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間進入到1990年的盛夏,天氣也一天天變熱。


    這個時候,國際上發生了一件比天氣還熱的熱點大事:在8月2日,伊拉克強勢入侵了科威特。


    事件發生的起因也很簡單,老薩要打仗,欠了人錢,欠的太多,感覺還不上了,就想著還不如把你給兼並過來,這樣就不用還了不是。


    典型的流氓做派,典型的強盜邏輯。


    這件事影響很深遠,甚至影響到了華夏的軍事工業發展進程,也是這個時代不得了的大事之一。


    沈光林竟然把這麽一件大事給忘了,他是這個時候才意識到:海灣戰爭要爆發了。


    他距離現代社會更近了一步。


    這是第一次海灣戰爭,後麵還有第二次,直到老薩被捉為止。


    當然,身處這個時代,其實沒有人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麽的,大家都是在猜測事態的走向。


    最終,這件事還是要看花旗國的態度。


    確實,這是老薩給花旗國出的一個難題。


    兩個國家原本的關係還是不錯的,甚至在兩伊戰爭中花旗國還站在了老薩的背後,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但是朋友和朋友也有親近遠疏。


    現在,老薩不管不顧的一個大逼兜子甩在了老布什的臉上,然後竟然還天真的以為,這口濃痰既然喂給你了,你們就得捏著鼻子咽下去。


    這是不可能的!


    此一時彼一時,軍火販子正愁找不到機會施展呢,如今機會來了。


    老布什如論如何也會強烈的顯示一下存在感的,不然他們的江湖地位該如何保障?


    現在,電視上媒體上甚至民間最熱鬧的話題就是對於未來戰爭的猜想。


    戰爭會發生嗎?走向如何?


    老薩有幾十萬經過戰爭洗禮的老兵,有從華夏進口的高性價比軍事設備,老美能打的過嗎?


    難道,他們不害怕折戟沉沙嗎?


    不少人幸災樂禍的表示:花旗國終於要掉入戰爭的泥潭了。


    但是,所有人都沒想到,這是一場改變人們認知的戰爭,那些從華夏進口的飛機和坦克全部成了廢鐵。


    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不少軍事專家才改變了思維,開始考慮未來戰爭的發展形勢。


    原本,發生在1990年盛夏的這件事和沈光林是沒有關係的,他又不是軍火販子,也不是國際分析家,他隻是一個普通的大學教授而已。


    隻是,沈教授現在是國家石化的股東了,在其位謀其政,他不得不為公司的未來出謀劃策。


    就是因為老薩一時腦熱的糊塗決策,造成了國際原油價格的瘋張。


    在很短的時間內,原油價格從18美元一桶漲到了40美元一桶。


    如此賺差價的好時機,沈光林竟然錯過了!


    要知道,沈光林現在是有大量閑散資金的,如果借著這個機會,投它十個億,加它十倍的杠杆,這不是輕輕鬆鬆百億美元賺來了嘛。


    還搞什麽服裝廠,還養什麽青山羊。


    其實,石油價格漲了,這對華夏是好事,因為華夏是石油出口國,出口的量還不小,國家石油可以借機多賺一些外匯了。


    但是,事情有利有弊,對國家有利的事情,對企業卻未必有利。


    石油價格上漲了,對於國家石油是好事,但對於國家化工來說,這可就不是好事了。


    因為,原油價格漲了,石化產品的價格卻不能隨意的漲,這就難受了。


    所以,想都不用想,今年的國家化工估計要虧錢了,還得虧空不老少。


    剛入股就虧錢,沈某人的運氣也是相當可以。


    不過,既然作為國家化工的首席科學家,又剛拿了好處的,沈教授還是要為國家化工的未來出謀劃策的。


    不然,這個學部委員不是白拿了麽。


    投之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關於國家化工未來的發展和決策的事,沈光林可是盡心盡力的,畢竟,這些虧的可都是自己的錢。


    而且,出席的會議多了,沈光林也拿了很多幹貨出來。


    尤其是關於國際形勢和石油政策的預估,沈光林更是走在了國內某些專家的前麵。


    知道答案去分析事件發生的原因,然後自己的預判一步步得到驗證,這是權威專家逼格的養成過程。


    說起來,這種感覺還是蠻爽的。


    對於國內的經濟政策和各種話題,沈某人是敬而遠之閉口不談的。


    現在是保守派占上風,即使長城集團吃了虧,沈光林也是一副甘之如飴的樣子。


    難得糊塗。


    但是,對於國際經濟形勢的判斷,對於各國宏觀政策的預測,沈某人是很有見地的,他當仁不讓。


    而且,沈某人的猜測和預判,正在一步一步的得到印證。


    尤其,隨著事件的退役,花旗國還沒開始動兵呢,但是他們的經濟政策和政治手段已經開始發力了,種種現象表明:動兵大約隻是時間問題了。


    隻是,花旗國施行的經濟政策和外交手段跟很多人想象的不一樣,但沈光林都判斷對了。


    原本,對於沈光林的話很多人是不信的,你一個科學家,竟然能夠預判政治了?


    是誰給你的自信心。


    可是,隨著猜測結果的相繼印證,原本不相信的人卻不能繼續不相信了。


    沈教授說的都對。


    就這樣,在持續判斷正確的情況下,有國家化工公司為他張目,沈教授在這個陌生的圈子裏闖出了比科研能力更大的名聲。


    甚至,一些人說了,沈教授應該做帝師。


    尤其,他的位置也到了。


    曆來都有學部委員成為領導智囊的,沈教授應該也享此殊榮。


    這天,又到了大家集中開會的時間了。


    當然,他們討論的議題是:王家集團的項目落地。


    王家先後選了好幾個地方,都在距離彎彎不太遠的福省


    雖然沈光林給出了不好的判斷,但大家還是在積極的配合。


    而且,他作為國家石化的代表,竟然還不能缺席這樣的場合。


    還好,大家都是石油人,談的最多的,竟然不是王家集團,而是石油的價格走向。


    原本,大家都以為,沈教授的觀點會和大家一樣,也會繼續看漲呢,沒想到沈教授的觀點不一樣,他看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大學教師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熊不是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熊不是貓並收藏從大學教師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