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的第一場雪,比以往來的更晚一些。


    隨著天氣原來越冷,沈光林也越來越懶了,真是難得出門!


    別說沈光林,就是大黃都有些不情願出門了。


    外麵真的太冷了,它又沒有相好的漂亮母犬,出去幹什麽?


    難道去尋找人類活動留下的固體痕跡麽?


    天氣暖和的時候還行,趁著沈教授不注意,還能偷偷吃上兩口,迴頭再在他褲腿上蹭一蹭,完美!


    現在不行了,早凍得比石頭還硬了,天氣也封印了氣味,根本不好找,即使找到了也不能吃。


    想到這裏它就異常氣憤,自從家裏有了衝水馬桶之後,它都隻能聞到氣味,見不到影子了。


    每次都被水衝的渣都不剩。


    每次,大黃興高采烈的衝過去,氣味還在,卻什麽都沒有發現了,氣得嗷嗷直叫。


    有句話叫做狗改不了吃s。


    這是本性,無論再高貴的犬種,聞到這個味道就跟癮君子一樣,是無論如何也忍受不住的。


    很多農村家庭,自從養了狗以後,夏天都不用給孩子擦屁股了,狗舔得比什麽都幹淨,孩子舒服,狗子也舒服。


    現在大黃不願意出門,並不是缺吃少穿,其實這事都怪姓沈的,閑著沒事摘掉人家的那點念想做什麽,自己每天各種嗨的飛起,就不管人家大黃的幸福生活了。


    怪不得宮刑的殘酷僅次於死刑。


    天冷了,哪裏都不去!


    沈光林也是同樣的道理,房間裏有女人,有暖氣,還有加濕器,出去幹什麽?挨凍受罪麽。


    隻是,李蓉每天早上都要早起上班,他也並不能睡一個囫圇的懶覺,還不如她讀書的那個時候呢,倆人可以互相擁抱著一直睡到自然醒。


    早上醒來,還可以順勢來上一發熱身運動,益壽延年。


    當然,按說沈光林也應該要上班的,起碼,既然你的人已經在京城了,該上的課還是要去應付一下的吧。


    沈光林卻沒有這樣的覺悟,反正他有教學助理,上課也是有一搭沒一搭的。


    就算去實驗室也是這樣的,想去的時候就過去轉悠一圈,不想去的話就在家待著看電視,或者陪老李們喝茶聊天暢談國事。


    當然,沈光林也偶爾迴去找另一個老李喝喝茶聊聊天。


    老頭子退下來之後也是無聊的緊,他對沈光林的工作還是很滿意的。


    尤其,今年他的實驗室做出了抗蟲棉,這可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


    老頭子每次跟老朋友們會麵,總吹噓自己後繼有人了,那些老家夥就不服氣,人家姓沈,你姓李,就算是你孫女生了孩子,人家一樣姓沈。


    你們這是羨慕嫉妒恨。


    “羨慕嫉妒恨”這個詞被老頭子學去了,沈光林的影響真是無處不在。


    在老爺子這裏,什麽重大的物理發現都沒有抗蟲棉研發成功這個發現重要,大家能夠吃飽穿暖了,才能想更多的瑣碎閑雜事。


    又是一場大雪來臨,天氣更加寒冷了。


    屋簷上掛起了一尺多長的冰錐,要是不小心掉下來,搞不好能偶戳死人。


    說真的,在這樣寒冷的天氣裏,每天起床還好,有暖氣,不冷,但是出門就是一種煎熬了。


    即使穿的再厚,隻要有裸露的皮膚在外麵,小風一吹,比刀割還痛。


    這個年代天氣還沒後世那麽暖,外麵不說滴水成冰,但是在清水河上開奔馳是沒什麽問題的。


    天冷,沈光林早上起來單手連方向盤都握不住。


    真是飽漢子不知餓漢子饑!


    別人騎自行車的都沒覺得冷,他開著有暖氣的小汽車還有些不情願。


    不過,再冷的天,有時候該出門還是要出門呀。


    因為,這天一大早,他就接到竇偉親自打來的電話:長城生物科技公司的牛就要生產了。


    這可不是一般的牛,這是特別的牛。


    生物組今年有兩件大事,其中一件是抗蟲棉,抗蟲棉的事情算是告一段落了。


    就連國家媒體都說了,明年將是棉花種植大有作為的一年。


    今年,經過統計下來,全年一共種植了大約8000畝抗蟲棉,因為照料的比較精細,各項肥料也施展到位的原因,畝產量達到了400公斤。


    這可是400公斤!不是400斤。


    以往的棉花種植,即使是上等好田,棉花的產量也隻有100公斤左右,這已經是高產了。


    沒想到,第一年嚐試著種植抗蟲棉,產量就達到了400公斤。


    在這裏,棉花能夠抵禦棉鈴蟲是一個方麵,他們大規模的引入了尿素和二胺是另一個方麵。


    國內的尿素產量還不高,這些尿素都是從扶桑進口的,袋子很結實,前麵寫著日本,後麵寫著尿素,褲襠的位置還寫著:含氮量73%。


    各種因素之下,大家對明年充滿了信心。


    這就是一個數學題了,今年中了8000畝地,平均畝產400公斤棉花,每公斤棉花產種子1斤2兩,問:明年能種多少田。


    能迴答這個問題的說明小學已經畢業了。


    總之,今年年底的各項評獎評優活動都會有京城大學沈光林實驗室的一份的。


    如今,沈光林實驗室生物組主導的另一項科研成果也要麵世了:克隆牛終於要生產了。


    沈光林心想,如果自己不去見證這一曆史時刻的話,總是一種遺憾。


    他問李蓉要不要去看母牛生產,她不去,不去拉倒,自己去。


    這些天,竇偉吃住都在牛棚裏,因為這裏有最健康的一頭母牛,b超顯示這頭母牛肚子裏的小牛最是健康。


    現在,竇偉已經是一個有味道的研究員了。


    這是一個曆史性的時刻,待產的母牛原本有好幾頭,但是狀態一般,現在就看哪頭母牛能夠率先產下健康的小牛了。


    全程錄像,等將來公布的時候選擇最合適的那一條就是了,反正又不是現場直播。


    為了迎接這個曆史性的偉大時刻,竇偉還專門請了農業大學最厲害的獸醫教授親自過來問診,就是怕萬一發生什麽意外。


    等沈光林過來的時候,小牛的生產已經結束了。


    太快了吧!


    而且,為了給小牛取暖,已經做好封閉的牛棚裏還專門吹起了暖風機。


    沈光林一進來,裏麵滿是牛糞的味道,還有些辣眼睛。


    不過,這一切都擋不住大家的熱情,看到沈光林過來,大家興奮的叫起來:


    “沈教授,生了,生了!”


    沈光林下意識的問了一句:“生的是什麽?”


    “生的是母牛。”


    這不是廢話麽,從母牛身上取的體細胞,要是生一頭公牛出來,那還真的出問題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大學教師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熊不是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熊不是貓並收藏從大學教師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