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也早就覺得楊家人不順眼了。


    農村麽,不都是幫親不幫理的,實在是江家人也不受待見,這才坐看形勢發展。


    受沈光林這麽一擠兌,這些人果然不能看戲了。


    人最怕鼓動。


    沈光林這話一說,圍觀的小夥子衝上去就把楊家來的人好一頓拳打腳踢。


    楊家人拿到錢了,選擇戰略性撤退,事情也終於平靜下來。


    沈光林很大方,他是個場麵人,給每個出手的人分派了5塊錢的辛苦費,立刻就獲得了眾人的齊口稱讚,要是姓楊的還敢來,打死他!


    至於那個小嬸子,早就不知道跑哪裏去了,一個婦道人家,也沒有誰專門盯著她。


    姑姑還是經曆過一些風浪的,她沒有急躁,很淡定的把江振華引薦給沈光林和李蓉認識,然後又讓人去叫叔叔一家人過來。


    那就迴家吧,李蓉對著江振華豎起了大拇指,“姐,你很勇敢。”


    “你不能叫我姐,據說,你是我舅媽......”


    “現在還不是呢。”


    ......


    沈光林跟著姑姑向家走,沒有跟表哥和外甥打招唿。


    這兩個人還是男人嗎,怎麽會慫成這個樣子。


    姑姑家裏的房子還是有那麽幾間,挺不錯的。


    姑父在世的時候原本也是個受人尊敬的老師,雖然祖產不見了,但是受人尊敬的屬性還在,他又另起了幾間磚土瓦房給自己一家人居住。


    老大結婚早,一直還是在這裏住,後來老小也要結婚了,集全家之力重新給他們修了一套房子,所以老三就搬出去住了,離開的遠。


    姑父修的這套房子一直維持到現在,不塌不漏,說明做工還真的不錯。


    江家的祖宅現在已經是村委會了,也沒有說什麽時候才能夠拿迴來。


    現在畢竟訊息不通暢,國家的政策到達鄉村的時候已經執行的沒那麽好了。


    房子想要收迴來,就得給姑父平反,而活著的人還在排隊呢,別說一個“畏罪自殺”的人了。


    並且,那套房子就算拿迴來了,產權也不是姑父一個人的,他也有兄弟姐們。


    而且這是全家的族產,現在就因為受姑父一個人的原因被牽連,房子一直沒有拿迴來,不少人心裏有氣呢。


    沈光林跟著進門了,家裏還算整潔,用家徒四壁來形容也不準確,因為房間裏青菜還是不少的,滿滿的兩大筐。


    按照原本的計劃,今天一早兄妹倆就會劃著船沿著京杭運河進城賣菜的。


    這兩筐菜大約能夠賣10多塊錢,繳納來迴的通關費3塊,還是能夠剩下一些錢的。


    進城要過渡口,而瓜州渡口有閘室,運河的水位和長江水位不是一樣高的,是需要通過人工控製閘室來通關,所以有費用產生。


    沈光林很好奇,京杭運河是怎麽穿越黃河的?


    這個事情還真的不用擔心。因為在曆史上,大約在南宋以後,黃河是以淮河為入海口的,號稱“黃淮”嘛。


    京杭運河就是沿著高郵湖北上入淮安,然後沿著淮河走一段,從徐城繼續北上進濟寧。


    1855年,黃河決堤,改道北上奪魯省的大清河入渤海,這個時候正是天平天國運動期間,漕運早就廢弛了的。


    現在,運河還能夠發揮運輸的河段是濟寧以南,一直到杭州,所以濟寧才是北方一個工業重鎮。


    運河到梁山地界就被黃河截斷了,沒有人去修繕它。


    剛才都不愉快沒有人提及了,既然錢款已經退給他們了,想必楊家人也不會再找過來了吧。


    沈光林看看自家的這個外甥女,長得還真不錯,很有江南女子的嫵媚,但是又不缺堅強。


    “二姑,還是把那些老母雞放迴去吧,經過這麽一折騰,要少下好多雞蛋的。”


    姑姑把那些母雞重新放進雞欄裏,然後提了一隻雞出來。


    午飯有著落了,一隻母雞被嚇死了,剛好可以吃肉。


    江振華剛才懵懵懂懂的收了兩千多塊錢,現在拿出來退還給舅舅,剛才這位表舅過來真的是挽救了一家人的顏麵。


    沈光林收了迴來,從中數出1000塊錢,他沒有都拿出來:“剛才那是充場麵,這才是見麵禮。你收著吧,將來做嫁妝。”


    不是沈光林小氣,而是沒有必要,一千塊錢也是很多錢了,親戚初次見麵,沒到那個份上。


    妹子不肯要,幾番推辭這才收下。


    大外甥也在眼巴巴的看著,不過沈光林什麽話都沒說,當做什麽都沒看到。


    生火燒水,給雞拔毛,準備做飯了。


    應二姑的安排,表哥和外甥出去了,他們去河裏撈幾條魚。


    船這個東西很簡單,江南最不缺少竹子,砍上一排綁起來就是一條船。


    當然,他們的船輕易不敢進江,也就是在稻芒河裏轉一轉。


    稻芒河是連接長江和淮水的通道,明萬曆年間開挖的人工渠,不過河水很充足,魚也很多。


    可惜這個年代沒有私營飯店,而他們戴著“黑帽子”,也不敢出來擺攤賣,守著寶山而不自知。


    不一會兒工夫,他們就帶著十幾條魚進來了。


    怪不得看他們長相不像缺乏營養的樣子,原來他們隻是沒錢,並不缺少吃的。


    這些魚賣不到錢,不過打到的魚也能換一些糧食迴來。


    午飯還算豐盛,沈光林吃的很滿意。


    新鮮的魚就是好吃,配合著雞油燒的,味道很美。


    吃過飯,照例是要帶著客人轉一轉的。


    江振華帶路,三個人先是看了小豬仔,然後去了江心洲的菜田。


    這裏的土壤並不貧瘠,風景也很好,就是時常發大水,收入不穩定。


    參觀完了這些還帶他們倆去坐船。


    自己家自製的土船,一個大竹排,上麵綁著有兩個馬紮,可以坐。


    這船可以,還有自製的風帆和手扶的欄杆,原生態,有意思。


    “欄杆小心靠,上麵有魚鉤,別紮到了。”外甥女一邊劃船,一邊小心的提醒他們。


    果然,欄杆上有好幾個線圈,一排魚鉤有十幾個,分散開的:“你們還有閑心釣魚呀?這是農家樂嗎。”


    “不釣魚,咱們吃的魚哪裏來呀。”江振華迴答


    “不用撒網嗎?”沈光林抖音小視頻看多了,還想著說自己也撒幾網呢。


    “不讓的,有河務段在管理這塊,他們看到我家的船就過來查,以前買過撒網,還沒使用就被沒收了。”


    原來是這麽迴事:“江上水流這麽快,魚好釣麽?”


    “我不行,我爸爸釣魚厲害,他釣魚都不用浮子,徒手甩線就可以了。”


    沒想到這個懦弱的表哥還有這一手本事,真是小看他了。


    沈光林他們在河上繞了一圈,玩到天擦黑才迴來,迴來就見到幾個大蓋帽在等他們。


    “警察同誌,就是他,不但他打人,他還攛掇村上的人打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大學教師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熊不是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熊不是貓並收藏從大學教師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