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正是三輔右扶風人士,距離長安隻有一步之遙,乘船由渭水而下,半日便能抵達。


    不惜耗費半日時間,到長安赴考,而不直接投效占據右扶風的馬騰。這在法正看來理所當然。


    作為一名飽學之士,投靠馬騰完全是自汙名聲。


    且士人投靠西涼軍又能有何作為?跟隨彼輩一起劫掠百姓,然後荒廢所學,醉生夢死?


    以法正見識而言,可以斷定關中諸將皆命不久長,豎夫崛起,逞一時之威而已。


    反倒是一衣帶水的長安,氣象恢弘,法度嚴明,誌向高遠。


    各項政令皆在努力恢複官府權威,發展農業,興修水利,推廣教化,訓練軍隊,招賢納士。


    這才是成大業的勢力,不會如蜉蝣一般朝生暮死,迅速消亡。


    兩相對比,關中士人們全體用腳投票。


    張瑞早在之前翻看科考名冊,看到法正名字時,便眼神一亮,如今當麵看見其人奮筆疾書,更是十分滿意。


    法正之名,讀過《三國演義》的後世人,都不陌生。


    但在正史上,法正的表現遠比在演藝中更加出彩。


    在戰略上,法正力主進攻漢中,一力勸說劉備發起了漢中之戰,為蜀漢奪得了至關重要的蜀中門戶。


    在兵法戰術上,法正更是蜀漢當之無愧的第一人。


    在漢中之戰中,各種奇謀詭計,層出不斷。打得夏侯淵、張合等人應接不暇,顧此失彼,大軍往返調度,陣線破綻頻出。


    聲東擊西、放火劫營、據險守要、神兵突襲等等各種策略,將兵法中“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演繹的淋漓盡致。


    蜀漢軍隊的戰術從未曾如此精彩高絕過,軍隊戰力在漢中之戰徹底達到了最頂峰。最終一戰斬首曹魏西線最高軍事長官夏侯淵。


    以致於,曹操聽聞漢中之戰的過程後,發言感慨:“吾故知玄德不辦有此,必為人所教也”,進而惋惜“吾收奸雄略盡,獨不得法正邪”


    最終陳壽在《三國誌》中評價其為“著見成敗,有奇畫策算”,堪比魏國名臣程昱、郭嘉。


    蜀國版的郭嘉,其才能可見一般。


    但這樣一位有才之士,一生卻極為坎坷,由於關中之亂,郡縣饑荒,法正不得不同好友孟達避難於益州劉璋麾下。


    在益州長期懷才不遇,又被州邑中的人誹謗,不曾舉孝廉一類,多年以後才堪堪作上縣令。


    直到遇到劉備才得以施展所學,但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剛打完漢中之戰,達到人生最高光時刻的法正便英年早逝。


    法正之死令劉備十分感傷,一連哭泣數日。隨後追諡其為翼侯,賜其子法邈爵為關內侯。


    因而法正也是劉備時代唯一一個獲得諡號之人。


    例如法正、荀彧、郭嘉、賈詡、諸葛亮、司馬懿這種人才,每一個都是能影響曆史走向的國士。


    先不論其在右將軍府中能發揮多大作用,隻要不予右將軍府為敵,就能極大減少右將軍府山河一統的阻力。


    令張瑞滿意的是,法正誌向高遠,並未像其他士子一樣,著眼於漢室高位。


    而是堅定的主張效仿文王偉業,以關中為基業,征討強敵,威懾四海,折服豪傑。


    強敵以精兵良將破之,豪傑以盛勢服之,賢才以功名招之。


    使強敵崩散,豪傑率眾來投,人才奔走歸之。


    最終奮三軍悍勇驍烈,振俊賢慷慨誌節,立周王室八百年之基業。


    看到最後,張瑞啞然,難怪史書上說法正善於奇謀,然不以德素稱也。


    雖然其所寫方略慷慨弘遠,但表達上太不含蓄。


    在座三百二十九名士子,皆能看出張瑞誌向,但卻全托口於文王美德。


    隻有法正,大咧咧的將取劉氏而代之,成就張氏八百基業,堂而皇之的寫到了試卷上。


    政治上的事情,一向是高調做事,低調做人。


    可以高調的一統山河,但不能高調的妄自稱帝。


    不然張瑞在出考題時,何須用“以服事殷,與奉國家以討天下”為題。


    看完,張瑞隻能莞爾一笑,然後向下一位人才走去。


    這位人才也是張瑞極為關注的人才,巧合的是,這位人才也是扶風郡人。


    看著旁邊奮筆疾書的年輕俊傑,張瑞甚至為馬騰惋惜,扶風郡人才何其多也。若馬騰肯任用賢士,恢複生產,發展農業,推廣教化,未嚐不能使這些人才幫助治理郡縣。


    但關中諸將,皆一味的劫掠百姓,魚肉鄉裏,最終失去人心,治下空有治國安邦之才,卻完全不能用之。


    這位能治國安邦的人才便是蘇則,字文師,扶風郡武功縣人。


    蘇則在《三國誌》中與杜畿並傳,是張瑞印象非常深刻的一位文臣。完全不弱於袁渙、國淵、司馬芝等人。


    這當中杜畿政績常為天下之最,隻可惜因為是荀彧所舉薦,所以不受曹操重用,多年如一日擔任河東太守。


    而在張瑞治下,杜畿擔任工信司少尹,總督右將軍府治下的全部工業、商業之事,可謂位高權重。


    蘇則才能也並不弱於杜畿,後世屢屢將二人相提並論,稱:“杜畿寬惠,河東無警;蘇則分糧,金城克複。”


    但與寒門出身杜畿的純文臣不同,蘇則出身豪族,少便以學問品行,聞名於世,其人文韜武略,堪稱文武全才,完全不弱於蜀漢太守李嚴。


    之所以不如李嚴出名,完全是因為其性格風烈矯矯,不懼權勢,敢於直諫,使曹丕極為忌憚,將其貶出朝堂。


    在蘇則履任地方,出任金城太守之前,金城郡人口不足五百戶,但就憑借這五百戶為基礎,蘇則“出境圍隴西,服李越,救武威,擊張掖,誘麴演,斬張進,降黃華,平河西,以一郡守出境討賊,立功如是,不第為邊境之賢太守,且為智勇兼全之名將也”。


    開局五百戶人家,最終平定整個西涼,打通河西走廊,降服西域諸國,平定無數叛亂。都不敢這麽寫。但史書卻一字一句的全記錄了下來,就是因為現實他不需要合理性。


    70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末之並州匪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楊氏良家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楊氏良家子並收藏漢末之並州匪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