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去一把那隻爐鼎拾了起來,目光落向床上那名慈眉善目的老道,他很好奇這家夥到底是什麽身份,竟然從靈界跑到地球來隱居修煉,這跟從高大上的富人區,跑到貧民窟沒什麽區別。? ?
這名道士既然能把神機閣的爐鼎帶過來,那肯定是直接破開空間來到地球的,能有這般大能,實力非同小可,這比從地球破碎虛空進入靈界還要難上十倍。因為從低等位麵進入高等位麵是天道所允許的,若想從高等位麵進入低等位麵,卻為天道所不容。
張去一走到石床邊,隻見床上的老道盤膝而坐,皮膚看上去依舊彈力十足,整個人栩栩如生,根本不像一具屍體。
石床上還擺放著幾部紙質古書籍,張去一拿起其中一本,隻見頁寫著《唐本新草》。
張去一心中一動,又拿起兩本古籍一看,分別是《千金要方》和《千翼要方》。
“難道這名老道就是藥王孫思邈?”張去一的心撲通地急跳幾下,這可是華國曆史上的大牛人啊。
張去一急忙翻找起來,結果真在所有書籍的底部找到幾頁類似於自傳的紙張。
“餘幼遭風冷,屢造醫門,湯藥之資,罄盡家產……”
看完這洋洋灑灑的千字自傳,張去一終於確認眼前這位確是史上著名的藥王孫思邈,並不是自己的靈界“老鄉”。
自傳中提到,孫思邈自幼多病,經常尋醫問藥,導致耗盡家財,所以立誌從醫。正當他困病交加之時,遇到了一名方外高人,傳授了一套養生煉氣的功夫給他,還送了他一隻神奇的爐鼎。
打那以後,孫思邈的身體越來越好,再也沒有病過,他自己也奮圖強鑽研藥理,著下了《千金要方》、《千翼要方》等藥學名典。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史書上記載孫思邈活了142歲,但實際上是活了18o多歲。孫思邈晚年迴到故裏耀州隱居在藥王山,後來為了衝擊金丹期,獨自跑到這與世隔絕的山洞修煉鑄丹,但最終還是失敗了,終其一生修為都停留在築基期。
在靈界,築基期的修真者,壽命最多也就15o歲左右,即使吃了延壽丹也不會越過16o歲,孫思邈能活到18o多歲已經相當牛逼了。
張去一整理了一遍所有書籍,其中《千翼要方》《千金要方》《唐本新草》等都是孫思邈隱居前所著,另外《丹道》《醫理全編》《藥理全編》均是他隱居山洞後所著,不為外世所流傳。
《丹道》記載了各種丹藥的煉製方法,其中就包括了小返命丹和大返命丹的煉製方法,不過所需的珍貴藥材現在的地球恐怕難再尋得到了。
《醫理全編》和《藥理全編》更不得了,可以說是孫思邈對醫藥學研究的畢生結晶。這些兩本若是拿出去,絕對轟動整個醫藥界和考古界。
當然,這些原創孤本隨便丟一部出去,都是當之無愧的無價之寶,多少錢都買不到。
張去一心念一動,那隻爐鼎頓時恢複正常大小,又駕輕就熟地在鼎身上打開一處暗格,然後把所有書籍都小心翼翼地放了進去。
別看鼎身上的暗格很小,但實際卻有數平方米的濃縮空間,是專供擺放藥材用的。這也是神機閣的產品牛逼所在,各方麵都為用戶考慮周到。
張去一合上暗格,把爐鼎變迴雞蛋大小,然後裝進兜裏,又畢恭畢敬地對著孫思邈的遺體拜了三拜,道:“前輩,你這樣一坐千多年,姿勢雖然很拉風,但如此坐下去也不是辦法,不如後輩給你選一處風水寶地落葬如何?”
話音剛下,孫思邈原本光滑的皮膚出現了裂紋,緊接著像風化的石頭般沙沙地掉落,就在張去一眼前變成一團粉沫……
張去一也不出奇,這裏原先布下了結界,沒有空氣流動,自己破陣而入,結界自然消失了,孫思邈的遺體遇到空氣便迅地氧化了。
張去一把藥王的骨灰用衣服包好,走到洞口往外一瞧,但見下麵萬傾碧波,一副君臨天下的浩渺景象,自語道:“其實這裏的風水也不錯嘛,王者之地葬藥王最合適不過了!”
於是乎,張去一又返迴洞中,在原先擺放爐鼎的位置挖了個坑,把骨灰埋了進去,又搬來些碎石堆成一座小墳,然後把那張石床弄來豎起,刻上:藥王孫思邈之墓,下方小字:後輩張去一敬立。
幹完這一切,張去一滿意地拍了拍手,笑道:“藥王前輩,這墓碑雖然大了點,但很有氣勢,你老人家好歹是藥王,講點派頭也不錯。走了,有空再迴來請你喝酒!”
張去一離開了山洞,留下一座墓碑比墳體還大的墳墓,這似乎……確實很有派頭。
張去一順著石梯而下來到水邊,那條大銀魚立即從水底下冒了出來,好奇地巴眨著大眼睛。
“小銀,帶我離開這裏吧!”張去一拍了拍大銀魚的金角笑道。
孫思邈的自傳中提到過這條銀魚,稱謂就是小銀,不過現在恐怕要稱老銀了,因為這貨至少活了一千多年,老到都長角了。
大銀魚興奮地甩了甩尾吧,顯然聽到了自己熟悉的稱謂,大嘴拱了拱張去一的腳,又往山洞的方向瞟幾眼。
張去一暗歎了口氣,道:“你的主人已經坐化了,以後你就自由啦,不用再守候在這裏,該幹嘛幹嘛去。但有一點你要記住,絕對不準為惡,否則絕不輕饒!”
大銀魚疑惑地眨了眨眼睛,張去一不知它聽不聽得懂,輕道:“咱們走吧!”
這迴大銀魚似乎聽懂了,把嘴巴張大,張去一輕盈地躍了進去。大銀魚合上嘴,一頭紮水底迅往遠處遊去。
天欲將暮。
之前薑老爺子釣魚的寒潭,忽然水波狂湧,緊接著一頭龐然大物從潭底冒了出來,赫然正是頭長雙角的大銀魚。
張去一從銀魚的嘴裏跳了出來,當看到眼前的景物,亦不禁呆了一下,敢情之前把薑老爺子魚竿拉斷的就是這貨。看來鍾叔並沒有猜錯,不過不是百年銀魚,而是千年老銀!
這名道士既然能把神機閣的爐鼎帶過來,那肯定是直接破開空間來到地球的,能有這般大能,實力非同小可,這比從地球破碎虛空進入靈界還要難上十倍。因為從低等位麵進入高等位麵是天道所允許的,若想從高等位麵進入低等位麵,卻為天道所不容。
張去一走到石床邊,隻見床上的老道盤膝而坐,皮膚看上去依舊彈力十足,整個人栩栩如生,根本不像一具屍體。
石床上還擺放著幾部紙質古書籍,張去一拿起其中一本,隻見頁寫著《唐本新草》。
張去一心中一動,又拿起兩本古籍一看,分別是《千金要方》和《千翼要方》。
“難道這名老道就是藥王孫思邈?”張去一的心撲通地急跳幾下,這可是華國曆史上的大牛人啊。
張去一急忙翻找起來,結果真在所有書籍的底部找到幾頁類似於自傳的紙張。
“餘幼遭風冷,屢造醫門,湯藥之資,罄盡家產……”
看完這洋洋灑灑的千字自傳,張去一終於確認眼前這位確是史上著名的藥王孫思邈,並不是自己的靈界“老鄉”。
自傳中提到,孫思邈自幼多病,經常尋醫問藥,導致耗盡家財,所以立誌從醫。正當他困病交加之時,遇到了一名方外高人,傳授了一套養生煉氣的功夫給他,還送了他一隻神奇的爐鼎。
打那以後,孫思邈的身體越來越好,再也沒有病過,他自己也奮圖強鑽研藥理,著下了《千金要方》、《千翼要方》等藥學名典。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史書上記載孫思邈活了142歲,但實際上是活了18o多歲。孫思邈晚年迴到故裏耀州隱居在藥王山,後來為了衝擊金丹期,獨自跑到這與世隔絕的山洞修煉鑄丹,但最終還是失敗了,終其一生修為都停留在築基期。
在靈界,築基期的修真者,壽命最多也就15o歲左右,即使吃了延壽丹也不會越過16o歲,孫思邈能活到18o多歲已經相當牛逼了。
張去一整理了一遍所有書籍,其中《千翼要方》《千金要方》《唐本新草》等都是孫思邈隱居前所著,另外《丹道》《醫理全編》《藥理全編》均是他隱居山洞後所著,不為外世所流傳。
《丹道》記載了各種丹藥的煉製方法,其中就包括了小返命丹和大返命丹的煉製方法,不過所需的珍貴藥材現在的地球恐怕難再尋得到了。
《醫理全編》和《藥理全編》更不得了,可以說是孫思邈對醫藥學研究的畢生結晶。這些兩本若是拿出去,絕對轟動整個醫藥界和考古界。
當然,這些原創孤本隨便丟一部出去,都是當之無愧的無價之寶,多少錢都買不到。
張去一心念一動,那隻爐鼎頓時恢複正常大小,又駕輕就熟地在鼎身上打開一處暗格,然後把所有書籍都小心翼翼地放了進去。
別看鼎身上的暗格很小,但實際卻有數平方米的濃縮空間,是專供擺放藥材用的。這也是神機閣的產品牛逼所在,各方麵都為用戶考慮周到。
張去一合上暗格,把爐鼎變迴雞蛋大小,然後裝進兜裏,又畢恭畢敬地對著孫思邈的遺體拜了三拜,道:“前輩,你這樣一坐千多年,姿勢雖然很拉風,但如此坐下去也不是辦法,不如後輩給你選一處風水寶地落葬如何?”
話音剛下,孫思邈原本光滑的皮膚出現了裂紋,緊接著像風化的石頭般沙沙地掉落,就在張去一眼前變成一團粉沫……
張去一也不出奇,這裏原先布下了結界,沒有空氣流動,自己破陣而入,結界自然消失了,孫思邈的遺體遇到空氣便迅地氧化了。
張去一把藥王的骨灰用衣服包好,走到洞口往外一瞧,但見下麵萬傾碧波,一副君臨天下的浩渺景象,自語道:“其實這裏的風水也不錯嘛,王者之地葬藥王最合適不過了!”
於是乎,張去一又返迴洞中,在原先擺放爐鼎的位置挖了個坑,把骨灰埋了進去,又搬來些碎石堆成一座小墳,然後把那張石床弄來豎起,刻上:藥王孫思邈之墓,下方小字:後輩張去一敬立。
幹完這一切,張去一滿意地拍了拍手,笑道:“藥王前輩,這墓碑雖然大了點,但很有氣勢,你老人家好歹是藥王,講點派頭也不錯。走了,有空再迴來請你喝酒!”
張去一離開了山洞,留下一座墓碑比墳體還大的墳墓,這似乎……確實很有派頭。
張去一順著石梯而下來到水邊,那條大銀魚立即從水底下冒了出來,好奇地巴眨著大眼睛。
“小銀,帶我離開這裏吧!”張去一拍了拍大銀魚的金角笑道。
孫思邈的自傳中提到過這條銀魚,稱謂就是小銀,不過現在恐怕要稱老銀了,因為這貨至少活了一千多年,老到都長角了。
大銀魚興奮地甩了甩尾吧,顯然聽到了自己熟悉的稱謂,大嘴拱了拱張去一的腳,又往山洞的方向瞟幾眼。
張去一暗歎了口氣,道:“你的主人已經坐化了,以後你就自由啦,不用再守候在這裏,該幹嘛幹嘛去。但有一點你要記住,絕對不準為惡,否則絕不輕饒!”
大銀魚疑惑地眨了眨眼睛,張去一不知它聽不聽得懂,輕道:“咱們走吧!”
這迴大銀魚似乎聽懂了,把嘴巴張大,張去一輕盈地躍了進去。大銀魚合上嘴,一頭紮水底迅往遠處遊去。
天欲將暮。
之前薑老爺子釣魚的寒潭,忽然水波狂湧,緊接著一頭龐然大物從潭底冒了出來,赫然正是頭長雙角的大銀魚。
張去一從銀魚的嘴裏跳了出來,當看到眼前的景物,亦不禁呆了一下,敢情之前把薑老爺子魚竿拉斷的就是這貨。看來鍾叔並沒有猜錯,不過不是百年銀魚,而是千年老銀!