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如何炸開喜馬拉雅山,牟老板這次又失算了。
這已經是他短時間內的第二次失算了。
上一次失算,就是因為不知道當時腦子怎麽想的,一下子就進口了3000台電冰箱,還是專門找南棒子的lg公司訂做的。
要知道,現在我們和金大胖的關係還不錯呢,金大胖是個長壽的人,我們之間友誼的小船也還沒翻。
牟老板能夠主動和南韓做生意,也著實厲害呢。
國家在這個年代是有規定的:130升是冰箱和製冷設備的分界線。
他當時是準備用最低的配置,做出最大的容積,以便壓著國家130升製冷設備和電冰箱的控製線所訂做的特型產品。
國內有些商人就是如此的聰明,他們很會“卡線”。
當某個行業出現一些規範之後,他們不會考慮美觀,性能,質量,實用性,隻會考慮它的底線在哪裏,隻要壓過這個底線,那就是勝利。
比如修房子,在後世7層以上必須要加修電梯,那咱就剛好修7層;18層以上要2個安全出口,很多樓棟就修個18層;100米以上的建築為超高層建築,並且超過這個高度之後要有直升機停機坪,所以又有一些樓棟就隻修33層。
醫藥行業更是惡劣,一切勞作都是以為了通過gmp認證為準,堅決不多花一分錢。
牟老板這次一口氣進口了3000台南韓冰箱,原本是想大賺一筆的,實在沒想到貨品還在碼頭呢,在京津地帶就遇到了一個莫名其妙的競爭對手--長城集團電器公司。
人家長城集團的電器廣告打的很兇,他們的代言人都換了好幾茬了,以前是《廬山戀》裏麵的萬人迷張瑜,現在是來自魔都的一個叫李媛媛的電影明星。
一個比一個漂亮。
而且,他們不光廣告做得好,他們生產的電冰箱外觀好看,功能好用,價格還低。
跟他們相比,自己這邊雖然是進口的冰箱,可還是全方位的劣勢啊,這可咋整?
牟老板通過打聽,對這個長城公司越了解越心驚,如果不知道他們是香江的公司,還以為這是國家大型支柱企業呢。
得知沈教授竟然是這家公司的首席科學家,並且極有話語權,牟老板頓時又覺得自己的春天來了。
對付這些窮酸腐儒,他自覺最有辦法了。
而且,牟老板對外宣傳的:他自己就是華夏第一儒商。
大家都是讀書人,肯定有不少共同話題了,搞定沈光林不是難事。
牟老板不由感歎,長城集團公司的規模太大了,這位沈教授有何德何能可以做他們的首席科學家呀。
要知道,長城集團的產品,包括冰箱在內的電器等不僅在國內暢銷,並且早就已經遠銷海外了,很多東歐國家使用的就是長城集團的產品。
因此,他們公司估計是看不上這3000台冰箱的,隻是不想放縱對手的發展而已。
我們生產的電冰箱都在出口了,你還敢進口?這簡直是太歲頭上動土啊,牟老板孟浪了。
其實,長城集團自己並不進行有關電器進出口的貿易活動的,但是國內很多公司是依靠轉口銷售長城集團的電器產品賴以生存,效益也還挺不錯的呢。
這是一篇共贏的文章,沈光林故意留下來的缺口,就是為了團結。
在大部分電器生產的領域,長城集團已經打通了上中下遊的全產業鏈,尤其是電路板和控製係統方麵,這更是長城電器的強項,獨領風騷。
他們長城集團這些年在芯片領域投下的錢是別的領域的好幾倍,甚至,他們已經在收縮服裝製造產業了,就是覺得這些領域門檻太低,賺錢太辛苦,容易受到國際環境的影響。
華夏就是在這樣的針對與環緩解之中發展了起來。
沈光林一直強調:隻有製造業才能救種花,隻有芯片能夠做到自產自銷,自給自足,才不會被人卡了脖子。
牟老板沒有想到,他這次興衝衝的過來會見沈教授,結果又失算了。
按照他的計劃,應當是他提出炸開喜馬拉雅山的設想之後,沈教授深感震撼,納頭便拜,就此臣服的。
如果是這種情況,他再適時提出自己現在麵臨的一些小困難,比如這批進口冰箱因為長城集團的原因滯銷了,估計想解扣就不是什麽大事了。
結果天不遂人願。沈教授一聽他的倡議,立刻就表示:炸開喜馬拉雅山的設想根本就是不可行的,而且是從頭到尾的不可行。
沈教授還很有興致的拿出一個驗算本,列出了一係列牟老板完全看不懂的公式,然後演算一番得出結論:即使通道做成了,隻要距離超過500公裏,那裏麵就不會再下雨了。
科學,容不得臆想,沈光林的建模能力還是值得肯定的,能夠獲得挑戰者杯三等獎了。
隻是,對於牟老板來說,這就有點尷尬了,自己那3000台冰箱如何才能脫困呢。
畢竟是時代人物,牟老板也不氣餒,他很快就又想出了一個別的套路。
“沈教授,您知道嗎,我有一個可以發大財的門路,現在想跟你一起合作一把。”牟首富神神秘秘的開始了他在另一個項目上的表演。
發大財?
沈光林笑了。
論及發財的門路,這個時代誰還能比他知道的更多?
雖然因為財不露白的原因,沈光林的錢財都是隱匿的,不公開的。
但他在生活品質上的諸多奢靡表現,還是讓很多人都詬病的存在。
不少人覺得:沈教授別的都好,就是太注重物質享受了,缺少了艱苦奮鬥的優良作風。
確實,他出行必乘豪車,服裝必穿華貴,食用必品精美。
總之,該花錢享受的時候,他從來都不含糊的。
有不少人提出過質疑:隻要沈教授願意節省點錢出來,可以讓多少貧苦人家過上好日子了?
鍵盤俠古往今來都有,沈光林也不介意,他直接反駁:我隻要多開一堂講座,都夠我消費幾個月了,再假惺惺的做節約儉樸狀,太假。
這也不是沈光林的風格。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美女在懷,紅袖添香這才是沈老板想要的生活。
沈光林笑嘻嘻的不說話,就看牟老板怎麽表演。
“我姐夫的表哥的二舅是西蜀航空公司的大領導,他們公司最近想購買一批飛機了,畢竟他們現在擁有的幾架飛機實在太老了。”
牟老板絮絮叨叨的說著他的背景,表示他不是一個沒有根腳的人,是真的想帶沈老板發財。
“然後呢?”
“一架老毛子產的圖-154隻要五六千萬,而一架花旗國的波音737則要兩三億,我有這層關係在,是能說服他們購買圖-154的。”
“再然後呢?”
“再然後就是淘汰掉那些老舊的運7 ,運12,那種飛機太難受了,我每次坐都暈機。”某老板說暈機的時候都是一種驕傲,畢竟這個年代能夠坐飛機的人並不多。
沒錯,現在國內很多航班使用的都是運7或者運12,這種飛機是哈城生產的運輸機。
這種運輸機在這個年代是可以當做客機使用的。雖然它沒有空調,螺旋槳的聲音也很吵,不過既然能載貨,那就能載人。
“沈教授,我有一個雙贏的提議,我準備以貨易貨的形式去老毛子那邊換飛機,聽說長城集團剛好也有服裝集團,正好可以互通有無。”
“前提是他們在冰箱定價上配合你?”
“對!”
這已經是他短時間內的第二次失算了。
上一次失算,就是因為不知道當時腦子怎麽想的,一下子就進口了3000台電冰箱,還是專門找南棒子的lg公司訂做的。
要知道,現在我們和金大胖的關係還不錯呢,金大胖是個長壽的人,我們之間友誼的小船也還沒翻。
牟老板能夠主動和南韓做生意,也著實厲害呢。
國家在這個年代是有規定的:130升是冰箱和製冷設備的分界線。
他當時是準備用最低的配置,做出最大的容積,以便壓著國家130升製冷設備和電冰箱的控製線所訂做的特型產品。
國內有些商人就是如此的聰明,他們很會“卡線”。
當某個行業出現一些規範之後,他們不會考慮美觀,性能,質量,實用性,隻會考慮它的底線在哪裏,隻要壓過這個底線,那就是勝利。
比如修房子,在後世7層以上必須要加修電梯,那咱就剛好修7層;18層以上要2個安全出口,很多樓棟就修個18層;100米以上的建築為超高層建築,並且超過這個高度之後要有直升機停機坪,所以又有一些樓棟就隻修33層。
醫藥行業更是惡劣,一切勞作都是以為了通過gmp認證為準,堅決不多花一分錢。
牟老板這次一口氣進口了3000台南韓冰箱,原本是想大賺一筆的,實在沒想到貨品還在碼頭呢,在京津地帶就遇到了一個莫名其妙的競爭對手--長城集團電器公司。
人家長城集團的電器廣告打的很兇,他們的代言人都換了好幾茬了,以前是《廬山戀》裏麵的萬人迷張瑜,現在是來自魔都的一個叫李媛媛的電影明星。
一個比一個漂亮。
而且,他們不光廣告做得好,他們生產的電冰箱外觀好看,功能好用,價格還低。
跟他們相比,自己這邊雖然是進口的冰箱,可還是全方位的劣勢啊,這可咋整?
牟老板通過打聽,對這個長城公司越了解越心驚,如果不知道他們是香江的公司,還以為這是國家大型支柱企業呢。
得知沈教授竟然是這家公司的首席科學家,並且極有話語權,牟老板頓時又覺得自己的春天來了。
對付這些窮酸腐儒,他自覺最有辦法了。
而且,牟老板對外宣傳的:他自己就是華夏第一儒商。
大家都是讀書人,肯定有不少共同話題了,搞定沈光林不是難事。
牟老板不由感歎,長城集團公司的規模太大了,這位沈教授有何德何能可以做他們的首席科學家呀。
要知道,長城集團的產品,包括冰箱在內的電器等不僅在國內暢銷,並且早就已經遠銷海外了,很多東歐國家使用的就是長城集團的產品。
因此,他們公司估計是看不上這3000台冰箱的,隻是不想放縱對手的發展而已。
我們生產的電冰箱都在出口了,你還敢進口?這簡直是太歲頭上動土啊,牟老板孟浪了。
其實,長城集團自己並不進行有關電器進出口的貿易活動的,但是國內很多公司是依靠轉口銷售長城集團的電器產品賴以生存,效益也還挺不錯的呢。
這是一篇共贏的文章,沈光林故意留下來的缺口,就是為了團結。
在大部分電器生產的領域,長城集團已經打通了上中下遊的全產業鏈,尤其是電路板和控製係統方麵,這更是長城電器的強項,獨領風騷。
他們長城集團這些年在芯片領域投下的錢是別的領域的好幾倍,甚至,他們已經在收縮服裝製造產業了,就是覺得這些領域門檻太低,賺錢太辛苦,容易受到國際環境的影響。
華夏就是在這樣的針對與環緩解之中發展了起來。
沈光林一直強調:隻有製造業才能救種花,隻有芯片能夠做到自產自銷,自給自足,才不會被人卡了脖子。
牟老板沒有想到,他這次興衝衝的過來會見沈教授,結果又失算了。
按照他的計劃,應當是他提出炸開喜馬拉雅山的設想之後,沈教授深感震撼,納頭便拜,就此臣服的。
如果是這種情況,他再適時提出自己現在麵臨的一些小困難,比如這批進口冰箱因為長城集團的原因滯銷了,估計想解扣就不是什麽大事了。
結果天不遂人願。沈教授一聽他的倡議,立刻就表示:炸開喜馬拉雅山的設想根本就是不可行的,而且是從頭到尾的不可行。
沈教授還很有興致的拿出一個驗算本,列出了一係列牟老板完全看不懂的公式,然後演算一番得出結論:即使通道做成了,隻要距離超過500公裏,那裏麵就不會再下雨了。
科學,容不得臆想,沈光林的建模能力還是值得肯定的,能夠獲得挑戰者杯三等獎了。
隻是,對於牟老板來說,這就有點尷尬了,自己那3000台冰箱如何才能脫困呢。
畢竟是時代人物,牟老板也不氣餒,他很快就又想出了一個別的套路。
“沈教授,您知道嗎,我有一個可以發大財的門路,現在想跟你一起合作一把。”牟首富神神秘秘的開始了他在另一個項目上的表演。
發大財?
沈光林笑了。
論及發財的門路,這個時代誰還能比他知道的更多?
雖然因為財不露白的原因,沈光林的錢財都是隱匿的,不公開的。
但他在生活品質上的諸多奢靡表現,還是讓很多人都詬病的存在。
不少人覺得:沈教授別的都好,就是太注重物質享受了,缺少了艱苦奮鬥的優良作風。
確實,他出行必乘豪車,服裝必穿華貴,食用必品精美。
總之,該花錢享受的時候,他從來都不含糊的。
有不少人提出過質疑:隻要沈教授願意節省點錢出來,可以讓多少貧苦人家過上好日子了?
鍵盤俠古往今來都有,沈光林也不介意,他直接反駁:我隻要多開一堂講座,都夠我消費幾個月了,再假惺惺的做節約儉樸狀,太假。
這也不是沈光林的風格。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美女在懷,紅袖添香這才是沈老板想要的生活。
沈光林笑嘻嘻的不說話,就看牟老板怎麽表演。
“我姐夫的表哥的二舅是西蜀航空公司的大領導,他們公司最近想購買一批飛機了,畢竟他們現在擁有的幾架飛機實在太老了。”
牟老板絮絮叨叨的說著他的背景,表示他不是一個沒有根腳的人,是真的想帶沈老板發財。
“然後呢?”
“一架老毛子產的圖-154隻要五六千萬,而一架花旗國的波音737則要兩三億,我有這層關係在,是能說服他們購買圖-154的。”
“再然後呢?”
“再然後就是淘汰掉那些老舊的運7 ,運12,那種飛機太難受了,我每次坐都暈機。”某老板說暈機的時候都是一種驕傲,畢竟這個年代能夠坐飛機的人並不多。
沒錯,現在國內很多航班使用的都是運7或者運12,這種飛機是哈城生產的運輸機。
這種運輸機在這個年代是可以當做客機使用的。雖然它沒有空調,螺旋槳的聲音也很吵,不過既然能載貨,那就能載人。
“沈教授,我有一個雙贏的提議,我準備以貨易貨的形式去老毛子那邊換飛機,聽說長城集團剛好也有服裝集團,正好可以互通有無。”
“前提是他們在冰箱定價上配合你?”
“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