徭役,官府為其全家免田稅三年。同時每人每個月還給百錢。
百錢大概能買四到五石穀物,幹三個月能買十多石糧食,至少半年內全家不用擔憂餓死。可以趕上秋收後的下一次種秋豆。
百姓一合計,三歲的稅賦遠比今年減產數字更多,才不再抗拒徭役。隻是辛苦了家中的父母與妻女,今歲春耕鋤草、采桑養蠶要辛苦一些。
全家辛苦這一個春天,換來未來三年無憂無慮的美好生活,很多人都心甘情願。
動員了弘農郡徭役後,官府又通過鹽引開中法吸引豪強往弘農運糧。
這項法令一頒布,可是樂壞了弘農郡大大小小的豪強們。
鹽引開中法的運作形式很簡單,隻要能將糧草運送到官府指定的位置,就可通過糧食向官府換取鹽引。
但如今的戰場在哪裏?就在弘農郡大小豪強的家門口啊。這等於官府在給弘農郡豪強們發錢、發福利。
豪族們掏光了地窖裏的每一粒糧食,花費幾天時間陸續送到新安城官兵後勤大營,就可以拿著鹽引前往河東支鹽。沒有任何商業買***這個來錢更迅速,更方便,更安全了。
僅華陰楊氏一族,就捐獻糧食三十多萬石,足夠十五萬步騎支撐近一個月。同時也節省了徭役百姓大量的精力與時間。
因為是短期工程,所以豪強們著急運送,給的薪酬也比較高,百姓們從中獲利頗多。
在運送糧草的同時,四麵八方的府兵也陸續開拔至長安附近。
陽春三月,張瑞正式從長安誓師出征。
左武衛、右驍衛與錦衣衛三支禁軍在城內參與誓師,然後陸續向城外開赴。
寬闊的朱雀大街被淨空,但這擋不住數十萬長安百姓的熱情。
百姓們紛紛登上閣樓,爬上坊牆,甚至爬到屋頂、樹杈上觀看自家子弟兵的盛大軍容。
而在百姓的熱切期盼中,一支規模宏大的騎兵部隊,率先列隊嚴整的從朱雀門方向陸續沿著朱雀大街向城外緩緩開拔。
數以萬計的騎兵列隊成六列緩緩前行,密集的馬蹄踐踏,仿佛整個長安城都在震動,宏亮的腳步聲激蕩人心。隊列中一麵麵迎風招展的旌旗,綿延不絕,旌旗下鋒刃雪亮的長矛列陣如林。
隨著隊列的前行,整支軍隊像是一個在移動的鋼鐵方陣。
長安城的南城門永寧門高達二十多米,五座高大的門洞全部洞開,一列列鐵騎從高大壯闊的門洞中雲湧而出,高揚的旌旗連綿不絕。
在鐵騎之後,是人數更多、更加嚴整的精銳步兵方陣,整齊的腳步聲每次同時響起,都仿佛雷霆響徹在長安城中。
士卒身上甲胄明亮,弓箭在腰,密集的長矛林立,一眼望不到盡頭。玄黑色的鋼鐵方陣,布滿了整條長安大街。
長街兩旁的百姓忍不住發出歡唿,為這威風嚴整的大軍熱烈喝彩。
正是有這些威嚴雄壯的大軍,長安城才能曆經多年,再未見過任何兵戈。整個關西才能河清海晏。
在五方旌旗的引導下,張瑞的旌節、斧鉞、麾蓋、大纛、軍旗等依次高舉。
張瑞親自騎馬,從壯闊的永寧門下緩緩走出,舉目遠望向前方綿延不絕的旌旗軍陣。
在馳道南側,早已有十餘萬府兵精銳步騎列陣在道路一旁。一個個嚴整、厚重的軍陣不動如山,將士們肅立在如雲招展的旌旗下,接受自家主君的檢閱。
十餘萬大軍,列陣數十裏,一眼望去,玄黑色的軍陣,飄揚的旌旗,無邊無際。入眼所見旌旗如海、矛如葦列、盾如重牆。
這一幕使每名關西將士都極受震撼,忠誠得到了極大的加強。
因為麵對這一幕,想到這無邊無際、密密麻麻的每一個士卒都效忠於自己主君同一個人。
所有士卒心中都不自覺的為自家主君增加了一層神聖光輝。
若不是神聖貴人,怎麽會有這麽多忠勇士卒同時效忠於其一人?
任何人想到要與太尉為敵,就要麵對這無邊無際的十餘萬將士,心中那一絲絲蠢蠢欲動的熄滅的幹幹淨淨。
而更多忠誠的將士,則感動的心潮澎湃,熱淚盈眶。這無邊無際的將士,就是與自己共同進退的同袍,有這麽多同僚與自己效忠於同一位主君,為了同一個目標而奮鬥。有此偉力,吾等能改天換地,天下何人能擋?
密集旌旗下的張瑞,端坐在馬背上徐徐前進。
真切感覺到了自己在這亂世中逐漸發生的改變。剛穿越時,自己無論是內心還是身體都是標準的宅男模樣。當初為了追趕裴縣令的步伐,不得不小心翼翼趴在一匹小馬駒背上。
小心翼翼就是當初自己氣質的寫照,無論是內部的豪強暴亂,還是外部的強敵外患,都有可能將自己覆滅。
而曆經六年,自己在王越的教導下,練氣練劍,身體素質已經大幅度改善,如今已經可以英氣神武的親自率領十五萬大軍征討其他諸侯。
曾經謹小慎微的懦弱氣質,也逐漸蛻變成了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
當然,為了這一次激蕩人心,鼓舞士氣的出征儀式,長安也是承擔了極大的後勤壓力。
十幾萬雄壯軍人匯集在一處,為保證供應,長安城北的永安倉城每天要向外運輸上萬石糧食。
在軍事上這樣部署,是極為不明智的。但在政治上卻極具意義。
觀看過十餘萬士卒從清晨便開始披霜帶露,為接受檢閱而列陣。長安城所有文武大臣,豪族百姓,都確認太尉張瑞將有極大可能平定天下,一統山河。
這極大的增強了所有勢力對長安的擁護與認同,減少了很多不必要的叛亂。
這就是所謂的大勢與氣運。在大勢麵前,許多事情都會變得更加順利。
70
不過好在長安與洛陽之間距離比較近,馳道又修了三年,已經基本完工。信使從長安一路策馬疾馳,到洛陽隻需一天時間。所以損害被嚴格管控在了長安與洛陽之間。
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為供應十五萬大軍的人吃馬嚼,從正月開始,徭役就分批次搬運糧草往函穀關所在的新安縣。
徭役的主力是弘農郡青壯,畢竟運糧的起點在弘農郡西側,運糧的終點在弘農郡東側。動員弘農郡徭役是最優選擇。
正是因為這種情況,所以古代貧民百姓無比害怕周圍的兵災。隻要戰爭發生在周圍,官府必然會就近征發徭役,運送糧草。不僅百姓勞苦,還會耽誤農時。
因為是春耕時期,官府也極力體恤百姓艱苦。所以官府下令,隻要百姓願意參加徭役,官府為其全家免田稅三年。同時每人每個月還給百錢。
百錢大概能買四到五石穀物,幹三個月能買十多石糧食,至少半年內全家不用擔憂餓死。可以趕上秋收後的下一次種秋豆。
百姓一合計,三歲的稅賦遠比今年減產數字更多,才不再抗拒徭役。隻是辛苦了家中的父母與妻女,今歲春耕鋤草、采桑養蠶要辛苦一些。
全家辛苦這一個春天,換來未來三年無憂無慮的美好生活,很多人都心甘情願。
動員了弘農郡徭役後,官府又通過鹽引開中法吸引豪強往弘農運糧。
這項法令一頒布,可是樂壞了弘農郡大大小小的豪強們。
鹽引開中法的運作形式很簡單,隻要能將糧草運送到官府指定的位置,就可通過糧食向官府換取鹽引。
但如今的戰場在哪裏?就在弘農郡大小豪強的家門口啊。這等於官府在給弘農郡豪強們發錢、發福利。
豪族們掏光了地窖裏的每一粒糧食,花費幾天時間陸續送到新安城官兵後勤大營,就可以拿著鹽引前往河東支鹽。沒有任何商業買***這個來錢更迅速,更方便,更安全了。
僅華陰楊氏一族,就捐獻糧食三十多萬石,足夠十五萬步騎支撐近一個月。同時也節省了徭役百姓大量的精力與時間。
因為是短期工程,所以豪強們著急運送,給的薪酬也比較高,百姓們從中獲利頗多。
在運送糧草的同時,四麵八方的府兵也陸續開拔至長安附近。
陽春三月,張瑞正式從長安誓師出征。
左武衛、右驍衛與錦衣衛三支禁軍在城內參與誓師,然後陸續向城外開赴。
寬闊的朱雀大街被淨空,但這擋不住數十萬長安百姓的熱情。
百姓們紛紛登上閣樓,爬上坊牆,甚至爬到屋頂、樹杈上觀看自家子弟兵的盛大軍容。
而在百姓的熱切期盼中,一支規模宏大的騎兵部隊,率先列隊嚴整的從朱雀門方向陸續沿著朱雀大街向城外緩緩開拔。
數以萬計的騎兵列隊成六列緩緩前行,密集的馬蹄踐踏,仿佛整個長安城都在震動,宏亮的腳步聲激蕩人心。隊列中一麵麵迎風招展的旌旗,綿延不絕,旌旗下鋒刃雪亮的長矛列陣如林。
隨著隊列的前行,整支軍隊像是一個在移動的鋼鐵方陣。
長安城的南城門永寧門高達二十多米,五座高大的門洞全部洞開,一列列鐵騎從高大壯闊的門洞中雲湧而出,高揚的旌旗連綿不絕。
在鐵騎之後,是人數更多、更加嚴整的精銳步兵方陣,整齊的腳步聲每次同時響起,都仿佛雷霆響徹在長安城中。
士卒身上甲胄明亮,弓箭在腰,密集的長矛林立,一眼望不到盡頭。玄黑色的鋼鐵方陣,布滿了整條長安大街。
長街兩旁的百姓忍不住發出歡唿,為這威風嚴整的大軍熱烈喝彩。
正是有這些威嚴雄壯的大軍,長安城才能曆經多年,再未見過任何兵戈。整個關西才能河清海晏。
在五方旌旗的引導下,張瑞的旌節、斧鉞、麾蓋、大纛、軍旗等依次高舉。
張瑞親自騎馬,從壯闊的永寧門下緩緩走出,舉目遠望向前方綿延不絕的旌旗軍陣。
在馳道南側,早已有十餘萬府兵精銳步騎列陣在道路一旁。一個個嚴整、厚重的軍陣不動如山,將士們肅立在如雲招展的旌旗下,接受自家主君的檢閱。
十餘萬大軍,列陣數十裏,一眼望去,玄黑色的軍陣,飄揚的旌旗,無邊無際。入眼所見旌旗如海、矛如葦列、盾如重牆。
這一幕使每名關西將士都極受震撼,忠誠得到了極大的加強。
因為麵對這一幕,想到這無邊無際、密密麻麻的每一個士卒都效忠於自己主君同一個人。
所有士卒心中都不自覺的為自家主君增加了一層神聖光輝。
若不是神聖貴人,怎麽會有這麽多忠勇士卒同時效忠於其一人?
任何人想到要與太尉為敵,就要麵對這無邊無際的十餘萬將士,心中那一絲絲蠢蠢欲動的熄滅的幹幹淨淨。
而更多忠誠的將士,則感動的心潮澎湃,熱淚盈眶。這無邊無際的將士,就是與自己共同進退的同袍,有這麽多同僚與自己效忠於同一位主君,為了同一個目標而奮鬥。有此偉力,吾等能改天換地,天下何人能擋?
密集旌旗下的張瑞,端坐在馬背上徐徐前進。
真切感覺到了自己在這亂世中逐漸發生的改變。剛穿越時,自己無論是內心還是身體都是標準的宅男模樣。當初為了追趕裴縣令的步伐,不得不小心翼翼趴在一匹小馬駒背上。
小心翼翼就是當初自己氣質的寫照,無論是內部的豪強暴亂,還是外部的強敵外患,都有可能將自己覆滅。
而曆經六年,自己在王越的教導下,練氣練劍,身體素質已經大幅度改善,如今已經可以英氣神武的親自率領十五萬大軍征討其他諸侯。
曾經謹小慎微的懦弱氣質,也逐漸蛻變成了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
當然,為了這一次激蕩人心,鼓舞士氣的出征儀式,長安也是承擔了極大的後勤壓力。
十幾萬雄壯軍人匯集在一處,為保證供應,長安城北的永安倉城每天要向外運輸上萬石糧食。
在軍事上這樣部署,是極為不明智的。但在政治上卻極具意義。
觀看過十餘萬士卒從清晨便開始披霜帶露,為接受檢閱而列陣。長安城所有文武大臣,豪族百姓,都確認太尉張瑞將有極大可能平定天下,一統山河。
這極大的增強了所有勢力對長安的擁護與認同,減少了很多不必要的叛亂。
這就是所謂的大勢與氣運。在大勢麵前,許多事情都會變得更加順利。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