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首次會見府內眾人,所以趙虞的妝容雍容華貴,優雅端莊。


    隻是這位雍容華貴的正妻,坐在張瑞身旁臉色還是有些羞紅,輕聲問道:“夫君,昨夜諸事當真皆在情理當中?”


    “咳……”張瑞被嗆了一口,怎麽忽然問這個。


    當然符合情理了,能者多勞嘛。


    你可是趙雲之妹,武藝超凡,無論體力,騎射都是當今翹楚。


    張瑞清咳了幾聲,說道:“周公之禮,乃人倫大事,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後世也,有何不妥。”


    “哦……”趙虞被糊弄住,輕聲自語道:“怎麽與嫂子教予內容不同呀?多了許多奇怪地方。”


    “什麽?”張瑞沒有聽清,好奇的問道。


    趙虞連忙擺手,說道:“沒事,沒事。”


    說話間,府內眾人便已陸續抵達,趙虞隻得收住胡思亂想,正襟危坐。


    作為府中女主人,趙虞正妻身份所享受的待遇與張瑞是平等的。


    其他人如何對待張瑞,便如何對待的趙虞。


    這種二元製的權力關係,其實很像後世的夫妻關係平等。


    而後人固有的男尊女卑印象,似乎男人才是一家之主,並不是因為權力劃分,而是因為社會風俗,即班昭所著《女誡》的影響。


    《女誡》七章分別為卑弱、夫婦、敬慎、婦行、專心、曲從和叔妹。


    其中卑弱、夫婦、敬慎、婦行、專心都是講女子要敬順丈夫,以陰柔、卑弱、從夫、專一為女子美德。


    基本上蔡琰寵溺、柔順的性格就是受《女誡》影響而形成的,大家閨秀的良好教養下,符合當下淑女的完美形象。


    所以,男子講娶妻娶賢,就是娶符合《女誡》七章的淑女,有利於維持家庭和諧。


    趙虞出身清白之家,自幼有兄長疼愛照顧,趙雲、趙豐皆品行端正,在這種家庭氛圍長大的趙虞一直是明眸善睞,巧笑倩兮。


    今日雖然正襟危坐,但並沒有古板威嚴,反倒是讓人如沐春風。


    右將軍、孟侯正妻,錦衣衛都指揮使之妹的身份,使趙虞完全不需要再刻意立威,在府中隻要以恩信德化行事,就能得到所有人的敬畏與尊崇。


    府中女眷的事情輕十分簡單,侍女們吃幾顆熊心豹子膽也不敢挑戰正妻權威。而三名侍妾中,甄宓還是個孩子,董白是個傻白甜。趙虞雖然單純,拿捏這兩人也是易如反掌。最後剩下的蔡琰,相比侍妾更像是從事中郎,精力都在政務當中,完全無心內庭鬥爭。因此,趙虞可以輕而易舉的掌控內庭。


    不過,作為正妻,有調和陰陽,承輔夫君的責任,主要精力也不可能一直放在爭風奪寵上。


    略微了解了府中女眷情形之後,趙虞便將精力放在了府中各種事務上。


    首要之務是對這個家庭基本情況要有所了解。家庭裏有多少人,還有多少積蓄。總不能明日便斷炊了,自己一介新婦卻毫不知情。


    談到這裏,張瑞也興致勃勃的坐在一旁的胡床上旁聽。新婚大喜,右將軍府給張瑞放了半旬的休沐假。這半旬當中,除非緊急政務,不然文武群臣中不會有任何人來打擾張瑞本人。


    其一是為了張瑞享受新婚燕爾,其二則是為了躲避沮授。待休沐結束,已是四月,冀州之事已定。


    但在此期間,內閣的票擬依舊是送到張瑞麵前的。哪怕張瑞看都不看,直接畫圈通過,這也能夠確保內閣閣輔隻有議政權,決定權牢牢掌握在張瑞手中。


    右將軍府不設長史、司馬,如今掌管府事的是從事中郎郭安。


    為了匯稟府中事宜,郭安帶了厚厚的三大本賬簿,以及無數地契、房契一類檔案。


    郭安簡單客套了一番恭賀新喜的話語,便轉入正題,說道:“稟君侯、夫人,夫欲平天下者,必先齊家,而後治國。故家國雖常為一體,亦有所別。否則界限不清,綱紀不明,家國混為一用,將使國之不國,家之無家。”


    “自君侯起兵於孟縣,便有家業。後開府曆經建議中郎將府,鷹揚將軍府,征西將軍府,右將軍府,累積至今,家業頗豐。”


    “有黃金六千金,白銀八千斤,錢兩億六千三百萬,糧一百三十三萬石,綾羅綢緞等各種布匹兩百七十萬。”


    趙虞暗自驚訝,以前聽說侯門家藏萬金,今日看來果然不是一句虛言。


    張瑞喝茶的動作也停頓了片刻,這些財富顯然都是自己一人的財富,沒有包括甄宓、董白的嫁妝。這兩位侍妾出嫁,每人的嫁妝也都高達數千金,是名副其實的小富婆。


    家藏萬金,在長安城算不上最富庶的家族,甚至隻能算中遊。如甄氏、田氏那種巨富之家,僅一年繳納的算緡稅(百分之四十八)一項,就能抵孟侯府四年積累的全部資產。


    戶部稅政司對右將軍府治下富豪家產有初步核算,算緡數十萬、數百萬的豪族車載鬥量。當然,這是指所有財產累計,包括良田、作坊、地契、房契等,不是純銅錢與黃金。


    作為整個勢力的君主,財富還不如治下豪商一年繳納的賦稅,這並不讓張瑞感覺有何不平,因為張瑞本來誌向也不在這方麵。


    真正令張瑞義憤填膺的是,怎麽會有一百三十多萬石糧食。


    因為動用了六萬五千大軍在右將軍府轄境一南一北最兩端開戰,右將軍府的糧食庫存又開始吃緊了。


    六萬五千大軍,加上六萬多匹戰馬,算上徭役每月耗糧四十三萬石。這還是在境內作戰,徭役不重。等大軍開赴涼州,千裏之外作戰。三名徭役才能供養一名士卒,每個月僅消耗在涼州戰事上的糧食便多達上百萬石。


    征西將軍府有駑馬數萬匹,馬車及武鋼車數萬輛。這數萬輛的車隊,每月都要往返於長安、涼州之間運輸物資。右將軍府辛苦積累了一年的糧食,不用多久就會被搬空。


    鮑信參加討董聯軍憑一郡之力,攜帶五千輛物資車便被稱讚一時,但與右將軍府集十數郡之力在涼州發起的這種大規模戰事相比,簡直就是毛毛雨。


    當然從另一個角度看,張瑞自己一人的府庫,便能支撐涼州戰事一個月,也的確值得矚目以及高度警惕。


    張瑞便問道:“府中怎麽會有一百三十餘萬石糧食?”


    這一點令張瑞對郭安極度不滿。自己作為一名諸侯,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政務上,不可能天天盯著自己的小金庫,蹲在裏麵數錢幣,聞銅臭。


    民部中郎幾乎是每個季度都會向張瑞匯報府庫情況,但郭安掌管右將軍府事,一次也沒匯報過府中積蓄如何。


    這導致張瑞竟然也體驗了一迴,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情況。


    那麽多災民等著救濟,結果郭安寧可將金銀堆在府庫裏生鏽,糧食放在府庫裏發黴,也不肯拿出來以工代賑,救濟災民。


    到底不是嫡係,郭安這種舊體製官僚,哪怕僅讓他管理內事,他都不能盡職。


    張瑞打定主意,以後這種清流官員,要麽繼續憑名聲出使其他諸侯處,要麽就改行做言官。不要再想負責什麽具體政務了。


    70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末之並州匪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楊氏良家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楊氏良家子並收藏漢末之並州匪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