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初冬,有著別樣的寒冷。


    如果是沒有風沙的天氣,往往有霧,也有霜。


    白露為霜,蒹葭蒼蒼。


    沈光林依然每天都堅持跑步,如果沒有好的體能,在戰場上就掌握不了主動權。


    比如,大強子是農村娃出身,由於缺乏鍛煉,就算是酒後,也就是興奮兩分鍾而已。


    悔恨不當初啊,這就是體能不好的下場。


    就在這樣一個略帶薄霧的清晨裏,迎親隊伍興致勃勃的出發了。


    具體的行程是這樣安排的:先去女方家裏接親,然後將新娘子迎接到張成的新家,雙方親友匯合之後先在家裏舉行個簡短的儀式,然後再到酒店舉行正式的婚禮。


    沈光林沒吃過豬肉,但是他見過不少次豬跑。


    後世那些庸俗的婚禮流程,隨便一個拿到現在來都是創新。


    這次,是沈光林親自為張成設定的結婚流程,大家聽了都覺得非常有道理,簡直無可挑剔。


    這可是中西合璧的婚禮,時髦的很,竟然還有互相交換戒指的環節呢,大家聽了都覺得非常浪漫啊,沈教授真厲害,果然能者是無所不能的。


    李蓉還好奇的問,你怎麽會這麽懂?


    沈光林迴答,因為他一直在思考他們自己的婚禮呀。


    李蓉聽了還有點小感動,表示晚上一定要多多慰勞一下沈老師,給他吃個飽。


    沈老師喜悅的眼角含淚,看大黃的眼神都帶著負罪感了,再這樣下去,他沈某人就要對不起這位老朋友了。


    大黃還不知情,依然搖著尾巴一副樂天派。


    張成的新家都是女方的親友,她們看著這麽好的房子,忍不住就開始羨慕小惠的好福氣,找了一個這麽優秀的老公。


    也有人酸溜溜的說,嫁給一個老頭子,有什麽好神氣的。


    哪裏呀,人家新郎比小惠還小幾個月,同齡人呢。


    不可能吧!


    別管可能不可能,倆人終於要結婚了。


    這個年代也是流行鬧洞房的,隻可惜小惠有了身孕,不適合有大的動作。


    不說別人,就算是張成都沒進行過親密的動作了。


    從桂林迴來,倆人都沒在一起睡過。


    現在就要結婚了,想想還有些虧的慌。


    張成的這場婚禮真的算是奢華了,竟然定在京城飯店,這得要花多少錢。


    要是我結婚的時候也能在這裏就好了。


    短時間內是不可能的,沈光林付的可是外匯,人家這才同意他們在這裏辦婚禮。


    不過,規格確實是上去了。


    以後說起來,這可是京城飯店的第一場婚禮呢,甚至媒體都準備報道一番了。


    吃飯的地方高端大氣上檔次,接親也一樣拉風。


    6台一模一樣的平治轎車,在這個年代的京城,想湊齊了都是很困難的。


    大家再羨慕也是沒有辦法,就算是沈光林,也要從新材料公司和長城電器調配一些汽車過來。


    他們這些車牌都是連著號的,這串數字也顯示了主人的實力。


    車隊過去,領頭的車上一個大大的喜字,大家明白,有人要結婚了。


    這是誰要結婚,整這麽大的排場?


    很快,大家都知道了,是沈光林教授的關門大弟子要結婚了,這是老師在給學生撐麵子呢。


    那沈老師結婚了嗎?


    好像還沒有。


    沈教授為科研事業獻身,都沒有時間去考慮他的個人情況。


    太難得了。


    要不,咱們幫他物色一些個長得好看的女孩子?


    不用了吧,人家有對象。


    迎親隊伍很順利,新娘子很快就接到了,一路上沒有人攔著要錢,隻有一個挑門簾的童子需要討要一個紅包。


    沈光林和李蓉留在飯店主持大局,他們沒有跟著去熱鬧一把。


    還好,這個年代不堵車,也讓放鞭炮,熱鬧還是很熱鬧的。


    客人們基本不需要去張成的新家,請柬上說了,直接去飯店就好的。


    婚禮是司儀主持,但是流程都是沈光林設計的,所有人都很滿意。


    飯菜就更滿意了,大多數都是葷菜,管飽且管夠。


    吃過飯,大部分人打道迴府,關係好一些的親戚朋友也會去男方家裏看看。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這麽好的房子,真是富麗堂皇呢。


    這都是師娘李蓉的功勞。


    李蓉安排人給張成布置的新房,大家都很滿意甚至是驚喜。


    唯獨沈光林自己覺得有不太完美的地方的,其中最不滿意的地方在於燈光布置的不好,確切的說是發光源不行。


    那個燈不夠亮啊。


    《瘋狂的石頭》裏有句台詞:高燈下亮。


    白熾燈的燈光有點發黃,照著確實不太舒服。


    是時候發起一場照明行業的變革了。


    電燈從發明到現在已經100多年了。


    準確的說起來,最早發明電燈的其實並不是愛迪生,而是亨利·戈培爾。


    早在1854年,亨利·戈培爾就使用一根炭化的竹絲,放在真空的玻璃瓶下通電並且發光了。


    他的發明在今天看來就是首個有實際效用的白熾燈。


    他當時試驗的燈泡已經可以維持照明連續工作400小時,但是,他並沒有申請設計專利,也沒有進行商業推廣。


    愛迪生算是撿了漏了。


    這個人並不是個科學家,這就是個唯利是圖的商人。


    如果沒有愛迪生,特斯拉的成就或許不止於此呢。


    特斯拉著實有點厲害,或許是跟沈光林一樣牛逼的人物吧。


    一些人覺得,沈教授可以媲美特斯拉或者達芬奇了。


    隻有他自己不這樣覺得。


    還是說迴照明吧。


    現在這個年代,燈的發展其實已經呈現多種多樣了,而熒光燈用作工作場合的照明是比較好的,沈光林的實驗室就有大量用到。


    沈光林想到的變革就準備從這裏開始。


    目前,比較主流的熒光燈是26mm的t8燈管,那種16mm的t5燈管還沒有被發明出來呢。


    沈光林卻不想讓這個曆史繼續了,他想打斷這個曆史進程,直接研發出led類型的白光源。


    在研究led這個方麵,沈光的實驗室還是有些積累的。


    他提出這個方向已經有些時間了,隻是還沒有取得突破而已。


    半導體都有滲透性,沈光林投資桂西,很大程度上也是為了得到金屬镓,二藍光半導體的發光基材則是氮化镓。


    中村修二就是依靠這個發現獲得諾貝爾獎的。


    如果沈光林率先研究成功了“高亮度藍色發光二極管”,他得諾貝爾獎的幾率也大了幾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大學教師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熊不是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熊不是貓並收藏從大學教師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